第一篇:农村公共管理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比较
——特点、区别与适用范围
概念界定:公共组织的类型,政府,非政府组织,事业单位,政府的性质,职责(有所为有所不为)。
非政府组织的性质,意义。
结合农村:农村乡镇政府,农村村民自治组织
特点:二八法则,无
举例:新农村建设,用水协会
区别:针对环境问题,两者的不同作用。
经济利益,高成本治理零收益。
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民间组织,让这些组织替代相当一部分政府功能,通过这个办法减少政府的开支。加强社会参与管理,减少行政干预。)
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二、农村政府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三、农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四、农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五、结合环境问题分析农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的区别
六、关于农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改进意见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公共组织的类型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其中,政府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国家的立法、司法与行政机关负责执。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非政府部门根据强调对象不同也可称为非营利组织、第三域、慈善部门、独立部门、志愿部门、免税部门、公民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等等。其行为特征包括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
农村政府是连接国家权威和基层社会的纽带,是现代国家的公共权威,是政权体系的神经末梢,并非是中央政府的翻版或复制,其组织结构、工作队伍及运行机制带有一定自主性或地方性。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界定还没有形威统一的认同。通常认为,农村非政府组织是指在乡村范围内活动的,主要由农民组织和参加,以维护、实现和发展农民利益为目的的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它秉承非政府组织的宗旨,即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1Salarnon,Lester M.anti Anheier.Helmut K.In Search of Nonprofit Sector I:The Question cf Definitions[J].Voluntas。1992.3(2).
第二篇:公共管理-农村公共卫生状况调查
农村公共卫生状况调查
摘要:我国农村现行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在计划经济和政社合一的社会结构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建立在高度集中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基础之上的。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县的实际调查情况,描述了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的现状,探讨了在转型期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财政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支出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社会资源要素和财政资源要素配置主要向 工业 和城市倾斜,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拉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而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现状
从目前财政支出的范围看,公共财政基本涉及了农村所有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但投入不足,总体覆盖力度不够,城乡差距较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状况有所改善,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狭窄,问题比较集中,矛盾比较尖锐。
1.1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我县乡村道路条件较差。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加大对乡村道路的投入政策下,我县每年财政扶贫资金中以工代赈资金也主要用于贫困地区乡村道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农村行路难的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道路交通落后的状况。很多地方农村公路晴通雨阻,抗灾能力低,路况差。
1.2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方面
全国而言,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城乡医疗和卫生存在着巨大差距。我县的城乡医疗和卫生与珠三角地区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健康水平方面,农村婴儿死亡率是城镇的3倍左右,孕妇死亡率是城镇的12倍,农村人均期望寿命比城市低5岁。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严重落后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服务能力低。农民就医主要是村级诊疗室、乡镇卫生院。相比较而言,县级医院无论在投入或设备条件方面均远远好于村级诊疗室、乡镇卫生院。村级诊疗室的医疗器材仅限于体温计、血压计等,从业人员中10%是小学毕业,90%是普通初中毕业,仅能诊治一般小病。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陈旧,卫技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的占2.1%,大专学历占8%。二是农村医疗收费相对较高,大病统筹合作医疗步履维艰。1991—2000年农民每人次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由12.9元和373.3元上升到81元和2657元,分别增长了6..1倍和7.3倍,而同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7%。农民轻易不敢上医院,小病拖,大病扛,一旦患上重病,极有可能陷于贫困。三是农村基本保健和公共卫生状况堪忧。我县很多地方由于机构点少、经费不足,孕妇围产保健、儿童接种疫苗等一些最基本的妇幼保健也得不到保证,实地调研的我县的各镇只有阳明,彭寨的部分农村建有公共厕所和公共垃圾箱,其余镇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很差。
1.3 农村教育方面
我国现行农村教育体制是地方负责、以县为主的体制,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县乡财政和农民集资,中央和省市一级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高等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比重很低。据调查,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一是教师工资基本解决,硬件设施差距很大。我们调研的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基本解决,适龄儿童入学率接近100%,但学校校舍、设备、操场等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二是基础教育费用较高,农民无法承受。根据问卷调查,农村子女上学费用是目前农户家庭最大的开支。有些孩子因为支付不起学费而中途退学。当地农民说“学校修漂亮了,上得起学的孩子却少了”。三是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不高。目前由于工资、住房及其他条件原因,农村中小学中一些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或流向城市,或离开教学岗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难以保证,升学率低,9年制义务教育的失学率相对较低,进入高中阶段失学率剧增,往往因考分低1分或几分需要缴上万元而失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农村就业技能培训主要由一些私人部门或机构举办,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民才能参加,而大多数农民因得不到有效的就业技能培训,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就业时也只能干一些粗活、重活、脏活,非常不稳定。
1.4 农村的民主水平依然偏低
公共财政是宪法政治下的必然形式,没有民主和法治就没有公共财政。公共资源的配置如果不能体现公众的意愿,结果既不会公平也不会有效率。公众充分表达意愿的制度安排就是公共选择制度,又可分为经济上的公共决策制度和政治上的民主选举制度。可以说,民主水平影响着公共财政的规模、结构和运行状况等基本方面。目前我国农民对财政财务的决策权和民主选举权基本限定在村一级,而且这样的重要权力往往把握在少数人手里。由乡政府专断运用公共支出,或按照农村少数人利益配置公共资源、进行收入分配,这样的公共财政制度效率一定很低。当然,在农村民主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农村公共财政可以通过完善收入、支出和预算管理制度,或者调整财政的收支比例,提高农村公共财政的效率。比如,在农民不能充分表达自身意愿的条件下,财政就可多安排对农民的直接转移支付,少安排由乡村组织的公共项目支出,由分散的决策主体分散地使用财政资金。
1.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方面
目前,国家财政对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方面的支持已经体现在各个科目的预算安排上,但投入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有效性不强。既有缺位,也有越位。越位主要是财政供养的农业事业单位人员过多,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支出过多,一些本该由市场调节或由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由政府财政负担。而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投入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很低。
1.6农村基层机构运转方面
造成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质量偏低、矛盾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行体制导致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二元结构,城乡投入差距明显。我国现行的体制格局是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带有特别明显的工业偏好和城市偏好,城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由公共财政供给,如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尽管各级财政都安排一定的支出,相比较而言,无论是总量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是很低的。目前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而县乡两级财力困窘,难以提供有力支持。第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错位,财权和事权不对称。现行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虽然划分了财权,但事权仍是模糊交叉的,特别是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本该由上级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有的却通过转
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提供,甚至村民自治委员会还承担了较多的政务,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都是基本国策,涉及整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该由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但目前这些事权主要由县、乡政府以及村承担,中央和省一级负担的比例比较低。第四,税费改革留下的投资缺口暂时还无法弥补。以前,村集体兴办公共事业主要靠提留统筹和摊派集资。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民的税赋,刹住了面向农民的各种集资、摊派、收费行为。但目前中央财政和省一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仅能保证基层政权的运转和农村教育的需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
总之,农村的全面发展不只是指经济的发展,还必须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的社会进步。农村公共财政的建立可以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间接起到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社会进步的作用。不论是农村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还是发展职能,最终会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提高农业水平创造了最基本条件。同时,有了一定物质保障的农民就有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自己的经济民主权利和政治民主权利,并有经济实力组织起来,在农村经济的公共选择中和政治选举中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愿望,农村的民主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邵春明:我国政府农村公共卫生产品供给职能研究.苏州大学,2006-04-012、舒展: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政府补偿政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05-013、张艺:江西省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研究.南昌大学,2007-06-144、范纯学:新泰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07-10-065、熊占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概念模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05-016、李寒冰: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06-01
第三篇:管理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公共资产资源是农村集体所有的经济资源。涵盖公共山塘,河流、水面、房产、土地、山林、公共物资等,还包括公益事业工程建设,较大开支采购物资招标投标权利。过去在农村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政策、监管措施。很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是由村委干部几个人,甚至是支书、主任说了算,存在着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的问题,交易行为交易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很难让群众信服,群众意见很大,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很差,容易发生腐败现象,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不走样
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是直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交易行为,也是最具体细致的工作、涉及面广,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过程中,既要考虑村委会、村民小组集体利益最大化、又还要考虑本村村民的相关利益,还要保障交易成功方的合法权益,以实现集体满意、村民满意、交易成功方满意的目标。我县的具体做法有几点:
第一,在符合政策的同等条件下,坚持四个优先。即:同样的价格上,群众优先干部,本村人优先外地人,信誉好的人优先信誉差的人,贫困户优先富裕户。比如说:竟拍一块住宅地基,同样的价格,先群众后干部,先本村人后外地人,先信誉好的后信誉差的,先住房困难的,后住房宽裕的。农村共益事业建设工程也是一样,本村有资质信誉好的工程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外地工程队。这四个优先就确立了村民在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优先权得到真正落实,保障了村民在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权利和选择。
第二,坚持“归口”交易原则。要求所有农村公共资产资源的交易都须进场交易。即: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处置(包括农村集体土地、荒山、山林、水面等自然资源出让及集体所有的各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全权性投资项目处置);农村小型建设工程招投标;重要设备和大宗办公用品采购等活动一律进入乡镇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第三,执行规范交易流程。试点乡镇制定了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流程物资采购运行程序图、建设工作交易运行程序图,明确了从申请交易到交易进行以及交易后的资料存档等各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通过交易全过程的规范化操作来确保交易结果的公平公正。
第四,强化监督,做到“阳光交易”。各乡镇成立了农村集体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有专门班子,专门办公地点,搞好交易中心牌子。由纪检委员、基层站所负责人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成立群众代表人大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工程预算人员组成评标人才库,并邀请党风廉政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农村公共资源中标交易成功后,收取的资金缴入县财政农村集体公共资产资源“资产处置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村、组集体需要提出的申请或村民代表大会的决定,由财政部门按照合理需求审核后拨付。
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对村级事权、财权和工程发包权的统管,避免了干部乱拍板现象,堵住了干部违法乱纪的源头,给村民交出了一本“明白帐”,提高了办事效率。今年9月,武水镇李家村打算修建村巷道,村委会将项目提交镇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面向社会组织公开招投标。由于操作过程公开透明,村民对结果没有任何异议。“村组集体资源处理和项目发包上交镇交易中心,干部省心,群众放心,还能提高办事效率,真是一举三得!”该村党支部书记感慨地说。
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市场化动作”模式,提高了农村公共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公共资源最大效益化。城关镇曾家岭村有一片山林准备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出租,镇干部听说后马上与村干部取得联系,将这一山林以竞标拍卖方式进行处理,最后以每年24800元成交,每年增值19800元。村民纷纷信服地说:“有镇交易中心为我们把关,村里的财产就不用担心会流失了!”
三、成效初现,启示多多
我县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主要是:
第一,搭建好了农村公共交易平台。初步形成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机制。目前全县22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专职人员,专职办公地点,挂牌办公。村委会需要进行交易时,就象农村赶集市一样,自觉地到乡镇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公务员之家
第二,实现了公开交易,杜绝了暗箱操作。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搬掉了农村公共交易暗箱。农村公共资源交易通过招标、竞标、拍卖等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形式,把交易过程完全在阳光下进行,既让群众知情参与,还让群众有了一定选择权利,提高了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过程中的透明度公信力,又满足了群众的欲望需求,从而拉近了村民与干部的关系,促干部的公信力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阻断了暗地里进行私下交易以权谋私的可能,从而铲除了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滋生腐败的土壤,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通过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工作实践和取得的实效,给我们几点启示:
第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在当前社会条件下领导重视是关键的一环。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人力无保障,财力无来源,缺人缺财的条件下是难以做好这项工作的。
第二,机制是保障。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机制的建设是规范、监督、制约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行为的制度保障。我县从纳入交易范围、交易限额,启动交易程序,交易招标、投标、招投标主体资格审核,交易认可、撤销交易行为,资金管理违规处罚等都有一套完备的规定。且有极强操作性、针对性,真正做到谁违规,对号入座处罚谁。谁办理交易谁承担责任,做到交易过程中一杆子插扦到底,责任负到底。
第三,公开、公正、公平交易是原则。农村集体公共资产资源是农民群众共享资源,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历来是村民最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也是村民参与监督积极性最高地具体事项。公开、公正、公平交易,首先是要向村民公开,征得村民同意,支持鼓励村民参与竞标交易,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的竞标权、选择权,这样才能让村民知情放心。公平公开公正交易是市场交易最基本的规则,违背了这项规则,就会受到市场规则的惩罚。
关于城乡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 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各经济板块,有关单位: 为推动南岸区统筹城乡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局自主创新应对金融危机工作措施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制定以下措施。一、争取50项以上国、省科技计划项目 准确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文教局领导先进性最新整顿措施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找出了文教局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起来有十五条共六个方面,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一、存 在 的 突 出 问……县委干部作风建设整顿措施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布署,通过认真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和深刻领会*在干部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对照检查,我对个人进行了认真剖析,深刻感受到自身在学习、工作、……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管理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工作措施
管理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工作措施
管理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公共资产资源是农村集体所有的经济资源。涵盖公共山塘,河流、水面、房产、土地、山林、公共物资等,还包括公益事业工程建设,较大开支采购物资招标投标权利。过去在农村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政策、监管措施。很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是由村委干部几个人,甚至是支书、主任说了算,存在着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的问题,交易行为交易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很难让群众信服,群众意见很大,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很差,容易发生腐败现象,影响了农
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
今年2月,由县纪委、监察、财政、农经等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针对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存在地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县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报告,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建议,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形成共识,把加强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要求县纪委、监察,财政、农经等部门列入日常具体工作,并列入对上述单位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五月中旬,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市政府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示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下发了《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通知》制订了《县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方案》,《县公共资源交易实施细则》等文件,在交易程序上,实体交易上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6月2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各乡镇长、财政所长、经管员、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县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会议,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同志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全面部署了加强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县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领导务必要高度重视,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把这项涉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民心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大会后,县纪委汇同经管局组织5人工作小组在两镇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查提问题,为全面推广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作好准备。
二、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不走样
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是直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交易行为,也是最具体细致的工作、涉及面广,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过程中,既要考虑村委会、村民小组集体利益最大化、又还要考虑本村村民的相
关利益,还要保障交易成功方的合法权益,以实现集体满意、村民满意、交易成功方满意的目标。我县的具体做法有几点:
第一,在符合政策的同等条件下,坚持四个优先。即:同样的价格上,群众优先干部,本村人优先外地人,信誉好的人优先信誉差的人,贫困户优先富裕户。比如说:竟拍一块住宅地基,同样的价格,先群众后干部,先本村人后外地人,先信誉好的后信誉差的,先住房困难的,后住房宽裕的。农村共益事业建设工程也是一样,本村有资质信誉好的工程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外地工程队。这四个优先就确立了村民在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优先权得到真正落实,保障了村民在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权利和选择。
第二,坚持“归口”交易原则。要求所有农村公共资产资源的交易都须进场交易。即: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处置;农村小型建设工程招投标;重要设备和大
宗办公用品采购等活动一律进入乡镇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第三,执行规范交易流程。试点乡镇制定了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流程物资采购运行程序图、建设工作交易运行程序图,明确了从申请交易到交易进行以及交易后的资料存档等各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通过交易全过程的规范化操作来确保交易结果的公平公正。
第四,强化监督,做到“阳光交易”。各乡镇成立了农村集体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有专门班子,专门办公地点,搞好交易中心牌子。由纪检委员、基层站所负责人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成立群众代表人大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工程预算人员组成评标人才库,并邀请党风廉政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农村公共资源中标交易成功后,收取的资金缴入县财政农村集体公共资产资源“资产处置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村、组集体需要提出的申请或村民代表大会 的决定,由财政部门按照合理需求审核后拨付。
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对村级事权、财权和工程发包权的统管,避免了干部乱拍板现象,堵住了干部违法乱纪的源头,给村民交出了一本“明白帐”,提高了办事效率。今年9月,武水镇李家村打算修建村巷道,村委会将项目提交镇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面向社会组织公开招投标。由于操作过程公开透明,村民对结果没有任何异议。“村组集体资源处理和项目发包上交镇交易中心,干部省心,群众放心,还能提高办事效率,真是一举三得!”该村党支部书记感慨地说。
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市场化动作”模式,提高了农村公共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公共资源最大效益化。城关镇曾家岭村有一片山林准备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出租,镇干部听说后马上与村干部取得联系,将这一山林以竞标拍卖方式进行处理,最后以每年24800元成
交,每年增值19800元。村民纷纷信服地说:“有镇交易中心为我们把关,村里的财产就不用担心会流失了!”
三、成效初现,启示多多
我县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主要是:
第一,搭建好了农村公共交易平台。初步形成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机制。目前全县22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专职人员,专职办公地点,挂牌办公。村委会需要进行交易时,就象农村赶集市一样,自觉地到乡镇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那一世范文网
第二,实现了公开交易,杜绝了暗箱操作。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搬掉了农村公共交易暗箱。农村公共资源交易通过招标、竞标、拍卖等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形式,把交易过程完全在阳光下进行,既让群众知情参与,还让群众有了一定选择权利,提高了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过程中的透明度公信力,又
满足了群众的欲望需求,从而拉近了村民与干部的关系,促干部的公信力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阻断了暗地里进行私下交易以权谋私的可能,从而铲除了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滋生腐败的土壤,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第三,盘活了农村公共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增值。通过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全县6—10月就有22个村委,63家种养大户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与村委签订承包租赁合同流转农村荒山、荒丘、稀疏林地3860亩从事油茶、果木开发和种草养牛养羊,22个村委当年实现租赁承包收入万元。城关、武水、金江镇等三个乡镇12个村委会有闲置的村委地基23宗,面积3100平方米,通过招标,引入房地产开发商合作,以土地入股,建设商业门面居民住房,地基入股总价值1480万元,在50—70年使用年限内每年可获租金收入92万多元。
通过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工作实践和取得的实效,给我们几点启示:
第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在当前社会条件下领导重视是关键的一环。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人力无保障,财力无来源,缺人缺财的条件下是难以做好这项工作的。
第二,机制是保障。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机制的建设是规范、监督、制约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行为的制度保障。我县从纳入交易范围、交易限额,启动交易程序,交易招标、投标、招投标主体资格审核,交易认可、撤销交易行为,资金管理违规处罚等都有一套完备的规定。且有极强操作性、针对性,真正做到谁违规,对号入座处罚谁。谁办理交易谁承担责任,做到交易过程中一杆子插扦到底,责任负到底。
第三,公开、公正、公平交易是原则。农村集体公共资产资源是农民群众共享资源,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农村公共资源交
易历来是村民最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也是村民参与监督积极性最高地具体事项。公开、公正、公平交易,首先是要向村民公开,征得村民同意,支持鼓励村民参与竞标交易,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的竞标权、选择权,这样才能让村民知情放心。公平公开公正交易是市场交易最基本的规则,违背了这项规则,就会受到市场规则的惩罚。
第五篇:农村公共管理实习总结[最终版]
农村公共管理实习总结
一前言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农村公共管理这门课程,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农村改革的要求,农村的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管理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发展中的众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而这些问题解决与否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二主体
2012年6月23日,我们小组去了延庆区香营乡新庄堡村进行了林果业种植户技术培训调查。
我们发现林果业建设的一些特点: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区政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林果业建设,探索林果栽培的新模式,为林果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工作,以示范带动林果建设。
按照延庆特色林果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各乡镇要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抓好基地建设,在提高质量上下工夫,在提高效益上作文章,切实抓好示范带动作用的原则。
(三)加强服务指导力度
今年林业局针对乡镇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继续加强面向基层的社会化服务和技术指导职能,继续实行由局领导、各科站所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包乡镇、包工程责任制。全县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结合工程实施,对干部群众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林业局站的技术人员连续
一、两个月蹲在联系点,兢兢业业做好服务指导督促工作,保证了林果业建设的质量。
三林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文化程度 文盲 小学 初中 中专 高中 大专 本科 本科以上
人数 1 3 19 2 6 0 0 0
(一)从调查统计中可以明显看出,林果业种植户文化程度比较低,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生活水平的提高,林果业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二)果品销售缺乏营销机制,基本处于自产自销的销售状态,对现有果品缺乏分级选择,把品质好的果品和劣质果品混杂在一起,外地收购者利用这种散乱的经营方式,压低价格,降低了果品的商品价值,使一些口感较好的果品降低了销售价格,使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制约,影响了林果生产。
四结尾
今后林果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一)尽快建立优质经济林苗木繁育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林果业产业建设,着重抓好苗木的繁育和良种壮苗的培育。
(二)进一步抓好低产劣质果园改造。使果农从思想上对林果产业认识到位, 对可以进行嫁接更新的老果园有选择地进行改造,加强管理,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提高其单产和品质,使老果园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
(三)加大培训的力度和广度。除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外,我们要把培训延伸到林果业种植户,每年分期分批地有针对性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要易学易懂,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层层培训,技术人员去外地培训,农民技术员在县上培训,种植户在乡上培训,通过层层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增强农民技术员的示范作用,农民的管理技能。,以此实现林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转现代的生产方式。
(四)普及推广先进的林果生产技术。首先要给农民普及常规技术,同时培训技术人员,让技术人员掌握领先的技术,然后再进行示范推广,保证村村都有林业技术能手,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全面提高林果业科技含量。
(五)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强化社会化服务,把林果业产品加工纳入新型工业化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力争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尽快扶持林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林果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实现企业和林农的互补和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