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管理在优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发展社会救助事业为困难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契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规范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决策。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救助范围的拓宽,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提出越来越多要求,政府迫切需要更新工作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因此,将国际通行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导入社会救助工作既必要又可行。
关键词:质量管理;标准化;社会救助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当前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现状
2012年国务院对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情况做了报告,报告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在城市实现了普遍的社会低保救助,建立了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孤儿保障制度,并且健全了自然灾害救助机制,流浪未成年人保障政策,同时临时救助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呈良性发展,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制度发展不够平衡,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很快,涉及的相关部门和救助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到了城乡社会救助,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及发展模式,但社会救助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为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应中国社会救助发展的社会救助体系,并且建立健全与社会救助体系相适应的支持保障体系。从体系上来看,社会救助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助工作涉及的职能部门过于分散
当前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分别由民政、教育、司法、劳动等多个部门按照职能进行划分,并且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流程,如此引发了两个明显问题:一是涉及到的救助部门过多,救助形式多样,造成了分散性进行救助模式,由此造成了救助资源无法整合,能力无法得到最大发挥。二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救助工作出现交叉重叠,这就造成了救助资源的浪费。
2.救助工作运行机制繁杂
各救助部门分别向不同的救助对象进行施救,由于救助方式、标准、内容的不同,容易出现应救未救或救非所求的现象,影响救助工作及时有效的展开。救助工作存在着分散性、无持久性、单一性、遗漏性等诸多问题。部门之间也存职责不清晰、沟通不及时等情况,直接影响救助资源的有效利用。
3.社会救助联动机制不够顺畅
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紧急救助等各项救助工作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由于职责部门的分离,导致社会救助缺乏联动机制。各部门单位都按照各自的工作对象展开,缺乏统一的协调和协作,在实施救助工作中容易造成无人救助、交叉救助、救助间断等方面的救助工作偏差。
4.社会救助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体制和系统的管理机制,各政府部门只能从自身和利益出发,分别设立救助机构和配备人员,各自颁布政策,各自筹集和使用资金。这种局面不利于各部门沟通协调,增加了社会救助的环节和成本。
三、以质量管理建立社会救助标准化体系
质量管理的应用主要解决的是规范社会救助流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建立社会救助长效机制
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保持其持久性、稳定性及长期性。标准化管理强调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通过不断的修正和改进将管理制度推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2.有利于调整和规范操作流程
目前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国家性、地方性政策法规已经出台了很多,但仍旧存在了很多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法规的跟进措施不到位,造成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实施。质量管理的引入讲细化操作流程,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全,对过程进行控制,对结果进行监管,分析利弊,促使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3.有利于统一救助标准、促进各项制度有机整合由于救助制度的分散性造成群众难以掌握准确的救助政策,了解及时有效的救助信息,政府难以统管,容易使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偏低。各地区在制定社会救助的标准时通常缺乏统一的依据,存在过于原则、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质量管理的引入可以从根本上统一救助标准及救助制度,使各地区可结合自身特点在统一的救助标准下进行发展。
4.有利于强化部门配合,整合救助资源
由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涉及到多项工作、多个部门、多个层次,而各单位部门都根据自身特点各自为政,因此就容易造成部门间因差别和体系的不同造成沟通不及时、配合不到位等问题。质量管理的引入将提升社会救助的综合救助能力,形成社会救助的“无缝隙”衔接,充分整合社会救助的多方面资源,使社会救助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5.有利于提升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遵循“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八大核心管理原则并强调全面质量管理,与社会救助彰显人本价值、规范工作流程、增强社会效益的时代要求相一致,强化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使每个工作人员将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规范的救助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
四、将质量管理体系导入社会救助体系的构想
在将国际管理标准引入救助工作的过程中规范内在管理体制是整个体系建立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需着力开展五方面工作。
1.组织基层标准化培训。举办标准化知识、ISO体系认证等专题培训,组织社会救助工作相关基层工作人员全员参训。通过培训,广大社会救助工作者了解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树立了标准化意识,认识到ISO理念是社会救助需要的理念,是社会救助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建立标准化社会救助体系。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进行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结合救助工作的职能特点,针对各部门规章制度、管理职责、服务标准、考核办法、工作效率、承诺信誉、顾客满意率等方面制定社会救助工作《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等标准化救助文件。
3.梳理救助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制定社会救助管理的《工作程序》、《管理职责》、《救助流程图》等标准化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将所有管理流程具体细化,使救助工作管理制度化,审批规范化,资金发及时化,审批公开化,资料标准化,服务人性化。
4.持续改进,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标准化的建立促使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更加精细、公平、公开。随着救助工作的不断推进,随时对救助体系进行完善及改进,PDCA循环可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推广及失败的总结使社会救助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中。
5.强化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依据标准化的流程明确职权划分,减少工作交叉,并强调各个环节之间协作配合与相互监督,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保持畅通,形成合力,实现整体有序互动,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社会救助单位尝试将标准化引入工作中,并感受到了标准化带来的益处。社会救助体系的标准化发展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质量管理的引入将从体制上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改进,有助于梳理救助工作流程,促进各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提升救助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增强后续工作监管力度等。
参考文献:
[1]古怀璞.高标准推进社会救助公平公正[J].中国社会报,2013-3-15.[2]马俊达.推进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J].学习时报,2012,8.[3]陈芷汀.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08)下.[4]何平,张远凤.论我国的社会救助标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基金项目:河北行政学院2013年度院级课题(课题编号:2013XYKT014)。
第二篇: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研究
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研究
【摘要】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以国家为视角,忽略了社会的救助作用。在社区矫正兴起以来,社会的帮扶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社会角度,希望能够构建一个社会对被害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 被害人 精神抚慰。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生,各国对于被害人开始直接而全面的保护。首先,建立了国家补偿制度,对于那些因犯罪行为而受重伤或者死亡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予以金钱补偿;其次,建立了相应的被害人援助制度,从提供法律建议、心理慰藉、经济援助等方面保护被害人;再次,刑事诉讼当中也注重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增加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权。其中,对于被害人在受侵害后的社会救助与抚慰尚付阙如,亟待一套完备的体系帮助被害人更好的恢复。
一、社会对被害人救助的作用。
社会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体现在避免被害人受到“二次侵害”。二次侵害是指“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是第一次被害,犯罪之后由于社会的歧视、忽视以及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因为不当刑事司法行为所遭受的侵害是第二次被害。”i在现实生活中,被害人通常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惩治罪犯,获得经济赔偿,但其却不能因此得到彻底解脱,被害人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封闭心理倾向,强迫自己与社会生活分离。精神病心理学家桑德拉·布鲁姆在其《避难所的建造》一书中指出:尚未治愈的精神创伤易于被激发。如果没有对精神创伤加以妥善的处置,在经历此创伤的人、家庭甚至其后代的生活中,这些精神创伤都会被激发ii。精神创伤不仅是被害人的核心经历,而且也是许多加害人的经历。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实际上是先前经历了精神创伤而该创伤又没有加以妥善地对待,由此重新被激发。因此,恢复精神创伤对被害人来说是重要的。
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表现在职权性、物质补偿性、条件性。首先、国家的任何行为都是依职权所作出的,该行为具有合法性无疑但欠缺合理性。对于已经受到伤害的被害人更需要社会中有爱心的群体给予温和的、恰当的帮助与救济。其次,国家对被害人的抚慰与救济是以惩罚犯罪、给予被害人补偿金实现的,而对于被害人精神上的伤口却无法安抚,也无法帮助其更快的恢复与融入。在此,社会的功能则能更好的体现,特别是在帮助被害人弥补精神创伤、融入社会方面。最后,国家对任何救助行为都有严格的规定,符合一定条件和标准方能作出,也就是说,有很多被害人会因为救助标准的不合理而得不到救助。因为有的被害人虽然遭受的犯罪侵害较轻,但造成的伤害却很重,由于国家的严格规定,不能法外施恩。
因此,从上看出我们绝不能忽视社会对被害人恢复方面的作用,它是国家这个主体无法替代的,在救助方面具有人性化、温和化、全面化的特点。
二、构建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对犯罪人社区矫正已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社会的矫正与救助作用得到认可。建立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被害人服务机构。我国尚无被害人援助机构,考虑到我国目前庞大的被害人队伍,这类机构很有建立的必要。同时这些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社会团体、民间组织iii。可以根据受侵害的犯罪种类不同,组建不同的服务机构,例如性犯罪被害人服务机构、未成年人被害人服务机构以及被拐卖妇女儿童亲属的服务机构等。
其次,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由于社会中存在对犯罪事件的反感,使得无论是被害人还是犯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歧视现象,因此被害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同情和应有的治疗或在医药费用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不但被害人的伤情得不到有效治疗,其心理还会受到进一步的创伤。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待被害人应比一般的病人要重视。
再次,提供有效的经济援助。被害人受害之后,由于突然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或因治疗身体遭受重大损伤而支付巨额医疗费,往往在经济上会遇到困难,虽然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被告人赔偿和国家赔偿,但由于具有滞后性且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我们应通过保险赔偿、社会援助、社会捐助等途径对其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这类经济援助是非常必要的,是社会救助对国家救助的必要补充。因为国家只有在判处被告人有罪后才能启动附带民事诉讼和国家赔偿,而在之前的一段诉讼关键时期却得不到物质补偿,这是很大的漏洞。
同时,应为被害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应当在被害人受害之后及时向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消除和缓解被害人所受的心理损害,被害人的亲友、邻居、同事、刑事司法人员、医疗人员和其他人员及新闻媒体应对被害人的被害经历表示理解与同情,不能对其进行歧视,而应向其提供感情上的支持。尽量发挥社区的矫正、修复功能,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修复被害人的损失。
最后,尊重被害人的人格。应对司法人员、医疗保健人员、自愿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受害者心理健康的需要,对受害者不应抱有轻蔑甚至是指责的态度。对涉及被害人隐私的案件不应传播,并限制新闻媒体公开报道。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被害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包括生活、就业等方面,以促进被害人人格尊严的恢复,使其重归社会。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对被害人的保障体系并不能代替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制度,国家仍然是主导。只有国家以其强制力为保障,才能实现惩罚犯罪、追索赔偿金,即“矫正的正义”。而且社会救助体系应当形成与国家救助制度相配套的补充体系,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从而营造一个包容、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孝福著。《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冯卫国著。《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陈彬,李昌林。论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4月。
注释。
1参见刘会平,《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10月。
2霍华德·泽赫。恢复性司法[A].狄小华,李志刚。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3参见孙孝福著:《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69页。论文关键词:社会救助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师体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重庆市教育技术“十五”科研课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师体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工 作 报 告
重庆市学校 课题组
二00二年九月,我校报送的研究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师体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被重庆市电化教育馆批准立项为教育技术“十五”科研课题。该课题在重庆市电化教育馆和万州区电化教育馆的专家具体指导下,学校课题组经过三年半的研究,已取得预期的成效,现报告如下。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1.1 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决定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作为当前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工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备“迅速的筛选和获取信息,正确的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1.2 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已经能够接受信息技术,并能够在课堂教学应用,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的确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然而冷静思考当前教学,不难发现,对信息技术理解和应用还处于浅层次的,多数仅定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教师讲授课程,如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演示教学软件,实验演示软件等。他们的主要目的往往在于帮助教师把知识难点讲清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但是,这仍然是就知识论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驾驭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没有产生更本性变化。我们认为,真正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应该从培养学生个性出发,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变化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对新事物的认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这里有许多是传统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的。
1.3 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学校,体育是师范整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等师范的体育工作中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有利于突出动作技术的重点和关键,有利于向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有利于教师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因此,我们认为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师体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将对今后我们如何进一步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措施
2.1 组织机构:
2.1.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陈冬梅(副校长)
副组长:曹文坤(副校长)刘科甲(科研员、原万师教务主任)
牟方平(科研处主任)
成 员:各处室负责人、体育教研组长
2.1.2课题实验教师人员及分工
主持人:付绍斌(体育教师、三峡师范学校体育教研组长)
成员:廖祥刚(信息技术教师)胡剑(信息技术教师)万琼英(体育教师)陶宏(体育教师)向小波(体育教师)杨杰(体育教师)
2.1.3课题指导专家
马永建(重庆市政府督学、三峡师范学校校长、书记)
史光林(万州区电教馆副馆长、区教育技术科研课题指导组组长)
2.2管理措施
2.2.1制订了系列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如制订了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条例及管理办法,使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2.2分类建立了课题研究资料管理袋,计算机课题研究资源管理库,如设有课题管理库(课题文件、管理文件等);课题信息库(课题研究通知、简报,培训学习资料等);课题研究过程库(课题管理手册,研究表册,研究小组,阶段安排、阶段总结等);课题研究成果库(课题研究课例、案例,电教制作资料,研究论文发表与获奖等)……,使研究工作科学、有序、实效。
2.2.3注重了对研究人员的培训,多途径全方位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水平。
培训采取校内外结合,专家与专业人才主讲并举。如开展的学校内培训有:廖祥刚老师主讲的计算机的应用基础知识;如何应用计算机进行课件制作;如何上网收集资料等。胡剑老师主讲的如何应用多媒体投影仪进行教学;如何使用录像机、数码照相机、采集卡等。付绍斌老师主讲的如何使用体育运动会综合管理软件。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培训。
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学校外培训:2002年10月,刘科甲、付绍斌老师参加了重庆市电教馆在重庆市举办的重庆市教育技术“十五”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会及培训报告会。11月廖祥刚、付绍斌、刘科甲老师参加了万州区电教馆在红光小学举办的万州区教育技术“十五”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会及培训报告会。2002 年10 月课题组成员全部参加了教育技术“十五”科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师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的校级开题报告会及培训报告会(万州区教委、万州区教科所、万州区电教馆的专
家、领导对我校教师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工作)。
万州区电教馆副馆长、区教育技术科研课题指导组组长史光林多次到学校进行课题研究过程指导,使我校课题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2.2.4多方筹集资金,、奖励为主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如《重庆市三峡师范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中课题研究奖有 ①、课题启动奖;②、中期评估奖 ③、结题评审奖 ④、课题成果奖。《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案》奖励计分规定: 课题研究参研教师加分:4——14分。《重庆师三峡师范学校3%教师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的实施办法》中规定教师有课题科研成果者加分5——20分。
2.2.5完善设备设施,给课题研究提供优良的物资环境,保证课题顺利实施。
如物力资源:
器 材 名 称 数量 备注 器 材 名 称 数量 备注
收 录 机 8部 每个班一部 科 研 处 1个
电 视 5台 每个班一台 体育教研组 1个
摄 像 机 3部 信息技术教研组 1个
数码照相机 2部 微机保管室 1间
录 像 机 2部 电教保管室 1个
V c d 机 2台 每个班一台 体育保管室 2间
电 脑 5台 用于课题研究 多功能练功房 5间
多功能投影仪 4台 一台便携式 校园电视台 1个
多功能投影仪教室 3间 校园广播站 1个
幻 灯 机 3部 标准体育运动场 1个 400米跑道、标准足球场地
投 影 器 2台 篮 球 场 5 个
电子阅览室 2间 排 球 场 3个
阅 览 室 1个 乒 乓 球 台 25个 其中有5个标准比赛台
图 书 室 1个 羽毛球场地 5 个
中师小学体育教学
需要的各种器材 数量齐备
3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在学校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课题研究组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定了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落实了课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任务。在万州区教委、电化教育馆、教科所的指导下举行
了隆重的开题仪式,万州区电化教育馆史馆长和其他专家领导分别作了指导性讲话,曹文坤副校长代表学校发了言,付绍斌老师陈述了研究方案等,拉开了课题研究的帷幕。
3.1时间安排: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2002.3—— 2002.4准备阶段,调查研究,组织学习,转变观念,培训研究教师,作好前期准备工作构建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准备开题。
第二阶段:2002.5—— 2004.7 实施阶段:实施方案、研讨探索,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方案,形成体系和特色。
第三阶段:2004.9—— 2005.7总结阶段:深化研究、分析总结、展示成果 结题验收
实际上每个阶段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调研、探索、总结穿插循环进行,不断调研,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3.2调查研究
付绍斌老师分别对万州区、五桥和万州师范学校举行的体育赛课,进行调查、访谈,了解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万州区小学体育赛课4人参加,其中有4人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便携式投影仪、收录机)。五桥中小学体育赛课16人参加,有7人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收录机)。
重庆三峡师范学校体育赛课4人参加,其中有3人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收录机、数码照相机、录像机)。
3.3实践探索
课题组确定了实践的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师体育教学管理中、在体育教学中、在运动会中的作用的研究。
课题组落实了课题研究、实践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3.3.1学校为课题组提供了一个工作室和一台专用电脑,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对课题组学生开放微机室每周两次,教师指导、布置研究题目和内容,晚自习对教师开发每周两次,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随着教师每人都有了电脑,主要在家里学习研究,每周一次课题研讨会。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的研究。
3.3.2加强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由于2001级11班(计算机班)和2001级5班(美术班)的学生购买电脑70多台,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课题组邀请他们参与课题的研究,结合省级课题《中师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学校为他们提供教室,制定了实验教室规章制度,对实验学生进行分组,有网页、课件、软件、收集资料课题小组,通过研究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3.3.3对学生进行访谈,问他们有关电脑基础、电脑知识、电脑兴趣,在体育课上的多媒体网技术的采用的响应态度和应用方法、体育教师使用多媒体应注意哪些问题、你是否相信体育教师有能力在课上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方面展开调查访谈,第一就是学生对体育课上使用多媒体这一新鲜事物比较有兴趣,乐意接受这一新鲜事物;第二就是通过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生对体育课上是否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态度有所升温,对体育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的信任度在攀升。
4课题研究作用与成效
4.1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师体育工作的管理。通过现代教学管理软件,有利用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查询,使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更加科学和完善,提高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效率,大大减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
4.2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师体育的教学工作。
4.2.1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手段。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各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丰富体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
4.2.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可解决体育教学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优化教学效果。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能完全取代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
4.2.3可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4.3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师体育运动会的系统化规范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运动会的报名、编排、成绩公告、查询、统计等工作效率,有利用体育比赛新闻宣传、精彩回放、规则了解等的。
4.4通过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使中师体育教师能更多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培养和提高了体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学校体育工作。
4.5通过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使中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了中师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了解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如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4.6 该课题研究,为学校体育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提供了一个可共借鉴的平台,其部分成果的应用实效强,受到有关部门重视。
5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5.1存在的问题
5.1.1硬件设施的投入问题。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学校校园网络,各种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等。
5.1.2课题研究人员管理的问题。
一是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重,主动从事课题研究的时间少,教师集体讨论研究的时间少。二是三
峡师范学校是由于原万州师范学校和万州幼儿师范学校合并成立的学校,因为中等师范教育的生存发展决定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但我们研究的成果对中小学校都有一定借鉴的作用和推广的价值。
5.1.3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主动、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不够。
一是教学条件、环境不适应运用。二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改革的主动性,课改精神不足。三是教学资料的收集、管理还不完善。
5.2努力的方向
本课题若能顺利结题,我们将作为学校教育技术科研工作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新一轮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深化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素质,尤其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学校体育档案、制度、资料等的管理,开发管理体育教学软件、课件、教学辅导资料,建立校园体育网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研究性学习方式,完善体育教学方法,完善体育教学中各方面的研究,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各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问题研究
摘 要
社会救助是立足于社会公平基础之上的,以保障国民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救助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非政府组织凭借其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优势、贴近基层的优势、灵活优势和效率优势,在社会救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必须重视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乃至部分替代的主体作用,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推进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关键字:非政府组织,社会救助 ,问题,发展对策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社会救助是立足于社会公平基础之上的,以保障国民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救助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能够缓解贫困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使大部分人富裕起来的同时也使贫困人口大量增加,贫困人口救助问题日渐受到关注,社会救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对公平的排斥,减轻低收入和无收入的社会成员的生活困难。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重视和解决贫困救助。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的行为,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救助的提供主体,作为政府行为,政府是社会救助的首要主体,政府不仅对社会救助的实施负有直接的财政责任而且有直接管理与实施的责任。作为社会行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主要以自发性的募捐和其他慈善性活动的形式进行自发性救助,在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条件下,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非政府组织凭借其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优势、贴近基层的优势、灵活优势和效率优势,在社会救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存在“大包大揽”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作用的发挥;所以,为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必须重视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乃至部分替代的主体作用,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推进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理论分析
(一)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及分类 1.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界定
政府组织指那些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建立起来的、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多用于第三世界国家。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领域具有替代和弥补作用。非政府组织也被称作“中介组织”、“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等。
2.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1)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
所谓的“民间组织”就是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组织,包括以下四种形式: ①社会团体②事业单位③民办非企业单位④社区管理型组织。
(2)未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草根民间组织
未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草根民间组织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工商部门登记获得企业法人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3 年)15但不能在民政部门获得法人资格得组织,具有公益性的特征。(2)挂靠在一级社团下面的成为二级社团基金管理机构的组织或者以挂靠在某个单位之下的社区志愿者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0 年)或者。
(3)“三无”的非法人资格组织,即无挂靠、无认可、无登记。
(二)社会救助的简介 1.社会救助的含义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的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2.社会救助的对象
在各国社会救助制度中,对社会救助的对象通常都会有明确的规定的,即只对自我保障有困难而且确实需要国家与社会给予救助才能摆脱生存危机或困境的社会成员负责。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在工业化国家,所谓享有最低生活水平救助的对象,是指那些收入相当于制造业个人平均工资30%的国家和个人。
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加之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发达,在救助对象上也各有不同的划分和偏重。在中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三部分人员:(1)“三无”人员,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的社会成员,这一群大多属于长期被救助即定期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孤儿、孤老及无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险津贴的劳动者、长期患病者以及未参加社会保险又无子女的丧偶老人。本论文研究的就是这一类人员当中的孤儿。(2)灾民,即遭受灾祸严重侵袭而是生活一时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这类社会成员有劳动能力也有生活收入来源,只是由于突发性的灾祸使其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生活一时发生困难,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相应的援助。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灾民增多,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日益重要。(3)贫困人口,即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社会成员,这一群体尽管会有生活来源和相应的收入,但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达不到法定的最低标准,所以也属于社会救助的对象范围。此外,一些特殊的社会成员难亦被列为社会救助的对象,如艾滋病人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这就需要非政府组织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救助。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政府,小社会导致非政府组织没有生存空间
社会救助是立足于社会公平基础之上的,以保障国民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救
助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的行为,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救助的提供主体,作为政府行为,政府是社会救助的首要主体,政府不仅对社会救助的实施负有直接的财政责任而且有直接管理与实施的责任。作为社会行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主要以自发性的募捐和其他慈善性活动的形式进行自发性救助,在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条件下,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
非政府组织凭借其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优势、贴近基层的优势、灵活优势和效率优势,在社会救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存在“大包大揽”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作用的发挥;所以,为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必须重视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乃至部分替代的主体作用,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推进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中国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现状使得中国非政府组织准入门槛高,人为行政垄断,导致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没有生存空间。
(二)资金短缺,经费普遍不足
资金短缺是困扰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不管是对政府还是对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有财政拨款、社团会费收入、社会捐赠、附加收入等数十种资金来源渠道,因为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作为保障,其资金来源相当广阔。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应成为非政府组织资金筹集的主要努力方向。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情况却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资金相当短缺。
(三)组织人才匮乏,专业化水平不高
不能够吸引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非政府组织资金短缺引发的另一个重要后果。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包括三个部分:专职工作人员、兼职工作人员、志愿者。一方面,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比较少,现有的专职工作人员素质比较低且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不能胜任非政府组织的工作需要。专职工作人员是非政府组织运作的核心力量,专职工作人员的短缺严重影响了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政府组织服务项目的扩展,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非政府组织在公众中的形象。
四、发展和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增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认同和信任
面对转型时期中国庞大的弱势群体,在发展市场经济、政府转变职能和精简机构的背景下,社会已经出现了政府和市场都难以企及的领域,这客观上要求作为第三部门的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政府必须要意识到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价值。社会救助涉及的领域很多,要面临的问题更多,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对政府起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因此,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必须
要树立支持、管理和监督的观念,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参与社会救助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有意识的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公益意识
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政府应该大力支持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激发和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社会救助的意识,有意识的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公益意识,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不断向前发展。非政府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参与成为社区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一些非政府组织投身社区建设,组织和调动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财力、人力和智力资源,支持社区志愿活动。
(二)完善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 1.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
在非政府组织内部建立理事会,对内可以增加民主、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外能增加组织机构的透明度。筹备成立理事会,由理事会来管理经营组织,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分开,各司其职,从而可以避免主任负责制的种种弊端。成立理事会把组织的命运与创办人的命运分割开来,从而使得组织能够长期健康得发展。而且,成立理事会,由理事会对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增加了组织机构的透明度,增加了组织在社会上的公信度。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成立理事会是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领导人的共识,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有着重要意义。
2.提高保障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人才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与成长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情操;并且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到非政府组织领域,譬如佟丽华律师谈到“他正是用相当于公务员的薪水和更多的机会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他的组织进行工作。”当然非政府组织还是很难自身来独自解决人员素质问题,必须与政府的工资、人事和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中国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发展情况,当前最关键的首要是不断提高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人员素质。
(三)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监督 1.完善有关外部监督立法
任何一种组织都需要一种确定的规则,并构成具有整合特征的监督机制。人们通常从道德层面上来探究公益事业,然而却忽视了要长期发展公益事业还必须依靠法律规章制度作为保障。非营利法国际中心的两位学者利昂E·艾里什和卡尔拉W·西蒙曾经从立法的角度提到了一些关于非政府组织自治的国际经验,主要内容是各国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应允许非政府组织自由的成立和以合法的方式在社会中自由的活动,提高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制定细化的条款避免非政府组织的创建者、官员和从业人员的腐败行为,以及构建
非政府组织的责任和透明机制等。
2.改善和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政府监督管理力度
中国是一个有着集权传统和习惯的社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权力对民众生活的全面渗透之上的,政府的态度影响着社会的态度。目前,政府是唯一具有法律权威且可强行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监督管理的机构,政府在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构建更为合理有效的非政府组织外部监督管理机制,需要社会与政府的共同治理,特别是政府的规制。
参考文献
[1]柳拯.《当代中国社会救助政策与实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9 页
[2]姚建平.《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年版..[3]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4]唐钧.《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J],《江海学刊》.2001 年第 2 期.第108页.[5]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篇: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
1、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同其他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做好村民宣传工作,鼓励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012年全村参加新农保的有732户,60岁以上,目前已享受基础养老金的有154名,做到应保全保。
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并负责培养教育和考察,按照党员发展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有计划地提出发展党员的意见,按入党程序办理、接受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转正手续。经常对党员惊醒党风党性、党纪的教育。
3、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对我镇6村2居进行走访摸底,发放调查问卷一百余份,约谈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15人次,对主要干部之间关系、村两委之间关系、干群关系以及影响换届选举的重难点问题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分类,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应急预案。
4、整理推广“文建明工作法”迎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