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支持政协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19-05-13 05:2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视支持政协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视支持政协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第一篇:重视支持政协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文章标题:重视支持政协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汉台区委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坚持把政协工作作为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三在前”、“三在先”的要求,不断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增进了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团结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高度重视政协工作,积极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

1999年省委政协工作会议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条件,有力促进了政协事业的健康发展。去年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区委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并结合汉台实际,制定下发了《中共汉台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决定》,为做好新时期政协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我们始终把健全完善制度作为加强政协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一是坚持政协主席列席区委常委会议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前都充分听取政协领导的意见。二是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四大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同政协领导一起研究分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共商发展大计。三是坚持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区委在重要会议召开之前或重大人事变动之前,都及时向政协通报情况,听取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每当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区委都通过政协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举行联谊座谈会,通报全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争取广泛的理解与支持,为政协及社会各界知情出力、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四是建立了区政府有关部门与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对口联系制度、与各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由区委统战部负责牵头,定期召开对口联系协调会,使民主党派能够及时了解到政府一些重大事务和重要工作情况,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区委、区政府及时了解并帮助民主党派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创造了条件。五是建立了区级领导包抓重点工作、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在重点项目建设、重点贫困村建设、重点非公有制企业、防汛、企业改制等工作中,都安排政协领导联系包抓,让政协充分参与对全区工作的领导。六是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走访慰问活动。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在每年传统节日前和盛夏时节都要对民主党派、工商联、党外知名人士进行看望慰问,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和民主党派同志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日常工作中,区委坚持做到,凡是涉及政协工作的议题,区委常委会都及时进行研究。在区委常委分工上,每届都安排一名副书记负责联系政协工作。区委、区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都邀请政协领导列席。在每年召开的区委全委会和区委工作会议上,都要对政协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2003年,在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区委把政协工作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区今后五年的总体规划,为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提供了保障。在区委的领导下,全区形成了关心、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支持政协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条件

区委把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建设纳入全区各级机关建设总体规划,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待遇、办公条件等方面统筹安排、同等对待,积极支持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挥职能作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进一步健全了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组织机构。在机构改革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换届过程中,区委在全区机构编制总体精减20的情况下,对区政协机关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高看一眼,厚待一分”,从人员、编制上给予倾斜,配齐配强各专门委员会,并对机构改革后部分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补充,保证了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作顺利开展。为彻底改变政协机关人员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区委注重选拔年纪轻、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进入政协机关,进一步优化了政协干部的结构。近几年共选派13名干部到政协工作,为政协工作注入了活力。目前,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6岁,比1999年下降了7.5岁。

二是注重从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中选拔培养干部。区委非常重视选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对政协机关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提拔、大胆使用。目前,有14名党外人士担任区政府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办事处副科级领导;有3名政协机关工作人员担任镇、乡、办事处的主要领导,5名担任副科级领导;进入本届区人大常委会班子中的党外人士有2人,其中副主任1人;区政协常委班子中党外人士有24人,其中副主席2人。区委还制定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三年规划,建立了70多

第二篇: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汇报材料

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汇报材料

重视支持政协工作 聚力推进镇域发展

中共***镇委员会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镇党委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发挥政协优势,挖掘委员潜力,使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地位同等、责任同担、发展同行,保证了政协在全局工作中有地位、有份量、有声音,有效推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尊重,保障政协地位

重视支持政协工作,尊重政协意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始终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并逐步形成制度,认真学习《政协章程》、中央、江苏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掌握政协工作的原则与特点,大力支持驻镇政协委员开展活动,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政协联络组的工作汇报,定期向委员通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政协委员知情知政、参政议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二是邀请政协委员列席每年的镇党代会、人代会,积极参与全镇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广泛协商。坚持“三在前”制度,对于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主动协商于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执行之前。三是坚持

党委一名

分工联系政协工作,积极为政协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切实为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解决困难、提供服务。四是坚持相互协作、互助共赢,形成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发挥政协优势,挖掘委员潜力,主动给政协出题目、交任务,对驻镇委员组织的学习、调研等,镇党委提供车辆,解决经费,保证委员活动有序高效开展、保证人民政协在全镇决策中的声音更加响亮。

二是责任,体现政协价值

“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为更加充分体现政协工作的价值,镇党委不断给政协压担子,不断拓展政协的履职途径和空间,让政协组织在全镇经济建设中亮新姿,展风采。给政协机关分配相应的重点工作、重要任务,聘请政协委员担任镇行风监督员,让他们参与民主评议机关及党委成员述职述廉述法活动。在每年镇人代会和党代会召开前,都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实地调研,专题探究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政协提案形式反映,促使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得到重视和落实。近两年,市政协及我镇先后就维护社会稳定、艾山九龙景区建设、园区建设、中心镇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民生热点问题组织政协委员进行多次督查,共提出意见和建议

余条,为镇党委政府决策出谋划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协商,发挥政协作用

政治协商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政协作用的发挥。近年来,党委委、政府一直将政协当作宝贵的人才库、智囊团,着力在会议中融入协商、在了解社情民意工作中渗透协商、在政协调研成果转化和提案办理中

落实协商。一是广泛联谊交朋友,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政协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寻找关系,广交、诚交朋友,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我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引进项目 项,共到位资金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引进工业加工型项目 个,引资额达

万元。这些项目的引进对全镇的工业发展和资源开发都起到了拉动作用,为全镇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积极促进政协委员们围绕“赶超进位,跨越发展”等议题,建议建言,开展以“提出一个好建议,办成一件实在事,反映一条好信息”为内容的“委员三个一”活动,动员广大政协委员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献良策、办好事、做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这次全市政协工作会议对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以认真学习贯彻冯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以新的认识加强和改善乡镇政协工作,以新的思路支持政协委员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财政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初探

财政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初探

郑刚江滨

一、正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起因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人们未来的美好生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是人们为了美好生活而付出的努力。但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很繁重、很紧迫;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小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面前,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目前,经济发展已步入先进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跨越和城市经济加速的关键时期。虽然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和“次贷危机”蔓延趋势依然存在。但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党的十七大、全国“两会”、北京奥运、“神七飞天”等重大会议、活动,必将为新一轮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因此,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吴中为例:

(一)宏观调控继续深化,破解瓶颈制约因素困难大。国家在土地、信贷、产业准入等方面持续加大调控力度,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出口退税财税政策的调整、环太湖流域和“五大古镇”风景区的发展控制等法律政策措施也一一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将在不久之后予以确定,这对部分行业的规模扩展和持续发展空间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新引进项目的供地保障、科技创新、环境容量、投入产出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科技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二)投资增幅有所回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重。抓发展必须抓投入,有效投入不足,必将对经济发展、民生事业、载体建设、结构调整等产生一定影响。以吴中为例,目前,今年同期投资增幅下降了4.3%,其中也反映出区域科技创新成效还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还不快。另外,还缺乏引领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加之财税结构性隐性风险增大等原因,致使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环境保护加大力度,“南优西育”城市控制严。苏州市“南优西育”发展战略,明确了吴中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节能减排任务的不断加重,环太湖区域环境保护各项措施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吴中的一些传统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引进项目的准入门槛不断加高,壮大、提升经济规模总量的阻力很大。同时,推进拆迁改造、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等许多工作,也受到了种种制约。

(四)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争先进位保持优势有压力。形势越严峻,竞争越激烈。当前周边市(区)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从目前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列为苏州五市七区的第8、第6、第7位,处于中游水平。为此,必须始终清醒认识形势的严峻性,更加绷紧加快发展这根弦,主动参与竞争,全力推进发展,努力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五)发展环境喜中有忧,公共管理维护稳定要加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综合势力和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但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成本和难度也在明显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吴中常驻人口的不断增多,导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稳定等压力日益加大,综合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和困难无论是共性客观原因导致的,还是区域经济本身存在的,都需要我们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加

以破解。

二、破解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克服当前困难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吴中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要充分利用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性变化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发挥区域优势,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提升发展制造业。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依托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发挥产业特色优势,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重点培育发展“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两大战略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从研发到加工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吸纳更多的检测中心、实验室聚集吴中,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精密机械、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玩具、轻工等传统产业,进一步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建成区、越溪城市副中心、尹山湖生态商圈、重点镇区、环太湖旅游产业带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做大做强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吴中科技城、吴中科技创业园、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基地和各类创业园载体建设,加快形成生物医药、软件、动漫和第三方物流外包产业集群。充分挖掘吴中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吴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领会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和经营机制,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农业规模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品牌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储备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市场化营销水平。

(四)积极发展旅游业。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认真编制和完善好吴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到旅游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相衔接,旅游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要进一步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围绕打造“一日游”、“多日游”精品线路、建设长三角首选旅游目的地这个目标,着力完善度假游、生态游、文化游、乡村游系列产品,着力引进更多“大而特”和“小而特”的旅游项目,着力建设一批高档休闲娱乐设施和旅游功能性项目。

三、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众所周知,地方财政收入匮乏,财力有限,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地方财政的充裕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培育和壮大财源、发展区域经济是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但政府应以怎样的方式支持经济发展,使有限的财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客观上取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政府应履行的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发生了转变,地方财政应积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大局,采取新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积极落实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特定经济周期和客观经济环境,审时度势提出的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的一项重大措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众所周知,基础设施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是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前提,对优化投资环境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报率低但社会效率高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仅靠市场是无法进行的。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积极拓展财源建设思路,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体制激励、转移支付和优质服务等手段,认真落实各级鼓励创新的财税政策,适时完善和创新财政支持促进发展的政策。如中央今年9月1日取消工商两费;再出新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宽小额贷款政策,促进劳动就业;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建设;部署推动农村金融体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都将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保障。

(二)稳妥完善财政体制。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很多,错综复杂,困难重重,根本性的问题就在于区级财政体制是不完善的,财力与事权也是不对等的,再加上所属镇区经济状况有所差异,对区有一定的依赖性,区级财力自身平衡难度大。所以,进一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入,严格按照法定要求保持科技投入的较快增长,通过帮助申报星火项目、兑现科技创新奖励、争取贷款贴息、科技三项经费和创业投资基金等手段,来化解财政风险。切实理顺上下级财政体制分配制度,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加大区域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现有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力,增强综合竞争力。

(三)高效运用财政资金。区域经济发展,资金必不可少。财政资金是有限的,且“对号入座”较多,基本为维持经费。然而,各行各业对占用财政份额的呼声却越来越高。如何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还是要从实际出发,眼睛向内。要积极利用已经搭建的财税服务平台,本着有效投入的原则,用好经济发展引导资金、高新产业发展基金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重点支持中介、物流、动漫、商贸休闲、特色专业市场等新型经济发展,推进民营经济、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用足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等平台,采取贷款贴息、项目奖励等多种措施,扶持和促进区域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正确引导民间资本,促进多种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尽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财力增长点,培植稳固财源、壮大区域实力。

(四)扎实深化财政改革。一是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改进和规范预算编制,规范公务员工资、津贴和奖励;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行会议费、差旅费等综合公用经费包干办法,探索公务卡结算方式等综合预算改革制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购买、实行政府采购,建立“阳光”工程。二是规范财政供给范围,按照定编定岗定员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经费,有保有压,保重点、保稳定、保民生、保平衡;事业单位正确区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鼓励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化;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投入,拓展新兴产业行业的扶持;要讲求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三是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所得税制度的调整、农业税收的取消、各项专项资金分配办法的改变等,都加大了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各级务必监督好、使用好。四是严肃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大财政对内、对外的稽查力度,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堵塞“跑、冒、滴、漏”。五是造就一批廉洁高效的财政队伍,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办事,真正做到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效能。

(作者分别系区财政局副局长、区国资办主任,区国资办副主任)

第四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栾城职教中心常务副校长王吉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很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县提出“3211”工程。综观全局,要加快我县小康建设步伐,就必须全面落实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我县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最终为我县经济腾飞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我县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因此,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认真剖析当前我县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积极应对,才能使我县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我县劳动力状况

1、新增劳动力情况

近年来,我县初中毕业生年保持在5000多人左右,其中考入普通高中1600人左右,考入职业学校1500人左右,近500人通过

1各类短期培训实现就业,其余近1600人新增劳动力没有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流向社会。

2、农村劳动力情况

我县有农业人口24.4万人,劳动力人口9.2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接受过职业技能的只占7%。我县现有耕地40万亩,按照当前劳动力负担耕地测算,种植业需劳动力4万人,养殖业需劳动力1000人。随着我县经济发展,每年大约有5000人—8000人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因此,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十分繁重。

3、企业劳动力构成情况

我县有各类企业职工1.5万人,其中技师130,高级工260人,年龄构成老龄化,中级工1700人,中高级职称占15%,劳动力综合素质低。

二、我县职业教育现状

1、县直职业教育

我县有县直职业教育学校2所,职教中心年招生1200人,艺术学校年招生近40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60%。

2、乡镇成人教育

我县有乡镇成人职业教育学校8所。由于没有专项教育经费,乡镇成人学校设施落后,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教师和专用校舍,难以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3、行业和企业职业教育情况

各行业和企业虽有培训机构和制度,但大多数企业只重视当前生产、安全教育,忽视职工技能培训,企业销售额的1.5%教育培训

经费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技师和高级工出现青黄不接,真正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出现断档,创新人才不足,职工教育培养急需加强。

4、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我县职业教育受办学条件限制,年学历教育1600多人,短期技能培训800多人,很难满足现在企业缺少的车、钳、铆、电、焊、数控、机加工、服装等技能操作型人才,城市缺少家政服务、物业等人才的需求,这就造成人才供需的不和谐局面,有的有岗无人,有的有人无岗。近年来我县经济蓬勃发展,新项目、大项目如医药、机械制造、房地产、服装加工等企业纷纷在我县落户的情况下,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三、大力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建议

1、加强对职业学校建设投入,确保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各级领导要树立“象抓重点高中那样抓职教中心”思想,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建设的经费投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更好的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现有职业教育在占地、校舍、设备、师资等方面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职业教育需求,特别是专业培养的实验实习基地远不能适应教学和培训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项牵涉面广的工作,开拓劳务市场、建立信息系统、就业转移培训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实习场地、设备的投入,保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信息建设、组织输出等工作正常开展。因此,要通过增大资金投入来解决上述问题。

2、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

成立专门机构,健全培训制度,抓好落实。各乡镇要充分利用撤校并点闲置校舍资源,挑选3-5名热爱成人教育、具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组建乡镇成人学校。根据本地特色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开设自己相关专业和培训项目,可采用远程教育、放光盘上课、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这样,既利用了闲置资源,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也能保证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3、加大企业和行业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

规定企业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5%用于职工培训,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切入点,制定培训计划,加强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抓好职工岗前培训、生产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劳动法规培训、晋级培训,实现产教结合,订单培养,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推进企业升级创新。

4、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存在非农劳动技术不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创业精神,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依赖性强等问题。一是县政府要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宣传力度,制定培训补助政策,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当前重点开展机械电子、医药化工、餐饮服务、电气电焊、电工钳工、观光农业等培训。凡持有我县农村居民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居民,参加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的职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均可享受财政补贴。对特困户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给予重点扶持或减免培训费。

5、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举办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培训班,灵活学制,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致富头人。

6、发展职业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按照“长短结合,以短为主,就地培训与输出培训并重,职前职后培训并举”的原则,面向市场,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积极开展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如:对进城务工人员开设护理、家政服务、烹饪、物业管理、建筑、机械加工、焊接、服装与设计、家用电器维修等专业培训,扩大培训领域与规模。同时,抓好返乡农民工、下岗再就业等全方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抓好订单教育,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一批,就业一批,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

7、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目前,全县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已达60%,今后还要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同时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和培训,时间不少于半月,提高他们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同时,也应允许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招聘教师,鼓励胜任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弥补专业教师不足。

总之,职业教育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

应用人才的基地。抓好职业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我们应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才会在调整改革中获得新生,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我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源,才能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发展与腾飞服务。

2009年9月10日

第五篇:信用社联社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1年,我区农村信用社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扶持三农、中小企业发展为己任,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稳步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扶持中小企业稳步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和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业务品种,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信用社业务经营基本情况

截止11月底,全区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为387362万元,较上月末下降28324万元,较年初增加38526万元,完成市分全年存款任务64400万元的59.82%。各项贷款余额为320272万元,较上月减少395万元,较上年上升43565万元,完成全年新增贷款计划42000万元的103.73%。

二、我区信用社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区信用社按照“立足社区,服务三农和区域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依靠自身资源和服务网络,围绕农业产业链、农民增产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性地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是我区信用社支农服务的重点品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以其灵活和便捷的管理方式,深得我区农户青睐。一直以来,我区信用社把其当作支农的 品牌来经营和打造,对农户的生产、生活、经营等领域进行了大力扶持,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为农村信用社资金营运的主渠道,成为农村家喻户晓,深受农民欢迎的服务品牌。

(二)培优培强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农民增收水平。围绕区委、区政府构建优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路,我区信用社充分发挥信贷杠杆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和引导农民向“专、精、特、新”种养殖业发展,造就了以蔬菜、农家乐、花生、月季、养殖、铸造、奶业等为中心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亮点。

(三)以推行营销贷款为着力点,延伸服务触角,加快社会主义农村建设。随着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经济农业的转变,大规模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农村个私经济等领域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于受使用范围局限性的限制,难以满足农户对贷款的需求。我区信用社适时创新经营理念,推行全员营销贷款,送贷上门,把资金送到急需资金的客户手中。

(四)扶持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为扶持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我区信用社不断优化信贷服务环境,加强贷款业务监督,切实为客户提供公开、诚信、高效的信贷服务。积极与企业联系,宣传信用社金融服务政策,介绍信用社金融服务方式,增强企业与信用社的沟通联系,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基本信息、金融服务需求,建立企业项目库。

五、因地制宜创新不同贷款品牌 同时,我区信用社充分发挥人缘、地缘和灵活、快捷等优势,积极金融创新,并做好新产品推广工作,确保创新的有效性。在原来实施“信用工程”和建立企业项目库的基础上,细分市场,细分客户群体服务,打造出了集群商户“守信卡”贷款、公务员“守信卡”贷款、企业信用共同体贷款、“通宝卡”贷款和仓储质押贷款、汽车质押贷款等贷款品牌,真正做到了“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简化了办贷程序,经过逐步改进,目前这些贷款品牌在服务功效上日益完善,在贷款规模上做大做强,有力提升了联社的市场竞争水平,已成为我社改革发展的“发动机”项目。

六、加强廉政建设,实行阳光办贷

一直以来,我区信用社全面推行“阳光信贷”,将信贷业务臵于“阳光”环境下操作,通过“三承诺”即“时间承诺、廉洁承诺、投诉承诺”,在办理贷款过程中,我区联社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各社领导班子带头遵守“五个严禁”,即严禁客户经理到借款人那里吃饭,严禁客户经理收受借款人礼品及礼金,严禁客户经理和借款人一起到娱乐场所活动,严禁客户经理和借款人有过于亲密的关系,严禁客户经理不按程序办理贷款。通过增加贷款业务透明度,提高办贷效率,形成了社会、信用社、政府“三方”共赢的局面。

三、我区信用社支持区域发展成果

(一)止2011年11月底,我区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守信卡6991户,授信金额24482万元,已用信12898万元。对石桥花生、青华辣椒、潦河豆芽、小寨农家乐、安皋顺鹏养殖等5个信用联合体授信 3954万元,已用信3280万元;对392个个体商户(街道)发放守信卡,累计用信15260万元;对区域家电大世界,金泰城灯具市场,建材市场、农资市场、玉雕市场等15个集群市场发放守信卡387户,授信金额15250万元,已用信11168万元;另外,发放公务员守信卡25户,授信金额为1250万元,已用信720万元,巾帼创业贷款2985万元,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2700万元。

(二)全区农信社共建立中小企业项目库185家,授信181家,授信111780万元,已用信58369万元。其中:全区规模以上企业72家,建立项目库32家,授信32家,授信26900万元,已用信10570万元;加入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12家,已用信4400万元。涉及养殖、种植、纺织、化工、钢铁、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其中:市菲奴维特服装有限公司400万元、纺织集团3700万元、市鑫磊石材有限公司900万元,市乐乐牛乳业有限公司900万元,市想念食品有限公司300万元、市广利建材有限公司200万元、市瑞光变压器有限公司300万元等,有力扶持了区域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缓解了企业经营中资金紧张的压力,实现了企业和信用社的双赢局面。

四、扶持区域经济发展措施

(一)创新业务产品,简化贷款手续,加强支农贷款营销。为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我区信用社积极创新贷款品种,在经营传统业务的同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区信用社通过简化贷 款审批程序,全面推进贷款限时服务措施,提高客户贷款调查、审批、发放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贷款服务。一是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客户广泛宣传,介绍信用社贷款种类、条件、办理程序及信贷人员的联系方式等,让客户群众了解信用社信贷政策,熟悉贷款发放流程,方便客户贷款需要。二是提高客户经济信息采集量,完善客户建档评信工作,至目前,我区信用社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5.3万户,农户授信额度内的贷款满足率达到100%,建立中小企业经济信用档案185户。三是深入推进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促进文明乡风建设,建设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共评定信用村96个,信用乡(镇)4个。我区信用社较大简化贷款手续,提高了贷款效率,让农民享受到了方便、快捷金融地服务,深受农民的欢迎和广泛赞誉。

(二)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区信用社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为先导,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拉动作用,带动企业周边的农户从事“订单”农业,形成农业发展“一条龙”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区信用社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5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户,市级龙头企业2户,已累计发放贷款1.8亿元。例如,石桥的月季基地,当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实现种植、生产、科研、销售、信息、咨询、服务等一体化经营。公司一方面连接市场,在全国建立销售网,采取订单农业、合同农业方式加快月季销售。另一方面连接农户,为农户提供种苗、科技服务,农户根据基地需要的花色品种种植。为解决其资金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发放贷款400余万元,增 强了公司的辐射带动能力。现拥有种植规模3000亩,精优品种600多个,年产树状月季、大花、藤本、地被、丰花、微型等各类月季种苗3000万株以上,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月季种苗繁育基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日本、德国、荷兰等市场。年实现销售收入1066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余人,花农户均增收2200元,带动7个村860户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石桥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联合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另外,还有市顺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鸡、鸡苗孵化、销售、饲养、饲料加工、鸡蛋回收为一体的大型养殖企业,占地面积100余亩,资产总额2500多万元,饲养蛋鸡10万只,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今年我区信用社积极向其发放贷款300万元,促进了该合作社的发展,目前该合作社正在对规模进行扩大建设,需要我区信用社进一步贷款支持。

(三)服务新农村建设,共建和谐新农村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也是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区信用社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扶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提高农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以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牵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止目前,共支持了29个区级新农村,采用5户联保的守信卡贷款形式,对蒲山鲜桃基地,安皋石榴、苹果、小白瓜生产基地,青华的小辣椒生产基地,蒲山的生猪养殖基地,石桥花生农民担保协会,英庄的南屯大葱生产基地,槐树湾富民红薯专业合作社等共发放贷款6393万元,支持了新农村的建设。如青华镇小辣椒市场规模较大,全镇种植小辣椒 面积21000亩,亩产450斤,总产量达950万斤,产值达6300万元。我区通过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农户贷款等方式6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小辣椒生产、收购和销售。使青华镇成为在周边县市属于规模最大的小辣椒集散地,吸引了湖北、湖南、陕西等全国多个省份的商户在此交易。

(四)主动营销,建立区中小企业项目库,储备企业客户信息,及时了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创新金融产品。

我区信用社树立主动营销理念,积极与企业联系,宣传信用社金融服务政策,介绍信用社金融服务方式,增强企业与信用社的沟通联系,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基本信息、金融服务需求,建立企业项目库,储备企业信息,在企业有金融服务需求时,可根据企业信息,及时快捷为企业提供切合实际的金融服务。2011年确定区185户企业为南区农村信用社首批重点服务企业,包括区中小企业局直属企业、区二轻工企业、各乡镇利税大户企业等,涉及制造、加工、农业、化工等多个行业,截止目前,规模以上企业72家,用信10570万元;加入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12家,已用信4400万元。纺织集团2006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后,流动资金缺乏,生产能力不足,职工情绪不稳定,我区联社得知情况后,积极投入贷款4000万元(目前用信3700万元),缓解了流动资金不足的状况,经过5年的发展,现有纱锭30万枚,集团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纺织设备,能够生产各种规格的棉纱及棉布。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效益连年位于河南省和全国同行业前列,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外向 型、现代化的大型棉纺企业。

五、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区域资金需求与农村信用社供给不平衡。一方面,我区信用社以贷款种类多、手续简便、放款及时、服务优良等优势,吸引了大批客户,成为支持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但同时增加了自身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辖内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的逐渐收缩,邮储和交通、中信、民生、郑商、村镇等股份制银行全势推进,农村市场的资金需求呈现农村信用社“孤军作战”的格局,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农村市场贷款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支持区域经济的作用弱化,相应增加了我区信用社支持区域经济的压力,导致有限的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资金需求。

(二)资金不足,削弱了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一是组织资金困难,一方面我区信用社由于受结算渠道狭窄,电子化结算手段落后,汇路不畅等硬件制约的影响,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很多异地结算频繁的客户都不愿意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存款,而这些客户又正是资金雄厚的优良客户。另一方面,多年来,我区信用社虽然采取各种措施,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实质性工作,但一些黄金客户和稳定性较好,且成本低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存款的组织工作仍就举步维艰,该类存款的市场份额一直较低,对公存款只占辖内存款总额的22%。二是农村资金分流严重。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从退出农村市场转而争夺农村储源市场,成为农村信用社强硬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邮储和交通、中信、民生、郑商、村镇等股份制银行全面向农村渗透,分割农村金融资源,且吸收资金不是“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而是将存款上存,造成农村资金严重流失,致使我区信用社难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资金。我区农村信用社为了支持“三农”,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存贷比例失调,信贷资金严重匮乏,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

(三)服务层次不全,难以涉足区域经济的方方面面。我区信用社因其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和资金限制,信贷资金的投向以满足“三农”为主,对区域经济金融需求较难满足,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大,生产的稳定性、管理的规范性较差,信息透明度不高,增加了我区信用社拓宽信贷支持面的顾虑和难度。二是一些信用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虽表示希望得到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但因贷款利率比商业银行稍高,企业从经营成本角度考虑还是不愿到我区信用社借款,出现信用社“一头热”现象。三是对一些实行“家族式”方式管理的企业,我区信用社难以摸清其家底,不敢任意放款。对此,我区信用社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力争攻破中小企业这一“堡垒”,但涉足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仍就不高,使农村信用社服务面难以有效拓展。

六、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下一步措施

目前,我区信用社面临发展和服务两大重任,为更好地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下一步我区信用社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充实资金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农村信用社网络系统、加大宣传力度、实行优质服务等手段,增强客户对农村信用 社的了解度和支持度,从而主动到农村信用社存款;通过实行个性化、亲情化、标准化客户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公众信任度。同时,积极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服务手段、服务产品、服务工具、服务方式上有所突破,尽快开通全国无限制通存通兑、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便民业务,以此带动服务质量的总体改善,提高吸储能力和同业竞争力;通过注重市场营销,重视对优质客户的公关工作,增加政府部门、企业、机关团体、农村财政性存款比重,在与政府及其它经济组织的合作中,寻求最大限度地发掘信用资源的潜力,获得充分的资金来源,并实现有效的资金运用。

(二)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三农”经济占据着区域经济的绝大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区信用社始终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在进一步强化“三农”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服务面。通过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在调查、了解、摸底的基础上,为有金融需求的中小企业建立档案,形成相关的资料信息库,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难以有效拓展服务面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营销贷款的作用,积极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等经济活动中发掘优质客户,把服务延伸到区域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赢”。

(三)提升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区信用社将利用自有资金、支农再贷款和政府及其它经济组织的信用资源,在充分发挥自我信贷 品牌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开发适用型信贷服务产品,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多元化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同时,及时跟进区委、区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路,全方位、多领域地发展贷款业务,大力扶持和打造品牌工程、亮点工程,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中,为之提供高效益、低风险的金融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下载重视支持政协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视支持政协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夯实区域粮食基础 促进粮食经济发展

    夯实区域粮食基础促进粮食经济发展***粮食局2008年上半年粮食经济工作形势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上半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五篇材料]

    文章标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大力促进了区域经......

    重视和支持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五篇范例)

    非公有制企业家石达君 重视和支持企业党建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四川杰特机器有限公司于二○一一年改制以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这标志着公司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支持小微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支持小微企业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调研 根据上级要求,XXX就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并选择其中一角——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同时......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为了贯彻落实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团委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精神,“天空”社会实践队于今年暑期来到有"中国优质马水桔基地乡镇"美......

    县委支持政协工作经验材料(汇编)

    近年来,**县委以机制建设为先导,倾力支持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整体功能和特有优势,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突破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优化领导机制,提供政治保证......

    乡镇党委要重视支持人大工作

    乡镇党委要重视支持人大工作 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它在确保宪法法律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巩固基层政权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社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五篇范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创建中国绿色名镇交流材料 涌泉镇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南部,是中国优质柑桔基地乡镇、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