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改革就已不能只停留在经济领域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一场革命”,而且这场革命的对象不是人,而是阻碍四个现代化的旧休制,并预言这种带有革命意义的改革将从个别领域推进到所有的领域。所以说: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更加完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待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后作出的重要决策。任何社会的政治制度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的过程。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实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它从确立到完善必然也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同时这种根本政治制度又需要各项具体制度即一定的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政治体制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实践,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我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必须兴利除弊,加以改革。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这一历史经验,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加以科学区分的基础上,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指也,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决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下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从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政府工作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党的十五大强调要继续推进这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在家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设立乡政权;在企业改革时,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机构职能,等等,都证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必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应该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民主、加强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等任务比以往更为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这一切,迫切要求我们下大力气,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以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政治体制改革,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当代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从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第一,健全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贪污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侨务政策。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同时,要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坚决防止和纠正基层一些地方压制民主、强迫命令等错误行为。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要依法行政,衽热潮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要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审叛制度和检察制度,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还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扎扎实实搞好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培养一支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无私奉献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推进机构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政治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民展社会中介组织。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严守政务纪律,服从改革需要,同心协力,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
第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第五,维护安定团结。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益格局的变化,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区别不同的情况,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同时搞好社会治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是党中央为全面实现跨世纪战略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虽两项改革都是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顺利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第二篇:谈谈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改革就已不能只停留在经济领域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一场革命”,而且这场革命的对象不是人,而是阻碍四个现代化的旧休制,并预言这种带有革命意义的改革将从个别领域推进到所有的领域。所以说: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更加完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待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后作出的重要决策。任何社会的政治制度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的过程。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实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它从确立到完善必然也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同时这种根本政治制度又需要各项具体制度即一定的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政治体制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实践,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我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必须兴利除弊,加以改革。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这一历史经验,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加以科学区分的基础上,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指也,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决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下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从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政府工作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党的十五大强调要继续推进这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在家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设立乡政权;在企业改革时,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机构职能,等等,都证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必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应该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民主、加强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等任务比以往更为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这一切,迫切要求我们下大力气,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以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政治体制改革,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当代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从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第一,健全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贪污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侨务政策。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同时,要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坚决防止和纠正基层一些地方压制民主、强迫命令等错误行为。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要依法行政,衽热潮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要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审叛制度和检察制度,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还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扎扎实实搞好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培养一支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无私奉献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推进机构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政治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民展社会中介组织。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严守政务纪律,服从改革需要,同心协力,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
第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
第三篇:要以经济改革的勇气和决心进行政治改革
要以经济改革的勇气和决心进行政治改革
为了人民的生活需要,为了发展经济,当年邓小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引进市场经济,并发表一系列言论:市场经济不姓资也不姓社,都是一种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不争论是为了争论时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人民不仅仅需要物资文明,而且也需要精神文明。中央也提出过两手抓,一手抓物资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现在问题是:在追求物资领域的时候,不管什么好猫坏猫都欢迎。那么为什么在发展精神文明的时候不能发扬市场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不管好猫坏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论文 社会主义矛盾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分析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年级:2009级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号:2009242012姓名:
分析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摘要: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其次:上层经济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定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该规律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或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当代中国,我们必须把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神话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力 政治体制改革
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要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实质。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必要性,决定于两大方面因素:一是以经济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迫切地提出了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党对管理体制和政治运行系统的要求;二是以政治民主化为方向的政治发展自身的矛盾,内在地把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社会矛盾是社会变革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直接地发源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矛盾运动。而深入地研究我国现实政治发展中的矛盾运动规律,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矛盾,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内容,又是集中表现。从这个意义说,只要基本矛盾存在,政治矛盾也就不会消失。
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是一定历史阶段
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思想观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另一部分是思想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简称为意识形态。它们的关系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所以创立自己的上层建筑,就是要它为自己服务,促进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中,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原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展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加快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198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议程。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各级决策机构要完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程序,防止决策的随意性。改革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使之成为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决策机关,并使它逐步走向“服务性机构”。应加大决策机构的领导群体与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互动性,拉近领导群体与群众的距离,使领导层避免官僚主义,更真实的听取意见开展工作贴近民众。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中体现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
①党政不分,既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又影响党对大政方针的领导和自身的建设; ②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
③干部制度不健全,在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奖惩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能促使干部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服务;
④法制不完备,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存在;
⑤权力过分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充分,人民群众不能对政府各部门及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等等。
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鉴于以上阐述,了解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后,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时刻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经济建设奉献我们的一丝微薄之力。同时,我们还应与时俱进,跟上党和国家的步伐,了解我国在2010年就有关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的方针。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成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妥善的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政治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第五篇:政治改革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
邓秀芬
30年的激荡改革,30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之感到欢欣鼓舞。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中国整体改革的关键环节,始终是一个备受国内外、党内外关注的敏感话题。多年来,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政治体制却没有实质性变化,有人认为党和政府采取的是“先经济,后政治”,甚至是“经改政不改”的策略。
然而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整个改革的一种很大的误读和误解。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拉开中国改革的大幕,就在于当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造就了思想解放的氛围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就是说,我国的改革一开始就是在民主政治的推动下起步的。事实上,在30年的改革历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和策略,也可以看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成果。所以说我们有并正经历着政治体制改革: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30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战略和策略上相结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民主选举、政治参与、政务公开、干部选拔、权力监督、立法改革、司法改革、决策改革等都是“结合”的具体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成果和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撑。所以,胡锦涛总书记说,如果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仅仅归因于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事实是,从1979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当然,中国过去30年搞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并不是说我国的政治体制已经完全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恰恰相反,在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在看到成果和优势显现的同时,也看到了问题的存在。这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比如沿海先于内地改革带来了地区差别和收入差别的扩大;“分步走”的渐进改革带来了既得利益者的产生以及既得利益者想方设法阻碍新的改革;“先易后难的渐进改革带来了社会矛盾的积累和后移;类似于“先上车后补票”的改革带来了法治的滞后,使社会无序化的现象到处存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让我们把目光最后聚焦到了政治体制改革上,看到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平衡、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看到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由共产党领导进行渐进的政治改革,我想是绝大多数尊重现实的人们的共识。问题是渐进的程度?如果说渐进的政治改革是中国需要80年或一个世纪才能搞民选的领导人和政府,可能很多人会付之一笑。渐进的改革更不能被作为有意推诿改革的理由。这在中国历史上慈禧的“预备立宪”和国民党的“训政立宪”都有其教训。从现在起进行认真的、脚踏实地的政治体制改革可能是很好的选择。
30年我们杀出了一条经济体制改革的“血路”,收获了累累战果,创造了“中国奇迹”,我们同样要杀出一条政治体制改革的“血路”,并对此充满自信充满期待充满梦想......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