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名词解释小抄

时间:2019-05-13 05:2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政务名词解释小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政务名词解释小抄》。

第一篇:电子政务名词解释小抄

1、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务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3、GtoC: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4、电子政务系统: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5、概念结构: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即对实际的人、物、事等进行概念抽象,抽取人们关心的共同特征,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概念及概念特征精确描述,反映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各种本质联系。

6、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7、公共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服务。

8、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9、一站购齐:客户到了一个商店后,就能把要买的东西全部购齐,并在一个柜台统一结帐。

10、数字鸿沟: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享受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11、政务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

12、政务信息资源公开: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

13、公钥基础设施(PKI):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14、政务信息定位服务(GILS):是一种支持公众搜寻、获取和使用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及利用体系。

15、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16、商务智能:是能够帮助企业对自身业务经营作出明智决定的工具。

17、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有多种功能协调配合而构成的、以支持整个决策过程为目标的集成系统。它由对话、数据和模型等3个子系统构成。

18、政府再造:是指涉及任何有关文化、任务、结构、程序、运作等层面有意识有目的的变革、重组、重构、改革与创新。

19、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及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20、政府关系管理: 是指电子政务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拓展政府与其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为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政府在企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21、政府资源规划:政府资源规划: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政府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使得政府业务流程无缝平滑的衔接,从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降低政府运行的财政负担。

22、企业信息化: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整个运作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3、金保工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面启动的,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决策支持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电子政务工程。

24、行业信息化:是指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流程规范,实现某一行业企业内部和外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电子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扩展和延伸。

25、电子政务体系:基于万维网(INTERNET)技术实现的运做架构,架构包含所需的“软件”(应用软件,组织结构)和“硬件”(网络、设备)。

26、政务内网:按最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划分,政务内网为各付省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内所构建的网络,而且这种网同其它网是物理隔离的。

27、政务外网:政府部门之间由于协同办公的需要而建立的专用网络,它同政府内网物理隔离,同INTERNET网逻辑隔离。它同其它网络逻辑隔离。使得公民、企业可通过这些网进入政府外网办理各种手续、证书、执照等,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28、政府内门户:它是政府各部门进行协同办公的窗口。它封装有政府部门之间办公的各项功能。是政府部门的所有职员进行办公的平台,只有持有政府公务员身份口令的人员,在进行了身份认证后才能进入的门户网站。

29、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仅从字面而言,就是指政务外网及相应的硬软件设备。但人们现在实际上已把它指为是除了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之外的所有设备,它可用来开发、运行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一般包含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等。

30、专用网络平台:一般指用于专门业务的网络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如税务、财政、银行专用网络平台等。

31、信息资源数据库:在网上一切信息的统称,一般包括文件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XML数据库等。

32、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随IT技术的发展而增加,一般指防火墙、加密机、防病毒设备(硬软件)、防电磁干扰的屛蔽设备、入侵检测设备、容灾备份设备等,用于防止未经过授权的数据访问或恶意的系统攻击。

33、信息交换:这里特指电子政务中的信息交换,是指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所进行的信息交换。这种信息交换要求解决异构系统的信息交换,并且是安全的、有权限区别的信息的自动交换。

34、互联互通:不同网络、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并且特指政府部门之间要连成一个有机体,使得市民、企业、政府工作人员能从一个终端进入,用一个口令就能访问到他能访问的一切资源。

35、物理隔离:指两个系统之间没有任何的直接物理连接通路。在网络中指从光缆、设备、计算机都自成一套独立的系统。

36、逻辑隔离:同一套物理设备,但利用软件的方法实现互相隔离。一般持有特别的权限就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最典型的逻辑隔离技术有防火墙、虚拟子网。

37、链接:两个网络、两个系统之间用物理设备、信息访问命令所实现的信息通路。

38、政务导航系统:一般是指在政府公众门户上设立的、引导各类人员方便、快速使用政务各项功能的指导工具系统。它可以是一个说明书,或一个可视化的图形引导说明系统。

39、网络管理中心:对网络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控、管理、维护的一个组织或一个机构,负责全网的IP地址分配、域名管理、路由策略制定。

40、数据交换中心: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数据交换虽然是分布、对等的,但整个系统仍然有一个监控中心,负责交换模型的定义,建立信息交换和网内共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制度。

41、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光缆、路由器、交换器、网卡、机房等。

42、容灾备份:为了应对地震、火灾、水灾、战争、恐怖组织所造成的对信息系统的破坏:信息丢失、设备故障停运等,而设立的、远离网络设备管理监控中心的一套备用设备。

43、信任服务体系:电子政务系统必须为市民、企业、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可信赖的服务,这涉及到安全、管理措施、设备所构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

第二篇:电子政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电子政务政府流程办公自动化

答:是指在基于网络或答:是指政府在实施答: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管理时,为达成特定办公设置,计算机技术 的应用,实现政务活动目标所经历的,体现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 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工作规律的稳定的活人员的手工业务,从面 络化,以改善政务活动的效率水平,是政府在互联网上建设政府网上,并通过政府风站改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方式,政府通过互联网可以公开政务,发布信息、开展网上行政审批,提供网上服务项目和网络化社会管理等活动。电子政务安全目标答:是指保护政务信息资源不受侵犯,保证政务活动主体面临最小的风险和获取最大的安全利益,使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服务和信息内容抵御侵犯,保障安全。

动步骤的集合。政府信息资源答:是指政府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获取的信息资源。政府管理的虚拟化答:是指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采用全方位的,可由服务对象自主选择服务时间,具体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方式的全新公共服务模式,这无疑会将政府的管理 和服务水平提升到新 的高度。

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政府管理的集成化 答:意味着现代网络信 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 务的各个环节的全面应 用,促使政府具有更强 的信息获得与社会控制 能力,面且网络信息技 术的可复制性,高速运 算,全球接入和工作流 程集成化等特征,不仅 使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数 据库、聚集信息资源达 到共享,还可以建立一 张包括省、市、县以及 各行各来内的电子政府 超级大网。

第三篇:电子政务选择小抄

1、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工作对象是:(信息)

2、主题组织法)

3、我国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4、电子政务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首先是(法律政策基础)5、6、社会福利的电子支付属于哪种服务类型

7、(辅助决策型公务处理系统)

8、建设高效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内在动力)

9、律的同时,认真遵从特定的技术规律,这是电子政务运营中需要树立的(科学理念)

10、内容最广泛和丰富的一类公共服务是(社会服务)11、12、电子政务的核心和基础是

13、(服务理念)

14、(综合性,系统性,变革性,可持续性)

15、电子税务)

16、(公文处理,流程监控,视频会议,日程管理,决策支持)17、18、公民向政府发送意见、建议有方式有

19、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方式,降低了政 20、府对企业的服务,政府对政府的服务,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服务)

21、机关所具备的基本功能有(发动功能,控制功能,代表功能)二.单选题 1.(三金工程)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2.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3.CSCW的关键是(协调)4.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中。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美国)5.(B)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首都之窗)6.(D)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政府上网工程)

7、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工作流执行服务)

8、实施政务智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建立数据库,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

9、(D)是项目启动后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管理中枢.(项目经理)

10、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

11、政务智能的基础是:(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

12、商务智能的基础是:(数据仓库)

13、根据信息公开化和通讯程度、政府网站的构成、用户的满意程度的标准评价(加拿大)

14、(资源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所在15、(电子政务)的开展将有效促进企业信息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向前发展。16、1993年年底,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务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三金工程)开始启动。

17、继“三金工程”之后,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政务信息化工作开始考虑借助(网络)面向社会、面向公众。

18、英国政府宣布(2008年)全面建成电子政务。(2008年)P51<第一次宣布的时间是2008年,后来改成2005年> 19、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历了一场(政府再造运动)革命。20、(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工作流程)是解决政府服务模式陈旧与陈旧的政府组织结构的唯一途径。

21、(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和关键。

22、GRM与CRM 的本质区别是:(CRM是赢利组织的管理手段,政府不以赢利为目的)

23、电子政务的核心内涵是:(创建“虚拟政府”)P114

24、中国电子政务的纲领性文件时:(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25、各国电子政务发展实践形成一种共识,其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

26、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与家庭信息化的说法那个正确?(家庭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前提)

27、下列关于ERP说法正确的是:(使企业的管理核心转移到“在最佳时间和地点获得企业的最大利润”)

28、德国电子政务的技术核心是:(柏林-波恩信息协会)

29、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电子政务的工作重点是:(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30、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的核心是:(办公业务资源网)

31、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方针是:(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P163

32、目前,(政府数据交换中心的建设)的建设已成为推动政府业务流程迅速进行整合的直接动力。33.实现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采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创新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34、根据职能对内部政务功能的规定,电子政务系统具有一系列的子系统,下列子系统中哪项不在其中?(网站管理系统)

35、(数据)会议系统的功能最为完整,支持语音、视频、文本、图形等多种媒体,因此也称为多媒体会议系统,这是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

36、行政机关的哪一项管理活动是指机构在机构职能活动之外的起辅助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例行的、程序性的事情的总体。(事务管理)

37、在政府网站上从事一些正式的,可以计量的价值变换活动,我们称为(简单交互阶段)阶段。

38、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A)、设备、软件和网络规则组成的。通讯介质

39、(安全性)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政府的某些工作领域对出现差错的允许度很低;出现差错影响面大。

第四篇: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小抄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

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稳定机制、制度及总称。

2、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3、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社会保障项目构成的体系的综合,指现代国家以社会

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等 为主要内涵而构建的保障国民有生活安定感和社会稳定感的社会安全网络。

4、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来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经费。

5、社会保障分配:是指政府或社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安排征缴和使用社会保障基金,以完成社会保障

制度所设定的目标的各项活动。

6、社会保障税:是一种按受益原则征收,由获得某种特定收入的纳税人缴纳,专项用于社会保险方面的直

接税种,是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为筹措社会保障基金而开征的一种税。

7、社会救助:是对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经济、环境、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由

政府主导或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通过再分配的形式给予救助,以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制度。

8、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

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9、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

能力而无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10、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劳

动者达到一定的条件如年龄、身体状况、工龄或参保期限等,即可从有关国家保障机构领取养老金,从而使自己年老时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11、医疗社会保险:就是在被保险人因健康原因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并失去经济来源是,国家和社会有责

任按照有关立法,对受保人提供医疗服务和一定的收入补偿的保险制度。

12、生育社会保险:是妇女劳动者因怀孕、生育子女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医疗服务

和现金补助的制度。

13、工伤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和社会统一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劳动者因在生产过程中遭受的意外伤害或由

于特殊工种而引发的职业性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并提供其基本生活保障及家庭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

14、失业社会保险:是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在其因非个人原因失去工作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由

国家或社会保险机构向其提供一定物质援助或现金补助,以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属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15、社会福利:就其最基本的意义来说,是指国家或社会通过有关政策或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旨在改善和不断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资金保障和社会服务。

16、社会优抚和安置保障:是国家通过有关立法,对立法范围内的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地区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具有褒扬性和优待性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17、社会优抚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项

特殊制度。

18、职业康复:是指残疾人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经过特殊的医疗照顾和训练,加以辅助工具,不同程

度地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部分或全部恢复劳动能力,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

19、妇女就业保障:妇女就业保障是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保证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创

造男女平等的就业机制,使妇女平等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20、妇女生育保障:妇女生育保障是指为怀孕和分娩的妇女提供物质帮助和产假,以保证母亲和孩子的基

本生活及孕产期的医疗保健需要。:

21、残疾人:残疾人是指身体、智力或者精神状况违反常规和偏离正常状态(相对于当时相同年龄的正常

健康状况而言),并非暂时的功能减退,而使其参与社会的能力受到影响的人。

23、储蓄保险金制度:储蓄保险金制度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和职工定期交纳规定的保险金,共同出资建立特别基金,款项记入每个雇员的帐户,专款专用。当雇员发生规定的偶然事故时,按时规定将各帐户下的储蓄保险金,连同利息一次发还给受益人。但有在有些情况下,受益人也可以自行选择分期领取本金或遗属恤金。

24、福利国家型:是以福利经济为理论依据,以公民权利为核心,以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为原则,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

25、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障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6、就业关联制度:就业关联制度规定,享受年金或其他定期补助的权利,一般取决于工作或独立劳动时间(即工龄)的长短;家属津贴和工作保障,则取决于是否存在雇佣关系。政府是所有保障待遇的最后保证人。

27、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收入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生产方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甚至难以维持意间的再生产,在生活方面难以满足人们生存的最低需要,衣食不得温饱,劳动力本身再生产难以维持。

28、贫困线:所谓贫困线是指最起码的生活水平或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间的差距的一个量的界定。划定一国或一地的贫困线是进行有效社会救助的前提。

29、普遍保障制度:普遍保障制度又称“按人头”补助制度,即对公民或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财产如何,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补助。补助金通常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的拨款,补助金一般普遍适用于已在这个国家居住达到规定年限的申请人。

企业年金:是企业举办的一项养老保险计划,员工退休后获得的养老收入,被称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

30、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定面向劳动者建立起来的,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1、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定义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

3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

社会保障系统: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用以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各个社会保障子系统所构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社会安全网”。

33、失业保险:是指在通过能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相关服务来增强劳动者抵御失业风险能力的一个社会保险体系。

34、失业:失业就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劳动力年龄)并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得不到适当的就业机会,包括已经就业而被解雇,且正在等待或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的一种社会现象。

35、失业者:是指虽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但无法获得与其技能相称或可以接受的工作的劳动者。

36、完全积累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式。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照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

37、无责任赔偿制:也称无过失补偿或补偿不究过失或严格责任、绝对责任原则,即工伤事故发生后,不论事故的责任在雇主或者第三者或职工本人,均应对受害者进行补偿。

38、现收现付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或统筹分摊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两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

39、养老保险:是旨在通过能为达到一定条件的劳动者提供经济资助、相关服务来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险系统。

40、医疗保险:是为了分担疾病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具体来说,是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缴纳保险费进行筹资,建立医疗保险永久基金,当个人因病接受了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机构提供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1、职业轮换制度:企业招聘失业人员临时替代接受培训的正式员工,是一种失业预防和救助措施。

43、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

第五篇:教育学名词解释小抄

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5、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6、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7、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8、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9、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0、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11、潜能:是人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12、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13、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14、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1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6、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7、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8、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9、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20、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21、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2、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23、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24、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25、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26、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7、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8、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9、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30、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31、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32、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33、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3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35、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36、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37、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38、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39、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40、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41、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4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4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4、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45、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46、德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46、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47、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

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4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49、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5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51、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2、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53、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54、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55、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56、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57、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58、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59、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下载电子政务名词解释小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政务名词解释小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小抄

    公共事业:是个特定概念。特指那些面向标,供服务或创造条件,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的的社会活动。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业公共事业组织:依一定规则,以独立、公(公共性;非营......

    自考公文名词解释小抄

    名词解释 甲骨文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文书。它是书刻在甲骨上的商代后期五室占卜活动的记录文字,即“甲骨卜辞”。尚书:自商周战国期间长期......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考试小抄)

    1.中国迈入网络化社会的步骤:第一步,政府上网工程,第二步,企业上网工程 第三步家庭上网工程 2.电子政务的实质: 1.电子政务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全面应用2.电子政务......

    银行会计学 名词解释 小抄 资料

    1银行的资产是银行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他权益。 2所有者权益是指银行投资者对银行净资产的所有权。 3政策性银行是指为政府特定的经......

    企业管理咨询小抄 名词解释 简答题

    企业管理咨询:是指由具且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人所从事的一种高智能的服务事业,它通过帮助客户企业找出生产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关键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并......

    公务员期末试题小抄名词解释

    公务员:指的是依法履行公职、纳人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科学管理而建立的一套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即公务......

    电大《宪法学》名词解释--(小抄版)

    宪法学名词解释(期末复习指导中的)1.宪法:所谓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 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考试小抄)

    1. 银行:从宏观上说,它是商品和货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从微观上看,它是通过存款、贷款、汇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信用机构。 2. 货币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