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通过政府公共管理创新以提高中国政府管理能力[范文]
如何通过政府公共管理创新以提高中国政府管理能力
政府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弊端已日趋显露,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管理创新包括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行为创新。
一、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要从管理理念转到服务理念上来,从过去充当所有者、计划者、配置者这种角色转换过来,加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确立“小政府、大服务”的职能框架,由直接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管理钱物,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要从数量理念转到质量理念上来,政府机构众多,人员庞大,要从数量理念中走出来,树立质量理念,注重政府能力的提升,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形成一种能力社会、能力政府,提高政府的工作绩效。
二、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真正实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权限界定,为社会和市场的良性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体制保障、机制保障。
合理确定政府规模,约束地方政府的开支增长,控制行政成本的增长。
实现以“网络政府”或“电子政府”为核心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为决策的科学化奠定坚实基础。
确立政府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的政府,打破干部用人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体制,鼓励公民参与政府的监督管理,建立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体系。
三、政府法制体系创新
清理、修订部分行政法规、规章,充分发挥人大、舆论、民主党派、纳税人的监督作用,一切按法规办事,从人治行政转变到法治行政,促使政府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方式和程序来严格行使公共权力,减少权力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公务员制度创新
建立公务员执法责任制、评估考核制、优秀表彰制,形成完善的政府公务员法制体系。
引进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打破公务员只进不出的状况,引进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营造有利于竞争激励机制运行的良好社会环境。
强化公务员培训制度。确保公务员制度充满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组织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的行政程序要求,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依法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稳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安全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论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公共管理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政府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各地政府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政府的公信力逐步下降,政府的执行力不高,工作效率地下,群众找政府办事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强化宏观意识,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
作为承担着整个社会公共管理任务的各级政府,如何有效地行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是需要面对的历史性课题。我认为从目前来说,要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应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
一、强化宏观意识,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政府是否有为,不在于管得有多宽,而在于管理的范围和方式是否合理,管理的行为和结果是否有效。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通过“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福利”的方式行使公共管理职能。造成了政府公共权力高度集中,机构膨胀,管理方式单一,行政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财政补贴负担沉重等弊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府的管理对象、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及社会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环境的变化要求政府职能发生相应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一种有限权力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在公共管理职能上应由“划桨”变为“掌舵”,由微观管理为主变为宏观管理为主,由直接管理为主变为监督管理为主。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凡是市场和社会可以自行调节与自我管理的,政府没有必要越俎代庖。政府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不断给企业、居民或生产者、消费者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解决市场不能或不愿解决的公共问题,如公共安全、发展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公共项目的投人、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等。
二、强化为民意识,实现由“官本政府”向“民本政府”转变
“官”作为封建社会的特定产物,本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人员应该不再是官,而是社会的公仆。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儒家思想的禁锢与灌输,“官本位”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古时候读书人把做官当做惟一的出路,直到现在,这种“官本位”意识并没有多大改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扩展之势。在人们的观念中,公民的一切好像都是官员给的,把官员奉为“衣食父母”和“青天大老爷”。人们只能感谢政府、感谢官员,不能向政府及官员要求什么。“官本位”思想的泛滥,助长了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影响了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与交流,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最终削弱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权力的。随着行政改革的深人,这一宪法精神应该充分体现在政府的治理理念中。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政府一定要从高位走下来,真正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扮演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要整顿政府的官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务必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倾听群众的呼声,汇集群众的智慧,关心群众的疾苦,赢得群众的感情,塑造一个民主、参与、亲和的政府新形象。
三、强化服务意识,实现由“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传统上我们一直把政府仅仅视为社会的管理者,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活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政府的职能定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政府变成了服务的提供者,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受源远流长的“官本位”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养成了强烈的“朝南坐”心理,认为政府就是管人的,就是做发号施令、审批许可的事情的,习惯用权力、压力而不是用道理、法律来推行管理。这种行政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机关形象,助长了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损害了政府的威信,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因此,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必须由“行政—控制型管理”转变为“规则—服务型管理”。因此,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坚决抛弃“衙门”思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必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及时准确地
掌握公众的服务需求;必须最大限度地简化行政办事条件和程序,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必须严格规范行政实施中的强制性手段,更多地提供人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健全公示、听证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必须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强化效率意识,实现由“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
效率不高是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造成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职能转变不到位。现实中,一些人对机构、权力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即通过机构运用权力来严格“管理”社会、控制社会,不信任社会自身的作用,不断通过扩充机构、增强权力来管理社会,让社会一味按照政府机构的意图、行政权力的指向发展,忘记了权力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本性。逐渐把行政权力部门化、行政权力利益化、部门权力合法化,进而导致部门利益至上,官僚主义滋生,效率观念淡薄。结果是机构越来越臃肿,人员越来越多,运转越来越不灵,负担越来越沉重,效率越来越低下。要革除这些弊端,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就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不断转变观念,科学合理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定位,减少和削弱旧职能的载体,促使和催生新职能的到位。要加大机构改革的力度,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尽可能缩短职能转变的时间和周期。职能的转变,行政的运行,都要靠各级公务员的身体力行,公务员的素质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公务员选拔与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国家公务员队伍在思想作风上、工作方式上都能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成为各级政府持续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
五、强化责任意识,实现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各级政府部门都掌握着相应的行政权力,运用权力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无可厚非。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习惯于依靠行政权力,采取强制性的直接行政手段来处理。加之长期以来权力缺乏制约,导致行政权力滥用现象屡见不鲜。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有禁不止;不顾人民利益,强行拆迁、滥占土地愈演愈烈;以
权谋私、权钱交易、弄权枉法时有发生。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要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明白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不能忽视政府的行政责任。没有政府责任,行政权力的运行就没有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得以推进。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实现者、维护者,应当实现从政府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在责任制度上,不仅强调公民责任,而且要强调政府责任;立法不仅要重视设定公民责任,而且要重视设定政府责任;行政执法不仅要重视行使行政权力,而且要重视承担行政责任;监督制度不仅要重视设置监督行为、方式,而且要重视落实行政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各类责任主体的政府责任体系,做到政府责任法定化。当前,特别需要强化政府的政治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在政府工作出现重大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等情形时罢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政治责任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公务员因违法失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行为而受到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的制度,以及建立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因轻微违法失职或官僚主义等而向公民、法人赔礼道歉的道义责任制度等。
六、强化法律意识,实现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受旧中国长期封建专制的影响,我国行政管理基本实行的是以人治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是依靠政策办事,依靠领导人的指示、命令办事,人们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违法,领导人的话变了,“法”也就变了。政府要转变职能,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完备,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行政审批过多过滥,行政执法中违法行为较多,行政权力缺乏监督与制约等问题比较突出。要真正建立法治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一切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具有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权力坚决不行使;一切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
守法律,违背法律的权力坚决不行使;一切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要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机关在观念、组织、人员、职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从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全面转变,是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真正的深刻革命。
七、强化公开意识,实现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
我国旧政治文化向来讲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政府与公众缺乏沟通交流,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很低。加上新中国成立后长时期保密制度不完善,保密范围过于宽泛,遂使封闭行政、暗箱操作成为政府管理的一种常态。政府制定政策往往从便于自己管理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企业和公众的呼声。由于暗箱操作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增大,使得许多事情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可以今天做,也可以明天做。造成许多事情要凭人际关系才能办成,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行政腐败。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接受和承认,公共行政是一种根植于社会之中并从整个社会获得自己必然性的社会活动。政府要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转变观念,更多地考虑公众的感受、公众的参与、公众的反馈等因素。要强化公开意识,增强透明意识,把政府政务活动中涉及到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的事项向社会公布。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快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使网络真正成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桥梁。例如推出“一站式服务”、"24小时自助式服务”,使得公民不需走进政府部门,仅通过计算机就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公民在一个站点办事,就可以得到全程服务。政府还可以设立信息反馈中心,随时进行处理,使互动沟通渠道更为快捷。建立透明政府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通过媒体向公众及时发布有效信息,借助媒体了解群众的意见或建议。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协商对话活动,采取听证会、座谈会、征询意见会、民意测验、问卷调查、意见反馈等形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的智慧,收集信息,分析民意,为决策提供依据,树立开放、民主、透明的政府新形象。
八、强化信用意识,实现由“缺信政府”向“诚信政府”转变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誉对企业的极端重要性,没有信誉的企业,自然就没有市场,企业本身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其实政府的信誉也一样,政府要有效地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离不开全社会的认可与拥护。没有信誉或信誉不佳的政府,就会失去民众的心理认同和支持,政府自身的能量就会受到限制。由于受过去高度集权、行政命令管理模式的影响,人们对政府信用重视不够,导致政府缺信、失信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政府部门只重视承诺,不重视落实,年初承诺要办的实事,年底兑现率很低,承诺限期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为了政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假数字、假报告盛行。久而久之,人们对政府的权威和信用能力大打折扣,甚至丧失了对政府部门的信任。由于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中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政府失信、缺信带来的后果是全社会的信用危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诚信政府的塑造与建设。各级政府要像企业珍惜信誉一样,倍加珍惜政府机关的信誉。要把诚实守信的理念融会到政府每一名公务员的脑海中,贯穿于政府行政的全过程。要不断提高承诺的实现能力,不该由政府办的事,或一时不具备条件办的事,不要随意向社会承诺。对承诺的事,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去办,树立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取信于民的良好形象。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既要树立政府权威,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又要注意避免朝令夕改,随意操作,失信于民。要通过诚信政府的塑造,带动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总之,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民生问题,我相信政府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采取改正措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篇:试论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试论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地而生,灾祸也可能从天而降。因此,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危机管理,危机预防,管理实践,公共管理 危机与公共危机
所谓公共危机就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产生的,二是人为引起的。自然危机是天灾,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为危机是人祸,更具偶然性,危害也更大。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应对各种危机所暴露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公共危机意识淡薄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就表现在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
2.2对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
充分认识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是干预和解决公共危机的前提。公共危机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危机的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爆发突然,时间短促,传播迅速。公共危机的这一特征要求政府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形成正确的判断,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使可能的损失最小化。
(2)危机的破坏性。公共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破坏性。
2.3公共危机管理未实现法制化
我国在应对SARS公共卫生危机期间暴露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弊端,使我们看到健全危机管理机制的迫切性。
2.4缺乏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操作系统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国家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程序和规则。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3 如何提升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
为了减轻公共危机对国家发展、社会安定的不利影响,做到处变不惊、审慎应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3.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系统操作程序
(1)调整组织机构,建立危机管理中心。危机管理中心也就是应急中心,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危机管理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入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2)建立危机管理信息资源库。危机管理中心应主要从服从组织战略出发,识别各个部门内部、外部潜在的危机,捕捉危机前的征兆性的信号,将潜在的导致危机产生的信息归类、编号,并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人危机处理。
(3)建立公共危机操作流程、程序,并使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应急反应机制规范化、法治化,对于一旦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及时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损失、消除不利影响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4)强化危机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政府在危机预防管理中一方面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同时不忘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危机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
3.2动员全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增强社会认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政府的社会职能日益弱化,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管理所有的社会事务。因此,危机事件处理中调动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就成为政府危机处理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场危机可能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只有全社会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才能战胜危机。因此,由政府出面构建中国的社会民间救助组织,组建社会义务工作者队伍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加强和促进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出现的危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国际影响,一个国家的危机也会演变成地区危机乃至全球危机。生活在各国相互依赖的世界中,我国政府有责任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危机管理方面扩展合作,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危机管理事务,在科研、技术、资金、人员、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相互支持和帮助,这对关键技术的选择以及研发路径的确定均具有重要意义。结束语 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决定了中国技术发展路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预测,选择合适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战略,将有助于切实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在技术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
企业安全文化 摘 要: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这时的安全文化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在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逐步产生的新管理理论。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的优化、繁荣和发展,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安全文化已扩展为保护大众从事一切活动而保障身心安全和健康的有行与无形的东西。
关键字: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功能 公共安全文化 必要性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减灾工程技术能力;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里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
安全表述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过程的趋势或状态是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包括身体的和精神的)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安全是一种社会(个人、家庭、企业、场所等)状态,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抽象。也就是,安全文化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生产安全文化),也包括公共安全文化、生活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 安全与健康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
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着重于人的精神、人的思想意识、人 的积极因素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3.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 全生产及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风貌,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 安全与健康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
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着重于人的精神、人的思想意识、人 的积极因素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3.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 全生产及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风貌,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安全文化的功能
1、规范功能。企业安全生产方面规范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建设安全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力量,让这些安全规范成为企业成员认同的安全价值和安全目标,并实现自我控制、形成有形的、无形的、强制的、非强制的规范作用,规范每一个员工的安全行为。
2、导向功能。由于安全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成员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理念和安全经济利益,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表面在两方面,一是安全生产价值观念和目标化解为具体的行动依据和行为准则后,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按即定开展活动,二是对员工安全行为进行跟踪引导,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之不脱离目标轨迹。安全文化的导向作用能将企业成员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大目标上来。
3、凝聚功能。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成员在安全生产观念、目标、行为准则方面形成心理认同的整体力量,这种心理认同就仿佛一种粘合剂,使每一个员工融合于其中并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员工自觉产生为企业安全生产尽心尽力的责任感、压力感和荣誉感。
4、激励功能。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个体心理的需求与动机;作为社会人,每个人又有精神需求。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对人的这种精神力的开发,让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这种使命感和驱动力使得企业成员以安全行为准则作为自我激励标尺,在安全价值观念和目标的强大精神感召下,相互激励,形成人们自觉、自信和自如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活动的内在动力。
5、约束功能。与传统的管理理念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安全文化虽然也有硬制度约束,便更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对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不能被企业成员所认同,就必须不会成产强大、深刻、持久的约束效果。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能使安全生产信念在企业成员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从而缓解自治心理与被现实形成的冲突,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心理自觉,一旦出现外部的积极引导,就能迅速转化为规范的安全行为。
6、传递功能。文化具有传承性。无论是优秀的安全文化,还是不良的安全文化,都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地传递,并影响员工的行为。正因如此,要努力培育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摒弃不良的安全文化。
7、经济功能和保护功能。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一是保障企业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安全文化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经济效益,体现了其重要的经济功能,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大力建设良好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所在。二是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体现了安全文化重要的保护功能。三: 公共安全文化
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健安全文化。
1.社区安全文化是专门研究在社区范围内安全文化的应用问题,保护社区成员的身心
安全与健康,创建文明、稳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社区安全文化是公共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安全文化要求社区每个成员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视大众安全为第一重要的事情;要求各社会群体(组织或单位)在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大众安全至上,坚持时时为大众安全着想,事事位大众安全服务,以有组织的生产活动和社会行为来保障大众安全!2.交通安全文化 现代交通高度发达。无论汽运、海运、铁运、航运都要求安全可靠,但对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灾难或伤害,要宣传安 全性自救、互救的应急方法。例如,如何使用高速汽车、火车、飞机上的安全装备?如何使用飞机上的氧气罩?在船上飞机上如何取救生衣、救生圈?大巴、火车的紧急出口如何打开?这些知识都是现代人在公共交通装置上应该熟练掌握的安全文化知识。四:我国安全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近五年的数据估算,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伤残人数超过200万;经济损失年均近9000亿元,相当于GDP的3.5%,远高于中等发达国家1%~2%左右的同期水平。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凸显出来,但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在谋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始终是最宝贵的,应当像对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一样,把重视公共安全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将公共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进行战略研究与产业化发展,在核心
技术方面已经占领了制高点。如果我们不加快步伐,将在这一领域始终受制于人,也难以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第四篇:浅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浅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以“7·23” 动车追尾事故为例
摘要 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各类公共危机频发,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凸显,公共危机管理使政府在非常态的行政环境中充分体现政府能力,成为检验一个国家政府能力强弱的机会。从今年频发的公共事件处理过程中,透视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因此政府要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政府的应急能力和治理本领。
关键词:政府 危机管理 动车追尾事故 以人为本 1前言
目前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成分、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社会矛盾也日益深化,由于政府部门缺乏危机管理策略和沟通技巧,因为应对迟缓、危机干预不当而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危机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已经成为转型期考验我国政府执政能力尤其是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重要问题。本文以“7·23 动车追尾事故”典型公共危机事件为案例,通过分析此次事件体现出的政府危机管理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政府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内涵
在最为广泛的意义上,凡危及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利益的状态或事件都属于公共危机的范畴。更准确的说,公共危机是一种非常态的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威胁性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害,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公众心理恐慌,破坏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关系,危及了基本的社会价值标准的状态或者事件。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组织相关力量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和协调处理,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减少损失的过程。从“7·23”动车追尾事故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3.1 “7·23”动车追尾事故的经过与调查回顾
2011 年7 月23 日20 时30 分05 秒,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 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 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国务院派出有关专家和领导小组赶赴现场救援,并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也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故最新进展。7 月28 日,温家宝总理亲临事故现场,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最后对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1 年12 月28 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第158 天,调查结果终于公布。事故性质被认定为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
3.2 “7·23”动车追尾事故体现政府危机管理的进步
“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及时的启动应急方案,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紧急开展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在此次事故中,危机管理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层级通报及时,应急响应迅速启动,应对危机的能力增强。温州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向上级公安机关和市委市政府通报,并向温州市公安消防、特警、公安局分局和交警支队发出救援警令。随后,温州市向浙江省委和省政府通报情况,浙江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并成立市“723”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搜救工作。此次事故在发生了1 小时的时间内,就层层通报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说是非常迅速,这与2003 年“非典”事件初发时的隐瞒疫情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次是对责任追究制度进行严格地执行。在此次危机发生后,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全面调查事故原因,并且追根溯源,也彻查设计、制造、管理和调度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对通号集团、通号设计院、铁道部、上海铁路局、温州南站等相关事故责任人做了免职、撤职、撤销党内职务、记过等相关处分。此次事故处分人员众多,处分涉及范围较广,而且牵涉的高层领导也都得到了严厉的惩罚,这体现了我国严格的责任制度,也给类似事故敲响了警钟,对社会有重要的教育和警示意义。
最后是公布遇难者名单,做好善后赔偿工作。在事故发生后,温州警方持续公布了遇难者名单。公布这个名单,体现了国家对遇害者的尊重,也保证人们的知情权,这是国际惯例。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3 “7·23”动车追尾事故暴露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1)危机反应速度迟缓,信息公开有待加强。
危机事件中,公众最想了解的信息必须尽可能及时、准确、透明地主动传达。在“7·23 动车追尾事故”中,事故发生后的26 个小时政府部门几乎失声,事故原因、死亡人数、搜救最新进展等公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大多由媒体自发采访报道,没有权威部门发布数据或官方回应。也恰恰是公众对事故原因的臆测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迟缓反应,传闻和谣言借助网络手机等平台飞速传播,“故意掩埋车头掩盖事故真相”、“不到72 小时即停止搜救”、“死亡人数瞒报”等不实信息在互联网和移动媒体被百倍甚至千倍复制传播,较大程度上恶化了危机情境,间接引发了公众对政府的质疑,增加了危机管理的难度。(2)政府部门未能恰当处理与媒体的关系
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应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工作应及时充分。有记者提问车体为何被掩埋时,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声称:事故现场有泥塘,把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是便于抢险,并反问现场记者“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这句话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作为政府部门对危机事件的新闻发言人,不仅要依据事实说话,还要有专业的素质修养,关心广大受灾群众是关键,王勇平的回答显然不能服众。(3)危机传播渠道单一,亟需多元化拓展。
目前,政府和企业等组织大都依靠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等传统的危机传播渠道来发布危机处理信息。但由于新闻发言人素质的差异和媒体报道的倾向性,危机反应策略实际效果极有可能大打折扣。随着微博等自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新媒体已经成了舆论的聚集地,利用新媒体形式进行危机传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7·23 动车追尾事故”舆论主阵地的新浪微博,单以“温州动车追尾”为关键词的微博数量就达到了1445592 条。但在整个危机处理过程中,铁道部几乎没有运用官方微博进行危机传播,反倒是温州政府部门在微博中的表现赢得了不少公众的赞许。新的危机传播渠道不仅可以让危机管理部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还能将信息准确、及时、无障碍地传达给公众,从而大大提升危机传播策略的效果。
(4)谣言预警及干预缺失,相关机制亟待完善。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凭借其传播优势打破了由传统媒体所构建的舆论形成机制,构建起民众平等参与的舆论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门针对网络舆情的日常实时监控不够,往往等到网络谣言发展为网络舆情、且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时才会关注,这对于危机事件中谣言的预警和监控来说,显然比较被动。另一方面,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对谣言干预乏力。对指控的否认或澄清如果缺少了说服力,将会直接影响媒体报道的评价和公众对组织危机管理能力的信任。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4.1 政府危机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政府危机公关坚持以人为本是政府占据杜会主导地位,为公众提供安全保障等服务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政府履行公共行政职能的客观要求。政府危机公关坚持以人为本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对政府的言行进行审视与监督,以此判断政府是否具有公信力。对政府危机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
(1)诚实公开,前后一致,快速反应,广泛参与。政府是危机信息的优先获得者。政府部门通过信息公开可以使公众对危机事件的程度和危害有客观公正的认识,克服内心的恐慌、猜测和误解,稳定公众情绪,从而尽快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危机的解决并非可以单独依靠政府的一己之力,还应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群众。
(2)承担责任,重塑形象。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利益和情感两方面问题。因此政府应该以社会主体的身份尽量弥补公众损失的利益,同时还应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通过新闻媒体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3)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只有知情才能抑制恐慌、堵塞流言,进而提高政府治理危机效率,树立透明的政府形象。在公共危机事件出现时,往往会引发公众的恐慌和对信息的渴求。危机事件所涉及的相关信息如果能够及时、公开、透明地予以报道,在第一时间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不仅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而且可以起到稳定公众情绪,抑制恐慌气氛的作用。
4.2 制定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规范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规范机制和法律制度,明确规定危机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紧急行政措施和违法后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责任,便于操作,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危机处理后的评估系统。危机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政府危机管理的结束,而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危机后处理阶段。在此阶段,要建立健全政府危机处理后的评估系统,并对那些没有尽忠尽职、没有把公众的生命财产放在首要位置的政府官员进行一定的惩罚,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还要进行危机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帮助民众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4.3 政府加强对危机管理的教育
增强社会危机管理意识政府对危机管理的能力,取决于多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因此,危机管理的教育无疑成为危机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危机知识的普及成为必要,应把危机管理教育知识纳入全民教育的范畴,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危机管理知识的培训,在高校之中增强危机管理知识的教育,推广各种突发事件应对的措施。为此,相关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应提供相应的援助。
4.4 积极引导公共危机管理的公民参与
受传统官僚思想的影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都存在这比较强烈的管制观念,这样使得公民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政府的治理和决策中。实际上,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应该受到重视。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的方式让公众了解危机管理的知识,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其次,政府应该鼓励和引导第三部门和志愿者有效地参与到政府的危机管理当中来。再次,政府应该建立危机管理的信息渠道,利用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媒介及时传递危机的相关信息,以便于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随时了解危机动态,随时向危机管理部门报告自己所获取的新情况,帮助政府危机管理部门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
4.5 完善社会预警体系。
首先,有效整合现有的各种监测体系,对导致危机爆发因素的持续监测。建立数字化的危机数据分析指标,对相关信息做到准确的分析。其次,研究制定各种危机造成后果的防范方案,预案要有灵活性,对危机中突发的状况能做及时的调整。最后,要建立便捷、通畅的信息网络,确保信息能准确、及时、详实的向社会公开,并得到反馈。小结
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府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 应包括危机预警机制的完善、危机控制与救治机制的科学实施和危机善后处理机制的完善。要从根本上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就必须优化公共治理结构,制定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规范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把握以人为本的精髓,政府加强对危机管理的教育,坚持真诚、快速,负责的原则,保证公众在危机中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积极引导公共危机管理的公民参与。当然,政府危机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危机管理方面的改革和建设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情况汇报[R].2011(2)汪菁.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J].2013(3)董立人 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执政能力[J].2012(4)张凤文.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水平的对策选择[J].2012(5)高翔.论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的媒体管理[D].2009.(6)林开源.浅析我国政府危机公关的要求[J].2013
第五篇:论如何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论如何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以昆明市明通小学“9•26”踩踏事故为例
一、案例描述
(一)事故发生原因及伤亡情况
2014年9月26日14时30分许,昆明市北京路明通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明通小学创建于1955年,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实验学校”、“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
事故发生原因:放置于学生宿舍楼过道的海绵垫倒在过道里,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学生午休后起床返回教室时,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不清楚情况,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踩踏事故发生,事故造成6人死亡,26人受伤,伤者无生命危险,已送到医院救治。
(二)各级公共部门对此次公共危机的反应
1.教育部: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求云南省教育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全力救治受伤学生,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刻汲取这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2.省级部门:原省委书记秦光荣立即作出批示并赶往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原省长李纪恒立即听取了事故汇报并作出
批示。秦光荣、李纪恒要求迅速组织抢救力量,全力救治受伤学生,最大限度减少伤亡;迅速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做好遇难学生善后和家长安抚工作;迅速查明事件原因,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全省中小学校安全检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云南省急救中心启动公共应急事件四级响应。
3.市、区级部门:原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做出指示,要求迅速成立以杨皕副市长为组长的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查明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同时全力做好全市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市、区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开展伤亡学生善后救治等处置工作。昆明市教育系统于事故发生当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面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明通小学明通巷附近道路进行交通管制。
(三)踩踏事故处置进度
2014年9月27日下午,昆明市政府新闻办就昆明市明通小学“9•26”踩踏事故的相关细节进行新闻通报,对涉及的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或免职处分(市纪委监察局决定给予昆明市教育局分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副局长王坚、盘龙区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区长陆佳停职检查。盘龙区委研究决定,给予盘龙区教育局局长李谦、盘龙区拓东街道办事处分管安全生产的副主任石玉、明通小学校长李岚停职检查;免去盘龙区教育局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李章副局长职
务、免去盘龙区明通小学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杨霖副校长职务)。待事故相关情况进一步调查清楚后,对此次事故的相关责任人,违反党政纪的,按照规定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发出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全昆明市所有学校,28日正常上课,但是第一课要进行安全教育。
2014年9月29日,公安机关对该校校长李岚、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杨霖、体育老师李鹏程三人,以涉嫌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依法刑事拘留。
2015年6月15日,昆明市盘龙区法院分别以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判处被告人李岚有期徒刑二年;判处被告人杨霖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判处被告人李鹏程有期徒刑一年。
二、案例引申
(一)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县密虹公园迎春灯展活动中,一观灯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密云县县长张文引咎辞职。
(二)2009年12月7日,由于下雨,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的52个班的学生自习下课时大部分从离宿舍比较近的一号楼梯下楼,一名学生在下楼梯的过程中跌倒,引起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市教育局长被免职。
(三)2013年2月27日,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学生上早自习时,因一楼大门未及时打开,学生之间互相拥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4人死亡,10人受伤。市教育局长等六责任人被免职
(四)2014年1月5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部分群众到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北大寺参加已故宗教人士忌日纪念活动,13时左右,在为信教群众散发油香过程中,由于群众相互拥挤,发生意外踩踏事故。事故造成14人死亡,10人受伤。西吉县县长任立新被停职检查,另有至少三人被免职,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被依法拘留。
(五)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报告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家属将
获80万抚慰金。
三、从公共危机角度分析踩踏事故频发的原因
(一)缺乏危机防范意识
一是不重视危机预防。忽视危机预防,重视危机应对,是当前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踩踏事件爆发之前思想松懈、麻痹,对潜在隐患重视不够。
二是公民危机意识教育组织不力。我国无论是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技能培训,都没有设置安全教育、应急自救方面的课程,对公共危机应对的宣传力度不大,基本上停留在宣传一些简单的消防安全知识层面,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十分贫乏,社会公众在踩踏事件发生时不能正确处置。
(二)政府应急管理缺乏统筹
一是危机决策不能保证科学。目前,我国组建的应急机构基本上还是临时成立的临时性指挥机构,这样的组织机构往往规格较高,指挥有力,有权威性,但缺乏专业性,在可能迅速蔓延的公共危机面前,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
二是应急预案不细不实,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各级政府虽然都制定了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但应急预案体系还不完善,部门之间沟通机制不畅,可操作性不强,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三)危机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是危机预警信息碎片化。我国目前没有编制危机预警信息收集规划,也没有建立危机预警信息收集平台,各种危机预警信息处于一种散乱状态,没有做到互联互通。
二是危机信息发布机制不成熟。在紧急状态下,怎样进行危机信息发布,怎样与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怎样与媒体互动,都缺乏成熟的制度设计。
四、公共部门对踩踏事件的反思
(一)加强对大人流场所和活动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踩踏事件暴露出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盲点,存在管理空白,应抓紧完成对旅游景点、商业设施、体育场馆、娱乐场所、公园、学校、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安全检查,梳理风险隐患清单,落实整改治理措施。
(二)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 踩踏事件反映出,相关管理部门对监测信息研判不够、对人群高度密集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应进一步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的现场情况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充分利用应急广播、新闻媒体、网络等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和相关提示,规范引导公众采取合理避险措施。
(三)加强应急联动,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踩踏事件表明,“条块分割、条线分割、各自为政”依然是城市运行管理亟需破解的难题。应进一步规范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和响应程序,强化指挥协同,提升应急联动处置效能,要加强应急队伍训练和管理,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
(四)加强宣教培训,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和能力
加强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常抓不懈。要充分发挥公共安全宣传活动作用,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公共安全知识普及,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防灾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大中小学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公众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五、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途径
(一)树立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一是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按照预防为先、教育为先、人才培养为先的思路,将危机预警作为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在危机爆发之前做好预判,作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将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是树立危机可防可控的理念。随着我国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及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公共危机事件会不断增多,政府应冷静客观地看待这种变化,没有必要
过度担心危机可能造成的混乱,只要科学预防、及时处置,任何危机都能得到控制。
三是树立科学应急的理念。预防灾害中应充分体现科学原则,处置危机中重视专家的直接参与,建立和充实专家库,请专家参与评估,并在第一时间到位,与应急队伍协同作战。
(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在现有法律体系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公共危机管理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覆盖立法盲区,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使公共危机管理有法可依。
二是堵塞行政执法漏洞,做到执法必严。针对法规滞后、标准缺失,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拉扯不清、有责就让、有利就上的实际情况,应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堵塞行政执法漏洞。
(三)完善紧急状态下信息披露工作体系
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政府应按照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危机处理相关信息。特别是应正确处理与各类新闻媒体的关系,以正面信息引导公众。
(四)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应急联动体系
一是建立公共危机管理决策体系。按照要求,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公共危机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对公共危
机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确保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及领导指挥安全处理全局工作。
二是推进政府部门整体联动。按照统一平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分类处置的要求,打造一个应急救助服务信息化平台,全面整合部门应急救助信息与资源,提高应急救助的能力与效率。
(五)完善政府与社会协同应对危机工作体系 一是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危机应对是法定义务。《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有义务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有效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民间救援队伍的作用。除了进一步完善政府救援队伍外,还应大力加强民间救援队伍建设,以法律形式明确民间救援的性质和应当遵循的规则,推动民间救援健康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可以有效弥补政府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各级政府应在制定公共危机应急预案中,应将非政府组织有机纳入公共资源范围,引导其参与公共危机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