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市中考方案解读

时间:2019-05-13 05:2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市中考方案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市中考方案解读》。

第一篇:2010年市中考方案解读

11月27日,××市教育局印发了《××市中考方案》。这一方案既贯彻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又吸收了基层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既注意了科学素养的培育,又突出了人文精神的塑造;既重视了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了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减轻了学生过重负担,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既体现了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的要求,又遵循了实事求是、积极

稳妥的精神;既呼应了高考改革,又推进了初中素质教育。

具体说来,《××市2010年中考方案》的主要特点有:

一、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育并重。《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都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与以往相比,《××市2010年中考方案》在保持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分值不变的情况下,把政治、历史作为考试科目,各以50分计入总分,这就进一步强化了政治和历史的教学,突出了人文学科的分量,呼应了“3十综合”的高考改革。

二、学科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并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2010年中考方案》在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检测的同时,突出了综合能力的检测,《方案》明确提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科分别渗透其它学科的内容占10%左右,政治、历史渗透其它学科的内容各占15%左右。

三、减轻负担和提高质量并重。为了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市2010年中考方案》明确物理、化学实行合卷考试,分值与以往一样,政治、历史合卷,各占50分,实行开卷考试,这就坚持了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的统一,既要学校和老师开齐、上足、教好规定的课程,又要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不要死记硬背条条杠杠。

四、深化改革和稳妥推进并重。从《××市2010年中考方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2010年中考将进行多项改革。如将政治、历史作为考试科目;物理、化学合卷,政治、历史合卷;政治、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各科均渗透其它学科内容;借读的学生可以在借读学校参加考试;等等。“3十综合”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也应是中考改革的方向,将政治、历史也作为考试科目,政治、历史合卷和物理、化学合卷,各学科均渗透其它学科内容,就是“3+综合”的初步表现形式,这既体现了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的要求,又遵循了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精神。

第二篇:2017江苏省13市中考作文解读

1、2017 南京中考作文题 《无情岁月有味诗》 真题回放

2047年6月17日,30年后返回母校聚会,大家齐聚一堂,要求人人发言,请你以“无情岁月有味诗”为题作发言,600字以上。

名师点评

在这样一则限制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所限制的是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事件和文体。

1、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上来看,它所讲的是一个特殊的背景,即30年后的今天。那么这样这里的深意便不言而喻了,有点类似于冰心先生说的,“年轻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现在的图画。”

2、从事件地限制上来看,这是30年后发生的一件事,于现在而言是设想,所以就要求我们写的是一种想象的场景描写,所以必须要切出场景描写的要素,突出一种场面感。而你需要做的事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中作发言,所以必须要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

3、从文体的限制上来看,要求我们写的是一篇发言稿。这便要求在写作的时候注重发言稿的倾诉与对话的内在要求,同时在形式上应像议论文一样突出发言的重点。

4、作文题“无情岁月有味诗”以30年后的同学聚会为情境,以想象为要求,以发言稿为形式,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中人与事的诗意思考。这道题其实是从课本中“写作实践”题演化而来的,一方面教材中想象写作的要求较为多见,情境写作的题目也不时出现,诸如《二十年后的一天》等题,学生早已训练有素;另一方面,《岁月如歌》等综合性学习也对学生完成这道考题有帮助。发言稿的形式更不在话下,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训练中就要求学生写一篇发言稿,除此之外,有些课文后面也有写发言稿的小练习题。

5、学生们可以设想告别母校三十年中,自己的事业和取得的成就里品味到的诗意,也可以设计自己在未来普通日子里构建的诗意生活,还可以从三十年后的视角,回忆当今平凡岁月里的点滴„„可以说,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能发现生活中诗境、诗情,也就能从容地完成这道作文题。2、2017 无锡中考作文题 “_________是人生必修课” 名师点评

1、从2014年的《春天,毕竟是春天》到2015年的《读书滋味长》,再到去年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无锡的中考作文呈现出半命题的态势。

2、考生们他们大多表示语文科目的试题不难,作文也比较好写。无锡教学科学院原中心组成员、无锡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范国强说,今年的作文题难度适中,题目新颖,选材范围广,灵活度高,学生可按自己的认知和价值取向自由发挥。

3、“以人生的必修课为主题符合了当今教学改革的思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除了学习知识以外,人生还有哪些必修课是需要学习的。”范老师称,针对这个题目,学生可能考虑较多的是能经受挫折、培养亲情友情等,但如果考生从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等角度写更容易出彩。前者是学生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途径,书本是学生联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必修课。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是目前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关注点,如果考生写了这一内容,比如学习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将会获得阅卷老师的更大认可。3、2017 徐州中考作文题 “平淡中也有诗” 名师点评

1、从“办法总比困难多”到“以心传递 ”,这几年徐州中考作文题目给考生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大。许多考生调侃,现在的作文题目越发的缥缈了,感觉做了张假试卷。

2、矿大附中语文老师武昌认为,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可以看出,题目类型越来越贴近生活,要求考生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和体验,切记生搬硬套和模式化。引导孩子们关注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关键是平凡生活中能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所有能触发孩子们带来灵感的,对孩子们有美好熏陶的事物,都可以大胆地去写,“这个题目可能看起来稍微显得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但是孩子们只要用心去想,平时积累的一些素材,用心去加工,应该都是可以写出诗意的。” 4、2017南通中考作文题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真题回放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舞台 人生的舞台,让我们学会了生命的意义; 历史的舞台,让我们变得睿智与正直; 社会的舞台,让我们变得冷静与成熟; 而心灵的舞台,则让我们有了梦想与追求。

名师点评

今年中考的作文题目继续沿用以往的模式,提示语充满诗意,饱含哲理,以直接命题的形式出现,学生有熟悉感。学生对“舞台”并不陌生,有话可说。与“我”有关,不给学生设审题障碍,可发挥的空间及选材的范围比较大。

虽然审题难度不大,但文章要出彩必须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在情感的真挚上下功夫,进而写出事情的独特之处,点出“舞台”的深层之意。还要紧扣“这里”、“也是”、“我的”、“舞台”来展开叙述描写,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敲: 1.亮出积淀,绽放精彩

作文积淀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喜欢阅读的学生文化底蕴深厚,“舞台”的内涵会更加丰富,“也是”的诠释会更加动人,“我”的收获会更加温馨,当然写起来会更加从容,也容易写出“不一样的精彩”。2.避开套路,自成风景

以“舞台”为题,巧妙避开套作。既可以指真正的“舞台”,也可以指自己尽情展示的“场所”。选材相对比较宽广,引导学生发掘自身长处,启发学生思考生活内涵,探寻生命价值,以新颖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3.讲究立意,彰显素养

作文题目讲究立意,是“别人的舞台”,也是“我的舞台”;以为“不是舞台”,实际上“也是舞台”„„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极能看出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既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能有所创新,从而生成学生的独特见解。5、2017苏州中考作文题 “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真题回放

青年,最大的资本,敢于梦想,勇于前行。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在生命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年就该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援,把青春的绿色铺满人生的征途。请以“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为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点评

在《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这个题目中,我们需要重点把握四个关键字:“青春”“绿色”“铺满”“征途”。青春是自信的、张扬的、积极的、向上的、是无所畏惧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青春的绿色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春天的绿色,充满了勃勃生机,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和朝气!而征途必定带着点艰辛、阻碍和困苦。面对阻碍,挫折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毫无疑问,我们必须用“勇气”“奋斗”“勤奋”“坚持”等一切正能量去“铺满”青春的征途并战胜它们!6、2017淮安中考作文题 “向阳春常在” 名师点评

1、相较于其他市中考作文在网上沸沸扬扬的传播,淮安的中考作文显得有点低调。淮安中考作文是颇具诗意的命题作文——《向阳春常在》。

2、淮安市外国语中学的语文教研组主任吴寿健表示,在审题方面,最关键把握三个字:“阳”“春”“常”。他称,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虚实合,“阳”,不一定是指自然中的太阳,“春”,也可以由自然界中的春天延伸到生命的春天、友谊的春天等等,而“常”则需要写出状态的变化。

3、尽管审题的门槛比较低,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但想在作文方面取得高分并不容易,是对学生的平时积累和协作功底的严峻考验。吴主任介绍称,在今年的中考作文中,如果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注重虚实结合,赋予“阳”和“春”深层次的内涵,比如说如今手艺人的坚守,在不景气的环境下,在“背阳”的情境下,依旧对传统技艺的传承的持有坚定的信念等等。7、2017泰州中考作文题 “慢下来,会精彩” 名师点评

对前两年中考作文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实践体验的延续 “慢下来,会精彩”,在如今越发激进浮躁的社会中,慢生活已然成了一种时尚。对于这个命题作文,不少同学觉得有话说。考生小孔告诉记者,他们平时曾经练过类似的作文,看到题目很开心。

业内人士表示,泰州中考作文题目“慢下来,会精彩”是对前两年中考作文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实践体验的延续,旨在引领学生对“知、行、思”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智性的思考,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8、2017镇江中考作文题

“偏偏是_________(你/我/他/她/它)”

名师点评

今年的作文有点烧脑。作文题目是“偏偏是——你/我/他/她/它”,乍一看不知道从何下手,然而仔细审题就会发现,命题人想让我们把焦点集中在“偏偏”两个字上,在这俩个字上做文章,才不至于跑偏。

今年镇江中考作文,想要拿得高分,就必须要写出故事,写出感情,用心去写,最好写的应该是记叙文。9、2017扬州中考作文题 “良言如春” 真题回放 “良言如春”

“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地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名师点评

今年的扬州的中考作文,我觉得还是比较平和的。从“良言一句三春暖”中化用而来,命题者的意图应该是鼓励学生说良言、行良事、做良人。标题是句子式的,试卷形式依然是提示语+命题作文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能够让学生去关注现实、联系生活。

提示语中的四句话: 解读关键词:

1、什么是良言?好话、善意的、有益的话。

2、良言的具体表现:师生交心的话、朋友间劝慰的话、书本间警策的话。

3、说的方式:好话好好说才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4、好话好好说带来的正面影响。怎么写好?

学生会有话说,但是要写好的话,需要从听者的角度写,它会带来怎样如春的感受? 良言一定要具体,应该是熟人说的,什么背景、以什么方式、说了什么内容、说的内容带来什么的感动,就是要具体化。

命题虽然是率性的、偶然性的,但是准备要是理性的,平时要加强各方面文体的训练。10、2017常州中考作文题 “围墙之外” 名师点评

1、今年常州的中考题目《围墙之外》相比较于前两年难度不大,文章可以选择的立意和内容比较多,但要明确一点,考生对“围墙”与“外面”的定义与感受,如果此处说得比较含糊就会影响整个作文的得分。

2、围墙可以是真实的建筑物围墙,可以是制度、规则等外部形式,也可以人的内心的封闭与禁锢。而“围墙外面”可以写真实世界的不同风景,也可以写打破现有规则,不断创新等内容,也可以写冲破内心的桎梏,拥抱更广阔的天地等等。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审题立意。

3、考生对围墙的不同理解应该没有高下之分,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阐述,只要能有理有据,写出真情实感,就是一篇佳作。11、2017宿迁中考作文题 “网里网外的世界” 名师点评

《网里网外的世界》这一充满思辨的命题,与今年高考作文“车来车往„„”“车”的世界有相近之处。但这一命题却是初中的,它既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又能引起他们无尽的联想。由“网”想开去,最容易想到的是“互联网”,“游戏、交友、学习„„”这一虚拟世界的生活初中生非常熟悉。再往深处想还有“法网”、“情网”、“关系网”等。考生如果想写记叙文,可选择与“网”有关的生活片断加以描述,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感悟;如果想写议论文,则要鲜明地提出自己对“网”这种生活的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加以论证。可以看出,命题着意引导学生把目光从封闭的课堂投向广阔的社会,引导他们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准确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12、2017连云港中考作文题 “大声说不” 真题回放

或是因为性格的懦弱,或是因为虚伪的礼貌,或是因为情感的束缚,或是因为巨大的诱惑......我们常常说不出那个“不”字,但是,为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为了放飞自由的梦想,为了追求坚定的目标,为了拥有精彩的人生,我们需要对一些人、一些事,有时甚至需要对这个世界,大声说:“不!” 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大声说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名师点评

1、大声说“不”,说的形式是“大声”,是发自己内心、坚定的说出;说的内容是“不”,是对一种行为、状态的坚决否定。今年的作文题有利于学生倾吐内心真实声音,更接地气;命题中渗透对学生“三观”的引导;对学生的要求上体现了从感性的认知感受到理性的思辨抉择的上升,体现了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以及中考升学性与选拔性相结合的特点。

2、大声说“不”,说的形式是“大声”,是发自己内心、坚定的说出;说的内容是“不”,是对一种行为、状态的坚决否定。命题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给个性发挥以广阔天地。就题目而言,适合写记叙文或议论文,但初中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更适宜写成记叙文。而且这个考题让一些学生考前准备的套作无用武之地。学生在这篇习作中立意要积极向上,体现一种正能量。可以写对生活道路上因失败而退缩绝望的自己说“不”;可以写对曾经那个胆小、冷漠、虚荣的自己说“不”;可以写对生活中欺凌、乱丢乱抛、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说“不”;可以写对生活“手机”、“电视”、“网络游戏”的诱惑说“不”„„ 13、2017盐城中考作文题 “给予” 真题回放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师点评

今年的作文题继续保持前两年的“提示语﹢文题﹢要求”的命题形式,并且是连续第三年考查命题作文,即命题者直接给定作文标题让学生写作(2015年文题是《从未走远》,2016年文题是《有那样一抹色彩》)。

相比较前两年的作文题,今年的命题有以下两点变化:

一、文题更简明,审题无障碍。前两年的作文题均是用短语命制,有中心语,有修饰语,所以对学生审题和作文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自然出现了不少偏题、离题的作文。今年的作文题“给予”,则由一个词语构成,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比较容易地选材作文,偏题作文应当不多。简化文题构成,降低审题门槛,拓宽选材视野,这体现了命题者开放的命题思路和朴素而有温度的教育关怀。

二、提示显变化,立意有玄机。研读三年的作文题前的提示语,我们发现,虽然提示语都是用排比句表述,但所表达的重点和指向的内涵却是各有不同的:2015年《从未走远》的提示语,以人、物、情、理为表述主体,引导学生体验身边的幸福,获得个性化的感悟;2016年《有那么一抹色彩》的提示语,则以“色彩”为表述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对与色彩相关景物人事的叙写,去欣赏美丽的自然,体验诗意的人生,感受历史的气息,领悟生活的哲思。两则提示语中,每个分句的主语均是单一对象,指向明确。而今年“给予”一题的提示语,排比句的每一个分句,主语均为两个四字短语,以比较形式呈现,信息含量更大,更能体现景物、事理的多元性、丰富性。同时,提示语结尾“我们在获得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以问句呈现,体现哲思色彩,引发学生思考获得与付出的辩证关系,对学生作文立意的深刻性、思辨性有较为明确的引导和要求。

第三篇:中考高考解读

语文高考中考说明解读学习心得体会和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如今,正适逢高考改革,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我觉得当前提出的将初中语文教学同高中语文教学相接轨的改变非常好,因为,通过那些上高中的初三毕业生的反馈,我们现在初中的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上脱轨挺严重的。

很多学生到了高中之后,极其不适应学习内容和题型的变化,导致语文成为弱科,严重拖了学习的后腿。长期的高中按高中的路子走,初中按初中的路子走,让很多学生觉得初中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高中用不上,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也觉得汗颜。

谈建议的话,也说不出很扣核心的话,只能说就自己的理解来说几句:

第一、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背诵内容之多,学生烦不胜烦,文言文、古诗词、课下注释、译文、生字词、名著导读等等,我觉得这些内容关键在于熟,而不是硬要一字不差的去背,主要是在于理解运用,像现在中考中加大选择题的比例这做法是挺好的,让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死记硬背。

第二、阅读题的设置还是要加大议论文的比例,长时期的散文阅读,我感觉学生的态度是读不太懂也不爱读,更不要说提起兴趣去认真的做,这其中的原因不太清楚,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待散文阅读的兴趣的确死缺乏,对于老师的训练、讲读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毫无作用。

第三、作文的训练找到衔接点。很多毕业升入高中的学生会责怪我,老师你叫我们学习写的抒情性记叙文,到高中了主要训练议论文,完全没有帮助,我不知道有没有老师在初中教学中训练孩子们写议论文的,反正我是没有过,因为,我手中所有的中考优秀作文、满分作文资料中,议论文是基本没有的,记叙文的训练是初中的重心,为什么和高中的作文训练接不上轨呢。这个衔接点一定要找好。

二、对中考说明的解读

今年的中考说明对比往年,应该说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主要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选择题的比重加大,三、对高考说明的解读

1、前言部分: 2014年的《考试说明》作为2014年今年高考命题的依据,努力体现“平稳推进,稳中求新,坚持科学性,完善指导性;确保公平公正” 等基本原则;努力体现“坚持改革,稳步推进,突出思想性,注重科学性,重视基础主干知识,强调学科能力、素养,关注学科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重视规范性和公平性” 等基本原则。

2、名篇名句默写:重视新增篇目高考名句名篇考的是默写,任何一处的补写,错、漏、添字都不给分,因此,名篇名句默写要做到在“会背”的基础上“写对”。今年高考《考试说明》对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篇目(段落)再增5篇,这很好地体现了中学语文教学重视积累的原则。所以学生对新增篇目的背诵默写应该重点掌握,从细处着眼,避免出现错别字,增加得分,把基础的分数拿到手。

3、文言文阅读要回归基础,用好课本,注意要常抓不懈,保持语感。高考设题中许多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法等都与高一至高二学习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归这些重点篇目,精心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高一高二的教师也应该向学生明确暗示。而文言翻译,首先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先通读全文,弄清文章意思;其次要落实字词,以直译为主,对于原句中带有文言特殊用法的,包括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偏义复词等,务必要做到字词有落实;第三要追求“雅”的至高境界,在“信”、“达”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语表达规范的要求,调整修饰句子表达,使之流畅,表意明确。诗歌鉴赏:注重知人论世。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扎实基础技能

多项选择题具有较大的覆盖面,每个选项都设置了两个错点,难度不大。要求学生避免出现以下情况:主观臆测,随意编造情节;把类似的情节搅在一起;主次不分,分不清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与考题有关与否,过多地涉及“非考人物”、非考情节。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和概括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记叙的要素,叙述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我们在复习时应特别注意,训练学生们把握叙述的要素,抓准得分点。

论述类阅读、文学类阅读、实用类阅读中的选文大多选取富有深刻意蕴,揭示人生哲理,生活感悟,亲近自然,文学性突出,具备审美价 2

值的文章。这些高一高二的语文课就应该给予引导和训练。到了高三更不该放松。

4、近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弘扬社会公德,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责任,告诉人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倡导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都要让学生清楚理解。

第四篇:2011中考经典作文解读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2011中考经典作文解

读[1]

【2011中考经典作文解读】

2011年中考于6月份举行,很多人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做足了准备,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确是水深火热之中。作文的部分成了他们最为苦恼的部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经典的作文呢?下面2011中考经典作文解读为大家解读一下。

2011中考经典作文解读知识要点

1、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2、生活是想象之源,想象是作文的翅膀。

3、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考试说明:

1、中考作文的想象技法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一般记叙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不需要编故事。如果写童话、小说、科幻故事或者写看图作文、想象作文等就得编故事了。编制故事情节在文艺创作上叫虚构,它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尤其是童话、科幻故事、想象作文,作者可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真可谓无所不能有,无所不可有。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无论想象的内容多么奥妙神奇,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源”和“本”便是生活。

(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样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讲的是文艺创作,对我们借助想象写好作文同样有指导意义。这种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移花接木”。

(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扩展法的过程是:展开想象,让所要写的内容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接着,选词练句,用最恰当的语言对“浮现出来”的具体形象进行细致的描绘。一般来说,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大都借助于扩展想象。平时说的“添枝加叶”,就是扩展想象。添加的“枝”和“叶”正是扩展的结果。

(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例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杨朔《荔枝蜜》)这里借助梦境表达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用梦幻法所描绘的某些景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变成小蜜蜂。正因为如此,梦幻法才给作者提供了运笔的广阔天地,才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并富有神奇、浪漫的色彩。

(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例如:“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我”没到现场,却能知道“戏已经开场”,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还能“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正是运用想象进行推测的结果。运用想象进行推测,重要的是,一要有根据,二要合乎情理。上例“我”有看戏的经验,这是根据;既然是唱戏,自然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这叫合乎情理。

2、中考作文的联想技法

联想是作者依据写作主旨,由甲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较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思想感情得以充分表达。不少考生在中考时借鉴课文中的联想技法,写出了一篇篇佳作。

(1)接近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刘绍棠的《榆钱饭》由眼前的想“打油腻”吃榆钱饭联想到旧社会用榆钱充饥,又联想到十年**时期*榆钱饭度日,这一思维过程便是接近联想。湖北仙桃市一考生以《难忘掌声》为题作文,从站在市“三好生”领奖台上赢得掌声落笔,然后思路穿越时空,联想到自己在小学四年级“破罐子破摔”时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同学们给予的那改变人生轨迹的掌声,凸现掌声对“我”的激励,联想自然,主题鲜明。

(2)相似联想指由甲事物联想到在某种特征上与之相似的乙事物。茅盾的《白杨礼赞》由白杨树写到北方的抗日军民便是通过相似联想实现文思的跳跃的。黑龙江省中考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水的联想》为题遨游于水的王国,文章跳出编写故事的套路,多角度展开广泛而贴切的联想:由水的平淡无奇、气势宏大、坚韧不拔、清污除垢等特性分别联想到农民、人民军队、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由物及人,给人启迪。

(3)对比联想指由甲事物想到与它性质不同的乙

第五篇:2014中考说明解读

内容清细,注重实用

------《中考说明·化学》解读

襄阳四中义教部康凯

1.《中考说明·化学》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中考化学考试内容作了说明。按照课程标准中的五个一级主题,详细指明了考试内容和要点,关注中考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知识结构和范围更加清晰,列出了详细的知识清单,基本实验增加了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对考点基础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归纳整理,体现了对三维目标落实的考试考查。

2.从中考说明样卷看,今年的中考化学难易程度维持不变。四个基本题型没变,仍然是选择、填空、实验和计算。题型特点没变,把教材的知识原型与应用性新情境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及实验探究是复习的重点,难点在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3.复习时要注意用合适的题型进行训练,对于重难点做到精编、精讲、精练,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仍然是考试的重难点,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化学实验内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高度重视与实验相关内容的复习,注重体验实验的操作过程。还要注意培养分析和运用已知知识、图像图表信息的能力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也要培养精准的计算能力。

下载2010年市中考方案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市中考方案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经典作文解读(2011)

    中考经典作文解读(2011) 2011年中考于6月份举行,很多人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做足了准备,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确是水深火热之中。作文的部分成了他们最为苦恼的部分,如何在最短的时......

    2014江西语文中考解读

    2014江西语文中考解读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1 字词: 2 成语的使用3 病句: 4 句子的排序: 5 句子的选用、仿用: 6 语段概括:(1)新闻(2)语段概括 二 古诗文阅读: (一) 古诗词: 田园山水诗、送......

    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5年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

    2014年中考作文解读

    2014年中考作文解读中考作文题一览  2007年:记住这一天  2008年:我眼中的色彩  2009年:在学海中游泳  2010年:黑板上的记忆  2011年:悄悄地提醒  2012年:心里美滋滋的  2013年:今天......

    2012年中考热点解读

    专题一:领航中国 再创辉煌 【时政热点】 〖关键词〗建党90周年 、七一讲话 1.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

    中考热点命题解读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热点聚焦 材料一:卫计委: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2014年8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

    中考模拟材料作文题目解读

    材料作文题目解读 1.这则材料,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讲的是一个故事,后一部分是对故事意义的揭示。两者内容上非常统一。因此这篇材料的立意指向是比较显豁的。 2......

    中考满分作文解读

    中考满分作文“语言”解读 考场作文,时间紧,要求高,也最能反应出考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功底如何。因此,考场作文的精美语言的愉当运用也是不可忽视重要一环。 例一:伴着你,陶渊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