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出电力多种产业改革的认识误区
文章标题:走出电力多种产业改革的认识误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年来电力多种产业的改革逐步步入深水区,摸索和探求新的发展道路已然成为了电力多种产业的工作新内容。电力多种产业是我国独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兼有国有、集体、民营等不同组织形式的电力辅助性产业,它脱胎于电力企业,也依附于电力企业,几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
模和形成了一定的经营体系,它的形成与发展对推进电力改革,促进电力发展,推动电力企业走向市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功不可没。实行电力主辅分离性改革,是市场化的要求,是对多种产业发展模式的推动与创新,但在世界上没有先例,不管是政策面还是操作面来说,都带有明显的尝试和探索性。目前因各地对改革的认识程度、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因地而异,推进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因为相关配套政策迟迟不明朗,操作上难以正确把握,激进或保守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的改革行为被外界视为存在有不规范操作行为,背离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把握多种产业的改革方向,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困难,这种两难的境地不仅会使多种产业的改革受阻、停顿,也容易造成经营者的迷茫、失措,电力多种产业的改革有可能再次陷入僵局。究其缘由,既有外界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制肘,也有经营者、管理者没能正确理解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及其所能产生的发展机遇,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所致,这对于多种产业持续发展是有害的,这些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人在这个非常时期消极的思想和心态。
误区之一:将多种产业改革受挫、徘徊归咎于电力体制改革
2002年国务院下发的5号文件,宏观上确立了主辅分离、三产改制的目标要求,旨在最终建立起规范、公正和高效的市场体系。但是几年下来,仅局限在基本规则与制度框架上改革,执行效果并不明显,也引发了许多问题。一是许多老企业,尤其是欠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多种产业,由于长期得不到政策性扶持,大多数多经企业掌握的资金少、质量差、实力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独立生存能力,是调整重组工作首先遇到的最大困难。二是这些地区三产基础薄弱,负担重,改制难度大,过高的国有集体资本比例和负债水平,以及相对低的资产质量、人员素质等,难以吸引新的资本注入,企业要改制困难重重。三是发达地区的多种产业,虽然各方面基础要好得多,但一些企业为抢占先机,走边缘政策,采取“擦边球”战术,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张,引起各方关注而被紧急叫停,很多正在进行的改革不得不改弦更张,这种“硬着落”式的改革其实是一种倒退,无疑增加了改革的成本,也不免使得许多从事电力多种产业的同志失去了发展企业的信心。一些长期从事多种产业的经营者认为,搞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却陷入了困境,响应了改革,却担心会走弯路。
应该承认,几经反复出台的电力改革方案,有其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多种产业改革的进程,但这不应该成为抹煞改革成果的理由,改革本身就是要探索一条没有走过的发展道路,必须要摸着石头过河,从宏观到微观需要有个过程,而绝不是一步到位或是一蹴而就的,但仅仅归罪于政策本身是偏面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主客观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打乱了改革进程,由于改革主导者事先对困难估计不足,不得不从初始的重点推进之后,到大幅度回归渐进模式,进而渐渐地不进而退;从强制力的改革,到渐进采用内部人自我改革模式,改革每向前走一步,都因新旧问题的凸显而不得不调整步伐,导致改革徘徊反复。二是政策与操作层面缺乏有序衔接,由于涉及多种产业的改革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调整和配套策略跟进滞后,整体推进犹豫,让企业决策者感到顾虑重重,造成改革长期处在一种拉锯状态,一直没能找到有效突破口,各项改革工作时断时续,一些企业经营者也因改革创新受挫,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决心发生动摇,失去了发展多种产业的信心。三是一些经营者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分析研究多种产业改革的意义,造成改革徘徊的许多问题其实由来已久,如企业的发展政策、资产质量、竞争实力、人员素质和历史包袱等等,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而许多问题也只是随着改革深入,才逐步浮出水面,改革得立足点就是要在逐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体制与机制的转变,有些人在思想上受传统价值理论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深,往往跟不上形势的变化,遇到问题往往做出意识形态的极端判断,把问题归罪于改革,而在行为上偏离改革方向,采取自由主义行为,或是采取了一些被动观望、消极等待的保守主义做法。
既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反思中国电力改革,对原有改革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是必要的,但意识形态的冷静更是当前所亟需的,无论碰到何种困难,都要有一个理性的思考,而不是因噎废食,停止改革的脚步,更不能轻易否定既定的方针政策,改变即定改革方向,这其实是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不应当有丝毫动摇。
误
区之二:认为电力体制改革将电力多种产业推向了市场,也推入了绝境
改革之槌落下,必然伤筋动骨,电力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与业内许多结构性问题产生的碰撞也是必然的,这也是任何一个产业市场化改革所必须经历的痛苦历程,但它只是暂时的,现在有些人常常用个案来否定改革全局,认为多种产业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是寻找死路的观点,是不负责任的悲观态度。
其实电力多种产业不乏改革的例证,回顾发展历程,多种产业从来也就没有停止过改革的脚步。以浙江省电力系统为例,90年代初是公司化改造阶段,解决了多种产业法人地位问题,也初步形成了主辅分离并轨运行格局,由于企业具备了法人地位,人财物权获得回归,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创业自由与经营自由,企业经营者的改革激情得到极大释放,多种市场化经营手段得到合理运用,许多企业是在这一时期通过集资、发行债券、借贷等负债经营手段,得到快速起步,并创建了自己的生产发展基地,这种改革虽然在当时不被认同,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被证明这一步改革对于多种产业的后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90年代中期推行的股份制改造,让企业资产实现了资本化,多种产业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概念的同时,也引入了市场竞争和风险意识,多种经营企业内部首次建立起了董事会、监事会制度,两权分离使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完善,多种产业的机制创新开始活跃。“十五”时期的民营化改造,资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所有者发生了变化,许多多种经营企业也由此从国有或集体控股转变成了民营企业,这是质的转变,不仅在资本、经营管理、分配收益等方面实现了与主业的彻底脱钩,也将企业真正推向了市场。现在回顾每一次的变革,都是为了适应当时形势的发展、市场的变化而进行的产业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但多种产业并未因此停止了发展的脚步,反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和生产力,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竞争力得到增强,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时至今日,从改革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浙江电力多种产业,早已摆脱了80年代单纯的“电力服务公司”的模式,不少企业不仅跳出了“电力”,也走出了国门,一跃成为产业和行业的领头羊,成为地方的一支经济支柱。从93年到2000年,系统直属单位多种经营总收入增长了5倍,利润增长了5.5倍,总资产增长7.2倍。而同期2000年中电联统计显示,全国电力多经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总额相当于全国20个工业主要行业的第9位;利润相当于第12位。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2000年为123.2亿元,自1989年电力多经建立统计以来向国家缴纳税金总额己达854.54亿元。
事实证明,改革是发展的主动力,“十年磨一剑”,90年代持续的改革,多种产业一步步走向市场,也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得到锻炼,走向成熟,企业不仅没有沦入绝境,反而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经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最显著的一点是总量持续高速增长。这种增长,部分是靠国家扩大内需而实施的两网改造资源的高投入,另一部分则源于企业的改革与创新。如果当初惧怕改革、抵触改革,电力多种产业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种产业依旧面临着继续发展的挑战,由于当初很多改革是自下而上自发性的,改革并不彻底,部分领域依旧停留在转轨的中间状态,许多问题不断积累,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选择是继续推进多种产业的改革。
误区之三:认为电力多种产业离开主业就会丧失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一方面是依存度高,几十年来,多种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坚持以电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却没有发生改变,造成了整个行业的资源高度集中于电力相关产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以及人才结构的布局在多种产业领域严重倾斜,资金的投入方向,收入利润的来源渠道、经营业务范围、人才素质要求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各方面无不是围绕着“电力”在做文章,而相对于外向型产业拓展投入严重不足,根据历年来的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电力多种产业的收入,来自于主业市场的比例基本维持在70的高位,来自于与电有关的业务收入比例高达90,部分企业的收入来源几乎100来自于主办单位,这种投资的单一性和产业结构的失衡最终反映在多种产业收入结构的唯一性,这构成了电力多种产业市场化改革最大的风险,也是许多人担心和后怕之所在。
另一方面,如果说以前的改革主要是体现在产业体制领域的话,那么,“主辅分离”的改革则是要在多种产业的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上实现突破,不管今后的局势如何发展,主辅之间的交融关系必定会淡化,利益共同体会逐步被产业链较为紧密的而又相互独立市场共同体取而代之,并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培植一个公平、公正、规范高效有序的市场新体系,逐步将竞争引入条块分割的封闭市场,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利益格局的调整将不可避免,这种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会对多种产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价格产生巨大的调节力量,也增加了未来多种产业发展风险因素,同样也是许多人心中的忧患。
但是风险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市场的消失,不管市场秩序走向何方,也不管市场结构如何改变,它并不影响市场总量,市场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只要心存忧患,起码是已经认识到问题之所在,只要市场存在,多种产业的发展就仍然充满希望,有挑战才会有机遇。
首先,电力工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对“主辅分离”和市场开放,对于长期从事传统电力产业的辅业来说,保持着较高的技术优势,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权威,同时在生产经营规模上、资金优势上也积累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可以说地方电力板块企业,远未达到同步竞争的条件,通过开放竞争,反而达到了“洗牌”的目的。其次,通过积极的改革和促进作用,会促成同行业在管理制度上逐步形成一种内部竞争的模式,这种竞争与市场竞争并不等同,原因在于市场并不对某一个单一的投资主体进行调节,但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多个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许多本是同根生而且融合性很强的企业却因行政隶属的不同,难以整合到一起,造成资源的浪费,当市场条块分割和封闭经营被打破,一些已经完成股权多元化改制并已成为电力多种产业主力军的企业,由于具有很强独立性和市场意识,不仅仍然是市场资源的既得掌控者,反而会因“分离”真正获得自主经营活动能力,为跨地区、跨部门的兼并、重组或组织战略联盟、拓展区域外市场、进行充分性竞争扫除了行政壁垒,为多种产业的做大作强创造了机遇。在中国,借鉴较之电力体制改革更早的家电、纺织、电信、金融、零售等产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几乎都有一个从被动走向主动地过程,谁的认识扭转的快,谁就会走向改革前沿,不仅取得了成功,也逐渐走向成熟,走向世界,一些产业甚至因超强竞争力成为国外反倾销对象。因此,电力多种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并不会在改革当中被削弱,相反,离开了保护,多种产业会在同行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2006年末,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继续稳步推进主辅分离改革,将成为未来五年电力体制改革的攻坚,这充分表达了政府坚持改革的政治决心。从这一点上说,电力多种产业迎来了它历史上新的发展机遇,这是电力体制改革能否继续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沉陷于对改革无休止的争论已没有丝毫意义,未来的路如何走,这取绝于决策者的智慧和冷静,但要在这条路上稳健行驶,则需要广大经营者不断提高思想意识、理论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
《走出电力多种产业改革的认识误区》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走出电力多种产业改革的认识误区。
第二篇:郑功成:走出养老保险改革认识误区
[键入文字]
制图:张芳曼
近几年,多次到东、中、西部多个省市进行社会保障专题调研,一个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养老保险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人们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并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按月领取一笔数额不等的养老金、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10年增长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也有人深感怀疑、不安与焦虑,比如,担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可靠,不满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双轨制等。当前在养老保险改革方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疑虑,有必要进行客观分析和理性回应。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靠吗?
有必要澄清养老金缺口、个人账户空账问题
所谓养老金缺口,是指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分三种情况:一是当期(年)出现的收支缺口;二是历史留下的收支缺口,即所谓历史欠账;三是未来收支缺口,即预测在若干年后可能出现的收不抵支现象。如果不加定语,养老金缺口就是指当期收不抵支状况。当前一些媒体不时报道的职工养老金缺口问题,其实是一个被有意或无意模糊化了的说法。因为它往往将历史的、当期的、未来的情况混淆在一起,或者以地区分割的、非正常情形下的局部缺口来替代正常情形下的全国收支状况,或者对基于国际惯例与政府公共责任的财政补贴作了剔除,结果造成不必要的人心惶惶。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法中明确的全国性制度安排,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充分表明,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都有结余,当期根本不存在缺口。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从下表可见,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和滚存结余的基金积累规模都在持续扩大,财政补贴所占比例虽有起伏,但总体呈相对下降趋势。从全国看,这一制度财务状况良好。至于有人说这种结余中的财政补贴部分应当扣除,是不懂社会保险制度知识的表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20多年前始建于德国,当时就是由政府分担责任的,这是政府承担公共责任的一种具体体现。何况我国的财政补贴事实上是对计划经济时代中老年职工养老金历史欠账的一种补偿。因此,一部分地区当期出现养老金缺口而另一部分地区出现结余所反映的问题,不是养老保险资金不足,而是制度处于地区分割情形下地区之间养老金难以调剂,治本之策应当是尽快依法将这一制度提升为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历史留下的职工养老金缺口确实存在,这是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从单位保险制向社会保险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上世纪智利将现收现付型公共养老金改革成个人账户式养老金时,也曾出现巨额缺口,只不过智利采取的是做实个人账户而发行长达数十年特种国债的做法。我国目前出现个人账户空账现象,是因为我国选择了与智利不同的偿债方式。智利一次性做实个人账户,政府需要承担长期国债偿还义务;我国部分做实个人账户,政府逐年给予相应支出补贴。两者殊途同归,都是由政府承担制度转型成本的偿付责任。因此,不应因个人账户出现空账而动摇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
对于一些人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养老金缺口,确实需要居安思危、提前应对。但预测所依据的变量不同,结果也会不同。决定未来收支缺口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对现行制度的适度调整等,这些因素发生变化,预测结果就会变化。拿人口因素来说,普遍的预测结论是2030年老年人口超过3.6亿,但这只是基于过去计划生育政策和以60岁为老年人基准年龄的预测,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以及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基准年龄的提升,这个预测结论必然会发生偏差。预测数据可以作为决策参考,但不应片面强调悲观预测结果而令公众丧失对制度的信心。
●基金积累越多越好吗?
不能用开银行的思维方式办养老保险
有人认为养老保险基金积累越多越好,这是银行家开银行的思维方式,但发展养老保险不是开银行。养老基金的积累不仅取决于未来的需要,还要考虑代际负担公平以及资本市场风险,并非越多越好。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始国德国为例,其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但养老保险制度坚持采用现收现付模式,追求的是收支平衡。当2011年出现基金盈余45亿欧元时,德国政府决定从2012年起将养老保险费率从19.9%(劳资缴费各占50%)降至19.6%,并提升退休者的养老金待遇,但同时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延迟退休年龄,从65岁逐步延长到2029年的67岁。德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20多年稳定发展的事实表明,只要制度设计合理并适时调整,即使没有基金积累,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完全积累制的美国401K私人养老金计划,其资产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缩减率高达26%,表明基金制养老金难以规避资本市场风险。因此,对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理性态度应当是:收不抵支无疑不可持续,适度的基金积累是未雨绸缪,但积累过多则有违代际公平并可能潜藏巨大的贬值风险。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积累规模已达2万多亿元,当务之急是避免基金持续贬值,实现保值增值。
综上,作为全国性制度安排,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不存在当期基金缺口问题,局部地区缺口是制度地区分割导致缴费负担不公、基金余缺分化的不良后果,在实现基金全国统筹后会自然消失。再加上个人账户空账将逐步化解,已有基金积累为制度长远发展提供支持,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当是可靠的。再看世界上不时传来商业保险公司破产的消息,但迄
今从未出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破产的情况,表明这一制度因循多方分担责任、群体互助共济、政府财政担保的法制化轨道,可以提供稳定的养老保障。
●困扰制度改革的难题能破解吗?
根本办法是优化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
强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靠性,并不意味着我国现行制度没有缺陷。调研发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已具有普惠性特征的同时,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养老保险制度承担着超越自身功能的压力,形成了“养老金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期望越来越高—不满意度越来越高”的怪圈。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长期双轨并存的格局,损害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养老权益公平。三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处于地区分割状态,不仅造成各地费率负担不均与互济性弱化,而且影响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大局与地区协调发展全局。四是责任不清与责任分担机制失衡: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政府责任与市场责任、中央政府责任与地方政府责任仍然缺乏清晰的边界;企业与政府负担重、个人负担轻,中央政府负担重、地方政府负担轻。针对这些问题,当前特别需要做好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现行制度是顶层设计的基础,不可能推倒重来。应从现实条件出发,突出普惠性、公平性、互济性与可持续性理念,促使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优化之后走向成熟、定型。
理论上可以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到2020年,建成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组成的法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辅之以补充养老保险,覆盖90%以上的城乡适龄参保人口,为每个退休者提供相对公平、水平适当的养老金。在替代率方面,职工与公职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一层次)替代率可设定为45%左右,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第二层次)替代率可设定为10%—25%,两个层次养老金合计替代率达到55%—70%。在基金积累规模方面,应统筹考虑战略储备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积累规模,如果偏重战略储备基金积累就应减少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如果偏重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则应控制战略储备基金规模,基金积累总量可以确定为同期GDP的10%—20%。这样,既能保证满足未来养老金支付高峰期的资金需要,又可规避基金贬值风险。
深化改革具有紧迫性,改革方案应有可操作性。当前,需要打出优化制度安排的组合拳:一是尽快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方案,在全国实现费率统一、待遇调整公平、经办统一、信息统一。二是逐步调整筹资责任分担机制,实现养老保险责任分担相对均衡。在全国统筹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用人单位与参保者个人的实际总缴费率控制在20%,其中个人缴费率为8%,单位缴费率降低至12%;同时明确财政对各类养老保险的固定补贴比例。三是尽快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缴费参保,并采取与企业职工一样的待遇调整办法。四是尽快明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包括基金管理层级、投资方式及个人账户所有者收益回报率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有两个时下流行的预期需要调整。一是指
望制度优化一蹴而就。这并不现实。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十分复杂,从现实制度安排到理想制度安排需要相应的过渡方案,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二是指望优化制度即可以完全消除养老金差距。这同样不现实。养老保险待遇高低取决于个人缴费多寡与缴费年限长短,个人缴费额和缴费年限不同,其养老金水平也会有高低之别。养老保险改革的目的,是在实现机会公平、权益公平的条件下,将当前过大的养老金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而不是实行新的平均主义。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解决所有养老问题吗?
老有所养需要一个完整的养老制度体系
调研中还发现,人们对养老保险普遍期望过高,几乎将养老保险制度等同于老有所养的全部制度安排。事实上,养老保险能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经济来源,却无法自动解决老年人所需养老服务等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规模最大、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最显著的国家,更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养老制度体系。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构成其中两大支柱。此外,还需要建立老年福利津贴、完善老年优待政策等。完整的老有所养制度体系如下图所示。
当前,养老服务发展滞后已成为老有所养制度体系中的短板,日益严重地影响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补上这一短板,必须多管齐下:一是尽快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对养老服务对象分类、对养老服务需求分层,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二是整合相关资源。打破城乡分割、官民分办养老机构的格局,按照城乡一体、官民融合的思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共资源、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促使养老服务走上社会化发展道路,并防止养老机构建设过度商业化。三是树立立足社区的发展理念,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符合国情和老年人居家或就近养老的意愿,多建社区型养老服务连锁店,少建隔离式的集中养老机构。四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使其成为养老服务生力军。五是重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养老服务队伍。六是在努力维护家庭保障、亲邻互助传统的同时,培育鼓励公众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的新型养老文化。总之,只有让养老服务成为与养老保险并重的支柱性制度安排,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
第三篇:《走出误区 推行改革》
走出误区 推进改革
——坚定不移走高效课堂之路
高三年级 李浩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重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激流勇进;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要争当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在林州大地广泛推进的高效课堂改革,已整整走过了三个年头,可谓成绩斐然。杨培森局长和元付宏校长应邀接受新华网专访,探讨课堂改革与学校发展等问题;林州一中被新华网授予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奖牌。
在对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认为还多少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广大师生走出误区,推进改革,坚定不移地走高效课堂之路。
误区一:将课堂全面放手交给学生,教师不能讲
我校的五主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攻,思维为主线,问题为主轴”告诉我们,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教师承担着确定教学目标、掌控重点难点、把握教学进程、确保课堂效率的重要任务,教师是高效课堂的“总设计师”。郸城一高的特优生培养经验“抓得紧、管得严、挖得深、讲得透、拓得广、学得实、练得勤、考得难”(二十四字法)启示我们,教师要讲透重难点,挖深知识点,练实常考点。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理解是否具有深度广度,能否解答难题、大题,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讲解有关。特别是在基础年级,既要坚决反对教师“满堂灌”“一言堂”,也要确保教师点拨总结,解惑答疑,梳理知识,形成体系的重要作用。我校近两年高三毕业生反馈的训练难度不够、试题质量有待提高等信息提醒我们,教师要精选试题,难度要接近高考,试题评讲课要讲透挖深,练实拓广,高效备考,赢在高考。总之,教师要研究教纲、考纲,吃透学情,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讲要适度:都会的不讲,容易的少讲,重要的精讲,必考的讲透,让学生学扎实,练熟练,考高分。
误区二:课堂教学改革会影响考试成绩
杨培森局长在接受新华网访谈时谈到,“要把大幅度提升成绩作为检验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我们树立的改革典型,通过一段实践以后,这些改革典型教学成绩都特别好,而且不仅仅是卷面考试的成绩,学生的全面素质都得到了提升”。正如河北衡水中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的教学理念。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恰恰是为了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必然全面提升考试成绩,普遍提高升学率。考试成绩是高效课堂的副产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才是高效课堂的显著特征。同时,考试成绩也是检验课堂是否高效的 “试金石”。因此,广大教师应当消除“课堂教学改革可能会影响考试成绩”的顾虑,大胆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追求课堂效率、收益的最大化,必然收获优异的教学成绩。
误区三:高效课堂就是表演课
误认为高效课堂就是眼花缭乱的的表演,学生争先恐后的作秀,这种理解是浮躁的,浅薄的。高效课堂既是精彩纷呈的课,更是扎实有效的课,既是“生命的狂欢”,也是“人格的升华”。既尊重每个受教育的个体,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价值得到实现,更激发他们的潜能,塑造无限种可能。高效课堂是学生实践的课堂、实战的课堂,是学以致用的课堂。注重学生实践,强调学生练习,真正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会做会讲是真正的学会。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课堂呈现出“知识的超市”的繁荣局面,每位学生就其所需,贪婪地汲取知识营养,得到能力的全面提
升,自我的立体式发展。课堂体现出“生命的狂欢”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年轻生命,绽放青春光彩,成就华丽人生。正因为这样,高效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让我们全体师生团结起来,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扎实的行动推进改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下,在高效课堂改革的热潮在林州这片热土上轰轰烈烈掀起时,我们一中人定能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奋勇争先,再书传奇!
第四篇:走出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让“星星的孩子”回到我们身边 —走出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还记得电影《雨人》里那个哥哥雷蒙吗?他总是喋喋不休,害怕坐飞机,害怕澡池放水的声音,准时看“人民法院”,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还能立刻说出牙签盒中牙签的数目„„这部获奖的好莱坞电影让我们认识了自闭症患者的“奇妙”世界。
2008年4月2日,是第一个“世界自闭症日”。联合国于2007年11月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吁人们关注自闭症,消除公众对自闭症的误解和隔阂,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自闭症。他们仿佛来自另一星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患者与他人交流技巧非常薄弱,也无法理解情绪,就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这种疾病最初是在50年前被奥地利维也纳儿科专家汉斯·艾斯珀格诊断出来,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我国大陆地区病例由南京脑科医院陶国泰教授首先报道。自从电影推出之后,“雨人”成为自闭症者的代名词,而国内这样的患儿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过去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病,随着大家的认识逐步提高,发现的病例不断增多,联合国估计,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为1/150,由于目前普遍认为自闭症发病率并不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因而估计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在700万以上,按照2007年户籍人口加流动人口达1.21亿推算,广东省患者人数在60万以上,儿童患者的人数应该在15万以上。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自闭症的预后,自闭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由于大众甚至一些专家对该病认识不够,存在误区,结果导致患儿病情延误影响治疗,对此,从事自闭症治疗研究的专家们呼吁,大家要正视自闭症,了解自闭症,以帮助更多“星星的孩子”回归到我们身边。自闭症有哪些认识误区
【误区1】自闭症是心理疾病
这是一种天生的疾病,与那些因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自我封闭的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自闭症患者属于先天残疾,他们有着严重的人际关系和沟通障碍,尤其是儿童,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训练,将一生陷入孤独中。
邹小兵主任介绍,广东省2004年率先将自闭症列为残疾,同时,广州市政府投入资金建立广州市残联自闭症康复研究中心,2007年我国已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自闭症列入残疾类别,并已把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问题纳入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误区2】两三岁不会说话是正常
有些老人家认为孩子出生到两三岁还没说话是比较正常的,有些孩子语言启蒙比较慢。实际上,邹小兵介绍,“在我们接诊的患儿中,有一半以上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延误了病情的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发现。”邹小兵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到两三岁时还不会说话,在排除聋哑的情况下,如果孩子还同时出现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某一行为如转圈等这些自闭症典型症状,就应当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自闭症的治疗是越早越好,3岁以前是治疗最佳期,目前广东地区,除各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外,各类儿童康复中心 都可以进行自闭症诊断和治疗。
【误区3】自闭症有特效药
一直以来,自闭症的治疗和干预都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目前,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特效药,有的药物只能改善部分患者的部分异常行为,其中利培酮作为被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自闭症用药,可以显著减少自闭症儿童的兴奋、多动、暴躁、睡眠障碍等,但副作用有疲劳、嗜睡、肥胖、乳房增大、遗尿等;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综合性教育和针对性训练,辅以药物,家长和医生要不断坚持,才能在循序渐进中使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
【误区4】自闭症是天才
《雨人》影片里,雷曼可以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他的弟弟甚至感叹他可以去美国航天局工作。事实上,邹小兵说自闭症患者像雷曼主角这样拥有离奇数学天才,是非常罕见的。家长们不要寄希望于自闭症孩子成为天才,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训练,99%多的人还是会成为残疾,除非孩子的症状属于轻度。但即便如此,即便有些人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比如能大段背诵报纸上的新闻,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但他们无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依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自理。
【误区5】自闭症是不治之症
一位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自闭症终生无法根治,在父母眼中,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邹小兵说,甚至不少医生都持有这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一朝患上自闭症,终身就为自闭症。这种观点认为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将要悲惨忧愁地过一生。其结果直接影响患儿的父母,妨碍治疗的正常进程。邹小兵强调说,不管多大的患者,家长、医生都不要放弃,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只要坚持是可以看到希望的,世界上都曾经有这样的成功案例。
【误区6】自闭症是社会家庭造成
邹小兵介绍说,有不少报道称“自闭症是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父母工作忙碌等因素导致”,这是十分错误的,虽然目前对自闭症发病原因尚没有明确定论,但得到国内外权威认可的是,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
在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自闭症是父母不教养造成的,甚至提出“冰箱母亲”理论,说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就像冰箱一样冷酷,结果这种理论导致当时美国不少母亲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因愧疚而自杀,成为一代悲剧。
父母如何帮助自闭症患儿康复? 自闭症的教育训练并不完全是一个医学问题,专家认为,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周围环境、社会看法等均对孩子的治疗产生影响。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家长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对孩子的行为应表示宽容和理解,尽量对孩子异常行为进行矫正。父母亲需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问题,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训练与自身生活工作的关系。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并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
2.发现孩子的特别能力并将其培养、转化。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相关的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家长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是目前自闭症教育和治疗的要素。
医学知识加油站
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的一种类型。过去的2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自闭症的了解也在逐步深入。不难发现,对自闭症的认识,从名称、概念、诊断、发病率、分类以及干预都在经历重要的变化。目前一般将PDD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mDisorders,ASD)。
同为ASD,但是不同患者个体在各主要症状的轻重、整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智力发育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病情可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ASD一般包括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以及不能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totherwisespecified,PDD-NOS)。
专题撰稿:本报记者李劼
专家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
深圳市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主任 陈立富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 主任 万国斌博士
第五篇: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革的误区
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的四个认识误区
赵立纲
2006年07月24日15:0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内容提要:股份制改造是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破解国企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更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巨大工程,人们必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如不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不但会影响到国企改革,甚至会影响社会主义政权稳定。本文就这方面的四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对于化解人们的不正确看法会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国企;股份制改造;认识误区
国企股份制改造作为地方国有企业转换体制机制的方向和重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触及到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们必然会对国企股份制改造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因此,必须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冲破妨碍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努力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的认识误区:
第一,要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是实行私有化改革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实行国企股份制改造就是将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就是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国企股份制改造性质的最好阐述。
股份制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范畴,只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性质。股份制既可以为公有制企业服务,也可以为私有制企业服务。实行国企股份制改造,不是要改变企业的公有制性质,而是实行新公有化改革,改变国企单一所有制结构。在国家投资、国有参股的同时,取消股权比例限制,大胆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从而增强国企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更好地发展公有制。
第二,要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不利于保值增值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国有股减持、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吸纳民营资本入股等措施会直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们不排除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会出现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违法行为。但这是个别现象,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不力造成的,不是股份制改造本身存在错误。我们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解不能绝对化。因为不只是上述现象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不作为同样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由于长期坚持一元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不活,市场适应性差,经济效益不好,不良资产负债过高,许多国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致使大批国有资产被长期闲置。这才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如果片面地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会丧失国企改革的大好时机,使效益好的企业陷入困境,效益不好的陷入绝境,最后连改革的成本都没有了。只有通过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盘活国有资产,用增量带动存量,使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因此说,国企股份制改造越早越好,越彻底越好。
第三,要走出股份制改造“包治百病”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股份制改造是解决国企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一股就灵,从而放松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股份制改造为国企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了前提条件,扫清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外围阻碍,使企业可以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内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引进新的经营机制,激发出新的活力。然而引进的经营机制如何与现有的机制相结合,如何取长补短,形成合力,还需要企业自身继续努力。所以说,股份制改造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外因。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部分,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才是内因。如果只是在形式上变单一所有制为混合所有制,而不改变股东会虚设、董事会和经营层高度重合、监事会薄弱;经营者、所有者和职工利益失衡;企业内部激励约束不健全,分配制度不完善等弊端,就不能使国企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假如离开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空谈股份制改造,就不能走出国企改革的成功之路。
第四,要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完全依靠行政干预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政府是国企的所有者,应具体操作每个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其实不然,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之一就是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让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主体。过多地采用行政干预,会导致国企改革目的与手段的矛盾,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政府的职责是为企业股份制改
造提供政策支持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是主角,应积极稳妥地主动参与股份制改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股份制改造。在推进股份制改造的手段上,不应单纯依靠行政干预,应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尊重企业的选择,尊重群众的意愿,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使企业找到股份制改造的正确道路,从而推动国企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系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