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战后改革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对比
日本战后改革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对比
一. 日本战后的改革
(一)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反法西斯盟国和日本人民的要求下,由美国占领当局主持,在日本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民主化”改革。改革从修改宪法开始。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D.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 《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第 9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和战争手段。通过修改宪法,改革了日本的政治制度。同时,还在教育制度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二)政治改革
1.改革天皇制:1946年1月1日, 在美占领当局的监督下, 天皇被迫向全国人民宣布“天皇神格否定宣言” , 第一次把自己降为“人”。这对日本人民在精神上是一次大的解放。1947 年4 月3 日, 新的《日本宪法》正式施行。从总体上说, 这是一部反封建、反军国主义、反战争的和平宪法, 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使日本由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天皇为象征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
2.改革议会制:战前日本议会分为众议院和贵族院,贵族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不对选民负责,而对天皇负责;通过改革,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次,取消天皇以敕令、敕语立法的权利,排除天皇和军队对议会的控制和干涉。
3.改革内阁制:战前总理大臣由元老和重臣推荐,由天皇任命,总理大臣奉天皇之命组织内阁;经改革,建立了议会制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确定,一般由在众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总裁担任。
4.改革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自治:战前地方的一切行政事务和人事,均由中央决定和管理。
5.改革司法制度:战前,天皇是法律的最高主宰;经改革,一切司法权均归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同时,扩大了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最高法院成为同国会、内阁鼎立的独立机构。
6.扩大民主权利: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出于消灭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以使日本不再成为侵略战争的策源地和不再形成对美国威胁的目的,在该国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逐步废除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三)教育改革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占领军的监督下,日本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至今历时了约六十年的时间,是继明治维新时期的第一次教育改革
后的又一次全面的、彻底的教育改革。此次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技术革新需要的熟练劳动力和中、高级科技人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1947年 3月31日日本政府发布《教育基本法》,改革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实行与地方自治相适应的地方分权制,由民选的各级教育委员会负责当地教育行政及教员任免等事务。①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国民学历水平。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8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②改革理工科教育,加速培养科技人才。日本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增加理工科招生计划;其次,专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与知识密集型工业有关的专业。侧重讲授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和应用技术的方法论,力求反映新技术、新知识,培养实际能力。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成为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③确立产学合作的教育体制,指学校与产业界在教育科研活动方面的合作。
(四)经济改革
农地改革是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化改革中, 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一项改革, 始于 1947 年, 结束于 1949 年。农地改革法案规定出租土地一公顷以上者为经营地主及寄生地主, 一公顷以上的租佣土地强行收购, 一公顷以下租佃土地的地租最高不得超过农产品收获总量的20 % , 这一改革使地主被迫交出194 町步地,(占全国耕地的81.7 %)这些地主交出的土地大部分转到农民手中。第三, 解散财阀和整肃运动
1945年11月, 盟军总部发出冻结三井、三菱等十五家大财阀资产的命令, 1946 年4 月成立“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强行拍卖、处理财阀及控股公司掌握的股票, 切断资本内部的相互联系, 解散控股公司, 限制持股额,使股权分散。1947年9月解散了三井物特产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在此期间, 还公布了针对财阀的《禁止垄断法》和《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通过此项改革, 打破了家族主义的经营方式, 促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造成了一个竞争、开放的经济环境。
除上述几项主要改革措施外, 日本还进行了“劳动改革”。在文化领域, 采取了美国“六· 三· 三· 四”的教育制度, 禁止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在军事上, 解散了军队, 组建自卫队,规定日本的军费开支必须保持在国民总值的百分之一以下, 这使日本节省了大笔的军费开支用于经济发展。
二. 中国改革开放
(一)背景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从国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政治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领导人一直在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曾反复阐述过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他还讲:“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三)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改革发展可划为四个时期:1977~1984年,拨乱反正,恢复整顿的阶段;1985~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2003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时期。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在教育领域未深入进行,教育的重建系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就。20世纪90年代之后,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体制改革停滞,出现官本位、行政化价值的回潮,教育走上被称为“教育产业化”的轨道。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需要继续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四)经济改革
1.政府主导。我国的经济改革进行了三十年,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走出原有的体制模式。我国现阶段所遇到的很多经济问题也不是单一的经济方面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整个政治体制的协调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改革都是在基本政治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实行经济改革,一切经济政策都是由政府单方面制定,缺少监督和信任,以至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经济政策难以奏效。
2.渐进式改革。我国的经济改革从地域上看是从点到面,先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江重点港口城市,然后扩展到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最后再扩展到中西部地区。从行业上看,是从低级产业到高级产业,首先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始,解放束缚在农业中的大量闲置劳动力,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然后发展工业、出口贸易、加工贸易,市场化改革就逐渐扩展到各类商品消费领域,最后市场化的行业是一些重要的国有垄断行业,如汽车、钢材、通信、电力、住房、教育、金融,等等。因此,无论从地域还是行业看,我国的改革都是渐进式的深化过程。
3.与对外开放相伴生。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改革模式,同时也是参与世界经济的过程。一直以来,我国的政策思路都是以开放促改革,许多改革措施是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渐探索出来。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经济特区,还是90年代开发上海浦东以及21世纪初加入WTO,等等,无不是为引进外资,增加出口,发展经济。
三.总结:
二战后,由于日本是战败国,不准发展核武器,所以在这方面的负担小于中国,更多的资金用与别的建设,由于日本本土及其缺乏资源,所以他们把重点发展在技术上,当时日本有个组织叫产经联,他们联合日本政府大力培养人才,当时由于日本由于战败大量的赔款比战后的中国还穷的多,没饭吃的人大有人在,但就这个情况,他们还鼓励教育,给所有的学生免费提供午饭,以次来激励学生,人才就这样培养出来了。现在的日本经济就是全是靠高科技支撑,中国现在所谓的经济快速发展,其实就生产力来说没多少进步,只是不计后果的大量不可以开采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充当世界加工厂而已。
第二篇:战后 日本民族工业
战后日本保护民族工业的基本政策经验研究
林晨辉
战后的日本经济陷于崩溃和破产境地,但经过20 年左右的发展,到70 年代初,日本便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战后日本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最关键的一点是日本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保护和扶植民族工业的基本政策,使其免受先进国家不平等竞争的冲击和威胁,安全地度过成长时期,奠定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高级化的产业基础。主要做法是贸易保护和限制外资并举,突出对外资进入的限制政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抵御进口产品对民族工业的冲击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决定保护和扶植本国民族汽车工业,选择了以资本密集型的、吸收就业人口能力大的重、化学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发展路线。战后日本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国进口产品对本国民族工业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本国民族工业在幼小阶段创造一个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成长环境。从50 年代到70 年代,与本国民族工业以及整个经济实力状况和国际形势相适应,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经过了从全面保护转向有选择地保护的调整和变化,在具体措施上经历了从管制措施为主到关税措施为主,再到非关税措施为主的三个阶段。
(一)战后初期采取以外汇配额制度为主要手段的进口管制措施。日本政府 1949 年制订的《外汇及外贸管理法》,规定实行外汇配额制度,管制进口。日本通产省在执行过程中,尽一切力量减少成品进口,特别是那些直接与日本制成品竞争的商品进口,为日本民族工业战后的恢复创造了必要条件。作为行政管制措施,外汇配额制度是50 年代日本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手段。
(二)从 60 年代开始采取以关税措施为主抑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政策。进入60 年代后,由于国际压力,以外汇配额制度为基础的进口管制措施被迫废止,关税成为抑制进口的主要手段。日本政府于1961 年进行了一次关税制度的重大调整,把税收项目由原来的900 多项增加到2200 多项,并提高了关税税率。随着日本先后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加上对外贸易出现顺差,关税保护措施也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贸易摩擦日益严重,日本不得
不加快实施所谓贸易自由化政策。尽管如此,日本政府仍然采取多方面措施继续利用关税壁垒对民族工业实施保护。一是有意拖延,尽可能推迟贸易自由化的实施时间。二是根据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陆续有计划地开放,扶持成熟一个开放一个,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产业掩护继续保护扶持的产业。三是利用有效保护与名义保护的差别来实行保护。日本对工业
产品的保护性关税壁垒一直持续到70 年代中期才基本拆除,但农产品的关税壁垒仍在继续实行,实行保护的农产品多达24 种。
(三)强化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政策。从 70 年代后期起,日本产业面临的主要竞争威胁从发达国家逐步转向赶超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和一些传统工业产业,这些国家或地区已经不仅在本国市场排斥日本产业和与日本争夺第三国市场,而且开始直接进军日本市场。因此在实行贸易自由化后,日本并没有完全放弃产业保护政策,但保护从关税壁垒转向了越来越高的非关税壁垒,如提高卫生检疫标准。排污标准等商检标准,强化行业组织等。
采取限制和排斥外资的政策,把强大的外国竞争对手拒之国门之外与大多数国家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一向对外国企业在日投资采取限制和排斥政策,这实际上是日本产业保护政策从商品领域向资本领域的延伸。战后初期限制措施最为严格,到60 年代中后期和70 年代开始有所松动。日本外资政策由严格限制到有控制地有限开放的调整和变化,都是以日本民族工业对保护的需要程度为基础的。
(一)战后初期规定了严格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的审批条件和程序,把引进外资和与外资合作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日本政府于1950 年颁布了“外国资本投资法”,规定引进外资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要求引进外资要有利于改善日本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日本国内重点产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不得冲击国内中小企业,扰乱产业秩序。该法规定了外资进入的两条认可标准和一条不认可标准。认可标准是:有助于直接或间接改善国际 收支者;可直接或间接对发展重要产业或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者。不认可标准是:认为将对日本的经济复兴产生恶劣影响者。日本对外资进入的这种限制政策是进行了多方面利弊权衡后的结果。50 年代初期,日本的资金积累能力并不能,外汇严重短缺,引进外资显然有助于解决当时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当时日本的技术水平也远落后于欧、美,引进外资还有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日本政府认为,一时之利可以会带来长远之弊,在经营资源和经营规模上拥有明显优势的外国企业
在日本大量直接投资,必将导致本国企业被兼并、收购,从而妨碍本国产业和独立技术的发展。日本政府还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把引进外资或与外资合作权交给企业,在市场导向下,企业将难以避免图短利而招远祸。因此,日本政府决心采取限制外资进入日本的政策,并把控制权牢固地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对引入外资的审批标准,对外只有上述的原则界限,并无明确细则。因而其中政府的权力余地相当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政府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控制。在具体的审批过程中,日本往往附加极其苛刻的条件,而且故意拖延审批时间。在 50 年代,几乎没有外资企业能获得投资许可。60 年代,在实行了“日元股票自由购买制度”后,政府的控制稍有缓和,开始有少量外资流入。但外资直接投资的进展仍极为缓慢。
(二)在民族工业国际竞争能力大为增强的条件下,日本政府迫于国际压力才逐步对外资实行严格控制下的有限开放政策。到
了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日本国内产业基础已相当雄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国际收支状况也得到改善,1965 年日本对外贸易首次实现由逆差向顺差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迫于强大的国际压力,不得不宣布分步骤陆续实行所谓“资本自由化”。但是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与贸易自由化措施一样,资本自由化的实施也是采取拖延战略;二是针对不同产业情况规定所谓自由化比率;三是加强对国际交易中违法行为的控制,特别是针对外资项目强化反垄断法的执法;四是在开放外国投资的过程中推动国内大型企业的合并和业务协作。在制定《资本自由化实施标准》后,日本从1967 年至1975 年分五次实施逐步放宽外资政策的资本自由化措施。但是到80 年代初期,农林水产业、矿业仍然只准在外资比率不超过50%以内实行资本自由化。日本放宽对外资进入日本的限制是有条件的。开放投资的过程是以保护主义为基调的,对外资由限制到逐步放宽,所依据的标准最主要的是日本的经济实力。
(三)战后初期引进外资以借款为主,后来有限开放证券投资,引进外资的方式严格限制在间接融资为主的格局上,使外国出资者与日本企业实际经营保持尽可能严格的隔离。1950 年至1965 年的15 年间,日本引进外资的方式大部分是借款,主要是通过银行,少量是由银行担保、由企业直接借人。这一时期引进的各类外资总额仅46.43 亿美元,平均每年只有3.1 亿美元,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融资,占94.12%。在间接融资中,以外国贷款为主,总额达31.32 亿美元,占71.1%。
从 1968 年开始,以证券投资的方式引进的外资有所增加,直接投资也略有增加,但大部分却是经由市场的股票投资。1956 年至1965 年,日本引进的外资总额中公司股票占17.3%。1966 年至1969 年,引进外资中公司股票比重上升到48%,1970 年至1973 年进一步上升到72.3%。战后日本采取限制和排斥性的外资政策,主要的原因是基于产业安全的考虑和自身产业
结构的选择日本在经济赶超过程中,并不是不需要资金和外汇,实际上日本长期受到资金和外汇不足的困扰。必要的进口和技术引进都需要巨额外汇,从1956 年到1973 年,日本共计进口商品2015 亿美元,引进技术支出近43 亿美元,合计2058 亿美元。这相当于同期日本总积累的24%。从战后初期到1965 年,日本的国际贸易一直处于逆差,要支付这样一笔资金并不容易。如果加上日本当时国内大规模经济重建和后来实行的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学工业化战略,资金总的缺口是相当巨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为什么不仅不鼓励引进外资,而且对外资的进入实施世界上少有的严格限制,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长期排斥那些企图向日本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国企业?产业安全的考虑和产业结构的选择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一)防止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外国资本对日本产业和市场的垄断与控制。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担心就是国际垄断资本把日本尚处在幼小阶段的产业扼杀在成长过程中。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重视民族资本的纯洁性的习惯根深蒂固,同时看到美国巨大的跨国公司迅速打进并占领西欧市场的先例,认为一旦跨国公司登陆日本,那用不着多久,经营权就会被夺走,市场被占领。另外,日本要靠“国际贸易立国”,要把商品输出到海外去,是绝对不可能甘于依附外国资本的。
(二)防止外国资本的利润汇出造成日本经济发展的利益流失和对日本国际收支的冲击。外国投资最终是要取得利润的,日本人担心当外国资本把在日本取得的大量利润以投资收益或上缴总公司的形式向外汇出时,造成利益流失,使日本在国际间的利益分配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担心外国资本的大量利润汇出造成的外汇流出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三)防止因引进外资强化日本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关系,丧失产业技术进步的主导权。日本人始终认为,外国资本投资建立的子公司不可能在资本输入国积极开发技术和产品,最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主导权一定掌握在母公司手里。
(四)防止日本产业政策的贯彻受到影响。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形成的社会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取向具有排斥外来和内部协商的机制。日本产业政策在贯彻过程中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实行所谓“官民协调体制”、“劳资协调体制”、“行业组织协商体制”。如果在企业构成中有一定比重的外国企业存在,这种内部协商的政策贯彻方式就将受到严重威胁。产业政策将难以收到理想效果。而且,通产省的多数人认为,如果在战略产业部门,民族企业和外资企业展开竞争,进行混战,诱导性的产业政策就更难以推行了。
(五)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也决定了日本不可能鼓励引进外资。日本所要扶持与发展的重点产业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它们并非是当时发达国家正在转移出去的产业,而刚好是将与资本输出国在获取国际比较利益方面竞争的产业;二是日本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上并无特殊 自然优势。这样,外国资本不会集中向日本希望的产业投入,也就是说通过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不可能满足日本的结构选择要求。实现这些产业的发展,只能靠政府政策扶持下的自我积累。在拒绝引进外资的情况下,日本通过高积累、盘活存量和借用少量多边或双边的优惠贷款三种基本途径,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资金紧缺的难题。日本人素有高储蓄率的传统,再加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消费的政策,使日本在赶超过程中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远超过其他发达国家。通过固定资产特别折旧制度和大力发展金融业等办法。盘活用活国内存量资金。另外从世界银行和美国进出口银行借用少量贷款。研究借鉴日本经验,对我国民族工业实行保护和扶植并重的政策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和失控现象,对
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民族工业受到进口和外资企业的双重冲击陷入相当困难的境地。
借鉴日本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保护和扶植我国的民族工业,已势在必行。
(一)要制定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国家战略。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除了赶超别无选择。日本当初缺乏重化工业基础,但却能作出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的果断战略选择。我国经过四十多年努力早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已经具备雄厚物质基础,比日本当初更有条件实施赶超战略。
(二)尽快明确对民族工业实行保护和扶植并重的政策。许多人主张不保护落后,国内企业应当推向国际市场,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问题是,我们民族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实力悬殊。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去跟人家竞争,就如拿鸡蛋去碰石头。正因为我们落后,所以才需要保护。我们自己不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发善心来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的,遵循优胜劣汰法则的市场机制也不会自动为我们的民族工业提供保护的。
(三)加强对外政策与国内政策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日本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在采 取对外政策行动之前,都要全面、深入地评估这项政策行动对国内产业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把对外经济政策作为实施国内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手段,根据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适时确定和调整有关的对外经济政策。我国应当借鉴这一经验,加强对涉外政策的综合平衡和协调,防止对外政策与国内政策的脱节,更好地使对外政策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当前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种努力应当充分考虑民族工业的现状,并与国内做好衔接,进一步为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做好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环境的各项准备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安排、组织引导和特殊支持。二是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考虑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搞好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和协调,保证进口
不构成对民族工业的威胁。贸易政策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手段应当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工具
来运用。此外,应当尽快制定反倾销法律,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涉外执法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对引进外资的规模和项目构成的宏观控制,加强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活动和在华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日本对特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态度历来是“敬
而远之”,外国企业想把日本尚处在幼小阶段的民族工业扼杀在成长过程中,使日本成为外
国资本的附属物。日本人对于外国投资所能带来的技术引进不抱任何幻想。我国最近几年的经验也表明,引进外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产业技术差距问题。当前应当进一步完善
外商投资导向目录,完善项目审批制度,把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的重点调整到利用外资上。尽
快制定反垄断法,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维护国内市场正常的国际竞争秩序。__
第三篇: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题目: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班级:11级历史汉班 姓名:梁永辉 学号:20111104545
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沉重灾难之后,人类社会本应享受更多的安宁与和谐,但令人遗憾的是却进入了东西方政治与军事全面对峙的冷战时代。对这种形势发生重大影响的,无疑是个别大国推行的对外政策。宋成有、李寒梅撰写的《战后日本外交史》重新审视了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与时代气息,称得上是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以全球视角研究日本战后外交的代表性著作。
《战后日本外交史》第一编占领时期对美一边倒外交路线的确立。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英法力量受到削弱,殖民主义体系瓦解,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欧洲的影响开始下降,亚洲的影响将要上升。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对日本进行了单独占领、并实施以服从美国的全球利益为目标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一系列改革,成为日本战后民主化的主潮,给日本乃至国际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战后日本外交史》始终把握了这样一种趋势:以美苏为两极的新大国强权政治代替了凡尔赛体系的旧的强权政治,两极的矛盾与斗争在世界范围内以多种形式全面展开,成为影响战后国际关系的主导因素。在这个大背景下,日本外交被纳入美国全球战略的框架内,是为冷战服务的亦步亦趋的追随外交。该书在探究日本外交活动的宏观国际环境的同时,还探究了日本国内领导人对外交政策的影响问题。由于美国对日占领并左右其外交政策,自吉田茂内阁起,日本依托美国的庇护寻求自己的发展已成为其外交的既定方针。
第二编是对美一边倒追随外交路线的局部调整。在这一阶段,单纯地由美国支配的外交路线越来越受到国内的反对与批评,同时由于国内经济恢复和增长,因此出现了对美日关系框架内的局部调整。比如“自主外交”的提出,以增加日本的自主性,试图减少美国人控制的势力。
《战后日本外交史》对日本与中国的关系特别重视。例如在《日中关系的进展与挫折》一章中作者所提到的为推进日中关系正常化而辛勤工作的日本友人不下数十人, 面对日中关系的低谷,更多的日本友人却逆流而上为改善日中关系而努力。他们当中有政治官员、国会议员、新闻记者、学者和工商业巨头,活跃在日中邦交正常化前的民间外交中,为推进日中关系的发展扮演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角色。
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是该书着力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认为,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修复与改善关系,是在东西方冷战体制形成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既有追随美国政治路线、作为向其讨价还价的政治砝码的一面,也有渴望获得东南亚资源与市场的现实考虑。作者具体地剖析了日本与东南亚的复杂关系,为读者理清了日本外交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今天对日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编是走向自主外交阶段。到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国内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对外贸易、黄金外汇储备等急剧增长,日本领导人对走向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自主外交踌躇满志。因此,日美关系进入了一个难以逆转的新阶段。中日邦交正常化是本编富有特色的内容。在本编中,读者可处处感受到日本为走向自主外交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更感受到中日两国领导人为实现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第四编是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等距离、全方位外交阶段。70 年代在保持日美特殊同盟关系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与中国、苏联、东南亚、大洋洲、中东和欧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以树立作为经济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强调自主性,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了自己的独立看法与行动,如抢在美国之前恢复与中国的邦交关系,增加对第三世界的对话和援助, 加强同中国、东盟的协商与合作等等。作者探讨外交中的多边关系,实质是在探讨一种全球机制,在国际活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是相当富有教益的。但是作者也指出,无论“全方位自主外交”还是“多极自主平衡外交”,日美关系仍是日本对外政策的核心部分。
第五编是走向分享世界领导权的大国外交阶段。进入80年代,日本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之后,已不满足于以往的“多极自主”、“ 等距离” 和“全方位”的外交方针,力图以“西方一员”外交来取而代之,担更多的国际重任。该书指出,在国际社会抵制苏联势力南下与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联合行动中,日本“旗帜鲜明地加入到对越南的抵制与制裁的行列”,主张召开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愿意在资金、技术和其他领域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日本越来越多地插手世界热点地区与热点问题,突出日本在当今世界的大国地位;1987年以来,日本军费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费投资大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的整体形象。
读罢全书,感到《战后日本外交史》有两个显著特色:一, 视野广阔, 取材宏富。该书并没有局限在传统的政治外交, 而对当今高科技时代经济规模与质量、人力资源与素质、科技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也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特别是把冷战结束后解密的历史材料摄于笔下, 更增添了它的学术分量。许多立论新颖别致,反映出作者宽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信手拈来的史学功夫;第二, 研究历史, 关注现实。作者在目睹了近年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种种活动之后,得出了忧心忡忡的结论:“可以肯定,日本会进一步加快走向政治大国、积极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步伐。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在国际上发挥大国作用将是日本不变的外交目标”。确实,日本近年来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活动不同凡响, 国内不断有人否认战争责任, 这些消极势力每每为厉为祟,困扰着日本与世界、尤其是与亚洲各国建立真正平等、友好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对比数据
1978年,我国GDP为3645.2亿元,财政总收入为1121亿元,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
2002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为102398亿元; 2006年,我国GDP又突破20万亿元,为211923亿元,折2.7万亿美元。
2002年,我国GDP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3.9%、日本的37.0%、德国的71.8%,2006年上升到相当于美国的20.0%、日本的60.6%、德国的91.3%。
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成就:
(1)GDP已达2495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1.9%,突破3.6万亿美元,世界第四。
(2)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达到5.13万亿元,同比增长32%。财政增幅几乎等于GDP增幅的3倍。
(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增长23.5%。世界第三。进出口相抵,外贸顺差达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4)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大幅增加,达到152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世界第一。
(5)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世界第一。
3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世界第一。最近5年中,我国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不断提高,2002年为4.4%,2007年为5.5%。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迅速实现了和平崛起,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正在改变着世界。
当美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前进乏力时,世界经济正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中国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一)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于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中有两句话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这两句话不仅旗帜鲜明地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坚定性,而且也明确了下一步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由此可见,今后,中央对改革开放只会加强、只会扩大、只会深化,不可能倒退,不可能停滞。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实际上也是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阐明的一个全面的、发展的、深刻的改革论和开放论。
【今日主讲】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
【中心思想】
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完善改革开放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各方改革开放的共识,形成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所以在这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感、自豪感;展望改革开放的未来,可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课堂速写】
为什么要隆重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因为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使我们党焕发出新的创造活力。它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党的命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21万多亿,增长了57.5倍,到2007年则是24.66万亿元。中国外汇储备去年底达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5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其中德国与我们挨得非常近。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算,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
经济是和政治、军事联系在一起的,弱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弱国是没有外交的。国家强了,说话就有人听,国家弱了,就没有话语权。普京就曾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30年的改革发展,伴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我们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也更强了。比如,由西方发达国家召集的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问题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要求吸收中国参加,就证明了我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1978年,中国光农村的贫困人口就有2亿5千万,占总人口的30%。到2006年的时候降至2148万,仅占我们总人口2.3%。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也就是说,中国为世界脱贫事业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2007年和1978年比,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7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二者平均每年都增长7%。而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6.3%,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下降到43%,这都充分说明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2006年1月1日起,党和国家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又取消了在中国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也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改革开放也给杭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杭州的国内生产总值28.4046亿元,财政总收入9.9043亿元。到200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了4103亿元和778.43亿元,城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同时,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个阶层群体都获得了改革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比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38元增至2007的21689元,增长63.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2元上升到2007年的9549元,增长57.9倍。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我们做梦都想不到!比如现在我们的私家车很多,有的人家一户就有两辆。还有些企业主是农民出身,在创业初期,他们根本
不可能想到现在还可以拥有自己的飞机,更别提手机、电脑啊这些越来越普及的电子消费品了。当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现在都一一实现了。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竞争、效率、民主、法治等等意识是30年前所不可想象的,特别是,人们可以自由地思想,自由地选择,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自主、独立,这是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精神领域的一个最大变化。原来走在大街上,大家穿得都差不多,灰色的,现在花花绿绿了、五光十色了,人们的思想也变得活跃了,创新力强了,人也聪明起来了,文明起来了。人的思想从僵化、半僵化,从“两个凡是”走出来了,国家也从封闭、半封闭走向了开放和自信。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革调动了亿万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的局面。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富起来了,但是我们要防止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一个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人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后,还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3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外开放在带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会带进一些糟粕,正如小平同志所说,开放了,新鲜空气进来,但有的时候,苍蝇蚊子也进来了。所以,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国门要打开,好的东西放进来,不好的要拒绝,苍蝇蚊子要赶掉。此外,我们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难免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但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走势分析》储东涛
回答者: syl1984-助理三级 10-29 13:41
· 1979年1月邓小平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 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984年国务院发出《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确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1990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
·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 1997年:香港回归
·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 1999:澳门回归
·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
· 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2001年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逐渐改变国人生活
· 2002年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 2004年温家宝: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 2004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
· 2004年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
·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农民心声
· 2006年青藏铁路顺利通车巨龙跨越世界屋脊
· 2007年《物权法》出台
·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 2007年中国“嫦娥”成功飞天圆千年梦想国威大振
·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
·神舟七号飞船“飞天”获得圆满成功
改革开放30年
30年过去了,真可谓是弹指一挥间。在这30年中,我们的祖**亲----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从1978年到2008年,我们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整整30年。中国社会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崛起的速度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中国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用30年的时间把贫困人口从两亿减少到2000多万,在“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的惊呼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岁韶华!
30年改革开放,30年功勋卓着。30年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策,是最科学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决策。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从森林到牧场„„先进代替了落后,机械取代了人工,旧貌换新颜。我们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载人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的圆满成功„„、2009年的建国60周年、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1年的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年――――我们籍改革开放辉煌之成就,借十七大之东风,深感盛世良机,当砺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总结改革经验,展示发展成就,提升执政理念,扩大对外影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此刻,你正在为你自己的历史打下印辙!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震撼人间①。望祖国,山河变秀,天蓝地阔。人民生活大提高,科学进步航天展。路线正,政策策略明,国情稳。庆丰功,继前贤,为民族,鸿图展。倡“三个代表”科学观点,呵护人民权利,改善人民生活。长久远,复兴大中华,朝暮言。
第五篇:战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
战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
在德国首都柏林历史性的标志建筑勃兰登堡门不远处,一片壮观的纪念碑群赫然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占地达1.9万平方米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面对这一德国人为自己竖立起的历史耻辱柱,人们不能不惊叹于德国政治家们的巨大道德勇气和历史责任感!
当然,在日本战争纪念碑是有的,但那不是为亚洲各国受害人民而立的,而是献给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甚至是战争罪犯们的。就在静冈县伊豆半岛的伊豆山上,就建有一座所谓“七士之碑”,纪念的就是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了死刑的7名甲级战犯。让这些战犯们一如他们靖国神社中的同僚们一样,岁岁享受香火与膜拜。如此举止怎能不会深深刺伤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呢?
德国和日本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战后也同样崛起为经济大国,但两国对待历史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日本到现在都认为自己不是被打败的,而是为了“避免日本人民受到更大的伤害”而投降的。他们的自私自利的丑恶嘴脸终将他们自己暴露无遗。
南京大屠杀70周年,但目前日本国内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看法仍然是摇摆的,右翼势力仍坚决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有的媒体最近仍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日本《读卖新闻》的社论,以“南京事件70年”取代大屠杀的敏感字眼。更有甚者是,《产经新闻》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指国民党为了战时宣传的需要,虚构了南京大屠杀。“will”杂志12月号撰文称“捏造南京大屠杀”,又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反日宣传的最高杰作、是传播反日的病毒”。
日本右翼势力认为,承认侵略是有损日本人尊严的一件事,尤其是向东亚和东南亚这些在他们眼中的二、三流国家认罪,是非常耻辱的,就好比中国国家男足输给了马尔代夫国家男足。日本是一个很要面子的民族,也同样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他们是不会轻易向任何国家低头的,包括中国和美国。
日本国内对战争罪行正在进一步的淡化,假如政府突然宣布曾经侵略过别国,那就无法自圆其说,会在青少年一代中造成巨大影响,其代价是惨重的。所以说日本是不会轻易宣布侵犯过别国的。
但是日本国内的媒体和知名人士并不同意日本对待战争的看法及态度,相反他们采取批评的态度:日本一些知名人士近日也对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立场进行了批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长中田说,日本战后教育存在很大问题,许多人对那段历史认识不深刻。年轻人不关心政治,这导致日本社会在历史问题上出现偏差,日本领导人应该认真反思。
作曲家池边晋一郎在《赤旗报》上撰文说:“只有正视过去,进行反省和谢罪,应该赔偿的就赔偿,才能够创造未来。”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并非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至少还有良心的。
日本为何如此不干脆,杀就杀了,自豪什么啊,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正视历史,不要胡编乱造;要尊重中国人民,不要伤害无辜;要勇于认错,不要逃避责任。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更应该要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看准对象再下手啊。中国也不是一个好惹的国家,中国的强大无须用其他国家来证明,用日本的瞠目结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