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柱县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3 05:3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天柱县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天柱县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中共天柱县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肇东市委政法委

关于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的实 施 意 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进执法监督工作,维护公平正义,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完善和落实执法责任体系及程序,提高干警素质,特制定此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通过执法监督活动,不断增强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的法制观念,端正执法思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法,建立健全公正的执法体系,切实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努力提高严格、公正司法的能力水平。

工作原则:

1、在执法活动中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2、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执行政策和执行法律有机统一起来,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

3、全面指导与个案监督结合,有错必纠,保证严肃公正执法。

4、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代替政法部门具体办案,支持政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二、执法监督工作的内容和范围

(一)认真检查政法部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调查分析和及时纠正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保证严格执法的具体措施;

(二)调查研究政法部门的执法情况,支持政法部门严肃执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三)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开展案件评查,认真纠正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

(四)督办有重大影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督促政法部门依法及时、严肃、妥善处理,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协调行动、依法办理;

(五)协调有争议的重大、疑难案件;

(六)协助组织、纪检部门考察、管理政法部门的领导干部,把是否严格执法作为称职与否的重要依据;

(七)组织协助其他执法监督职能部门搞好执法监督工作;

(八)完成市委和上级政法委交办的执法监督工作任务。

三、执法监督工作的具体职责

(一)经常了解、掌握政法部门的执法情况,督促政法部门就有关情况作出报告;

(二)在政法部门正确的执法活动受到阻挠或干扰时,帮助排除阻挠和干扰;

(三)发现政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知法犯法时,提出纠正意见,并督促限期改正;

(四)监督政法部门严格执行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

(五)对领导指示和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人民群众上访申诉案件,督促有关政法部门认真办理,承办部门要按要求上报办理结果。

四、执法监督的主要形式

(一)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

(二)针对突出违法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

(三)对群众反映执法不公、有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进行个案监督调查;

(四)对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五)主持召开政法委员会会议或有关政法部门负责人会议,协查重大疑难案件。

五、执法监督工作的程序

(一)一般程序

1、实行内部立项审批。市委政法委对需要监督的重要事项和重特大案件,应提出监督原因、依据和具体工作意见,报市委政法委领导批准立项。

2、向有关政法部门下达执法监督通知,提出具体监督意见,必要时进行调阅卷宗审查。

3、政法部门对市委政法委监督的重要执法事项和重特大案件在限期内报告结果。

4、市委政法委对办理结果存在问题的,依据不同情况,要求

其进行再次整改、通报、跟踪问效。

(二)执法检查程序

1、组织开展全面检查,要采取普遍复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政法部门办结的各类案件,从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以及法律文书制作等方面逐案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组织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并就检查出来的问题与被检查单位和部门交换意见,限期依法纠正。

2、针对一个时期政法机关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或某一政法部门在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检查要从政法部门抽调人员参加,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办法,落实整改措施,实施专项治理。

3、开展全面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与人大常委会和政法部门系统内部的执法检查结合起来进行。市委政法委指导或参加政法部门、系统内组织的检查,从中了解掌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

4、对执法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案件,市委政法委提出建议或责成有关政法机关复查、复议,对确属错案的,督促有关政法部门依法纠正。

(三)督办重大事项和重特大案件程序

对领导指示和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重大事项或重特大案件,政法部门必须认真承办。

1、上级有关部门交办或市委领导指示的事项或案件列为督办

事项,承办单位要认真办理并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告案件查处结果。

2、市委政法委领导批示的案件列为交办事项或案件,有时限要求的,承办单位要按时上报查办情况和结果。

3、市委政法委执法监察室受理的人民群众上访申诉案件列为转办案件,由有关部门依法办理。

4、对有关承办单位报告的专办、督办案件办理结果,要由市委政法委执法监察室认真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通知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对符合要求的办结事项,属上级领导批示、上级机关要求报办理结果的,要正式行文报告;属于本级领导批示和交办的事项,要向原批示领导专报。

(四)协助组织、纪检部门考察管理政法干部,依照有关组织、纪检工作程序进行。

六、执法监督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市委政法委把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执法工作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市委政法委和政法部门依照有关违法办案、错案责任追究制等相关规定,落实执法责任制。政法部门拒绝接受正确监督意见或在限期内不履行法律职责的,市委政法委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市委政法委监督意见的,按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凡属故意和过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导致错案、错误处理,又不自行纠正的,或者对市委政法委的监督

意见、决议拒不执行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责任人的处理根据党纪政纪及《政法干警责任追究办法》执行。对未按规定处理的,市委政法委提出处理意见,所在部门要在要求的时间内执行。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建议或意见。对错案、错误处理的确认,由政法各部门认定,对有争议的案件,由市委政法委组织有关部门确定。

第二篇:政法委全称中国共产党党委委政法委员会

政法委全称中国共产党党委委政法委员会,它既是政法部门,又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同级党委加强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其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督促政法各部门贯彻执行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及同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统一政法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

(二)定期分析社会治安形势,对一定时期本地的政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三)组织推动政法部门开展新形势下加强和改革政法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向同级党委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各部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五)研究指导政法执委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协助组织部门做好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科、处、队、庭、室干部的考察和管理。

(六)切实履行政法委职能,抓好执法督促工作,支持和督促政法各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关系,重大业务问题和有争议的重大疑难案件。

(七)指导下级综治委、政法委工作。

(八)地方政法委完成同级党委和上级政法委交办钠渌孪睢?br

政法委机构职能

一、贯彻执行党对政法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分析社会治安形势,采取措施办法,及时向区委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维护全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支持政法各部门严格依法办事,发扬政法工作的优良传统,探讨政法工作的改革。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关系,协助解决重大业务问题。

三、政法委员会原则上不讨论案件,但对个别有重大影响的、涉及面广的疑难案件和有重大争议的案件,协调有关部门的意见,具体办案由各部门依法各司其职。

四、在区委领导下,参与、协助组织部门研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

五、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

六、研究社会治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对需采取的重大措施提出建议。

七、掌握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向区委、政府及时提供信息。

八、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和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九、总结交流典型经验,推荐表彰鼓励先进。

十、办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政法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政法委机构职能

一、贯彻执行党对政法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分析社会治安形势,采取措施办法,及时向区委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维护全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支持政法各部门严格依法办事,发扬政法工作的优良传统,探讨政法工作的改革。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关系,协助解决重大业务问题。

三、政法委员会原则上不讨论案件,但对个别有重大影响的、涉及面广的疑难案件和有重大争议的案件,协调有关部门的意见,具体办案由各部门依法各司其职。

四、在区委领导下,参与、协助组织部门研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

五、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

六、研究社会治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对需采取的重大措施提出建议。

七、掌握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向区委、政府及时提供信息。

八、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和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九、总结交流典型经验,推荐表彰鼓励先进。

十、办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政法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政法委工作规则

第一条 为了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政法机关良好形象,为全区投资、建设、干事创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首问负责制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 首问负责人是指在本单位范围内第一个被办事的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以下简称办事人)询问到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 首问负责人(以下简称首问人)的主要责任:

1、办事人到本单位来访及联系其他工作时,首问人必须使用文明语言,做到热情周到,问一声好,让一个座,倒一杯水,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2、办事人提出的办事事项属于首问人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首问人必须及时办理,一次性告知经办内容,提供有关法律、政策和渠道,耐心、细致地解答有关询问。

3、办事人提出的办事事项不属于首问人职责范围内,但是属于本单位其他人员而因有关责任人不在或联系不上的,必须将办事人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及拟办事项的主要内容进行登记,并立即置于有关责任人的办公桌上或以其他方式转交责任人;有关责任人阅知内容后要尽快与办事人联系,在规定时限内办理 3 办事人需要办理的事项。如责任人出差,或暂无责任人,或办理事项要求紧急以及责任不明确等,首问人应当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报告,并负责给办事人答复。

4、办事人提出的办理事项不属于首问人职责范围内,但是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应主动告知并与有关人员或政法部门联系,搞好衔接工作。

5、办事人提出的办理事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首问人应当耐心解释,并尽自己所知给予指引和帮助。

第五条 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工作业务和工作程序,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而且要了解有关科室或政法各部门的职能;要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为办事人着想,为办事人服务;要加强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执法水平,提高办事效率。

第六条 对自觉遵守首问负责制,积极主动协助办事人解决问题的工作人员,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第七条 对违反首问负责制,并经查实具有下列情节者,应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并向办事人赔情道歉。

1、首问人没有及时或没有在限期内将办事人拟办的事项办理完结的;

2、首问人没有及时将办事人拟办的事项移交给有关责任人的;

3、有关责任人到岗后没有及时与办事人联系解决问题的或没有在限期内办理的;

4、冷漠对待办事人、应当告知而没有明确告知有关事项的;

5、对自己所承担的职责不清、办事程序不熟悉、办事过程中出现差错的;

6、对办事人提出的办事事项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

7、对办事人态度恶劣,使用不文明语言的;

8、借办事之机吃拿卡要或变相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

第八条 本委设立违反首问负责制投诉电话:0932—8216277,由机关党支部检查落实。

县委政法委是县委领导、管理全县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县委政法委机关是县委政法委的办事机构;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综治委)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管理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常设机构,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综治办)是县综治委的办事机构,与县委政法委机关合署办公。县委政法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州党委的部署,统一政法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对全县政法工作做出全局性部署,并督促贯彻落实,不断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二)组织和指导全县政法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和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协助县委及组织部门考察、管理政法部门的领导干部。

(三)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督促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和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五)检查政法部门执行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研究制定完善严肃执法、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

(六)支持和监督政法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严格执法,秉公办案;组织研究和协调有争议的重大疑难案件,督促和推动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负责对政法部门执法监督工作的党内监督。

(七)组织推动政法战线的调查研究工作,针对政法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

(八)指导检查乡(镇)及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管理下派挂职的政法副书记、副乡(镇)长。

政法委岗位设置

(一)政法委办公室

主要是秘书和调查研究工作。负责信息收集,协助领导了解掌握政法工作的全面情况,负责督促检查,协助领导推动各项决策、决定、批示的贯彻落实,负责内外联系,综合协调,办理会务、机要、保密、档案、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文印等日常工作,管理机关财产、固定资产、车辆等。同时负责调查掌握全区政 5 法工作动态和社会治安形势,提出建议,推动政法战线的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

(二)执法督导室

主要是检查政法部门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结合实际制定严肃执法的具体措施,监督支持政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指导和协调政法部门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严肃执法;了解执法检查和政法部门执行错案查究制等有关情况;对有争议的重大、疑难案件提出建议。

协助政法部门搞好队伍思想、纪律、作风建设和教育整顿工作;协助抓好政法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按干部管理权限,检查和处理政法战线党员干部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协调有关部门调查、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党员干部的处分;督促政法部门对有关党员干警违法违纪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负责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要负责制定全区综治工作中、长期规划和计划;了解掌握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分析研究社会治安和综治工作形势,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和措施,按照区综治委的总体部署,指导检查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开展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交流反馈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组织协调全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管理护路联防经费;组织实施对乡镇、综治成员单位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书的检查考评,组织开展对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表彰奖励活动。

第三篇:察右后旗委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

察右后旗委政法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旗委政法委的职能作用,规范旗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根据中央政法委、中纪委、中组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等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党委政法委员会对政法部门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精神,结合我旗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执法监督工作的主动性 旗委政法委是代表旗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对政法部门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是党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重要形式,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旗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依法按程序监督、检查政法部门的执法活动,支持政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促进政法干警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法部门得到贯彻落实,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政法部门得到正确实施,保障旗委政法委对执法工作实行有效领导。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规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执法透明度, 提升执法水平,增强做好执法监督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接受旗委政法委的领导和监督,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旗委政法委执法监督行为

(一)执法监督的原则

旗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1.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原则; 2.依法、规范、科学监督的原则; 3.支持政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的原则;

4.坚持促进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执法的原则; 5.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二)执法监督的职责

1.监督、检查政法部门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党关于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旗委关于政法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

2.监督、检查政法部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情况,指导政法部门建立健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制度,推动政法部门之间以及政法部门与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建立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协作配合机制,确保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正确实施;

3.评查纠正政法部门执法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推动政法部门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工作制度;

4.建立健全政法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和办案协商工作机制,政法部门和有关部门之间的案件沟通工作机制。

5.督促政法部门依法及时办理有重大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

6.协调政法部门之间存在重大分歧、上级交办或本级政法部门提请协调的对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7.支持政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帮助政法部门排除执法办案中的困难和阻力;

8.在协助组织部门考察、管理政法部门领导干部时,把是否严格执法作为称职与否的重要依据;

9.协助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政法部门领导干部和干警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问题;

10.办理旗委交办的其他执法监督工作。

(三)执法监督的方式

执法监督工作的方式包括执法检查、案件督办、案件协调、案件评查、重大执法活动和事项报告备案等。

(四)执法检查的规定

旗委政法委可以自行组织执法检查,可以组织政法部门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可以派员参加政法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的执法检查。

旗委政法委围绕政法部门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定执法检查的重点,如对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在执法理念、执法行为、执法作风、执法公信力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了解群众对执法状况及对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政法队伍的反映等。

旗委政法委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1.明查暗访。可以听取有关政法部门工作汇报、列席政法部门有关执法工作会议、检查有关执法情况记录,对政法部门执法情况进行暗访;

2.社会调查。通过走访有关部门和单位,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随机访问,征求对执法工作的意见,了解对执法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3.核查案卷。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廉洁的已结案件,可以通过核查案卷的方式,评查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谈话。与被检查单位党组(党委)成员,干警以及群众集体谈话或者个别谈话;

5.其他有助于了解执法实际情况的工作方式。旗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政法部门抽调人员、选聘政法部门退休干部、执法监督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组成执法检查组,每半年采取以上其中一种方式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对执法检查结果及时向被检查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被检查单位收到反馈意见后,应当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并在30日内将整改情况报告旗委政法委。

(五)案件督办的规定 1.旗委政法委督办的案件包括:上级党委、上级政法委及旗委交办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政法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提请督办的对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中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重大案件;政法干警涉嫌违法犯罪的重大案件以及其他需要督办的重大案件。

2.承办部门接到督办通知后,应当按照督办意见及时办理,一般应当在30日内报告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对未按期办理的,旗委政法委应当催办并要求说明情况。对不及时办理且不说明情况的,责令限期办理并予以通报,并视情抄送承办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

(六)案件协调的规定

1.旗委政法委协调案件的范围主要是重大、敏感、复杂、疑难案件,具体包括:上级党委、上级政法委、旗委交办的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需要协调的案件;政法部门党组(党委)及有关部门党组(党委)提请协调的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旗委政法委认为需要协调的其它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不予协调的案件。政法各部门内部意见分歧的案件;上级政法部门已有明确意见的案件;越级提请协调的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无法协调的案件;旗委政法委认为不需要协调的其他案件;对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单位未按程序交办、报批的案件,在补足程序前不予协调。3.协调案件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政法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不代替政法部门行使职权。协调主要是统一执法思想,明确办案的原则和方向,确保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协调一般不对案件定性和实体处理提出具体意见。

4.案件协调的程序。提请协调案件的报告必须提请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批准并加盖公章,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案情、主要证据、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情况、争议焦点、提请协调的问题和倾向性意见等。提请单位对报告的事实和证据负责。

5.案件协调的方式。召开政法部门业务机构负责人会议、召开政法部门负责人会议、召开政法委员会会议、书面协调、其他方式。

6.提请协调案件的处理。旗委政法委在收到提请协调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审查是否协调并作出决定,并通知提请单位,对不同意协调的应当在决定中说明理由。经协调取得共识的案件,以会议纪要或者有关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印发有关部门执行,有关部门应当严格落实,不得擅自改变协调意见或者拖延不办,案件和相关事项办结后,应当向旗委政法委报告办理结果。如因新的情形,致使协调意见不能执行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旗委政法委说明情况,旗委政法委及时重新组织协调研究。协调案件形成的会议纪要等属于党内文件,政法部门不得在法律文书中作为定案处理的依据予以引用,不得归入案卷正卷。

(七)案件评查的规定

1.旗委政法委对可能存在执法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等已经终结的案件组织评查,提出评查意见。评查的案件包括上级党委及政法委、旗委及市委政法委批办、交办案件中需要评查的案件;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中需要评查的案件;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存在执法问题的案件;涉法涉诉信访重点案件;在本地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案件。

2.案件评查的标准包括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办案程序是否合法、法律文书是否规范齐全、执法效果是否良好、办案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纪问题。

3.案件评查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案件、全面阅卷、提出初步评查意见、视情调查走访、形成集体评查意见、与原办案部门交换意见、形成评查结论。案件评查一般应在提取案卷之日起60日内完成,案情复杂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日。

4.案件评查结论及时反馈各办案部门,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并通报组织部门。评查结论记入干警执法档案,并作为领导干部和干警个人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5.旗委政法委组织开展案件大评查活动,每年评查50件以上,政法各部门根据情况自行组织评查。

(八)重大事项报备规定

政法部门除了上级政法部门直接交办的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敏感案件外,对下列重大执法活动和事项应当严格在规定时间内执行报告制度:在本地、本系统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报告;在工作中发现的影响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和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在发现之日起7日内报告;制定的执法办案重要规范性文件,在实施15日前报告;在本系统推行的重大执法改革事项,在实施30日前报告;开展专项执法活动、执法检查或者专项治理情况,在开展前报告方案,在结束后15日内报告结果;其他需要报告备案的活动或者事项,在办理完毕后15日内报告。

加强对政法机关日常执法活动的监督,加大对涉黑涉恶犯罪和不立案、不捕、不诉、不判等案件的监督力度,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捕、不诉、缓刑、拘役、管制案件继续推行一把手把关审批、比例控制和按月统计上报制度,推进政法各单位公正廉洁执法。

三、严格落实责任,确保执法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政法部门的党员干警在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中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带头贯彻执行党关于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带头贯彻执行旗委关于政法工作的决策部署,带头贯彻执行旗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意见。对于违反中央八部委《规定》,拒绝、阻碍旗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政法部门领导干部及其他工作人员,旗委政法委可以责成有关政法部门党组(党委)对其通报批评,将相关情况录入个人执法档案,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同时抄送其上级主管部门。

旗委政法委在执法监督工作中,发现政法干警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协助或者移交旗纪检委、组织部门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有犯罪嫌疑的,向其所在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将有关材料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依法认定的冤错案件,向有关政法部门发出责令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的建议书,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报旗委办、政府办、组织部门、人大、政协相关委室和上级主管部门。

第四篇: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定位探讨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定位探讨

党委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执法监督是其重要的工作职责。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使之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调研,我们就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定位和工作方式进行如下探讨。

一、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定位、法律依据及与其它法律监督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政法机关是重要的国家机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作为专政机关、要害部门的政法部门必须臵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法工作的根本特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仅是履行执政职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政法部门正确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定位。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是党领导、监督、指导、协调、服务政法职能的集中体现和实现。从其权力的来源上看,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属于党内监督范畴,而且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直接从事政法工作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执法司法活动中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是对政法部门在适用法律、执行法律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偏差、错误和不公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现象、行为进行的监督。从根本上说,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是为了维护司法独立,保障司法权威。当前,理论和实践中,一些人受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认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以言代法”、“干扰办案”,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即“干涉论”、“越权论”、“无为论”三种错误认识。有人以检察、审判独立为由把党的领导、管理和监督与司法独立对立起来,从而排除党委的监督,是行不通的。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应该是:查案不办案、协调不取代、纠错不越位、监督不干扰,做到敢于监督与善于监督的高度统一。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权的法律依据。从根本上说,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权是由我国的根本法??《宪法》所赋予的,《宪法》确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原则,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监督是落实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刑法》、《民法》、《刑诉法》、《民诉法》等国家基本性实体法和程序法都是依据《宪法》原则,是执法监督的主要法律依据。相对于政法机关党员干部在司法、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是其予以党纪处理的主要依据。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其他法律监督的区别。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就其监督定位、监督对象、监督依据、监督范围和工作方式而言,与其它执法监督机关,如纪检、人大、检察机关及政法部门的内部监督等,有着明显的区别。

纪检监督也属于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对纪检监督的重点内容、职责权限、监督方式作了明确的规定。从《条例》的规定来看,纪检监督主要是对人民群众举报和反映的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纪检监督在对政法部门党员干部的监督与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在监督对象、监督重点内容和监督方式上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所区别,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全面性与专业性的区别。正由于政法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必要性。

人大监督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我国《宪法》第62、63、67、73条明确规定了人大的监督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监督职权”;《代表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因此,人大法律监督主要是通过司法部门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汇报工作,接受和办理人民代表的议案、报告,人大代表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等方式,重点对违宪活动和国家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其在监督定位、监督依据、监督方式上与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相区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属于法律监督。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权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一种专门权利,检察机关是从事法律监督工作的专门国家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主要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和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对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其监督的法律地位和侧重点上区别于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

政法部门层级监督属于审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业务监督。其监督依据一部分来自党政部门组织法规和政法机关组织法,如《人民警察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一部分来自各种诉讼法律,如人民法院的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依据是《刑事诉讼法》。其监督依据和监督内容区别于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

由上可见,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是政法部门和其它任何法律监督机关都无法取代的。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监督责任大。通过对本地区有重大社会影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案件进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稳定。

2、监督起点高。主要是对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过程中有明显错误的,可能造成的冤假错案,或显示公平的,而执法司法部门不予纠正或久拖不决的案件。

3、监督及时性强。对情况紧急,不及时有效监督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和巨大损失的案件直接介入。

4、监督权威性大。代表一级党委进行监督,特别是对公、检、法等政法各部门对案件有重大意见分歧,以至于诉讼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或严重超过法定规定诉讼期限的,一经协调,政法各部门必须迅速办理。

二、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基本范围和基本原则

综合中央政法委对执法监督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基本职责范畴作如下界定。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主要范围 是指它的职责职权和工作内容。具而言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对同级或者下级政法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存在的,严重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滥用执法权力,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党委政法委必须通过执法监督工作对这些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格查处,以纠正、禁止、防止和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2、对重大、疑难案件,情况紧急、负面影响大的案件,重大社会影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在执法司法过程中显失公平正义的案件,公、检、法三家有重大意见分歧的案件进行监督。

3、支持和严格监督政法各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政法部门正常执法司法活动受到干挠或影响时,帮助排除阻力和干扰,防止、纠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司法独立。同时,严格监督政法部门的法律适用:对程序上的瑕疵、违反或适用实体法上的偏差、错误的案件,必须及时指出、纠正;对已经造成的冤假错案,或显示公平,或另有与审判机关已认定事实有重大出入的案件,建议进一步调查取证或再审,以此避免因权力滥用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最大化地公平、公正地维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

4、检查政法部门执行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情况,结合实际,研究严肃执法、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各级政法委员会要检查执行情况,一方面总结推广经验,运用先进典型的榜样进行正面宣传引导;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

5、依法监督严重危害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特大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判决和执行情况,督办、推动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督促和引导政法机关,特别是审判机关建立完善各种内部监督机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赔偿制度,从制度上设防,解决司法体制上存在的许多漏洞,为预防和遏制司法腐败发挥积极的作用。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 主要有依法依规原则、有限监督原则、适度原则和效果示范原则。

1、依法依规原则。依法指的是执法监督工作要严格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凡是涉及法律的事项,都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来办理,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统一。依规指的是执法监督工作除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外,还要遵循党章、党内监督条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等相关规定,坚决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遵循依法依规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执法监督中的随意性和违法问题的发生,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使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始终沿着法治轨道运行。

鉴于现有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法律依据不够明确和细化,因此,建议中央政法委制定新的具体规定,以中央的文件下发。规定要把执法监督的每个环节细化,做到程序上衔接紧密,实体上处理有力,要从违法案件的发现,立案、督办、调查、处理等阶段进行系统规定,从时效到文书予以具明。

2、有限监督原则。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不是事无巨细的全方位监督,不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所有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也不是对所有执法司法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它的监督应该是有限的,有重点的,其有限性、重点性主要体现在,对同级或者下级政法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存在的严重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的监督。其监督领域限定在执法司法过程中,而非其它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其监督重点为政法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而非一般的执法司法人员。

3、适度原则。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质和量的统一,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执法监督的适度指的是,既要以检查、督办、监督和协调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政法队伍中执法不公、执法不严、违法枉法等行为,又要对政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正确的执法活动要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他们排除执法活动中的各种阻力和干扰;既要加强党对政法部门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又要维护司法独立,保障司法权威。

4、效果示范原则。从政法委执法监督的特点和范围来看,对那些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进行及时、高效、公平正义的监督处理,肯定会在区域内产生非常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并形成一个效果示范和警示效应。

三、政法委执法监督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监督不到位、力度不大、效率不高以及纠案不纠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执法监督工作的定位不准,缺少有效的监督工作平台,机制不健全和执法监督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等。为了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防止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进行相应改革迫在眉睫。

强化党委政法委纪律检查和案件协调督察职能。

1、从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定位和范围来看,党章和法律赋予了政法委员会对政法部门的领导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我们认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是案件协调、错案督察和执法司法活动中违法违纪进行纪律检查的有机结合。

2、从多年来的执法监督实践来看,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还停留在用协调、督办和检查代替监督、督察和查处的初级阶段。其监督方式还属于只有监督权、建议权而没有调查权、纠正权和处分权的“软监督”,方式被动又单一。法律的执行者是人,从这个角度看,执法监督既要对案,又要对人,而且管人是监督工作的本质要求。

3、从与其他监督机关的区别上看,政法机关是我国的专政机关,是一个具有特殊权力地位、特定专业技术、特定思维逻辑的特殊群体,它不同于一般机关。因此,用一般的检查机关来监督专业性极强的政法机关,显然达不到监督目的。政法部门的内部监督虽然够专业和有针对性,但多为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且体内监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很难达到有效的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本质特征是一种程序性的权利,不具有终局或实体处理的效力,其监督职权的程序性及范围的法定性决定了其作用的有限性,不可能解决所有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的问题。且刑事追究手段使检察机关在一般监督过程中可能使被监督部门和工作人员反应过度和产生对立情绪。政法委强化监督职能,也使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司法行为本身也臵于被监督之下,保障其他政法部门正常执法司法活动。

4、从工作力度和实际效果来看,目前,各级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往往取决于领导职权的大小、个人威信、执政水平的高低以及被监督者的觉悟和认识。

明确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权限。建议明确赋予各级党委政法委五项权力。一是调阅案卷权。在党委政法委接到有关当事人反映政法干警办案不公、违法办案的情形下,可以调阅查看案卷。

二是案情质询权。应执法监督人员的要求,办案人员应对其所办案件向执法监督人员汇报,并说明案件办理的经过。

三是调查案情权。必要时执法监督人员会同办案单位纪检部门实地调查以了解案情。

四是人事任免建议权。通过执法监督,对本级政法机关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任免提出建议,促使政法机关领导干部提高执法司法工作水平。

五是纪律处分建议权,使政法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执法司法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处于政法委的日常查处监管之中。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主要方式。执法监督方式和监督程序是监督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督方式和规范化监督程序,监督就难免越权和失职,被监督者也将无所适从。因此,必须规范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方式,完善监督程序,从而使执法监督工作各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严谨有序。

1、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采取普遍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政法部门查办的各类案件,从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是否得当,以及法律文书制作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检查。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针对一个时期政法部门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或者某个政法部门在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专项治理。

2、个案监督、督办和协调。对重大社会影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包括涉法涉诉上访和久拖不决的案件)、党政领导和上级党委政法委批转的案件等进行个案监督、督办。对政法部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有重大争议和分歧,确需党委政法委协调的重大疑难案件进行协调。对于督办案件,要进一步完善督办程序,建立登记、审批、交办、督查、协助调查、报告、立卷等制度。对于挂牌督办的案件,要责任到人,一督到底。对于报请协调的案件,执法监督部门也要认真审核立项,制定协调方案,做好协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坚持充分协商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和政策进行协调。对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要制作正式意见,经党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签批,印发各有关政法部门贯彻执行。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政法各部门分别报上一级政法部门决定。需要继续协调的,由上级政法部门报同级党委政法委协调。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意见的落实责任制和查究程序。对于协调一致的执法监督意见,有关政法部门必须坚决执行,以维护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权威性。

3、对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重要执法岗位党员领导干部,在直接从事的执法司法过程中,涉嫌违法违纪的具体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要完善立案查处程序,建立案件受理和初步核实、立案、案件调查、案件移送审理等程序性制度。同时,必须制定执法监督办案人员工作细则,严肃办案纪律和回避制度,确保严格、公正执法,防止执法活动中的随意性和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对政法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可以采取如下步骤:(1)预防警告。若发现被监督者有轻微的错误行为,应发出预防警告,提醒其不要再犯类似错误。(2)指导意见书。若发现被监督者执法司法工作出现偏差或存在不足,应发出指导意见书,要求其限期修正或弥补,并书面报告整改情况。(3)纠正通知书。若发现被监督者有一般违法行为,应及时发出纠正通知书,勒令其立即纠正,并书面报告纠正结果,同时予以通报。(4)建议罢免。若发现被监督者违法失职不再胜任司法职务,应报党委批准并建议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依法予以罢免。(5)党纪处分。若发现被监督者的行为有违党纪和司法道德纪律的,移交党纪、政纪检查部门给予党纪处分。(6)司法处理。若发现被监督者有违法犯罪行为,移交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4、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共同监督,形成合力。党委政法委在执法监督工作中发现法官、检察官有违法违纪行为,不能胜任司法职务的,通报人大机关,依法罢免其审判员、检察员职务;发现政法干警有徇私舞弊、贪污受贿、执法不公等犯罪行为,移交法律监督机关处理。

5、借助各方力量,特别是发挥新闻媒体及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动员社会各界一起参与到执法监督工作中,对社会和群众反映的执法司法腐败的案件线索,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展开调查,经查实后,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增强政法干部的自律意识,提高执法监督的效能。

附 参考文献:

1、王乐夫:《法治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2、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

3、李英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探讨与争鸣》,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

4、张云伦:《中国机构的沿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5、杨宏山:《当代中国政治关系》,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6、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李建波:《和谐社会与法治》,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8、连峻峰主编:《法律监督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9、谭世贵:《司法独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10、李力:《对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思考》,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02

11、康诚:《制约政法委执法监督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12、张广伦:《新形势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必须坚持的原则》,黑龙江法制报,2007.01

13、李启佑:《浅谈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工作程序》,清江论坛,2007.1

14、郑增善:《加强党委执法监督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铜川日报,2007.1.11

15、周颖、李文俊:《司法视野下的政法委》,法制与社会,2007.11

16、郁海权:《关于党委政法委职能的研究》,法学与实践,2006.2

17、王胜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王胜俊》,今日中国论坛,2006.6

18、孙玉桐:《加强党的政法委员会建设》,发展论坛,1999.12

19、肖来青:《地方党委必须加强执法监督??兼评否定党委执法监督的言论》,红旗文稿,2004.11

20、殷家国:《基层政法委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6.1

21、候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政法治理方式??基层政法委员会制度个案研究》,华东政法学院院报,2003.5

第五篇:关于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思考

关于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思考

一、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执法监督缺乏规范化的机制保障。党委政法委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在立法上没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和有效的措施保证。特别是缺乏具体的规范化保障机制。即使发现执法中出现了问题,要进行纠正,也只能由执法部门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因此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具有间接性。这与人大、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来源,有着根本的区别。(二)执法监督工作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没有完善的监督程序和有效的监督措施,导致执法监督工作的开展在某些环节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缺乏保障措施与机制,监督的力度过分依赖于领导的批示。特别是对个案的监督,没有领导的批示,监督就很难奏效。虽然,近年来各级党委政法委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政法委执法监督的有关规定,但党的执法监督既缺乏规范性的法律规定,又缺乏具体条文化的程序操作,这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三)执法监督工作关系未理顺。在执法监督中监督与纠错、管事与管人脱节,无法监督到位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是无人事任免和处分权,缺乏组织保障。对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由于党委政法委不能代替政法部门具体办案,更不能越俎代庖,对案件事实认定和实体处理作出决定或指示,只能由执法部门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而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执法部门法定纠错程序之间相衔接的机制尚不完善。(四)执法监督工作呈现个案量不断增大的趋势。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范围定位,应当是重点监督政法部门在执法当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突出性的问题,通过对这类问题的监督,来促进规范执法和严格执法。即使对个案的监督也是为了从中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执法监督状况的调查了解,党的执法监督却主要体现在对个案的监督上。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通过司法渠道解决各种纠纷已成为主要的手段,涉及个案的反映越来越多,当事人寄希望于党委政法委通过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来解决个案问题,使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部门成为了信访申诉机构,大量要求再审的案件集中反映到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部门,使执法监督工作的主要精力用在了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上。(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自身还存在机构、人员和业务素质的问题。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基本上停留在“过问”阶段,无专职人员来承担运作其监督职能,县级政法委没有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和专职人员,执法监督工作难以落在实处。政法委工作人员法律业务素质水平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二、加强新形势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准确把握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特点,正确履行职责任务。

根据中央政法委1998年8号文件的规定,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与其他形式的执法监督相比,在地位作用、工作原则、职责范围、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特点,有不同的运作规律。市、县(区)党委政法委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对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再认识,准确把握工作特点,正确履行职责任务。要认真做好宏观指导工作,研究执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对涉及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问题,要认真调查研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要切实做好重大疑难案件和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的协调、督办工作,统一政法各部门的执法思想,发挥政法部门的整体功能。在履行职责中要注意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大司法监督的关系。党与国家权力机关是党的形式与国家形式的关系。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司法监督权,是为了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保证党的意志在司法工作中得到切实贯彻执行,与党的监督是一致的,也是保证党的意图的实现,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体现。政法委作为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专门机关,要与同级人大相关部门互通执法监督的情况,相互取得支持,有些重大问题、重要情况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共同督促司法机关启动内部监督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司法程序,及时纠正错处错判的案件,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努力提高执法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正确处理党的监督与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关系。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独立办案,这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党的监督与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关系,就是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党的执政党地位和领导功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不严、不廉的人和事敢抓、敢管,督促司法部门依法纠正。同时,还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审判权,帮助司法机关排除在司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为干扰,确保公正司法。3.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把执法监督与支持司法机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司法机关的职权,坚持多联系、多沟通、多协调,以支持政法工作的愿望出发去开展监督工作。对政法部门提请协调的案件要及时研究,按有关程序依法协调。当政法部门执法办案受到干扰时,要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帮助排除干扰,使国家权力的运作受制于法律的引导。4.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在我国,法律和党的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必须正确处理好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尤其在一些案件的协调处理上一定要注意处理好适用法律与执行政策的关系,不能把法律和政策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到既维护法律的尊严,又积极稳妥地贯彻党的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的统一。5.正确处理敢于监督与善于监督的关系。司法机关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强对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主要是针对掌握权力的具体的执法主体进行合理限制,目的是保证具体权力有节制地依法行使。敢于监督是正确行使监督权的前提,善于监督是实行有效监督的保证。

(二)建立健全政法委执法监督组织机构,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针对政法委执法监督机构普遍尚未建立,兼职人员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今后一段时期,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必须放在“有人办事、有机构办事”上,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克服编制困难,尽可能地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构,或设置执法监督和政法队伍管理职能的综合机构,选调政策法律水平高、政治素质好、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干部负责执法监督工作。暂不具备条件的县(区)也要专设一个执法监督职位,有人兼职负责这项工作。同时,要对执法监督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不断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客观、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扎实练好基本功,使他们的整体素质要有等于甚至高于司法机关的法律水准,才能够准确监督、正确监督,真正实现“内行”监督。(三)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依法规范开展执法监督。

要严格按照中央政法委1998年8号文件的规定,认真规范地开展各项执法监督工作。要把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结合起来,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结合起来,把监督制约与服务保障结合起来,把实体监督与程序监督结合起来,自觉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具体应做好以下五点: 1.强化执法监督检查、专项调查等监督方式,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根据每年或某个时期确定的执法工作重点和执法中存在的多发性问题,定期组织全面检查,纠正违法违纪问题,查处违法违纪干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或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普遍性问题,要组织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专项调查,实施重点突破、难点攻关,推动执法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2.坚持宏观抓共性,微观抓个案。在不直接介入个案诉讼活动的原则下,通过个案监督发现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加以解决。3.拓宽监督层面。坚持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追究相结合,经常性监督、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形成全过程、多功能、广覆盖的监督网络,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监督活动的需要。4.完善执法监督的案件督办制度。政法委督办、协调的案件主要是有重大社会影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包括涉法上访和久拖不决的案件,党政领导和上级党委政法委批转的案件,政法部门之间、市、县(区)之间有争议,确需党委政法委协调的重大疑难案件等。对于督办案件,要进一步完善督办程序。5.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增强执法监督的实效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要在提高针对性、操作性、能管用上下工夫,把执法监督职能与干部管理职能结合起来,把是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作为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任用的重要内容,将执法质量和办理执法监督案件情况纳入考核的内容,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查究制,从制度上保证执法公正。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检务公开和审判公开等制度,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逐步扩大和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监督职能部门和社会监督的力量,把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的职能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执法监督工作的整体效能。同时要完善执法责任制的配套措施。要结合政法队伍建设,将执法监督情况纳入政法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对因监督管理不力,发生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下载中共天柱县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天柱县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执法监督是其主要工作职责。执政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不但是宪法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也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调研报告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执法监督是其主要工作职责。执政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不但是宪法赋予的光荣历史......

    对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思考

    钟 伟 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决定了党对各项工作包括政法工作的领导权,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权是从党的领导权所派生出来的。党委政法委开展执法监督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体现......

    党委政法委日常执法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党委政法委日常执法监督工作调研总结 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执法监督是其主要工作职责。执政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不但是宪法赋予的光......

    对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心得[范文]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决定了党对各项工作包括政法工作的领导权,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权是从党的领导权所派生出来的。党委政法委开展执法监督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党的领导......

    关于对新形势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思考

    关于对新形势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思考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法机关作为上层建筑,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

    关于对新形势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思考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法机关作为上层建筑,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仅是宪法确定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对政法工作......

    浅析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01611 党委政法委是党领导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加强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是确保政法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法工作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