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教代会建设提高民主管理实效(推荐)
加强教代会建设提高民主管理实效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规范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管理、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的科学组织形式。蒲阳小学、崇义小学高度重视教代会建设,主
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规范教代会选举制度。2009年9月蒲阳小学与金凤小学合并,原两校教代会代表任期已满,为了健全完善教代会组织,2009年10月蒲阳小学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高度重视下,组建了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学校工会充分发挥上海支教教师的指导作用,精心筹备了半个多月,制订了《蒲阳小学教代会章程》、《蒲阳小学教代会暂行条例》、《蒲阳小学职工大会选举教代会办法》、《蒲阳小学第九届教代会会议日程》、《蒲阳小学教代会选举工作日程安排》、《蒲阳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等系统规范的文本资料,印发给各工会小组,要求工会小组长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教职工进一步明确了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筹备组还广泛征集提案,归纳整理提案15份。经过充分发动,为教代会的换届选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0月23日,蒲阳小学第九届第一次教职工大会在庄严雄伟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八项会议内容组织周密,程序规范,选举产生的教代会代表们以崭新的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到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中。蒲阳小学教代会换届选举工作规范、民主、科学,必将进一
步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效能。
二是加强教代会代表培训,提升教职工代表素质,提高教代会质量。11月4日下午,崇义小学召开了学校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筹备会议暨代表专题培训。学校特意邀请上海支教教师董海佳为代表作了专题培训,该校行政及教代会代表共计35人参加了此次专题培训。在培训会上,董海佳老师围绕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作用;教职工代表的条件、权利与义务;教代会提案的征集和处理程序等内容进行了重要讲解。通过培训,代表们进一步了解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广大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主动履行代表职责,切实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过程中,代表们积极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纷纷表示支持校长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崇义小学对教职工代表的专题培
训,针对性强,提升了教职工代表的素质,提高了教代会质量。
第二篇: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工作实效
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工作实效 为略电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贡献
——在共青团略阳发电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闫雅萍
(2005年4月1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山花烂漫、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共青团大唐略阳发电厂第六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大唐陕西发电公司2005年工会共青团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召开的一次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及陕西发电公司2005年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共青团大唐略阳发电厂第五次团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团青工作,选举产生共青团大唐略阳发电厂第六届委员会,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略电的改革发展稳定等中心工作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展现共青团组织的新风采,创造共青团组织的新业绩,为全面完成2005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受共青团大唐略阳发电厂第五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九年来我厂共青团工作简要回顾
略电第五次团代会以来的九年,是略电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全面进步的九年。九年来,在厂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第五届团委会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号”、“手”、“岗”活动为载体,以培养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 成绩。全面实现了第五次团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
厂团委始终把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团员青年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厂党委的统一部署,通过座谈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同时,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团的十五大精神相结合,引导团员青年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按照团的组织应努力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要求,基层各团支部大力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98年,厂团委在青工中开展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知识”答题活动,共下发试卷500份,同年还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演讲赛。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之际,团委开展了以“弘扬五四精神,投身改革,做敬业奉献、崇尚科学的略电青年”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举办了五四征文活动,召开了“五四运动与面向新世纪”座谈会,举办了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图片展。在建党八十周年,团委举办了“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赛,参加了厂部举办的“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征文活动。近年来,团委还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团的十五大、十五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团中央下发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决议》复印后下发各团支部,号召团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
二、主动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号”、“手”、“岗”活动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进一步拓展。
根据上级团组织对团青工作的要求,制定印发了《大唐略阳发电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大唐略阳发电厂岗位能手管理办法》、《大唐略阳发电厂青年安全示范岗管理实施细则》、《大唐略阳发电厂创新创效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将“号、手、岗”活动与企业安全生产和班组建设相结合,对照考核实施细则,围绕安全生产,紧抓 培训、考核、评比、奖励四个环节,不断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使争创活动在各个岗位蓬勃开展,并取得了很好成效。
近年来,先后有20多名青年、10余个青年集体受到上级团组织的表彰奖励。在创建工作中,团委努力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服务企业,发挥生力军作用,服务青年,增强青工队伍凝聚力方面下功夫,各基层团支部按照厂团委的要求,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广泛开展了团员身边无事故、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得到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响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扎实推进。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结合实际开展了青年科技成果评选、“五小”成果发布等活动,对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5名青工的QC成果获得了陕西省电力行协QC成果评比优秀奖。
青年岗位能手活动进一步深化。适应略电发展的新形势和青年学习成才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青年岗位能手活动,近年来,团委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了“导师带徒”、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培养了大批青年岗位能手。青工魏国鹏、杨汉涛获得了大唐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三、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组织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多年来,厂团委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安排部署,坚持“立足基层,重在创建,加大力度,形成声势,务求实效”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团组织自身建设。九年来,共指导基层团支部换届二十多次,选拔培训团干部30多人。在工作中注重对团干部的教育培训,举办了三期团干部理论学习班,以提高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先后有5个团支部获得原陕西省电业团委的表彰。2005年,厂团委被大唐陕西发电公司授予2004“先进团委”荣誉称号。
近年来,按照党组织发展的要求,我们加大团组织“双推”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推优工作程序,将优秀青年推荐到党组织中去,确保推优质量。共向党组织推优16名。
四、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及希望工程助学活动
九年来,厂团委一直坚持把学雷锋便民活动作为加强团员教育的有效载体,每年都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家电维修、医疗服务、钟表修理、焊补等项目是团委长年坚持的项目,团委还结合我厂的扶贫工作任务,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包扶村为村民免费治病、赠送衣物、赠送书籍、修理农用工具,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九年来,厂团委按照厂党委的要求积极做好希望工程助学活动,先后救助46名失学儿童,在厂部的支持下,组织30多名山村小学生来厂参观,动员青工与困难学生结对子,对他们进行大力帮扶。
五、热忱服务青年,积极开展适合青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
九年来,团委把服务青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青年岗位成才、岗位创造、岗位奉献提供服务。坚持做好为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青工代购书籍、考试时帮助联系车辆等服务工作。团委还通过开展青工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入青工中走访等方式,了解青工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需求,解决团员青年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具体困难。
坚持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力争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占领青年人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抵制不良风气对青工的侵蚀。近年来,组织团员青年开展趣味运动会、卡啦OK大赛、舞会、郊游等活动,使青年职工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健康有益的举爱好。几年来,团委还组织青工与略阳县团县委举办联欢活动3次,促进了厂、地间青工的友谊与交流
各位代表、同志们,九年的奋斗历程再次证明,我们的青年队伍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一代,团组织不愧为党的助手、企业的帮手,不愧为团结、教育、引领团员青年的核心;全体共青团干部不愧为青年的领头雁,不愧为略电共青团事业的中坚力量。回顾过去九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一、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共青团组织只有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中心,把带领青年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建功立业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青年喜爱、党政欢迎的多种形式活动,在活动中贯穿企业文化导向,真正为企业发展、青年成才做出贡献,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向上的热情和高昂的士气,才能在企业中确立共青团组织的威信和地位,才能使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团结、教育、引导、服务青年,才能促进共青团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了解和掌握青年思想动向,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只有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来开展共青团的工作,只有以团员青年的素质提高为根本出发点,才能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组织如果不为青年服务,就会失去青年,失去青年就会失去基石,失去基石,共青团这座“青春大厦”就会坍塌。服务青年的宗旨始终不能改变。
三、坚持党建带团建方针,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当好助手是共青团工作的关键。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促团建是加强团的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只有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实际工作中当好助手,寻找发挥作用的最佳位置,才能使团的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求认同、求作为、求发展。
四、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只有适应时代发展,解放思想,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摒弃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保守观念,突破单一的、定向的思维,改变简单、粗放的思维方式,树立开拓进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观念,才能使共青团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回顾过去的九年,我们深切的感到,略电共青团工作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党委和上级团委的领导和支持,离不开企业党政工组织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辛勤创造。在此,我谨以厂团委和本次大会的名义,向一直关心、支持我厂共青团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体团干和全厂团员青年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绩只属于过去,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一是在企业团员队伍缩减、青年队伍扩大的情况下,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上被淡化;二是部分团干部的热情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在团的工作方面存在形式化;三是团干部在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 题方面存在差距;四是团组织在团结、教育、凝聚青年的方式方法上尚需改进和提高;五是团干部队伍不稳定,团干部更新过快,后备团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差距;六是团组织的宣传气氛不浓厚,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研究,着力解决。
今后团青工作面临的形势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对照党委的要求和广大团员青年的期望,我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给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当代青年眼界开阔,文化水平较高,信息量大;渴望成才,重视学习,崇尚实力;思想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既体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现实的、功利的、享乐的倾向对青年的成长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面对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一些青年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信心不足;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一些青年有抱怨心理和失望情绪;重金钱实惠轻道德养成,重个人利益轻企业利益,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等思想也在一些青年中滋长。这些,都给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二是当代青年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给共青团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青年普遍把增长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作为成才和奉献企业的根本途径。这为共青团服务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工作领域。同时,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如:青年知识结构不合理、一线青年教育和培训不够、青年高级技师比例过低、企业青年人才流失严重、自我加压和自我学习能力不够等,都对共青团教育、引导青年立足岗位成才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任务。从大的方面,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为共青团工作的职责和范围提出了新任务;从小的方面,随着我厂技改工程的实施,企业长远发展与职工眼前利益之间的冲击对共青团组织如何围绕企业大局保持青工队伍稳定提出了新课题;略电作为一个运行了30多年的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动化程度低 6 等诸多现实困难为共青团工作如何找准切入点、把握结合点,更好地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我厂团青工作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我厂团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大唐陕西发电公司2005年工会共青团工作会议及略电第七届党代会精神,按照厂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以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为奋斗目标,以培育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青年人才为着力点,按照“思想建团、服务兴团、建设强团、创新促团”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团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团组织能力建设、优化团的职能作用,在增强团员青年的凝聚力上下功夫,带领全厂广大团员青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觉奉献,为略阳电厂的发展壮大及大唐陕西发电公司健康、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按照这一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准确把握青年思想脉搏,大力加强青年思想教育 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团组织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广泛了解青年思想状况、价值观念和文化需求,深入研究和探索思想教育新思路、新方式、新方法,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努力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用科学的理论构筑青年精神支柱。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帮助青年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是我们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团干部要做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带头人,要做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团组织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青年深刻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使广大青年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
深入开展青年思想调查研究。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青年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大大激发了青年的价值取 向,青年思想更趋复杂化,行为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了确保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开展,准确把握青年思想脉搏,要做好对青年思想状况的调查,今后我们将每半年开展一次青年思想分析,每开展一次青年思想调查活动,并时向上级团组织、同级党政领导反映青年思想状况,为共青团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和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目前,略电35岁以下团员青年总数为540多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40%以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广大青年对企业改革发展、经营开发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青年参与管理、支持经营的积极性。各级团组织要深入了解企业改革发展思路,积极主动向广大青年宣传企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引导、帮助广大青年认清新形势,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自觉服务、服从于党政工作大局。
加强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教育。团组织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其中,积极组织团员青年以“爱岗敬业”为主题,开展各项有益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年自觉在各自岗位实践职业道德。团组织要以“青年自学成才”、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活动为载体,对青年进行爱国、爱企、爱岗、爱业教育,增强青年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广大青年做到持主人心,做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强化青年对略电的自豪感、归宿感,激发其使命意识,促使广大青年牢固树立“略电发展我成才”的价值观念,增强青年对企业的热爱之情。
(二)以 “立足岗位做贡献、火红青春献大唐”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大力争创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在今后几年中,团委将加大青年文明号创建力度,把创建活动与建功立业、岗位练兵、修旧利废、青年创新创效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相结合,与企业经营工作、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把青年突击队活动作为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有效载体,大机组大小修、抢修及企业重点、难点工作中积极组 8 织团员青年开展青年突击队建功活动,促进活动的经常化、持久化,努力使我厂的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继续实施青年学习成才行动。青年学习成才活动是实现青年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需要相统一的有效载体,是“服务青年促成才,服务企业促发展”的有机结合,各团支部要在团委的统一布署下,深化青年学习成才活动。通过开展“导师带徒”、“青年技能大赛”、“青年岗位能手评选”、“青年读书评书活动”、“创新创效”等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活动,触动青年灵魂,鼓舞青年热情,以“点”带“岗”,以“岗”育“人”,在广大团员青年当中掀起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帮助青年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各类青年人才不断涌现,为略电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巩固健全青年安全监督体系。团支部要积极主动配合分场、班组抓好青年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青年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创建力度,挑选一批责任心强、安全意识好的青年作为安全监督员,充分发挥青年安全监督岗的作用。2005年我们将以集团公司“安全年”活动为契机,在全厂范围内树立3—5个样板岗,带动全厂各个班组“青安岗”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为略电实现更高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做出新贡献。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共青团工作方式
创建学习型团支部。各团支部要广泛宣传学习的重要性,深入开展青年学习情况调查,正确引导青年学习方向,积极为青年学习提供信息,提供帮助,大力开展学习型团支部创建活动。要引导青工积极投身到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员工创建活动中去,建立健全青年学习奖励机制,适应企业大机组培训工作的需要,对支部内青工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的人才,营造企业青年文化氛围,服务企业文化发展。针对青年特点,多开展一些青年喜闻乐见、能抓住青年兴奋点的活动,充分展现青年健 康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营造良好的青年文化氛围。加大团青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向大唐系统内媒体投稿,展示青年风采,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要用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广大青年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库,为青工成才搭建平台。继续深入实施“青年技能振兴计划”,按照集团公司“三支队伍”建设的要求,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以“读一本好书,学一门新知识,练一手绝活,出一个好点子,献一份爱心”为内容的“五个一”系列活动。鼓励青年围绕企业的发展和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增强广大青年的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技能大赛”、“评先创优”、“创新创效”等活动,不断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力争在三年内初步建立略电青年人才信息库,积极举荐扶持青年人才,为他们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并大力宣传表彰青年成才典型,在全厂营造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成才的良好氛围。
四、适应共青团工作新形势,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面对略电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团组织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真正为实现“两个服务”的宗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在今后几年,厂团委将针对目前我厂团员青年结构和青年群体分布的变化,大力推动团建创新,积极指导基层团支部加强横向联系,在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优势的同时,按照有利于联系团员青年、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工作力量的原则,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基层组织形式,逐步形成适应团员流动,便于团员参与团的工作和生活的组织联系方式。
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团干部全部为兼职,开展工作有很多难度,工作中也有很大压力。要想变压力为动力,一是要正确引导团干部转变观念,认真分析团的工作与兼职工作的共性,探索两者的结 合点,充分发挥兼职工作的优越性,带动团的工作,促进团的工作。二是加强对团干部培训。团委将通过举办团干部学习班,选送团干到兄弟单位参观等方式,不断提高团干部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岗位技能。三是加大监督考核力度。按照《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共青团工作考核办法》的要求,团委将尽快建立团支部季度报表制度,加强对团支部工作及活动的督促,促进基层团支部工作和活动的开展。
加大“双推”工作力度。“双推”工作是团组织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重要表现方式。团支部要在团委的领导下坚持推优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以重点培养,重点引导,重工作业绩、重实际表现为前提,真正把那些觉悟高、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团员、优秀青年人才向党组织推荐,提高推荐人才的水平,为党组织输送更多、更好的新鲜血液。
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团建”是新形势下加强团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团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思想保证,一方面通过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和工作发展。另一方面,团组织要自觉接受党委、党支部的领导,引导团员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使广大团员青年更紧密地团结在党委的周围,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和揩社会的要求为共青团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共青团组织能力建设的要求为团青工作指明了方向,略电改革发展的机遇为共青团组织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今后几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略电的振兴和发展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拚搏的意志,百折不挠的信心去创造。让我们在厂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按照服务大局有新贡献,服务青年有新作为,团的建设有新发展,各项活动有新突破的要求,自觉适应改革形势,努力服从发展要求,主动融入中心工作,不断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公 11 司的持续快速发展再建新功,再创辉煌,用热情和激情共同谱写新时期公司共青团工作的崭新篇章!
第三篇: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 大力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
大力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席 陈志标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经商中华全国 总工会同意后,以教育部令颁布,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与工会在广大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大力支持帮助下联合制定的,凝聚着广大教职工、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系统工会干部20多年来的心血和智慧。《规定》的颁布施行,是对教代会制度从试点到发展30多年来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升华,成为教代会制度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指导思想的具体举措,是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对学校管理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新形势下做好党的职工群众工作的运行机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内涵。《规定》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广大教职工政治民主权利的高度尊重。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对施行教育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要充分肯定教代会工作取得的成绩
教代会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开始试点到《规定》的颁布施行,经过30多年的实践,教代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6个重要转变。
一是由文件规定发展到法律法规,法律地位不断提高。早在1980年,党中央批准在部分高校和中小学开展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试点工作。1985年,教育部、原中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教
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成为高校教代会工作的核心依据和中小学教代会的主要依据。随后先后颁布实施的《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对通过教代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作出规定。
二是由高等学校发展到各级各类学校,适用范围日益扩大。在广度方面,由高等学校向各级各类学校推广;在深度方面,由一级教代会向乡镇教代会、二级教代会延伸;在内容方面,由教代会制度向校务公开制度拓展。
三是由暂行条例发展到实施细则和工作规程,制度体系日渐完善。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先后制定了教代会工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规程等文件。一些区县和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规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78个省级人大通过了22个有关民主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包括学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四是由会议制度发展到工作制度,制度质量明显提高。一些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就逐步推行教代会工作检查制度、教代会代表巡察制度、教代会代表质询制度、教代会代表团团长工作制度、教代会评估制度,成立了教代会专门工作委员会,加强了教代会闭会期间各项职权的落实。
五是由工作试点发展到制度规定,职责权力逐渐落实。《暂行条例》规定了教代会的职权。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细化了教代会职权涉及的工作范围,扩充了教代会的审议建议、审议通过、审议决定、评议监督职权的内容,扩展了教代会的参与领域,丰富了教代会的形式,教代会的各项职权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六是由组织机构发展到组织网络,自身建设日趋加强。在教代会建设实践中,各地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运作、各方参与的党政工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教代会建设的工作格局。教代会领导机构的第一负责人都由学校党组织书记担任,工作机构设在校工会。加强了工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教代会代表队伍建设。
二、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要认真总结教代会制度的成功经验
多年的实践为我们搞好教代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重大问题主动请示党组织,积极争取行政的支持,这是做好教代会工作的前提;第二,坚持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心工作,通过教代会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做好教代会工作的基础;第三,坚持把基层民主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立法,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努力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是做好教代会工作的保证;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开拓新途径,这是做好教代会工作的关键;第五,坚持两个维护的统一,在围绕学校大局开展工作的同时,解决广大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共建共享和谐校园,这是做好教代会工作的根本。
三、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要明确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地位
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是教育系统基层民主政治的具体实现形式。《教育规划纲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提出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并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教代会建设、开展学校民主管理的具体举措。我国的普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规范学校政治权力、行政管理权力、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多种权力的合理配置,相互补充、互相支持、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与学校的其他民主管理形式
相比,教代会具有法定的形式、广泛的代表性和适用性、职权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完整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经受了30多年实践的检验,已经成为学校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制度,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明确教代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由此确立了教代会作为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基本形式的地位。
四、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要科学界定教代会的职权
这是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正确行使职权”。中办、国办下发的、原则上适用于教科文卫体等事业单位的《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提出:“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是职工代表大会。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落实好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工会法》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办理”。教育部领导在不久前召开的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代会必须有职有权,不能成为“橡皮图章”。《暂行条例》规定了教代会的四项职权,通常被概括为讨论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这与企业职代会的职权基本相当。《规定》根据当前学校民主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规定了教代会的八项职权,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讨论建议权、讨论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这三项职权都很重要,讨论建议权是基础,讨论通过权是核心,评议监督权是关键,没有这三项职权,教代会容易变“虚”,空有架子而流于形式,难以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确定教代会的职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讨论建议权,即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听取学校工作、财务工作、工会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学校上一届(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的办理情况报告。从内容看,讨论建议权主要包括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审议学校发展、建设、改革等重大问题以及提案办理情况,可以使学校党政的决策更加符合本校实际,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更加具有群众基础。二是讨论通过权,即讨论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从内容看,讨论通过权主要包括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经教代会讨论通过。讨论通过权的实施,能有效保证《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以及《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关系的确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体现了教代会与行政领导相互支持、平等沟通、协商一致的“共决”原则。如果教代会通不过,行政方需要进一步与教职工进行沟通、协调,对方案加以改进、完善,使之更具科学性和民主性,更加反映教职工的意愿,有效避免损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妨碍学校健康发展的“恶规”出现。例如,在一些义务教育学校,有关教职工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必须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才能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三是评议监督权,即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和安排评议学校领导干部;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讨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以及学校与学校工会商定的其他事项。评议监督权是指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评议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监督学校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一项有力保证。
五、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要发挥学校工会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作用
《规定》第五章明确学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并规定了承担教代会相关的五项工作职责,责成学校应当为工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学校工会在履行工作机构职责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教代会与党组织的关系。学校党组织领导教代会工作,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善于整合各方利益,在教代会代表选举、主席团组成、大会论题及议程、决议等重大问题上把关掌舵,团结引导广大教职工为实现学校改革发展作贡献。二是教代会与行政的关系。学校行政应当尊重支持教代会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利,要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全面听取、合理吸收采纳教代会做出的决议、提案以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经费、场地、时间、人力等方面予以支持,确保教代会的正常运行。教代会实施民主管理必须服从服务学校的中心工作,尊重和支持校长及行政系统依法行使行政管理的职权,配合校长及行政系统开展工作。三是教代会与工会的关系。学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大会的筹备工作和会务工作;在大会闭会期间,组织传达贯彻大会精神,督促检查大会决议的落实,负责日常工作;组织教职工代表的培训,接受和处理教职工代表的建议和申诉;完成教代会委托的其他任务。
六、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要切实加强对贯彻实施《规定》的组织领导
要认真落实教育部与全总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通知》,把贯彻实施《规定》精神作为当前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系统工会考核评价和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各地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要积极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将《规定》的学习宣传纳入国家和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规定》的学习宣传。要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学习宣讲会、理论研究调研成果评比等形式,并充
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开展广泛的学习宣传《规定》活动。教育部和全总将适时对全国贯彻实施《规定》的情况进行督查和调研。全总将于今年下半年召开全国教育系统工会贯彻实施《规定》汇报会,《中国教工》将举办《规定》知识竞赛活动。
七、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要坚持教代会制度的与时俱进 教代会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是教代会制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要确立教代会作为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基本形式的地位。规模较小、比较分散的学校可以通过教职工大会或者区域性、行业性教代会的组织方式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鼓励规模较大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在其下属单位建立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要加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教代会制度建设,力争在近期有较大的突破。要鼓励学校根据《规定》和本校实际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效能。要落实好教代会的各项职权,特别是在学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中,对于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工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应坚持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要落实全总提出的“两个普遍”的要求,加强教代会工作机构建设,推动适用《劳动合同法》范围的教职工与行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校际性或区域性、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坚持集体合同草案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要加强教代会代表的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代表素质,增强其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能力。要把教代会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载体,把校务公开的对内公开与面向社会的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办事公开)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共同促进、整体推进,自觉接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切实保障教职工及全社会对教育公益事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省级教育系统工会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抓紧起草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发布适用本行政区域的配套规章,或者制定发布配套的实施文件。对符合《规定》的、在《规定》实施前已经发布的地方性规
章或文件要坚持,并及时进行充实和完善。有抵触的、不利于学校开展民主管理和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的要及时进行清理和修订。有关学校也要将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作为加强依法治校、健全校内规章制度的重要举措。
第四篇:加强二级教代会建设 推进学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摘要:二级教代会是学院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院务公开,使二级教代会即有章可循,又能富有生命力,使之成为构建和谐学院,共谋发展的平台。
认真做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建全和完善二级教代会的工作制度,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需要。而高校又是一个相对讲民主、讲平等的群体,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办学重心的逐步下移,二级学院也相对拥有一定的人、财、物的管理和支配权,特别是人事分配这些直接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又常常是教职工特别关注的。因此,把学院的二级教代会建设好,使广大教职工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是建立和谐学院,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利,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一、制度建设是学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根本
靠制度去规范和约束管理者的工作行为,靠制度去监督和提醒管理者以法行政,使权力在制度和监督下运行,把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制度是根本。没有制度做保证,管理和监督则失去依据,也就不可能到位。一是要体现学校对学院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设计上有明确的参照规范,虽然不能千篇一律,但也不能各行其是。这样的制度建立起来,各学院之间也便于交流。二是二级学院的教代会应定期召开。一般应每年召开一次,不能简单化,更不能随意性,从议程到内容要规范,每次会议可确定一个主题,校工会应给予必要的指导。三是学院主要行政领导报告工作。报告的工作和实际情况的稳合度,广大教职工可以从一年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去监督,去评判。有了这样的制度和程序,学院的领导自然要重视,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四是学院分党委更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需要。随着二级学院行政管理权的增大,分党委要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就需要参与学院重大事项的讨论决策,分党委可心通过学院教代会,把学院党政的意图转为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二级教代会的建设,为分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工作平台。
二、二级教代会是推进学院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
民主管理要有载体才能落到实处。一是召开教代会要提前公告,给教职工以时间上的准备和思考。二是应有代表提案,这是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平时都是领导开会布置要求的多,教职工如何执行,如何去完成,也就是所谓你讲我听,你说我做。广大教职工处于被动支配地位,发表意见,建言献策的机会少,渠道窄,实行代表提案,给广大教职工一个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也能真实的听到和了解到教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三是开展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学院教职工在还没有选择自己领导的权力时,应该有对担任自己领导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发表意见和作出评价的权力。这种评议可能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但接受监督可以促使更好工作,对集体和个体都有利。虽然我们还不能做到评议结果与考核,奖惩,使用挂钩,但可以供领导和组织参考。
三、院务公开是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
院务公开也是二级教代会的重要载体,可能是教职工关注度最高的一项工作。院务公开的载体形式有多种,可以利用橱窗、书面、手机短信,也可以在有关会议上进行。但在教代会上报告工作,公开院务,则是最重要的载体,它所发挥的效力,起到的作用,是其它形式所不能达到的。院务公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首先领导班子要认识一致,这是院务公开的基础。二是可以先易后难,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第一步先做起来。三是要有公心和诚心,学院的工作,大家的事情向大家说说,通报通报既应该,又使教职工有知情权了。有些事情说开了,大家知道了也就没有什么好议论再关心的了,要相信教职工是通情达理的,关键是万事开头难,不好意识,只要开了头,形成规矩,以后就自然顺畅了。四是院务公开要适度,就是程序要到位,内容上要把握度,有些事情有时效性,一时不宜公开的也可以暂不公开,当然院务公开,民主管理也不能搞极端民主化。
二级教代会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开展的一项制度建设工作,关键是要深入,不断的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在二级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达到应有效果。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二级教代会建设,使之成为凝聚力量,沟通信息渠道,增进相互理解,建立和谐学院,共谋发展的重要措施。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加强基层教代会制度建设 有效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加强基层学校教代会制度建设 有效推进民主管理
淄川区教育中心
教代会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主渠道,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重要体现。基层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推进,有赖于教代会制度的加强和完善。
基层学校的教代会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在党委和上级教育工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一、加强学习,统一认识,建立基层学校教代会制度
基层学校要想有效的推进民主管理,首先就要建立教代会制度。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是教育系统基层民主政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98%以上的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建立了教代会制度,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代会的建制率也达到40%,体现了教代会制度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教育部和原中国教育工会曾于1985年联合颁发《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领域发生了许多变革,《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学校民主管理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形势下,今年1月1日,《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施行。制定和实施《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指导思想的具体举措,是施行教育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我国的普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体现党的领导,依法规范学校政治权力、行政管理权力、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支持、合理配置和相互协调。
二、以教代会为载体,找准基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以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主导,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政领导重点工作之一,是学校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实践证明,解决与广大教职工联系紧密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是基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民主意识强,他们工作在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的第—线,对学校的情况最了解、最熟悉,实践经验最丰富,他们对学校工作最具有发言权。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最能反映学校的实际问题和真实情况。
三、发挥工会职能,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001年10月,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既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也是劳动者合法权益需要组织起来进行维护的产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理所应当成为工会的立命之本。
2012年的《规定》明确了学校工会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承担与教代会相关的工作职责。《规定》规定:“学校应当为工会承担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的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
基层学校的工会组织由学校教代会选举产生。只有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教职工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合法权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实现共建和谐校园和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工会组织具有植根群众、贴近群众、在 群众之中的时空优势。基层学校工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及时反映民意,保障教职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表意见权、批评建议权,适时掌握民情,为学校的各种重大决策提供可靠资讯,使工会组织成为上传下达的“民意输入站”和“校情沟通桥”。
四、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教代会制度建设,探索民主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民主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基层学校需要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教代会制度建设,不断探索和寻找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探索多种民主管理形式
学校设教代会主席团(执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处理教代会闭会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教代会主席团(执委会)下设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委员会、财务工作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专门工作委员会。他们代表广人教职工直接对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学校集体利益和教职工切身利益。
(二)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工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同时又是教代会期间的工作机构。工会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民主管理工作的力度。因此,要形成多种方式的民主管理工作,提高工会威信和作用,不断推进民主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三)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一是学校应建立学校党委会、校务会、校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这项工作制度主要是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教代会制度。二是校务公开制度,在以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学校校务会议内容实行“三公开”,逐步做到校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使教代会的职权得到进一步落实,使之更加规范化。三是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结合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学校应制定有关评议干部队伍的文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进行民主 评议。
五、深入学习《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形成逐步完善的民主管理模式。
基层学校教代会制度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的轨道,形成逐步完善的民主管理模式。
第一要加强党组织对教代会的领导。体现党组织所处的核心地位。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具体工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为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工作,为教代会制度实施打下坚定基础。
第二要让教代会的决议和提案真正落实。这两项落实是检验教代会是否扎实有效标准之—,也是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必须一件事一件事去办理去解决,为广大教职工排忧解难。
第三要行使相应职权。《规定》明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其内部单位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者教职工大会制度,在该范围内行使相应的职权”,学校根据《规定》的授权,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一些相关事项。
《规定》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规定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八项职权,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讨论建议权、讨论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教代会的讨论建议权,主要包括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审议学校发展、建设、改革等重大问题,可以使学校党政的决策更加符合本校实际,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更加具有群众基础。教代会的讨论通过权,主要包括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经教代会审议通过,能有效保证《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以及《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关系的确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教代会的评议监督权,是指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评议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一项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