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百姓故事会”见闻与启示
故事妙趣横生 道理深入人心
——成都“百姓故事会”见闻与启示
2013年07月11日08:36来源:光明日报
“开腔讲故事,摆摆龙门阵”,这是成都人茶余饭后、街头巷尾每天少不了的生活场景。为了将这一文化传统打造成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自2012年3月起,成都在全市开展以“传播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养、展示成都精神”为主旨的百姓故事会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在3300多个村(社区)共举办故事会3万余场,累计近1000万人次参与,挖掘推出81名成都典型人物入选“中国好人榜”,“成都故事会”词条百度搜索达217万条,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测评群众对活动的支持率达97.18%。
究竟是怎样的活动,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究竟是怎样的故事,如此感人至深?究竟是怎样的群众基础,让3万余场故事会场场爆满?为寻找答案,我们近期调研了成都市锦江区、都江堰市、大邑县、郫县的百姓故事会活动。
走进成都的街角社区,大大小小的故事会随处可见。排场大的,有电视台主持担纲,草根明星上场,几百群众观看;范围小的,青年老人合围而坐,街坊邻居随口道来。故事会通过百姓讲述身边真实故事,平凡而感动,朴实而精彩。一年多来,讲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和感人的故事纷纷涌现,百姓在故事中感动,故事在活动中传播,活动在实践中升华。
百姓故事会机制健全、组织性强。自2012年开始,成都市委先后多次发文,制定出台开展百姓故事会活动的实施意见。市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县,提出了“有组织领导、有活动场地、有经费保障、有骨干人员、有提炼故事、有活动现场背景、有活动记录”的“七有”要求。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建立起团队联络、信息报送、工作推进、专家评议、效果测评“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组建市、县、镇、村四级5000余人的工作团队。2012年4月,成都电视台组织开展故事会PK赛,按电视选秀模式面向基层广泛征集故事达人,这批故事达人逐渐成长为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全市还建立故事资源库,收集故事1.8万个,编印《百姓故事会》月刊10期、发放20万册。市委宣传部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故事会吸引力、影响力进行调查评估,每半年一次,推动百姓故事会活动成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
百姓故事会载体多样、参与性强。成都故事会有基层现场故事会、广播电视远程故事会、百姓故事会PK赛、故事会·道德讲堂、网络故事会五大板块,通过创新载体不断拓宽故事传播的渠道。老百姓创作、表演、欣赏没有任何门槛。他们可以作为观众,聆听、观看各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可以作为创作者,自发寻找线索、采访记录,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还可以作为讲述者,绘声绘色演绎身边人、身边事。百姓故事会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给基层群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满足了更多人交流、讲述、互动的需求,把越来越多的听众最终变成了参与者、践行者。
百姓故事会源于生活、真实性强。37年来救起18名落水者的“救人女侠”吴永秀;照顾生病妈妈,撑起一个家庭的15岁女孩路玉婷;面对乘客遗失的价值150万元的黄金首饰,毫不动心并归还乘客的出租车司机曾文华„„一组组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成为百姓故事会的鲜活素材。讲述者既可有备而来,也可即兴发挥;既可以讲别人,也可以讲自己;讲故事的场地也不受限制,处处都可以是场所。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故事会饱含真情实感,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许多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百姓故事会细分受众、针对性强。故事会巧妙地将国家大政方针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融入故事中,针对不同对象设置不同的内容。在城乡结合部讲述美丽村镇建设故事,在产业园里讲述大学生创业故事,在拆迁社区讲述道路改造、城市建设故事,在老人较多的居民楼里讲述劳动社保故事、卫生保健故事。针对不同的对象,故事会活动形式也不一样。针对青年群体,新都区推出“情景剧”版故事会,高新区推出“微电影”版故事会;针对曲艺爱好者,金牛区推出曲艺故事会;针对社区群众,肖家河街道成立邻里文化社。故事会把城市街巷记忆融入百姓故事中,深受群众欢迎。一场场清新朴实的故事会,融入了优秀的道德文化、文明的生活风尚、昂扬的创业激情、欢快的娱乐生活,蕴含着形势政策“大道理”,承载着愉悦身心“大功能”,聚集着社会和谐“正能量”,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好形式,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为各地做实做活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要注重生活化,防止“大而化之”。当前,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与群众日常生活关联度越来越高,推动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把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融入、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使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有机统一。要让身边人当主角。身边典型的引领往往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胜过诸多灌输和说教。
要多颂扬群众认可的“最美人物”,多宣传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多倡导基层群众的“凡人善举”。要用身边事作主题。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最易感动身边人。要通过群众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来折射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深刻变化,抓住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和生动细节来反映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主题,使受众从“身边小事”感悟“大道理”。要在生活中找主料。群众最智慧,生活最深刻。要奔走在路上、活跃在现场、扎根在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版面留给群众,从日常生活中掌握民意,发现真善美,把群众的需求、群众的关切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
启示之二: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要注重对象化,力戒“无的放矢”。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不看对象,“上下一般粗”,往往会事倍功半,必须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内容对象化,多一些百姓关注的话题。“宣传什么”,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在工作实践中要注意随时征集、梳理基层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量身定制”宣传工作内容,适配群众的“口感”,增强吸引力。语言对象化,多一些实话新话百姓话。群众话语充满智慧,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要培育清新朴实的文风,多讲短话、实话、新话,多讲家常话、百姓话,群众才能“叫得来、坐得住、听得进”;新闻报道、理论文章、文艺作品要多一些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多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一些泥土芬芳、雅俗共赏,才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渠道对象化,多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职业特征、文化程度的群众,要灵活设置不同的传播渠道,构建起集新闻报道、集中宣讲、理论阐释、文艺表演、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全员覆盖体系,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启示之三: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要注重分众化,避免“一锅煮”。当前,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做好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必须区分受众、细化层次,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选好合适的载体,用好对路的方法,避免“一锅煮”“一刀切”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受众群体分众化。要把握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基层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细分不同受众人群。对党员干部、对社区群众、对大学生群体宣传什么、引导什么要区别开来,各有侧重。宣讲主体分众化。在基层宣讲中,要选择最合适的人宣讲。让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典型人物讲事迹经验、普通群众讲体会感受,建立能够适应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宣讲队伍。形式载体分众化。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要善于运用开放性思维,找准结合点,积极创新载体、手段。对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不同群体的受众,要提供富有特色的文化服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启示之四: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要注重互动化,切忌“自说自话”。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群众接受习惯出现新特点,传统的单向接收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这就要求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加强双向互动、上下联动。主客体要互动。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沟通,调动群众积极性,挖掘群众的创作表演潜能,让群众从观众变成演员、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交流分享中既展现自我,又受到教育。资源要互动。整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乡镇、村、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实现跨地区文化交流,互通有无;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资源共享,开展流动服务,扩大覆盖范围,使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平台要互动。搭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双向互动,推动文化设施载体“转起来”,拓宽服务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组织文化交流,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工作品质。欢声笑语小故事,潜移默化大道理。“百姓故事会”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事在人为、大有可为。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只要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在服务大局中找准“位”、在内容形式上寻求“新”、在具体工作中讲究“实”、在动员群众时做到“细”,就一定能托举“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作者单位: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
第二篇:百姓故事会
择三尺讲台,书无悔人生
青白江福洪中学校
熊滢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我把人生定格在三尺讲台悄然而过7个春秋,我们选择教师,也就选择了平凡,然而平凡并不平庸,提笔书写清瘦时光承载的故事,看那一朵朵时光摊落桌前,总有纷繁的思绪不由分说涌入心底„„
我校是一所地处青白江区毗河以南的住读制农村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以留守儿童居多,且单亲家庭不在少数,在学生们一张张笑脸、家长们一声声称赞的背后,无一不是教师们敬业奉献的背影、无悔挥洒的青春。
还记得2010那年刚来学校时,母亲有一天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青白江电视台播放了“最美乡村教师”,采访对象便是我校的黄正秀老师,当她在节目里听到黄老师父亲去世时黄老师还坚守在讲台上的消息、看到黄老师简陋的校舍里那半截蜡烛时,母亲难忍心中泪水,深深感慨教师的无私„„
常戏说“我们每天陪伴在留守儿童的身旁,却也让自己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学校地处丘陵,过去道路交通很是不便,为了服务学生,教师们顶多只有周末才能回到自己家中,其中不免含有丝丝苦涩。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经济的日渐宽裕,教师们虽几乎家家有了车,但距离市区24公里的路程,工作与家庭也难以两全。我校的钟德勇老师任年级组长已有7年,他常自责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因为在儿子上初中以前他缺席了儿子12年的成长。初来学校,我有幸成为了钟老师当年所带领的年级中的一名班主任,更荣幸的是学校的“师徒结对”制度让我有机会拜钟老师为师父,也正因为如此,我从不否认他口中的“失职父亲”一说。钟老师常告诫我们身为班主任工作时间不是什么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制,而是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也就是从周一早上八点到周五下午四点。虽然学生公寓有宿管老师,但几乎每天晚自习放学后钟老师都会带领我们年级所有班主任亲自去查寝,从一楼到四楼,再从四楼到一楼,如此反复,既是协助宿管老师管理纪律,更是24小时关心关爱学生,即便学生宿舍熄灯后我们也常在学生宿舍楼下坚守,期间,钟老师总是和我们一起探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当时我所在年级的6个班里,包括我在内就共有4名新手班主任,初出象牙塔的我们抱着满满的教育理论却不知道该如何实践,望着教室里四十多双求知的眼睛我们内心也有些迷惘,钟老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们,从告诉我们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家庭和心理上的区别,启发我们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加强德育,到如何组建学习小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一聊就常常聊到11点过才回自己寝室。而第二天一早,钟老师总是6点半就准时到操场等候学生们起床做早操,组织学生们有序地到食堂进餐,有时我们几个年轻老师偶尔会“偷懒”缺席早操,钟老师总是报以理解的态度帮我们照看好每一个学生,还安慰我们说他自己是老年人,睡不着觉,起得早可以帮我们看管班级,其实他不知道在他的以身作则下,我们每次也会为自己的缺席而感到羞愧,正所谓“身正为师”,钟老师充分展现了教师的职业灵魂,更是对“师父”二字的无声诠释,以至于我们只记得他是我们的师父,是我们的年级组长,而常常忘记了他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还有自己的家庭。后来,钟老师的儿子在临区就读初中,他为了弥补之前十多年的缺席,终于尽到了一点做父亲的职责,但又为了不耽误工作,在儿子初上初三时,他竟然每天在晚自习放学后从学校驱车三十多公里到新都接儿子回青白江市区,清晨五点半出发送儿子去学校,而后又返回工作单位,如此三点一线地已奔波了好几个月„„2015年,钟德勇老师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成都市优秀劳动模范。前不久,我无意间看见了一张多年前自己被学生偷拍的照片,上面写了硕大的两个字——“恩师”,不得不说我的内心是感动的,当年的学生已毕业四年,如今我能有幸得到这样的称呼,我想这就是钟老师常说的职业幸福感吧!
不管是黄正秀老师还是钟德勇老师,他们不过是全区众多教师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兢兢业业、倾心奉献的教师队伍,孩子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教育的社会满意度才能得以不断提升。
趁我们还不够老,快去写下一路的歌谣,远方的天籁之音,吟唱着生命不屈的骄傲,只因为育健全人格,是你我不老的守望!
第三篇:百姓故事会半年总结
桑园镇“百姓故事会”半年
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成都市部署在成都市开展“百姓故事会”活动。按照我市活动要求,以及邛崃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全力推进“文化创新引领工程”工作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我镇成立了“百姓故事会”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要求各村每月开展一次讲故事活动,活动要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从2012年3月份开始实施开展“百姓故事会”活动,截止6月份,我镇共开展现场故事会40次,共参加人数约8000人,其中收集整理我镇“百姓故事会”大型活动规范档案7份,故事素材、电子文档、视频材料计15份。本镇于2012年6月21日成功地在通泉村中心广场开展了“百姓故事会”PK赛,参加活动人数500余人,讲故事选手20人,故事内容丰富多彩,选手们生动形象地讲述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故事,最终选拔两名优胜者参加邛崃市PK赛,分别是高店村邓仕林,讲“身边的共产党”,桑园小学教师叶国颖,讲“让青春在三尺讲台上闪光”。
从开展“百姓故事会”以来,我镇干部群众积极踊跃参与,他们都认为开展“百姓故事会”活动很好,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还增加了对传统知识的认识,从故事中学会了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通过开展“百姓故事会”活动,激发了群众热爱文化活动的热情,宣传了我镇“双拥模范镇”建设重点工作。今后我镇百姓故事会领导小组将每月到村参加讲故事活动,准备在镇文化站开设“双拥”讲堂,继续深入推进“百姓故事会”活动,让活动持续开展、蔚然成风。
桑园镇 2012年7月2日
第四篇:新都区百姓故事会PK赛领导致辞
新都区“我是故事王——百姓故事会PK赛”
领导致辞
(2012年9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参赛队员、广大市民朋友们:
晚上好!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新都区“我是故事王——百姓故事会PK赛”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市委宣传部基层宣传策划组的领导,成都电视台“百姓故事会PK比赛”导演,参加本次活动的各参赛队、媒体记者和广大市民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新都是古蜀三大名都之一,有近30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国家级一级文物、现代说唱艺术门类的开山鼻祖——东汉说唱俑在新都的出土,应证了在2000多年前,新都的说唱艺术就已相当繁盛。近年来,新都更是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深度挖掘佛教文化、状元文化等历史文化的同时,着力建设西部音乐文化走廊,打造了类似“快乐周末·百姓舞台”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自今年3月百姓故事会活动开展以来,我区以讲述“身边真实的感人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百姓故事会·新都龙门阵”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在全区254村、社区如火如荼-1-
地开展起来了。秉承“小故事讲出大道理”,“平凡人演绎英雄壮举”的原则,用百姓小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以主流价值取向引领市民百姓、铸造新都城市精神,涌现了出一大批写故事高手、讲故事能人和一批“感动新都”的故事人物。
丰富多彩的故事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感人的故事给人以奋进的力量。目前,我区正积极探索建立“百姓故事会”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让百姓的故事源于百姓、回归百姓,实现百姓自我表达、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努力把“百姓故事会”培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品牌,积极探索宣传工作走进基层的新路径,打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先行区的重要载体。
“描写新都桂花香味扑鼻的诗句”,让我们也在这金秋的岁月,细细品味新都百姓故事的芳香。
最后,祝我们新都区百姓故事会PK赛取得圆满成功!祝我们的选手新都区、成都市的PK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全兴村2014年4月百姓故事会总结
全兴村2014年4月“百姓故事会”总结
为推动我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镇党委政府“开展好百姓故事会”的相关要求和总体安排,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现就开展“百姓故事会”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百姓故事会”活动是开展群众性道德教育、提升村民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我村以支部书记书王兴忠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有张丽娟、陈术云、袁镇江、龙建,群众代表、村民小组组长、党员代表成员等组成,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参与:我村全面铺开,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张贴海报等方式大力宣传,举办以“百姓故事会”为主题的活动一场,到场人数约75人。
三、有效结合:根据上级机关的部署,将中国文化传统品德与“百姓故事会”活动的开展有效地相结合。不仅可以让村民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通过故事会活动的广泛开展,还提高了村民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极大限度地吸引了广大百姓的目光,也扩大了百姓故事会和道德讲堂活动的影响力。
四、达到效果:“百姓故事会”活动,已成为我村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因其形式简单、操作方便、贴近百姓且便于开展。村民们认为,举办“百姓故事会”活动不仅丰
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还增加了对传统知识和革命的认识,从故事中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全兴村村委会
2014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