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考试分析论文
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考试分析论文
在当今世界,政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正在越来越受到人重视。一个有效的政府,对于经济、社会乃至政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有效的政府,必定是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政府行为依法作为的政府,政府权力多中心配置的政府,政府决策高度民主的政府,政务信息高度透明的政府,自然也是拥有一个精明强干、士气高昂的公务员队伍的政府。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因为有了高度发达的公务员制度,就可以从社会中吸收人才,并通过激励和培训,使人才在政府部门迅速成长。有效政府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要争取一流的人才,并使人才能够在政府组织内得以迅速成长。要发展政府的能力,首先在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培养积极主动和精明强干的公务员队伍。因为,“无论是制定政策、提供服务还是管理合同,有效政府的生命力都在与公务员的精明强干和积极主动”。
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中叶开始的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以考任制为核心的任用制度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奠定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制度基础,也奠定了英国现代政府体制的基础。这为英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达到一个半世纪之久奠定了基础。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公务员制度建设,为其建立现代政府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ii]
现代公务员制度有很多制度构件,包括录用、晋升、退出、工资激励、权利保障等机制。其在录用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的才干,通过竞争性的招聘考试。考试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或者部门性的。在晋升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才干和业绩,业绩优秀者得到适当的奖励。这样,公务员可以长期保持工作的激励,不会过多地考虑取悦于上级或者有权优势的领导人。在工资制度方面的特征是,其工资一般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并且上下级之间有相当的差距。高级公务员与低级公务员工资差别较大,可以吸引高质量的人员,并将重要人才集中到薪金较高并且具有战略性的人员。其核心特征是不任人唯亲,通过竞争性的录用、晋升和富含激励的制度确保用人唯贤。
在中国,人事制度也是中国的核心制度。在1993年正式施行公务员制度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干部制度。干部制度基本上是一种身份制度,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干部,处于治人者的位置;一种是群众,处于治于人者的位置,包括工人和农民。一个人一旦取得干部身份,就拥有了与这一身份相关的名誉、地位和福利待遇。
综观市场经济所具备的市场关系的平等性、市场主体的自动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发展的开放性、市场行为的规范性等等基本特征,政府职能必须发生三个大的转变。
一是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众所周知,我国政府现行的体制及其职能,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特别强调指令性计划和国家干预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将国家组织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误认为是
政府机关对全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的直接管理,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直接经营管理。其结果是,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尽管进行了多次调整,但由于没有抓住转变职能这一关键,往往出现不包不管就乱,一包一管就死。因此,现在的机构很不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政府对企业等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才能予以解决。
二是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各级政府,要实现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的重要举措就是,从原来的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我们知道,我国目前建立和即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且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从总体上看,由我国的基本国情、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的职能更显示其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政府有意识的引导与培育,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宏观调控体系,避免市场发育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和被动性,才能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建立起与现代社会主义大生产和现代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起点、高层次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规则。分析其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推进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把传统落后的经济结构改造成为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因此不应当只局限于当前的市场需求,而更应该重视政府宏观调控和计划调节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立足于经济发展全局和长远目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是从审批项目、分钱分物,转到运用经济杠杆、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的方向是不断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并相应地改革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同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看,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和经济运行机制已经发生的变化,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有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政府对经济管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不少已被证明是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然而这些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管理方法仍在沿用,导致政府管理与市场运行和摩擦的增大,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间接管理方式又很不完备。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仍然侧重于定指标、批项目、分钱分物,这样,一方面,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仍然管了应当由企业和事业去管的事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作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应当拥有的自主权,有些还在政府部门之间转移,有些则被政府机构的中间层次截留,各级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并没有完全转变。此外,政府还包揽许多应当由市场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如信息咨询、会计服务等。另一方面,政府对那些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事务,又往往没有管好。比如,在推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方面;在调控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瓶颈”部门方面;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方面;在反对垄断和过度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方面,政府还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机构的设置仍很不合理,普遍存在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新体制的建立进程;同时,服务于市场的政府机构又过于薄弱,难以发挥有效地引导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因此,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等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等等。
2.坚持党管干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政治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所谓政治化和事务官的所谓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制度论文
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
目前,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特别是在政法体系和第三方监督体系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犹为突出。有数据统计,中国每年的贪污腐败已经占国家GDP的10%,超过2万亿,贪腐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大部分重大社会问题的根源,成为国家向前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贪腐问题,已经愈演愈烈,越治理越严重,是执政党身上的一大毒瘤,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剥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国家的腐败现象发展势头迅猛。从某种程度上讲离间了我们与人民群众的阶级感情,且影响了我们各种制度、政策的良性发展,部分案件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影响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贪污腐败难以治理,是因为贪污腐败已经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有权力的地方,都有贪污腐败。大官大贪,小官小贪;中央贪,地方也贪。贪污腐败的人太多,所谓罚不责众,反贪行动举步维艰;而预防和治理贪腐的人,一直享受贪腐带来的利益,反贪如何进行得下去。
要想真正意义上地反贪反腐败,想必还得从贪污腐败的根源出发,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找出贪污腐败的根源,从根源上出发,斩草除根,一举反贪反腐败。谈到贪污腐败的根源,关于官员或者说是公务员队伍的贪污腐败行为,坊间、司法界和学界总结归纳出了许多原因,其中主要可以划分为内在根源和外在根源。内在原因主要是指公务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人性贪婪;自我综合评价不高;心理失衡等等之类的。至于外部原因,主要是指公务员接收到外部的一些影响,譬如说传统的教育使之思想上会有一丝奴性,从而在工作或者是生活上受到影响;制度设计的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会导致公务员腐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经济转型不彻底会导致政商不分问题加重等等。这些都是会导致公务员贪污腐败的一些根本性原因。
(1)导致公务员腐败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内部原因-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取向
从公务员个人内部本性分析,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是从本质上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导致公务员腐败现象出现的最根本、最本质的一个原因就是-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正所谓“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反映人的思想”。错误的思想当然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取向。由于很多官员或者是国家公务员不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放松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动摇了共产主义信念,从政思想和从政理念发生改变,职业道德骤然出现滑坡下降趋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部分先富政策的实施,贫富差距的出现,使一些人开始产生了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物欲膨胀。于是乎,腐败成为当前社会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大问题。不良的社会风气,比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钱交易”、“任人唯亲、唯钱”等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正是在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一些曾为党和人民做过重大贡献的人也会发生价值观的转变,进而走向腐败,走向自绝道路等。
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除了受到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之外,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人思想品德、尤其是价值观的形成,首先与家庭教育直接相关。因为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贯彻始终的,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生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同的家庭教育影响是完全不同的。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一些现实条件使得很多家庭、父母在感受到生活的压力的同时,在有些事情、有些做法上可能会无意中扭曲了对孩子思想的教育。父母坚持和倡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其言传身教必然直接影响其子女价值观的形成。从人导致一些腐败的思想的出现。除此之外,无论是公务员、官员还是普通人在进入社会之前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观还有价值观的取向也是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的。学校教育往往处
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学校,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对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是重大的。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学校教育,由于其宣扬的价值取向不同,因而,不同时期的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即使在同一时期,一个人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中接受教育,由于学校教育水平、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形成的价值观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异。现实社会中,一些堕落为腐败分子的公务员、官员,往往都有些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接受学校教育中,往往忽视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以至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或者说,曾经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但信念不坚定,追求不执着,因而也会蜕变。可见,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深远的、不可忽视的。
再者,一个人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我们都知道,工作环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我们成年以后,工作场所是一个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如果一个人是身处在一个管理不严,人人都贪图私利,物欲横流的环境中工作的人,无疑,他走向腐败的可能性会更大。而一个人的居住环境同样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在一个人年幼时,其居住环境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是重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才有“孟母择邻”①的佳话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俗语。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下,往往不难发现,凡腐败分子的产生,往往都与其身边的亲朋好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关系。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工作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其人生观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虽然我们也听说过出污泥而不染的故事,可是这往往是很少的,也许就只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行成了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人且意志坚强的人,才可能够做得到。
最后一点就是,职业、文化程度、还有年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首先,从职业这个角度上来讲,从事拥有一定职权的职业,可以说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这一点,一切腐败的产生都不可能。但也不是说有了职权就一定腐败,若如此,那也就不可能有“包青天”“焦裕录”“任长霞”“郑培民”等人民心中的顶礼膜拜的人物。那么,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呢?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而它与一个人的素质有不可分割联系。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否正确,是否坚定,与文化程度是有关的。因为一个人对是非的判断,对不良影响的抵制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如果从年龄这个角度出发去看的话,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工作初期、中期往往腐败的可能性不大,而到晚期则腐败的可能性往往就会增大,因此,我们常听说有“50现象”和“59现象”等。究其根本原因,一个人在工作初期,人们大都会埋头工作,期望取得预期成绩,而中期往往事业如日中天,他们会珍惜,但到了晚期就不同了,因为这时快要离开工作岗位了,往往会觉得如果再不为自己、为家庭、为子女谋一下私利的话,将来就没有机会了,因此,很多人在这时便鬼使神差般的走上了腐败之路。当然,这与人上年纪后大脑思维衰退,认识能力下降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社会环境的、还有家庭因素、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工作和居住的环境、职业还有年龄等等的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造成很大的影响。思想决定行为,反面的思想教育影响造成了公务员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发生了扭曲,从而导致贪污腐败的出现。
(2)内在根源-人性的贪婪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当一个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他的想法就会随之慢慢的去改变。当我们还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时候,我们就一心祈祷着:只要我能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好了。找到了工作就会想着我的工资能不能在涨一点呢?万一这工资真的涨了,就会想着如果我能在这个城市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就好了·····就这样人的欲望无休无止的,并且慢慢的越来越高,甚至高到一个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的位置上去,然后他就会想要更多、更多的财富、权力,于是人性的贪婪就这样暴露了出来。每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员或者国家公务员他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努力工作、埋头苦干、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好官员,可是当他们发展到了一定的位置上,就会觉得既然我都拥有了这些权力,可是财力上却只是很薄弱,为何不趁着着职权之便为自己谋点福利,工资只够养家糊口,潇洒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如此一来,免不了的就是贪污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涉险能力也是逐步升级的。腐败也是如此,从烟酒礼品、首饰金银逐步演变到现金、股份、红利、别墅、汽车、美色、护照,一切你需要的,一
切用金钱可以换来的,一切可以给行贿者带来好处的。烟酒礼品多了,无处可放了,于是官员的太太们便动脑子,将这些不花钱的礼品拿到售卖店去换取现金,便宜点无所谓,反正没成本的。售卖店的老板也愿意,以最便宜的价格收进,以低于市面价售出,中间还有很大的利差,何乐而不为?人们现在可以去查查80年代全国各单位、部门的帐单、凭证,任何单位都免不了有礼品报销单。送礼的单位得了好处,个人从单位中又能得到好处,而选礼品的钱又可以从公款中报销,不仅如此,在送礼行贿的过程中,又产生虚报、伪报、开大票的次级腐败。一单位花了1.2万元买烟酒、花了伍仟元买土特产进京送礼,目的达到了,批文拿到手,政策松了口,回单位报销时,票据就变成了二万伍仟元,多报了八仟元,这八仟元被两个送礼的干部私分,其实他们没分那么多,他们花了四百元买发票,赚到这八仟元现金的两个干部就开始动脑筋了:我们每月工资才两百多元,一年不吃不喝才挣两千多元,买台电视机就四千多元,这日子苦熬是到不了头的,这种挣钱法多容易啊。没几年这些干部就积累了不付任何劳动和代价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资本,同时结下了自己随时可用的人脉关系,有了钱,底气足,有了人脉关系,胆子大,于是这张网越结越大,这张网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处级干部、司局干部、部委干部、高干子弟、太子党逐步都罩在这张网下,大家结成利益同盟体,向地产、股票、能源等领域进军。
(3)外在最根本原因-制度的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社会学教授邝泽倩认为,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邝泽倩教授说:“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在中国这种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中国的资源有限,政府官员对商品和服务拥有很大的分配权。另外,在供应与分发的渠道中也存在着瓶颈问题。因此,在缺乏其他供应资源的社会主义结构中,就会有人为了获得这些紧俏资源而干违法的事情。作为其结果,市民和生意人为了把事情办成就会送礼或行贿,而收礼和受贿的官员就可能干违法的事情。”
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实行更多的放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商品供应增加了,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其他渠道也出现了。照理说,行贿受贿现象应该减少才对。可是,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腐败案件反而大大增加了。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邝泽倩说:“在一个授予官员很大权力的官僚机构中,腐败的机会总是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把很大权力集中在国家官员手中,这些人控制着很多别人想要的稀有商品,因此这就为他们的腐败提供了机会。”
邓小平早就强调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而检讨我们关于廉政制度的制裁规范及其运作情况,不难看出我们在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上的缺陷。首先是在查办案件上责任主体不够明确,手段不够强硬。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反腐败的总体格局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不现实的。“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其实党政领导并不可能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反腐败工作上,我们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因此没有哪个党政领导会不抓政绩工程而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反腐败工作上。“部门各负其责”,实际上这就模糊了查办案件的责任主体,有可能导致一个案件出现多头断案的状况,也有可能导致一个案件缺少个别部门参与的状况。而目前党纪和国法并没有规定纪检部门和检查机关拥有秘密侦查和技术侦查腐败案件的权力,这就意味着查办腐败案件只能依靠公开的调查和侦查手段,这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查明案件真相的。其次是对腐败行为的制裁结果不够公平。中国仍然是一个人治大于法治的国家,只要犯罪的行为人有着深厚的官场背景,那么法律对于犯罪行为人的处罚就有可能大大减轻。而对于胡长清、成克杰、郑筱萸这样的高层腐败分子,则完全取决于中央领导人的意志,即使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有些情节符合法律的规定可以减轻刑罚的,法律仍然会从严从重处理的。
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就会滋生腐败。虽然中国共产党出台了《中国中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但是党内监督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成为党内监督的最薄弱的环节,从而导致高官腐败犯罪的几率较大;其次是如果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自身腐败就会导致腐败的行为上行下效,腐败的行为蔚然成风,党内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就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对于党外监督更是难上加难。由于政府活动的政务公开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活动透明度不高,群众和社会监督缺乏必要的渠道,社会舆论监督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因而党外监督就成为监督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制度论文要求
《国家公务员制度》结课论文题目及要求
1.我国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的分析
2.我国公务员制度与国外公务员制度的比较
3.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分析
4.论公务员考核的意义与机制建设
5.论构建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素质的提高
6.结合实际论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要求:
1.六选一,进行论文
2.针对选题对现有制度进行评价,结合实际予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或建议。
3.观点明确,调理清楚
4.不少于4000字,A4纸打印
5.正文:宋体小四号
6.格式:标题姓名摘要(300字左右)关键字(3—5个字)参考文献(必写)
第四篇: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论文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论文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日趋紧跟世界的脚步,于是,国家公务员就诞生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也就诞生了。这样的一个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在随着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进步,它为国家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如人事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等)。他应该要符合三项标准:
1、依法履行公职;
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也就是由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但在我看来,国家公务员应该是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的,始终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先进力量,他是人民的公仆,一心系着的是人民,是人民的一切。而不是,站在人民的头上颐指气使,俨然一副威严的做官的人。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因此,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等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等等。
2.坚持党管干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政治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所谓政治化和事务官的所谓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总而言之,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它学习和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些积极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制度化。由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公务员法规体系中的基础性法规和总的章程,所以只能规定公务员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执行过程中,还应逐渐建立和完善与
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过去的干部任用方式极为单一,完全靠领导说了算,往往是黑箱操作,透明度很低。难怪老百姓创作了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在这种环境中,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难以合理就位。这就好比踢足球,不仅好球员可能得不到上场表现的机会,而且该踢后卫的可能错当了前锋。从而造成人才的大量积压与浪费,妨碍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而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将是一个较为公平公正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它将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输送优秀的人才,也将使有志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不会有古代的那些才高八斗的人只能写下充满壮志难酬的仇怨的诗句。那些原本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只能在自己的诗歌里面,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自娱自乐,然后孤独的了此残生。留下旷绝古今的惊世绝唱,只为伯乐不常有,时运不济。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考任制已在中国全面起步。老百姓对此无不拍手称快。他们说:“卷子总比条子好,赛马总比拍马强。”的确,从“伯乐相马”到“赛场比马”确是一种质的进步。到目前为止,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政府机关的各类人员已超过万人。其中不仅有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一些司局一级的政府高级公务员。尽管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会使这个制度不断的完善和完美。
国方文官制度中的公务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会等组织同政府谈判,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国家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人事制度比较,也是有差别的: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科学化、法制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的一整套规范。它除了有总法规,还有若干个配套的单项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实施方案,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法规体系。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管理机制上比传统人事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强化。
(1)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竞争择优机制。在公务员考试、考核、晋升、任免等方面都体现了优胜劣汰机制,保证每个职位都有最优秀的人员来担任。
(2)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机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对公务员的义务、纪律、考核、奖励、回避等方面都加以严格约束,并通过监督来加以保障。
(3)国家公务员具有能上能下、新陈代谢机制。国家公务员制度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如不能胜任工作要免职。并实行不同职务的最高任职限制、年龄及部分职务的聘任制度。公务员在录用和调任上严格把关,提高
公务员的素质。另外,还实行人员交流、竞争上岗、职位轮换、和职务聘任制,打破终身制,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有以下原则:
一、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
二、功绩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职务升降、考核、任免、奖励等,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都以其在工作中的功绩为主要依据。
三、法制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任免、升降等都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律律规定。
四、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通过把党的组织路线、方针、政策按一定程序转化为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法规,依此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国家公务员制度在不断的健全与发展,它将为国家的发展的不断输送优秀的人才,我们期待着它的完美的蜕变,期待着它具有重要意义的转身,也期待着社会和国家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国家公务员制度考试复习资料
1,我国公务员1993年10月1日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开始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3,公务员最先在英国建立 4,公务员基本原则:(1)公平竞争原则,(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余额则。(4)分类管理原则
5,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制度的构成:我国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制度主要有职位类别划分;职务设置和级别设置三部分组成,(1)职位类别划分:公务员职位依据其特点性质及管理需要的不同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2)职务设置: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3)级别设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级别本身的确定,公务员级别根据其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工作绩效和资历确定
6,职位分类: 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国家财政支付提供客观依据;为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客观标准;为提高机关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
分类操作复杂工作量大费用高;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能力性与创造性缺乏张力和弹性;职位分类比较适用于专业性和事务性较强和容易进行规范的职位。
7,品味分类:同工不同酬;官阶与职位不统一;有利于人员流动和培养通才 8,职位分类程序;职位调查;工作分析;工作评价;实施职位分类。
综合管理类 行政执法类 专业技术类 职位设置考虑因素:职能 规格 编制限额职数与结构比例
9,公务员录用含义:是指国家公务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面向社会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的办法和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录用优秀人才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活动。10,公务员录用原则:(1)公开原则,(2)平等原则,(3)竞争原则,(4)择优原则,11,公务员录用程序:(1)发布招考公告,(2)资格审查,(3)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4)对考试合格者进行录用考察,(5)体检,(6)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予以公示,(7)审批,备案,(8)试用
12,公务员考核:指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各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所管理的公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和评价。内容:德,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能: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勤事业心;绩,工作实绩,廉,廉洁自律,重点工作实绩。方法;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原则: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客观,公正,公开,民主的原则;分类考核的原则;考用结合的原则。
13,公务员考核评定与使用:优秀,在德能勤绩廉表现出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成绩显著;称职,在德能勤绩廉达到任职要求,能很好或比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基本称职,在德能勤绩廉基本达到任职要求,基本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不称职,公务员政治,业务素质较差,达不到现任职务的要求,或不能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有严重失误。两年称职以上,工资升一级;五年称职以上,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升一级;称职,符合条件有晋升资格,连续三年优秀,优先考虑晋升,连续两年不称职,辞退。
14,公务员职务任免的含义:是指任免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职务任免条件的要求,在其任免权限范围内,通过法定程序,任命或免去公务员担任一定职务的进程
15,职务任免条件:新录用人员考试合格,从其他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调入国家行政机关,转换职位任职的,晋升或降低职务的,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免职条件:因转换职位而需免除原来职务,因晋升或降低职务而免除原来职务,因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因撤职处分,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工作的,退休,职务变动。期限5年。
16,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意义:(1)它是合理选拔试用公务员的重要制度保障,(2)它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必要手段,能够提高公务员质量和民众的满意度,(3)它是管理公务员队伍的有效手段,是公务员接受监督的重要凭证,是实现公务员职务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4)它是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保障,将改善我国的政治环境,推动民主政治及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17,职务晋升的含义:是指公务员由较低的职务升任到叫较高的职务 18,职务晋升的原则:(1)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2)注重实绩的原则,(3)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4)依法实施的原则。
19,职务晋升的条件:是指公务员晋升职务所应具备的法定条件和资格,包括标准条件和资格条件。(1)公务员必须有坚定的思想信念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2)公务员必须满足拟任职务对工作能力的要求,(3)职务晋升要求的任职的经历和文化程度要求,(4)公务员晋升应当逐级晋升。
20,职务降职含义:由较高职务改任较低职务。降职不是一种行政处分。条件:经过全面考核,确认为不胜任本职工作;本人不努力,不认真履行职责;本人要求降职,其理由充足,由于机构调整或精简领导职务。程序:所在机关单位提出降职安排意见;对降职事由进行审核并听取拟降职人意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领导集体研究决定,依法办理。本人不服,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或在30日复核决定起15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申诉。
21,公务员奖励的含义:是指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工作表现有显著工作业绩的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授予一定荣誉或给予物质奖励以示鼓励。
22,公务员奖励的则:公务员奖励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及时奖励与定期奖励相结合;奖励个人与奖励集体并重的原则。
23,公务员奖励的种类: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晋升奖励,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条件;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遵守纪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在工作中有创造发明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有突出贡献,爱护公共财物,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贡献。公务员奖励审批:嘉奖 公务员任免机关审批,记三等功,县级以下公务员,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地级以上,任免机关审批,记二等功,处级以下 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审批,厅级由省政府或国务院各部门审批,副部级由国务院审批,记一等功,授予省部级荣誉称号,厅级以下省政府或国务院各部门,副部级由国务院,授予国家级荣誉称号 国务院审批
24,公务员惩戒的种类:惩戒指对有过错的公务员的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并给予一定惩罚,申诫。分为六类:警告,记过,降级,降职,撤职,开出,六种惩戒分为三类:(1)声誉惩戒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2)实质惩戒包括:降级和降职;(3)开出。
25,公务员交流的含义:是各级公务员机关对公务员的一种管理活动和手段,无论是那种形式的交流,都必须经过有关公务员机关的决定安排或批准,公务员个人不
得私自交换工作职位或擅自离职。
26,公务员交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工作需要,二是照顾公务员个人愿望。其中,工作需要是主要的,照顾分人愿望是次要的。27,公务员交流的方式:(1)公务员调任,公务员调任是我国工无言交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的公务员交流形式。《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对公务员调任的资格与条件,程序,纪律与监督租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2)公务员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公务员机关系统内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者是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职务。转任汁公务员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调整公务员部门的人员配备,达到人与事的最佳配置,提高公共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公务员的转任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调动,但同以往的调动又有区别,是在一定的范围,系统内进行,对跨系统的调动是由严格限制的,其方法,程序也是不一样的。(3)公务员挂职锻炼。28,公务员交流实施原则:(1)依法进行的原则,(2)适才适用原则,(3)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4)合理的原则 29,公务员回避的类型:(1)公务员任职回避,是公务员回避制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限制互为亲属关系的人员在一个单位或部门任职,防止和克服亲属聚集其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卫公务员廉洁奉公创造条件。回避的范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缘关系,近因关系(2)公务员公务回避:任职回避制约了互为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一起任职,但公务员在具体的执行公务活动中,还可能会遇到涉及本人或者与本人有某种关系的人员的利害关系,这是任职回避无法限制的。(3)公务员地域回避:是对公务员任职地区进行一定的限制,即要求公务员不得在自己的本籍担任公职。地域回避与任职回避,公务回避相互补充,使回避制度更为完备,从而有效的制约和回避了各种亲属关系的影响和干扰,卫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创造条件。
30,公务员辞退的含义:是指各级公务员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做出杰出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31,公务员辞退的特征:(1)是各级公务员机关法定的基本用人权力;(2)辞退公务员必须按照法定的事由;(3)辞退公务员必须遵循必要的法律程序;(4)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32,公务员辞退的条件:(1)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适当安排的;(3)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4)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易给予开除处分的;(5)矿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使其预期不贵连续十五日,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33,公务员辞退领导职务的4种形式:应公职辞去领导职务;自愿辞去领导职务;引咎辞去领导职务,责令辞去领导职务。
34,辞退的含义和特征:各级公务员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做出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1 是各级公务员法定机关的基本用人权,必须按照法定事由,必须遵守法律程序,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以相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
35,公务员申诉的含义:是指公务员对公务机关做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在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原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要求的行为。
36,公务员控告的含义:是指公务员对公务员机关及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上级公务员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提出指控的行为。
37,申诉控告的特点:主体必须是公务员,原因是公务员认为公务员机关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或公务员机关及其领导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目的地维护公务员因职务关系所享有的权力,受理机关与处程序由公务员管理的相关法规专门规定。38,受理申诉的机关:原处理机关,原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程序:复核,申诉,审查裁决送达,在申诉,监察机关接受公务员申诉的程序
39,控告条件及受理机关;主体是公务员,涉及事项必须和公务员有关,对象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违法违纪行为且该行为侵犯了公务员本人的合法利益,必须有明确的被控告机关和被控告人员,被控告的机关和人员属于受理控告的机关范围。
实施了侵权行为机关的上级机关或有相关的专业机关(监察机关)40,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区别:(1)从目的上看:申诉要求受理机关重新审查有关处理决定,改变或撤销不正确,不适当的决定,维护巩固元合法权益;控告的目的是除此之外,还要求对违法违纪人员惩处。(2)从范围上看:申诉是针对的是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情况;而控告的范围相对模糊,只要公务员认为公务员机关及其领导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就可以提出控告。(3)从受理机关上看:受理申诉的机关是原处理机关,原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行政检察机关;受理控告的机关是上级公务员机关或者行政检察机关。(4)从处理程序上看:申诉与控告依照不同的程序进行处理,比如,提出申诉前公务员可以先想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控告则是直接向受理机关提出。二者的共同的都是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监督公务员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