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读《师道德》有感
重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上交政教处的师德学习体会
眼下,正值社会转型,教师职业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上经历了诸如“5.12”大地震期间涉教事件的反思,教师这个职业及其道德准则,很值得重新审视,也许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时修订了。以下是个人对此的逐条重读和理解。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个人理解:教师,是一个无需表忠心或戴高帽的职业,它很需要回归人本和人性。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是公民,再才是教师。是人,就应该有自然的情感和归属诉求,因此,爱国爱家爱自己的民族,本是最自然不过的,不独教师如此。人是社会的,只要你生活在法律的框架之内,你就应该是公民——对公民来说,守法是最起码的义务和责任,这,本不是道德规范,也不单单是道德规范,更不单单是对教师的要求。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个人理解:教师是无需神化或圣化的职业,如果刻意神化或圣化教师职业,无异于刻意去神化或圣化某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意无意甚至是别有用心的异化和扭曲。教师职业应该走下神坛、走下供桌,应该还原教师的职业本质。
不管信仰如何,一个民族,再怎么样,也需要教育。不管现实如何,教师这个职业,再怎么样,也要有人去从事。当你在街头巷尾或者游行示威队伍中听到或看到“我要工作”的时候,你是否会因为自己有“岗”而庆幸,是否会因为自己有“业”而自豪?
有“岗”就好,既便你仅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也应该考虑着要对得起手中这也算来之不易的饭碗;如果有“业”,那就更难得了,你可以为此付出青春、理想和信念,并在现实和未来日子里,可能因此寄托或收获超越一切物质的美好夙愿和幸福感受!
现实中的教师们,的确应该惜岗而敬业!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个人理解:毫无疑问,“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最起码和最核心的要求。可以说,一个没有或者缺乏爱心的人,是不宜甚至是不应该当教师的。关爱学生,应该成为一个教师的自然情感,无需强制和强迫;关爱学生,应该在尊重和理性的前提之下,无需“爱憎分明”,无需“恨铁不成钢”,无需“强迫关怀”;关爱学生,尤其应该关爱学生的生命质量与健康发展,而不只把眼光盯在所谓“学业”或者“分数”上;关爱学生,确实应该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并真诚地希望学生们超越教师自己……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个人理解:教书育人,本来是天经地义的,教书是手段和途径,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嘛。窃以为,有教育以来,任何有形无形割裂或扭曲“教”与“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潜规则及个别教育行为或做法等,都是极端或异化的。我们起码曾走过或正在走着两个极端:其一,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为培养“专政”人才——为培养“又红又专”,为培养“工农兵”接班人,我们的学校都可以不上课,甚至把“臭老九”通通扫地出门——这就是文革式的育人极端。其二就在眼下,我们一方面高举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旗,继续在教材里抨击封建科举制度,而另一方面却继续埋头于扎扎实实和轰轰烈烈的应试教育中,师生们全天泡在教室里,节假日双休日还要拼命补课,尤其在中、高考的“备考”过程中,学生们还非得腰瘦三圈、悬梁刺股不可……在举世功利的背景下,在一些所谓教育者甚至是家长的眼里,中、高考的分数甚至比学生和孩子的生命都更重要。教育的目的,教学的目的,育人的目标,最终竟然窄化和异化为分数和升学率,这不能不说是当前中国教育的悲哀。历史上,范进中举或许只有一例,而这些年来,高考前后有考生直接跳楼自杀的人间悲剧却时有发生!
教师,的确应该教书育人——而且真的育人,真的,真的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你也许根本不可能助他们“成才”,但你完全可以助推他们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个人理解:是的,教师应该为人师表。然而,历史和当世堪称楷模的师者中,有多少世人愿意去向他们膜拜、学习和效仿呢?在世人心目中,他们的偶像究竟有多少个是教师
呢?为什么“尊师重教”呼吁了这么多年,而这方面的情况却每况愈下?相信像魏书生先生这样师表,亦对现实种种感到无奈,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对此淡然和泰然处之,并在狭缝和可能中做好自己——他告诉我们:当你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你就得学着去适应环境,光埋怨是没用的……
窃以为,在教师地位极为低下的社会里,教师外在的“表”没有任何意义,弄得不好,自己这身“表”有可能都成了孔乙己的长衫了。因此,当你披上教师那套行头的那一刻起,你没必要太过在乎那个“表”字,你只要一个“坦”字就够了——坦然、坦荡和坦诚地做好自己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不要太在乎其他虚无的东西。
我倒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里”——也就是说,教师更应该注重内在的修为和修养,以致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可以清贫、卑微,但我们却能够赢得尊重和口碑,这是教师内在修为和修养的力量!槽糕的情况是,尤其对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如果我们一方面清贫、卑微,而另一方面又猥琐、邋遢与无能的话,那就内外全失,毫无质量可言了。
举个例子。肖川博士是我最敬佩和敬仰的教师之一,他没去当官,而且惜墨如金,但在我眼里,他比那些封疆大员或名噪一时的所谓大师更有分量得多——在他身上,我们所被打动的,就是一个师者的内在力量。
所以,教师应该有较高的修养和修为,要表里如一,这是师德的要求——这一要求,可不像中小学生要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那般模样和简单。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个人理解:不要让“终身学习”仅仅停留于二十一世纪的口号中。一些人,一辈子从未喊过“终身学习”,也根本不懂的什么“终身学习”的理念或理论,但却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真正让学习和读书的兴趣滋润自己的一生;而另一些人,成天拿着“终身学习”挂在嘴边,训人诫己,可到头来,一年半载他自己都没工夫摸过几页书。
“普九”社会不读书,这是二十一世纪目睹之怪现状。如果要进行一次另类的读书“普查”,你会发现,全国到底有多少学校的老师每天能够“终身学习”,而其他的每所学校里,到底有多少教师一个学期能够读上一两本书?……另外,您再去问问,全国究竟有多少家新华书店都可以改成“教辅资料”店了——这年头,除了为子女和考试,谁还有闲进店来买书或读书?
当一个社会忙乎得连读一两本书的时间都没有了的话,是不是太过熙熙攘攘了一些?
以上,是对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实不管新旧)的个人解读和体会,思想落后或反动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八日
第二篇:重读“老三篇”有感范文
重读“老三篇”重有感
读“老三篇”,思想重又被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默默无闻、不怕牺牲、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精神所感动。《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每文章都语言朴实,通俗易懂,但每篇都一再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都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有不竭的精神动力,是因为我们党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党革命的靠山是人民,我取得革命胜利有根本原因是切实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历史已然过去,进入新时期,我们党仍然凭借着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领导着人民群众战胜了无数的困难险阻,朝着习总书记提出的伟大“中国梦”奋勇前进。“中国梦”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毋庸置疑,要实现“中国梦”,我依然须抓住我实现事业的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和最根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我们来自群众,我们依靠群众,我们服务群众,“群众”观点始终是我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思想观点,最朴实的人生观。这也是我们在新时期做好工作,完成好任务,实现“梦想”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作为安吉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幸福安吉”的梦,而实现这个梦想,同样必须确保这种“群众”观点牢不可破。
“幸福安吉”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目的就是方向,方向正确,才有前进的动力。把服务群众作为我们事业方向,不仅正确而且崇高,更赋于我们不竭的动力。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安吉,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建成美丽的生活家园,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富裕、美丽、幸福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群众满意。富裕、美丽是物质方面的要求,幸福则是满意度的考量,是精神方面的评价。体现了我们在服务群众标准上的更高追求。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警醒自律,从方方面面加强认识,提高要求。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服务的能力。要不断改进作风,提高服务的水平。不仅要在工作中杜绝“庸、懒、散、奢”的情况,更要切实把服务群众内化为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外化为工作作风和具体行动。
实现“幸福安吉”依靠的是人民群众。有了梦想,还需要践行。“幸福梦想”关键在于奋斗创业,而奋斗创业需要全县人民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只有积极动员群众,紧密依靠群众,使群众理解我们所思、所想、所做,理解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工作的意义,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的突破,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最美丽乡村”的目标之所以能成为现实,就是因为它的成果是群众所需求的,措施是群众所支持的,过程是群众所参与的。在美丽乡村基础上要实现“幸福梦”,同样需要依靠群众做好我们每一阶段的工作。当前我县“三个安吉” 建设、“三改一拆”等很多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但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为群众,我们紧紧的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幸福安吉”的发民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是我们目标的最终体现。“三个安吉”建设最终是为了满足群众需求,让群众安居乐业。“美丽乡村”创建就是将发展成果向乡村转移,并取得成功的有效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着力改善民生,要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求学、就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成果,享受幸福。
重读“老三篇”,想到的是人民群众是我们奋斗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事业的基石。任何时期的共产党人,都应当深悟我们党理论的精髓,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工作的进步。
第三篇:重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老子所写,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韵文哲理诗体。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讲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看来,生活腐败有害身体健康!他认为,过分追求色彩的艳丽,使人眼花缭乱,最后必定视力变差;过分追求声音的美妙,最后必定使人听觉失灵;过分追求味道的鲜美,经常吃丰盛的食物,使人食不知味;过分纵情玩乐,使人心神放荡,魂不守舍;过分追求金银珠宝,最后使人行为不轨,身败名裂。因此,圣人善于取舍,务实不务虚,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视野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在这段论述中强调欲望对人的危害,告诫人们那不是真正的享受,而是在糟蹋自己的身心健康!宁取质朴宁静,不求奢侈豪华。他提倡崇俭节欲,主张清心寡欲。告诉人们要修炼自己的心境,丰富自己的学识,放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为充满诱惑的外界事物所左右。提醒大家要明白自己身上的神圣使命是什么,做到有思想、有理想、有志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侈、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他目睹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而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腐朽生活,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
当然,人非圣贤,总不免会有一些占有欲和私念,但有得必有失,只有当我们正确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方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人的喜好、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会决定人们行为的结果,决定人们的健康状态和精神风貌。老子在此只是列举了几个乱人心智的行为,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过分崇尚纸醉金迷,过度追求灯红酒绿,容易令人贪婪成性、丧失理性、行为失常,那不是享受,是在毒害自己。权力也好,金钱也罢,问题的关键是要能够控制住欲望,不要为外界的诱惑所动。老子的这段论述众所周知,人们总是用这段话来警示自己、告诫他人。
第四篇:重读“老三篇”有感
重读“老三篇”感
“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凝结着上一代人抹不去的情怀,成为那一代人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老三篇”中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思想焕发的无穷活力。重读“老三篇”,掩卷深思,无论是张思德、白求恩,还是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沈浩、钱学森、杨善洲……,他们都有着共产党员的本色特质: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正因为如此,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征程上,他们夙兴夜寐、开拓进取,创造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以及汶川抗灾救灾精神和重建奇迹。平凡创造伟大,这里面无处不闪现着一个又一个平凡而普通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正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种“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当前倡导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再读“老三篇”,从中使我感悟共产党员应具有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使之转化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品格。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历史重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敢于同错误思想作不疲倦的斗争,不管形势任务怎么变化,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展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时时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勤政为民的责任意识,以奋力拼搏、奋勇争先、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率先垂范,尽职尽责,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以服务群众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基层党员来自基层、工作在最前沿、直接面对群众的优势,处处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努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
“十二五”规划刚刚开始,已从新的战略高度、新的历史起点明确了新一轮发展目标。在向新的奋斗目标进军中,面对国际环境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面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困难阻力,广大党员带头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化压力为动力,转危机为契机,埋头苦干、锲而不舍,排除万难、不懈奋斗,争创新的业绩,夺取新的胜利。
第五篇:重读《鱼鳞》有感
重读《鱼鳞》有感
技艺高超的吉他手需要一个完美的拨片,对他倾慕已久的金鱼将自己的鳞片一一献出,自己却在疼痛中死去,为的仅仅就是一曲曲无与伦比的歌声与他那满足的笑容„„
其实认真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或像痴傻的金鱼,在乎这明明不在乎自己的人,殊不知越是自己在乎的人,越会让自己狼狈不堪、遍体鳞伤,尤其是自以为在乎自己的人。其实生活中只要多一些无所谓的心态,便大可不必如此。
我们或像贪婪的吉他手,伤害着明明很在乎的自己的人。用别人的伤痛来满足自己像海水一样无止境的欲望,最后弄得自己满脑愁思。其实只要知足就不会活得这么累,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
扪心自问,我觉得自己既有金鱼的痴傻,又有吉他手的贪婪。
我痴傻,曾纵容着一直犯错的姐姐与弟弟,由着他们“丧尽天良”、“没心没肺”,甚至还帮衬着干错事。不久东窗事发,才发现自己多么愚蠢,许久都活在自责之中„„
我贪婪,曾学着叛逆的姐姐以种种理由威逼父母来满足私欲,静下心来才发现父母的青春不在,而自己何异于一只没有人性的吸血鬼„„
以前的我,老以为自己就是别人的中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痴傻、贪婪,有太强的存在感。而现在,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天真,才为以前的事追悔莫及„„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为未将自己融入这大千世界,而做了个井底之蛙而已。
现实是骨感的,我不能像哈利波特那样玩转自己的生活,所以从今天起,我将努力地去改变自己,去改变那个痴傻而又有些贪婪的自己,让骨感的现实变得丰满!相信自己,昂起自己的头颅,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