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和中学2012-2013学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中和中学2013-2014年(上)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深化课改、有效练兵为主题,结合延寿县教育局“三创新、四强化”,围绕学校工作要点,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扎实推进校本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围绕教学中心,以规范教学行为做重点、深化岗位练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成系列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
1、师德建设,以“学习张丽莉,做人民满意教师”为主题、案例
分析,普遍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深入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规程和规范办学规程.2、扎实推进教师培训
根据进修校要求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本学期将利用周三下午,以“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的研究”为课题进行培训工作。并且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考评,有总结。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自学等方式,组织教师听专题讲座、1学术报告,观看专题录像,利用课题组活动、学年组活动等进行形式多样学习讨论,使骨干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教科研业务水平。
3、落实“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4、继续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5、搞好科研研究
(1)深化《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认真总结课题阶段性成果,做好推广工作。
(2)开展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展素质特征、成长规律、促进方式、引领作用、典型个案研究。
(3)征集交流优秀科研论文。
(二)创新性工作
1、用好《手册》强化过程管理,积极配合县进修校搞好教师练兵过程视导。
2、积极主动开展新课标学习“三新一德”专题讲座工作。
3、建立名师工作室,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建和教研资源网上共享。
4、结合本校校情做好教法与学法研讨工作。
5、做好本土化、多元化校本特色培训。
6、做好校本教材研修工作。
四、主要措施
1、用会议、调查、培训等形式,宣传有关政策、规定、和内容,明确培训意义。
2、提高自觉性、积极心。
3、学习、培训、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学习、培训、实效。
4、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培训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
月份工作安排
2013-2014
中和中学
年培训工作计划
第二篇:中和小学2014妇委会工作计划(推荐)
铜梁县中和小学2014妇委会工作计划
2014度年我校妇女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宏扬当代女性拼搏进取、敬业奉献的时代精神,团结动员全校妇女在教育教学事业中做出新的贡献。
一、强化学习,提高妇女同志的综合素质
把全面提高妇女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主要工作来抓,大力开展素质能力建设活动,积极组织引导广大妇女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培养职业专长,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开展各类岗位培训、技能比赛等,不断提高机关广大女干部女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全体女同志要充分发“四有”、“四自”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才干,努力成为时代新女性。
二、突出能力建设,提高妇女同志综合素质。
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为抓手,引导女同志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才干,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探索建设家庭和谐的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努力成为时代新女性。
一是积极开展“巾帼建功”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妇女同志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巾帼不让须眉的“四自”精神,在各自的岗位建功立业,为司法行政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二是结合县级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妇女同志树立文明的生活观,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搞好家庭美德建设。继续开展“文明家庭”的评选,提升机关干为创建文明单位创造良好基础。
三是继续开展“好书伴我行”活动,进一步丰富机关图书架,添购受广大妇女干部、职工欢迎、关注的书籍报刊。搞好借阅服务,努力做到“喜欢读书、方便读书、读上好书”。
四是开设各类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讲座,邀请礼仪专家、德育教育专家做辅导报告,提高机关妇女干部的理论修养。
五是开展“爱心妈妈”活动。与省少教所联合开展帮教活动,组织机关女干部职工开展奉献爱心,争做“爱心妈妈”的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三、积极提供平台,促进妇女同志身心健康。
注重学习与趣味相结合、健康与愉悦相结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机关妇女干部职工生活更加多样化、正规化,达成寓教于学、寓学于乐的效果和目的。
一是以纪念“三八”妇女节活动为契机,继续组织全校女干部职工到外地学习考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治情操。
二是成立“学校女子健身队”,组织学校女教师参加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等健身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三是组织学校女职工进行妇检,邀请专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切实增强妇女同志自我保健意识,关心育龄妇女的健康。
一、组织学校女职工认真学习各种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良性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广大妇女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以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引导广大妇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创建平安校园、文明单位奠定基础。
二、结合庆“三八”妇女节活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活动,教育和鼓励妇女同志要在践行节能环保消费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妇女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开展节能减排进家庭、绿化净化家园,倡导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展示新世纪妇女风采。要加大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家庭美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妇女增强公民意识、强化公民责任,提高妇女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保护、关心、支持妇女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增强学校妇女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大力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五、继续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妇女政治素养。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监督进家庭”活动,大力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崇尚廉洁、弘扬文明”的良好氛围。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新风尚,积极争做时代新女性。切实加强对妇女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促进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组织学校妇女干部职工向社区贫困母亲献爱心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向社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活动,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学校妇女同志的各项活动中去,教育和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引导妇女以实际行动投入创建县级精神文明的活动中,推动学校文明单位工作的深入开展。紧紧围绕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铜梁县中和小学妇女工作委员会 2014年3月
第三篇:中和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隆盛镇中和小学
2013年秋季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不断创新,夯实基础,强化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
二、工作目标:
1、从严治校,规范办学管理,争创社会满意学校和家长满意教师。
2、广洒爱心,实抓规范,推进教育创新。
3、加大师训力度,形成合理梯队,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管理工作:齐抓共管,务实创新,开拓进取
1、认真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找准学习与工作、生活的结合点,坚持学以致用。
2、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科学开展层级管理,层层目标明确,级级工作负责。学校领导班子发扬民主、分工协作、以身作则、开拓创新,组织好教育学习活动、业务培训活动。
3、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师文化生活,积极发挥网络在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家校联系和扩大社会影响上的作用。
(二)德育工作:深入研究,完善机制,讲究实效
1、加强领导组织的组建落实。成立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筹学校德育工作,保证德育渠道和德育计划的实施。
2、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系列化,认真组织宣传,让学生在每次讲话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加强学生学校礼仪、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雷锋活动,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在进行以上各种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国防、法制、环保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少先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升旗仪式、队干部的培养等常规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素养,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队员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工作:深化改革,开拓新路,不断创新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树立质量第一意识。积极开展优质课、示范课、实验课、指导课的研究活动。教研组创新管理、规范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教研经验,每一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每个人坚持扎实基础、提高质量,探索让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教育教学氛围。
(1)利用升旗仪式表扬获奖学生,个性学生专题、优秀作业专题等宣传内容,鼓励学生有个性、有特长发展。合理布置各室各窗,定期更换学习园地。本学期计划举行书画比赛和朗诵比赛。
(2)强化低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制定具体的学习习惯要求,健全表扬激励制度。
(3)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精心组织各类课余培训,强调开班有计划、次次有检查、结束有小结
(四)师资培养:适应需要,提升层次,完善结构
1、树立职业、专业、事业三业并重的意识,全面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参赌、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弘扬爱校、爱岗、爱生的优良师德师风。
2、加强校本教研,提升师资队伍。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制度,促使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努力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把自培、互动、共享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理念,把“开展自已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研目的,让每一位教师“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着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的东西再研究”,亲身体验“研——做——思——提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3、利用学校的电脑资源,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要求教师努力树立“关键是意识现代化”的观念,进一步掌握现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每位教师都要掌握上网搜索资料、处理资料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本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建设学校的网上资源库,教师之间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五)体卫工作:
1、各班级抓好两课两操质量,要求动作静、齐、快。每天坚持“阳光运动一小时”,促使学生体魄健康、身心快乐度过每一天。
2、各班班主任要加强卫生宣传、疾病预防、学生体检等健康教育,控制近视新发病率,以养成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3、绿化、美化、净化校园。
(六)服务保障:增强贳任,改进方法,完善服务
学校的后勤、财会、图书、档案等工作,明确角色,为教育教学主动服务,为师生主动服务,敢当勤务员。
1、后勤工作人员要深入各组、各室了解情况,及时搞好日常教学的后勤服务,确保教学需要。
2、严格校产登记、保管、使用、赔偿制度,使物尽其用。严格财务制度,按规定收费,定期清帐理财,做到财物相符,开支合理,帐目清楚。
3、认真、细心做好学校档案、图书、保管等工作。
4、关心教师,不断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
第四篇:中和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2013年春季季学期中和小学养成教育
工
作
计
划
永乐镇中和小学
2013年3月
2013年春季学期中和小学养成教育
工作计划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特拟订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成立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胡朝刚
副组长:陈明静
组员:牟安明綦小凤赵玉霞 云中奎王远群张浩
具体负责人:牟安明
四、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五、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食;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六、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当月工作,提醒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好“小号角”广播站、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3、寓“小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少先队活动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大型的学校队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外,对队员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规定。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在《值周日记》和《值日登记表》上。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中队争星活动,以值日生和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成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课间操操、出勤、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永乐镇中和小学
2013年3月
第五篇:书法中的中和思想
书法中的中和思想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审美趋向的不断变化,和书法家的不断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书法传统。这些优秀的书法传统对于推动中国书法整体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思想观念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书法活动中最高指导原则。例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这些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成为书法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儒家思想对中国书法美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的思想贯穿于三千多年的书法长河之中,是一条重要的血脉,在其中起作用的是一种潜美学,也就是审美上的潜在、转折的制约。它通过对人生的指导,隐秘地反映在书法的创作中,这也致使中国书法始终是以和谐自然、和谐社会作为终极价值。同时儒家思想又成了书家精神的调节剂它着眼于书家的带有共性色彩的人格塑造。统观儒家思想和审美倾向对书法美学的影响是中和之美。这个思想形态影响所及,在中国书法中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历代的书法审美观念无不受其思想的影响。纵观中国书论,无不以孔子“中庸之道”思想为轴心。项穆提出中和的审美思想,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他说:“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况夫翰墨者哉。”黄惇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说:“项穆的《书法雅言》自始至终围绕中和二字论书,所谓规矩从心,中和为的。在文章中,他论‘古今、辨体、规矩、神化、取舍’„„无不以‘中和’观照。”我们从《书法雅言》的17章论述中都可以看到中和思想的影子。可见,中和的美学思想在项穆的书学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深刻。项穆的中和美学思想是在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基础之上提炼出来的。关于“中庸”一词,何晏注《论语》:“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郑玄注《礼记》说道:“明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可见,中庸思想的实质即为中和思想。朱熹《中庸章句》:“游民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庸和中和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对于中和涵义的解释,朱良志先生说:“儒家哲学中的中和思想有三个要点:一是中体合用;从哲学基础上看,儒家和谐美学思想当以和谐二字为要。中是其体,和是其用。本立而道生,中在和谐思想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可以这样说,只有在‘中’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和„„”这种中庸、中和的观念不仅反映在书法史的发展过程中,而且存在于书法艺术中本来就有来自文化层面的依托。丛文俊先生说过:“书法以文字的规范之美筑基,以艺术的个性之美为动力,二美有相通之处,但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往往带有摆脱文字社会化之共性美的离心倾向,由此产生实用与艺术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和的标准是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规范中确立起来的,它必然也要反映到书法活动当中,用以平衡、消解其实用与艺术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汉字的书写艺术成为独立的书法艺术的汉代,这种汉字实用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很明显了。之所以汉字书法艺术能够发展至今,这与中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侯开嘉先生曾在其《俗书与官书的双线发展规律》一文中提出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中官书和俗书双线并行发展的重要规律。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就是由于汉字发展过程中实用性和艺术需求之间调和、折中所呈现的规律。在具体的艺术品评过程中,“中和”一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为书法艺术的品评树立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这个标准对于古代书家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知道,历来书家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时都说其具有中和之美,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中和哲学思想,即强调其在多种对立因素之中的调和统一。孙过庭的《书谱》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时说:“王右军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反映的是一种中和的美学观。同时,我们通过项穆的《书法雅言》可以看出其对王羲之的书法同样是推崇备至,他所言真正意义上的书法风格的美应该是“不激不厉,骨态清和”的美。《书法雅言·品格》中有这样的描述:“又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他所认同的书书法艺术中和思想刍议黄晓慧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每一个朝代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文艺的倡导和建设做出诸多努力。而支撑一切文艺得以生生不息的生命源就是儒家的中和思想。同样,“中和”一词在书法美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范畴,古代书论当中对于中和之美的论述比比皆是,尤其在项穆的《书法雅言》中,对中和思想的论述更为详尽。从书法美学的角度看,项穆主张的中和之美,并不是将书法诸多因素或对立的方面做无原则的折中调和,而是具有辩证因素的矛盾观。项穆在《书法雅言·古今》中说道:“不学古法者,无稽之徒也;专泥上古者,岂从周之士哉„„宣圣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孙过庭云: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审斯二语,与世推移,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由此可见,他主张书法艺术顺势而发展的过程中要继承传统,绝不能因古而失今,或因今而失古,这种积极的辩证思想贯穿于项穆书法思想始终。中国书法受汉字笔画、结构的约束,并借助毛笔和宣纸来抒发书法家情感,传达艺术美的信息。线条形态变化万千,笔法丰富多样,书法家的书写节奏、艺术情感也都随时变化,但就书写线条的整体质量与整幅书作的韵律而言,又必须是无所不及、无所不戾、和谐统一的。这是评价一幅书法作品成败与否的基本出发点。孙过庭有言曰:“至若数画并布„„合情调于纸上。”中庸之道及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基本特点,被视为传统道德与艺术追求的法则与最高境界。纵览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和之美的审美思想一直贯穿其中,从有记载的商代殷墟甲骨文一直发展到各体皆备、书体演变已臻成熟的汉代,再从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一直发展到碑学复兴的清代,我们都能体察到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于书法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审美个性,还从另一方面显现出中国书法作为东方艺术门类之中具有特殊性、民族性的艺术所绽放出的熠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