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以重庆市部分区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为样本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
——以重庆市部分区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为样本
杨世碧 吴雏山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有研究表明,教师知道什么以及怎样表达自己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知识的深化是促进他们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掌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现状,提出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高的策略,对搞好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调查对象¥0方法
我们对重庆市8个区县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主城地区、渝西地区、三峡库区和渝东北地区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中进行。在随机抽样的96所学校的160名小学语文教师中,分发《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现状调查问卷》16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60份,回收率达100%。与此同时还采取访谈、询问等方式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为获得全面而丰富的调查数据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和支持。
本研究抽样的四类地区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为:村小21人,乡镇中心校59人,县城小学28人,主城区小学52人。受教育程度为:中师(或高中)9人,大专75人,本科76人。任教年限为:1—5年的教师21人,6~10年的教师38人,11~20年的教师80人,20年以上的教师21人。技术职称:小学二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86人,小学高级教师62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综合调查访谈情况,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现状如下:
(一)教师的学历和能力
从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看,虽然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94.4%,但是,绝大多数教师的这个学历是在岗位工作的同时取得的,其学历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水平相当于中师或初中水平,有的甚至更低。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普遍趋于老化。此次调查显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起点较低、知识面较窄、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有31.3%的教师认为专业技能跟不上;有44.4%的教师认为理论观念跟不上;有29.4%的教师认为课程与教材的难度较大;还有46.3%的教师认为时间精力跟不上。
(二)教师掌握的语文学科知识
此次问卷中涉及语文学科的十个方面知识,统计结果显示:只有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师答题正确率超过60%,它们分别是:正确辨别病句的75.6%;正确选择标点符号的67.5%;正确背诵课文中的古诗的92.5%;正确判断对联中涉及初中热学知识的86.3%。其他六个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师答题情况不能尽如人意:能正确辨认错别字的只有41.3%;能正确选词填空的只有35.6%;能正确辨别修辞方法的只有47.5%;能正确判断表达方式的只有15%;能正确判别文言虚词意思的只有25.o%;能根据例句正确仿写的只有57.5%。调查表明: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基础较差,学科知识水平低下。究其原因是早年的语文知识基础打得不够坚实。
(三)教师把握的《语文课程标准》阶段性目标和重点
从抽样的统计结果看:97.5%的教师知道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重点;80%的教师知道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对于l~4年级的写话、习作教学重点,只有58.8%的教师掌握;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只有34.4%的教师掌握。调查表明: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至今还处于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水平,他们掌握语文学科课程阶段性目标和重点的情况令人堪忧。
(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
从抽样的统计结果看:大多教师只从注意的角度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去回答如何调控课堂。如,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注意力易分散等。没有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观察、思维、想象、注意、记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这两方面来回答。
当问到:课堂教学中如果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玩东西,找同桌说话„„您会怎样解决?绝大多数教师的回答是:在不影响授课的情况下,走到学生身边,用手轻轻敲他的课桌、或拍拍他的肩膀,或用眼神、声音给他以暗示,或放慢说话的语速,或暂时停止讲课„„调查表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但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五)教师参加的培训与教研活动
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为农村教师提供的资源与支持服务体系明显不足,不能对教师实现全员培训,部分教师没有参加县级以上的培训和教研活动,一些教师几乎没有参加过业务培训和到外地听课学习。从调查的结果看:有23.8%的教师参加过市级培训;77.5%的教师参加过区(县)级培训;88.7%的教师参加过校本培训,还有11.3%的教师从没有参加过任何进修、培训。有40.6%的教师参加过市级教研活动;75.6%的教师参加过区(县)级教研活动;89.4%的教师参加过校本教研活动;还有10.6%的教师从没有参加过教研活动。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在校本教研方面,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校本教研不够深入,教师缺少专业支持-E23的现象。由于诸种原因,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处于无计划状态,形成自生自灭的局面。在问卷中,只有22.5%的教师能正确地回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基本理念;65.6%的教师能正确地回答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59,4%的教师能正确地回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
调查表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教育人事部门与教育业务部门没有就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培训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组建好一个有效的、集责权(学术权威)利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心。
(六)教师专业知识自我发展的途径
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满足于做“教书匠”,缺乏专业归属感、专业成就感和专业发展的动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有的教师心态浮躁,学风、教风不端正,不能静心教学。教师反映:专业知识自我发展的主要途径:一是网络媒体获取信息,二是订阅专业杂志刊物,三是购买专业书籍。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小学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的获取和能力提高的渠道,他们在教学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敷衍了事。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面前,或无动于衷,得过且过;或随波逐流,依葫芦画瓢,对专业知识发展缺乏原动力。
(七)教师的负担
通过调查访谈,我们了解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较重。一是经济负担重。各种培训的花费不少。光职称晋升,就得参加普通话、电脑、英语等培训,这些培训费加起来相当于低工资者2—3个月的工资数l二是精力负担重。特别是村小教师,要兼任班主任和其他课程教学。在村小,一个教师教几门课程,参加学历提高教育或教研培训,时间压力和经济负
担都会过重,难以得到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的时间与机会。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学龄儿童涌进城镇学校,造成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相当学校的班额都在60~70人之间,多的达80人甚至上100人,教师负担重不堪言,根本无暇顾及学习与进修;三是心理负担重。机构调整,定员定编,评职评先,教学评价等问题时时困扰教师。调查表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由于经济负担、精力负担、心理负担都过重,致使他们极少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学历提高教育或教研培训,专业素质的提高受到了严重影响。
(八)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支持环境
调查显示:有51.3%的教师认为教学条件差。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排在前三位的是:教学参考书、小语教育期刊、小语教育理论书籍。农村学校没有图书馆,就近也没有书店,教师想买书、看书、提高学历、参加培训都要到县城或主城区才行,这无疑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加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学习资源的严重缺乏,加上长期得不到进修学习的机会,教师专业知识难以得到发展。
访谈中,教师们普遍反映,他们的生活质量差,经济收入也明显低于其他行业。更有一些渗透到学校管理中与教育规律、教育目标、教育职能相悖的非理性、非规范、非健康的文化现象,诸如“官本位”情结、“家长制”作风、“小团体”主义和市侩作风等,这些“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扼制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也加快了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流失的步伐。他们不光从农村流向县城、流向主城区、流向沿海发达地区,还流向其他行业。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心态。于是,他们本着守住阵地的思想,每天依旧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无心提高也无心发展。调查表明:小学浯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支持环境较差,很不利于教师本身和小学语文事业的发展。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标准和制度”,”,建议各省、市、县应尽早制定出台相应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标准”,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目标。这个“标准”的制定,不光要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原理性知识(以国家规定的专科学历所学内容为准)和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师对原理性知识的理解、解释和运用原则等,还要探索小学语文教师对这些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各个领域里的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培训和评价教师均以各自出台的标准为依据,促使教师不断丰富和更新专业知识。
(二)建构高效、实用的教师培训体系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业务提升培训和文化建构培训,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标准”,按照不同地区分层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为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把多向培训变为统一培训。把县教研室、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等多家力量整合起来,成立县级教师专业发展资源中心。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电大工作站和电教馆的网络资源,统一开展培训。实行“统一调度,分块、分层、分步的”实施策略,形成序列性、系统性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培训链。
二是加强开放式培训平台和自选式网络课程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学员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和培训教师的机制。
三是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沿性。培训的内容应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研讨,进行课例指导研究,以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还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对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及《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学习领会和掌握实施,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还应有对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了解,使我国小学语
文教育与国际接轨。
四是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中心,实施互动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教学、资料调查、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讲授等方式的培训,使其成为教师展示自我、合作交流、促进反思、探究对策的平台。
五是建立学员学分制和培训机构学分认定制。调动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再认证、聘任、薪酬、考核、晋升、奖励之间建立联系。
(三)倡导教师“专业自觉”的职业精神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逐步走向“专业自觉”。也就是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自觉地、全身心地投人到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对原有经验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策略不断进行整合,最终养成一种集教学、学习、研究和创新于一体的职业生活方式。其策略如下。
一是制定自我专业知识发展的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制定明确的、科学的、动态的、可行的自我发展规划,这对促进专业知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注重自身个性发展。没有个性的教师,难以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光体现在教师对传统教育的挑战,还体现在对教学现状的追问,更体现在对专业发展的追求。三是不断进行教学自我反思。“很多教师虽然有多年的教学经历,但依然是一个普通教师,无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因为教学并非一个熟练的技术操作过程,单纯的反复的教学实践并不比完全的理论学习好到哪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应透过自己头脑中的理念、经验、理论去分析教学现象、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反思过去的实践。”波斯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由此可见,自我反思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教学个性,最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是多听、多上公开课。朱晓民、秦杰认为,无论是上公开课还是听公开课,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常态课容易使教师自己产生惰性、倦怠感,常常流于浅表化与凌乱,时间长了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习惯,而公开课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特别是国家级、省市级的公开课、竞赛课,更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样本。
五是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比如,开展优质课竞赛、论文评比、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以此来展示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从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信心和专业水平。
六是推进年级组备课制度。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冲击了原有的备课制度,许多教师以网上下载的教案代替备课,使其对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缺乏根据学情制订教学方案的过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立以年级组为备课单位,同年级的教师先分别备课,提供课例,然后交备课组讨论、修改,形成共享教案,尔后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再行修改,上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提出二次教学建议,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四)寻求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的共生效应
以立体化校本教研模式为载体,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立体化校本教研就是“以学科组为基点,以学校为基线,以联片为平台,以与高校成立共同体为轴心,组成‘以校为本’而又纵横交错的流动型立体式校本教研模式”。通过教学反思常规化、研讨活动序列化、专业引领全程化、教研科研一体化、展示平台多样化的“五化”策略,整体推进城乡教师专业发展。
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关键是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不单是教师间知识和经验的简单传递和相加,而是谋求一种思维的碰撞所产生的共生效应。因此,要注重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和个性碰撞而形成的智慧火花。“同伴中要有引领者,学校里某一学科的教学水平往往与这个教研组中是否有‘高人’有很大的关系”。“‘专业引领’是基于教师的教学‘场景’而提供的一种专业性‘技术’支持”。因此,城乡之间要经常地开展“名师送教”和“名师带徒”活动,让农村教师就近学到先进的经验。要注重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经常开展区域性的集体备课、说课、听评课活动,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促进城乡教师共同发展、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建立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首席教师的体系和机制
定期进行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首席教师的选拔。提高他们的待遇,“实行向骨干教师倾斜的分配政策,对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对优厚的绩效工资待遇或相应奖励”。在工作环境、职称评定和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待遇留住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形成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使他们将本地、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与本地、本校的实践背景结合起来,与自身的日常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给其他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分担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从而达到知识、技能、性格、气质的互补,并逐步形成共同的专业知识发展愿景。
(六)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良好的成长空间和时间。“省、市、县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共同着力于构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整合本地行政教研力量和教师培训机构,形成区域性的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支持中心”。如何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访问学者交流机制。一方面城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农村小学开展教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又到城区学校深入课堂顶岗工作和学习,形成城乡学校之间的一种优质资源共享和交流机制,为城乡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教研文化的融合搭建互助的平台。
二是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专业发展是以实践性知识为保障的,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案例性、综合性、隐蔽性和个体性等特点,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中要更加重视教师主体地位与教学实践和学校背景相结合”。学校应多开展教研活动,立足创新思考,提供展示平台,并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教学手段和休闲场所。让教师视线所到的地方都有文化气息,使个人与组织在变动的环境中持续协调地发展。
三是提升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能否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必须让教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式以及教学改革等有深刻的理解。不能让教师把自己定位为“打工仔”,要让教师以主人的姿态进行教学与生活。要尽一切可能提高教师的待遇,哪怕是象征性的待遇,尽力让教师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
四是建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县、乡(镇)两级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配置计算机网络学习系统、卫星电视教育系统、电化教育系统和部分音像资料及图书资料,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将分散在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集中起来,让他们不脱产,就近也能接受培训。从而形成以自主学习为主、以学区教研活动为支撑、以信息资源为支持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模式。
五是健全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在考核内容上,既要注意全面,更要突出重点;既要考察教师承担任务的量,更要考察完成任务的质;既要考察学生的学业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也要看整体素质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幅度。在考核方法上,力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使先进教师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励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沿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整体素质。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9。9(77~81)
第二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请你们用聪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为我们这份可爱的问
学校:班级:
1、你喜欢学习语文吗?
A.喜欢B.不喜欢C.讲不好
2、在每一学期开学的时候,你有没有制定出该学期的语文学习计划?
A.有B.有时候有C.没有
3、在学习课文之前,你有没有预习课文的习惯?
A.经常B.有时候有C.没有
4、在上课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认真听老师讲课?
A.能B.有时候能C.不能
5、在课堂上的时候,你有没有经常归纳老师上课的要点?
A.经常B.有时候有C.没有
6、在完成课堂作业的时候,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你是不是积极主动地找同学、老师加以解决?
A.经常是B.有时候是C.不是
7、对于家庭作业,你是不是积极主动地完成以后再去玩耍?
A.经常是B.有时候是C.不是
8、你想不想了解一些关于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A.想B.不想C.无所谓
9、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是什么?请写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
第三篇: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给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试图解决当前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陇西县20几所农村中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生物教学现状调查。对生物教师和学生,通过听课、查阅有关材料(学科教学计划、教案、听课笔记、作业批改记录等)、座谈、问卷、抽样检测等形式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结果综述如下。
一、陇西县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
1.教师学历水平大幅提高
原来的高中生物教师,大多都是专科毕业,且以陇西和临洮师范居多,后来不断补充大学本科毕业生。初中教师则主要是中专。这次调查结果表明,县区各中学生物教师学历合格率几乎为100%。
2.继续教育相当普及
陇西县初、高中继续教育开展情况良好。生物教师普遍参加了新课程国家级网上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省级教育技术培训、省级新课程改革培训,以及电子白板应用技术培训。
3.学生成绩整体攀升
近年来,我县生物教学成绩斐然,竞赛、高考(或中考)屡创佳绩,毕业学考、实验考查合格率接连攀升。
二、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初中入学人数剧增,高中办学规模扩大,出现了高中少了教师从初中调、初中少了教师从小学调的局面,致使各类学校教师素质明显下降。特别是初中生物教师,老教师在单调的循环中出现了明显的“高原效应”,教学中“吃老本”,不愿意开拓创新,很少想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前的教研教改信息,也不重视自身的业务培训和进修,而年轻教则很少得到应有的教学指导,以致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观念是通过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从实践中来、经分析无误的要素,如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因此,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双基”的掌握,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学生对双基的掌握过程和情况而言,尚有近60%的老师需要反思。他们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学会”而轻“会学”、重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增长而轻知识建构和方法掌握、重问题解决而轻问题发现。他们长于对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说教,对实验进行示范性的演示或讲解,他们教的内容只需学生记忆、模仿就行。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权利,致使培养出来的所谓“好学生”只不过是应试高手,他们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2.学习方式单一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说来,可以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相对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接受式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而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这一点上要逊色得多。正是基于此,我县生物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几乎选择的都是接受式。在这种接受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纯粹是知识的容器,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不到弘扬和发展。事实上,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不可相互替代,应达到动态、和谐的统一。
3.学科特性逊色
近几年刚好是我县生源的高峰期,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超负荷地运行。有90%以上的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生物实验员,加之教育经费缺口较大,教学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使得生物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其功能也被严重削弱。在学生实验考查及实验课抽样检测中,我们发现有75%的学生操作技能不过关。这一方面与教师过于强调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而忽略学生实验操作的训练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或实验员包办实验及多人实验中75%的学生难有独立操作的机会有关。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有近30%左右的学生连显微镜都不会正确使用。事实上,生物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概念的建立、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形成,以及情感的激发,都离不开生物实验。然而,75%的教师的教学只是应付考试,他们追求学生在笔试中取得高分,因而注重理论教学和习题练习,而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统计发现,按教学大纲开足实验课的学校不到4%,开设计性实验的学校几乎为0,而口头实验、黑板实验、卷面实验却比比皆是,这种局面注定会贻害无穷。
二、调查结果的思考和建议
1.教师要切实更新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我县生物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内因是最根本、最主要的。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教师自己要加强学习,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客观地、科学地、理性地反思自己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从而不断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不能期待教育行政部门的轮训,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岗位,通过教学创新、对口听课、教研专题活动、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杂志的阅读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实践,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益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方。教师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学校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学校要努力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继续教育,营造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的环境。要积极倡导校本教研的开展,发展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富有实效性的课题研究,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而确保教师素质的提高。
3.突出生物学科特点,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需要理论做基础,而它又使理论得到验证、应用、巩固和升华,是理论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创造一切条件完成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并把某些非实验的知识创造性地改成学生探究性实验,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以及锲而不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学生能将各种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相结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发展综合潜在能力。另外,实验室必须设置专职实验员,保证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杜绝教师、学生对仪器药品的浪费。改善生物实验员和生物教师的待遇,落实他们的劳保福利等。
第四篇: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现状及解决策略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水长小学苏仕才
小学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关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然而,综观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却不尽如人意,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未到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何故?
一、现状扫描
1、组织不力:受“分数惟上”教育的影响,多数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领导从不会过问,美术教师每年的任务是完成一次全校性的作品展即可。美术教育成为完成学校课时安排、完成科书内容的一种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师资紧缺:在农村学校中,美术学科师资配置上,坝区好一点的学校还有专职教师,兼职美术教师成了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主体,这些教师除承担美术教育教学外,有的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语文或数学教学工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兼职美术教师常以课时紧张为由,挤用、占用美术课教学时间,进行语文或数学的教学,致使学生无法学习掌握完整的美术知识结构。因为美术学科不需要应付考试,90%左右的兼职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抱无所谓的态度,既省时又高效,何乐而不为!
3、投资滞后:美术学科的教育,从个人投资上与其他学科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同(如音乐、体育学科教学,学校提供一定的硬件装备,如篮球场、球类、琴类等,教师便能进行授课),而美术学科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实践就需要笔、墨、纸张、颜料的投入。很多没事教师在教学中,时常碰到此类情况,你教学色彩的认识,而学生能带的是一支铅笔加白纸,美术教师也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投资不够实际上也是制约美术教学的一个因素。
4、忽视美术教育,缺乏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美术学科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显著,对学生短期效应不显著,致使一些家长、教师不重 0
视这门学科。
二、成因分析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上述因素外,教师成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1、小学教师负担过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减负”,但教师的负担却丝毫没有减轻。小学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体现在多数学校用整齐划一的模式来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经常进行繁多的各级检查、评比,期末考试的排名,各种形式的培训考试及其他社会活动,致使小学兼职美术教师疲于应付,顾不上搞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
2、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许多教师业余时间的活动热衷于客观两个方面:一是影视活动。电视连续剧扣人心弦,一集接一集,看上路就欲罢不能。相当多的小学教师业余的大多时间被影视文化占领。二是其他无聊的休闲活动。例如“打双抠”,四人有机搭配,108张扑克牌随机组合周而复始,乐此不疲,沉醉于诸如此类的休闲活动的教师远离相关学科的教学学习。
三、反思与建议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中,美术学科的师资是内因当中的主要角色。提高农村小学美术学科师资的质量就可保证教学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才可能使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1、转变职能: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应得到改变。美术课作为国家规定设置的必学的课程,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纸上谈兵”式的考核,将考核场地搬回课堂,既考察了老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动手能力。
2、加强师训: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职的不断培训„„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阶段。培训与学习是兼职教师业务素质发展的主要保障,组织美术兼职教师参加美术学科培训,以加强农村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和谐发展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
3、美术教师要提高善于教学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最基本的善于教学的能力。教师如何把民间艺术、科学文化知识及农村特有的自然
资源等融入美术教学;构建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师只有既掌握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又具备良好的美术修养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具有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的“善于教”的能力。只有善于教学的教师才能把知识准确地、完整地传给学生;只有善于教学的教师才能真正唤醒、激发学生的心灵和智慧。美术兼职教师在通过美术学科继续教育培训基础上,可通过平时自己钻研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4、充实美术教师队伍:制定政策拓宽培养渠道,可采取“归、转、聘”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充实美术教师队伍。所谓归,凡是美术专业毕业后,又因各种原因改教其它课程的教师,一律归队从事美术教学,尽其所长。所谓转,对凡具有一定美术专长且乐意从事美术教学的人员实行“转岗”,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专业进修,让他们挑起美术教学的担子。所谓聘,就是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面向社会招聘美术专职人员。
5、教育资源共享:让有专长的美术教师真正流动起来。农村学校规模小,美术教师更少,学校不应太本位主义,应大力解放思想,让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不局限在某一学校任课,让他们真正流动起来,可在全乡镇进行任课,充分发挥其特长,从而推动本地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6、新课标与联系本地具体实际相结合:学习新课标,掌握新理念,固然是教师应当做的,但一定要“学有所用”,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美术教育教学,既要使教学生动有趣,学生学有所得;又要让学生投入最小。
7、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要想开展好美术教学活动,仅靠课堂的40分钟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对艺术偏爱执着的学生来说,更难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所以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进一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就地取材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泥塑、布帖、秸杆艺术”等。
以上,是我对本地美术教师队伍、教学情况所做的一些粗浅分析,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各届有关人士、上级领导都来关注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五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我所任学科是三年级的语文,并兼班主任工作。整个班的学生两极分化较严重,后进生较多,留守学生有16个,家长教育观念淡薄。但大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团结进取,集体荣誉感较强。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每期常规检查都得到肯定。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教法。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大纲,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等等。
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层布置作业,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第 1页 /共 3 页 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4、抓好培优辅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辅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准备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每天发放动物小精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本次考试的得与失
1、在本次考试中,我班均分88.33,排名第四。我对这次考试成绩喜优参半,原因是中等生和优等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后进生也考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可也有个别后进生考场发挥失常,我班的仇胜同学平时复习都较认真,书写习惯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可是在这次考试中作文一个字都没写,使我对学生的答题习惯更加关注,同时也让我想到了监考老师有没有督促学生写完卷的义务。
2.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基础知识出错的原因就是极个别学生仍然不能牢固掌握字词,尤其是学困生
(2)、习惯方面,缺少仔细审题和认真检查试卷的好习惯。
第 2页 /共 3 页 做题时有些学生不好好审题就开始做,写完就算完了,不认真读读自己究竟写的是什么,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3)、阅读方面,阅读仍是学生的弱项,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不能认真地默读短文,因而造成了一知半解,差不多写上就行,答题不完整不全面的现象。
(4)、习作方面,本次习作要求是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我班有16位学生不能正确审题,把日记写成了作文,其中学困生在扣分中占的比例很大
今后改进措施
(1)、继续加大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和巩固,争取能让他们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掌握得再扎实些。
第 3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