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与拓展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与拓展
2002-03-26 15:43:53 江苏徐州中国石化管道中学 陈强 罗娅 巫平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学生的主要学习工具是计算机网络和教师课前制作的课件、网页及相关链接。
课堂上教师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学生自主决定是到局域网的服务器上查资料还是到互联网上查资料,自己决定进入哪一个网页,学习进度、难度也由学生自己控制。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课前的准备、课上的帮助和方向的控制及课后的导引、拓展上。
1.教师课前准备
①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提出本节课探究的问题或专题。
②教师上网查阅资料,记录相关网址、网站,对资料进行遴选、下载,检查所选网站的安全性、资料交互的可行性。
③进行教学设计,包括问题的导入方式、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组织及其在计算机上的显现方式、课堂讨论、师生、生生交流的设计等。
④根据教学设计编写脚本,设计制作网页。将准备好的课件和相关信息资料链接在网页上。⑤将网页挂接到校园网的服务器上,为学生构建探究学习的环境。
2.教学实施阶段
由于课题的选择和要求不同,教学实施过程也有些差异,一般包括这样几个过程:
①学生学习准备:学习上网的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必要的网络知识培训,学生在教师指定的网站进行登记注册,熟悉网络运行环境。
②进入问题情景: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导入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对各小组探究问题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要求,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级别的要求。③学生探究学习: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或直接进入相关网页,或调用网上资源,根据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共性的内容集体学习,探究、拓展的内容个体学习,将全体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有机地结合。
④交互、讨论、评价、总结:网络环境下的交互与传统课堂有较大区别,所有学生发表的建议、评论和学习所得都可以即时表达和交流,任何一个发表的内容其他学生都可以同时看到,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对问题进行概括、总结。
3.课后拓展
网络课虽然只是针对具体内容而设定的一节课,但是学生一旦利用网络上课以后,所表现出的对因特网的热情是教师事先意料不到的,这些恰恰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教育契机,也是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一些网站、网址,引导学生正确的上网观。
第二篇:广告的作用是沟通
广告的作用是沟通
广告不是阳春白雪,不是艺术,我们的任务是与人产生沟通,感染他们,让他的思想和他的金钱靠近你的产品并且远离你的竞争者。大创意能够迅速而深刻的做到这一点。不要忘记一则古老的广告法则———AIDMA理论,只有引起注意(Attention),才能提起兴趣(Interest),激起欲望(Desire),增强记忆(Memory),最终采取行动(Action)。如果你的广告不能起到沟通的作用———让人笑、让人哭、让人感兴趣,那么无论你投入多少金钱、应用多少媒体都不会奏效,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很多广告并不成功的原因。广告必须具备感召力
重要的是,创意应该产生差别,把人们领入另一个区域,没有差别,一切将毫无用处;创意应该简单,越简单越好;而且,广告要注意广告消费的环境。因为广告不是做给广告人看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的广告,必须要能够具备俘获人们心灵的感召力。虽然人们每天平均要受到6000条广告讯息,但他们能记住的只有独一的创意。创意—法无定法
通常创意来自我们的心灵,什么公式、窍门、规则、蓝图一类的东西并不能优化我们的工作。所谓创意,唯一权威的解释就是法无定法。因为法只是在重复历史,而不是创造历史。我们应该寻找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并有勇气、有信心去运用这些声音。创意就是去体味你的内心世界,好好的酝酿它,勇于将你独特的创意向公众展示,让它翻起轩然大波,引起反馈,甚至引来嘲笑声音。
笨人想出最好的点子
最好的点子通常是一群笨人所设想出来的,因此我们所从事的、所服务的机构,最应该做的往往就是鼓励一种傻乎乎的东西。我们不要把一个点子想得太复杂,我们应该做的是崇尚简单而避开复杂,一看到复杂的东西就消灭它,把心思简单化,不要在一个过程中左一步右一步。从你想出的点子的本身开始,要尽可能立足简单。高明的点子总是简单的,有一个念头就不要再左思右想,让它自己去伸展开来。广告不是艺术
广告不是艺术。广告和艺术两者需要不同的创作心态,属于完全不同的创意水平。广告创意人可以在广告里运用现代艺术的技巧,可以把广告表现的美伦美焕,但前提必须是人们能看懂它,能理解和认同它。有些界定模糊或是稀奇古怪的广告只会让人们对它所诉求的产品或服务产生错觉。毕加索的抽象画让多数人看后一头雾水正说明了他的成功,深邃的思想往往只能传递给少数人,而一则广告恰恰不能做到这一点,否则就意味失败。资料显示,许多获克里奥大奖的广告作品在若干年后仍能带动产品的销售,这一点也恰巧体现了克里奥大会评选的最大特点:看重原创意图,但也看重意图的贯彻。标新立异
创意如何去影响人,去触动他们,让他们哭,让他们笑,让他们猛然看到旧瓶里装了新酒;每天早上起来就有机会和成千上万的人产生联系,改变一些品牌所受到的待遇。这是一个值得一搏的挑战,这就是与众不同,从事这个行当全都是为了这一点。真正有意思的便是标新立异。
小资本制作一样登大雅之堂
大众汽车,凭“双重检查”一支广告片,夺取“企业形象”及“小资本制作”的双重金奖,难能可贵。此广告片巧妙的运用“质量检查时的认可笔记√号,两个√号构成一个VW的标志,创意匠心独运,题材选用又恰当不过,是创作人,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内的创作人最可以借鉴的一种创意手法,小资本成大事业。创意不在预算之多寡,这是一个最佳例证。
第三篇:国际贸易术语的主要作用是ABCD
1国际贸易术语的主要作用是(ABCD)A:简化了交易磋商的内容 B:缩短了成交的过程 C:提高了工作效率 D:节省了交易费用
2.《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对哪个贸易术语做了详尽的阐述?(C)A:FOB B:CFR C:CIF D: CPT 3.仅仅适用与海运或者内河运输的贸易术语是(ABC)A.FOB B.CFR C.CIF D.FCA 4.国际贸易买卖合同可能适用的法律规范有(ABD)
A.国内法 B.双边或多边条约 C.贸易法 D.国际贸易惯例 5.商品的内在质量是指(ABC)
A.化学成分 B.物理机械性能 C.生物特征 D.结构 6.品质的标示方法有(CD)
A..成分 B.性能 C.实物 D.文字说明 7.订定品质机动幅度的办法有(ABC)
A.规定范围 B.规定极限 C.规定上下差异 D.规定偏差 8.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有:(ABCD)A.米制 B.英制 C.美制 D.国际单位制 9.“蒲式耳”属于什么单位?(D)A.重量 B.体积 C.面积 D.容积 10.计算重量的方法有(ABCDE)
A.毛重计重
B.净重计重
C.公量计重
D.理论重量计重
E.法定重量计重 11.棉花一般用什么计重方式?(C)A.毛重计重
B.净重计重
C.公量计重
D.理论重量计重
12.棉花实际称得重量是100公斤,标准回潮率是10%,而实际回潮率是12%,公量是(A)A.98.2 B.101.8 C.110 D.96.8 13.包装的主要作用是(BCD)
A.提高价格
B.保护商品
C.方便运输
D.促进销售 14.运输包装标志按作用不同可分为(BCD)
A.销售标志
B.运输标志
C.指示性标志
D.警告性标志 15.销售包装上,我国的国别码有(BCD)
A.693
B.690
C.691
D.692 16.商品定价的最主要依据是(AD)
A.国际市场行情
B.商品质量
C.成交数量
D.购销意图 17.出口商品成本核算的两个经济效益指标是(CD)
A.收益率
B.销售数量
C.换汇率
D.出口盈亏率 18.全部海损包括(BC)
A.共同海损
B.实际海损
C.推定海损
D.单独海损 19.水渍险属于(B)
A.平安险 B.基本险 C.附加险 D.特殊险 20.商检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品质检验 B.包装检验 C.残损检验 D.数量检验 E.卫生检验 21.国际上的检验机构分为几大类?(ABC)A.官方检验机构 B.半官方检验机构 C.非官方检验机构 D.标准机构 22.不可抗力的表达方式有(BCD)
A.通用式 B.概括式 C.列举式 D.综合式 23.我国常设的仲裁机构有(AB)
A.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B.海事仲裁委员会 C.国际商会仲裁院D.中国仲裁协会 24.商品的三个本质特性是(ABC)
A.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B 商品是满足人和社会需求的产品 C.商品是用于交换的产品 D.商品是创造的产品 25.商品质量的要求有(ABCD)
A.适用性和安全性 B 经济性和信息性 C.寿命和可靠性 D 审美性
26.我国于哪一你年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C)A.1983年 B.1985 年 C.1993年 D.1995年 27.“CCC”认证主要针对的产品是(BCD)
A.高价值的产品 B.涉及安全的产品 C.涉及电磁兼容的产品 D.涉及环保的产品 28.商品质量监督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ACD)
A.科学性和公证性 B.纪律性 C.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组织协调,服务监督 D.监督与帮助,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29.商品监督的形式有(ABD)
A.抽查式 B.评价式 C.督促式 D.仲裁式 30.质量认证的对象是(BD)A.体系 B.商品 C.工序 D.服务 31.质量认证的依据是(AD)
A.特定的商品标准 B.国际标准 C.国家标准 D.特定的商品技术要求 32.质量认证的类型有(BCD)
A.安全认证 B.产品质量认证 C.质量体系认证 D实验室认证 33.ISO的最高权利机构是(D)
A.理事会 B.技术委员会 C.执行委员会 D.全体成员大会 34.IEC的最高权利机构是(A)
A.理事会 B.中央办公室 C.执行委员会 D.认证管理委员会 35.CAC是由哪几个组织共同建立的(AD)
A.联合国粮农组织 B.国际标注化组织 C.国际电工委员会 D世界卫生组织 36.商品标准按其性质分可分为:(ACD)
A.技术标准 B.文件标准 C。管理标准 D。工作标准 37.商品标准按其表现形式分可分为(BC)
A.技术标准 B.文件标准 C.实物标准 D.工作标准 38.商品分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A.系统性和可延性原则 B.专一性和简明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稳定性原则 39.商品采用的分类方法有(BC)
A.性质分类法 B.线分类法 C.面分类法 D.属性分类法 40.商品目录可分为(ABC)
A.国家商品目录 B.部门商品目录 C.企业或者单位商品目录 D.区域商品目录
一、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题0.5分)1.在地球上,同一物体在任何位置的重量都是不变的。(B)2.大中型衡器的分度数n必须不小于3000。(A)
3.衡器检定中,非自行指示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JJG 539-97进行检定,数字指示秤按JJG 14-97进行检定。(B)
4.支点位于重点和力点之间的杠杆,称为“第二类杠杆”。(B)
5.称重传感器加以某一恒定载荷(一般为额定载荷)时,其输出电压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称为传感器的蠕变。(B)
6.标明重量商品采用随机方式抽查鉴重,每件实衡毛重与标明毛重的差重率在±0.5%范围内,则认为全批毛重相符。(A)
7.冷冻水产品可按S/NT0377-95和SN/T0378-95专业标准抽磅衡重。(A)8.进出口的钢材、粗铜、铝锭等没有外包装的裸装商品必须全部衡重。(B)9.出口商品的地脚可以由发货人收集,对于确实不影响交货品质的地脚,可以经计重后并入全批货物中;在一般情况下,地脚重量不用在出口总重量中扣除或重新加以补足(B)。10.出口商品所抽取的样品,原则上应由发货人补足或加盖抽样标记;进口商品于衡重前抽取样品的,样品重量应计入总重量。(A)
11.船舶垂线间长度LBP通常小于夏季满载水线长度。(A)
12.型宽B(Moulded Breadth):系指船舶最宽处,两舷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包括船壳铁板),亦称为计算宽度。(B)13.与水尺计重直接相关的船舶吨位有登记吨位、排水量吨位及货载容积吨位。(B)14.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舶可以直接采用蒸发的气体进入主发动机燃烧。(A)15.视密度不能直接用于重量计算。(A)16.API度是相对密度(比重)的函数,相对密度(比重)越大,API度越大。(B)17.石油取样要求根据GB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标准中的规定办理。加重取样器,其容量为0.5~1升,重量应不小于其所排开液体重量的2~3倍。(B)18.岸罐测量液位高度(或空距)、液温8小时后仍未输液的,应在开泵前复测,并以复测结果为准。(A)
19.1℃的纯水和7℃的纯水密度是一样的。(A)
20.容积式流量计缺点是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计量装置成本较高等。(A)
21.当漏流量一定时,液体粘度与流量计转子前、后的压差成反比关系(B)22.流体压力变化对涡轮流量计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是对流量传感器内部几何形状的影响,其二是对流体体积的影响,其三是对气蚀的影响。但主要影响是前两项。(B)23.当货物的积载因数S.F小于舱容系数Ω时,则称该货为轻货。(B)
24.根据国际惯例,货载衡量中,对货件的某些突出部分可以不予以丈量计算。(A)25.舱口检视是承运人在开舱后,为了明确货物的致损原因和货损的责任归属,申请鉴定人办理的残损鉴定工作。(B)
26.申请海损鉴定的残损货物必须是全船的,而不是部分的或单一的。(A)
27.对于生产设备与大宗原材料的残损,应将销售影响作主要因素考虑其贬值率。(B)28.一般情况下,小麦比玉米易于储存保管。(A)
29.对收集的地脚糖,经灌袋衡重后,可按其混入杂质估损20~30%,作为扣除杂质含量与加工整理费用。(A)
30.各种板材锈蚀估损时,应考虑厚度,即当残损程度基本相同时,厚板的贬值率应较中板高,中板的贬值率应较薄板高。(B)
31.一般盐渍货物舱温度应控制在-2℃至+4℃(B)32.冷藏舱温度检测使用遥控测温:查阅遥控测量温度计探头分布图,记录各探头所属舱(室)名称、所在部位及其序号,在冷冻机舱控制室检验舱(室)内温度,读取温度值并精确到±1℃。(B)
33.集装箱的三种风雨密性能试验方法全部试验合格者,才能判为风雨密性能合格。(B)34.集装箱上航次装载过含铅汽油的,未经特殊清洗,仍有残铅物质的,本航次不得装载石脑油。(A)
35.集装箱的有效材料(或单据)证明集装箱上的危标印迹系易燃品或无毒化工品之印迹,可视为无毒害。(A)
36.鼓形木桶的桶口一般在桶的腰部,这种木桶结构是中间强、两头弱。(B)37.船舱的自然排气通风是指将上风一舷的通风筒口转向下风,而将下风一舷的通风筒口转向上风。(B)
38.散装液体货物监装工作的内容包括积载鉴定。(A)
39.集装箱封识,属于集装箱装箱鉴定工作的一部分,不可单独申请办理。(B)
40.定程租船又称航次租船,是按航程为基础的租船方式。在这种租船方式下,船方必须按租船合同规定的航程完成货物运输任务,并负责船舶的经营管理以及船舶在航行中的一切开支费用,租金按月每载重吨若干金额计算。(B)
第四篇:课堂教学指令的作用是引发
随着修订版《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上好课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某些课堂上,我们却发现虽然整堂课教学活动设计的理念先进、形式新颖,但活动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课前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指令语,致使课堂上指令语不够恰当、准确、清晰,学生活动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活动意图,导致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实效大打折扣。因此,课堂指令语直接关系到英语课堂的实施效果,同时也体现英语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智慧,在当
课堂教学指令的作用是引发、启动或制止学生的学习行为,组织和维系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指令包括三种:学生行为引发指令、课堂纪律控制指令和教学活动实施指令。在今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希望通过运用达到训练和巩固的目地。面对启蒙阶段的学生,如何运用指令呢?在准备一年级英语课之前,自己也经常思考;怎么和学生沟通呢?说英语多了,学生一定听不懂,很茫然。说中文多的话,离英语课有点元,没有英语的氛围。在各种英语教学的培训和优质课观摩中,我受到了启发。应该从启蒙阶段就要让学生渐渐熟悉英语的课堂用语,不能因为学生听不懂就不说,就避免。万事开头难,只有不断地示范,反复地训练,才能为今后有序的进行课堂教学进行铺垫。当然,指令必须清晰,简明,准确,做到语速适当。指令的清晰程度与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在发出指令之前,教师为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故意采取有意停顿、提高声音或拍一拍手等方式,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你说的话,可以促使指令更好地落实。精简的教学过渡语引导语,节约时间,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让孩子多看、多读、多问题思考,自己寻求解决方法,多点时间同学间的交流,让孩子筛选解决方法,以寻求更合理性、正确性的判断。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学习能力被触动,逐渐能够掌握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学习方法掌握了,知识点掌握了,再加以适当的实践练习,这堂课就成功了。基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和教师教学语言的四种类型(寒暄、指令、提问和评价)的研究成果,依据英语教学语言的语用功能,对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类型做进一步的类型划分、概念界定和范例举证,有利于英语教师进一步区分教学语言的语用功能,正确使用各种教学语言;调整交际策略,采用非语言辅助手段;贯彻“i+1”的原则,适当调整和修饰教学语言。
2.指令用语简明委婉
由于祈使句在语言结构及语义表达上简单明了,能够增强教学指令的执行力,因此,教师通常采用祈使句(肯定式或否定式)发布教学指令,指挥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尤其是指挥集体学习活动时效果更佳。但考虑到语言学习活动的情感因素,如学生的心理压力等,教师在对个人或小组下达教学指令时应该适当使用表示“请求”的委婉语气,如“Would you Please...?Could you...?Shall we...?Let’s...?”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是否采用委婉的请求发布教学指令,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学生不介意教师下达指令是否生硬,没有过度紧张的情绪产生,笔者更倾向于教学指令“宜短不宜长”,以免浪费教学时间。
(二)指令
课堂教学指令的语用功能是引发、启动或制止学生的学习行为,组织和维系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指令包括三种:学生行为引发指令、课堂纪律控制指令和教学活动实施指令。
1.学生行为引发指令
学生行为引发指令是教学活动实施指令的“先行官”,如指示学生收起无关学习用品(Put your other books away,please.We don't need these pictures.Will you put them away?),准备学习用品(Take out a piece of paper and your pen.Please take out your books and put them on your desks.Will you take out the worksheets you began yesterday,please?Could you get out the copies you had last time,please?Would you find the handouts we were using last week,please?)或与他人共享学习用品(Haven't you brought yours?Well,you'll have to share with your neighbor.Have you lost yours?Well,you may share with Li Lei.),向学生下发或让学生传递资料(Here are some worksheets to hand round.Please pass these papers round.Take one and pass them on.Will you please give these sheets out?),指示学生打开课本,寻找具体页码(Please open your books to page 5.Turn to page....Could you open the textbook and find Ex-5 on page 4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Hands up,please.Raise your hand,please.),指挥学生准备在黑板上写画或在全班面前进行表演(Come to the blackboard.Take a piece of chalk.Please clean the blackboard first.Would you please rub off the drawings on the right at the bottom?),等等。从上述例子不难发现,学生行为引发指令不能直接引发学习活动,而是引发为学习活动做准备的行为本身,是为教与学的活动做准备的指令。
2.课堂纪律控制指令
课堂纪律控制指令指用于组织和维持课堂秩序的教学指令。如维持考试秩序(Books closed.Be yourself.Stop passing notes.Do it on your own!No cheating.),集中学生的注意力(Listen carefully,please.Look carefully,please.Watch carefully.Are you listening?Wake up!),纠正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Hands down.No more talking.No chatting.Silence please!Don't talk too loud.Don't make any noise.You are too noisy today.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Please get settled.Settle down.Quickly!Will you face the people in front of you?Will you please stop turning round?Will you stop interrupting the others,please?),等等。纪律控制指令也不能引发学习活动,而是制止与学习活动无关的行为,保证教与学的活动顺利实施的教学指令。
3.教学活动实施指令
教学活动实施指令是组织学习活动、指导学习活动如何开展的指令。如宣布某一学习活动开始(Now,let's begin.One,two,begin.Let's act.),说明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In pairs,please.One by one.Next,please.All together.Your turn,please.),指导学习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法(Once more,please.Listen and repeat.Follow me,please.Read after me,please.Do as I do.Now you do the same,please.In English.please.Try again,please.),等等。教学活动实施指令直接引发学习行为,该指令一经发出,学生便开始、结束某项学习活动或更换方式开始另一项学习活动。
4.各种指令的组合使用
根据课堂教学指令的语用功能可以将三种指令区分开来。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两种或三种指令连续使用,如:
A:Come and write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B: Will you get together(in groups)and have a discussion?
C: Hush.Read the passage silently.D: Be quiet.Let’s do it one by one.指令A和B中同时有学生行为引发指令(come和will you get together)和教学活动实施指令(write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和have a discussion)。指令C和D中同时有纪律控制指令(Hush.Be quiet.)和教学活动实施指令(Read the passage silently.Let’s do it one by one.)。学生行为引发指令和教学实施指令组合使用时往往用and连接两个行为动词或两个短句。而纪律控制指令和教学实施指令组合使用时则不能用and连接,两种指令连用时只能独立成句。组合使用的教学指令重心在于教学活动实施,最终指向语言技能的训练和交际活动的开展。教学指令一定要简洁明了,让学生一定就懂。对于较难的教学指令,可充分利用手势、丰富的表情等。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指令简单、明了又不失风趣,使整个课堂熠熠生辉、充满活力。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但同时也发现,有些英语教师的教学指令语过于复杂、难度大、重复过多、中英文夹杂等等。使一堂精心准备的课变得肤浅,乱哄哄,找不到方向,以致出现了数次课堂活动的败笔。
第五篇:《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而力的概念却十分抽象,要使初二学生建立起力的概念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大量举例、精心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对力的概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学到知识。为坚持新课改的理念,实施高效课堂,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从而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效果开始的,通过实验观察和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并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物理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力无所不在,宇宙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力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力的三要素(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1)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2)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3)力的示意图画法
如何突破:(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说,必有
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来真正认识一个力。
(3)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教具和学具]
弹簧(2只)、钢尺(或塑料尺)、气球、弹性球、条形磁铁(2根)、小车(2辆)、钩码一盒、大头针、三角板、课件
[课前准备] 让一名学生带旱冰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动画(教师播放多媒体)运动员蹬地起跑、起重机吊起重物、游泳运动员滑水、滑雪运动员滑雪、运动员举杠铃、火箭升天等等。请同学们分析这几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答:物体、运动员、杠铃、火箭等都受到了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教师问:请同学们回顾“重力、摩擦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答: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摩擦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弹力是由于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
教师:我们把物体对物体的这种推、拉、提、压„„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动物的奔跑,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如此,带电的物体之间、有磁性的物体之间、天体之间等都有相互作用。哪位同学能否给力下个定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说出力的概念 板书:
四、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
教师提问:根据力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答: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教师:对,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教师提问: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一个施加力,一个受到力 教师演示:磁铁吸引大头针
问:这个现象中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学生:磁铁是施力物体,大头针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提问: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讨论课本P53图8-
29、8-30、8-31,8-32 学生1:图8-29排球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排球受到力的作用 学生2:图8-30 海绵发生形状的改变,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 学生3:图8-31自由下落的小球运动变快了,因为小球受到力的作用 学生4:图8-32从桌上滚下的小球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因为小球受到力的作用 教师:由此可见,当人们观察到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这里提到一个新概念“运动状态的改变”,请同学们看书p.54“信息快递”
教师:在物理学中往往把“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称为力的作用效果。即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板书:
2、力的作用效果是: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师演示:(1)将弹性球从高处落下;(2)用力拉(或压)弹簧;(3)用力拨动钢尺(4)用力压气球
学生观察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状态不变”是指什么状态 让学生分析谁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
3、力的三要素
教师:大家请看,一把塑料尺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变,同学们想一想,这把塑料尺发生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可能与力的大小有关,力越大,塑料尺弯曲得越厉害 学师:对,还有吗?
学生:可能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系
师:很好,还有吗?大家不妨试一试教科书p.54的活动8.7 探究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
教师提问:应采用什么方法来探究? 学生答:控制变量法 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你们可知道了什么? 学生: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教师:对,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教师演示“推们实验”,进一步理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板书: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示意图:
教师:力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如何形象地表示出力的大小呢?
教师讲解作图的规范及要求: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板书:
4、力的示意图: 学生练习:课本后习题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同学们喜欢踢足球吗? 学生:喜欢
教师:怎样才能将足球踢得远一些呢? 学生:用很大的力踢。
教师:这不正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和的大小有关吗?如果要使足球从低处向高处飞,应该怎样踢?学生:向上用力,踢球的下半部分
教师:这不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作用点有关吗?请问你们用力踢球的时候,脚有什么感觉呀? 学生:脚会感到疼
教师:很好,对于这一现象,请你们猜一猜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我猜测可能球也对脚也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有反作用力)
教师:对!我们还可通过实验来研究同样的问题。请大家按图8-35设计的实验 实际做一下并填写答案
学生1:图a将载有条形磁铁的小车释放后,小车将相互远离 学生2:图b手指压铅笔尖时,手指感到痛 教师:正确,请大家思考图8-36,并回答填空 学生演示实验:穿上旱冰鞋推墙
学生1:小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她自己将后退 学生2:小明游泳时手向后划水,水对小明有向前的推力 教师:以上大量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板书: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1)用手用力拍桌子,手有什么感觉?(2)两名同学上台,甲拉乙,乙不动,有何感觉?
(3)甲弹簧拉乙弹簧,将乙弹簧固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举例:用浆划水时,船能前进;用鸡蛋敲碗边,鸡蛋碎了;打足气的气球一放手后 空气向后方喷出来的同时,气球向前飞去„„
教师:请大家观看一段动画,分析火箭为什么能升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问: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新课小结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随堂练习
⑴ 一枚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则铁钉 A、不吸引磁铁
B、不一定吸引磁铁,看情况而定 C、同样吸引磁铁
(原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力作用在弹簧上,只会使弹簧发生形变 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一定会发生形变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原理: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当脚用力踢沙袋时,脚受到力的施力物体是 A、沙袋 B、脚 五.布置作业
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一些小制作,例如:气球动力小车
C、沙袋和脚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知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充分相信学生,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展示,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比填鸭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但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合作探究和讨论流于形式,一定要让学生在合作中真正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