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
摘要:我国古代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论,而现在的“学会学习”,也可以看作是以它的诠释。只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习惯了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样一来,本来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主见能动性的人,却成了被动地接受填充的“鸭子”。他们最终得到的也只“鱼”,而不是“渔”。
关键词:激发 激趣 共振 求疑 潜能 共勉
怎么“授人以渔”呢?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
一、启发诱导,寻求参与--求共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软弱无力的,只有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基础,情感是参与的动力。
1、导语激趣。“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开讲,确有牵一发而全身之妙,高明的教师常常使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感情信息,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又进而以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黄河象》时,教师先通过语言描述和出示一张简单的黄河象图,把学生带到“站在黄河象化石旁”的情景中,“有多少同学见过大象?大象已经够大了,但古代的黄河象比现在有象要大得多,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厅里就陈列着一具黄河象的化石。此刻我们就站在黄河象的周围(结合插图描述)这头黄河象骨骼这么完整,从它昂着头,左脚抬起的样子,我们想象一下,能推出黄河象死时的瞬间的情况吗?”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纷纷谈出了自己的设想,很富有创造性。
2、联系实际激趣。众所周知,形象直观的东西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眼、耳、鼻、肤、手、足等各种感官部位亲临现场“实践”,这些感官所捕捉到的信息再反馈给大脑进行“编辑”,从而在感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只有让学生在课堂是“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脑、动手,亲自感受、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中,为了让学生弄懂“骨碌、扯、蒙”等词,让学生做动作,小朋友读“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他的眼珠转了一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读“扯着噪子”时,学生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把声音拉长了,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读得绘声绘色,引起一片掌声。第四节狐狸说的话很难读,大家看看,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后,一个学生略带夸张的语气,配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读得有声有色。口气大,又神气,“狐狸”一下子就把“老虎”给蒙住了,学生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3、利用活动激趣。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德里克•福禄培尔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在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感情方面得到发展,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效率要比平时的效率高得多。如识字过程通过组织找朋友、摘果子、送信、开火车等游戏活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一读、猜一猜、画一画、算一算、演一演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获得其知识。
二、开拓思路,尝试参与--求共振
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课堂交流中双方的思维处于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影响,而 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主导的的、决定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思维。教师首先得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努力创造师生思维共振的条件。如果教师的思维是停滞、贫乏的,就会明显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1、摸清课文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因此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的思路是发展学生思维,特别是逻辑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办法。作者的思路是隐含在教材中的,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清课文的线索和方法。我们可以抓文章的结构,可以抓文章部分一整体的内在联系,可以抓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如《养花》一文,“爱花”一词贯穿全文,为什么养花,是因为爱花;爱花,是因为养花中充满了无限乐趣,在养花的过程中既感受了花的色香之美,体验了劳动的酸甜苦辣,又享受了邀约朋友观花“秉烛夜游”的快乐。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溢在字里行间之中,教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爱--养--乐”这样的思路,显露出来了。不仅为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提供了导向作用,而且让学生悟到了写作方法。
2、熟悉学生思维实际。学生平时喜欢思考些什么问题,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中的特点,思维态度的倾向和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然于胸。在文学作品中,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和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它能激发人物行为的动力,更能引起读者阅读思考的兴趣。同样的道理,在课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语言材料特性,学生个性特征,巧妙设计冲突情境,容易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教学《草船借箭》在探究战役的起因的同时,设置一问“曹操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剑后,很快得出结论,“曹操是战役的发动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指点方法,探究参与--求共鸣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艰巨的脑力劳动过程。好的学习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老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方法的知识和认知事物的规律。
1、读中求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产生疑问中获得知识的起点,而疑问的产生有赖于精读细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读着读着学生心中自然产生了疑问:“‘就要’后面说的是快要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前面明明说‘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后面却说‘就要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那么是不是当时作者还能见到他伯父的面,听到他的声音,得到他的爱抚呢?”一个小学生提出这样有份量的问题,如果没有认真研读课文,反复推敲文章词句,显然是不可能的。“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也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的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顺藤摸瓜。顺藤摸瓜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粗枝大叶、走马观花阅读的毛病,引起他们深入理解句子的兴趣。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个句子写了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为表现他俭朴和好品质。这点意思并不难理解,但要体会更深,还得抓住“极其”、“如此而已”这现个词,想想“极其”是什么意思,总理办公室怎么极其简单,在“简单”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极其”?后面为什么还写上“如此而已”,什么是“如此而已”?这样从一个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深入探究句子的内涵,孩子们原本没有注意“极其”等词语,没想到抓住他们,谁知还有这么多值得琢磨的问题,能得到比原先多了许多的理解,由此感到兴奋、新鲜。
3、反复吟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而去“满堂问”或“满堂灌”。我们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就得让学生亲自去读书。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深切感受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感人场面,体味字里行间的意蕴,使情感体验更为深刻。有些句子能意会而不好言传,硬去分析解释,费力大而效果不好。如果加强朗读的指导,口诵心领,慢慢意会,倒能摸索到句子潜在的意思。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不是设计一串串问题,而是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读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这些段落后的自己的心情、想法,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讲了火焰灼身的那种感觉,设身处地地体会了英雄的伟大,体会了“我”当时的那种痛苦和焦灼的情感。问出来的答案往往是干涩的,而读出来的感悟是滋润的。因为读,它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而使他感动。
四、发挥潜能,创造参与--求共勉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培养的挖掘学生创新意识与潜能。
1、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欢庆》一文,在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后让学生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有的学生喜欢“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因为它把我带到了收获的季节中,被眼前田野里的美景吸引住了,我看到了‘稻子笑弯腰,高粱涨红了脸,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我还看到了果园里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有的学生喜欢“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因为我从这句中仿佛听到鸽子在唱《爱我中华》这首歌;仿佛看到和平鸽飞到台湾带回了一位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她在信上说,“我们永远是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有个共同的祖国妈妈,名字叫中国„„ ” 在教学中,教师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和各类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各种器官都动起来,有助于及早进入学习状态,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不能实行划一的教学,为了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则根据自己基础和能力选择内容和方法,这样学生都参与了,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训练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学生那种“愤而求通”、“悱而难达”之态,面对学生思维阻塞的状况,教师要引导激励疏通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学习的门径,发挥学生的潜能,而不是强拉硬拖,代替学生积极思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触摸春天》时,教师让学生体会“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着头来张望”这一句,出现了冷场,此时,教师迅速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当蝴蝶飞走了,安静还在那张望,她真的看见了蝴蝶吗?她究竟看到了什么?”从而剌激了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很快寻求到了新的思维切入点。可见,我们紧扣思维的矛盾处,抓住最佳教学时机,“开其意”“达其辞”就能指引学生思维的途径,提供思维活动的指向,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第二篇:引导自闭症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引导自闭症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邓淑敏
自闭症的学生在课堂上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如果不进行干预,他们自闭倾向将会日渐严重。怎样把他们从自己封闭的、不为人知的世界里拉出来,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两年的特教教学活动,我感受到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
一、活动性策略的运用
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为了帮助学生学习《闹花灯》一课,我在教学准备阶段,特别设计了一个“欢天喜地闹元宵”的小小队会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自己制作元宵花灯,设计花灯上的灯谜,还品尝了热腾腾的元宵,个个乐得手舞足蹈。当教学时,我问他们知道元宵节还有些什么习俗,学生们马上就联想到了元宵节那天,我们在教室里挂起了自制的彩灯,我们大家一起绞尽脑汁地猜谜语,邓老师还支起了电炉,烧好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元宵,大家争着吃汤圆,一碗不够,再添一碗。于是乎,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闹极了。这份热情与喜悦带到了以后的学习中,在看花灯的视频时,琦琦突然之间叫了起来:“好漂亮啊!”此时,我并没有指责她,而是说“琦琦看得真投入,你为什么会喊起来?”琦琦说:“这龙灯太漂亮了!我就忍不住说了。”我说:“是呀,刚才琦琦的表现老师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顿了一会,看着大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情不自禁”这四个字。“情不自禁”这个词语的学习,我本来是放在学习完龙灯之后的,现在我把它提前进行了学习积累,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活动性策略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
二、主动发展策略的运用
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达成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文本激励学生发散思维。我们这些学生智力不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在让学生理解丑小鸭“悄悄地过日子”,过的是怎样的日子时,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他们谈到了,丑小鸭没有好朋友,没有人和他一起玩,他的日子过得很不开心,他总是一个人躲开大家,静静地过日子。从而学生们进一步总结出了丑小鸭的日子过得十分“孤单”,这一个新词又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与深化。正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一环节的想象,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所以,在这之后的阅读中评论,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意见。我问学生们“生活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们谈到了要像丑小鸭学习,不怕困难,要做勇敢的孩子,要和老师家长商量,大家一起来解决困难„„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逐渐升华。我也欣喜地看到,我们这些特殊的学生也在健康的成长,平时老师对他们的教导,他们也都牢记在了心上。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三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何瑞芳
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其目的是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实践,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形成知识和方法,培养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感、价值观。
目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老师都尝试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然而,一些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认为“学生主动参与”老师就无须讲解,无须剖析说理。一改过去教学中“讲得多”为“问得多”,将“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而且问题都是老师事先一步步设计好了的,学生只是教师教学语言的“补充者”、“应声虫”,并没有自己的问题和独立见解。学生的这种参与只是“行为参与”而非“思维参与”,因而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呢?本人认为可按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1. 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渴望参与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进行启发诱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新奇的问题、设置悬念,启发学生参与。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生命科学史上真实的故事、生命科学热点问题或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如:高中新教材必修2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的引入:首先播放《侏罗纪公园》电影2分钟,然后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恐龙复活的?现实生活中是否可实现,如果可以,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此时,学生各种感官都积极活跃,思维也异常活跃,甚至发出各种疑问:蚊子血中是否有恐龙DNA?为什么要以青蛙DNA来修补恐龙的DNA片段?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基因就像一张蓝图,生物体就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从而引出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又如:“血糖调节”一节可运用生活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上午第四节课时感到头昏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什么糖尿病人不宜吃甜食?如在学习“矿质营养”前,可以这样设问导课: “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尝试参与
经过教师的诱导提问,学生已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此时,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然而,学生不一定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还应进行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的经验用来实践以探求更大的发展。2.
1、观察方法指导
教师教学中会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在观 察具体事物时,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明确观察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全面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如“观察花的结构”时应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等。对比观察即通过对两事物的观察比较寻找异同。
2.2、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阅读时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划出来;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文中晦涩的文字可反复吟读,理解其意;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题,并能提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图表的阅读,明确其意,领会其质。
2.3、知识精加工的指导
新授课后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学会去粗取精浓缩知识、去伪存真形成真知。常见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来整理知识,即: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归纳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3、教师鼓励点拨,让学生探究参与
教学中提倡学生在学习时提出异议,思维不拘泥于现成的内容。教师对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惑”给予适当的点拨,教师在精讲点拨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思考、想象、概括、主动探索领悟,并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积极鼓励,切不可挫伤其自尊心,并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学生能提出多种不同的想法,说明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往往也富有创造性。教师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并运用证据和逻辑展开讨论。讨论问题时,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所有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切不可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如:在讲白细胞的功能时,教师把白细胞比喻为人体的卫兵,在伤口发炎的时候,白细胞正在战斗。有的学生提出来:“如果白细胞打败了怎么办?”,“白细胞吞噬病菌后不会中毒吗?”。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必从正面去作答,可沿着学生的思路,反问:“如果白细胞打败了,你认为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白细胞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的大胆质疑、探究参与,延伸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4、教师拓展升华,让学生创造参与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对新知识已基本掌握,但不能满足于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还要求学生在已知的学习层次上拓展升华,不断激发创造欲望。要学会基本的求异思维方法,能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使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一步步深入,让更多的“灵感”和“顿悟”涌来。创造参与这个环节属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如,可通过引申发挥和重点转移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1 引申发挥培养思维的深度
引伸发挥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想到更深一层的相关内容。例如,讲植物的根,教材上指出,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根叫主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叫侧根。如果要学生引伸发挥的话,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发出引伸性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呢?这样就可以通过日常接触的实物如玉米、甘薯、秋海棠等植物的不定根,说明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成的。经常进行这样的引申发挥就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4.2 重点转移培养思维的广度
重点转移就是把问题的重点从一方面转换到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所料的现象,如能不为原有的思维所束缚,抓住偶然现象跟踪追击,则可能导致新奇的创造发明。英国细菌学家弗来明为了深入研究葡萄球菌,便对葡萄球菌进行人工培养,但在培养的过程中,因青霉孢子的侵入,葡萄球菌被杀伤,使培养失败。这时弗来明便把注意力转移到破坏他实验的青霉孢子身上,最终发明了可以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10年的抗菌素。
第四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
龙马潭区下大街小学许丽霞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根本”和“泉源”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否则无异于舍本逐木,“塞源而欲流长”,其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在“流”上下功夫,而应在“源”上作文章。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积累语言,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呢?
一、加强诵读
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不靠教师架空分析,主要靠自己反复诵读,加上教师讲解来理解课文。熟读之后还强调背诵,并要求滚雪球般记忆已学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
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
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二、广泛阅读
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
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
三、做好摘记
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阅读时遇到优美的词句,应摘记在本子上(有条件的可用读书卡片),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这样也会积累学生的语言。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语文成长记录袋中。
对摘记的优美词句,一个阶段要做一次归类工作。把同类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如可按写人、写活动与场面、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类。
四、重视复述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旨在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述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因而,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方法。
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可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要求抓住语言材料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复述,是三者的共同要求。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可让学生扣住“扫兴”、“垂头丧气”、“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详细复述课文,后作默写词语的练习,并引导学生对田忌何以取胜发表不同看法。如此复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内化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理解、积累课文语言材料时,又充分调动起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自动激活、调出、选择、重组,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组织交流
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乐趣对学生积累的语言,可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积累语言的乐趣。交流的方法如下:
(一)园地交流法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
(二)手抄报交流法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交流手抄报时,也交流了优美词句。
(三)读书笔记交流法这是最广泛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同学间定期交换读书笔记,把每个同学的读书笔记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总之,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第五篇: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利川市教学研究室 徐光华
445400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然而,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因此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授受的传统课堂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促使学生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就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所以我们尽量采用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讲环境保护这一内容时,我创设教学情境:在一个美丽村庄附近,在工厂不断排出废水,使村庄果树、庄稼、塘鱼死亡。请学生自己选择有关角色,有村长、果农、厂长、工人、记者及环保工作人员等,然后分角色进行表演。以这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的方法后,采用小组竞赛、小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二、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评价的机会
1、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师生问答的环节里,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所以我们要在研究中努力改变这种状态。例如在上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内容时,学生对于上网意见不一,于是我就组织一场“网络对我们青少年是利还是弊”的辩论赛,课堂上正反双方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有的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有的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经过分析、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网络对我们青少年既有益处也有害处,关键是如何去扬长避短,为我所用,让网络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大家提出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奴隶。通过这样的辩论课堂上活跃的是学生,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主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课堂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
2、教师要学会“倾听”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在小组内、在班里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这些“奇谈怪论”,以自己的标准答案作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好奇、探究、创造的内在动力的减退,最终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样一来,即使是课堂上有了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时间,学生也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如在学习“学会欣赏别人”这一内容时,当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在欣赏别人时,会欣赏别人的哪些东西?有些学生说我会欣赏别人的优点、长处、闪光点等,可是却有一个同学猛然冒出一句:我只会欣赏别人缺点。这一回答让教师有点措手不及,这时教师灵机一动,把问题抛给了学生,问:大家对这位同学的观点有何看法?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这样做会影响同学团结;有的说这样做对他自己也是不好的,会让他失去很多朋友。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少“讲”多“听”。教师只有学会倾向学生的评价意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三、教给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方法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
1、建立课堂评价的常规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建立一套完整的课堂评价常规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参与评价的步骤。课堂评价常规包括“听”、“想”、“评”、“听”。“听”是指听清楚对方的发言,这是做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也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是虚心地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课堂上建立了评价常规,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
2、掌握评价的方法
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划分,有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组际评价、全班评价、师生评价等六种评价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方法上划分,评价又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1)多项评价,即让学生围绕问题,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这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如讲到“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这一课时,老师创设情境:张京同妈妈要从北京乘火车到杭州旅游,让学生帮助张京设计最合理的旅游路线(老师出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结果各小组找出9条不同的旅游路线,老师让学生以互评方式评出最佳路线图,并讲出理由。通过评比,各组都找出各自的不足之处,也发现了各自的可取之处,最后大家统一意见,从而找到最佳路线图。
(2)比较评价,即当问题的答案出现两种不同意见时,让学生进行比较,意在培养学生辨析能力。如讲台湾问题时,对于陈水扁的台独行径我们该怎样对待?有的学生说通过外交力量严厉谴责并和平解决,有的学生说用武力解决,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比较讨论。(3)补充评价,即在听取别人的发言后,在赞同的同时,补充自己的意见,这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如讲到洋务运动时,教师问:我们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往往会说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最终洋务运动还是失败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补充,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它有没有进步之处呢?学生这时也许会想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通过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掌握了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
(4)建议性评价,即对解决某些问题提供参考意见,或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精神。如在学习“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时,可以让学生编演历史课本剧,让学生分别扮演秦始皇、文武大臣,就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巩固边疆等方面进行辩论。这种通过编演历史课本剧,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
(5)争议性评价,即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异议,据理力争,主要是培养学生大胆发表独特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如讲“怎样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病逝后,为自己立了块高7. 53米、宽2. 1米、厚1. 49米 的无字碑。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假如请你为武则天的无字碑写上碑文,你会怎么写?对于这些问题学生的观点有很多种,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标新立异,容许学生有异议。一句话,让学生在融洽的、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萌发创造的动机,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摩擦碰撞的环境,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赞赏性评价,即赞同别人的意见,并说明自己赞同的理由,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时,可以评选班中健康心理明星,如开朗之星、热情之星、信任之星、坚强之星、正义之星、诚实之星、奉献之星、友谊之星„„
3、让学生掌握评价的语式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如果让学生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导评价的深入。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看法+原因”的评价语式。这样的评价语式不仅让学生讲清楚他的看法,还通过陈述原因清晰地展现出思维过程。如讲《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课时,教师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郑成功、文天祥、戚继光、岳飞、康熙等,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请同学分别判断一下,上述人物是不是中华民族英雄,请说明你的理由。这一问题引起子学生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都是,有的说有几个不是。双方都结合自己小组的观点找出各种支持材料进行论述,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但为自己辩护,同时还给对方提出各种反问,双方都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最后争论的焦点集中到“什么是民族英雄”这一概念上来了。这样的辩论,其实就是给了学生一次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究,最后对“民族英雄”这一概念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还形成了如何判断“民族英雄”这一标准,又从对知识的理解上升为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讨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最终水到渠成,树立正确的观点。这种大胆设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品质。总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新课程所倡导和实行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