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教育观念更新之我见
教师教育观念更新之我见
姓名:曹厚金性别:男 年龄:26职务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天河区渔沙坦小学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渔沙坦小学邮政编码:510520联系电话87218237/87218137电子邮箱地址:
caohoujin512000@yahoo.com.cn
内容摘要: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教师的观念也随之变化。在教育系统力主“新课标”的形势下,我们教师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改变“铁饭碗”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改变原来“一支粉笔一张口”的旧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放弃“师傅”架子,和学生做“朋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抓住时代脉搏,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教师地位的变化,以前教师是“教书匠”,“臭老九”,现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同时,教师的收入也在增加,教师逐渐成了一门热的行业。的确如此,就业趋向排行榜上教师是仅次于公务员行业的第二理想职业。(广州地区的统计)
基于上述原因,想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竞争越来越强。那么,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教师该如何更新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呢?本人认为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下点功夫。
一、改变“铁饭碗”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师只是一份职业,而且是一份具有竞争性的职业。以前,我们教师行业可谓是“铁
饭碗”,既无人竞争,工资也不高。当然,社会地位也不像现在。正因如此,以前教师行业是一“冷”行业。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家庭原因才读师范类学校。现在不同。随着工资待遇的不断提高,这个行业逐渐成为热门行业。不仅师范类的大学生涌向这个行业,而且非师范类本科生也越来越多向这个行业靠拢。一句话,教师行业已经不再是“铁饭碗”了,而是一行社会化的职业。能者居之,不适应者则要被淘汰。
二、改变原来“一支粉笔一张口”的旧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我们原来因硬件和“软件”的限制,教师们大多只在黑板上“照本宣科”,可是,当今我们已有了较好的硬件,学校的专用室、操场、其它体育设施等都有了,而且,教师队伍也发生大的变化,一大批青年教师和大学生成了学校的主要教学力量,所以,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为了使教师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必须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入手,使之能自觉地成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合格教师。目前教育观念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体系,也没有注意到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以及教师由于所处工作层面的不同,他们所需要关注的问题也应有不同的侧重。
为了形成与时代走向一致的现代教育观念,要将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发展两大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树立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观念。随着教育功能的拓展,教师应意识到教师职责的多样化,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从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教师应将教育的对象——学生看做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面对学生客观存在着的个性发展差异性,教师应关心尊重每个学生。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从而必须努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教师本来就要求知识丰富。在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时,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
复。但是有些人却认为,作为小学教师,小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呢?我们有什么问题不能回答他们呢?这样的想法表面上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是错误的。
第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句话来形容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句话其实一点也不过分。自从人类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后,我们的知识每天都在更新,有的甚至每时每刻都有在更新。如果我们不去学习新的知识,我们就一定不能了解和掌握新的时代信息,当然也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不管是教师,还是其它各行各业的人员,终身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第二:教师这个特殊行业要求我们具备大量知识。我们就只谈小学教师吧。我们面对的虽然只是小孩子,但他们的思想和信息接触面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可以让他们间接知道很多事情,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更能让其接触和学习很多的事情。从电视上他们知道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有一回,当我讲到《丰碑》时,学生就问我关于红军长征的另外几个故事。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也不知道,那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同时,各科之间的联系也要求我们掌握大量的知识。上语文课不仅仅就是语言文字,有时还要联系数学、自然、物理等知识。特别是多媒体和教学手段结合以后,我们教师更应该也必须掌握多媒体的运用。试想一下,教师不去学习,如何去面对这一切?没法面对。
四、放弃“师傅”架子,和学生做“朋友”。
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毕竟是古代对教师的一种尊敬。现在不适应了。
上面已经谈过教师只是一份职业。同时,这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来学校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传授知识的人是我们教师。所以有句话形容我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管是“师傅”也好,还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也好,我们更应该做学生的“朋友”。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搞好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我们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在工作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实施各项管理措施之前最主要的是要求我们每一个管理者首先要自己有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的深厚感情,只有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做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声,才能深刻体会学生的所需所求,才能达到师生的情感交流,心灵的相通。我们也只有充满爱心的对待工作、对待学生,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默契,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使师生之间彼此构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名学生平时学习比较好,除英语外,各科成绩都很优秀,只有英语成绩很差,上英语课也不听讲,在课堂上偷看别的书,经过和英语老师交谈后,我发现她上英语课从来都是这样。有一天我把她找到办公室,很诚恳的跟她说:“今天我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和你谈话,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和你谈谈心,你看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她考虑了一下,说:“愿意。”我又问:“平时上课我观察你很久了,你为什么别的科成绩都很好,只有英语课成绩不好,上课也不听讲,是对老师有意见吗?还是英语老师的课讲的不好,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能告诉我吗?”她说:“我从来就不喜欢英语,因为英语很难听,我不好意思读出来”。我听后才明白,原来不学英语是这个原因,她的想法还很单纯,也很无知,我应该帮助她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打消现在的想法。我说:“你能和我这个老朋友说实话,我很高兴,但你的这些想法很不对,因为英语虽然平时我们不讲,但它可以世界上使用面积最广的一种语言,我们和外国人打交道还得用它,而且,英语就像汉语一样,也是一各语言,各有各的好处。”我分别给她举了各方面的例子,又提了一些英语知识方面的问题,让她回答,她说不会。我说这次谈心之后,希望你真正喜欢上英语,不管将来干什么,都要学好英语。后来,她慢慢地喜欢上了英语,见到我有时还用英语打招呼。
学生的进步,我感到高兴,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要用自己的心灵感知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的心扉是向知己敞开的,当一个教师对学生来说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时,学生会把心中的任何话,包括不愿意告诉别人的话告诉你,这样我们才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顺利成长。
胡锦涛总书记有一句话:与时俱进。我们教师更应该好好理解一下。古语说得好:世异时移,变法亦宜。古人尚能如些,作为新时代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更应抓住时代脉搏,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工读学校教师教育管理能力之我见
工读学校教师教育管理能力之我见
梁
尚
峰
一、前言
工读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具有心理和行为偏常的中学生所构成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行为。作为学校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使他们能够成为一群身心健康、品质上无重大缺陷的人,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合格的工读学校的教师起码应具备以下能力。
二、教育能力
1、熟悉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大量事实证明,只有专业知识,并不能当好一个工读教师。有的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可说达到“精通”的程度,但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好,学生意见很大,原因何在?不懂教育科学、不能掌握教育规律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熟悉教育科学并能运用于教育实践是当今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面对特殊教育的工读学校教师就更不能例外了。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的传输工具,教师的语言应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并讲究语法修饰,最好能使用普通话,这样充满着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语言,对学生的态度改变和接受教育的作用非常重大。大量的事实说明,同样的教育要求,怎么说或谁来说?对学生产生地影响差异很大。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含糊不清、词汇贫乏、语调平淡、方言太重、“口头禅”不离口,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时可能学生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
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教师都在告诉学生怎么做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对工读学校的学生,首要解决的就是做人问题,不仅如此,教育的本身还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以自己的行动作为学生的表率。反之,不仅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会让学生怀疑起你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4、深谙德育规律,讲究教育艺术,因材施起,选准突破口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根据品德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行、意,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从晓理、动情、导行和持恒中任选某一方面作为德育的开端。这虽已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具体操作时又谈何容易。这就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并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不着 “痕迹 ”地实施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或集体教育。克服避免为教育而教育的现象。因为我们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直接教育”产生了一种“获得性免疫”能 力,甚至心理拮抗。
三、管理能力
1、常规管理能力
作为工读学校的教师,必须起码具备包括课堂常规、就餐常规、寝室常规、集会常规、图书阅览常规、电脑室常规、劳动常规,以及礼貌常规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常规管理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要讲清道理,让学生自觉遵守,而不是强迫学生执行。要防止死抠规章制度、管得太死,不是从教育实际出发的表现。
2、动态管理能力
工读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既要善于管,又要敢于放。很多情况可通过学生自己来进行。因为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有时会超过老师和家长的影响力。班干队伍是管理学生的重要力量。通过学生来管理学生,更能体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从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当然,通过学生来管理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放手并不等于撒手,更不是放任自流。
四、其它综合能力
作为工读学校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上述能力,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应变能力。如协调教育力量,统一教育要求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因“社会震荡”而引起学生波动的能力等。
五、几点建议
1、克服只教不管的现象。作为教师必须坚决杜绝教不教是我的事,成不成人是学生自己的事,这种应付式的教育观念,工读学校教师不应该如此。千万不能指望通过一次简单、空洞的说教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过分迷信教育是教育万能论的又一表现形式。否则,工读学校与普通中学何异?又有何存在之必要?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充分的耐心,还要有强有力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通过管理来保证学生良好品德的顺利形成,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苍白的说教。
2、杜绝以管代教现象。
工读学校的办学模式客观上给人们造成了突出管理的印象。如果我们从教人员也由此产生一种只要重视对工读生的管理就解决问题的错觉,那是一种悲哀。就连监狱那样森严的场所都在强调对犯人的教育改造。工读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单位,又岂能以管代教,把对学生的教育转化寄希望于管理上?没有教育的管理是一种无视主体的物性管理,必然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反师德要求、有悖教育初衷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双管齐下,促进转化。我们应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借助于管理手段和措施,让学生顺利的完成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思想、行为转变。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个性的人。为工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观念更新大讨论自我剖析材料
观念更新大讨论自我剖析材料
根据本次观念更新大讨论的活动要求,我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XX同志在全省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考察活动总结交流大会上的讲话、省党政代表团赴苏浙沪考察报告、市委市政府《关于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的实施意见》、市领导赴苏浙沪和XX市学习考察报告等,并结合本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反思。现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站位不够高,视野不够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境界。视野的宽阔与否决定着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影响着个人的胸怀与志向,最终决定着事业的成败。纵观本人近年来的工作,虽然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成绩不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走上领导岗位时间不长,站位不够高,视野不够宽,满足于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兄弟乡镇之间比,觉得各方面都比较好,就心满意足了。不能“跳出×看×”,不愿意在全县、全市和全省中找“靶”、对标。对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视野不够开阔,往往局限于在本县、本市找对策,对苏浙沪等先进地区的好办法、好经验学习不够、研究不深。
二是动脑不够勤,思考不够深。思路决定出路。工作要出成绩,首先就要在认真调研、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思路。虽然,每天都会抽出一定时间思考工作,但是存在着浅尝辄止的情况。在思想认识上,总是认为解放思想、观念更新是上面的事,乡镇只要抓好落实就行了。同时,作为镇长,事务性工作比较多,所以常以此为借口,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渐渐形成了思想上的惰性。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效的思考是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从日常工作来看,电话指挥的时候多一些,深入一线调研的时候少一些;在办公室听汇报的时候多一些,扑下身子走近群众面对面解决问题的时候少一些,使有些情况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不精确。有时候满足于会议开了,文件发了,任务部署了,电话督办了而在沉下心,深入实际与干部群众共同研究发展上做的还不到位。
三是创新不够足、力度不够大。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的,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习惯于穿旧鞋,走老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过去的思路,过去的办法,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苏浙沪给人印象更深的是,尽管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广大干部仍保持着昂扬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激情,每天都是节点,全年都在冲刺。反观我们自己,精神状态不佳、工作力度不大、工作成效不明显,习惯于按部就班、亦步亦趋,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惰性思想作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务的升迁,慢慢放松了在学习和思考方面的要求,总是以工作忙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习惯于指挥别人,听下属汇报。当初的钻劲、闯劲和冲劲逐渐消退。习惯上传下达,当“二传手”,调查研究不深入,结合实际不紧密,上面怎么部置我们就怎么做。
二是满足于小富即安。近几年,×的发展相对较好,所以产生了自我满足、自我平衡,不愿改变现状,不愿冒风险,不愿努力竞争之意。体现在行动上常常是安于现状、自我满足,不敢打破常规,不愿求新求变。
三是发展的紧迫感不强。当前,我镇发展在全县位于中等水平,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对形势的认识还不够清醒,满足于现在的成绩和状况。争先进位的意识不强,一事当前,习惯先掂量掂量现实条件成不成熟,而不是根据工作需要去补不足,所以一些工作总是落在别人的后面,出不了成绩和经验。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一是开展讨论、找出问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对照省委提出的“五破五立”和“五大发展行动”、市委提出的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和“六个破除、六个强化”要求以及县委指出的八个方面问题,结合×实际,把自己当“靶子”,切实把自己摆进去,学先进、比作为、照不足、画好“像”,切实把发展的差距找出来,把自身的问题亮出来,把整改措施摆出来,真正把学习讨论、自我剖析的过程,作为厘清思路、确定路径、制定措施、务求实效的过程。
二是勇于担当、争先进位。观念更新的动力来源于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来源于对争先进位的强烈追求。作为镇长,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理念,不仅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在认识上深一层、行动上先一步,带头大破大立、打破藩篱,带头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坐不住”的危机感,在学习对接苏浙沪,促进镇域经济大发展中扛红旗、争第一。
三是立言立行、真抓实干。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一再强调,“更新观念不是讲出来的、写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坚决防止空喊口号、‘叶公好龙’”。观念更新不是纸上谈兵,关键还是要学以致用,在工作上见行动,在发展上见成果。对于大讨论中查出的问题,找到的差距,要在学习对接苏浙沪中找到解决对策,立即加以整改。在此基础上,对全镇的发展形势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厘清加快发展的思路,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四是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学习对接苏浙沪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在学习对接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紧紧抓住“牛鼻子”、找准切入点,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就我镇而言,要从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关键环节入手,比如,如何进一步完善“一平台两中心”建设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如何破除企业用地难、融资难、办事难的制约?如何帮扶农业产业发展?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等等。当前,最紧要的是走出去,深入学习苏浙沪地区在这些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求得“真经”。
以上剖析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教育之我见
教育之我见
聊城二中徐文莹
我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光教会了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教的学生有多少考上名牌大学。而是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人的基础教育。诚实、善良、懂得珍惜、不忘根本,这都是一个人起码应该具备的美德。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我们得回到幼儿园》讲的是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回答“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我感触很深,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将是使我们终身受益的根本和基础。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或许我们教不出名牌的学生,但只要我们的学生学好、诚实、善良、高尚。不论他以后是否成功成名,但只要他成为一个于国、于家的好人,我就觉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第五篇:公司员工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演讲稿
公司员工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座的同志们:
我是机电设备公司的xxx,我演讲的题目是:《打破枷锁和桎梏,推动改革促发展》。
今年初,在集团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上,*董事长和*总经理都突出地强调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并号召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要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
念,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姿态,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集团公司党政的这一重大决策,不仅是符合民意的明智之举,而且切中了集团公司问题的症结和要害。
大家都知道,思想总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支配行动。只有具备了领先一步的观念,才会有棋高一筹的结果。享誉全球、深孚众望的思想先锋、演说家和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博士著名的寓言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就生动的阐明了这一点。故事中的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当奶酪突然不见了的时候,两只小老鼠积极行动,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更多的奶酪。两个小矮人中的哼哼不去寻找新的奶酪,却在思考奶酪是谁拿走的,为什么要拿走;而唧唧经过一阵犹豫后及时行动,也终于找到了新的奶酪。故事告诉我们,老办法、旧观念不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唯只有转变旧观念、放弃旧思维,“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才会有全新的发现,找到新的出路。
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滚滚浪潮和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干部职工必须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以适应急剧变化着的新形势。然而,集团公司的现实情况却与此要求存在着明显的、甚至是巨大的反差。时至今日,在干部、职工中,依然存在着那么多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依然存在着那么多陈旧落后的习惯和做法。推行市场经济已多少年了,不少职工却至今还认为“进了国企的门,就是国企的人”,“手上端的铁饭碗,只要不死你就得管”;“患不均而不患寡”的思想根深蒂固,许多人还怀念调资同步走,分配大锅饭,你有我有大家有;当企业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有的人热衷于坐而论道,不是想办法,而是发牢骚。不是想着怎么办,去寻找新的奶酪,而是一味地高喊扭亏难。殊不知发牢骚于事无补,想办法才有出路;在日常工作中,牢骚病、推诿病、扯皮病、护短病、妒贤病,比比皆是,举不胜举;“等靠要”的思想,封闭保守、小而全的思想,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不重视管理的思想,以及自由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企业之病、体制之弊、机制之痛。正是因为思想僵化,观念滞后,才导致了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囿于所成,不思创新,致使企业改革落伍,发展缓慢。许多事情要么是看不准而没有动手,要么是看准了,却犹豫、畏缩,求稳怕乱,迟迟不敢动手。仅一个住房制度改革,就不可思议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漫长的八年,干打雷,不下雨,光研讨,不行动,白白地丧失了难得的机遇。还有许多项改革,该进行的却尚未进行。对此,难道我们不应该认真加以反思,并迅速行动起来,积极迎头赶上吗?
假如说,在计划经济的“王国”里,我们尚可以得过且过;但在市场经济的疾风暴雨中,我们却再不能高枕无忧了。因为时代是一条长河,百舸竞流中我们必须奋力向前追赶。只有做竞争大潮的趋赴者、驾驭者、创造者,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应对挑战,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而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来一场彻底的洗头换脑,大胆地冲破思想枷锁和桎梏,与时俱进,敢破敢立,树立新的思想观念。要破除画地为牢、坐井观天的封闭意识,确立闯荡市场、与世接轨的战略眼光;破除甘居落后、不思进取的颓废情绪,确立大步跨越、赶超全国的昂扬锐气;破除基础差、家底薄产生的自卑心理,确立穷则思变,变则思干,干则思成的奋斗精神;破除有条件就干,没条件就算的不负责任态度,确立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条件上的创业胸怀;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止的小农思想,确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创业精神;破除消极管理、无所作为的思想,确立勤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破除当官不理事、甚至你干事我骂事、从中作梗阻拦的扭曲心态,确立执政为民、创建业绩的为政情怀。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
思想解放也是一种生产力。只要我们真正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我们就有了正确的思维和理念,就有了正确的智慧和策略,就有了克服困难的途径和办法,集团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就定能开创出崭新的喜人局面,我们广大职工就一定会有一个无限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大家朝着这个光辉的目标去努力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