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报告疾病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6:5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自我报告疾病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自我报告疾病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篇:教师自我报告疾病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自我报告疾病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教师自我报告疾病分布特点及疾病影响因素。方法 对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689名教师和289名非教师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教师职业心理紧张反应高于对照人群,经控制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教师组与对照组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肿瘤和内分泌代谢疾病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在肌肉骨骼、呼吸、精神、消化、皮肤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有统计学差异。教师患肌肉骨骼、呼吸、精神、消化和皮肤系统疾病的风险高于对照组,其比值比分别为:1.75、6.25、3.45、3.33、1.92。结论 教师职业心理紧张反应高于对照人群,教师患肌肉骨骼、呼吸、精神、消化和皮肤系统疾病风险也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在各种紧张程度较高的职业中,如矿工、警员、医生、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飞行员、记者等,教师这一职业通常被报道为职业紧张程度较高的职业。近年来,教育系统和教育改革被社会广泛关注,教师工作面临很多挑战。国内对教师职业紧张研究很多,但是高职业紧张是否会带来生理或心理健康的高风险?研究通过对教师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情况以及过去一年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比较教师与其他人群的生理或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04/06,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小学教师以及对照人群开展横断面研究。纳入标准为20~60岁年龄的人群,教师组来自四川省南充市11所中小学的689名教师,对照组来自公务员、协警、公司职员、服务人员等职业,共289名。

1.2测量工具 采用自制量表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工作特点、职业紧张反应以及现患疾病进行测量。其中工作任务过重、角色模糊、职业生理紧张反应和心理紧张反应均来自于职业紧张量表OSI-R的相应维度,现患疾病条目的设计依据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中对疾病状态测量条目,对条目进行了适当调整,经职业卫生、流行病领域的专家审定,认为问卷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问卷重测信度系数为0.928。

1.3 现场调查 调查人员集中培训,现场采用调查人员一对一访谈和健康教育讲座后统一发放问卷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调查。

1.4 质量控制 调查前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现场调查中通过健康知识宣传,并阐明调查目的、意义,争取调查对象充分理解、自愿参加并高质量地完成问卷。调查后,对资料进行汇总、编码、录入、核对和逻辑查错。

1.5 统计方法 用spss16.0建立数据库录入资料,统计方法主要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

2. 结果分析

2.1 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教师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上有一定差异,家庭经济收入上2组较为均衡。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分布见表1。

2.2 研究对象的工作特点、职业紧张反应和社会支持情况分析 教师组的工作任务过重和工作控制感得分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工作角色模糊得分教师组低于对照组,教师对工作角色认知比对照组更清楚;而教师心理紧张反应和社会支持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生理紧张反应方面,教师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 教师组与对照组自我报告疾病的分布情况 经卡方检验,教师组与对照组自我报告的各个系统疾病对比情况是:在α=0.05水准上,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肿瘤和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方面,教师组和对照组无差异;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疾患和皮肤

疾病教师组自我报告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教师疾病分布上具有明显职业特点,颈椎病、咽炎高发(教师组颈椎病患病率20.9%,对照组为9.0%;教师组咽炎患病率44.1%,对照组

8.3%),与职业紧张反应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疹和湿疹(教师组过敏性皮疹/湿疹患病率为15.9%,对照组为8.0%)也高发,此外教师报告的轻度心理失调,如紧张、焦虑、失眠和压抑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师组轻度心理失调患病率为18.8%,对照组为5.2%),见表3。

(*表示2组自我报告疾病患病率的统计差异P <0.05;**表示2组自我报告疾病患病率的统计差异P<0.01,***表示2组自我报告疾病患病率的统计差异P <0.01,但以上结果是没有控制混杂因素情况下的统计结论。)

2.4 通过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后,职业因素与疾病的相关关系 表1显示教师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组成上不均衡,那么由于其混杂作用,表3中各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组和对照组的健康状况,使用Logistic回归对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进行混杂因素的控制,分别检验教师组和对照组的各系统疾病间的患病率有无差异。以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为例,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控制了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后,教师组与对照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患病比值比为1.75,即教师发生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75倍,见表4。

同样方法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结果为2组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肿瘤和内分泌代谢疾病患病情况无差异,而肌肉骨骼、呼吸、精神、消化、皮肤疾病患病情况有统计学差异,与对照人群相比,教师患肌肉骨骼、呼吸、精神、消化和皮肤系统疾病的职业风险比值比分别为:1.75、6.25、3.45、3.33、1.92,即教师这一职业人群比对照人群有更高机会发生肌肉骨骼、呼吸、精神、消化和皮肤系统疾病,其风险分别为对照组的1.75、6.25、3.45、3.33、1.92倍,见表5。讨论

国内研究职业紧张与健康相关关系的文献非常多,无论公众或者教师自己都认为教师比普通人群有更高概率出现心理异常,并由此影响生理健康[1~2]。国内外也有大量研究报告,认为教师群体中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的比例较高[3~7]。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由于其教育程度通常较高、有潜在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人际网络更好,相对普通人群,可能有更多的保护因素,无论生理或心理健康问题都更少。据德国2005年的一项研究结果[8]显示中学教师和办公室职员的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而德国1997年的一项心血管疾病研究[9]显示男性教师与其它12种职业的男性比,心血管患病风险更低。而一些研究显示由于工作特点,教师在一些特定疾病上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10],如教师特别容易出现声音异常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声音沙哑,其次是5个伴随症状:声音疲惫,发声费劲,疼痛,不舒服,刺耳等;此外教师还更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等静脉疾病。法国的一项研究[11]显示与对照人群相比,教师在鼻炎、咽炎、喉炎方面患病率明显偏高,男性教师在结膜炎、下尿路感染,女性教师在支气管炎、湿疹、皮炎、下肢静脉曲张方面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

该次研究发现教师心理紧张反应高于对照组,但生理紧张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教师的心理紧张反应与其任务重、责任大的工作特点有关。教师自我报告的疾病中,经控制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教师和对照组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肿瘤和内分泌代谢疾病患病无差异;肌肉骨骼、呼吸、精神、消化、皮肤疾病等患病风险有统计学差异,教师这一职业人群比对照人群发生上述系统疾病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75、6.25、3.45、3.33、1.92倍,其中肌肉骨骼系统,教师的颈椎病高发;呼吸系统,教师咽炎患病率较高;消化系统,教师胃、十二指肠炎等高于对照组;皮肤疾病方面,教师组的过敏性皮炎和湿疹发病率远高于对照组。在精神疾病方面,1.9%的教师报告有较严重的精神压抑和不安,18.8%的教师报告有轻度心理失调,如紧张、焦虑、失眠和压抑;而对照组分别为0.7%和5.2%。

现有大多研究中,对疾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通常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研究职业紧张与疾病的相关关系,常直接对比教师组和对照组的患病率而忽略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可能不均衡,在不控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可能会错误估计教师患病率。第二,通常收集患病信息会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即调查对象自我报告疾病。这种自我报告疾病的方式可能存在一些偏倚,教师由于教育程度较高,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关注,可能对紧张程度和疾病报告更多,也可能夸大教师的患病情况。因此职业紧张与健康状况相关性的研究应注意控制混杂因素,并尽可能采用医疗登记信息。然而我国医疗登记信息中,门诊登记的资料非常零散,若只收集住院信息,可能对较轻的疾病和非住院可治疗的疾病无法进行估计。尽管自我报告疾病信息不是很准确,但在现实调查中还是具有一定作用。因此研究中,有时需要将自我报告的疾病信息和医疗登记信息相结合,以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第二篇: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也渗透到了校园。在消费群体中,年轻人是其主力军,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指数必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消费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对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消耗。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描述大学生消费的现状,总结出大学生消费有以下特点:消费不平衡性、快速性、攀比性、从众性、超前性、以及消费节奏加快、男女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同等等。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一)基本生活消费

基本生活消费是指在大学生生活最基本的费用,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费用支出,比如正常的饮食消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的大学生需要的生活消费也不一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300-500元的占3.87%,500-800元的占44.41%,在800-1000元的占34.17%。在1000 元以上的占9.33%。但是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是两头小中间大呈菱形分布,在动态上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二)大学生的学习费用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课本费,考证消费等一切和学习有关的费用。2.1学费

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农、林、师范等院校因享受国家政策, 所收学费一般在2 500—4 000元, 而其他院校的收费也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 收费在3 000—8 000元之间。另外,由于院校所处的地域不同, 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2.2参考书

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他们每个月够买参考书或休闲刊物在50 元以下的占66.9%,51元至100 元的占7.8%,101 元以上的占2.9%。2.3考证消费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由于就业压力,形成各种“考证热”。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托福GRE,公务员考试等等。相应的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等自然不非。据对广东高校的调查, 在校期间大学生投资的考证费用在300 元以下的约占50%,在300—500 元之间的占15%, 而有的则超过了1 500元。不少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在就业竞争中的筹码,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消费。

(三)休闲及娱乐消费

3.1旅游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法定假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外出旅游,欣赏大自然迷人的风景, 享受各地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 旅游被大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消费行为。旅游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够增长见识,在年轻时候就应该多出去走走,所以旅游慢慢地被更多人所接受。来自山东某大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80.4%在假期参加过旅游,到了旅游的地点,带回当地特产以及纪念品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也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消费。3.2娱乐消费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水平相当可观。伴随着歌厅,酒吧以及KTV的逐步增多,并且尤其是在学校附近大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另外,在大学生群里中不乏追星族,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许多同学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这也成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对北京11 所高校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北京大学生年平均文化娱乐消费为700 元左右, 约占学生消费的9%。

3.3休闲消费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集体活动、打牌下棋、与人聊天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有些学生却较少参加。主要是他们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更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为了得到一定的私人空间,许多同学也是要付出金钱为代价的,这也是大学生娱乐消费中的一部分。

(四)人际交往消费

4.1人情消费

现在,同学过生日、考试得了高分、得了奖学金、升为班干部、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请客的档次越来越高,赴请者随礼也就越来越高。这就给一些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不少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4.2恋爱消费 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 是一项明知没有结果的爱情。大学生的恋爱心态也有多种,一是为了弥补感情空白,作为一种清除寂寞,消遣时光的理想方式,二是为了选择伴侣取经,锻炼自己的恋爱感觉与技巧,增进人生体验,三是感情自然流露,比较投缘,能够找到那种令人心动的感觉,互相勉励和安慰,从中获得精神享受,有逍遥实在等。现在的调查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而恋爱费用的来源, 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 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 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4.3通讯消费

随着通讯资费和电子产品价格的下降,调动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购买欲望。另外有些大学生中学时期在家里娇生惯养,突然离开家庭独自到外地生活,家长和学生都会觉得心里空虚,他们需要经常进行联络,所以通讯消费就成为了大学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调查显示, 在移动通信市场, 拥有手机的大学生占了整个消费群的10.4%。在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 每月手机通讯费用在31—50 元的占26.5%, 51—70 元的占23.5% ,71—100 元的占30.9% , 而在100 元以上的也占了16%。另据粗略估算, 每年高校学生手机通讯费用约有0.5 亿元。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2.1消费的不平衡性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不平衡,另外各自的家庭结构不同,从而导致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最低的二三百左右,最高的一两千甚至还要多。越是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中的大学,大学生基本生活费用就越高,发展一般的城市,基本生活费略低。

2.2消费的多样性

大学生的消费涉及到生活消费,学习消费,文化娱乐消费等诸多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消费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个人需要的多样性源于大学生多样化价值目标的存在.2.3时尚消费增加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当今的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他们标新立异,不断地追求时尚,不落后于潮流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另外在追求时尚的消费项目众多,这就理所当然的增加了他们的消费水平,不少高端消费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项目。比如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在校园中屡见不鲜,另外现在的大学生还热衷于去酒吧、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

2.4攀比消费严重

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虚荣心较强, 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 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 获得自我认同。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 谁也不想“矮人一等”。所以,攀比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主要误区,一些虚荣心强的大学生错误地把消费水平作为家庭经济状况的衡量尺度,为了显示家庭地位的优越性,便盲目的追求高消费。他们中有的追求“名牌效应”,衣服、鞋帽以及化妆品都是只认品牌,不管是否适合自己,有的学生频繁的更换手机、电脑,还有的为了面子,在人情、恋爱方面消费过多等等。

2.6.消费的超前性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其父母对他们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再加上近年来西方享乐主义的侵蚀以及我国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些失误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使得一些大学生养成出手大方、挥霍浪费的习惯。“吃要美味, 穿要名牌, 玩要高档”,这已成为许多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人人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 但如果买来不用, 或主要用来上网、打游戏, 不能充分发挥电脑的效用, 那就没有多大的购买必要性。同时学生生活相对独立, 与外界联系较少, 手机也往往只是一件装饰品或者身份的象征。

2.7男女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同

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比例远远小于男生,并且多数女生愿意在穿着打扮方面进行消费,比如购买衣物和化妆品;男生则很少对穿衣打扮方面有研究,他们相对来说更加愿意在人际交往和电子产品方面去投资,并且基本的食物花费在他们总体花费中占有很大比例。另外,居于消费两端的大都为女生。在调查的最低消费中,大多数都为女生,而且在高消费的群体中,女生也是明显的多于男生。消费低端的形成原因为: 一是女性基本生活费普遍较男性低, 也就是说从生存的角度看女性比男性消耗得少;二是大多数女性比较节俭, 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

2.8消费的从众性

社会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等,是得他们在消费中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 看到很多人有手机, 自己也千方百计买一部, 以免被人看不起。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的影响因素 3.1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观,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2010年对于山东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2%的学生认为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就要追求即使享受,2%认为金钱是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6%的大学生认为金钱是事业成功的唯一标志,但是调查问卷中同时表明了这部分学生中95%具有超前、虚荣、攀比的消费心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导致了消费的超前性和攀比性。

3.2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的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简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其他同学起到了误导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子女的需要。

3.3社会环境原因

社会文化决定社会心理。而大学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 也往往是文化的聚集地和扩散地。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超前性, 导致青年大学生能更多更快地接触西方文化, 使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征、价值选择、行为趋向、生活方式等诸方面超越于一般的社会成员。有些大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花父母的钱圆自己的梦。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学校的贷款往往贷不出去,有的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宁可东拼西凑去向亲朋借钱也不愿意去用学校贷款,把贷款当做丢人的事。社会文化的种种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消费的越来越趋于时尚化,以及从众性,大学生是青年与知识分子的交织,他们受社会各界的影响非常大。

3.4大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的关怀和照顾,中学时期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到大学后远离家长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每当钱花完了,就会有种种理由,然后家长担心就会给孩子们汇款。此外还有大学生的虚荣心理,有人宁可牺牲教育、健康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也要在消费水平上不断升级。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尤其体现在女生方面,许多女生通过购物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导致女生大约50%的消费来自冲动型消费。

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消费观的塑造和培养不仅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的形成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引导和带动作用,所以,引导大学生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需要社会各界的人士,学校以及各个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并且与家长和学生自己的努力改变也是分不开的,大学生以后的生活水平会逐渐提高,但是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且对建设富强美丽的和谐山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利益。

第三篇:大学生自我体现影响因素(范文)

大学生自我体现影响因素:

1.社会背景调查

2.分析可能影响因素,设计问卷问题

a.个人角度自身教育水平,家庭环境 b.社会角度社会风气

c.经济角度收入水平,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d.政治角度政府引导,政党制度 e.法律角度法律

3.分发问卷并统计数据

4.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影响因素

1.社会背景调查

2.查找相关问题的文献报告

3.总结所有文献报告得出自己的观点

4.撰写调查报告

第四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有效性最为关键的因素,在大力推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成为推动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评价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会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教师效能感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77850.htm

关键词:教师 教学效能感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01-02

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逐渐被应用到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改革尝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教师教学的效能感。教师效能感是关系到教师能力和素质提升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智力作用的重要因素,探究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提升措施,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和特点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

教学效能感概念是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中发展和演化出来的,简单地说,教师教学的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指导、影响学生更好参与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信心,是一种教师自身对自身能力、素质、水平的信念,根据看待

效能感出发点的不同,教师教学效能感一般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教”与“学”关系、学生参与教育意义等相关教学活动问题的见解和看法,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对自身形成的、关于具体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认可和评价。从效能感的形成来看,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也就是说,效能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经验或者是信息所产生和形成的。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是指教师的效能感养成和提升都是从教学实践中形成、总结出来的。另一个方面是指教师教学的效能感会对教学活动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教

学实践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推动教学改革意愿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教师教学效能感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特点是指教学效能感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努力程度以及教学态度等产生持续的影响,效能感高的教师更愿意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更加深入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改革推进等工作中。另外,教师教学效能感还能够对教师的教学热情、工作态度、与学生交流的情绪情感等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情感性。

二、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本身的个体特征因素

学历、教学经验、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态度等教师本身的个体特征因素会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学历因素方面,高学历的大学教师相对接受了更加系统的高等教育,具有比较系统全面的知识构架体系、掌握了更加

丰富的知识和交流互动方法,有利于高效能感的形成。从教学经验来看,教龄是教学经验形成的关键要素,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新教师在效能感方面往往要低于教龄长的资深大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学经验的丰富,教师在课堂控制、自我调适等方面的能力都要高于新教师,相应的,教学效能感也较高。而教学能力则能够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课堂控制能力强,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游刃有余地开展课堂教学,这些都能够不断地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

(二)高校的教学环境因素

高校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的发展培训机会等教学环境因素也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各个高校的教学氛围环境是不同的,有的高校注重教学,强调人才培养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和根本,教师对学生的成才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教学环境氛围下,教师自身也会自觉地强化教学信念,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

深入、积极地分析和解决,有利于教学效能感的提升。有的高校则比较重视科研活动,在这种教学环境氛围下,教师的精力大都放在科研活动当中,对教学活动敷衍了事,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效能感。如果高校能够为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创设更好的发展机会,则会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

(三)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社会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上对教师地位的尊重程度,社会认可、尊重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得高校教师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得到更为广泛的尊重,这对教师自信心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效能感也能够得到强化。但是如果社会上认可“读书无用”的错误认识、贬低教师的作用和贡献,则会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信和尊严产生打击,教学效能会明显下降。

三、教师效能感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分析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导致教师教学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不同的,同时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同,在教�W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是有所区别的。具体来说,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差,那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尤其是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不耐烦、不细心等问题,能够应付了事的绝对不会费心费力去解决,在教学方面和面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热情不够。而且效能感低的教师并不愿意主动地去探究教学教育方式方法的革新,因此教师效能感低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一般都比较单一。如果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会主动亲近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积极创新和研究教学策略的改进,教学模式多变。另外,效能感高的教师还会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培训和自我培训的过程当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对学生成才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上,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会呈现出正比例相关的关系。这一方面是由于效能感高的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水平高,而且更愿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调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效能感高的教师更加容易接受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教育教学的新知识,而这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教师拥有良好的效能感,自身的素质能力、个人魅力会不断增加,而这也会为学生成才树立一个榜样力量,从而对学生的个体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四、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学生成长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因此,在分析影响高校教师的效能感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效能感的意义和内涵,提出强化高校教师效能感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高校教师要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教师自身的个体特征素质会对教学效能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能感,高校教师必须重视自我能力、素质的提升,更好地发展自我。首先,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能力相关技能掌握以及

与学生沟通交流技巧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高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经验总结,要不断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注重经验借鉴,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另外,高校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体系,从而达到教学效能感强化的目的。

(二)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

首先,高校要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给予足够的认识,要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环境风气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从而对全体教师革新精神进行有效激发,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当中,提升教学效能感。其次,高校要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录像、教学实际观摩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另一方面,要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多为新教师创设参与

教学实践和学生管理的机会,成功培养新教师的教学经验。另外,要加强新教师与资深教师的交流,通过经验分享、策略探究和技术辅导等多个层面的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三)坚持正确的社会导向

社会各界要对高校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推进等给予大力的基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驳斥“读书无用”,充分发挥“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要制定有利于高校发展、教师管理发展的规范和制度,例如减少高校相关的行政审批,为高校自主发展提供大力的相关的资源支持等。

五、结语

教师教学效能感关系到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和质量,会对教学改革的推进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因此必须对教师效能感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充分的认知,基于教师自身因素、高校教学环境因素和社会

影响因素等教学效能感要素,从教师自身、高校教学环境和社会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效能感,为教学活动的高效、有效开展和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的智力基础。

第五篇:废品收购站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废品收购站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导言

在低碳环保提上议事日程的今天,学校、家庭、企业越来越关注废旧物品的回收,旨在调查得出废品收购站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试探索出更加合理的分布状况及运作流程,提高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

调查方法:

以地大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骑车走访学校、社区周边的废品收购站,做好记录,整理材料,分析问题,试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在掌握一定资料的情况下,走访洪山区工商所,进行沟通交流,采纳他们的一些指导建议,完善此次调查。

在对武汉市洪山区26家废品收购站的走访与调查中发现,回收站的分布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一、密集性。距华中科技大学一里左右、关山大道右边的一竹林熊小区,居民较多,又比邻学校,废品收购站甚是密集,在不足三百米之内,有七家,在其他地方此种密集情况也很突出。

二、微型性。在所走访的几十家废品收购站,都是家庭夫妻两人经营,规模稍微大些的最多雇佣一个人,即使所占空间位置较大,但规模确实很小,辐射面仅在所在的社区。

三、隐蔽性。在所调查的废品收购战中,都没有正式的门面,都是以在社区或是村子里的住户为营业点,广告牌基本都是在木板或是铁皮上写着“废品回收”四个字。不过,根据其门口堆放的东西,也很容易辨别。

四、破落性。几乎所有的废品站所在的地方都是经济商业不繁荣的地方,即使是社区,也是在很低端的社区,比较贫穷些的社区村子。

在分析得出以上特征之后,进一步探究影响废品收购站分布特征的原因,得出以下成果。

密集型特称出现的原因可能有跟风形式,看邻居或不远的地方有人收购废品,自己也想尝试以下;还有就是小区较为密集,每家的空间较小,其居家住宅限制使得规模做不大,容纳不了周边的供应废品的群体,只能以多家来解决此种问题;微型性特征主要是由于都是以家庭经营,利用自己住宅,受空间所限。即使扩大规模,专门买地办一家大型的收购站,可是由于服务的对象分散,即使价格较高,顾客也不会走很远的路来处理自己的废品。因为,此种收购站服务的对象就是临近的居民,每人的日常家居废品不会很多,只能靠人多量大来积累,所以这是众多小型废品收购站存在的重要原因。隐蔽性与破落性原因同样如此,都是隐藏在幽深的、较老的巷道,住宅里面,原因是商业繁华些的地方租金太高,而且服务的群体也不是很多。且废品收购站周围的环境很不好,比如,不可能在肯德基店旁边有一家废品收购站。只有较为破落些的小区村子,环境要求不是那么讲究的地方,才能允许废品收购站点的存在。其供应废旧物品的群体特点,也决定了破落性。其中访谈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没钱的人才来卖废品”,是的,这类群体大多是较为弱势的,如落后些社区的居民、清洁员、大学生、农民工等。

与洪山区工商所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谈论了废品收购站对社区环境卫生的影响问题,他们也有一定的方式来解决处理,比如,限制他们什么类废品怎么放置以及及时处理的问题。还和他们谈到街道上流动收购废品的问题,当然这属于城管的职责了。前文提到,废品收购站在一般街道上是没有分布的,但像一些商铺超市什么的,日常也会有很多的废品需要处理的,而他们又不愿自己拿到废品收购站点,所以流动废品收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无疑妨碍了一定的城市管理秩序,且由于此种流动回收的数量也较多,甚至出现了因为争夺“废品”而发生

口角的争执。针对此种问题,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如此说道,希望能有一些较大的,如回收公司能够采取电话预定或网上预定的方式,定点定时地上门回收,解决此种问题。当然此种方法也有弊端,真要实施的时候,还需仔细论证。

在对废品收购站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原因有所了解了之后,我们团队又追根溯源,到了废旧塑料瓶加工厂走访了一下。因为塑料瓶是每家废品收购站很重要的一种收购品,占了很大的分量。众多分散的废品收购站,当他们的废旧塑料瓶积累到几百公斤(大约几万个)的时候,就送到加工厂处理掉。加工厂处理成为pet颗粒,再制造成其他的工业产品。其实,众多分散的废品收购站很有存在的必要性,他们尽管之间没有联系,可他们共同将废旧的塑料瓶回收利用。这样挺有效的,如果是一家大的回收公司想做到这些,其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自然形成的这种废品收购站分布不能说是很科学很合理,但它很有存在的必要性,是正当的市场竞争下生存的。所以预期设想推出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布局,在现实条件下很难实施。因为,首先从经济角度讲,收入很大大于投入,因为布置如此多的回收站点,需花费很多资金。如果,不设置回收站点,采取专用车辆回收方式,目前还不成熟。因为人们还没有这种回收的意识,任重而道远。小结:

为期五天的调查活动圆满完成,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对武汉市洪山区几十个废品收购站走访中得到了废品收购站的分布特征——密集性、微型性、隐蔽性、破落性以及分析造成如此分布的原因。还在工商局人员的建议下,增加了访谈问题,改善了访谈形式,证实了有些居民还是很希望可以定时或按需上门回收废旧物品的。

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交流方式方法有待改进,语言用词有待调整,遇到不配合的人员如何对待等等。总的来说,此次活动还是经历了很多,了解了很多,思考很多,收获了很多。

下载教师自我报告疾病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自我报告疾病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运行机制、特点及影响因素

    内容摘要: [摘 要] 可持续 发展 成本战略与传统成本战略相比较,成本战略视角、效益的原则以及成本战略的时间和空间上均有较大的不同。可持续发展成本是由 自然 生态成本、人......

    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范文

    新课改情境中教师权威的影响因素 摘要:教育必须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权威存在于教师这一方面,教师如要良好地履行教育者角色就必须具有相应的权威。新课程实施后由于传统的知识......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泉水镇旧州小学 宋 莹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既与职业有关,也与个人有关,还与社会大环境相联系。 (一)职业......

    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

    目 录 摘 要 关键词 一、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1 (一)客观因素………………………………………………………………1 (二)主观因素………......

    教师自我评价特点[范文大全]

    教师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和进入角色,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密切校方与教师的关系。第二,可提高教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国美电器的采购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

    国美电器的采购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 国美采购模式特点: (发展初期)(1)采购方式单一,采购的量较少(2)采购的品种较少,卖多少东西进多少货(3)储备能力较低(4)采购系统单一,采购以人力进行,出错......

    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我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与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的认识,教育行政......

    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5篇材料)

    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摘要]: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植被分成八个分区,呈现出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