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册亨县第三中学:王太胜 覃金福
册亨县坡坪小学:陈子莲
摘要:随着我国中学地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现就我县近几年来对新教材的使用与教学,以及通过与其它县的交流和分析,谈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县农村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引 言
初中地理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的素质的提高。2012年是我县(册亨县)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六年,相对于其他课改实验区,我县的课改起步较晚。回顾几年多来的课改实验,在我县很多的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改进。为了切实做好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为了积极推进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及我个人在新课改实践中的感受,谈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县农村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新“课标”的要求与农村师生目前的素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纲要》明确规定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强调“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师生的素质还与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1教师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客观的差距。
第一、专职教师较少,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农村大部分地理教师是兼职教师,教师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地理素质教学的进行。
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从广大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资源来看,真正获得地理学科毕业的教师,全县还达不到20%,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些教师本身又缺少专业的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下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这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制约着地理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
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还与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受传统教学和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2.2 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
2.2.1、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为我们很多的学生基础很差,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很多学生的知识来源,从目前来说,往往是靠课本和老师的教学。
对于课本,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主要是通过对教
学内容的删减、降低教学要求的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虽然新教材在 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改编,对知识的要求程度和知识量减轻很多,但在要求上却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要求提高了很多。例如,新教材对知识的介绍,对于某些问题,教材往往只告诉结果,而过程和原因,则是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性学习和探究而获得。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这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因为农村大多数学生手里就是那本课本,没有任何的学习资料和资源,再加上很多地理教师还是兼职教师,对知识也不太了解,你说他们能达到这个要求吗?对于我们的教师,个人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也还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简单来说,要想培育出一批好学生出来,如果老师不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工作,光靠课堂上的40分钟,我想教学效果是不会明显地显现出来的,只有死心塌地的从事教学工作,把学生放入自己的工作重点,一切都为了学生,这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体现出来。可是现在的社会有几个老师能真正地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在学生的身上,自己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备课压力。因此,新教材对农村学生来说还不太适应,也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2.2.2 新教材刚实施,没有先例鉴赏,小学时学生又缺少建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锻炼,到中学后,一时想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主,老师的教学为辅的机制,不仅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连老师也很难做得圆满。
比如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习惯。
虽然这此提法都说得很好,但是对于我们农村这部分学校来说,两年三年是很难正式转入新的教学轨道上来,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学生和教师的素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新教材还不太适应,就好像有些 教师所说的:“新教材是为适应城市学生的要求而编写似的。”农村学生的素质与城市学生的素质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为我们的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还很差,还需要很多直观的知识来巩固。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和补充,学生真的是处于盲目的学习之中。因而对于目前的农村学生来,教
材的要求是否还有点高了点,农村学生的素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
再如教师,你想通过启发和探究等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搞创新教学,可能你的想法在很多的班级是不会如愿以常的,大班额的上课导致教师无法关注全体学生,一个老师让一个教室里的五、六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难度可想而知,因为老师面对的是注意力相对较难集中的少年。因为在拥挤的教室中学生多极分化比较严重,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达到你的要求,而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因而作为教师,很多的教学工作也受到了学生的制约。而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老师不讲,学生也不会去问。反过来想,教材不要求,你是否有必要去增加,我们的教学是不是都要围绕新课程标准来进行?但是你讲得周全,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消化,学生有这么大的承受能力吗,学生的思维的开发能否发挥出来,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否体现出来。一切矛盾都围绕在教师的教学之中,要想处理好这些矛盾问题,作为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因地因人施教,不要受形式主义的约束。
2.2.3 新教材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有很多的知识,教材既然在正文上提到,而又不进行具体地分析说明,反而在内容上的减少,我认为这并不是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措施,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一大的障碍,因为农村学生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是从课本上找答案,因而使学生不能了解其原因,使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学习之中,如果教师不进行补充,学生只能蒙在鼓里。例如,冬季风和夏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我国水旱灾害的形成,课文中只有从活动中了解到的原因就是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造成,到底夏季风怎么活动不稳定,新教材避而不谈,学生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是理解和记忆知识的一大障碍。如果离开了老师的讲授,靠学生去探索,在信息比较落后,条件较差的农村,想建立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机制,我想这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新教材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甚少,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和要求不太明确
由于各种原因,新教材对教师的培训还不到位,就比如我们这门地理学科来说吧,地理新教材的培训(包括研讨会、交流),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据我知道我州也不过3次,并且参与的人数又不多,不能达到全面的普及,作为培训员的教师对二级培训做不到位,很多的二级培训根本就没有展开。没有具体地体现出来,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地理老师更
谈不上什么研讨、交流;因而很多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可以说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基本是不知道,对新教材的要求(课标)不明确。简单来说教师对新教材认识不够,有的教师甚至没有领会其精神,没有改变以前的教学观念,也没有去加强自己对新教材的学习。评价机制尚未成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打开厚厚的《新课程改革教师必备手册》也没有找到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只有在网上查询可以了解一下其它学校的评价机制,但这些机制也是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之中,对于自身来说,只有本校的评价机制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学校处理好对本校教师评价和教师处理好对学生的评价,对于促进教学是一大关键。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师生,觉悟和素质从总体上来看还与城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思想包袱,如今后的学习、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工作分配等;特别是考试制度的确立尚未明确,虽然地理今年参与了中考,是否能够延续,占分值多少,存在考究。学生在行动上出现,不积极、没兴趣。很大程度上使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出现了种种不应有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从而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论:
①、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强化集体备课,形式多样化,地理学科因人数少,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听课化,上课前通过相互听课、修改达到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初中教师提倡以题代讲,以题代练,备课就是进行针对复习内容进行综合性设计;新课改教师就是备知识点,针对知识备补充材料,备学生讨论的方式方法,学校检查人员也要改变只盖章,不检查教案质量的作法。
②、彻底改变教师讲多练少、只讲不练的现象,学校可出台针对教师每节课进行测评的方法,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每一节课。继续落实课堂目标教学,实现堂堂清。
③、鼓励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的感想,得失进行总结,实现学有所用,写有提高。不提倡写理论性很强的文章。
参考文献:
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教基[2001]17号2001年06月08日.⑵、侯莉华.《体味初中地理新教材》[M].2001年12月版,第32页.⑶、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与初中地理教学二》[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8页.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2页.⑸十七大精神(教师 大学生)读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M].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贵州教育“十五”建设成就,第53页.2013年3月 完成时间:
第二篇: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单位 宁县清华初中 作者 方忠忠
地理学课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而作为地理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地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加强对学生课堂参与习惯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很多局限性
一、农村师生素质与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一、专职教师较少,农村大部分地理教师是兼职教师,教师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地理素质教学的进行。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从广大农村(包括县城)中学的地理教师资源来看,真正获得地理学科毕业的教师不多,全县还达不到25%,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些教师本身又缺少专业的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 下,叫学生下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这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
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还与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受传统教学和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第四,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为我们很多的学生基础很差,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很多学生的知识来源,从目前来说,往往是靠课本和老师的教学。
第五、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深入,教师理念和技能的培训还有待加强。教师是新教材的实施者,教师观念的是否转变,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师没有对新教材的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体会,那么新教材就仍然处于老教法之中。只有我们认真地对新教材的学习,深入地领会到教材的思想,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习的学上来,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再通过对自身的培训和学习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身的专业素质,然后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觉悟,付出行动,这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才有待于取得成功。可是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兼职的教师,他们本身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对于专业的通知培训和学习还不到位,在理念上很多的教师还没有转变,虽然新的课程改革都实施了几年,但我们农村还正处于实验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他人成功的经验自己没有得到鉴赏,因而同样处于实验的过程之中,现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一步。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探讨别人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和当地的实际,以学生为发展对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能力为目的。使教学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要求。
二、推进地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1、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
课外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加强与各有关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开展主题演讲赛,如“地球的未来”、“假如我登上了火星”、“假如地球上没有海洋”等;可举办如“我了解的南极”;可开展地理学具小制作比赛;可举办地理学创新思维小论文比赛。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原则,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策略。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IQ与创新能力并不相关,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非常的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可能非常一般。地理科学既要求善于形象的空间思维,也要求善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育,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3、改革地理考试评价体系
现行的考试制度,某种程度上束缚着创新意识的培养,我想不管考试形式如何,都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比如,能否在现有的单纯静态理论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的口试和地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还可增设地理创新能力的附加分,以奖励在各项活动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因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的、前瞻的。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
4、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老师的话不全是真理,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氛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才能在松弛、甚至是玩乐的环境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会被老师接受,老师正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三、农村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备课虽能体现备问题进行教学,但教案太简略,实用性不强;大多有学案,但学案和教案不能结合使用,二者存在互相代替现象;教师备课的目标意识差,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少,以至教学的目标达成度低
2、课堂教学讲多练少,讲不出知识联系,不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基础的教,教学缺少针对性,多媒体运用少,课 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有些新课改教师对教学要求把握不到位,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学生的知识仅仅限于教材;不能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引导,教师教学过分依赖教参及网上教案
3、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形式化,教师听本学科课较少,教师手中的教学资料少,学科刊物不足;教师的理论学习抄写大理论多,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少;地理学科不提倡课外作业,有的作业只为检查。
(二)几点建议
1、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强化集体备课,形式多样化,地理学科因人数少,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听课化,上课前通过相互听课、修改达到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初中教师提倡以题代讲,以题代练,备课就是进行针对复习内容进行综合性设计;新课改教师就是备知识点,针对知识备补充材料,备学生讨论的方式方法,学校检查人员也要改变只盖章,不检查教案质量的作法。
2、多开展地理学科类活动。地理教师少,在一所学校,专职地理教师一般一二个,20%的学校没有专职。研究氛围不浓。希望县、乡(镇)多关心地理教学,多关心地理教师,多组织相应活动,为地理教师提供研究交流平台。希望组织包括教学竞赛、教学研讨以及动手类的手抄报、自制教具、学具等竞技性活动。
3、多给地理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地理教师科班出身的少,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基本被高中拔走了),学习的任务特别大,加之一个地理教师一般要任4----6班的教学(有的还兼有其它学科教学),教学的任务 也很重,特别希望能有学习机会。
4、加速农村学校地理教学资源配置。如教学挂图、地球仪、地理教学模型、多媒体等,应随着新课程的教材的逐步定型有计划地配置,以保证日常地理教学必需。
5、呼吁各级各方面重视地理教学。地理学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的今天,不重视地理教学,甚至歧视地理学科的现象在有的地方还是存在的。这也是地理教师不稳定,地理教学难于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总之,在新课改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理教学工作着应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和探索,在教学中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抓好教育常规工作。知识是金子,能力是点金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释: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地理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卜勇祯,2005,6 3《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张建华,2007,11,《甘肃日报》 4《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形成》,赵生珍。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宁县清华初中方 忠
忠
第三篇:浅谈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
我国地理基础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不管是地理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地理教学模式创新,都取得了突破。同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地理学科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然而,就当前的地理教育来讲,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处于经济弱势的农村,所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分别从农村初中存在问题(前言)及对策(正文)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束语)。【关键字】
地理教育、农村初中、问题、对策、展望
前言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问题解析
作为一名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对于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感触颇深。比如我以前所在的中学把地理课程归为“副科”,没有专门的地理教师,大部分是由年龄大的,非本专业的或是公务繁忙的行政领导代课,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不重视,我脑海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初中地理课的印象。针对当前江西农村初中地理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地理学科地位不突出,缺乏重视:
(一)中考地理为选考科目,分值低:
目前,在江西各地区初中地理虽纳入中考学科,但为选考科目,像今年南昌地区便以历史取代地理,就算考,地理科目的分值也很低,一般在30分左右。在当前应试教育占主导思想的大环境下,这无疑是把地理学科推向了边缘。
(二)地理学时少,只有七八年级开设:
由于中考分值低,学校把地理课程摆在副课的位置,配置的课程很少,一般一周一课时,而且九年级不用学习地理,和高中教育脱节。
(三)家庭及学生个人对地理学科出现曲解:
家长认为地理是死记硬背的科目,不用认真学,考前多背就行;学生则把地理当成了其它课作业的完成时间,甚至是放松时间。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农村地区情况尤为严重。
二、用于地理教育方面的经费极度短缺:
(一)地理教育基础设施缺乏:
在乡村中学,连地理课所需的教学挂图、地球仪等基本的教学工具都大多不具备,更别提地理专门实验室了。老师用图多以手画或使用地图册为主,学生平时练习用的填充图在农村地区很少被订购。
(二)配套的地理学习资料匮乏:
笔者以前所在的学校是典型的乡村初级中学,在周边的几个乡镇属于中等,当时我们学习地理时没有任何的练习册等资料书籍,现在虽然有所改善,但资料仍然单一。
三、地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素质不高:
(一)培养地理教师的师范高校不多:
就江西省来讲,本省开设了师范类地理专业的高校只有三所:江西师大、赣南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因此,专业地理教师总量上比较少,不能满足中学地理教育的需求。
(二)愿意到农村从事地理教学的高学历专业人才缺乏:
在农村,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整体师资力量存在着学历偏低、年龄结构老化、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只有少数几个中学具有专业地理老师,其他都为兼职。
(三)有的农村地理教师不仅地理专业素质不高,也缺乏进取精神:
由于受到中考“指挥棒”的长期影响,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地位不高,同时由于课程少,工资待遇也偏低,这些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广大地理教师的积极性、进取心和敬业精神。
四、地理教学模式单调,教学内容简单:
(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为主:
在乡村中学学校,由于学校、学生的不重视,地理老师上课也不怎么“上心”,教学刻板单调,大多数教师上课只顾照书念,完全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有限的教学资源利用率低:
上课基本不用地图,教师也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就是农村地理教学的生动写照。
(三)所教的地理知识狭隘,局限于课本:
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缺少对外界的了解,原本地理课程是学生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原因,远远没有达到这个作用。
五、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机械化,缺乏积极性:
(一)死记硬背,考前突击:
地理在学生看来是副科,书上的内容背背就行了,平时连基本的练习册都懒得完成。再者,上课老师也是一遍遍抄重点,更是强化学生忽视地理的意识。
(二)性格内向,自主学习能力弱:
由于受生活环境影响,很多农村学生性格内向,同时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甚少,基础知识较差,在学习上依赖性很强,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远不及城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难以开展,有时造成教学冷场。
六、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缺少交流的平台,在职培训机会少:
(一)教研活动次数少,规模不大:
对于农村中学地理老师来说,几乎没有机会参加教研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业务学习资金不足,培训名额少:
学习的地点因一般定在较大城市,要花费数额不少的差旅费,因此,原本很正常的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就成了农村地理教师难圆的梦。
正文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探讨
前言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初中地理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国家、学校、地理教师个人三种立场出发,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一、国家政策、资金保障: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村地区地理教学质量跟不上,主要原因是缺少一支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地理教师队伍,因此政府应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地理教育环境,多培养地理专业人才。
(二)加快推进农村中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地理专业人才到乡村中学任教;农村中学地理任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凡不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农村中学任教。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改善农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条件,农村中学办公经费应有一定比例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比如江西省便在高校开设农村中学教师培训基地。
(四)把地理定位中考必考科目,增加分值,提升地理的地位;
在应试教育当道的时代,考分永远是学生的命根,只有和考试紧密联系起来,才真正有可能把地理副科的头衔摘掉。
(五)加强政策性鼓励措施:
国家和地方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进行 “支教”活动,并在考研、考公务员上给予政策优惠。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和到偏远地区工作,并对于选择到农村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予以生活补助,而且在其他有助于改善他们工作生活学习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二、学校更新观念,调整态度:
(一)充分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端正对待地理教师的态度,聘请专业的地理人才从教,整治当前地理教师“杂牌兵”,增加地理课时,丰富教学资源。
(二)为地理教师提供业务提升的平台和鼓励:
建立完善的在职教师培训制度,鼓励老教师参加合格学历的进修,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后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制定措施,奖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通过观摩课、评优课、基本功竞赛、说课、论文评比等活动,大力开展业务练兵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三)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没有建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地理教师的态度很难改变,评价时既要重视最终结果,也要重视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夯实地理专业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宽广的知识体系:
地理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教给学生远远超于课本的内容,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无比精彩的地理世界。
(二)改进地理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虽然灌输式教学方法有其优势,如:教师易控制教学进度,但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讲,它显得太单调乏味,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有一些教师能普遍运用的方法,如提问法和谈话法,开展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对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展望
对于农村地理教育的发展前景,总体上讲,应该是秉着乐观态度。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地理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农村经济欠发展的问题。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大,必将带动农村各方面的进步,其中便包括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地理教育也将得到相应的改善。
关于地理教育师资的问题,笔者想到自己所学专业即师范类地理科学,学校的培养目标便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班里大部分同学也是来自农村,随着大学生涯的结束,究竟有多少人又愿意回到养育他们的家乡,并在镇上的初中从事地理教育呢?其结果可能让人感到失望,当然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连爸妈亲人、老师教授们也时常教育我们要考研、要读博、要进重点中学教书,回农村似乎是很不光彩、丢面子的事,这些反映出农村地理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就业观念的改变,而这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
【参考文献】
[1]周定.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六安师专学报,2000,16(2):65~ 66.[2]张超等.《地理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夏志芳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4]郭玉英主编.《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 吴伟.中学地理教育堪忧现状及几点建议.2004.[6]潘洪建.活动教学界说[J].教育改革.1997,4:9-13.[7] 潘洪建.活动教学述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5(10):50-54.[8] 鲍振葵.“问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地理教育.2003,6:62-63.[9] 刘峰.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建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2(3):122-124.
第四篇: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在逐步地向素质教育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变教师思维,学生也在逐步由知识型转变为知识+能力型。但在广大的农村中学(以下均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地理教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尤其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都面临着重新认识、转换角色;面临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面临着怎样使学生深入思考,怎样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等一系列挑战。由此,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问题;对策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领悟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课程的设计思路,按照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时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名一线农村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关注农村教育问题。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如何提高我国科学发展事业的速度和质量,如何出好人才,快出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国家的富强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从我县农村初中毕业学业会考成绩来看,地理等科目成绩相对偏低,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农村地理教育究竟还存在哪些差距?结合本人几年的地理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和观点。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地位不突出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仍然坚持“分数就是生命,分数就是质量”的口号,今年考了多少个重点高中为宣传重点,争夺优秀生源。在目标管理上,依旧把学生的考分,班级的名次做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对学生及学校的学业总分、平均分、优秀率等内容分别进行排名,尤其是把把中考成绩作为学校生存的生命线,升学率高意味着教师水平高,学校教学质量高。在中考这根指挥棒下,“语数外物化”已成为一句顺口溜,地理学科已经被边缘化,受到冷落成为必然。地理学科教师与评优无缘,与晋级无份,地理课时不足,学校的各种活动冲击着地理正常教学。学校、家长、社会总是给学生灌输地理学科不重要的错误思想,直接导致学生为了能在其它“主科”上取得好成绩,放弃了对地理学科的专注学习。笔者2002年参加中考,我县以地理卷面分折算为30%后计入中考总分(现在以100分计入中考总分),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钻研教材,钻研教法成了空话,课堂教学敷衍了事。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无疑是知识狭窄且低分低能,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开发型、创新型人才严重相悖。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各地农村中学,地理学科已成为事实上的“副科”,专业地理教师严重缺乏,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今年你来,明年他来。更有甚者,即使有少数年轻上进的教师能够胜任地理学科的教学,但当教学能力凸显的时候,很快会调任“主科”的教学。地理学科成了“铁打的营盘”,而地理教师则成了“流水的兵”,因而造成了地理学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事实上,农村地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非科班出身,系半路出家,缺少系统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水平差,只能边教边学,没有知识的系统性及连贯性,往往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教学方法的钻研,更由于教学设备的简陋,使地理教学变得枯燥、干瘪、乏味。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课堂的活力,更难以唤醒学生的地理素养,因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导致农村地理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招聘不到优秀的地理教师。各地教育系统即使有招聘地理教师的计划,但因农村教学条件差、教学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吸引不了有实力的师范类地理专业毕业生,而地理本身就是各地师资紧缺的学科,因此,大部分优先选择城区学校,导致实际报考农村学校的人数过少,以我县为例,2010至2014年初中地理教师招聘计划分别为2人、3人、4人、3人、6人,但实际上,报考人数仅分别为8人(2人缺考)、6人(1人缺考)、9人、12人(1人缺考)、17人(1人缺考),最低招考比例仅为1:2,最高时也不到1:4,由此可见,地理教师严重缺乏以及优质地理教师稀缺的事实客观存在。
三、教师缺乏课程资源意识
农村教师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不能及时地了解和获取新信息、新教学理念。因此,知识结构更新的脚步较慢,直接导致农村地理教师课程意识的淡化。以笔者为例,自参加工作以来,仅参加过一次地理培训任务,且还是全县地理教师全员轮训,培训时间仅为一天;参加“省培计划”1次(远程网络教育学习)。很多教师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只要把书上的内容完成就可以了,没有对其它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致使许多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和埋没。很多农村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但平时可能空无一人,放在那里几乎无人问津,只有在教研活动时才偶尔使用,多媒体成了一种摆设,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教学设施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农村中学还存在着教育基础设施不齐全、教育办公经费紧张的问题,如:远程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电教设备,缺乏用于培养技能的幻灯、录像、教学软件、实物标本、教学图片、教学模具等直观的教学用具。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是全县规模较大的的初级中学,但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仍跟不上课改要求,用于教学上的直观教具、实验仪器陈旧,目前,学校仅有4台办公电脑,教室虽有班班通,但仅有少数青年教师坚持使用,而且设备经常出问题,信息技术教学无从谈起。面对这样的实际,无疑会对教师在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上带来诸多困难,致使课程资源单调,绝大部分教师选择教学资源和设计教学方案都是按照课本上的活动、图片、教材的顺序来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也仅仅是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全方面提高。
五、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浓,教师地理教学模式单调
由于地理学科地位不高,部分地理教师教学刻板、单调,教学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法,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能在黑板上绘图讲解。有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不符合初中生年龄段学习的要求,大大抑制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就是农村地理教学的生动写照。比如带领学生搞课外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可使学生学习到定方向、使用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地图等有关地图知识和技能。在当前“安全责任”的大前提下,课外活动成了教师的负担,学生的奢望,教师也就不会组织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地理野外观察活动,意味着学生不能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了。
如何改变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现状,使地理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副”为“主”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推进新课改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阶段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地理教师要积极推进新课改,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一是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教学。教是手段,学是宗旨,即要教知识,又要教学法,还要想方设法将教学与训练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强化思维训练,日积月累,才能较快地解决自学中的问题。二是设计课堂疑问,培养新思维。在教学中应尽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图片、数据、生动的地理事例,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往往会激发出他们的新思维,大大促进他们积极理解和思考。在教学中要切实保护学生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鼓励学生逾越常规想象。三是让学生动手,经历探究过程。“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狭义学习中的弊端。在地理教学要重在“做”,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学生亲自做,亲身经历,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树立良师形象,不断注入“情感”教育
在农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和态度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不敢引用课本之外的内容,往往过多地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又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课堂缺乏生动活泼。对于义务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义务阶段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三、做好“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求知兴趣和欲望 长期以来,不少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活动。另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了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可以在导入部分,做好情景的创设,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一字之差,但意味着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导入入新课的新方法多种多样。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可以引入故事趣闻法说: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上,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其他任何教学工具无法取代的,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进行教学是教学能力低弱、效果轻微的表现。同时,地理教师除运用传统地图组织教学外,还应主动适应地理教学的新常态,充分运用新形势下电子地图、电子课本等教学工具组织教学。
五、扎实增强地理专业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走上地理教师的岗位,就要对地理教学有责任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以增强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效率。农村义务阶段地理教师在专业素质上还有待增强,更不用说那些“兼职”的地理教师。笔者曾经听过从教地理近十年“资深”地理教师的随堂课,其课堂语言组织能力、节奏的把握等基本技能堪称优秀,但专业知识和地理思维却不得不让人担忧,课堂上地理专业术语以及地理基本常识出现了错误,这是作为地理教师不可原谅的。
六、积极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的常规地理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较城市中学存在着较大差距。虽然在很多农村中学都已经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但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课件制作和多媒体运用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除此以外,农村中学的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身的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手绘板图、板画,甚至自做教具、模型,使地理事物形象化、具体化。此外,还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因此,地理教学不应该脱离生活。校外课程资源具有种类多,贴近生活实际等特点。将地理生活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地理思维
为培养发展学生思维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地理知识往往离不开地理区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一方面,通过识别经纬地图和地球仪。找出主要经纬线所在区域,主要经纬线包括回归线、赤道、极圈和零度经线等,对主要地理事物在头脑中建立初步空间位置。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地理填充图。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用各种板图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识别区域图的基础上能自绘区域空白图,再将主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区域意识。而且学会了用图说话,用图思考,建立了稳固的空间概念。
八、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待遇
农村中学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办公经费紧张,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已成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一大屏障。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很大,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愈显卑微,尊师重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使很多教师在社会活动中存在普遍的自卑心理,不是以师为 “荣”而是以师为“耻”。因此,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转变观念,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地理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切实做到尊师重教,关心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保证。
总之,在新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按照“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质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走进课堂——初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林培英,陈澄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4]滕春惠,倪刚: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年5月版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近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
就目前我省来说,当前地理教学的形式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一、由于初中升学考试的取消.这样的取消使得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
二、地理检测的放任、质量分析的边缘化.多年的地理学科的教学使我也体会到,地理检测的形式单一,试卷也不能反映出学生所学.并且地理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也说过,“地理学科不是主科,上课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地理课上,只要考试得到及格分就可以了,也不给老师丢脸”等说法。
三、初中基础教育的放任.所以,多年来,学生参加市级地理统考的成绩及格率都比较低。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地理教学中最难突破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而更关键的是应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
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三、在地理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例如,我们可以像政治学科那样实行“全开卷”。我多年的地理学科教学,平时不作为主科重视,期末参加市级统考,作为“教”与“学”的评价。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何乐不为呢?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要像其它地区那样,“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的多。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的提高。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将是美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