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透析我区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透析我区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吕惠芳
摘要:通过调研发现,我区中学英语教学仍存在着三大弊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和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本文从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师资培训,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数,领导重视外语组及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成果等方面探讨解决中学英语教学现存的三大弊端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教法;教师素质;教学资源;今后对策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外语教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我区中学近三年来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在02、03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泉州市首届、第二届“21世纪杯”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活动中捷报频传;03年中考英语科平均成绩居全市第一;有关英语教学的课题探索研究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可喜可贺的一面。但还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的考试内容、形式与教学目标之间的不相适应,造成学生在语言知识与言语能力之间的落差、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之间的落差、卷面成绩与实际水平之间的落差。一句话:就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英语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有待改革。因此,本文着重透析我区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一、究其弊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
1、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通过深入基层听课、调研,我们发现: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教学上以传授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属封闭型传统模式。一些教师或限于教学设备间陋,或贪图省事,因循守旧,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成不变,乐此不疲,教学“一言堂”,包办代替,对学生强注硬灌,罚抄单词,没有任何情景的创设,把贴进学生生活的语言变成了孤零零的、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教学总体上“费时较多,收效较低”,陷入“勤勤恳恳地教书,辛辛苦苦地害人”的误区和怪圈,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个性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厌学、怕学;课余几乎没有口语应用的机会,更谈不上去享受多姿多彩第二课堂的乐趣;教学要求实行统一标准。在教学评价上也实 1
行统一测试,统一标准,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中学英语教学带有浓厚的应试色彩。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正逐步深入,十分完善的体制还没有出来,考试仍作为选拔人才的古典形式而存在。因此,多数教师受“为应试而教”倾向影响,教学上重笔头,轻听说,部分学生受“为应试而学”倾向影响,只完成笔头作业,不完成听说作业,造成听说能力的薄弱,中学学了六年英语,到高中毕业还开不了口,怕开口,成了“哑巴英语。”况且我国的普通百姓仍然看重一个学校的升学率,他们送子女上学关心的是“考得多少分”这种较为原始的评价标准。而这些又直接与学校的利益相关,因此教学总是围绕考试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诸如此类的循环。对不考的内容就不抓、不教,教学规律和教学大纲往往被忽视。再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把英语仅当作知识来传授,只重分数,忽视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的书面交际能力也很差,更不用说口头交际能力了。这完全违背了英语是一门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工具的宗旨所在。还有是由于工作负荷重,外语教师要承担2个教学班一个班主任的工作或承担3个教学班的工作才算满工作量。
2、各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师资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总体上明显滞后,不少教师的语言技能、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还不甚理想。有的教师的英语功底太差,无法驾驭新教材的教学。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教材内所有的内容都要讲明白。所以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忽视,语言实践机会被剥夺,情感也得不到激励,智力得不到开发,听说训练,只是走过场,对话、阅读上成统一模式。教师没有去注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课堂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是否掌握,不注意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果是讲台上教师吐沫飞扬,台下学生鼾声正浓,学生越学越没信心,越学越差,越差越厌学。另一方面,教师不善于处理师生关系,使教与学难以进行。命令、威胁与惩罚的“控制型”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交际欲望,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在“我教你学”的模式中,教师似乎仅起到授业传道的作用而已。而学生则乖乖地听讲服从,学生进行的是被动的学习。因此所谓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无从谈起。
从教师队伍结构上看,有些教师学历虽达标,但能力不能达标;其知识老化,又不愿意、不勤于“充电”、探索和研究;中学仍有个别学校的英语教师兼职,而且波动性大,其稳定性不够,不利于教师钻研教材、探索教法。
3、教学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
从调查情况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不够到位,从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各校虽都有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但内容比较多的是交流情况,教研组、备课组内学术研究、科研课题研究的气氛不浓。另外,教师的课堂用语不够规范,可能是教师平时不大用(甚至没用)课堂用语,有人听课才用,所以课堂用语不流利、不规范的现象较多,学生对课堂用语不理解,没反映的现象也较多。再者,现代的教学设备很少或未能使用、懒得用;教死书、死教书;教研活动仍流于形式,教学实验课题措施的落实不到位;导致课堂容量不够,学生活动量极少,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种种现象与现实表明我区的某些中学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提高中学外语教师的素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改革,实施科研兴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这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战略和时代的要求。因此,建议今后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二、今后对策
1、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部最近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授人以渔,主动发展;抛弃“保姆式的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中学外语教学的方法应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利用事物、卡片、图片、简笔画、现代化教学手段、说唱、游戏、表演活动等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生动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实施情景教育,提高兴趣;创办英语乐园,激发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教学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充满欢乐的氛围、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融言、行、情为一体,把英语课上得有声有色、有姿有味,有趣生动,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兴趣贯穿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使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好胜心得以表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品尝学习英语的乐趣,变厌学、死学、难学、苦学为爱学、活学、易学、乐学,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因此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创办英语广播节目,在教师辅导下,学生自编自播,开设中学生英语角,办英语小报,举办英语演讲或讲英文故事比赛,英语晚会等等。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多一股“洋劲洋味”,让学生轻松之余又有知识收获。
2、抓住课改机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从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来讲,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证。21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外语师资队伍具备优良的思想和品德素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所以一方面,没有达到胜任中学英语教育的教师要坚决提高学历。达到学历的教师仅在大学几年里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同时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就必须不断塑造、完善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必须为自己创造条件到大学等高等学府去深造,继续接受教育,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脑知识的掌握及应用,网络知识的应用,课件的制作,课题的研究等等。
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首先要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此外,还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大力进行教法,学法的研究和改革,教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探索能力,每个学校的外语教研组都应有科研课题,以科研促教学质量,校长应把教研组是否有科研课题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3、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
培训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培训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拓宽加深专业知识,了解教学改革动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学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与此同时,要做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业务培训工作,以充分发挥各个层次教师的不同作用。切实抓好新教师、青年教师带教工作,使他们更快成长。要健全考核制度。要多开展教学评优活动,搭好舞台,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建议第一年让青年教师集中精力打好扎实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包括板书、组织教学、批改作业、反馈检查等,各方面要求达到规范,第二年起才担任班主任工作。要坚持搞好在职教师的分期分批培训工作,帮助教师提高外语教学能力,包括教材分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等。
4、重视基础年段的师资调配, 科学安排教学时数。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需要天天见面。各校在课时安排上要确保每天有一节英语课;要积极开设语音、听力训练课,每周不少于2课时;且英语任课教师要相对稳定,最好建立“小循环”制度(从初一跟到初
三、高一跟到高三),加强岗位责任制。使他们能专心钻研业务,掌握英语课堂教学技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应重视初
一、高一起始年段的英语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健康、有序、良性地循环和提高。
5、希各校领导应“偏爱”外语组。
外语课改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外语课改的步子大,外语教材内容的变动大,对外语教学方法改进的要求高,作为外语教师,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其他学科的老师多些,这时,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是外语组保持生气勃勃课改劲头的力量源泉。我区凡外语教学抓得好的学校,都与领导的直接深入有关。建议每校外语组都应有一名校长或教导主任对口负责。
6、学习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定期组织我区英语教师与外籍英语教师交流思想和教学体会,获取英语教育等方面的信息,这样,教师的口语水平也会有很大地提高。有条件或时机成熟的话,应大胆聘任外籍教师,学习纯正的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该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优质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开阔教师视野,启发其思路,鼓励教师创新。继续组织教师上公开课和研究课、说课,坚持集体备课,深入分析和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优秀研究论文评选和优质课竞赛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结束语。中学英语课改任重道远,作为中学英语教研员,虽然工作头绪很多,个人的力量也有限,但在各级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一定与全区中学英语教师紧密配合,切磋教法,推进教学。同时协调好各校外语组,以课改为契机,结合本区实际乃至本校实际情况把好脉,在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上大胆改革与探索,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提高我区生源的英语水平,为我区的英语教育的腾飞做贡献!
2004年5月
第二篇:我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我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铜仁市万山区大坪中学 代国平
摘要:为深化我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我区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改变我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相对落后的现状,本文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我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撤地设市,把铜仁市划分为两个区(碧江区和万山区,我区为万山区)的真正落实,这极大地提升我区的政治经济地位。这是一份机遇,更是一份挑战。如何把我区从资源枯竭型的发展老路上走上新型循环工业经济发展之路,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嫁接改造、扩能升级等有效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低炭经济和企业战略重组,用高新技术推动优势产业延伸,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英语的普及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成为了我区的迫切需要。虽然我国在最近的十几年里对各层次英语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我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处在非常落后的边缘。结合我区农村中学的实际,特作出了自己的探讨对策。
一、我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师。1)英语教师数量的严重欠缺。目前我区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普遍缺少,都或多或少地聘请有临时的英语代课教师或一个英语教师超工作量地上多个班级的课。这极大的影响了我区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一是代课教师的不稳定性(有的参加各种正式上岗聘请考试时常请假或是考上了便中途直接走人);二是学校英语教师超工作量使得这些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学生调查、教材处理和课后辅导,从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2)英语教师素质不高。部分英语教师观念陈旧,误解误用新教材,教学方法不当,自身知识和能力滞后,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满堂大灌,忽视鼓励初学英语的学生,过分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没完没了地对重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讲解,忽视语言环境的创设等等,使得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极为严重,成绩考得好的也是“哑巴英语”,不会考的更是厌恶英语!
2.学生。1)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尽管教育部要求“2002年秋季,各地乡镇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但我区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情况却各不相同:有的小学有正规的英语教学;有些小学英语被当成副科,教学流于形式;有的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不高导致学生的发音、口头交际能力等很差;还有的小学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课(一般中心完小开设有英语课,村小几乎没有开设英语课程)。这些因素导致进入初中的学生英语基础整体差,水平参差不齐。2)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孩童,父母都外出打工,在家监管孩子的都常常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寄托在亲戚朋友家,这类孩子除了在生活上不会挨饿不会受冻,没有纪律性、不思进取,因为他们缺乏爱。固对英语的学习便是爱理不理。
3.学校。1)激励机制的偏离。我们天天在喊素质教育,可是又有哪所学校不是以每年上了多少个重点高中来评价一个老师的成败的,又有哪所学校不是围绕着此目标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考得好考得多便可得到更多的奖励和认可。又有哪个教师能不为了考好而教呢?2)课题研究不够,没有形成自己的教材。现行的新版教材很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但其中的部分内容与农村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相距太远,不易在他们心灵中产生共鸣,不利于他们较快地接受;农村中学生上网、看英文报刊和收听、收看英语节目还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他们能接受的外界信息有限,不利于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我们的学校没有拔出相应的资金来鼓励和督促英语教师进行教材的处理和开发,形成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特点的地方性教材。这使得使学生感觉英语难学而影响其学习兴趣,无法激起学习动机,易导致放弃英语学习,产生学科后进生。
二、改变我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对策。
1.加强教师队伍监管和建设,尽快提高教师素质、壮大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应解决我区当前农村英语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一方面加强对外语教师的培训,以便教师更新英语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严格监管成人教育质量,让所有参与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的教师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基本技能。
三、及时招考或引进一批文化水平高教育经验足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和督促农村英语教师要不断进取、自觉提高学历层次,学习《新课标》和先进的外语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探索,正确处理教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关系,创设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情景,开展多种交流活动,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用”和“用中学”。为此,英语教师们可以组织集体备课、搞课堂教学专题研究、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听说、师范技能以及现代化外语教学技术等能力;教师还应开动脑筋,通过自制教具、创设情景等方法解决辅助教材不足以及外语教学设备缺乏的现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城镇和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双向交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到城市感受和学习城市英语教学成果,来自城市的教师也可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中学去。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应加强师德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要以教育事业为重,不应过度追求物质利益。教育主管部门还应严格对农村中学教师的年终审查,对于那些不合格又顽固不求上进的教师进行淘汰解聘。
2.抓好小学英语教育,动员学生相互学习,弥补不足,共同进步。解决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差的问题,必须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抓起,政府部门一定要下大力气抓好小学英语教育。培训和引进高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师,并且要尽快在我区各农村小学开足、开好英语课,使进入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扎实,尽可能缩小与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师应多和家长联系,交换意见,创造条件,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训练并改进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具备顽强意志、奋斗不息、充分自信、善交流和充满关爱等健康的心理素质,促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和爱的体念。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组织英语学习兴趣小组,开展英语角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动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带后进生。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课题研究和地方教材的开发。
学校应改变“上‘重高’论生死”的评价激励机制,真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制定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开展工作,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鼓励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鼓励英语教师大胆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特别在对英语学科的课题研究上要大力扶持,在资金上应倾斜。鼓励和要求英语教师进行教材开发利用,结合本校本生实际,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适合学生的英语教材。
随着我区人口的壮大和面积的增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需要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社会各界要充分重视我区农村中学英语教育的问题,伸出援助之手,大力扶持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这样,我区的经济转型将会得以平稳迅速地过渡。
第三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文/张远清 【摘 要】本文就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切实改善和提高农村高中英语教学,进而使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农村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加快了农村英语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不难发现,由于城乡差距问题,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被制约了。作为长期工作在农村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笔者就自己的一些切身体验,谈一谈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家长重视不够,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孩子的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很多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不在孩子的身边,无法和孩子就学习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无法给孩子在学习方面给与正确的引导。使得孩子在学习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全力以赴。再加上英语是一门外语,没有语言学习的环境,更加是雪上加霜,越发无法收拾。
2.教师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观念陈旧
在各类教育资源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由于城乡差距,使得乡村学校很难留住人才,那些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很快就会被县城的学校以各种名目挖走,本人所在的学校就是这种现状,学校严重缺乏英语教学的中间力量。新教师经验不足,老教师教学死板,都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同时,由于农村的闭塞,广大的农村英语教师不能接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现有的教师普遍业务水平不高使得农村教学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3.教学设施陈旧,方法老化
尽管政府一直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的教育设施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相对于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缺乏一些英语教学所必备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例如:收录机,投影仪,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这些设备的缺乏也制约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上课靠一直粉笔和一本书,这种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刻板,无法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相符,教学效果差。4.学生基础差,无法适应新教材
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全省统一使用一种教材,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城里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于幼儿园,学生们就开始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基础,无论是哪一种教材,他们学起来都会得心应手,而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有的学校连最基本的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都无法保证,学生普遍基础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加之新教材难度大,要求高,英语高考难度加大和分值下降,有些学生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把精力投入到其他门科目的学习上去。
面对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想出一些对策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应对策略
1.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学投入,改善教学设施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英语教学创造相应的条件。多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改善农村普通高中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坏境,为农村学校配备必要的教学资料,以保证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随着科技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学校可以加快网络站点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让每个教师都能利用到网络资源,并能够从中获益。2.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英语教师自身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可以利用寒暑假利用网络进行对教师的培训,也可以聘请外校的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来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学校也要鼓励教师参加一些高等院校的函授或研究生课程班,加大小本课程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不仅要加强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还要向他们传授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法。
3.不断实践,深化课程改革
首先学校要对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从内容到本质的剖析,教学内容整齐划一,不符合本校学生的水平;教学方法单一,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沉闷,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一些整合,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依照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删减,调整和加工。从而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农村英语教师可以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适应学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虽然城乡差距依然会存在,但是通过我们对农村英语教学问题的分析,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都有一定的改变之后,农村英语教学的困境一定会有所改变的。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及对策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及对策
庆云一中 赵立梅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在仍有弊端,大班教学和传统的教法是难以提高英语的关键。本文从全班分组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来探讨解决初中英语教学中现存弊端的对策。
关键词:大班教学;传统教法;教师素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作为一个任教多年的英语老师来说,每次听到家长抱怨学生的英语成绩差时,我的内心就感到不平静。的确,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这些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班教学
现在各初中每个班级的人数大多在50-60人之间,有的班级甚至超过了60人。班级过大、成员过多、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就会减少,情感联系就会减弱,教师难以照顾每一个学生,这样就会使少数学生感到被教师与集体冷落,产生消极情绪。班级过大,成员过多,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不同的需求导致心理冲突,影响课堂气氛,形成消极,甚至是抵触情绪,使课堂教学不能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特别是当教师还是以传统的知识直接传授方法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个体的目标为起点,并以个体的获得和体验而告终,缺乏协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2)传统教法
观察我们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仍很普遍。这应该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极具潜力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成了知识灌输的对象,这种教学方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平时教师在上课时常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一张讲台,或至多简单的用一用多媒体,就构成了一节课。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和展现自我能力的时间和机会,因而使学生变成信息的被动接收者,甚至成为“漏勺”,成为做题的机器,造成大部分学生只会做题却不能在实际需要中灵活自如地活用英语,久而久之他们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3)兴趣转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目前,有不少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学习英语的兴趣转移到理科上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小学先后在四、五、六年级开设了英语,但有不少学校把英语作为“副科”。据本人对几所小学的调查就英语课的排课而言,上午第一、二节课中很少见到英语课,而英语课较多地排在下午第二、三节;同时英语教师兼班较多。由于学生平时不重视英语的学习,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成绩较差,故认为英语难学而过早地失去学英语的信心。
2)、部分学校在教初一英语的师资配备上相对弱于初
二、初三年级,有不少学校历年来往往把有较强能力的英语教师安排在初三年级,因而形成了初一英语基础相对不够扎实的局面。
3)、初一教师在英语起始教学中对音标教学和如何记单词不够重视,造成了学生单词记不牢、英语难学的畏难情绪。因而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
解决初中英语教学现存的三大弊端的对策
(1)、全班分组教学
根据初中生心理上有较强的求知欲、表现欲、求成欲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学班全班学生大体按座次编排成学习小组。全班学生共分成若干组,把每组学生序列编号,注意上、中、下各类学生的组合搭配,每组设一个组长。组长不固定,每天轮换一个。每节课都要以小组为中心进行会话、表演、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同时优生可以帮助差生,使其所学语言知识及能力从中又得以巩固,一举两得。小组讨论结束后。评出优胜者并予以精神上的鼓励。在记分时把分数分为纪律分和表演分,以便更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为了获胜,学生会在每次课前自觉预习,及早动手,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的学习便由从前的被动转化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以施展。
(2)、改进传统的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在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基础上,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自已,从而最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其次,学校要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有关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也可以不定时的派教师到县城学校去听课、听讲座等,采取“请进来,做出去的做法。另外,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相切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加强学法指导的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之一。在外语学习环境较差的中国,学生要想追求自我发展,把英语学习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再强也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教会学生掌握英语的同时,还要培养出学生的“爱学英语”的兴趣和乐趣。比如,每节课教师都可以将实物、简笔画、学生能够理解范围内的英语小幽默、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等与所学内容关联的地方,有机地穿插到(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使他们有学英语,说英语的欲望。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英语教师的思想素质、英语水平素质、英语教学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特别是英语水平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外语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备一桶水。外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驾驶教材,超越教材,不仅要掌握所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且对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等都要有较多的了解和相当的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要运用其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技能、技巧,最大限度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外语,使其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5)、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也走进课堂,成为辅助教学和帮助学习的手段,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欢迎。多媒体的介入,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着人们业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教学打开又一博大的空间,给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使教学内容更富表现层面,更加生动直观,使课堂效果大大增益,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效应是因为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的有机结合,加之网上资源的充分利用,因而能使教学所涉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现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相信随着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在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让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爱学英语,会学英语,相信初中英语教学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 郑雪.心理学[M].高等教学出版社,1999
[3] 李卫航.外语学习焦虑与学生为中心的课堂[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9.
第五篇:当庭认证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当庭认证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当庭认证是指审判法官在开庭审理中,基于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的和人民法院自行调查收集的经过当庭质证的所有证据,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审查、核实、判断、鉴别,在法庭上确定其证明力有无或大小,进而认定案件事实的审理活动。当庭认证是为了避免审判活动中“暗箱操作”、“先判后审”、提高庭审的透明度、公开化和增强司法公正而在全国各地审判方式改革中出现的一项措施,虽然其出台的初衷是好的,对案件快审快结,引导当事人有据举在庭上,有理说在庭上,让赢的赢得堂堂正正,让输的输得心服口服,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在审判实
践中仍然争议很大,很难操作,有的内容甚至与相关法律规定产生冲突。
第一,当庭认证难以具体操作。由于认证是审判活动中的一项具体内容,因此它应由独任庭审判员或合议庭成员合议后作出,合议的过程应由书记员记录在案。实践中,认证的过程独任庭审判员无须与谁商议,但合议庭在法庭上往往是简单交换意见或作出某种暗示后就作出认定其证明力的决定。在庭审中审判人员交头接耳进行商议,不仅使庭审活动显得不严肃,而且书记员也无法准确地记录合议过程,更重要的是当庭认证违反了秘密合议规则,让有的当事人听到会产生对审判人员的抵触情绪,影响了法官和法院的公正形象。此外,报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若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认证有
不同看法,将会带来许多矛盾难以解决。
第二,当庭认证不利于庭审顺利进行。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如果审判法官对证据的证明力当场确定,势必影响当事人在法庭辩论中的积极性,不利于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间接地剥夺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甚至会出现当事人当场与审判人员就证据效力问题发生争辩,认为审判人员有偏见,甚至故意
置法官一种尴尬局面,而影响庭审的质量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第三,当庭认证导致庭审效率不高。目前尽管不少法院都明确提出应当从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性”来认证,但究竟是从形式上解决证据的可采性,还是从实质上解决证据的证明力(可信性)问题?或者是二者均包含?实际上很难说清楚,笔者认为,无论是指形式上的可采性,还是指实质上的证明力,都意味着当事人提供的全部证据材料都将进入法庭调查,都应在庭审过程中确认,从而
导致庭审效率不高。
第四,当庭认证缺乏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并没有要求证据必须当庭确认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能够当即认定的,应当当即认定;当即不能认定的,可以休庭合议后再予以认定;合议之后认为需要继续举证或者进行鉴定、勘验等工作的,可以在下次开庭质证后认定。……”而也没有要求证据必须当庭认证。因此,有关证据的确认,应视其情况具体分析。对当事人认可或者不予反驳的证据,可以当庭确认其证明力;对有的证据要通过分析整个案情、反复论证思考,才能确定其证明力,而在庭审过程中又无法做
到,则不宜当庭认证。
第五,当庭认证很不科学。从调查目的和调查过程来看,法庭调查显然并不只是为了确认证据在形式上的可采性,还必须确认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可信性)。如果在全部证据没有调查核实完以前,或者虽调查完了但没有进行认真审查、思考、分析就当庭作出认定证据实质上的证明力,是很不科学的,而且操作上有难以克服的障碍。首先,当庭认证本身违反了证据的关联性,因为证据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构成一个证明体系,不能孤立地一证一质一认;其次,当庭认证有违秘密合议规则;再次,当庭
认证还有违现行的庭审程序,法庭辩论程序因此可能形同虚设。
在审判方式改革的进程中,由于这些认证问题的存在,导致出现“当庭认证”比较混乱和庭审改革陷入困境的局面。要正确处理好认证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认证的目的、任务和程序均缺乏明确规定,因此,除立法界和司法界进一步完善规范证据审查判断规则外,法官还必须正确区分
证据的可采性和可信性,并对其进行科学地审查和认定。
一、完善证据审查判断规则。曾经一段时期,我国理论界和司法界对自由心证原则普遍持批评态度,认为单靠法官“内心确认”来处理案件,是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如今,对自由心证的观念有所转变。在一般情况下证据调查是指在法庭上进行的,而证据采纳主要是指法官如何来实施心证。从法理上而论,当言词辩论结束时,在诉讼上就表现为一切证据的总汇集,等待着法官去评判,这时即要求法官“其心如秤,以双方当事人之证据分置于左右之秤盘并从而权衡何者具有较大之重量”,所以现行审判制服佩挂的胸徽也是以天平作为法院司法公正的标志。从哲学的角度讲,由于人的思维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虽然从本质上可以认识一切,但认识能力总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又是有限的,加之诉讼的效率要求,法官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发现全部案件的真实情况。因此,笔者认为,自由心证虽是资产阶级国家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它的专利,前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也采用了自由心证原则吗?当然自由心证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立法界和司法界只有结合我国的实情吸
收其合理的成份,才能建立起我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证据审查判断规则。
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证据审查判断规则,就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处理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问题。首先,要求法官断案,只能依照法律事实,依靠证据。其次,若法官对案件事实尚不能完全确定时,还应考虑适用“最大概率”或“最大限度”原则,既然法律赋予法官在法律适用上享有自
由裁量权,那么法官在事实认定上当然也可以根据内心确信的极度去评判推断事实。
二、正确区分证据的可采性和可信性(证明力)。认证包含二方面的内容,一是认定证据是否被采纳。凡是客观存在的,法院认为对争议事实有证明作用,并不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法官合理排除的证据,均具有可采性,应当予以采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的证据是以非法证据材料为线索再以合法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以及当事人违法收集而的确属原始书证、物证或无法再收集的证人证言,均具有可采性。如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的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就具有可采性。二是确定证据的可信性。凡对待证事实的存否、真伪、状态及程序等具有实质性证明作用的证据,均具有可信性。没有可采性的证明便没有可信性。法官如果能正确区分形式上的认证和实质上的认证,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不
适格证据进入法庭延误诉讼,提高审判效率的问题,也能明确认证的具体内容。
三、科学认证。根据证据的可采性和可信性认定的特点和不同内容,笔者认为,认证应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证据的可采性审查和认定,应主要在庭审前准备时进行。对认定为可采纳的证据,允许当事人提交法庭调查质证;对明显不具有可采性的证据,应予排除,当事人不得再提交法庭调查质证;对证据是否具有可采性一时难以认定的,应当在庭审调查质证后,当庭作出采纳与否的认定。其二,证据的可信性即证明力的审查和认定,应当在判决时或判决书中进行。建议取消在法庭调查阶段对证据的证明力当庭认定的做法。无论是当庭宣判的判词还是审理后定期宣判的判决书都应充分阐明法官对证据证明力的可信性分析及认定理由,只有真正做到判决有据、有理、合法,才能使纠纷当事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