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抓住机遇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新课改

时间:2019-05-13 07: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抓住机遇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新课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抓住机遇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新课改》。

第一篇:3.抓住机遇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新课改

转变观念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新课改

主讲:廖福正

时间:2014.4.18-19

新世纪的到来,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那就是在我国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一、明确新课改的目的和任务是推进课改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一是要求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要有全新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二是要求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三是要求广大教师转变角色,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互动;四是要求广大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要求广大教师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今天的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教育应该是完整人的教育,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要求广大教师不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高尚的风格,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拥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坚定的立场,科学的态度,无限的追求,从而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要实现新课改的宏伟目标,它涉及着方方面面的改革,我认为最关健的还是广大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价值观和人才观等的根本转变才能完成。只有教师观念转变了,认识提高了,行动统一了,课改就深入下去了。

二、知道新课改重点改什么

这次课改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教育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的全方位改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重在 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的品格和人文素养。改过去那种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要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其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来改。一改过去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体性,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中的“难、繁、偏、旧”和过分重视书本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知识和技能。二改那种过分强调被动学习、死背硬记的现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和合作能力。三改评价功能。改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自身提高的新要求。

三、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是推进新课改的关键

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是导致教师课堂教学忽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源。旧的招生制度以分取人,而追求取人标准统一化,实施全国一套教材,一本大纲,一套考题,众生一本书,千校一张题。因此,教师的教学成效,学生的追求,家长的宏愿,学校的名声,社会的用人和领导的官升都凝聚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单上,于是教师的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应试,获取高分上。学校的指导思想重点放在追求升学率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今后有什么用处,大多不顾,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育人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已不能完全适应,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吃大亏。“我们的知识基础扎实过硬,可以在世界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取优秀名次,然而在创新、发明上远远落后于美国等”,“我们是跑在前,失败在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是我们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重点是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

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教师的教育出发点。

四、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课改的必要条件

我校成立了新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和学科组长为成员。一是组织学校领导干部参加省、市、县的培训者的培训。二是先后派出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的课改专题学习班。三是从校长到教师全员参加通识性培训4天。四是积极组织起始年级的学科培训,先后派出了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美术、音乐等教师参加省、市学科培训。五是先后进行课改的专题研究和在全体教师会上开展专题讲座二十多次。通过这些培训,领导干部、学科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课改的目的、意义和作法,并且较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各章节内容。教师通过学习还写出了130多篇心得体会和有建树的专题论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总之,新课改是一项关系教育全局的系统工程,需要改的方面很多,教育部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予了明确的指出,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转变课堂角色意识,建立新的评价机制,积极为教师创建课改的良好条件和氛围,把握良好的时机,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改,促进学校的新发展。

第二篇: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在新春伊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很

好的报告,讲得很全面、很系统,符合*市实际,我完全赞同,希望认真落实。下面,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后,中央和省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就建设新农村进行了专题部署,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建设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脱离农民愿望,忽视农民利益,发展就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新农村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计。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如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不高,农村购买力偏低,全国大市场就很难打开,扩大内需方针就难以奏效。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建成和谐社会。

要清醒认识建设新农村的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市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近几年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对而言农村却变化不大,生态性矛盾和历史积淀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基础脆弱。全市森林覆被率12.5,比全省低30多个百分点,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草原“三化”面积452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71.3。“三化”草场大多地表裸露、植被稀疏、覆盖度低、优质可饲牧草逐年减少。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44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2.6。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建国初期的8—10下降到现在的4左右,每年跑水16—20亿吨,跑土7800万吨,跑肥120—150万吨,耕地越来越瘠薄。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尽管达到78.8,农机总动力达到375万千瓦,但结构不合理,状态也不尽如人意。全市拖拉机保有量20.6万台,其中5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4310台,占2.1,32.8大马力拖拉机超期服役。按每台套大型农机具承担5000亩作业量计算,还缺1350台套,加上超期服役需要更新部分,共缺2770台套。南方发达地区通乡通村公路基本硬化,而*市通乡公路硬化率为53,通村公路硬化率为15。自然灾害频发。建国以来共发生旱灾35次,洪涝灾害12次,1998年境内*江*河发生历史罕见洪水,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之后的7年间有6年受灾,其中4年重灾,2003年因特大干旱仅为三成半年,直接经济损失46.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较低。2005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较高的,也只有2455.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6.7,全国平均水平的75.6,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村仅为28。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则更低,仅为城镇的33.9。贫困面较大。9县(市)有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均财政收入不过亿元,是典型的吃饭财政;有贫困村714个,占村总数的56;有贫困人口8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2.2,脱贫任务还很重。村集体经济薄弱。全市村级债务总额31.62亿元,村均250万元,资产大于负债的仅为50左右,大部分为“空壳村”,债务化解难,集体“统”的功能严重弱化。对这些问题必须有清醒认识,通过主观努力和上级支持,争取尽快解决,否则,难以与全省同步建成新农村。

要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的可行性。尽管*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压力较大,但也有一定基础。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市委确定的“*****、*****、*****、*****”的发展方向和“****”的推进措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农业产业化粗具规模。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22户,市级龙头企业110户,形成了乳、肉、糖、麻、粮、豆、薯、葵花等十几条产业链,**、**、**、**、**等龙头企业带动养殖业、种植业向优质、高效、规模经营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发展势

头强劲。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10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2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标识,成功举办了五届**会,中国****之都影响越来越大。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被誉为“**第一村”的***村、“一村两制”的**县**村、**区查**村、**区**村等一批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农民观念发生变化。传统农业、“土里刨食”小农经济思想淡化,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多种经营,走出打工创业观念增强,时代感、发展意识在青壮年农民中逐渐形成。全市已有80.2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来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五条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理解这五句话是一个统一体,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关键,村容整洁是标志,管理民主是保障。虽然只有20个字,但内涵丰富。不仅有村镇建设问题,而且有村民发展问题;不仅包括经济问题,而且包括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问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十一五”第一年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一)加快“****”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标准的第一位要求,是中央提出的五条建设原则之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既定的“四化”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个思路上符合中央和省里精神,下符合市情实际,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选择和科学的决策。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赋予了“****”新的高度和丰富内涵。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角度讲,建设新农村是目的,“****”是途径,“****”不实现,农村生产力解放不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不了,现代农业建设不了,农民生活富裕不了,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不了。各级干部要切实克服怀疑动摇、畏难怕险、小进即满和急功近利思想,进一步坚定推进“****”的决心和信心。在产业换位上,要突出主导产业、强化骨干企业,大力培育立县、立区企业,推动种养加、贸工农和产供销一体化,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崛起。在主辅换位上,在大力发展绿色、特色种植业的同时,要突出发展畜牧业,扩大养殖规模,大上加工龙头企业,促进牧业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所有制换位上,要加快一般性竞争企业国有资本退出步伐,采取综合措施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在劳动力布局换位上,要打破城乡之间和产业、行业之间壁垒,逐步实行城乡平等、产业行业平等就业制度,使更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镇务工,从事二、三产业,进而带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实施好“十项工程”,即农田水利工程,坚持以抗旱除涝为重点,突出抓好西部地区节水灌溉和东部地区水资源开发,搞好**水库消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沃土工程,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推广秸杆根茬还田,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搞好土地耕暄;科技兴农工程,加快种养业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推进农业标准化,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工程,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强荒漠化治理和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加强耕地、草原和湿地保护,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扶贫开发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打捆使用,确保扶持效果;畅通工程,以县为责任主体,加快通乡通村公路网络建设,提高路况等级,解决行路难问题;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供水、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自来水普及率,确保农民饮水安全,解决牲畜饮水困难;康居工程,加强农村宅基地规划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农民加快旧房改造,建设节地节能节材住宅,提高砖瓦化率;能源工程,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在适宜地区推广沼气、秸秆气化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整治村容村貌,突出解决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畜禽乱跑“五乱”问题,做到柴草粪便出村、厕所干净、人畜分离、畜禽圈养、庭院整洁、道路平整,开展村屯绿化,栽植花草树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繁荣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不断扩大覆盖面。实行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构建农村助学长效机制。推行“一费制”管理,从源头上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继续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开展多种形式、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贫困户救助和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特困户救助向低保转轨。探索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它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深化农村改革,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是解决城乡要素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依法、自愿、有偿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像**县**镇**村那样,创新农村生产关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巩固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农业“三减免、三补贴”政策,深化乡镇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要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反弹。同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要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农村普法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和谐村镇。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村民代表的参政议政作用,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搞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至关重要,否则再好的政策、思路、办法都落实不了。目前,全市1258个村党组织中,“五好”村党组织有435个,占34,三分之二的村党组织处于中间或薄弱状态,这与建设新农村很不适应,要下决心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把政策理论水平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关心维护群众利益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党支部书记这个重要岗位上来,让更多***、***、***、***式的带头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要拓宽选任范围,对本村产生不了合适人选的,可以把乡镇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派到村里任职,县直干部本人自愿的也可以下去,下去的干部身份不变、待遇不变。今后提拔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村里工作成就突出的优先。要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完善“两推一选”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党员和群众选出可心的带头人。要继续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行村干部“星级化管理”,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要加大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加强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

建设新农村事关全市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必须切实加强领导。

第一,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市委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试点、指导、综合协调以及政策争取、制定和落实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尽快成立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人员,在全市建立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领导保障体系。各级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各级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农村基层,加强指导服务,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第二,制定规划,分步实施。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好专项规划,哪个乡、哪个村什么时间实现,什么时间完成到什么程度,哪个时期以哪些工作为重点,都要拿出时间表和具体方案。规划要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区分轻重缓急,条件好的地方要高起点,条件差的地方要适度超前,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第三,落实政策,抢抓机遇。要认真研究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今年的支农政策阐述得十分明确,主要有15点,概括为“三个高于”、“三个终结”、“三个强化”、“三个加大”和“三个加快”。中央和省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都比去年有较大增长。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重大机遇,抓住这些机遇就会推动我们更快发展,丧失这些机遇就会成为历史罪人,对不起农民兄弟,对不起党性和良心。对于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吃透,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取得国家和省里的最大支持。同时着手研究制定地方性政策,比如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政策;引导和扶持应用沼气、秸秆气化等新能源政策;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政策;建设畜牧小区、实现人畜分离政策以及对乡村干部激励政策等等,使政策转化为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动力。

第四,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建设新农村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协调动作,合力推进。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对农民的服务。要建立完善以工补农机制,采取政策引导、市场配置、工作促进的办法,引导工商资本向农业和农村流动,进入农业开发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组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和各界人士、志愿者联系农村和农户,开展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要强化舆论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宣传,使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第五,培养典型,树立样板。典型是旗帜、是方向、是力量,典型是工作的水平和标准,是抓落实的尺度和效果,也是干部作风的具体体现。甘南县兴十四村工业化程度高、人均收入高、住宅水平高、村民素质高、集体积累高,是高标准的新农村样板,要大力推广***经验,掀起向***学习热潮。各级领导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用典型指导工作。要建立领导干部抓典型责任制,并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实干虚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导向和氛围,进而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第六,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建设新农村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觉悟、思维观念、政策水平、领导能力的全新考验,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既要敢闯、敢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又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形象工程。在编制规划上,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符合实际和群众意愿,具有可操作性;在建设模式上,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建设方式上,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开创新农村建设良好局面而努力奋斗!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积极推进新课改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积极推进新课改

刘文礼

临夏河州中学是2009年6月在原临夏师范学校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改制之初,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双改”的背景下,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研促教”,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制定了“小班额、分层次”教学策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初步形成了教学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确立分层教学为我校课改突破口的成因

教学改革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作为正在改制中的学校,我们充分顾及学校的现实,把课改和改制作为我校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学校领导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把实施“小班额、分层次”的教学策略作为突破学校教学管理瓶颈的策略之一。制定了适合于我校学生和教师实际的《临夏河州中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以此为蓝图,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分层教学是让知识、能力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较好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目的在于通过实施“小班额、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树立信心,看到希望,主动学习,找到适宜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大面积提高成绩。通过学生问卷、家长访谈及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体验,大家认为这是一项完全适合我校学生和教师实际的措施。

1.实施分层教学是贯彻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纲要》明确提出,新时期的教育一定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发挥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高中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2.实施分层教学是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我校是一所改

制不久的高中,知名度不高,社会影响力小,学校地处临夏市东郊,人居环境偏远。因此,生源质量差,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能力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更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3.实施分层教学是转变我校教师课堂管理的需求。临夏河州中学正处在高中初创阶段,绝大多数教师长期从事中师教学,缺乏高中教学经验。长期的中师教学,使许多教师养成了“只教不管、只教不练、只教不测”的不良习惯。

4.我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实施分层教学的优越条件。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3人,在校学生1445人,30个教学班。和州内其他高中相比,我校师资力量相对充裕,学生人数少,班额小,为实施“小班额、分层次”教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我校实施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

1.学生分层。每学期开学初,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分为A(基础较好)、B(中等水平)、C(基础较差)三个层次,填写学生分层表。采用 “隐性分层”,采取动态管理。

2.目标分层。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大致分为三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对A层学生注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以拓宽和提高;对B层学生主要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对C层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备课分层。一是根据教材特点和班级特点设计不同层次教学方案和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二是创造性地设计学案。

4.提问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使他们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5.讲授分层。一是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指导和要求学生找

到 “最近发展区”,激发所有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6.训练分层。一是注重训练的层次性,二是在训练中加强分层指导。A层—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B层—教师引导,逐步提高学习能力;C层—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7.作业分层。根据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在数量、内容或形式上加以区别,促使教学目标逐步到位。

8.辅导分层。一是组织形式多样的辅导,如集中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相结合。二是对不同层面学生采取不同辅导方法,A层—点拨、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B层—启发思维活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C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三是在班级内成立学生互助小组,教师重点辅导A层学生,A层学生再去辅导B层或C层学生。

9.评价分层。一是发展性评价,班主任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兴趣、进步情况,经常与学生共同分析个人的进步轨迹。二是过程性评价,任课教师记录学生平时的课堂行为(如出勤情况、学生的专注力、听课质量),从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日常小测等,掌握学生达标递进情况,及时给予一种经常性的过程性评价。三是考试性评价,学校组织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来考查学生阶段递进效果,为教师浮动分层提供主要依据。

10.个案分析和效果总结。每学期,任课教师从A、B、C三个层次学生中选出一个典型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写出个案分析材料,对分层教学效果教学及时总结。

三、具体措施

1.成立分层教学领导小组。深入课堂检查指导分层教学实施情况,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建议。

2.明确各部门任务。职能部门(教研室)做好协调、监管工作,教务处、政教处及其它部门全力协助,在原有常规检查的基础上,经常检查和了解分层教学实施情况,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不断探究新的检查标准和依据。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负责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管理工作,做好分层教学的实际操作。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分层管理,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分层培养目标;任课教师对所带课班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3.明确分层教学实施流程。开学初:明确学生层次,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变化,撰写个案分析报告;学期末:总结教学效果,撰写教学反思。做到分层教学在教案上看得到,在课堂上听得到,在作业上查得到。

4.制定管理措施。学校把分层教学实施情况列入常规检查、教师评优、晋级的考核内容,对分层教学中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优秀个案分析和教学反思进行评比,并按等级在年终考核中加分;每年编辑一本《河州中学分层教学论文集》。

5.定期召开学科分层总结会,在学科总结的基础上,召开全校分层教学经验交流会。

四、所做的主要工作

1.组织学习。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为了使我校教师树立分层教学的教学理念,我们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分层教学相关的中外教育理论。如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理论,国外著名教育家布卢姆 “掌握学习理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霍姆林斯基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2.制定实施方案。为确保分层教学有序、有效开展,2011年2月制定了《临夏河州中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处室职责、目标任务、步骤措施、效果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行动规划和具体要求,形成了分层教学在组织层面和实施层面的基础。

3.撰写行动研究笔记。无研究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研究可以使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更理性、更成熟。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把课堂中的瞬间得失记录下来,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同时也为个案分析材料积累素材。为了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学校为每个教师配发分层教学行动研究笔记本,随时记录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做法、认识、经验,为撰写个案分析材料积

累素材。学期末,学校进行统一检查,将结果记入个人考核。

4.制定互动教与学计划。制定互动式教与学计划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分层教学的重要形式。互动式教与学计划就是通过互动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和学生互动)完成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制定互动教与学计划,可以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教学具有针对性;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最终促使形成“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2012年3月,分层教学经过一年多实施后,我们把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互动式教与学计划,作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小班额、分层次教学的重要举措。开学初,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制定学期《分层教学计划》;学期初和学期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两次制定《互动学习计划》。通过制定教与学师生互动计划,使教与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5.撰写个案分析材料。我们把撰写个案分析材料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要求教师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分层教学实施的成败得失,提高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撰写一篇个案分析,交教研室,作为考核依据。一年从中选择优秀个案结集出版一期“分层教学个案分析集”。现已出版了第一集,第二集正在编辑印刷之中。

6.开展研讨活动。一是每学期组织各学科组开展组内交流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对具有典型性的问题,集体研讨解决方案,对个人成功的方法,在组内交流推广。二是召开全校分层教学研讨会。在学科组、年级组研讨的基础上,学校前后召开了两次分层教学研讨会,各学科组代表介绍了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和经验,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7.科学分班。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让各学习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我校生源虽然属于三流,但每个学生之间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个人特长、发展目标仍然有所不同。学校根据分层教学的理念,在宏观管理层面上,新生入校后组织进行基线考

试,并根据大三门成绩及学生个人意愿进行分班,从高一开始设文科方向实验班、理科方向实验班、音乐选修班、美术选修班、体育选修班,强化相关学科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8.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制作。改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需求,是分层教学的基本目标。政教处结合高中新课改,积极引导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通过材料收集和材料反省,产生了较好的激励作用。

五、实施分层教学后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竞争意识有了明显的转变。分层次后C层的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基础和实力,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开始重视学习,进而转变了学习态度,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开始讲究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老师加大了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力度和监督力度,注意降低评价标准,多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以经常性的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最终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2.提升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分层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如果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一个理念化的终极目标,那么试图让每一类学生都得到发展无疑是我们首先应该迈出的第一步。而且在目前的高考选择制度下,帮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无疑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理念的有效体现。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后,各层次的学生成绩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C层学生基础得到了提升,开始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的信心、习惯、方法都发生了改变,个别学生甚至开始敢与A层学生竞争。B层学生开始有了危机意识,不敢抱比下有余的心理,在本层次内展开竞争的同时,积极向A层学生看齐。

3.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分层教学实施后,教师对课堂的关注点开始增多,在关注优秀学生的同时,开始把眼光投向学困生身上。绝大多数教师把提高全体学生学业水平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开始研究学生,备课开始关注对象,教学中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积极开展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活动,课后深入教室开展辅导活动,师生关系融洽。

六、存在的问题

1.行动不够深入。从整体上看,我校许多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作业布臵、课后辅导等环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缺乏分层教学的主动意识;行动研究笔记撰写不够及时,缺乏研究;个别教师缺乏分层教学的明晰思路和有效方法,理解表层化;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单打独斗的现象突出,缺乏教育的合力。

2.撰写的个案不够典型,材料分析不够严密。有些个案分析只罗列现象,缺乏对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分析;个别案例以事论事,缺乏理论深度,缺少现代教育理论支撑。也有的教师缺乏研究的计划性,缺乏过程研究,特别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性格、心理、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环境、同学朋友关系等缺乏了解,缺乏深入分析。

3.互动计划不够具体。部分教师制定的师生互动教学计划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个别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制定计划时缺乏“互动”,自己闭门造车;也有敷衍塞责,只为完成任务,不管计划实用的现象存在。

4.分层教学的理念还未渗透到教育之中。教育教学是一个整体。要使分层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在教学中渗透分层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要把这种理念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学生管理中。学校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分了实验班和普通班,而班主任在具体管理中渗透分层教学理念,摸清每个学生各学科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协调科任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分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从实际看,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七、分层教学带给我们的思考

1.正视学生差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差异分可为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就是指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改变的,它的具体内容是我们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变差异是指学生在个性特征、学科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可改变,这些差异是学生的优势差异,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质促进学生个体优势的发展,做到学有所长。分层教学,就是让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适合他们的教学。所谓类型,即指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承认学生智力发展的多元性。所谓层次,即指承认由于先天条件、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达成度参差不齐。所谓适合,即指要求老师实施顺应学生个体智力发展特性与学科学习达成度的教学。

2.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本质就是因材施教,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正视学生差异,真心关注学生成长,努力做到教书育人、因材施教,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

3.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是分层教学的终极目标。实施分层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要位臵。

4.切实改变教学理念。分层教学,要求教师付出比正常教学更多的劳动,尤其是备课、课堂练习材料和课外作业材料的准备,都要按不同水平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和崇高的师德。同时,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熟悉并具有分层次组织教学的技能。

二0一二年一月九日

第四篇:提高认识科学分析以协商实效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最终版)

提高认识 科学分析 以协商实效积极推进协商民主(2008年10月)

政协工作是党委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热潮中,政协理应走在前列,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政协工作的新发展。民主和团结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协商民主必将成为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认识政协协商民主的地位、如何看待政协民主协商工作、如何增强政协协商民主的主动性?是我们政协人当前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基础

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也都带有明显的协商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对政协协商民主地位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运用好协商民主这一重要民主形式。

(一)协商民主有利于引导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可以防止决策的随意性。政协协商民主可以充分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通过其主体所涵盖的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等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使社会各群体中个别、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通过协商渠道得到系统、综合的反映,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二)协商民主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体现并蓄包容。协商民主坚持求同存异,蕴涵着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精神,只有在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氛围中,协商民主才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社会各界人士可自由发表意见,并在充分、民主、平等、真诚的协商讨论中达成一致。社会各方面的愿望和建议得到充分反映,有利于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民主、务实、宽松的环境下,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能讲实话、说真情,特别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三)协商民主有利于发挥政协的优势和作用。政协政治协商作为人民政协最重要的职能,既有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又有影响群众具体利益的各项决策,无论问题的大小,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与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进行协商,只要把握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倾听意见、达成共识的协商民主核心,就能推进工作。民主监督主要是针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廉洁从政等方面的情况而开展。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把握住客观实际、理性分析、平等公正的协商民主关键,就能更好地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案;更好地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以及提出提案;更好地开展有组织的民主评议;更好地受聘担任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特邀监察员。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要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只要依据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表达意见、有利于党和政府的决策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各方面的合理要求的协商民主实质,就能更好地开展参政议政活动,建立起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机制。

(四)协商民主有助于提高政治协商水平。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也是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协商民主,提高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水平和质量是关键环节,而通过会议开展协商,又是提高协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渠道。在政协工作诸多内容中,会议协商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精心组织政协的各种协商会议,努力提高会议协商的质量,对于扩大政协的社会影响,带动和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这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以全委会、常委会、专题会议为载体,开展对重大问题的政治协商,有三个好处:一是能够充分聚集社会精英的参与,这是政协协商会议的一个显著特点。二是能够集中反映社情民意。政协的各种会议既是协商的主要场所,又是广泛了解、快速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三是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商氛围。政协各种协商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党政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能够面对面地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委员们也可以就一些问题提出咨询,这种直接交流,不仅有利于对一些重要问题达成共识,而且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使政协协商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增强了政协协商的效果。

二、理性分析,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关键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政协协商民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协商民主已引起党委、政

府领导的重视。随着科学、民主意识的增强,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对政治协商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不少领导在政协的邀请下,积极参加政协召开的协商会,认真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委员提出的问题。对政协常委会在协商后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党委、政府都很重视,及时研究、答复,并在工作中予以采纳。二是协商民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协

在协商中围绕大局抓重点,紧扣中心抓难点,关注民生抓热点,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强和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均能引起关注,在党委、政府相关会议上予以研究讨论、吸收落实,甚至是全文转发要求各部门、各乡镇组织实施,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三是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已初步形成。每年政协全会的政治协商的正常开展、党政领导的积极参与以及政协在全会召开前精心组织委员开展会前调研,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听取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在全会中积极创新形式,认真建言献策,使全会整体协商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党委、政府工作要点,政协有选择地向党委提出本协商计划的建议,得到党委、政府的认可后,按照协商计划组织开展协商工作,在促进协商民主规范化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子。四是协商民主的载体和平台逐步完善。政协全体会议的整体协商、常委会议的专题协商、主席会议的重点协商、专委会会议的对口协商格局的形成,协商形式的创新、政协委员的积极参与、各界人士代表的邀请参与以及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入讨论,使政协协商民主的载体和平台也有新的发展。

在知晓协商民主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政协协商民主作用的大小、功能的强弱,与执政党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政协组织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协商主体的不平等也阻碍了协商民主的充分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在:一是协商主体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有的党政领导把政治协商看作可有可无,做法上随意性很大,没有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有关规定办事的现象;也有政协领导认为政治协商是“虚功”、“软活”,做得多做得少、干得好干得差,没有标准衡量,也没有人来考核,因而既无压力也无动力,调查研究不下苦功,会议组织不够周密,开展协商质量不高的现象。二是协商制度执行得还不到位。《实施意见》对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作了具体的规定,对政治协商的程序也有相应的规范,但政协主动建议的多,党委、政府主动提交的少;以通报代替协商、以邀请政协领导出席有关会议代替协商;专委会提出协商多,政府职能部门主动提出协商少的情况依然存在。三是协商活动尚缺乏法律支持。政协的法律地位不很明确,除《宪法》对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有所提及外,关于政协的组成及职责、权限仍无专门的法律规定,政协的所有活动虽有章可循,但无法可依, 怎样做才算法律上的协商、监督、参政议政,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直接影响了政协协商民主的过程、结果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效力。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分析政协协商民主,我们应该继续在增加政协协商民主政治性、程序性、群众性、批评性予以探索、创新、呼吁。

三、提高实效,是推进协商民主的途径

政协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制度、丰富形式、拓展内容,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履行得更加有效来加强和发展协商民主。

(一)平等和谐,充分激发协商智慧

协商民主的实质是要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目的在于听取各方真实的意见以优化决策,其核心是强调民主协商、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并形成广泛的共识,因而这要求营造平等、自由、公正、宽松的协商氛围。大力倡导平等和谐,促进协商各方讲实话、说真话、道心里话,特别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协商人员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才能使协商各方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坦诚地说出来,才能提高协商实效;才能对协商问题形成科学的协商结果。

(二)多方共赢,努力达成协商共识

进行协商的问题大多是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具有目标模糊性或多元性等特点;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其政治要求、价值观念、文化需求等日益多元化。因此,提高协商实效,就要促使协商各方富有合作、参与、包容的精神,多理解体谅、求同存异、退让妥协,以承认不同为前提,以取得共赢为目的,协商中善于转换自身偏好,善于在各种不同中寻求共同,善于在尊重差异上达成共识。

(三)增强责任,切实提高协商质量

要提高协商质量,必须强调各方是理性和负有责任感的,都要明确自身与他人的责任,而不能随心所欲地高谈阔论。在协商过程中,人人必须怀着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动机和愿望。协商各方要真正对人民负责,在协商中既不能随意附和领导的意见,也不能固守自己的利益不放,而要从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决定自己的取舍;要对历史负责,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多考虑长远的发展,多考虑子孙后代的福祉;要对大局负责,坚持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寻求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交集”。

(四)提高效率,尽量降低协商成本

协商民主主张广泛深入的民主参与,希望听到参与各方对协商问题的真实想法以及尽可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要求在协商中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畅通的渠道让协商各方充分发表意见,同时要求充分尊重各方相互否决的权利。这样,协商民主容易导致效率低下、议而不决、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在协商选题的时候,要选择重大的社会公共问题,值得协商的问题推出来协商;在进行协商时,要提高协商参与人员的效率意识,要在协商前对协商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尽可能获得完整信息,在协商中提高发言质量;最后,要完善协商的程序,形成一个协商的决策机制,充分尊重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得出协商的共识。

(五)加强监督,加快转化协商成果

协商的价值取向在于优化决策和维护公平正义。搞好政治协商,推进协商民主,需要以监督为保障。只有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监督氛围,使大家养成一种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协商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一方面,监督方要切实增强监督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提高监督能力,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务求监督实效。另一方面,被监督方要不断强化“爱护我就请监督我”的意识,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只有监督得力,协商才能取得最大成效,协商民主才能健康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党内民主对社会民主的带动,协商民主将能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在实践中逐步趋于完善。

第五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作为积极奉献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作为积极奉献

力争在加快推进“两区”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

近期,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的“打头阵、当先锋,抢抓两区建设机遇,奋力打造和谐富裕新灵武”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市发改局作为政府的经济综合部门,靠前部署、深入学习、强化认识、主动作为,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了“两区”建设的热潮。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在动员部署中强化认识。国务院批复《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并同意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是宁夏全区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给灵武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自治区领导张毅、王正伟在自治区“两区”建设启动大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四届四次会议李建军书记又结合我市实际围绕“两区”建设,重点从认识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抢抓项目建设、强化保障措施、推动跨越发展等方面作了重要阐述,这是指导全市打响“两区”建设战役的重要精神纲领。我局高度重视,坚持将深入学习贯彻《规划》和张毅书记、王正伟主席重要讲话及市委四届四次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局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来安排、实施和完成,积极组织人员分批次参加全市“两区”建设“大学习大讨论”专题培训班,并结合市委、政府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具体要求,利用周二集中学习日认真部署学习任务,进行动员安排,有力地调动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深入学习、广泛讨论,在形成共识中统一思想。作为“两区”建设的前沿单位,我局不仅要在“两区”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更要做表率。活动中,为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我局专门 1

将相关学习资料汇集成册,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每位干部职工不仅要全文通读《规划》内容,逐条系统进行学习,还要深入反复细致的研读相关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两区”建设的政策精神,吃透领会其重要意义、战略定位、政策措施和我市自身优势、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同时,还通过集中和分组讨论、心得交流等形式比较学,真正让每位干部职工在认识中提升素质,形成共识,做到思想上同拍、步调上一致,不折不扣的理解并执行市委、政府的主要意图,为推进“两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目前,全局每位干部已撰写学习笔记不少于3000字,学习心得2篇。

三是把握要领、强化宣传,在营造氛围中形成合力。学习讨论过程中,我局立足发改工作实际,坚持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市委四届四次会议精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和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思想再认识、学习再提高、讨论再深入,更加自觉地将发展改革的整体工作与全市加快“两区”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表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和精神动力。同时,还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街道院落悬挂横幅等形式,对外广泛进行宣传,目前已滚动播放信息20余条(次)、悬挂横幅8条。下一步还将借助“五送两带一包”活动平台,及时主动的深入到基层和千家万户将“两区”建设的主要精神传达下去,当好政策的宣传者,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四是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谋划落实中先人一步。政策的机遇必然体现在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上。活动中,我局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有力抓手,结合当前和明年各项目标任务,主动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抓政策对接、项目谋划、争取和推进,力争做到先人一步。政策对接和项目谋划方面,在认真解

读《规划》政策、发展任务的基础上,主动靠前对接,抢抓机遇,抓紧谋划了一批事关产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充实到了2013年计划实施项目库。项目争取和推进方面,重点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现代农业、物流及城乡基础设施等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力较强项目的争取工作,对已敲定的项目,积极帮助指导项目单位开展前期工作,并继续实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一次受理、一次告之、限时办结”的要求,实行项目全程代办制和各部门联动审批机制,加快项目申报、审批、招投标进程,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真正做到“服企业零距离、服务项目零障碍”。对国家补助类项目、即将竣工项目、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全程式工作推进机制,采取“拉网式”督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和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行现场办公和限时办结制度,全力确保了重点项目按期开工、顺利推进。目前,市属160个项目,包括80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0亿元,已竣工项目75个。

下载3.抓住机遇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新课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3.抓住机遇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新课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抓住机遇,推进合格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抓住机遇,推进合格学校建设 齐心协力,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大桥完全小学创建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光临我校督查、......

    积极推进班组建设(最终定稿)

    积极推进班组建设,强化基础管理创效益 汽机车间运行三班以创建“五型”班组为契机,强化班组基础管理,打造班组文化平台,提升班组综合能力。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提振员工攻坚克......

    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是贯彻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精选5篇)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做出了应有的努力。2、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我校教职工来自全县各个乡镇,个别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比较淡......

    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努力营造文明和谐氛围 ——2008年滁州市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2008年,在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进程中,我市语委办在省语委办、市语委、市教育局的领导下,......

    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摘要: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中出现了不少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亟须引起我们的高度......

    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强国必先强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伸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

    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我县农田水利规划建设

    抢抓机遇 全面推进我县农田水利规划建设近几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为总要求,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