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战后美国教育发展概论

时间:2019-05-13 08:4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二战后美国教育发展概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二战后美国教育发展概论》。

第一篇:论二战后美国教育发展概论

论二战前后的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全球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大战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一个历史上的止步不前,尤其是在1776年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在经历了殖民统治,南北战争,二战,等一系列挫折后,社会各方面都有了规模型的发展,其中教育朝着越来越正规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战前的美国,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在19世纪确立了教育管理制度,学区制进一步完善;州教育管理体制得以确立。在20世界初的初等教育发展和中等教育发展中,义务教育普及基本完成;职业教育高速发展起来,综合学员也开始成立;随着社会的发展,基金会也越来越多。教育的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二战后的美国,认识到自身教育上的不足。努力发展并改革创新。美国加强了数学,自然,英语等学科的学习;更加注重职业教育与天文教育;提出重视与批评教育质量,国家还加以拨款为援助,帮助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发展定位向社区和地方社会发展倾斜。

二战后的教育改革主要有四个历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需要发展各方面的人才,还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为改革奠定了文化基础。导火索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引起了美国上下的极大震动,教育改革呼声高涨。1928年9月2日美国总统批准了《国防教育发》,拨出大量经费用于改善美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领域教学,以改善日益下降的公立学校质量。

(二)60年代以后,中小学课程改革;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三)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于1983年4月发布的《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是推动美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名篇之作,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改革和实施。此报告的公布又一次揭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纲领——《普及科学——2061计划》报告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使人们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和负责任的生活”。代表着美国基础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对于深化美国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向以“教育总统”自居的老布什又推行了2000年教育优先法,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学术水平,奖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老师热心工作,兴办新型学校,促进学校体系更新,关注困难儿童教育,坚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

(四)20世纪90年代,美国前总统布什正式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了六项宏伟的教育目标,改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广泛教育内容,保持良好教学环境。1 美国教育的发展总结了很多的经验,下面来整理一下。

美国的教育发展经验总结有3种。第一种:在教育建设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美国早期教育基本上是英国教育模式的移植,但是,当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某政治经济发展时,就应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掀起公立学校运动,以公立小学取代教区学校,慈善学校和贫儿学校;以文实中学取代拉丁文法中学,又以公立中学取代文实中学;自力更生的发展州立大学。这些都是教育史上的创举。公立学校的普遍建立,打破了教会和教派对教育的垄断,摆脱了欧洲双轨制的束缚,从而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的教育体制。第二种: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善于借鉴别国的教育经验。美国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从不闭关自守而是放眼看世界。它对英国群众兴学的传统,法国启蒙学者的民主教育理想和教育国家性原则,普鲁士普及初等教育的经验和高等教育重视学术研更的精神,瑞士裴斯泰洛齐的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考察,研究和吸取,美国是用各国教育思想的实验场和熔炉。这是美国教育能够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因。第三种:地方自主办学,联邦协调发展。美国早有移民兴办学校和管理学校的传统。建国后逐渐确立以地方税收维持学校的制度,公立学校为主体,但仍然鼓励私立1《二战后美国的教育改革》孙溪月

学校的发展,各种教育基金会,教育认可组织和民间教育团体数量之多,力量之大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然而过于分散造成各州之间,各学区之间教育规模和水平都极不平衡,在这方面美国教育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如何协调和三者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论,但调动多方面办学的积极因素,则是美国教育的成功经验,这是世所公认的。2

对于这些经验,我国也有所启示。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小学六年,初、高中各三年的学制。这就是我国学习和总结别国经验的一种体现。抓住机遇,认真改革,把教育从基础抓起。现在我国正在努力创新当中,开始让各省自主研发校本课程,发扬各省的传统文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把学生的学习土壤充分调整好,努力让我国的孩子在创新和运用等实际生活和工作上受益。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重视创新,发展教育,让我国的教育水平能更上一层楼。还有我国总的教育方针,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中央把大政方针放下去,由各地方政府再针对本地实情做出具体的措施。只有大方向适应实情,实情符合大方向,双向一协调,国家的教育水平就可以上升。美国的经验都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上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并且还有个别提升。对于美国教育改革的弊端,我们要注意,以免重蹈覆辙。只有认真看清本国教育发展,关注他国的教育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借鉴和改革,勇于创新,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以促进我国的人才发展和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教育发展靠改革,改革靠学习与创新。美国的教育如此,中国亦是。2 选自百度文库《二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

第二篇:二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学习资料共享)

第二次大战后至现在,是美国教育大发展和大改革的时期。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为保持其地位,要求教育能为其在各方面增强实力服务。这就是战后美国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和宗旨。战后50年美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体框架是:发展数量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教育民主化”;同时,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培养第一流的人才。

《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 1944年通过此项法律,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该法规定由联邦政府供给退役军人入学者以学费和生活费。到1951年底,共补助800万就学者,其中进入高等学院就读者235万人,进入中等学校就读者342万人。从1944年法案签署到1956年的12年间,一共有780万退伍军人参加了高等教育项目。

《国防教育法》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震惊了美国朝野,各界人士惊呼美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苏联,而科学技术落后是教育落后所致。为了取得科技竞争的领先地位,1958年9月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该法案的有效期于1964年和1983年两次被延长,范围亦有所扩大。

生计教育计划这个计划是1971年由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的,也称为“马兰计划”。该计划要求以职业为中心,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并把这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小学、中学甚至高等学校的所有年级中去。生计教育并不是特殊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而是使普通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职业上的知识技能,了解职业生活。1974年国会正式通过了《生计教育法》,提供五年的拨款,推进这项计划。

“恢复基础运动”由于60年代的改革不成功,到了70年代中期,美国学校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已低于“卫星冲击”之前。公众对学校的信任降到最低水平,各界强烈呼吁,要求“恢复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到1978年,有40个州制定了“最低限度能力标准”,规定了学生升级和毕业时至少应达到的水准。各州大都采取有选择接受的态度,全面接受的很少。

《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进入80年代以来,教育界认为恢复基础运动,只不过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教育质量持续下降的局面,“最低限度”实际上变成了“最高限度”。1983年4月由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报告认为,必须把教育放在直接影响美国国际地位高低、国际竞争成败的高度来考虑,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各界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对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即“重建学习体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报告提出的改革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奏响了面向2l世纪改革的序曲。

跨入90年代,两届总统相继提出教改方案,正在广泛开展改革。

美国教育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教育建设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

美国早期教育基本上是英国教育模式的移植,但是,当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其政治经济发展时,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掀起公立学校运动,以公立小学取代教区学校、慈善学校和贫儿学校;以文实中学取代拉丁文法中学,又以公立中学取代文实中学;自力更生发展州立大学。这些都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创举。公立学校的普遍建立,打破了教会和教派对教育的垄断,摆脱了欧洲双轨制的束缚,从而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2.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善于借鉴别国教育经验

美国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从不闭关自守而是放眼世界,它对英国群众兴学的传统,法国启蒙学者的民主教育理想和教育国家性原则,普鲁士普及初等教育的经验和高等教育重视学术研究的精神,瑞士裴斯泰洛齐的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考察、研究和吸取。美国是各国教育思想的实验场和熔炉。这是美国教育能够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

3.地方自主办学,联邦协调发展

美国早有移民兴办学校和管理学校的传统。建国后逐渐确立以地方税收维持学校的制度,公立学校成为主体,但仍然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各种教育基金会、教育认可组织和民间教育团体数量之多、力量之大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然而过于分散也造成各州之间、各学区之间教育规模和水平都极不平衡。在这方面美国有经验也有教训,如何协调这三者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论,但调动多方面办学的积极因素,则是美国教育的成功经验,这是世所公认的。

第三篇:二战后美国历届总统对内政策

二战后美国历届总统对内政策

杜鲁门:公平施政

军队复员,军事订单大批缩减,实业人数增加,房荒问题严重,通货膨胀加剧,工人罢工运动高涨。为保持经济繁荣,避免大规模失业,缓和国内矛盾,杜鲁门政府提出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

1946年9月6日,杜鲁门第一次向国会提交内政问题的综合性咨文。后又陆续提出一些。内容包括:帮助工业尽快从军需生产调整为民用生产;为退伍军人的就业训练、大学教育、失业补助、购买农场和住宅提供资金和贷款;制定充分就业法;成立总统民权委员会。

1949年1月5日,杜鲁门在提交国会的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纲领,把过去的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基本内容包括: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额;建造廉价公共住宅;继续维持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推进保障民权立法;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援助;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成效:国会1949年通过了建筑廉价公共住房和清除贫民窟的法案;1950年《公平劳动标准法》修正案,提高工人最低工资;1950年通过有关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法案。其他改革目标,如保障民权的法律、废除塔夫脱-哈特莱法的努力、支持农业的布兰南计划等都失败。原因:时代背景;党派分歧;个人因素。

艾森豪威尔:现代共和党主义(能动的保守主义)

走介于罗斯福新政和20年代传统共和党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既要争取共和党传统的目标即削减政府开支和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等,又要继续社会经济改革。表现为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上的二重性。称“能动的保守主义”。

  二战后经济的繁荣使改革紧迫性削弱,新政以来国家干预造成的大政府、“大劳工”、高赤字和高税收等,又使垄断资产阶级深感不安。

新政以来美国社会全面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趋势是无法逆转的。

内容:(1)试图改变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计划减少联邦预算,但无效。艾森豪威尔执政的大部分财政里,实行的其实是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联邦开支不断攀升。(2)大规模出售战时积累的国家财产和国有企业,拒绝联邦政府修建水电站的要求,但不得不承担风险大、利润低的工程,如1954年圣劳伦斯航道法和1956年的联邦援助公路法;(3)艾森豪威尔本人早年对社会保障法持保守态度,但入主白宫后不得不从缓和阶级矛盾的政治需要和扩大有效需有的经济效应出发,支持福利改革计划,扩大保障范围,并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额。然而,在社会福利问题上,他还是希望州和地方政府甚至私人机构承担更多责任,在政策上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

肯尼迪:新边疆

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肯尼迪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不论我们是不是在寻求„新边疆‟,„新边疆‟已是既成事实……未知的科学与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尚未征服的无知与偏见的孤立地带,尚无答案的贫困与过剩的课题。”当选总统后,组织专家研究,向国会提交了总统咨文,准备了277项立法建议,形成新边疆施政纲领。内容广泛,涉及税收改革、联邦援助教育和农场主、改善老年人医疗问题、改进城市、结束种族歧视、抑制经济衰退等领域。基本是继承原有改革方案。

改革取得一些成效。1961年的《住房法》授权花费49亿美元,实施为期4年的地方城市改造计划。同年通过提高最低工资的法律,将最低工资从每小时1美元提高到每小时1.25美元。1961年的《萧条地区重新开发法》和1962年的《人力开发和训练法》为新兴工业和“萧条地区”重新培训工人,帮助因自动化而受到失业威胁的工人。1962年通过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法案,如《贸易扩大法》和加速折旧、延期纳税和投资税优惠等。南方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结成保守主义联盟,阻碍改革立法。联邦援助教育计划、给老年人提供医疗的计划、援助失业青年和流动劳工等法案都未能通过。肯尼迪提出《民权法案》,遇刺前仍未通过,普遍减税法案也未通过。

特纳:《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约翰逊:伟大社会

约翰逊继续执行肯尼迪的“新边疆”改革计划,声称要使美国走向“一个伟大的社会”。“伟大社会”因此成为约翰逊内政标志。

利用肯尼迪死后的声望和本人的努力,约翰逊使肯尼迪遗留的52项立法提案的大部分(45项)获得通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减税法和民权法。

1965年1月,约翰逊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伟大社会”立法计划,要求国会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住房、消除贫困和民权等领域采取广泛的立法行动。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取得很大成功,通过《中小学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医疗保险法》、《选举权法》、《住房和城市发展法》等一系列法律。但是,“伟大社会”在立法上的成功并不等于“伟大社会”目标的实现。1966年后,因中期选举中保守派联盟重新抬头,“伟大社会”在立法上也由盛而衰。

尼克松:“新经济政策”与“新联邦主义”

尼克松上台时,通货膨胀严重,他的经济顾问认为这是由“伟大社会”的庞大开支造成的。尼克松政府于是采取共和党传统的保守政策,如削减联邦开支,紧缩货币和信贷。但造成经济急剧下滑,失业人数增加,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并发的“滞涨”现象。1971年1月,不得已重拾凯恩斯主义,实行赤字财政。同时他又把通货膨胀归咎于工人工资过高,把经济衰退归咎于国外的竞争。为此,尼克松在1971年8月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和红利90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税。新经济政策在1972年上半年造成暂时的经济回升,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滞涨问题。

尼克松还把美国面临的问题归咎为联邦权利的过分集中,因此提出了“还权于州”、“还政于民”的“新联邦主义”政策。主要措施是岁入分享。1972年10月,尼克松签署《分享岁入法》,计划在5年内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300亿美元的联邦岁入,目的是限制联邦权力,扩大州和地方政府的职权和干预经济的作用,将国家干预经济的部分责任转移到州和地方政府,降低或减少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借以克服“滞涨”型危机。但效果不大,在解决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的政府间关系失调的问题上,未取得多大进展。

竞争联邦主义,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 新联邦主义 第一条第八款

国会有权:

〔一〕规定并征收直接税、间接税、关税与国产税,以偿付国债和规划合众国共同防务与公共福利,但所征各种税收、关税与国产税应全国统一;

〔二〕以合众国之信用借款;

〔三〕管理同外国的、各州之间的和同各印第安部落的贸易;

〔四〕制定合众国全国统一的归化条例和破产法;

〔五〕铸造货币,厘定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价值,并确定度量衡的标准;

〔六〕规定有关伪造合众国证券和通行货币的惩罚条例;

〔七〕设立邮政局和修建邮政道路;

〔八〕保障著作家和发明家对各自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的专有权利,以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之进步;

〔九〕设立最高法院之下的各级法院;

〔十〕界定和惩罚海盗罪和在公海上所犯的重罪以及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

〔十一〕宣战,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制定关于陆上和水上俘获物的条例;

〔十二〕招募陆军并供给军需,但此项用途的拨款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十三〕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

〔十四〕制定统辖和管理陆海军的条例;

〔十五〕规定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

〔十六〕规定民兵的组织、装备和纪律,规定用来为合众国服役的那些民兵的统辖事宜,但民兵军官的任命和按国会规定纪律训练民兵的权力,由各州保留;

〔十七〕对于由某些州让与合众国、经国会接受而成为合众国政府所在地的地区(不得超过10平方英里),在一切事项中都行使专有立法权;对于经州议会同意,由合众国在该州购买的用于建造要塞、弹药库、兵工厂、船场和其他必要建筑物的一切地方,亦行使同样的权力;

〔十八〕制定为执行上述各项权力和由本宪法授予合众国政府或其任何部门或官员的一切其他权力所必要而适当的各项法律。

第十条修正案〔1804〕

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人民行使之。

1887年《州际贸易法》和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联邦政府开始插手经济领域。罗斯福新政、公平施政、新边疆、伟大社会

民主党、共和党对内政策的特点 对外政策

杜鲁门:杜鲁门主义,第四点计划,军援法

杜鲁门主义:希腊、土耳其问题;乔治•凯南8000字电报。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希腊遭到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希腊作为独立国家陨落,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并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灾难。呼吁国会出资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并要求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增援。杜鲁门在解释咨文时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的立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的这项政策声明很快便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

第四点计划: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原则:(1)支持联合国;(2)继续推行世界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3)加强与爱好自由国家的合作,反对侵略威胁;(4)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前三点都是美国战后已经或正在推行的措施,而第四点是新提出来,后来称“第四点计划”。起初国会没采取行动。1949年6月24日,杜鲁门为推行该计划向国会提交一份特别咨文,要求迅速采取行动。他说,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已经骚动和苏醒,如果美国不支持和援助他们,他们就会落入“同人类自由敌对的哲学控制之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杜鲁门认为推行第四点计划刻不容缓。1950年6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第四点计划列入该法案的第四节“国际开发法案”。杜鲁门当天签署生效。“国际开发法案”规定:美国的政策是,援助经济不发达地区各国人民开发本国资源和改善当地劳动、生活状况,其办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法案强调要把私人投资和技术援助结合起来,鼓励私人对外投资,并保证私人投资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军援法:即“共同防御援助法”。杜鲁门于1949年10月6日正式签署。根据该法案,美国拨款13.14亿美元,为期一年,其中10亿用于援助北约国家。该法案作为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的重要补充,把美国的外交与军事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北约能够发挥实际作用。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主义。

为取代英法传统殖民势力,抵制苏联对中东的渗透,进而独霸中东,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新的中东政策。1957年1月5日,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关于“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并提交中东决议案。该决议案经国会批准后,于3月9日由总统签署。这个以侵略和独霸中东为目的的政策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有时也被称作“填补力量真空主义”。

肯尼迪:和平战略

美国总统肯尼迪针对美苏问题以及国内外形势提出的重要战略:既加强军事实力,又要利用经济和政治工具。“一手抓剑,一手抓橄榄枝”。实质上是在实力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肯尼迪说,“在总统的徽章上,美国之鹰的右手抓着一根橄榄枝,左手则抓着一把剑。我们打算给两者同样的注意。”一方面他强调发展军事力量,加强空运能力,扩大北极星潜艇计划,加速导弹计划;另一方面采取和平的手段,利用美国的“经济工具”,以援助的办法,实行“粮食用于和平计划”、派遣“和平队”等,达到对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控制。

“和平”战略的主要方面是从与苏联对全球的争夺出发,重点争夺东欧。由于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美国处于不利地位,肯尼迪提出制定“灵活反映”战略,以加强军事实力为基础,稳住美国阵脚,增强同苏联的全面争夺,特别是注意对东欧的争夺,通过“和平演变”把东欧国家纳入“自由世界”的范围。肯尼迪指出,“必须立刻动手,有步骤地、慎重地制订计划”,“从出现在铁幕上的任何裂缝中培养自由的种子”,“通过援助、贸易、旅行、新闻事业、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以及我们的奖金和技术”去提高东欧国家和人民生活水平,积极关怀他们,而不是漠不关心。和平队成立于1961年,是肯尼迪在总统竞选中提出的,并被视为1960年总统大选中的一个亮点。按照肯尼迪的构想,和平队的主要使命就是以志愿者的方式,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教师,医生,护士,各种技术人员等“中等人力资源”,通过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发展,向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展现美国文化的精华,改变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不良形象,增强美国对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吸引力,并以此向这些国家传播美国文化及价值观念。是美国外交软实力(通过文化意识形态感召而加以吸引的能力)的体现。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

约翰逊:几乎完全继承肯尼迪外交政策,未做重大调整。约翰逊主义

主张通过地区性合作求得安全、繁荣和稳定。具体目标是:美国在自由世界每个地区的利益在于支持作出地区性安排,这种安排在减少对美国直接依赖的同时,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又敞开同美国合作的大门。约翰逊主义的实质是:美国政府在逐渐意识到世界各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自己的经济困境之后,试图通过所谓地区主义的合作,在政治上缓和各国人民对霸权主义的不满,在经济和军事上减轻美国的海外负担,但这种地区性安排必须保持与美国的合作,必须符合美国全球利益的需要。约翰逊主义推行不顺利。

尼克松:关岛主义(新亚洲主义)、尼克松主义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出访亚洲途中在关岛谈到美国队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政策是说:“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是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由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在1969年11月3日的演说和1970年2月18日向国会提交的对外政策报告中,尼克松进一步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支柱的新的和平战略,将关岛讲话对亚洲的政策推广为全球政策。

杜鲁门:杜鲁门主义,第四点计划,军援法

杜鲁门主义:希腊、土耳其问题;乔治•凯南8000字电报。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希腊遭到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希腊作为独立国家陨落,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并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灾难。呼吁国会出资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并要求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增援。杜鲁门在解释咨文时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的立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的这项政策声明很快便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

第四点计划: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原则:(1)支持联合国;(2)继续推行世界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3)加强与爱好自由国家的合作,反对侵略威胁(正在酝酿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前三点都是美国战后已经或正在推行的措施,而第四点是新提出来,后来称“第四点计划”。起初国会没采取行动。1949年6月24日,杜鲁门为推行该计划向国会提交一份特别咨文,要求迅速采取行动。他说,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已经骚动和苏醒,如果美国不支持和援助他们,他们就会落入“同人类自由敌对的哲学控制之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杜鲁门认为推行第四点计划刻不容缓。1950年6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第四点计划列入该法案的第四节“国际开发法案”。杜鲁门当天签署生效。“国际开发法案”规定:美国的政策是,援助经济不发达地区各国人民开发本国资源和改善当地劳动、生活状况,其办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法案强调要把私人投资和技术援助结合起来,鼓励私人对外投资,并保证私人投资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四点计划是美国打着反共产主义和“技术援助”的旗号,大规模向亚非拉渗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战后初期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但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被援助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军援法:即“共同防御援助法”。杜鲁门于1949年10月6日正式签署。根据该法案,美国拨款13.14亿美元,为期一年,其中10亿用于援助北约国家。该法案作为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的重要补充,把美国的外交与军事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北约能够发挥实际作用。

第四篇:2.论述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美国全面推进全球霸权,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全球战略内涵,试图霸权合法化,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还有文化三个方面,详解如下:

一、经济战略演变简介:

二战以来,美国外贸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由贸易阶段、调整阶段和多元化阶段。外贸政策的持续转变,实质上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与国家竞争力相对下降的客观事实。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要防止“被”全球化。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化解外贸纠纷。

二、政治战略演变过程详解:

从冷战到冷战后,美国的霸权野心还不断膨胀,从遏止共产主义发展到在全球大力扩展民主与自由市场,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并不时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

霸权战略并非美国所独有,但战后美国的霸权战略与历史上列强争夺或征服世界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美国特色。

(一、)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联盟既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力量支撑点,也是美国霸权覆盖的核心区域,同时美国维持联盟体系与在势力范围内施展霸权的方式别具特色,带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历史上的大国霸权往往直接采取武力征服领土、奴役人民、强占资源的形式,美国霸权则更多地采取“借力”的方式,通过各种军事集团、条约组织构建其联盟体系和势力范围,形成一个包围对手的网络。

(二)、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为自己的霸权扩张披上道义合法的外衣是几乎所有霸权国家所通用的手法,而美国在这方面更胜一筹。维护所谓的自由和民主成为其动员国内社会力量支持政府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以及号令西方世界的大旗,而且凭借各项实力的巨大优势,以及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问题挫折的反衬之下,美国所极力推广的价值原则大有席卷全球之势,并通过一系列国际机构与制度成为规范国际社会的原则框架。尤其在冷战结束以后,道义的旗号与标准从具有防范意味的反苏反共转变为更加自信、自傲和更具进攻性的在全世界推广所谓民主、人权和市场经济,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为其所谓的价值标准开道。

同时,美国霸权战略的道义目标与道学面具绝非不计工本,现实利益与实力的算计始终是美国霸权战略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把“促进民主”作为旗帜的同时,美国并不放弃现实主义外交,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时仍以国家的现实利益

并将“双重标准”作为调和道义目标与现实利益之间矛盾冲突的手段。在冷战期间,遏制苏联的霸权战略基本上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共同要求。冷战后,如何实现“促进民主”和守护现实国家利益的统一,再次引起美国国内的广泛争论。在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受制于国际形势变化和自身实力消长,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并建立北约,还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实行“灵活反应战略”。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⑸卡特政府(1977-1981)的“世界秩序战略”。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 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②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关系正常化,谋求建立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③ 把缓和东西方

权外交。

⑹里根政府(1981-1989)“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里根主义”)面对美国的内外交困,里根提出了“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口号。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并对苏联推行强硬政策,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此外,努力恢复对西方的领导,以实现反苏的总战略。这些都标志着美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

⑺老布什政府(1989-1993)的全球战略

这一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第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意图实现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第二,提出建立欧洲新格局,实质是确保在欧洲的利益。第三,提出“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⑻克林顿政府(1993-2001)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这个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为此,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重点遏制有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其内容是:①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②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③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A.第一任期间

1993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1月18日,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再次强调美国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上述三个支柱的基础上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最终确定,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参与和扩展战略”可概括为: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

在第一任期内,克林顿政府虽然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其对外政策在国内外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B.第二任期间

美国开始对它在中、近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进行评估,并着眼于21世纪的大国竞争,制定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首次明确提出2015年之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表明美国对保持独立超级大国地位的中长期前景有所担心。首次提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不对称威胁”的直接挑战,诸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

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轮廓初现,美国全球战略逐步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基本架构。这个转变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扩展战略”和1994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起点,结束于1997年的“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面向新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成为克林顿政府留给小布什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遗产。

⑼小布什政府(2001年1月至今)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战略 小布什上台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美国霸权地位。②强调军事优先,注重培植美国的军事实力。③注重美国本土安全。④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⑤美国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⑥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⑦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从以上各个时期的变化不难看出,称霸全球的“霸权主义”是政策中的一条主线,核心还是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国逐步接近于称霸意图。就目前来看,中、俄的崛起,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振兴,依然是美国称霸世界难以逾越的阻碍。美国为突破障碍,采取了发挥其军事上的优势,控制全球战略要地;拉拢部分资本主义强国;利诱对其有利害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压制其潜在对手等措施。

三、文化战略演变过程:

美国的经济、军事强势不仅将其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美国政府将对外文化宣传置于全球战略的高度,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项工作之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以及在朝野受到的重视都

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既是冷战中为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斗争服务的需要以及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出于美国人根深蒂固的美国优越论以及美国应该拯救世界的救世主义传统。1948年,美国国会专门通过“史密斯──蒙特法案”,强调通过新闻媒介加强对外宣传,并授权美国政府指导国际“情报、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的作为冷战纲领的著名的NSC68号文件把宣传工作与军事、经济、资源并列为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美国历届政府都重视利用国际广播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心理战,强调美国需要一个“更响亮的声音”,但它“不能吵闹、刺耳”,必须“保持富有人情、手法灵巧”的特点。同时,美国各大基金会、各种民间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对外交流活动一直是美国政府文化战略的得力助手

第五篇:二战后美国的道德教育及瑞安的五种学习模式

二战后美国的道德教育及瑞安的五种学习模式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Kevin

Ryan)在总结了二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后,提出了实际上是植根 于古典教育思想的新的道德教育方法(五个“E”)。本文以瑞安的《The

瑞安首先简述了二战后美国的道德教育。他指出美国的教育有许多成功的地方,如普及教育和对精神病患

者、残疾儿童的教育。但考察美国的教育史就可以看出它有一个症结,就是好追求时尚,往往是一种补救措施

尚未实现,就转向另一种,如程序教学、开放教育等。这种时尚也影响到学校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不

过,道德教育这方面的变化没有象其它正规课程中激烈的变化那么明显,这是因为美国的道德教育很少在课时

计划、课程标准中得到反映,而把德育的许多方面归于隐性课程,学生在一种道德情境中通过开展大量的道德

实践活动形成道德品质,学习个体对团体和社会所应具备的义务。

纵观美国的道德教育,大体上经历了由认知转向认知和行为并重,即起初由于六十年代中期社会危机引起的价值混乱、道德教育呈现出高度的认知性质,学校帮助儿童澄清自己的价值,达到道德思维的较高水平。八

十年代后道德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行为,学校给学生提供参与校内外道德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既具有道德思想,也具有道德行为。此时学校在传递民主价值和传统道德方面更加自信。

根据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的变化,可分成三个阶段:

一、40—50年代;

二、60—70年代;

三、80年代前期。

一、40—50年代

这二十年美国经历了二战、朝鲜战争和冷战,还经历了由经济的稳步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多而引起的文化的巨大变化,婴儿数量的激增和城市郊区的迅速扩展使得教育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道德教育没有根本地改变。学校向学生灌输美国式的民主,反对共产主义,这正是美国社会所期望的最好的价值观。学校要求尊崇总统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尊敬校长和老师,因为他们代表着一定的权威。学校教育是一份有附带条件的礼物,是有限的权利:谁能按上述要求去做,遵守这些规章,谁就可以留

在学校;谁违犯纪律,就被拒之门外。虽然学校制度也有不公正的地方,但那被看作是例外情况。

此时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多象往常一样进行。学生学习遵守一些日常规则,读一些反映爱国,勤学这类文化

价值的故事,并参加各种仪式、集会,从情感上进行这方面的强化,教师也不自觉地向学生灌输是非善恶的标

准,告诉学生他们所认识到的正确的生活方式。虽然教师的育人作用并没有这么简单轻松,但相对来说,此时的道德教育目标还是清楚的。

二、60—70年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理想主义的兴起为开端。当时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年轻人提出要求:“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学校也积极响应总统的号召。然而,几乎就在同时肯尼迪遭暗杀,学校的形势急转直下。例如学术能力测验平均分在1963年高达980,以后的十八年持续下降,学校内的野蛮行为,暴力犯罪、老师无故缺勤现象急剧上升。在大学校园里涌现了反越战浪潮;城市贫民区发生了暴动,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组织起民权运动;六十年代后期还出现了嬉皮士的反文化运动等。七十年代初,国内流

行对政府的怀疑和高度注重个人权利,对肯尼迪“别问”那番话的引证只能引来讥讽。约翰逊和尼克松的相继下台虽能证明政府有能力净化其自身,但也助长了许多市民最可怕的疑心。校园里仍有“别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任何人”这样的口号面对这种新的反权威精神,老师的影响和力量削弱了,许多教师渐渐地放弃他们的道德权威,退化为一个教书匠,培养年轻人的性格和品德的职能开始淡化。对此,一些教师也在试图寻求新的途径去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学术团体为他们提供了三种办法,即价值澄清、道德认知发展教育和道德推理。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价值澄清,通过专门的游戏和策略,让学生弄清他们自身的价值观(而不是团体的价值或西方文化的价值)。教师的作用就是促使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深思战争,家庭及人际关系等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不受文化传统限制。由于价值澄清的技巧容易学到,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太高(只是有人对教师保持中立持有异议),它成为教师和教育家们对七十年代的“价值危机”作出的第一反应。道德教育的第三种方法教给学生如何理智地思考道德问题。开发者设计了多种方案,旨在帮助儿童用一种一步一步渐进的分析方法解决道德问题。事实上,这些方案就是在给高中、初中生甚至小学生教伦理学(传统上是大学的学科)。这种努力虽然有趣,但对学生触动不大,可能也是由于许多教师对教伦理学的准备不足。六七十年代的三种德育方法有几点相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是理智方面的。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关心的是思想,智力技能和思维结构,很少注意到“做”——即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一时期“应该怎样”这类话过时了,它代表着“传统派的冷面孔”,对此老师们忧心忡忡。其次,这一阶段道德的主要方法强调过程。人们认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会令人不快的,对此教师们当然感到快慰,因为他们免去了向学生强行灌输的麻烦,同时还能对学生的精神生活施加影响。他们相信他们在尽职——而且干得比过去要好,很少有人把校园内的暴行,学生成绩下降、公众对学校的冷落和这种教育

方法联系起来。第三,教师在道德问题上不表明自己的观点,也不强求学生具有某种立场或行为。然而许多教师对保持中立感到为难,看到学生为一些道德上很显然的原则(如“别把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相互争论,而且还要在错误的判断面前保持沉默确实是痛苦的事情。还有一些老师发现中立也是一种解脱和慰藉,因为处在一个在许多问题上的道德规范都在被更改的时代(如婚前性行为和流产),一些教师也同社会上其他人一样在是

非标准上感到迷惘,另一些教师知道面对争论他们该站到哪一边,但他们认为没有权利向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对许多教师来说,保持中立可使他们从中解脱出来。

三、80年代

此时一个被频繁变化和国内矛盾困扰的社会看来正力图恢复正常。1980年乐观向上的总统里根代替了因国内事务而感沮丧气馁的总统卡特。教堂礼拜开始升温,离婚率也开始下降,国家经济和民族志气开始高涨,属于“跨掉的一代”,具有挑斗性的,存在主义的英雄们以及领导了六、七十年代各种抗议运动的愤世嫉俗者被雅皮士所代替,这些人一只眼关注他们的事业,另一只眼却盯着股票行情,这又一次证明美国处在一个动荡不安、无法预言的文化环境中。1980年许多观察者预言新总统将取消教育部,不关心公立学校,然事实却跟预料的相反。里根手下的两个教育秘书非常重视教育,把教育总置于报纸的头版位置。八十年代早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专业工作组有许

多关于美国学校状况的报告,这些报告指出学校的失败与学业成绩下降有关,但许多本质上都是道德方面的:纪律松散,暴力行为,滥用体罚,借看电视和吸毒逃避对学问的努务探求,等等。公众也要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1980年9月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提出:“你赞成还是反对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给予指导?”,抽样总数的79%赞成,而那些有孩子在上学的人中84%赞成。许多教育者开始深思公众这种要求的意义,也为多元文化中应培养学生什么德行而苦恼。有两名政府官员本奈特(CoilliamBennett)和豪尼格(BillHonig)引用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杰弗逊的观点,重新确认学校有权利和责任教给学生如爱国、勇敢、尊敬父母和老师等美国传统的价值观,他们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变得既聪明又有德行,指出学

校是民主推进的基础,是提高民众道德和智力水准的主要工具。为了显示与价值中立观的不同,他们重新提出了“性格”和“性格养成”,本奈特的3C就是“内容、选择和性格”(Content,choice,character),豪尼格把“性格养成”作为恢复传统课程的正当理由。“性格”这一词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引出了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即前几年已过时的社会化问题。

八十年代,文化又一次被看作是应向年轻一代传递的人类成果。然而要传递文化,就必须向年轻人介绍其伦理原理和道德价值。换句话说,学校教育应热中于向下一代传授这个社会所积累的如何以文明的方式共同生活的那些东西。虽然公众大力支持教师更加积极地进行道德教育,但许多教师不知该如何去做,瑞安提出了新的道德教育的五个“E”,即取“榜样”(Example)、“解释”(explanation)、“劝诫”(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体验”(experience)五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1.榜样

课堂上进行德育最明显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榜样。教师作为教书匠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教师对学生来说应是道德品质优秀的典范,这是因为人们已证实了人类很久前就凭直觉意识到一点:有权力有权威的人会被周围的人模仿。虽然有些教师不认为自己就是有权威的人物,但他们的学生确是这样认为的。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的老师而发现成人是如何行动的。因此,老师必须经常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强有力的影响。如果教师本人是学生主要模范的道德典范,那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的历史和文学人物也就成为模仿的对象。当学生阅读历史书籍的时候,就接触到文化中的英雄、弱者及反面人物,他们看到了勇敢和懦弱及其后果,相应地受到激励或抵制。另外,文化中许多深遂的道德思想都包含在一些故事中,优秀的文学作品既使人快乐又给人以教育。儿童从欧·享利的《麦琪的礼物》中学习慷慨大方,从潘多拉和伊卡洛斯的故事中认识到违命的严重后果……无论这些思想是教师加入的还是蕴含在课程中,人类榜样对年轻人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2.解释

多年来教育效果甚微就是因为压制了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孩子的许多问题都指向道德方面的问题,“为什么我受到惩罚,而他没有?”“我该为邻居做点什

么?”“那公平吗?”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向年轻人解释道德规则。通过解释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头脑中填塞社会的规章制度,而是同他们进行有关人类高尚道德的对话。正是这种对话才使学生受到启示,才使他们具有人的品性。因此,对规则的阐释是学校最重

要的任务之一。

3.劝诫

解释对儿童的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但教师的激励和规劝在德育过程中也起一定的作用。尽管对儿童的告诫常常因毫无效果和命令性太强而受到批评,不过它在儿童教养和教育中有很久的历史。劝诫可以从感情色彩很浓的要求以精心推理为基础的巧妙催促而各不相同。一个学业失败或被排除在音乐体育活动之外的儿童常常需要比娓娓动听的道理更有力的东西来消除其自愁自怜的情绪;一个被迫逃学的学生可能需要教师充满热情地劝导,鼓励他(或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一个受种族主义思想盅惑的青年可能并不怀疑这种草率的易伤民族感情的思想,直到他感受到老师在道义上的强烈愤慨时才有所改变。学生要变成有能力捍卫值的成年人,就需要看到老师也能这样做。

劝诫的使用要掌握分寸,决不能远离所讲的道德。不过,有些时候教师必须激起年轻人最美好的动机,鼓

励他们向特定的方向前进;有时又需要推心置腹的交谈。正是承认有这样特殊的动机,帕斯卡尔(Pascal)才说,“心中自有其道理,这种道德无法用理智去解释”(The4.环境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具有自己的规范礼仪、权力关系及学生的行为和学业表现的标准。在一个有效的课堂里学生互相尊重,相互影响,可以达到优秀标准,学生也为此感到自豪。创造这样一个有预期目的环境是好教师跟平庸教师的不同之处。课堂环境的主要因素就是道德教育氛围。教师须考虑诸如此类的问题,如课堂规则合理吗?学生可做得到

吗?竞争和合作之间存在较好的平衡吗?对个性和集体责任的培养是否都注意到了?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没受到伤害的同时也受到了挑战?有关“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是课堂对话的一部分吗?环境中存在一种“期待”(expectation)效应(这又是一个E),即期望学生有某种行为。某些情景和人物可以唤起他人的特殊反应,在这种情景下,个人感到有压力去按特定方式行动。一个教师期望学生合作和相互帮助的课堂,有助于学生产生利他主义的思想和行动。

没有得心应手的技术手册来帮助教师创造一个德育课堂环境,也没有一个课堂环境一旦建立就能维持下去。课堂教育环境受到课堂外条件和因素的极大影响,如敌对的学校环境或旨在享乐的社会环境,教室环境的建立和维持需经历持续不断地斗争,但正是这个日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过程才使得教室环境有着强大的教育作

用。

5.体验

约六十年前,当美国还是以农场主和零售店主为主的国家时,年轻人对他们的家庭来说也是关键的经济来源,他们在农场、小商店或家里干零活需要养成责任感,他们也确信自己具备了生活的知识。相比之下,现代青年知识丰富,经验不足。随着经济、生产方式家庭大小结构的变化而彻底改变了,今天的年轻人是不稳定的小家庭的成员,现代化的住房提供给儿童的除了洗衣服、洗餐具、送垃圾、修剪草坪外,很少有艰巨的任务,这些很难形成坚定的自我概念。按照上一代人的标准,如今的青年生活在一个寻求刺激、逃避现实、自我中心,享乐为主的世界里(如音乐电视、色情、吸毒、闲逛等),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有上述的体验,使他们摆脱自私自利的束缚。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这种体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使他们对别人也能有所奉献。如让他们帮助老师和其他学生,大一点的帮助幼小的学习功课和掌握体育技能,帮助老师,图书管理员和其他职员干一些日常杂务。还有一些校外计划,如让学生对处境困难的人提供服务,到人手不足的单位(如退休养

老所或日托托儿所)无偿服务,学校在其中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这些校外计划教给学生有效助人的技能,使得年轻人明确自己是和别人联系着的个体,从而有了道德认识和道德行动相结合的需要

下载论二战后美国教育发展概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二战后美国教育发展概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育发展概论

    数学教育发展概论1、国际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点(课程目标方面)。(P41) 2、我国未来数学教育改革的动向。(共6条,重点是“大众数学”)(P59--P65) 3、对现行考试制度的建议。(P65—P6......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苏联对东欧推行的政策之比较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苏联对东欧推行政策之比较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又由于美苏两大国战略利益和政治目标的不一致,日益形成以美苏为核心的两......

    美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近况(范文)

    --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 何人可教授 一、美国工业设计教育概况 根据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1998年的调查,在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注册名单中有49所院校提供工业设计的学士及研......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从1783年美国独立到19世纪末,美国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美国经济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迅速跃居世界经济的前列。美国内战结束后,奴隶制的废除,更是......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五篇范例)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工商系09(2)班第五组学号41至50号一、二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有两大阵营:以德意日为主要代表的轴心国和以中国、美国、苏......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二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二 一、是非判断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2、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

    论当前教育发展形势

    直面我国教育现状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及改革发展方向 【摘要】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备受世界各国所关注。在我国迈入“十二五”的开局之......

    美国政治制度优缺点概论

    比较政治制度美国组 针对美国政治制度,我组将分别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联邦制度、政党制度、公民权利、选举制度等五个方面来分别探讨其优缺点以及感想。一、 三权分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