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时间:2019-05-13 08:3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一篇: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李刚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2011.10.18

我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破除“轻视”、“片面”、“单一”观念,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动我市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为实现巴中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作书面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省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洪流等出席会议。李刚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近年来,巴中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民办教育蓬勃兴起,学前教育有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藏区“9+3”免费教育有效实施,中职教育规模明显扩大,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推进了国民素质提升、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凝结了老师们、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

李刚指出,目前,全市教育总体上正处于升级转型阶段,但还存在重普教、轻职教,人口多、人才少,基础教育强、高等教育弱,城镇超大班、农村超小班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市教育升级转型必须闯过的难关。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一要破除“轻视”观念。目前,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发生了偏移,部分学生轻视读书,部分地方轻视教育投入。要深刻认识到,对巴中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才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教育是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支撑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二要破除“片面”观念。要防止只注重人才教育,而忽视人格教育、人文教育。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既要注重人才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励志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破除“单一”观念。一定要用世界的眼光、现代的思维,超越巴中现实来思谋教育问题。坚持把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与人的需求相联系、与未来的需求相联系、与发展的需求相联系,注重与上级的规定相结合、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与家长的预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统筹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李刚要求,要着力在重点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标准化。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舍设施、文体设施、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等,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要按照现代化教育和学校标准化要求,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3年内全市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再上一个新台阶。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尤其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及时整改,坚决杜绝学校发生安全事故。

二要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坚持规模、速度、效益相统一,走内涵发展、全面提高的路子。义务教育要突出“均衡性”,学前教育要突出“公益性”,高等教育要突出“特色化”,解决好与地方发展互动问题。要大力倡导和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把教育重心由“增长知识”更多地转向“提升能力”,把考后就忘的“假知识”变为一生受用的“真素质”,把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实践能力。

三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巴中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而言,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改善,抓社会和谐。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就业创业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突出以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按照构建四级职教体系,实施五大工程的总体思路,打造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加快把我市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

四要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建立长效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市教育局要抓好全市教育工作指导,把管理的触角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县(区)要把教学管理贯穿于抓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定目标、定任务和实施业务指导,担负起管理学校的重要责任;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完善内部各项管理机制。特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奋发向上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和浓厚学习氛围,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来熏陶、感化、培养孩子。

五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第一要素。要认真解决教师队伍的结构问题,着力解决教师敬业精神问题,努力造就一大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对教育有真感情的教师队伍。同时,要着力解决好传统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方法融合的问题、学校和社会融合的问题、教师和社会融合等问题。

六要统筹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坚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注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要根据人口增长、新区建设等因素,优化学校布点,整合教育资源,扩大规模效益,提高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的突出矛盾。

李刚强调,发展教育、人人有责。要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工作局面,为跨越式推动巴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领导,把教育纳入重要日程,经常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实际困难。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要真正把对教育有感情、有思想、有水平、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教育管理人才选拔出来,让真正懂教育、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来办教育。要加强治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安全网络,维护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和谐稳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形成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教育主管部门要放手用心履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教育发展规划和业务指导工作。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行业风气。要高度重视和推动教育人才培养、名师、名校长培养。加快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和教师准入、流动、退出、考评、奖惩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敬业奉献,自觉加强学习,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知识水平和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能力;要潜心育人、甘为人梯,严谨务实、勇于创新,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充分展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崇高师德风范。

李刚最后强调,教育事业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承载着巴中加快发展的希望,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责任十分重大,使命无比崇高。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省委“四个特别”和市委“三个超常”的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全市教育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陈兴国作工作安排。副市长李树海主持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总工会主席朱冬,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桂英,市政协副主席李茂群出席会议。

第二篇:和谐社会的动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和谐社会的动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是活力迸发的社会,而追求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活力的源泉、动力的支撑。因此,科技部门理当义不容辞,成为先行和表率,通过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化大科技意识,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落实我区“科教兴区”的目标重点,统筹各种科技资源,通过创新集成,提高技术、人才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营造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塑造“滨海奉贤”新形象,建立坚固的基石。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把科技作为发展的重点和动力,许多国家都在制定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力图抢占发展和竞争的制高点。

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发展中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前进中的和谐,科技创新是和谐社会的活力源泉和智力保障,是迈向知识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一个艰巨和宏大的社会进步过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结构调整,建设和谐社会,为加快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加强自主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国家竞争力,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这个思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构想,制定“科技登山行动计划”。按照“区县抓活力”的要求,区委、区政府以“创新、产业化”为主题,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制定了《奉贤区科教兴区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以此全面推动奉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对科技工作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极大的推动,同时对科技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科技主管部门的,我们乘势而上,率先垂范,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进一步增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推动科技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公平、公正和安定的社会,同时还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是保持持久发展的活力的基本动力源。近两年来我区科技进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自主创新,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效地改变了奉贤工业产品和产业结构,这些产业已成为奉贤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亮点。

全区共有市、区两级高新技术企业87家,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5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7.6。2004年新增民营科技企业545家,至年末全区累计登记民营科技企业3272多家。在2003至2004年间,组织认定的40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实现销售收入25.83亿元,区财政为落实“18条”政策而支出的税收奖励和各类行政性收费补助的金额超过2000万元,为企业和科技人员在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起步阶段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奉贤,如中国普天,日本先锋等。同时引导企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意识,2004年申请专利917件,比上年增长68.3,其中7项新技术项目获得国家金奖。技术改造审批项目251项,投入技改资金14.83亿元。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中国名牌产品1只,国家免检产品3只,上海名牌产品18只,中国驰名商标1件,上海市著名商标9件。

两年里共取得国家级各类项目立项16项,得到科技部7228.5万元的无偿资助,其中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获得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立项,获得6760.25万元资助;获得上海市科委各类项目立项48项,得到市科委465万元无偿资助;组织审核奉贤区创新计划项目143项,无偿资助661.5万元。积极实施工业项目的挖潜改造项目,共批准技术改造项目106项,财政补贴1017.3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更好地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

模。

(二)、注重政策引导,激发企业科技投入

奉贤区委、区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奉贤区科技创新计划的通知

”“关于加强奉贤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今年,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贯彻《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实施要求,围绕区域发展总体目标,认真编制科教兴区规划,先后编制出台了《奉贤区科技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奉贤区工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意见》、《奉贤区科教兴区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等,为奉贤科技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坚实的基础。

2003、2004两年来,区财政分别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246.12万元、1830万元,用于资助工业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和农业的试验与推广等。同时也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利实施的资金投入,根据全区对87家高新企业的年报统计,两各项科技投入分别为5.75亿元。2004年区财政还设立了科教兴区重大项目基金2000万元。设立了300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全年科普经费从原有的3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人均达到2元,保证了科普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几年来,在科技政策的引领下,上海绿人生态经济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先锋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航星通用电器有限公司、人本集团等一批资产千万以上的科技领军企业正迅速成长,加快科技企业产业化进程,资产规模稳步扩大,成为奉贤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落实到位

随着政府职能从刚性监管向柔性服务转变,科技部门在落实国家及市、区相关扶持政策时,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实现零距离服务。

近年来,我们先后成立了集农业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各类现代农业中介服务,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展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专业孵化器,全面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网络及服务体系;组建了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首个市郊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企业服务提供了一个高效、准确、规范、优质和便捷的“一门式”服务平台,加快知识产权技术和成果的实施及产业化;成立奉贤区科技企业联合会,将各高新企业组织起来,实现多渠道的沟通和互动,向其宣传政策,倾听企业的建议,协助企业解决困难。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公众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恩惠。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参加“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五周年成就展暨首届创新人才精英赛”、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的市科技下乡活动、以“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科技创造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以“中小企业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区科技论坛。成立了以各企业产、学、研一线为主体的区科技专家联谊会,并在南桥镇的文化活动中心的文化广场建立了大型电子画廊,启动了一批科普宣传画廊。前不久,为了营造“科教兴区”的良好氛围,展示科技企业风采、科技人员英姿,我们主办的“科星璀璨映滨海”科技企业文艺专场获得圆满成功,成为今年“相约滨海之夏”系列广场节目的新看点。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满足了公众提高科技文化的诉求,增强了科技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寻求突破,找准科技进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按照《奉贤区科教兴区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打造“滨海奉贤”的四个“基本形成”的目标,找准科技进步在构建合谐社会的切入点,要注重“五个突破”。

(一)、在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发展上有新突破,努力建设“实力奉贤”。

和谐社会必须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后劲足与优势产业竞争力强、具有可靠实力基础上的和谐。从当前奉贤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运行质量来看,生产力竞争水平还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还有待扩大。因此,急需走出一条以科技发展和创新为主导,带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尽快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全面提升新型产业技术水平。同时,在传统产业中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为补充的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增加全社会的科技投入;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的“市区联动”,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努力营造依靠科技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为实现奉贤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实力支撑。

(二)、在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有新突破,努力建设“样板奉贤”。

“三农”问题是构建奉贤和谐社会中一个可以大有所为的方向。奉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有效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将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业的形成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要着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切实解决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的技术瓶颈制约。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重点加强现代农业专业孵化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中心等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着重做好农村远程教育网的建设,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的示范和人才、资金向园区集聚等。

(三)、在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有新突破,努力建设“生态奉贤”。

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要有紧迫感,坚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切实把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能耗型向节约型、污染型向环保型、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生产技术工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绿色GDP和循环经济,力争把奉贤建设成一个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区。

(四)、在加强与区域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有新突破,努力建设“开放奉贤”。

和谐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开放前提下的和谐。应对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构建奉贤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扩大区域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必须创新思路:一要按照产业政策导向,把区域间科技交流合作的着眼点放到寻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强的项目上来。二要针对土地暂停审批等要素资源制约,必须加快内涵式发展,要提高规模企业的外部嫁接水平和吸纳能力。三要进一步扩大与区域间的科技交流合作,重视产业化高新技术的引进,探索区内优势技术向下游地区转移的政策措施和发展途径。

(五)、在全面培植干部群众科学精神和素养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建设“素质奉贤”。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体公民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注重“四个体现”:一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科技素养的培植上;二要体现在对科学方法的掌握上;三要体现在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上;四要体现在群众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上。以保证全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能满足构建奉贤和谐社会的需要。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三篇:关于为实现三大目标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模版]

关于为实现“三大目标”提供人才智力保障的研究与实践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三大目标”而奋斗的动员令,同时,提出要在打造人才高地上取得突破。我们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人才工作的艰巨和急迫。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不低于”的要求,边学习、边思考、边谋划、边实践,深入调研,明确工作方向,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全市人事系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为实现“三大目标”提供人才智力保障的工作方向

在打造人才高地上取得突破,是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动员全市上下向“三大目标”挺进的背景下提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打造--市人才高地,就是把--市建设成为人的才华受到充分尊重、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价值得到充分承认的城市,创新人才得到支持、创业人才容易成功的城市,国内外优秀人才向往、对人才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我们发动全市各级人事部门按照这一目标,从“孔雀东南飞”问题入手,对如何在打造人才高地上取得突破,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以下方面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一)“孔雀东南飞”反映了人才流动规律。首先,人才流动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东北特别是--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动作都比较大,这势必要求人才资源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一些纺织企业关闭后,原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不得不流动到其他行业、企业,有的就流动到东南沿海地区。另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带动人才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竞争力。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谁改革起步早,经济发展就快,人才竞争力就强。东北地区特别是--市,国企众多,改革难度较大,这个时期出现人才外流难以避免。其次,人才流动是人才个体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正常渠道。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是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人才个体没有自主权,一次就业定终身,一切听从组织安排。这种体制下,根本顾及不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很难避免人才积压的现象,同一专业、同一类型的人才在一个单位过于集中,纵向难于升迁,横向交流不畅,确实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企业成为经济主体,人才个体具有了就业、择业和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权,人才职业生涯通道开始畅通。由于改革发展不平衡,改革发展快的地区,人才政策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人才流动通道顺畅,人才竞争力就强,其他地区的人才就纷纷向这些地区流动。第三,人才流动是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由于东北特别是--市,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和束缚很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惯性很强,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人才的自我价值也很难实现,这种情况下很难留住人才。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发展快,企业实行了法人治理结构并实现了新的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的机制,以人为本,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去开发,把企业的目标和人才个人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调动了人才资源个体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和人才的共同发展,因此就具有很强的人才竞争力。第四,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与--市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一些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过剩,如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工商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的在--市市难以就业,也只好到外地寻求发展。第五,有的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市市制定的人才政策,吸收了全国各地的经验,但有的政策落实效果并不理想。认真分析,有制定政策时没有研究落实保障措施,对一些细节、环节考虑不周的问题;也有政策制定部门和政策执行部门工作不协调的问题,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政策执行部门的意见或是政策执行部门没有认真研究,在具体落实时就遇到了障碍或困难;再有就是没有形成责任追究机制,没有建立具体、完善的管理办法;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政策宣传工作没有做好,很多具体政策规定用人单位和服务对象并不了解,这样,政策也不能很好落实。

(二)打造人才高地的关键在于营造适宜人才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好的环境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决定人才去留的主要因素。打造人才高地重点是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新、尊重创造的环境。一是大力营造人才创业环境。应在全市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引导各类人才从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施展才能、本领和抱负。比如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到一线、到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上发展自己;比如积极支持领军人才走出“书斋”、“大院”,领头闯市场、创大业;再比如,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连接渠道,力争使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首先在--市转化、首先在--市创造价值。二是大力营造人才创新环境。如果没有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人才即使不走也会消沉。我们应该以创新论

英雄,鼓励人才敢为天下先,保护好人才不断创新的热情和激情,始终给人才以参与创新的信心和机会。比如,加强各类研发中心、孵化器建设,为人才创新搭建平台;鼓励企业增强研发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等等,真正让--市成为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企业、新产品孕育萌发的沃土。三是大力营造“四尊”环境。一个环境优良的城市必然是一个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城市。应从人才流动到信息共享、从创业融资到生活便利、从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到完善人才市场体系等方面,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法制环境、激发活力的创业发展环境、条件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心情舒畅的人际和学术环境,同时,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重要贡献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重才、惜才、用才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

(三)打造人才高地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人才机制。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体制和用人机制的竞争。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实践已经证明,引进一个人才,不能成就一个产业;流失一个人才,可能毁掉一个产业。从引进人才的内在规律和成功的经验看,应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与重大课题攻关结合起来,与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应突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特别是院士级高精尖人才。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作为一种核心资本,必须在流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应打破人才的乡、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壁垒,实现各类人才队伍之间、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互动、国内外人才之间的彼此贯通和相互流动。要鼓励人才到基层、农村和生产一线、艰苦地区工作,解决我市人才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三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专院校应面向市场、面向--市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应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探索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开发人才资源的多元投入机制。尤其要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使其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好。四是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孔雀东南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在我们这里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激励。要完善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分配制度,真正使一流人才、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要密切政府与人才之间的沟通联系,定期向各类人才特别是外地人才、外国专家通报--市推进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有关信息,使他们增强在--市创业发展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要积极探索建立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人才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积极探索实践,为实现“三大目标”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根据上述调研成果,我们以营造环境、创新机制为着力点,从人事部门职能出发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力争在三五年内,通过引进和培养,使我市拥有的院士、领军人才、博士、外国专家和研发团队等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把我市建成东北地区创新型人才高地、全国重要的人才开发基地和优秀创新人才聚集区。围绕这个工作目标,今年以来重点抓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引进外国专家和海外学子。全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500人次,引进国外研发团队42个。成功承办了2006年中国国际人交流大会暨高新技术展,签定引智和高新技术合作协议及合同56个,引进国外专家133人;邀请日本专家来沈传授技术,实施了“一村一品”引智项目示范推广计划,重点支持了10个示范引进项目;实施国家重点资助引智项目80项,解决技术、管理难题1000余项,争取引智经费700余万元;加强了全市16个引智推广基地和农业引智示范基地建设;录制了《海外学子在--市》专题片,广泛宣传了海外学子在--市的工作业绩。引进外国人才智力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有的完成项目填补了国家空白。

(二)大力引进、培养国内高层次人才。今年共引进博士后150余人,博士320人,硕士2700人,分别比去年增加20%、39%、72%。我们采取了引智与引资、招才与招商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企事业单位到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招聘活动,如一次在西安就招聘了1231人;我们深入到韩资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举办了专场招聘会,69家韩资企业、5000余名求职者参会,推荐岗位2187个;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赴清华大学参加博士后人才招聘洽谈会,已引进5人到--市工作;为34760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了职称;积极开展“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推荐工作,向省推荐了74名专家,其中有4名专家入选为国家层次“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配合市人才办开展了省、市优秀专家推荐、评选工作,有97人被批准为省优秀专家,有100人被批准为--市优秀专家。

(三)完善制度建设,狠抓政策落实。按照全市科技工作会议的部署,起草了《--市市创业资助办法》(已报市政府行文),现已受理215家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我市领办、创办科技企业的资助申请;采取特事特办等方法,帮助企业解决引进人才中遇到的子女入学、家属安置、落户等具体问题20多项;为企业特需人才开展了特殊人才寻访(猎头)服务业务,已为企业寻访到21名高级研发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并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经费资助制度,已资助5人;制定并实施了企业博士后资助暂行办法,已资助24人;组建了由驻沈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的255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高级专家创新服务团”,与150个重点企业的重点项目中的技术难题进行对接,已有20个技术难题被服务团专家承接。

(四)全面启动了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在全市启动了“555”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从今年起,用5年时间,为我市5个重要领域培养5万名中高级创新型人才,今年,已组织开展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公共科目的培训;组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境)培训、考察,今年已组织了17个培训、考察团组,有167名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境)培训、考察;组织开展了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工作,有71名企业管理人才参加培训考试取得了高级经理资质资格;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基地3家,全市进站博士已达到200人,同时启动了市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站工作;完善了政府特殊津贴人选推荐选拔方式,由行业专家组成评委会,并将推荐指标向工业生产、科研一线倾斜,今年已推荐8人;制定并实施了村村培养大学生计划、致富能手培养计划、乡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五)加强了党政人才能力培训。贯彻国家公务员法,开展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今年共培训729人;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组织开展了政府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开展了乡镇长培训和实地考察;围绕提高公务员工作效能,举办了9期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班,有990名公务员参加了培训;针对军队转业干部人才队伍的特点,开展了“适应自主择业、提升创业能力”的培训工作。

(六)加强了人才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建立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数据库、人事编制政策信息库、高中级专家数据库、外国专家智力数据库、海外留学人员数据库、重点项目人才需求信息库;与900多名现在国外的留学人员和200多个海外人才服务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开辟了院士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确定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市军区总医院、省人民医院为在沈院士医疗的定点医院,按省军级干部的医疗条件和标准,为院士提供就诊、体检、住院等医疗服务;建立了与在沈院士的联系制度,通过院士所在单位填报《在沈两院院士情况调查表》和召开座谈会调查了解,较为详实地掌握了在沈两院院士的基本情况;编制完成了《--市地区人才开发目录》。

(七)进一步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组织开展了《--市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修订稿已基本完成;加强了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清理违法、无资质的私招滥聘人员活动;通过中国--市人才市场为1.5万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工作岗位47.6万个,107.9万人次参加了交流。其中,辽宁中部城市人才交流大会和东北地区高级人才竞聘会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八)进一步加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今年,共接收大学生51888人,就业率为84.5%,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2.65个百分点。建立并实施了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在全市确定了113家企业为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177名毕业生进入见习基地见习;举办公益性毕业生就业专场交流会47场,4.1万人次毕业生参加了交流;引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已为142名毕业生办理了《自主创业证》,有124名毕业生领取了营业执照并挂牌营业;开通了--市人事网毕业生就业专栏收集了125家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提供就业岗位1630个;收集到毕业生求职信息1840条,实现网上双向选择就业的达1220人。

总结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还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构建--市人才高地方面整体突破的幅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二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三是各项人才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强落实。四是人才服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五是部分干部群众中传统意识还相当浓厚,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有待于进一步确立,等等。

三、继续改革创新,为实现“三大目标”做出人事部门的新贡献

2007年,是--市向“三大目标”迈进的第二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创新年”,也是解放思想、加速振兴的关键年。人事部门要突破自我,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增强人才凝聚力,激发人才活力,取得人才高地建设新突破,为我市实现“三大目标”、确保“两个不低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全年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10万人,其中博士后200名,博士400名,硕士3000名,外国专家2500人次,成建制研发团队200个。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壮大在沈院士队伍,全年引进和培养院士5~6名。抓住2007年院士评选年的契机,汇请省相关部门及有关科研院所做好我市院士的推选和宣传工作。加强与中科院--市分院的工作联系,建立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紧密联系,掌握两院院士的基本情况;同时,与“沈鼓”、“沈重”、“--市工大”等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推动这些单位拟定院士引进计划,落实重点引进的目标人选,并结合重点课题和项目,下大力气做好院士引进工作。积极与中国工程院沟通联系,争取由市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人才与项目合作协议,根据项目单位需求,聘请工程院相关学部的院士进行具体咨询、指导与合作。组织开展“百名院士--市行”活动。组织院士参观“机床”、“沈重”、“沈鼓”、“东药”等重点骨干企业,宣传我市的引才引智政策与项目对接方案,加深院士对我市的了解,促进院士智力与我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接。二是实施领军人才开发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与“百千万人才工程”相衔接,按照“道德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的基本条件,在基础研究、应对开发、经营管理、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选拔领军人才100名及领军人才助理300~500名,组成创新团队100个。对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给予必要支持。对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实施目标管理,突出对创新能力、业绩贡献、领衔作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同时,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领军人才及其助理。三是进一步推进博士后工作,全年力争引进博士后200名。全年国家级工作站拟增加2~3家,省级工作站拟增加4~5家,市级工作站拟增加30家。编制《--市市吸引博士后科研项目汇编》,指导企业制定招收博士后的优惠政策及管理办法,协调企业与流动站签订联合招收博士后的协议。把博士后人才引进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用国家实验室吸引博士后人才,用博士后人才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四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效机制。以项目为载体,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力争与“清华”、“北大”等高校在人才与项目对接上,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面向全国,重点盯住西安、武汉、兰州等中西部人才集中地区以及大连、长春、哈尔滨等东北人才重镇,招才引智,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五是建立专家咨询服务体系,全面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形成制度,全年力争完成80个技术难题的项目对接。同时,继续做好企业技术难题的征集工作,促进高级专家智力服务与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对接。

(二)大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一是以13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编制发布人才开发目录,引导各类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向重大科技专项集聚,引导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二是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人才带成果、带项目、带专利来我市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启动资助政策,力争全年经审核认定给予资助的创办科技企业不少于300家。三是为“工业立市”服务,大力推进“555”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对应度。围绕--市机床集团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及试验检测平台以及--市鼓风机集团的螺杆压缩机开发和余热回收热泵开发技术难题,组织高级专业技术研修班;选拔重点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50名,依托东北大学举办机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教育;对上交税金一千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家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全年计划培养100人。四是适应我市新一轮对韩开放热潮,大力开发韩资企业紧缺人才和韩语人才。到延边等地招揽韩语人才;举行韩语人才专场招聘会;举办韩语大赛;建议教育部门调整我市朝鲜族职高专业设置以适应我市对韩语人才的需求。五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村村培育大学生计划、致富能手培养计划、乡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聘请外国专家,召开项目推介会,大力推广“一村一品”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采取措施,引导人才资源向农业第一线和农村聚集,促进城乡人才交流。

(三)提升人才国际化程度。一是大力集聚高层次海外人才。加大海外人才集聚工作力度,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外国专家规划;设立联系和集聚人才的海外联络处;建立海外专家信息库和人才(团队)引进绿色通道,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引进海外人才智力提供信息、渠道和相关服务。积极培育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市分市场,加大面向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形成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人才集聚机制。继续加强中国--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孵化器建设,不断健全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的政策措施,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发展。二是促进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在对俄人才交流合作上取得突破。以俄罗斯“中国年”为契机,组织我市重点项目和企业赴俄罗斯开展人才智力对接;以--市理工大学为依托,建立中国--市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在我市文化艺术教育体育领域,开展对俄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加大与外国政府、企业、学术团体等各类机构的交流力度,支持各类人才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资助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国际重大科技计划、科技工程、学术研究,资助优秀中青年科研人员出国(境)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与海外著名高校、跨国公司、人才资源中介机构、专业团体等的国际合作,拓宽海外培训渠道,建立海外培训基地。汇请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在我市建立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聘请欧美日韩等国外软件行业专家来沈培训人才。

(四)大力激发人才活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大力推进公务员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加强机关公务员面向社会招考力度。2007年准备集中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市直机关确定一定数量的处级领导岗位,面向社会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全面优化公务员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对处级领导职数已满的,可先进后出。在各开发区管委会机关进行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流动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超前试点,努力实现用人机制领先、人事政策领先。二是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人事关系的契约化。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度,确定一定数量的处级领导岗位,面向社会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优化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结构。抓住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力契机,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或由事业单位高级人才与原单位签订停薪留职或留薪留职协议,从事与--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行业的工作。三是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分配理念。建立和完善以人力资本市场定价为依据、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形成激发人才创新动力的分配机制。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建立机关、事业、企业同类人员收入水平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才的不同性质、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四是制定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才市场管理、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人才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并强化对现有法规及新制定的法规的落实。强化执法监督,保障人才合法权益。五是开展人力资源配置理论研究工作。与相关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总结近年我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经验,就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使我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更具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五)健全人才开发服务体系。一是完善人才市场培育机制,提升--市人才市场整体实力。加快推进人才与资本、技术、产权等其它要素市场的融合与对接;鼓励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创新,在薪酬设计、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人才管理咨询、人事代理、人才派遣等领域,形成若干人才服务品牌;加强人才市场监督,规范人才市场秩序,促进人才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国--市人才市场的国家级、区域性功能,使之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乃至东北地区人才集散地。二是强化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强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指导和服务力度,落实和创新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开展--市籍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学)率达到85%,确保当年--市籍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三是健全人才统计机制,推进人才服务信息化。完善人才资源统计指标,建立人才的常规统计、抽样抽查、定期普查制度。充实完善六个基础数据库,即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数据库、人事编制政策信息库、高中级专家数据库、外国专家智力数据库、海外留学人员数据库、重点项目人才需求信息库。建立融人才交流、人才信息分析等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人才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才资源信息交互中心、供求信息发布中心。加强各类人才资源信息的分析研究,为人才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服务。四是完善人才服务创新机制,建设“人才之家”。对原有的和新引进入沈的外国专家、院士、博士后、领军人才,实施分层对应、专人负责的跟踪服务机制,建立医疗保健、生活保障、工作环境、资金支持等相关“绿色通道”,形成--市愿为人才服务、人才愿在--市发展的良好局面;开辟人才服务“直通车”,市、区县(市)人事部门选择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和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强属地联系跟踪,完善服务内容,提供全方位与便捷的点对点人才服务;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推进人事编制部门职能转变,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大局、服务人才上来;把工作方式转变到抓政策、抓指导、抓督查,尤其要转变到抓服务上来,寓管理于服务,融服务于管理;把服务范围拓展到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所有制领域以及国内和国外、引进的和现有的人才;把工作效率提高到方便、快捷、优质的程度。各级人事部门要把建设人才之家作为强化服务职能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具体形式,不断采取有效措施,为人才提供“家”一样的服务。

第四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8日)

刘延东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今天就要闭幕了。这次大赛举办得很成功,同学们娴熟的技能、良好的素养和奋发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刚才在获奖选手与企业签约的现场,看到双方满意的笑脸,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在此,向参与大赛的师生和工作人员表示问候和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2008年以来,在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和现任书记孙春兰同志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教育部联合天津市政府、国家有关部委、社会团体和行业组织,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展示了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深化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有力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扩大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大赛越办越好,已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新世纪以来,两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职业教育战线围绕国家战略,锐意改革创新,努力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各占高中阶段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人才培养类型、专业、层次的结构更加合理,加快推进了我国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约3100万,每年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千万,有力支撑了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每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超过1.5亿人次,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生产经营培训,较好服务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有效缓解了就业结构性矛盾;中职免学费、国家奖助学金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积极促进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稳定。

当今世界正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才和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胜因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实体经济的价值,提出“再工业化”目标,纷纷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国民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临着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争取主动、赢得未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前不久,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示,要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他还说,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作为本届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加快中国创造步伐,必然要求整体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流技能人才队伍。这就为实现技术技能强国梦、职业教育成才梦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对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切实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基础,作为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途径,作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队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迫切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科学规划,健全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打通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建设与经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要以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今年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务院总体部署,坚持“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方向和“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要求,科学谋划,明确重点,进一步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其他类型教育的关系,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实现与现代产业、公共服务和终身教育体系融合发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传承必须重视技术技能积累的战略意识,切实落实政府责任,凝聚行业企业力量,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解决青年就业为导向。这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转型,使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相适应,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要把技能培训放到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不断满足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的多元多样需求。

三要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依靠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职业教育改革红利。要努力在产教融合、职普沟通、中高职衔接、行业企业参与、“双证书”制度以及完善就业政策、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地位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管理,打好组合拳,推进教育和生产过程相衔接、教育和劳动制度相配套、教育与市场评价相结合,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格局。要尊重基层首创实践,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协同创新,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推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迈进。

四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要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要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和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提高职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职业教育。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献身职教事业、关爱职教学生、安心职教工作的敬业精神。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的精细化,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强督查,严防浪费和腐败现象。

五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完善保障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能力。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加快制定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引导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深化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推动合作办学、联合招生。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监管,确保用好每一分钱。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积极推动中职全部免学费、提高助学金资助标准,扩大高职奖助学金覆盖面,让政策的阳光惠及每一位学生。

同学们,知识照亮人生之路,技能铸就美好未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大批技能型人才,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前途光明。希望你们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打牢基础,砥砺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希望你们自信自强,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以智慧勇气战胜困难挑战,赢得社会尊重;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学以致用,一步一个脚印,把个人梦和职业梦融入国家梦和民族梦,用自己的双手开创成功之路和幸福生活,让青春更加绚丽,让人生更加出彩!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事关国家全局和民族未来。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齐心协力,努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再创辉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南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学焦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其核心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三农”问题之外做文章,着眼于减少农民,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南溪作为地处西部内陆的丘陵农业县,加快劳动力培训转移,不失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工业化发展为农民“进厂”创造了条件。

近年省市先后提出工业强省强市战略,处于成渝经济带次区域中心和宜宾、自贡、泸州三市交界处、又具有长江水运优势的南溪,必然成为承接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工业转移的目的地。同时,《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及到2020年总体规划纲要》将南溪县的罗龙镇、裴石乡规划为宜宾重点工业发展带的核心。这些都为南溪发展工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2007年,南溪县以超常规举措推进“五年内打造百亿工业大县”进程,制约工业发展的要素瓶颈逐个破解。罗龙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采取市县共建模式正式组建,《罗龙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获得批准,完成了罗龙工业集中区1.96平方公里土地规划调整。随着工业平台的搭建、长江航道整治、宜南快速通道、宜泸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顺利建设,南溪在宜宾甚至川南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工业配套条件正在凸显,五粮液、丝丽雅、天原等企业集团相继落户南溪。未来几年,人才需求将是南溪发展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南溪县现有的县情需要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南溪现有人才资源匮乏,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仅占社会从业人员的18.2%,比第一产业少37.1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少8.3个百分点。

(二)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变型”奠定了基础。

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是发展生产,而促进生产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目前,南溪县农村人才库储备各类人才1万余人,其中种植业5250人,养殖业2996人,工程技术类仅1085人,经济管理类仅487人,运输业仅430人。以市级试点示范新农村罗龙镇长江村为例,全村劳动力(18-60周岁)1357人,但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仅有164人,取得农民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不到150人,所占比例不到15%,全县的水平还相对更低。当前,打工经济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外出务工使农民从“田间”跨入“车间”,从传统农民变为“产业工人”,从封闭的内陆转移到沿海开放地区,解决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技术,积累了管理经验,不少人返乡后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们把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方法带回本地,在家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增加从事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占有,为农业走规模经营之路奠定基础。第三,劳动力培训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从近几年南溪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特别是自然条件较差乡镇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广州万帮鞋业有限公司,南溪人在当地形成了上千人的“南溪村”。2007年,南溪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1.2亿元。

(三)城镇化建设为农民“进城”拓展了空间。

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非农化进程,而且方方面面也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发展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这对于贯彻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更多迁入城市的失地农民如不加快培训实现再就业,将会带来大量尖锐和复杂的社会矛盾。

二、整合资源抓住关键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化转移

(一)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领。

南溪县教育资源丰富,全县有职高1所,普高5所,各乡镇均有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居全市前列。在劳动力培训中,可以结合“农民工培训工程”,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因人施教。一是实施多样化办学。对农民工的培训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把课堂开在工地、车间。学制上也可以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班结合的形式,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教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光盘,使农民工在业余时间自学。二是层次化办学。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稍高、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要求不太高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容易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三是多元化办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举办针对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学校和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合作,实行“定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

(二)整合组织资源强化中介职能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出口。

在资源配置上,要整合政府部门、劳务中介组织、信息部门等社会资源,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推介和劳务信息的搜集、发布等工作。在管理体制上,要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各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形成全社会都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对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摸底。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利用农业、统计、民政等部门的资料,分类建立了农民档案和农村劳动力求职、就业跟踪管理台账。二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从市场需求出发,打造类似“川妹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三是加强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建立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定期联系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到劳务输入地同就业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外出务工人员在当地企业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用人单位和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四是注重培育中介市场主体。要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就业部门公共职业中介机构作用的同时,积极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政策,采取边发展边规范的方式,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机关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举办、领办、创办各种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建立更多的服务载体,开辟更宽的服务渠道,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培训、职业介绍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五是强化宣传和营销。整合行业优势,放大行业亮点,打造行业品牌,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把劳务品牌推向国内劳务市场。

(三)整合发展资源强化经济实体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南溪县三次产业比为 29.5:37.2:33.3,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二三产业结构还需大力优化。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拓宽就业平台,就近、内部消化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

一是全力推进工业强县。第一,抓住市委、市政府构建沿江工业走廊的机遇,完成罗龙、九龙两大工业集中区规划并加快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园区“三通一平”建设,以优越的工业发展条件,吸引市内外企业产业转移、宜宾新上工业项目入驻园区。第二,壮大现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化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促五粮液药业做大做强,加快红光制药、文龙药业、仁和中药饮片等企业发展,形成医药产业集群;扶持天蓝公司、北方红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建成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钠盐基地和精细磷酸盐生产基地,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利用原军工企业的人才、技术、资产、市场等优势,促进红光机械、南山射钉、恒旭铝塑等企业扩大再生产,壮大机械加工产业集群;引进丝丽雅集团扩张项目,吸引沿海纺织企业,培育发展纺织业,发展壮大纺织产业集群;以豆腐干证明商标和申请原产地保护为手段,扶持豆腐干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张,发挥南溪酿酒业的传统优势,引导酒类企业扩能技改,提升酒类企业竞争力,做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一路二水三产业”为切入点,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扶持富民白鹅、文龙药业、徽记食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发展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优质无公害蔬菜、种草养畜(禽)、优质水果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力争进入全国“蔬菜发展核心区域”,以“四川白鹅”和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0亿元,建立优质水果基地8万亩;因地制宜发展好蚕桑、西瓜、竹笋、中药材、大豆、水产等特色种养业。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食品安全认证,培育5个以上省级绿色无公害品牌。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小城镇。一方面,依托工业园区、道路、码头、港口,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挖掘县城对第三产业的辐射功能。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新建一批专业市场,实施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吸引周边第三产业项目入住南溪。同时,依托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促进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三、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好务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健全举报投诉处理制度,坚决查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通过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给付保障制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促进农民工较多、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及时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对因拖欠工资、工伤待遇问题申请仲裁的案件,视情况减免农民工个人费用;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支持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会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集体合同;实施较为宽松的户籍管理制度,创造条件让那些已连续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劳动者定居下来。同时,搞好三项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不缺位。一是做好信息服务。设立用工信息网点,或雇用长年外出务工农民为特聘信息联络员,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反馈,建立用工信息预测预报体系,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用工信息网络,避免劳动力务工的盲目性。二是做好法律服务。通过律师协会、劳动部门等协调解决劳资纠纷,积极为劳动力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集中力量解决好拖欠和克扣农民工资、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和职业病防护无保障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搞好证卡服务。为了方便流动中的务工人员办理各类证件,公安、劳动部门和乡镇等可将办公桌摆到汽车站、码头、港口或农村院坝,以方便务工人员办证、换证。另外也可在外出务工人员聚集较多的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开设办事处,受县内相关部门委托代办各种证件手续,如临时身份证、边境证、生育证等,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

下载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