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刘赫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读完《我的教育思考》这本书,书中所有的文字集结成与我内心中的共鸣,促使着我对教育的现状开始自我思考。本书的作者,李镇西本立志于文学,却阴差阳错地做了教师,但是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他觉得如果没有教师这个行业是无法成就他的文字,如果没有对文学的热爱也无法成就他对教育的思考。如今,社会充斥着浮躁气息,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对孩子与家长们就是送去了福音,那才是真教育,真幸福。
真实的教师,诚实的教育。作者曾任教多年,有丰富的从教经验,在教学方面最具有发言权,在教育过程中,一边创新自己的教学,一边思考如何让教学更有新意且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体制下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他写下了《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等一些看起来平凡却暗含着深刻思考的话题。
尊重每一个孩子。作者提出的尊重每一个孩子绝不是一句夸夸其谈的大话,而是发自内心地发现自己与学生间根深蒂固的地位,以更真诚的态度去走进每一个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不尽向我们诠释了民主教育对人的尊重性,还从心灵间的对话使我们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孩子捍卫尊严,才能让教育的发言更有力量。
拒绝教育的虚假。教育作假,应接不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应试教育,而是教育的行政化和教育作假。学校主管单位太多,部门管理拥挤现象,校内机构复杂化,导致教师的非教育工作量加大。各种比,各种演,各种课,各种做样子,走形式。老师们疲于应付,最后一切都流于形式,在每一次“完美的形式” 中渐渐的教育走向了不归路。因此教育赝品—“虚假教育”隆重登场。其实若真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不尽是主动学习权,还有真正的受教育权。
教育应该脚踏实地。作者如今任校长一职,在制度掌权的今天,他却能平和心态地对待教师,他于教师以心换心,发现教师的长处,对缺点也不避讳,情深意长地发自肺腑地将教育的真谛传授给他们。所以他写下了《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你还可以更幸福》《也谈班主任兵法》等等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校长的努力,一位真教育家的内心。纵使现在社会充斥了众多对于教育的不平,作者也绝对没有丧失信心,他坚信制度不是造成一切后果的根源,重要的还是个人的素质。
阅读时教育前进的动力。作者认为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是阅读,尤其在教育行业,更要做到“与书为友”。他与老师们一起阅读,督促他们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氛围。对于自己的书,他认为绝不能强迫老师读,而是应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读,而心甘情愿就要把书写得平凡,但平凡却不意味着肤浅,他认为平凡中一样可以寓意深刻。把教育理论搞得高深是错误的,作者应该力图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所有的读者都愿意读喜欢读。
作为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名师名校长,还能够对教育的各种现象这么敏感,的确很不简单。很多名师走上从政的道路以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传化成为了一个官场中的官员,早早脱离了教学一线,离开了学生,所以对教育变得越来越不敏感。可是李镇西老师还能够用一颗童心,用一颗爱心,单纯的去看待我们眼中那些习以为见的事情,怎能不让人感到钦佩。教育其实就需要这样单纯和幼稚的老师,就需要这样理想主义的校长。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这样单纯一点中国的教育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希望教育”。
刘赫
第二篇: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1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中文“。刚刚读到总序中的文字顿觉自己竟有如此相似的经历。一种特别的情感与欲望让我一口气读完了李镇西校长的30年教育感悟精华。
且让我套用书中的文字开始我的感悟。”20xx年高考时,我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英语”。毕业后一直钟爱自己的专业,所从事的工作都与英语相关。20xx年分配到职工新街小学后更坚定了自己对英语的热爱与执着。李校长在“真教育、真幸福”中谈到“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在追求真教育的同时,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更为重要,因为”优秀“教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而且就在我们身边,或者就是我们自己。”的确,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实践自己的教育,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踏实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带好每一个班集体,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幸福至极。
从“真教育”到“尊重每一个孩子”,从“拒绝教育的虚假”到“脚踏实地做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教育要从爱出发,它是教育的起点和条件,而且还要会爱,因为这是一种教育智慧,对待学生要质朴、真诚而且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学生便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则是教育的前提。此外,作为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喜好,如同不同植物的喜阴、喜阳,只有了解植物的习性才能培育出鲜艳的花朵。这就需要在教育的同时关注细节,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我很赞同李校长建议教师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是啊,走上教师岗位不应该是的终点,而是学习的起点。阅读更是教师教育的体现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我更要以书为友,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修养,同时在实践教育的道路上不时回头看看,多做反思。因为只有经历了才能回忆,而回忆又是一份经历。
在前行的道路上,我愿把自己比作一只慢慢爬行的蜗牛,只要够努力、够勇敢就一定会爬到金字塔的顶端。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2
李镇西的《我的教育思考》让人喜欢读,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的真诚,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教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读者,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思考。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本立志于文学,却阴差阳错地做了教师,但是这三十年下来,他觉得如果没有教师这个行业成就不了他的文字,如果没有对文学的.热爱也成就不了他对教育的思考。现在社会充满了浮躁,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就是孩子与家长们的福音。
作者曾任教多年,有丰富的从教经验,在教学方面最具有发言权,在教育过程中,一边创新自己的教学,一边思考如何让教学更有新意且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体制下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他写下了《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让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老师,用我的笔吧》这些看起来平凡却暗含着深深的思考的话题,他提出的尊重每一个孩子绝不是一句夸夸其谈的大话,而是发自内心地发现自己与学生间根深蒂固的地位,以更真诚的态度去走进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因为工作优秀,作者如今任校长一职,而在这个岗位上,我们更看出了作者的与众不同。对待教师他以心换心,发现教师的长处,对缺点也不避讳,情深意长地发自肺腑地将教育的真谛传授给他们。所以他写下了《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你还可以更幸福》《也谈班主任兵法》等等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校长的努力,一位真教育家的内心。纵使现在社会充斥了众多对于教育的不平,作者也绝对没有丧失信心,他坚信制度不是造成一切后果的根源,重要的还是个人的素质,面对社会上种种的不正风气,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作者认为这个社会最重要的还是阅读,尤其教育行业。他与老师们一起阅读,督促他们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氛围。对于自己的书,他认为绝不能强迫老师读,而是应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读,而心甘情愿就要把书写得平凡,但平凡却不意味着肤浅,他认为平凡中一样可以寓意深刻。把教育理论搞得高深是错误的……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3
翻阅了最近两个月出版的教育类杂志,一方面尽量对当今教育界专业人士思考的一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尽量深刻地验证自己的一些心得,提高自己思想的层次。坐了几个小时,颇有收获,特别是读了《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第4期刊登的南京师大道德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金生鈜教授的力作《无立场的教育学思维》,感触颇深。本人近二年孜孜以求的“对教育原点问题的思考”同样是面对异彩纷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发展作出的冷思考,接近于金教授谈的核心观点:无立场的教育学要重视对人间、人事、人心相关价值问题的思考。
当下,教育界不少人士的浮躁、功利心态表现得非常明显,而缺少对生活、教育本原问题的`价值思考。一些人认为:我是很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论来自于实践,并用之改善实践,是扎实有效的。殊不知,一些个人视域的具作样式无非还是秉持着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哲学观点,以知识论和技术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教育图景。如果以整个生活、整个教育作背景来审视的话,不免显得有些肤浅、狭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假如我们把现实中所碰到的一些教育教学问题提升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高度和深度来重新反思、建构、实施,那可能会达到一种宏大的、超越性的、自由的思想层次和实践境界。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要生存的,至于生存得怎么样?过什么样的生活?怎么过?每个人都有选择可能生活的权利。生活和教育是不可分的,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一种什么的教育。我们都希望过好的生活、受好的教育,而好生活、好教育应该是有价值的,我们要重视其价值意义的追寻,而且这追寻过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此,我一直认为,教育应富有理想,在实践中为实现理想应抛弃各种成见,理智地行走,即使迈出的步伐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实际上离“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走近了几步。放眼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我们中小学教师要转变的很多,近日登陆美国教育部网站,看到《Answering the Challenge of a Changing World》这一文件,更觉得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改善日常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能,真正地让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相关:
第三篇:《赫索格》读后感
没有地址的书信
——读《赫索格》有感
捧起索尔·贝娄的书,是因为最近在着手准备写一篇关于20世纪中西方作品高端人物形象对比的论文,他的作品《赫索格》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为人称道。当时我被索尔·贝娄风趣、幽默、机智的叙事,还有略带刻毒的人物刻画手法吸引住了,也被他笔下那些有“精神分裂症”的知识分子(比如赫索格、洪堡、西特林等)形象吸引住了。
《赫索格》深刻地反映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信仰的失落和对前途的迷惘。赫索格本是尊崇理性主义的大学教授,但到60年代,他突然发现整个世界变得不可理喻。首先是传统家庭关系的崩溃,他最信赖的朋友居然和他的妻子私通,他被迫离婚,还失去了女儿。接着,当他把视野拓展到社会,发现了贫困、犯罪和种族冲突等社会问题,这使他心目中理性化的美国社会变得分崩离析、危机四伏。由此他反思到自己数十年来撰文鼓吹的那一套理想主义的东西毫不中用,一钱不值。他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自闭在屋子里给虚拟中的数不清的古人今人写了许多不寄发的信。赫索格是现代西方文学中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形象。
主人公赫索格是位学识渊博、勤于思考的大学教师,他有一个怪癖——不停地写信,而这些信却从不发出。赫索格所写的信其实是一种“不是为了传递消息而写的优良信件”,它们很好地表现了赫索格的个性。赫索格象征着人类的思考精神,通过思考,赫索格对自我的认识加深,对外在世界也有了新的理解。思考,是赫索格人生的使命所在,也是他存在的价值所在。
赫索格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第一次,他喜新厌旧地抛弃了结发妻子戴西;而第二任妻子马德琳则红杏出墙,将他赶出了家门。更为屈辱的是,马德琳的新欢正是赫索格最为信赖的朋友格斯贝奇。
遭受重创、陷入困境中的赫索格开始马不停蹄地四处走亲访友,这既为了倾吐内心的愤懑和懊恼,也为了寻求安慰和对策。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作为听众的朋友或亲戚,要么心不在焉,假意敷衍;要么心怀鬼胎,另有盘算,甚至落井下石,反唇相讥。总之,一番祥林嫂式的诉说后,赫索格悲哀地发现自己陷入了比以往更深的孤独中。
面对面的交流无功而返。于是,他成了“写信狂”。他整天紧张思考忙于写信,甚至讲课时也会突然停下来做笔记,写提要。他对写信已经入了迷。亲戚朋友,报刊杂志,知名人士,认识的,不认识的,活者的,死了的,甚至上帝和自己,都是他写信的对象,但一封信也没有发出去,全部装在他的旅行手提包里。他在想象中将信一一发出去了,于是一边旅行,一边继续不断地写,写着一封封没有地址的书信。
赫索格一生最喜欢的两件事:旅行和写信。其实这不过是一件事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而已。旅行是抵达也是逃亡。写信是交流也是回避。在《赫索格》中,这种旅行成了漫无目标、永无尽头的流浪。就像他那一封封在现实中没有收件人的书信一样。这是一种让人感到非常绝望的旅途。
赫索格正是一个为寻求爱和公义而渴望交流的人,但他无法找到、或者不敢面对交流的对象,他被他的时代所拒绝,或者说他拒绝了他的时代。于是,他在想象中将所有人都当成交流的对象,渴望跟他们亲切交谈,诉说衷肠;但他采取了一种既能够交流,又不在场的形式——写信,而且一封也不寄出去。他独自一人在想象中与收件人一起分享着精神的乐趣。贝娄选择了赫索格这样一位对世上的一切都在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的人类学教授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书信的方式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讲台”;同时书信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意识,这就为读者架好了一台X光机。所以读者在赫索格剖析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的过程中认识了他。
然而,不停的思考和讨论并未能让赫索格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没有让他探寻到人生的意义。一筹莫展的赫索格发出这样的疑问:“思想能把你从生存的梦里唤醒过来吗?也许不可能。”
一次,他竟然对生命本身产生了困惑和怀疑,不明白人究竟为何物。他苦思冥想找不到答案,左冲右突找不到出路,终于陷入了长久的迷茫和苦闷中。他的思想发生了混乱,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认识周围的现实,怎样来对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弄不清自己的生命到底在哪里,怀疑自己究竟还是不是一个人,也即发生了所谓“自我本质的危机 ”。他曾痛苦地大声疾呼:“我感谢上苍给予我一个人的生命,可是这生命在哪儿呀?!作为我生存惟一借口的人的生命在哪儿呀?!”他照着镜子自问:“我的天哪!这个生物是什么?这东西认为自己是个人。
可究竟是什么?这并不是人,但是它渴望做个人。像一场烦扰不休的梦,一团凝聚不散的烟雾,一种愿望。”
既然思考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用行动来改变处境吧。遗憾的是,赫索格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通病,长于思考,却不善行动,甚至可以说,赫索格一行动,上帝就发笑。你看,为了让妻子马德琳在乡居生活中不感到孤寂,他邀请好友格斯贝奇一家和他们共住,没想到引狼入室,妻子和好友暗中偷欢,自己则被扫地出门;他找律师争取对女儿的监护权,律师却站在马德琳的一面,劝他放弃监护权。
作者由此向我们指出:作为学者,赫索格思考时如同君王,天马行空,自由往返;行动时却像小丑,左支右绌,捉襟见肘。
虽然赫索格的思考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但其思考的价值不容忽视。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赫索格的思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思考让赫索格内心一直保持着清醒的状态。赫索格通过写信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变成文字,这些文字既可以提醒自己也可以警醒他人,如他所说“迫使马德琳和格斯贝奇有点良心”。杨绛曾说:“良心出自人的本性,除非自欺欺人,良心是压不灭的。”那些堕落的、疯狂的胡作非为者,并非没有良心,他们的良心不过是暂时沉睡了。思考的作用就是不断摇醒它。思考者当然也会做错事甚至做坏事,但只要不放弃思考,自责和忏悔总会袭上心头,这样,就不会麻木不仁,就不致丧失人性。
其次,思考也使赫索格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弱点。妻子另有所爱让赫索格痛心疾首,然而他本人不也常常做出伤害妻子的事吗?爱上马德琳后,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结发妻子戴西;虽然深爱马德琳,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国外旅游时寻花问柳;他根本不想娶花店店主雷蒙娜,却一再去她那里寻求慰藉;他还和日本女人园子藕断丝连。对赫索格来说,不停的思考,也是不停的自我解剖!
再其次,思考也使赫索格洞悉了民主社会中的一些怪诞之处,比如,现代民主制度使犯罪行为减少,却使个人罪恶增加;又如,陪审员们会因为赫索格头上的白发就让他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尽管赫索格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他的这些思考却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的复杂性。
思考是一柄利剑,它既能挑开厚重的帷幕,触及世界的核心,也能穿越沉重的肉身,探测人性的深度。
对赫索格而言,其特长是思考,其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思考。显然,思考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使命所在,也是存在的价值所在。
我很喜欢索尔贝娄的这种处理方式,让赫索格背负着整个现代文明,背负着整个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责任,在家庭与社会之间周旋,在冷酷与热爱之间徘徊,在黑与白之间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思考,最终他回归自然,在虚无中走向宁静。但是这种宁静却不是一种厌世之后的消极悲观,而是积极处世的平和心态,在了然于心洞察一切之后的释然与平静。这是最重要的!
知识分子要有某种担当,尤其是要在日常琐碎承担某种责任。写信是一种方式,认知世界和承担一切的责任。赫索格说“我一直手忙脚乱地在给四面八方的人写信,用更多的言词,也许我希望把一切都变成语言。”赫索格在书中表现得疯疯癫癫,如同走火入魔的堂吉诃德,这是知识分子的宿命。
在现代理性时代,生活的高压让我们不堪重负,濒临危机的我们试图找到合理的生活方式,赫索格采用写信的方式,却让别人以为他是疯子,后来,他的哥哥也准备把他送到医院,接受精神病医生的治疗。
但是,此时的赫索格已经开始好转,已经从马德琳的身体里出来,他彻底地解脱了,而且还找到了存活的价值,那就是享受平静生活,付出爱。
于是,赫索格停止了写信,与世界和解。我觉得整本书就是描写了一场精神危机。这种精神危机尤其强烈地体现在知识分子的身上。当研究生活的奥秘,研究活着的价值与生活本身冲突时,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去面对?还好,赫索格成功地走了出来,避免了死亡。
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最开始看得云里雾里,但是,拨开云雾,一切都是美丽的。
第四篇:穆赫兰道读后感
诡异的噩梦
在老师放过的所有影片中,最让我回味的是《穆赫兰道》,虽然我觉得它的表现手法和盗梦有些相似之处,但又觉得是完全不一样的两部电影。《盗梦空间》是梦的层次,最后去到3到4层梦,救第一层就受伤的齐藤。由于电影里面有那首皮亚芙的玫瑰人生插入,很明显的梦层次的过度。而《穆赫兰道》就不一样了。由一开始就女子Rita的车祸失忆开场,之后引发出来的都只是Diane的梦。而或有更多人拿它和《禁闭岛》作比较,同样是精神心理研究范畴的电影,《穆赫兰道》是明确告诉观众前三分之二内容都是梦境,当然第二遍回头看,会发现片头有个在被单上横移的镜头来暗示后边是个梦境,而《禁闭岛》则看到最后,直到男一号说出自己会被带去人道毁灭的名字时,观众仍会纠结于他的真实身份,哪怕是在那个搭档(也是现实中的医生)叫出“泰德”的名字时,观众在情感上或者理智上估计这时都还在纠结迷糊中。从编剧角度来说,更喜爱《穆赫兰道》,因其要更严谨更学术一些,人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折射关系,在影片中被中规中矩的体现,简直就是《梦的解析》电影注解版。《穆赫兰道》主要讲述梦里的她叫Betty,是一个有着演艺天赋的好莱坞新生,去竞选导演Adam的筹备电影。电影的描述可以看出,梦里的竞选,是不公平的,导演Adam被逼选择一个另一个不如她的女人作女主角。故事的线索还有
猜疑在于一开始Rita手上的蓝色盒子。为了寻找钥匙,帮Rita恢复记忆,Rita和Betty根据Rita对一个名叫Diane的女子的少许记忆,来到了一间公寓。在公寓里面发现了一具尸体,正是Diane!梦境里面的Betty和Rita发生了同性关系。醒来,梦境结束,回到现实。现在中的Betty,也就是Diane,是一个好莱坞无名明星,得知Rita也就是Camilla,和现实也是导演的Adam有恋情。精神奔溃的Diane觉得往日的Camilla 已经不再,Camilla 背叛自己了,所以请杀手杀Camilla。杀手给了Diane一个蓝色盒子,告诉她,完事之后打开它。故事发展到最后,Diane 打开了,良心收到谴责,吞枪自杀了。和梦境中的Diane死法一模一样。
能够一遍看懂这部电影的人极少,大部分人都被这部电影转的完全找不到方向。很多时候,这部电影也因晦涩难懂而被许多人束之高阁,闻者有限,然而神作的光辉终究是不会被掩盖的,任何一个悬疑片的推荐榜上,《穆赫兰道》永远是其中的重头。整个《穆赫兰道》可以说就是《梦的解析》的电影版,用电影的影画来注释弗氏的理论。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精神层次由浅入深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
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使用适当的努力或注意就可以提取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等。人的内心具有一种稽查作用,也就是人的精神会对那些不合理的记忆与欲望进行压抑,让它们停留在潜意识中,让人不再回忆起来,于是我们最容易忘记的事情就是这些,比如我们曾经羞辱过谁,骗过谁,借了谁钱没还等等。但是稽查作用会被削弱,当人处于昏迷、睡眠中时,稽查作用减弱了,于是那些潜在的欲望就会冒出来,混入意识中形成梦。所以,梦是愿望的满足。然而,这种潜在欲望的混入必须经过伪装,否则稽查作用还是会发现,于是梦中的景象也就和现实的欲望不同了。而且越是不被社会认同或者违背价值观的欲望,伪装和扭曲的越厉害。
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并不一定是完全的往事重现而是现在的或是小时候的一件事或一个人经过大脑的加工创造了一个梦境所以我们做梦总有似曾显示的感觉,因为我们确实做过,比如主人公因为仇恨而杀了丽塔,但梦中大脑却略去了丽塔是怎么死的取而代之的是她失忆了,帮助丽塔寻找身份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找到一个出口,影片中的盒子不是别的而是她杀人的真相,最后她打开了盒子想起了被杀的丽塔最后崩溃自杀。
《穆赫兰道》的各种细节部分才是最令人称奇的,其他的细节我暂时还未发现,不过我留意到一个睡袍细节,是睡袍上别着的白色纸条,镜头有一个特写,上面写着:Enjoy yourself,Bitsie,love,auntRuth。表面看起来是Ruth阿姨的签名,实际拆开变成了a untruth.纸条上的也可理解为:享受现在贝蒂,爱,只是一个谎言!林奇有没有把这个作为一个线索呢?
总的来说,《穆赫兰道》评论是极端化的,有人把它认为是最好的电影,而有人则表示不相投,不如《禁闭岛》那样好评如潮。不过我不得不佩服大卫·林奇的想法,作为美国独立电影界的一面旗帜,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和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的后现代电影的典型代表,他的电影非常适合我的口味。看似完全没有逻辑性,实则给了你众多细节,却又不解释什么,让你自己猜测,在这种情况下不禁让人深深地陷进去,确实感叹他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第五篇:读后感 刘
读《红岩》有感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家里的书柜上摆满了我的一本本书籍。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我成长,让我懂得。在所有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红岩》。
《红岩》是一部红色经典小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每当我拿起这本书,读起里面的内容时,总是被共产党坚硬的意志所打动,总是被他们在困难来到时却沉着冷静而折服,总是被他们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行动却不怕困难、机智动脑的行为而感到佩服。
灯光下,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显得清晰,似乎是染了革命战士的鲜血,个个闪闪发亮。书中主要讲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逃窜前夕,惨无人道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两百多个英雄啊!在重庆解放前夕,在江边的红岩旁,仰天长啸,悲声壮绝!与国民党进行了最后的战争。书中那一幅幅真实的画面,那一声声豪壮地诗句,那一桩桩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烈与反动统治者战斗时的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我读到江姐那忍受酷刑时,那十指连心的痛直椎我的心底。她一个女共产党员,面对着国民党的逼迫,镇定自如,一次次的毒刑拷打丝毫没有让江姐开口,她这种精神实在让我敬佩。华子良也让我敬佩,虽然他在这书中的描写并不多,但他的机智实在是打动人心,他疯疯癫癫的样子让敌人陷入了迷魂阵,敌人们根本就没有在意到这个傻里傻气的老头竟是共产党员的重要人物,他们竟然把一个间谍带在身边……书中还有许多可敬可佩的英雄:余新江、陈松林、成岗、许云峰……这些先烈个个都是钢铁汉,他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红岩》虽说是长篇小说,却写出了当时——自抗日战争后到解放之前一些真实的事情。从地下党党员重庆密秘“工作”到不久因叛徒而使地下党党员落入国民党的魔窟;从特务严刑逼供,到以求和为借口释放刘思扬;从刘思扬再次被捕入狱到敌人提前大屠杀,无一不是透露出敌人阴险的嘴脸。
《红岩》里所写的都是些革命烈士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同时,也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野心。在狱中是我们无数的革命烈士和罪恶的敌人周旋。他们是伟大的,面对敌人、特务的软硬兼施就是咬紧紧牙关,不吐出半个出卖党的口供。当然在众多地下党党员中,也有出卖党、出卖自己以前并肩作战的战友;甫志高,就是这么一个无耻的叛徒,他为了免受皮肉之苦,竟然投降了反动派,将自己认识的党员:许云锋、江姐……——统统出卖。以至于到现在为止,甫志高这个名字一直被人们唾弃、瞧不起甚至是憎恨。
在狱中,所有被关押的革命烈士仍然不忘地下党,地下党也不忘这些被关押的“子民”,派人混入特务队伍中,以便联系。所有的革命烈士,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密秘通道以及“小小通讯员”——“小萝卜头”宋振中传送消息。
“飞吧,你飞吧!”我仿佛听到了生活在白公馆的小萝卜头稚嫩的童声,仿佛看到了他踮起脚尖趴在栏杆上目送蝴蝶的身影愈飞俞远。他向往自由,从小就被关押在白宫馆里,陪伴着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他的天真可爱,童真童趣,充分显现出了一个孩童对自由的向往,对胜利的渴望——还记得他画的那张“并不高明”却又“气势很大”的天空吗?那样广阔,那样饱满——外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而他又是那么的善良,在白公馆里的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买下了多少恐怖的阴影啊!但是当他有机会出去的时候,却舍不得这些白公馆里的那些朋友们了——“我才不想走哩!”幼年的经历让他比同龄人要成熟,他经受的心理上痛苦的折磨,都是多么难熬啊!那不寻常童年生活,是我们所体会不到的。
我十分佩服华子良。多少年来,他为了骗取敌人的信任,装疯卖傻,瞒过了多少狡猾的特务。他被多少人误解、嘲笑,说他是懦夫、胆小鬼,但他没有退缩,一直在坚持,为了胜利,为了帮助共产党人逃出白公馆,他一次又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为了迷惑敌人,他过着非人的生活,还要做最苦最累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危险之中。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巨人呢?他的坚强和智慧,不畏艰难不断追求自由胜利的精神,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记得在结尾部分,他被敌人带走,又带着解放军回来解救突围的人们,他是坚强的,是富有智慧的,执着的坚持了那么久,这种精神是我所敬佩的。
还记得江姐吗?她是本书描写的重要人物。从手指上被铁笔磨伤的痕迹,到监狱里被特务虐待的血印,处处显现着她的坚强不屈,勇敢担当;从知道丈夫死讯后脸上的泪痕,到看到“监狱之花”出生时的喜悦,处处显现着她的柔情善良,温温母爱。全书用不同的角度,完整的描绘出了一个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江姐,一个让读者敬佩的江姐。
是啊!所有的革命烈士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这种忘我服务于革命;忠实于党;憎恨于敌人的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虽然,他们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爱国、爱民、爱党的崇高的品质与世长存。
我时常在想,他们这样无怨无悔的自我牺牲精神为的是什么呢?回忆起先烈们的句句诗词。我明白了,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幸福和祖国繁荣富强,前仆后继,不依不挠,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社会主义的美好今天。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就没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现在的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的牺牲。比起这些先烈,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矮小,不拿战斗什么的来说,光是在解题上我就觉得自己跟这些先烈有着天壤之别,我只要一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就不再动脑筋,就直接放弃了,亏我自己长大后还想为国争光,现在连个小题目都搞不定,有什么能耐来为祖国添光争彩呢?
我们的国旗、我们的红领巾都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它是我们的骄傲,是所有华人的骄傲。如果没有这些革命烈士,我们哪里来的这金色的童年?如果没有这些革命烈士,谁又来带领我们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烈士们,请安息吧!我们新一代的红领巾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从父兄那里接过先辈手中的火炬,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在队旗下起步,在国旗、党旗下献身。学习历史、坚定信念,树立理想,警惕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高擎社会主义的这面大旗,一定要把烈士的遗愿来实现!《红岩》不仅让我看到了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忘我的牺牲精神,还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短处,懂得了要去探索、去开括、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