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11〕130号
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发展“六个注重”最新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整体部署,现就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把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教育是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着力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提升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水平,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推动教育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明确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发展终身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群的终身教育需求。
2.育人为本、促进公平。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致力于培育伴随一生的社会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3.改革创新、增强活力。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体现公益性、开放性、长期性的终身教育机制,不断增强终身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着眼长远,加强统筹规划,又立足当前,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增强终身教育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公平有效维护,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率先建成教育强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0%以上,城乡居民社区教育活动年参与率达50%以上,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教育结构更加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布局科学合理。学前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成长成才“立交桥”。
——教育体制更具活力。重大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办学体制多元开放,管理体制有序高效,人才培养方式灵活多样,考试招生制度科学合理,现代学校制度加快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逐步扩大,教育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教育质量更有保障。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全社会形成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基本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教育服务更富成效。教育改革发展与人口总量结构变化相协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城乡功能定位布局相匹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和科技进步创新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有效推动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省份建设。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一)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
1.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强化政府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职能,实施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将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乡村建设规划,以政府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成一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城镇小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每个乡镇至少办1所达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都建成合格园,全面消除无证幼儿园。支持发展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到2015年,全省学前3年教育普及率达97%以上、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0%以上。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研究制订学前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实施0-3岁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形成多部门协同运作的社区保育教育服务机构和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融合,科学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一定年限的免费学前教育。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资源配置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优质学校带动或支持薄弱学校协同发展的机制,着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控制公办学校学生择校现象,确保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0%以上,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实行标准班额办学,小学每班40人、初中每班45人以内,有条件的学校可实施小班化教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达50%以上。建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保障体系,改革“教”与“学”的模式,引导学校培育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引导社会办学机构、校外活动场所、文化艺术团体和家庭,以发展少年儿童兴趣爱好、体验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为重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3.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坚持多样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合理确定学校办学规模及班额,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水平,到2015年,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优质学校标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能力为重点,深化课程和评价机制改革,努力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探索学科高中、综合高中等多种办学形式,设立一批普通高中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一批开放性课程资源和一批课外创新教育机构。
(二)创新发展职业教育
1.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坚持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发展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大力推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围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重点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着力培育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创建一批国家示范专业点。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落实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事业规模、基础能力、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新期盼。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员工培养培训制度,积极支持企业建立高层次培训机构,加快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2.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人才成长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有效途径。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
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构建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坚持系统培养的人才培养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行业内中职与高职及职业培训机构集团化办学。深化招生改革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建立完善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做到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各类技能培训总量与全日制学历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积极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贯通、学制衔接,职业技能成果与学习成绩互认,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40%以上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通过多种渠道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三)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1.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支持“985工程”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推进“211工程”高校建设,以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带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省部共建江苏高校和省、市共建高职院校,建立“江苏区域高校联盟”,鼓励不同类型高校错位发展、差别竞争、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若干重点学科群,到2015年,建成100个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一流创新条件的优势学科,全省高校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建立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监控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元参与的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采取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模式,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探索形成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运行新模式;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社会力量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建立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建立一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推进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落实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考试加分、公务员优先录用以及学费代偿等政策,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3.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布局结构,科学合理调整高校设置,使每个省辖市至少拥有1所普通本科高校和多所高职院校,不断增强服务沿江沿海开发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能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扶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扩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4.增强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创新工程,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开展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源头作用。推动高校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在人才结构、学科设置、研发攻关等方面提前布局,努力使高校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探索建设产学研合作有效载体,重点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高校与企业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有机衔接。完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项目推进,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完善学科育人体系,充分开发每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功能。加强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使德育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习生活、更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创新的兴趣和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多形式建设各类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和活动中心,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加强身心健康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落实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阳光体育”
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公布制度,切实增强学校、教师、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工程,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培育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健康素质。
4.形成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合力。强化党委、政府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支持学校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集中推出一批面向青少年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积极举办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多形式营造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五)加大继续教育推进力度
1.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支持普通高校开展学历继续教育,鼓励中等、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初高中学力劳动者开展学历或技能双提升工程。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科目和内容,体现学历继续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为基础,整合相关教育资源举办江苏开放大学,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和远程网络教育,建设开放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立体现继续教育特点的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学历继续教育质量。
2.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建立以江苏开放大学为龙头、以社区大学和社区学院为骨干、以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体系,满足各类居民学习提高和修身益智需求。实施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将乡镇成人教育机构更名为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按有关文件要求核定人员编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到2015年,全省70%的城区、50%的县(市)、50%的乡镇(街道)达到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标准。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探索建设老年大学或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中心。扎实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等新市民培训,继续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全面落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水平。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开发有特色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形成要学、有学、优学、乐学的社会风尚。
3.规范发展社会培训。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民办教育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依法规范社会培训机构的审批、评估、资质认证,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和年检、统计制度,实施社会培训机构星级管理。到2015年,全省培育一批有社会影响的品牌培训机构。
(六)着力推动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坚持把民办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积极推动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完善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制度,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实施公共财政资助和奖励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扶持民办学校发展的专项资金。政府采取购买服务、选派公办教师支教等方式,委托民办学校承担社会教育和培训任务。大力支持民办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体制机制优势,全面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各类紧缺性、实用性的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
2.加强民办学校监督管理。认真贯彻民办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加强民办学校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探索实行民办学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健全民办教育评价办法,实行民办学校年度检查制度,严格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办学标准,建立民办教育风险防范机制和民办学校准入退出机制。
(七)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和提供终身教育服务要求,加快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人格学识魅力。
2.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教师海外培训基地作用,大面积培训在职教师,及时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幅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教育布局,改革师范生招生培养制度,合理确定师范生培养规模和结构,继续免费培养幼
儿师范男教师。实行每5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园)长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扎实推进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为一批中小学特级教师成长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具有鲜明教育风格的人民教育家创造条件。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推动高校深入实施“青蓝工程”、“333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计划”,着力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落实教师绩效工资。
(八)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外开放
1.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施高层次海外引智计划,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和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着力引进一批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杰出人才和学科团队。完善吸引海外学者来江苏从事教学和合作研究的相关政策,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支持职业教育借鉴和引进国际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办学模式和考核标准。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引进消化吸收海外先进课程资源。
2.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扩大与境外知名大学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推动高校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支持创办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高层次教育科研机构和高端科研平台。把握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定位,着力造就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外向型人才。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建设一批高度整合的国际化课程。建立对外合作项目的评估机制,促进对外合作办学高质量、规范化。加快教育“走出去”步伐,扎实推进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建设,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市政府间合作,鼓励建立教育领域内的区域和校际合作平台,支持高端学术活动,着力提升江苏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完善“茉莉花”政府奖学金制度,鼓励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招收境外人员子女就学,建立一批境外人员子女就读的国际学校。
(九)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1.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大力推进省教育专网建设和升级改造,实现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网络高速互联互通。建设覆盖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的基础数据库、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系统,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施中小学信息化设施标准化配置工程,加快提升高校、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积极开发具有江苏特色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加快建设基本涵盖各学科、内容丰富的智能化、互动式学习资源库,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多样、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支持建设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
3.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推进高校、职业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究服务平台,鼓励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区域性的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引导学生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和研究。加强教育物联网试点和数字化校园应用推广工作。
四、努力为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创造良好条件
(一)强化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着眼全局和长远,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保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实施到位。加强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检查考核,每年对各地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地方人民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严格教育发展问责制。健全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的制度,各级党委、政府每年至少专题听取1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所学校,每年至少到所联系的学校开展1次调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教育机构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加强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各级各类教育的督导检查。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改革试点项目,加快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
展示范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启动实施终身教育体系示范区建设,努力形成教育改革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加快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招考分离、分类考试、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着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统筹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教育管理体制。
(三)提升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优先投入、稳定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以优先投入保障优先发展。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以及全年预算执行结果都要达到法定增长要求,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高于中央核定的比例,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比例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比例。分地区制定并逐步提高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继续做好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到2015年,全省高中阶段学校基本建设债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债务进一步下降。落实国家关于调整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的政策;进一步调整土地出让收益的使用方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国家规定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或捐资办学,扩大社会资源参与兴办教育的途径。建立省辖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经费增长考核制度和教育投入公告制度,完善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考评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完善政府主导的扶困助学机制,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四)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教育法治化进程,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法制保障。根据需要制定完善学前教育、校企合作、家庭教育、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健全终身教育法规和制度体系。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立教育救济和校内申诉、调解制度,依法保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履行兴办和管理教育的职责,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行政管理和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创造规范有序的终身教育环境。
二○一一年九月九日
第二篇:南京市关于加快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关于加快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的实施意见
为落实“坚持民生为先,加强民生需求保障,把南京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幸福都市”要求,健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就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思路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和谐稳定争第一”的要求,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着力构建符合南京特点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应对城市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切实提升社会抗风险能力。健全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监管,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发布机制,确保全市公共安全形势平稳。推进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大调解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基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基础建设,推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发展目标
从2011年起,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基础扎实、保障有力的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管理水平和预防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上升。到2015年,公众安全感达92%以上;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量化分级总体评定率达90%以上;药品投诉举报处理率、药品流通环节远程监督覆盖率均达 100%,各区县基本达到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县标准;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控制在0.11以内,工矿商贸10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政策举措
(一)推进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突出街面防控立体化。把防控触角延伸到社区、单位内部和“城中村”等部位,延伸到空中视频监控区域,形成街区、社区、风景区、城郊结合部地区“四区合一”巡防格局。加强图像监控,以内秦淮河、明城墙、绕城公路、出省市道路口开展道路监控网建设,实现保畅通与保平安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单位内部防范网,落实重点单位的财会室、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人防、技防、设施防。着力深化地铁“人头圈、人群圈、图像圈、情报圈”四圈防控网建设,在全线实行设备安检。
突出区域警务一体化。按照“常态、共享、联动、共赢”的原则,打造南京都市圈一体化治安防控协作机制,开展跨区域警务合作,完善以南京为龙头的苏皖八市警务协作圈,深入推进宁镇扬、宁合昌警务交流与合作,加快警务对接,发挥同城效应。进一步完善以24小时值守运作的110报警服务台为平台,以市内“1+5”110接警区域、省内周边区域以及跨省区域为主体的三道反应区和相邻协作机制。按照网格化要求,着力抓好夜间等重点时段、易发交通事故等重点路段的巡逻守护,努力做到道道有人、路路畅通。
突出时空布防实战化。健全以巡警队伍为主体,着装与便衣相结合、步巡与车巡相结合、武装巡逻与常规巡逻相结合、各相关警种和治安辅助力量共同参与的巡逻勤务,着力把警力向案件和事故高发地段、防范薄弱时段倾斜,提高见警率、盘查率和现场查获率。加强巡防战术创新和运用,强化整体防控环节的有机衔接。大力推进“红袖标工程”,实行群防群治。
突出虚拟防控专业化。坚持建设与规范并重、发展与管理同步,推动建立虚拟社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虚拟社会综合防控体系。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一支千人“红客”队伍,提高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以“警务云计算中心”为依托,建立云扁平化指挥、云智能化交通、云图像监控、云反电信诈骗、云信息搜索等五大系统,提升防控效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坚持在市应急委的领导下,加快应急队伍建设。规划建设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环境突发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多功能防灾救灾减灾中心。依托解放军、武警消防、公安、民兵,组建防洪抢险、防化救援、防暴处突、治安防范的8万人“四防”队伍,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切实加强镇街、村(居)以及企事业单位和重点部位、重大活动等方面的应急预案编制和发布,突出重点部位、环节和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应急预案“进社区、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预案质量。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定期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在应急管理和处置的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市、县两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有针对性储备或依托专业救援队伍配备专业性的物资及装备,建立健全和规范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确保处置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技术支撑及时有力到位,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数据库,各级各部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应急物资保障管理水平。
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汇聚和整合各部门和行业的信息资源,形成应急管理资源库群,建成城市应急中心辅助决策支撑平台。健全安全生产、交通消防、食品药品、(删除生产制造)、卫生防疫的预防预警、合成指挥、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通盘考虑、拼盘设计、地盘作战、全盘联动”的应急处置运作模式。建立应对城市危机的社会动员体系,推进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防范风险能力。
(三)推进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健全交通消防安全监管机制。切实强化客运车辆、渣土车、危化品车、槽罐车等车辆的监管,督促车主和驾驶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对重点用车单位的安全宣传管理,深化禁酒风暴。强化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商贸区、化工厂、烟花爆竹储存点的消防监管,探索建立重大火灾隐患分级管理机制、行政监察机制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实现防火管理信息化,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强化应急演练,不断提升科学预防的实效。完善市、区县通达的监测、预警和决策响应体系,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平台,全方位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媒体导控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事故预防与控制、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三同时”、应急救援处置规范等制度,充实基层、基础安监力量,加强现场监督和指导。继续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体制和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全民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化安全生产,全面推进“安全街镇”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安全社区”。从产业政策入手,从源头加强综合监管,严把化工园区准入关口,推进企业本质化安全度。深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应急救援、职业健康监督、教育培训三位一体和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中心。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推进和深化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在强化政府监管的同时,切实提高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打牢食品药品安全产业基础。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响应老百姓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热点反映和诉求,积极开展针对性专项治理,不断净化市场环境。完成食品药品检验新所建设并不断提档升级,完善药品检测体系,建立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检测体系,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检测网络。积极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社会防控网络建设,构建食品药品“网格化”社会监管格局,逐步形成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行业监督、社会单位负责、岗位员工执行、公民积极参与“五位一体”的防控网络,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多渠道投诉举报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完善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不断提高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整体水平。
健全气象安全监管机制。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制、信息发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和灾害调查评估机制等应急机制建设。完成一批重点基础项目建设,包括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预警信息平台和指挥系统、移动气象台,公共气象信息快速发布系统等。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效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公众媒体的协作,共享防灾减灾信息,共建气象灾害防御格局。
(四)推进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体系建设
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着力加强村(社区)、镇(街道)两级信访工作场所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认真办理信访事项,健全信访事项办理工作机制,提高初信初访的告知率、转办(交办)率和一次性办结率。畅通信访渠道,不断整合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群众诉求信息资源,及时化解信访矛盾,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进一步对接群众诉求。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把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积案攻坚、群众权益保障作为重点,在社会建设新体制下对接民生诉求。扎实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在密切关系民生且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中全面引入稳评机制,通过专家论证、公众参与、专业组织测评等形式,充分预测风险,防范化解风险,减少新增矛盾,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
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和包案处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三访一包”)制度化。党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部门和区县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安排1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深入开展“一助一牵手行动”,坚持走进基层、走进矛盾、走进信访老户家中,畅通渠道稳民心、多策并举解民难。大力开展重大信访疑难问题攻坚活动,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确保全市信访积案90%、进京访积案95%以上得到妥善化解。
进一步强化矛盾调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推广“调处中心”运作模式,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协会调解、群众团体调解、中介组织调解有机衔接。全面实行大调解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专业调解,落实排查调处分析报告制度。
(五)推进基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强化基层公共安全组织建设。加快基层司法所、调解室、法律援助站的建设实施规划,完善基层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和公安检查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区县、街镇两级调处中心等基层群众司法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加强基层综治办建设,整合基层政法综治和维稳工作力量,将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建设成为“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社会管理联抓”的工作平台。
强化基层安全生产组织和管理体系建设。区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和人员、装备建设,积极探索高新技术在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制定并分阶段落实执法检查装备配备标准,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装备“五落实”。通过强化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现场监督和指导,及时做好预防、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防范体系。
强化基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用电安全、交通安全、房屋安全、涉水安全及防爆炸、防中毒、防火灾等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大力推进社区治安监控建设,推广安装电子监控、周边报警、楼宇电子对讲和家庭电子报警等系统。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及时改造易燃建筑密集区、棚户区,设置必要的消防水源,修建必要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提高抵御火灾能力。加强社区交通、用电等安全管理,配齐相应安全设施,及时消除交通、用电等安全隐患。
强化基层公共安全系列活动。加强专职联防队伍正规化建设,建好社区村庄义务巡逻、街头路面流动巡防、场所部位治安守望三支队伍。扎实开展区域平安创建和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平安创建活动全覆盖。深化基层基础建设,以“五有五无”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
四、重点项目
(一)推进“社区六进工程”建设。根据省市部署要求,创新以社区为单位、以小区为单元的“社区六进工程”,在全市764个社区、557个行政村、3021个小区,推行“车管、消防、外管、网管、危管、物管”进社区,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停车、治安防范、办事服务等难题,促进基层建设,切实控制案件总量、遏制隐患增量,以社区“小平安”积累社会“大和谐”,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二)推进“警务云计算中心”建设。依托现有公安信息化基础,引进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快公安信息中心和警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升级发展,逐步建成南京公安警务信息化云计算中心基本体系,经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警务信息数据及警务应用系统等资源随时获取、按需使用和灵活扩展,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各部门、社会群众及全国公安机关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一期工程启动云基础设施平台、云支撑平台建设,同时启动云搜索、云指挥调度、云交通、云图像监控、反电信诈骗5个云应用系统建设。
(三)推进图像专网项目建设。结合南京道路、治安和监控建设使用现状,依托光纤技术,建设市、区县、街道图像专网,提高我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体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强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方面的能力。
(四)推进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辅助决策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构建城市应急综合应用平台,能够应对各类突发的紧急事件,实现事前的监测、预警、防范;应急事件发生时进行快速、准确、科学地决策、协调、调度和指挥,事后的科学分析、评估。应急综合应用平台是以公安、安监、环保、气象、地震等部门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前提,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工程,具备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分析、信息报告、预测预警、监测监控、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等专题功能,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的科学支持和决策水平。
(五)推进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络建设。完善沿江、重要河湖、水利工程、重点林区、旅游景区、经济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以及交通、通信、输电线路沿线地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重点强化灾害易发区的监测设施建设,加密监测布点,实现全覆盖。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雷达等技术,加强森林火险、暴雨等的监测。加强应急移动观测和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在跨江大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沿线和主城区建30套能见度观测仪;加密自动气象站监测网,城市站网的密度从目前的10公里达到5公里,农村站网密度从15公里达到10公里。建设5部移动气象台,满足应急服务需求。新建5座梯度风、温度、太阳辐射观测塔和激光雷达。
(六)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研发新一代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分析预报的能力。建设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系统、环境气象预报系统,开展城市安全、能源、交通、环境等气象保障服务。
(七)推进灾害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继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灾害联防格局。建立多灾种早期天气预警服务系统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平台,提高防御多种气象灾害的能力。主要公共媒体全面参与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新建500块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推动社会各行业电子显示屏参与预警信息发布取得显著成效。
(八)推进市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预防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兴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3年内在浦口区工大科技产业园内建成市安全生产综合保障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2012年确保完成建设项目一期5000平方米主体工程并投入使用。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建立政府、院校、企业三级安全技术研发、实验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按照安全生产科学信息化总体框架,加快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市应急救援资源库等各类安全生产科技信息应用平台(系统)建设。规范非煤矿山抢险救护分队建设。加快建成隐患自查自报信息系统。每年用于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重点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企业四级安全生产信息化体系,搭建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平台,做到正常动态监测,出现险情及时分析研究,统一协调快速处置,达到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快速全覆盖;完善安全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充实市、区(县)、街道(乡镇)安监执法队伍并配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必要的检查设备及装备。
(九)推进政法综治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部门联动、功能齐全的政法综治信息管理平台。整合综治信息资源,建成涵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矛盾信息研判及化解、治安防控、打击犯罪、公共安全、政法综治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市、区(县)、街道(镇)三级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实时动态监测、分析研判、协调指挥、适时处置。
(十)加快食品药品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设综合检测机构,推进符合食品药品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互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集实验室管理、检验数据管理和省、市药监局及相关部门之间安全交换、流转处理、信息资源共享的综合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实验室LIMIS系统。推进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及评审认证中心建设,完善覆盖全面的监测信息上报网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分管领导要亲自抓,明确部门和专人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实施。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重点项目纳入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的总体规划,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各项建设内容的实施。
(二)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投入力度,重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装备建设、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
第三篇: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实施意见
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就业更
加充分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六个注重”最新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整体部署,现就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几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平稳。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百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总量达1771万人,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长期并存,城乡一体的就业制度尚未完全形成,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特别是基层就业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就业更加充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保障,是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让更多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3个重点群体,把握就业机会创造、就业能力提升、就业环境改善3个关键环节,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形成城乡一体、普惠共享、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管理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劳动者就业更加充分、更加稳定。
1.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全省新增城镇就业500万人以上,每年新增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5万人以上,每年新增25万人以上;确保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全省15%以上的社区达到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标准。
2.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至少得到1次技能提升培训,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有机会参加创业培训。
3.就业环境显著改善。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制度,实行城乡普惠的就业政策,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联通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和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基本形成。
三、全面落实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
(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健全促进就业的综合政策体系。
1.完善公共投资带动就业机制。安排政府投资、确定重大建设项目和制定产业规划时,充分考虑就业变化因素,做到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就业预测、项目实施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运行与就业服务、项目验收与促进就业效果评估同步进行。将创造就业岗位、安置就业人数、技能人才需求等情况纳入项目规划,对同等条件下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予以优先立项、审批。建立公共投资促进就业的考核评估机制,实现扩大投资与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
2.鼓励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发展智力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对企业吸纳符合条件人员就业的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全面落实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推动一批家庭服务企业做专做精。
3.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和自主择业。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税费减免和各项补贴政策,支持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引导劳动者到小型微型企业就业、临时性就业以及实现其他形式灵活就业。推动金融机构扩大对劳动者创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规模,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
(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把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重要增长点,坚持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三位一体,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1.加强创业服务。按照属地化的原则,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创业指导中心,为辖区内的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到2015年,全省市、县(市、区)公共创业指导中心建成率达100%。加强创业咨询服务队伍建设,实行创业服务专家选聘和创业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创业服务质量。组建省、市、县三级创业项目库,规范创业项目开发流程和标准,加快创业项目向创业成果转化。加强创业园区、创业一条街、创业市场等创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省级创业培训、创业见习、创业孵化基地。制定公共创业服务机构功能标准,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创业服务制度,着力提升创业服务质量。
2.提高创业能力。依托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针对创业者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鼓励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加强高校创业课程培训,强化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管理,健全创业培训师资选评、培训和统一调配授课制度。采取案例剖析、考察观摩、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形式,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强化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及创业咨询、创业孵化等服务手段的衔接,提高创业成功率。
3.优化创业环境。落实有利于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重点指导和促进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军队退役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鼓励金融机构对小企业尤其是对初创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创业项目以奖代补制度,对创业成功率高、拉动就业明显的项目提供者和征集者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制定促进农民创业贷款政策,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向创业农民倾斜,有条件的地方可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拓展到农民创业者。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到2015年,所有省辖市和80%的县(市)达到国家创业型城市标准。定期开展创业明星评选表彰活动,带动更多劳动者自主创业。
(三)帮扶重点人群就业。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就业服务和政策支持,形成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长效机制。
1.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和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实施“百校联动就业工程”、“就业信息管理服务工程”以及岗位拓展、创业引领、就业服务与援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等计划,引导激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每年购买5000个基
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需资金由地方参照当地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在各地就业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省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2.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制定公益性岗位补助标准,对政府出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实行统一管理、统筹使用,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对符合就业援助条件的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实施专业化和个性化就业援助,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做到“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为零。
3.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自主创业、就地转移和异地输出并重,认真落实农民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创业服务和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4项制度,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广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农民工凭证享受当地居民在劳动、就业、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相关待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优秀农民工落户城市政策,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农民工落户条件,强化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创造条件。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大力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1.健全职业培训制度。适应城乡全体劳动者就业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计划,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构建劳动者终身培训体系。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着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督促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鼓励企业广泛开展新员工上岗培训、在职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稳定性。
2.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坚持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根据就业需要、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标准,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推动职业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引导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引导高校加强大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培训,构建政府主导、校企对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承担政府培训补贴任务的职业培训机构认定评估制度,将培训学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情况作为评价职业培训机构的重要标准,作为支付政府培训补贴的重要条件,引导职业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一批适应不同等级培训需要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打造远程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覆盖城乡的数字化培训网络,建设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传授操作技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3.完善培训补贴政策。逐步提高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的比例,按照同一地区、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统一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标准。劳动者培训合格的,根据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就业培训结业证书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企业新录用的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培训的,按规定给予企业一定的培训费补贴。对企业组织职工参加培训和技能鉴定,且当年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本人,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在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的同时,对其中农村学员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员给予一定生活费补贴。
(五)强化就业失业调控。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登记、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等机制,切实加强劳动力供给、企业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监测,进一步提高就业失业调控水平。
1.加强劳动力供给监测。建立健全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广泛开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调查统计,并公布调查统计结果。加快建立全省就业信息监测制度,完善就业信息省级数据库,与全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统计、人口计生等部门,要建立人口流动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改进就业失业登记办法,全面掌握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状况、就业扶持政策享受、跨区域流动以及企业用工等方面情况。
2.加强企业用工监测。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将监测范围逐步扩大到省辖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监测内容拓展到企业岗位流失、用工需求和职工录用等方面,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用工变化动态,提前应对可能产生的失业冲击。落实重点缺工企业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对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缺工数量、工种和原因的统计分析。定期开展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扩大调查范围,增加调查样本,实行动态跟踪,主动把握企业用工数量、时间、要求、待遇及招工进度,为科学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3.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测。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直报制度,依托一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职业供求信息监测点,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市场运行和供需态势。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快速调查,定期做好职业供求状况分析,着力化解人力资源市场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对市场的调节掌控能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职业供求、工资指导价位和职业培训等信息,为劳动者求职择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以及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提供服务,促进供求双方有效对接。
(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1.整合人力资源市场。坚持“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整体推进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改革。加快整合政府举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统一管理制度、服务标准和信息系统。稳妥推进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基础建设,培育发展人力资源市场。
2.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研究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意见,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群。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推进战略,打造一批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发展,完善人力资源服务链,形成集聚效应。健全政府购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制,对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规定给予补贴。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3.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地方立法工作,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管理法制化。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有效解决市场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政府监管、机构公开、协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七)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均等、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1.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坚持公益性质、政府主办、属地管理原则,健全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网”。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应配备与其职责任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每个社区、村应至少配备1名协管员,全面实现服务平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省对达到充分就业标准的城乡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按规定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升社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建立工作成效与奖励挂钩的激励机制,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2.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公共就业服务标准,科学确定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以及提供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标准。明确公共就业服务内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政策咨询、职业供求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援助以及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
3.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健全覆盖全省、直达到村(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全省统一、实名制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信息系统,记载劳动者就业与失业状况、接受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等情况,劳动者凭《就业失业登记证》跨地区享受规定的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加强就业信息收集、汇总和发布,不断扩展就业信息覆盖范围,做到“一点登陆、全省查询”。在人员流动量较大的车站、码头设立电子显示屏,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12580求职通手机等媒体,提供便捷的互动服务。
四、进一步强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两个率先”的目标内涵,纳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重点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工作目标、进度和责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实施办法,细化政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健全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制度,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加大财政投入。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各级财政要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切实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就业资金投入,省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对各地给予适当补助,并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重点支持。加强对就业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实施重大项目。围绕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带动就业、重点群体帮扶、就业技能提升、就业失业监测、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以及公共就业服务强基等行动计划,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资金筹集、项目推进和检查验收等工作,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四)营造良好氛围。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宣传促进就业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宣传各地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城乡基层服务平台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10〕110号
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动力还不足,健全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尚未形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满足群众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
— 1 — 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为目标,建立健全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推动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加快建设体育强省,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运作规范,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1-2个具有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形成一批体育产业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基本建成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促进体育相关产业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2%;体育彩票发行量、承办全国以上比赛数量和获得全国最佳或优秀赛区数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二、重点任务
(三)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布局。统筹规划全省体育产业发展,促进资金、人才等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区域间体育产业的整合和扩张,推动体育产业跨区域分工协作。建设沿江体育产业带、沿海体育产业带、沿大运河体育产业带、环太湖体育产业圈、环
— 2 — 洪泽湖生态体育产业圈等“三带两圈”体育产业格局,形成集约型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体育健身休闲、赛事开发、场馆服务、用品制造等优势产业群,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依托各地城市资源、产业优势和体育传统,建设一批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城市群。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推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培育20-30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2-3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根据新时期体育产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体育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事企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体育管理体制。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国有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对国有体育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培育、多元投入等方面的创新,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融资担保、产权交易等市场服务平台。加强体育基金会、体育产业协会、职业体育俱乐部等各类体育社团建设,做到合法、规范、高效运作,努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五)精心打造体育产业品牌。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力度,不断推动体育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优势带动体
— 3 — 育产业的发展。重点打造2-3个国际知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品牌,培育2-3个国际一流的体育赛事和一批传统品牌赛事,创建一批健身服务品牌和大型连锁健身服务品牌,建设网球学院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体育培训品牌,形成由体育用品品牌、赛事品牌、服务品牌、培训品牌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队品牌等组成的品牌群。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有比较优势、有竞争实力的体育产业重点企业,适时组建省级体育产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市探索成立体育产业集团。
(六)努力开发各类体育市场。积极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努力繁荣城乡体育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市场和体育技术、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逐步开展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电子竞技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稳步扩大体育彩票发行量,加强对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监管。鼓励发展连锁经营、体育摩(SPORTS MALL)等新型商业形态,建立健全体育市场流通体系。逐步扩大体育服务领域和规模,支持体育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拓展我省有比较优势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探索完善综合性运动会、单项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切实做好南京青奥会市场开发工作。
(七)协调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体育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努力实现体育产业与卫生、建筑、旅游、会展、广告、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相关产业良性互动,延伸打造体育
— 4 — 康复、体育建筑、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影视和体育传媒等产业,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完善体育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依法开发其专有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加强对南京民国体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国体育文化胜地。做好南京青奥会后续开发工作,规划建设奥林匹克遗产项目。
(八)切实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各地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体育设施,认真做好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监管工作。积极探索公共体育设施运营模式,努力提高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列入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对用于群众健身的体育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给予经费补助,对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公共体育设施在国家和省全民健身日实行免费开放。综合性公园对公众晨练免费开放,并对公众晚练逐步实行免费开放。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和落实服务规范、安全管理、维修保养等制度,保证公共体育设施正常使用。体育经营单位和活动组织者应当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依法投保责任保险等相关险种。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强统筹协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体育产业工作的领导,制定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为体育产业发
— 5 — 展营造良好环境。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确保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省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协调一致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加大工作绩效考核和督查力度。要切实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完善体育市场管理法规,建立行政监管、社会监督与服务认证相结合的体育市场管理体系。建立统一高效的体育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明确监管主体及其管理职能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维护体育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开展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努力提升体育服务质量和水平。
(十)加大财政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把体育产业纳入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领域,把体育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财政总体安排。从2011年起,设立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以资助、贴息等方式扶持体育企业、体育赛事、体育人才等。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体育产业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市、县(市、区)也应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在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体育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体育设施建设投资基金、体育产业科技创新扶持基金、体育产业特色城市奖励基金、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奖励基金,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强对政府资金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估、监测和考核。
(十一)强化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
— 6 — 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体育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并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或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完善体育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担保机构为体育产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积极推进银体合作,探索开发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体育消费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省发展体育基金会等体育类基金会的作用,加强市场化运作和基金使用监管。
(十二)完善税费政策。符合条件的体育类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可按税法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体育冠名、广告性赞助、公益性广告费等支出,可按规定享受税前扣除政策。对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体育场馆、体育学校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体育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定期给予减免。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体育赛事活动、优秀运动队、公益性体育设施等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育学校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居民使用价格执行,其他体育服务企业按一般工业价格执行。排放污染物达到接管标准并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体育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
(十三)给予用地支持。合理安排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发展用地供应,居住区在规划建设时应按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配
— 7 — 套体育健身设施用地,对公共体育设施、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优先支持。对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经批准拆除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按照规划要求择地重建,一般不得小于原有规模。迁建工作应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场(馆)等,在用地方面给予支持。
(十四)鼓励社会投资。支持各类资本投资生产体育用品,建设各类体育场馆及健身设施,从事体育健身、竞赛表演等活动。非公有资本投资的体育产业项目和建设的体育场馆,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享受国有资本投资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适当降低准入门槛。体育服务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可持总部所在地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批准文件,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对申请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应当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十五)抓好队伍建设。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充分发挥我省教育优势,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培训,多渠道培养既懂经营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加强体育产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人才、智力和项目相结合的柔
— 8 — 性引进机制,畅通体育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有力的措施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加强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在岗培训,推进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不断提升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扶持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完善体育产业政策,进一步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开创我省体育工作新局面。
二○一○年九月十日
主题词:体育 产业
意见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9月10日印发
第五篇: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我市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体系不够完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低,整体素质不高;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人才密度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匮乏;人才分
布失衡,教育卫生人才多、科研和工农业人才少,市县城区人才多、乡镇人才少,单一性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为贯彻落实市二次党代会精神,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现就建立和完善我市人力资源体系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力资源开发,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方法的创新,优化人才环境,营造成才、聚才、创业的良好氛围,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体现与赣州在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的人才强市地位,为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五年内培养中级技工25万人以上,高级技工1万人以上,技师、高级技师3000人以上,全市中级工人数占技术工人比重达到50以上,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占技术工人的20以上。到2015年,全市各类人才(含乡土人才)达到120万,其中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人才达到30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橄榄型结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进入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专家具有一定的数量。
(三)主要任务
1、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通过5年努力,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5,每年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新生达到2万人以上。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每年培训农村新增和剩余劳动力40万人次,培训城镇职工和新增劳动力8万人次。各类继续教育形成网络,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广泛覆盖,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机制比较完善,公民职业化工程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形成规模。以赣州高级技工学校为基础,尽快组建赣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扩大招生规模,五年内在校生达到3万人以上。
2、建立和健全激励人才成长、创业的机制。建立和健全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测评、考核、选用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实力、能力竞岗、晋升的人员进出、升降制度,以及按贡献、凭业绩、以科研成果等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
3、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产学研载体。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工业企业;健全以乡镇为主体、联接市、县(市、区)、农村村组的科技普及推广网络;培养一支围绕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行科研攻关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加强科研基地建设,组建和办好“赣南科学院”,在全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一批研究生实习基地;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校和分支机构。
4、健全统一开放、方便快捷、联接全省及“长珠闽”地区的人才流动、劳务输出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多层次开发人力资源
1、积极接收高等院校毕业生。做好普通高校特别是重点院校赣南籍毕业生回乡兴业的宣传、动员、接收工作,加快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制度改革,拓宽就业渠道,具有大学本科、学士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和我市紧缺的高级技师、技师等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可在本市范围内的任何县(市、区)先落户后择业。每年从全国高校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下基层锻炼。
2、加快引进中高层次的紧缺人才。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长珠闽”尤其是“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采用柔性引才引智办法,做好人才承接工作。重点引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重点引进本地需要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与科技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专家、进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专家学者、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实际操作人才。加快人才载体建设,使我市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重点骨干企事业单位成为吸纳人才的重要载体。
3、加强国(境)外人才智力引进工作。充分用好、用活国家对聘请外国专家、派出国外培训的资助政策,制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