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实践调研课题之通识教育
暑期实践调研课题之通识教育
——对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思考 深感今天的大学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型,也带来社会的普遍的功利心理。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地和职业、收益联系在一起,如果大学不自觉地跟着走,就会使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操练,忽视品德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转化为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这严重束缚了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不满足于单一知识和技能,希望人才具有综合素质,特别是在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调整的今天,希望人才具有自觉调整的能力。鉴于此,国家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通识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教学新的探索。
一 教育理念
大学为甚么要进行通识教育?我引用艾伦(D.W.Allan)的一句话,「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那么,我们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艾伦,2005,页7)。
针对同时高等教育培养学识与道德高素养的任务,结合当下中国教育现况以及世界教育格局的环境,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等中国高校先后启动探索通识教育的自身模式。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其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论述。如:“给20岁-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的教育类型”。这类定义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通识教育在国外一些高水平大学早就实行了几十年,并且有成效,这一理念也深入人心。我们的探索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和借鉴,但不是单纯的模仿,因为实施的背景条件和课程内容是很不一样的。
二 通识教育之困难
第一,针对当前国内大学专业划分过细,教育面过于狭窄,培养的人不适应社会需
求的问题。现在,教育界有一个怪现象,社会上有什么职业,很多学校就设置什么专业。不仅大学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而且有把大学教育变成职业教育的倾向。这是不懂大学教育的表现。复旦这样的学校应该大声疾呼,自觉抵制这种倾向。社会是需要职业教育的,而且应该大力发展,但它不是大学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重点大学的工作。翻翻高等教育史上很多教育家的论述,第二,无一不反对把大学变成职业训练的场所。针对当前应试教育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应试教育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这也不能完全怪中小学,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大学也有责任。应试教育深入到许多环节当中,因此,“重技能、轻知识”、“重知识、轻思维”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认为,大学之义在于使学生接受人类文化精华和知识的熏陶,让学生尽情地探求真理、钻研科学、张扬个性,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因此,我们反对一味追求技能证书,反对一味进行灌输,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怎么去思考。
第三,针对学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百年校庆之际,胡锦涛同志在致我校的贺信中重申了江泽民同志对复旦提出的希望:“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这样的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崇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感到,复旦培养学生,不是培养单纯地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技术性人才,而应该培养有多领域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复旦培养学生,不是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模式,而是要把教育的主导性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宽厚的知识、创新的能力、开放的胸怀和高度的责任感的栋梁之材。
当下中国教育大趋势是由苏联式专业教育向英美式通识教育转变,位于中国教育前沿的高校在贴合时代潮流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学术与行政、学术内部资源争夺都是问题的关键。在中国市场经济愈演愈烈的今天,学术能否从技能中脱离出来,成为知识的延续,关键在于通识教育,困难也同样在此。
同样,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能否实现在滚滚时代洪流中展现中华文化独特而博大的风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这一点上并不相左。如何做出适应时代的选择,将是中国高校教育的大课题。
三 对比二校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开展通识教育,并不是否定专业教育。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我们还要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因此,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接口的问题,专业院系和复旦学院要相互支持。北京大学之元培模式
“元培计划”实验班的着眼点则在于,为全校实行通识教育制度进行探索,同时继续坚持主
要培养最优秀专才的教育目标。
尽管希望超越专门化教育,拓宽知识面,“元培计划”最后想做的事情其实还是培养最优秀的专业人才,只不过走的是“曲线”而已。北大哲学系教授陈来认为,“元培计划”有一个总体教育观的预设,即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重点不是培养一个读完四年本科以后走向社会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才,而应该是读完本科以后去读研究生,然后成为最优秀的专业人才,这是北京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北大“元培计划”的宗旨虽然也讲“综合素质教育”,但更多的是以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来说明和论证本科教育改革,重点强调本科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的意义。复旦大学之书院模式
复旦的本科生第一学年不分专业院系,直接进入“复旦学院”——取法于哈佛、耶鲁的文理学院,整体改变了本科的教学管理模式。
复旦学院中有四个书院是一种住宿单位,所有新生不分专业,共同接受全校性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安排,学生的交流机会增加了,视野拓宽了,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理性了,自我认识也加深了。
四 思考与结论
在面临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大转型的今天,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成为主导当下及未来中国人才培养的力量。中国在教育改革的方面起步较西方各国晚,也面临着更为艰深的困难。如何把握学术教育和技能教育,通识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平衡,是北大与复旦及中国其他高校需要共同探究的问题。
中国通识教育首先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模式不同,方向不同。随着学术思想界对通识教育的讨论渐趋深入,复旦学院等开拓性实验的展开,北大元培计划亦有相应的调整。北大元培计划相关主事者近期在发言中亦开始重点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殊技能,不在于训练优秀的从业者,而在培养一个有能力而且有教养的人。北大更明确将推进元培计划视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书目
1.艾伦(Allan,D.W.)(着),任中棠等(译)(2005)。〈高等教育的新基石〉。《求是学刊》第3期,页6–10。
第二篇:暑期实践调研课题
暑期实践调研课题参考题目
一、哲学类
1.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2.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3.面对金融危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调查
4.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5.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与分析
二、经济文化类
6.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7.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
8.关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
9.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10.暑期居民消费新高潮的调查
11.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12.当地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特色
三、法律类
13.知识产权法研究
14.信息安全法研究
四、社会学类
15.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调查研究
16.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7.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
18.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19.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20.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21.社区服务问题研究
22.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23.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24.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25.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
26.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27.农民工就业问题
28.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
29.社会保障与安全问题
30.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
31.关注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3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3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34.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35.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3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37.社会保障体系任一组成部分的发展情况
38.城市临时人员尤其是外来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
39.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调查
40.村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41.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42.青年农民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43.农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构分析
44.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及文化产业结构调查
45.社会公益行为的调查研究(如希望工程等)
46.探询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
47.新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以某乡镇为调查对象
48.所在家乡的经济所有制结构状况分析——以自己所在市级或县级地区结构状况为实例
49.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调查—— 所在家乡民营企业为例
5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以某一个具体的村庄为个案
51.所在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及分析
52.所在山村山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
53.所在地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54.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55.所在市社会福利院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五、教育类
56.学生迷恋网络问题调查研究
57.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58.新一轮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
59.中小学暴力事件调查
60.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61.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6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63.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查研究
64.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65.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调查
66.如何看待学生课桌文化问题
67.大学学生恋爱行为调查与思考
68.如何看待大学安全问题
69.怎样处理学校食堂和学生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
70.新时期大学教师和学生关系调查与研究
71.大学生文明举止问题调查研究
72.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73.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
74.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
75.新时期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76.学生宿舍通宵问题调查与研究
77.大学生信用问题调查与研究
78.贫困大学生鉴定标准与方法研究
79.加入WTO、留**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
80.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鼓励方向
1、鼓励个人或团队多视角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
2、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鼓励学生深入农村,到基层、就近社区、村镇去服务、锻炼、调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4、鼓励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社团组队参与调研
5、鼓励各团队多方面、多渠道筹集社会实践活动经费。
第三篇:通识教育心得体会
通识教育心得
通识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字面意思的解说,即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等。我认为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是为了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实施是结合我国大学的具体情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进行。在大学提出通识教育,就是要纠正大学里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这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是也很古老的。而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通识教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确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其二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最后是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在我国大学的关注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弊端逐渐显露,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因此提出要进行“通才教育、文理渗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完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明显的知识化,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且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在我国大学通识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忽视非正式通识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这些都是我国大学里普遍的通病。
我们认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可以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具体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合理化。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注意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等方面开始;并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在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大类型:其一,国家的历史与问题的知识。其二,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其三,介绍科学发展、方法、精神的课程。而这三种类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实施上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一是少而精原则。二是独立原则。三是渗透原则。
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首先要建构适合本校实际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第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使双学位制、主辅修制、跨系选修制等各显其能。第三,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改革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建立起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不过,在实行通识教育的同时,应该注意处理好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红皮书》中写道:“通识教育不仅应该为专业选择提供足够的基础,而且应该成为使专业潜力充分发展的沃土。……专业教育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通识教育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指明了意义和目的。哈佛学院的每门课,无论多么专业化,都要对通识教育目标有可识别的联系和贡献。在这个联系上的失败程度就是在专业教育上的损失程度”。当然,通识与专业之间的平衡是难以说清的问题,是要根据本身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
第四篇:通识教育心得体会
通识教育心得体会
通识教育心得体会一:我的通识教育之体会
这两天一直看到被转载的批驳通识教育的文章,作者是我很喜欢的老师朱绩崧。朱老师在文章中提到,通识教育之矫枉过正,在有限的时间内,什么都学,后果自是平庸。其实我部分程度上也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我想说,这是他根据自己的生命经验所拼接出来的通识教育的一个画面。而我来到复旦两年,通识教育的课程我基本也已经修完了,根据我的生命体验,通识教育完全还有其他的图景。
老师提到,有英文系的学生因为学3分的社会学导论而不背他的十四行诗了,但是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遇到朱老师,有幸在他课上读了莎士比亚的原著,看了各种对于莎翁作品的文学批评论述的,也是通识教育。那是一门叫莎士比亚悲剧的通识选修课。如果没有通史教育,我一个学国政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在大学的校园里去上一门跟英文文学有关的课程,而这样的课程对我来说就是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让我看到文学可以有多大的魅力。一个学国政的学生会读pre-modernEnglish,读着莎翁的原著,会在万老师的英语作品鉴赏课上读各种类型的英文诗,学习诗歌的韵脚,会在世界文学导读的课上听一口纯正英音的汪老师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体验,给我们念爱经、别离辞甚至是说说萨德的奇怪的癖好。这些体验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
一个在自己专业领域及其精通的学者,当然是非常好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我看来,本科教育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在某个领域极其精通的学者。更多时候,是给学生们一个机会,可以去了解不同的学科,只有在真正了解了不同学科之后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有方向地去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是培养自己的阅读趣味。之前打过大学教育的辩题,看了很多学者的论述,其中有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大意是大学教育是为了发展人,使人可以使自己的性格、知识更完善,可以真正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其实我在走出去跟别的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其他学校的同学是没有通识教育的课程的,因此他们学的也大多是专业相关课程。但我也并没有发现他们因只学专业课而比我的复旦同学在专业知识或者技能上面有非常明显的超越。更多时候,我反倒觉得身边拥有更多不同学科知识的同学在思考问题时角度更加多元,思路更加开阔也更加灵活。
说别人的例子可能不那么直观,那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大学里上过的令我印象最深、学到东西最多、收获也最大的课程真的不是我的专业课,而是一些别的学科的通识课程。比如说张双利老师的《共产党宣言》,她让我对哲学特别是马哲有了崭新的认识,从而对哲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这门课算是我在大学中收获最大的课程,甚至没有之一。
还有通识选修课中的商务案例分析,两年才开设一次,由哈佛商学院毕业的老师James来授课,整个课程非常有意思,课前做大量关于案例的阅读,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上课的时候就是大家各自发言、讨论然后老师会在中间不停地问你,把你一步步往前推,直到你将自己的所有所学都展现出来为止。老师风趣幽默,典型的乐天派美国人,虽然受过高等的专业教育,但是授课非常简单易懂,而且重点强调分析方法。从来不让大家死记硬背些什么知识,而是在上课讨论和平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慢慢地掌握。
还有博弈论与中国智慧,虽然讲的是博弈论的知识,但是我在之后也发现跟国际关系领域很多知识也可以进行交叉应用来分析问题,尤其是这个理论本身会教给你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分析问题的模型。其他的课程,像法语、基督教哲学、国际金融、证券理论、化学与人类等等课程,我都觉得其实都是让我学到了蛮多东西,对我帮助非常大的。
当然,国内的通识教育是有其问题的存在的。前两天跟港大的熊浩学长交流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国外一般只有顶尖的大学才会有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的课程一般也要是这个领域内顶尖的教授才能够开设的,比如像哈佛的约瑟夫奈这样子级别的教授。反观复旦,通识教育的课程种类非常的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若是让学生上了没有收获,还不如减少通识课程的数量,只开精品课程,减少每个人必须修满的学分,保证学生可以在每一门精品的课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通识教育心得体会二:通识教育心得体会>>(1602字)
通识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字面意思的解说,即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等。我认为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是为了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实施是结合我国大学的具体情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进行。在大学提出通识教育,就是要纠正大学里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这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是也很古老的。而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通识教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确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其二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最后是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通识教育课程在我国大学的关注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弊端逐渐显露,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因此提出要进行“通才教育、文理渗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完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明显的知识化,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且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在我国大学通识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忽视非正式通识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这些都是我国大学里普遍的通病。我们认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可以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具体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合理化。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注意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等方面开始;并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在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大类型:其一,国家的历史与问题的知识。其二,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其三,介绍科学发展、方法、精神的课程。而这三种类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实施上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一是少而精原则。二是独立原则。三是渗透原则。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首先要建构适合本校实际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第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使双学位制、主辅修制、跨系选修制等各显其能。第三,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改革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建立起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不过,在实行通识教育的同时,应该注意处理好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红皮书》中写道:“通识教育不仅应该为专业选择提供足够的基础,而且应该成为使专业潜力充分发展的沃土。„„专业教育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通识教育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指明了意义和目的。哈佛学院的每门课,无论多么专业化,都要对通识教育目标有可识别的联系和贡献。在这个联系上的失败程度就是在专业教育上的损失程度”。当然,通识与专业之间的平衡是难以说清的问题,是要根据本身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
>通识教育心得体会三:通识教育心得体会>>(1255字)
在香港大学交流期间,我发现了与复旦教学中相同的名词:通识教育。好奇之下,我参与体验了这所名校所推行的通识教育,感受到与大陆有些不同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港大的通识教育也是通过开设各类专业课范围以外的课程进行,但课程不算在学生的学分之内,完全是由学生自己的兴趣进行报名。大部分课程是免费的,有的课也会为了保证一定的出席率而收取一些押金,只要基本上去听课便可以返还。通过在寝室楼中分发课程内容的册子进行报名宣传,这本册子做得很精美,按大类列出了该学期所开课程以及该门课最吸引人的地方。通识教育的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形式多样。有门课旨在从香港的小吃中传达香港的历史和变迁,于是教师就带领学生乘电车沿途讲解,每到一处较有历史的摊前就会下车品尝。关于社会民情的课程则会邀请香港各行各业的人讲述,包括港姐冠军、体育明星或娱乐人员。除了几门固定的课程之外,学校还会在每学期邀请世界各地的同行进行授课。
在港大,通识教育的课程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不少课程会根据实际情况限定报名人数,先到先得,于是在课程报名那天,我提早了一个小时到却也已经排起了长队。在拥挤当中,我最终报上了两门课。
第一门课是因菲律宾一家慈善剧团在港大访问之时所开设。课程分为4次:第一次的讲座介绍菲律宾的真实情况,慈善剧团成立以及在救助孩子中所起到的拯救心灵的重要作用;第二次是表演的基本知识以及观赏这些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剧。起初我和大部分的学生一样,只是抱着好奇的态度尝试从未接触过的新东西。讲座中展示的图片和文字能够将一个菲律宾穷困孩子的生活以及戏剧带给他们的救助尽情地展示出来。之后每一节课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所有人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戏剧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洗礼,同学间也在轻松的学习方式中彼此熟悉;相对轻松的学习方式也为本来繁忙的学业之余增添了乐趣。
另一门课叫做“石头记”,是一门从地质角度出发让我们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并树立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门课没有在教室上课的形式,而是选择通过组织两次地质考察之旅,带领学生们走进深山老林探访当地原住民的生活,走进没有人为痕迹的偏僻小岛感受自然原生态的壮观和震撼。每一次的考察当天老师都会根据当地情况布置小课题,以小组形式完成。尽管老师没有在教室里讲授过任何知识,所有选这门的学生都会自觉地提前对当地的情况或需要的背景知识作一了解。这样的学习完全是自发的,高效率的,并通过老师在实地的讲解得到灵活运用。香港在环保和地质原貌的保存上做得很好,我想这与他们选择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不计学分,当选修的学生按规定参加完各门课后,港大会颁发正式的证书证明参加过该门课的学习。另外,课程的资料总结和经验也会通过邮件形式给选修的学生进行反馈,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复旦的通识教育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作为经历过通识教育的学生,我觉得港大的一些方式和经验值得借鉴。可以相信,在通识教育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每一位复旦学子都会有所收获和感触;通识教育最终会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2008年文化素质通识教育研究生暑期学校
附件4:
2008年文化素质通识教育研究生暑期学校
授课导师简介
钱致榕教授简介
抗战时生于四川,战后随家迁台,台大毕业后赴美,获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起执教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迄今。1988年应邀往香港科技大学,任创校副校长,创办四院十九系,及相关研究所。四年后,任务完成,返美执教。钱教授为国内十二所大学名誉教授(包括南京、浙江、兰州、新疆、汕头等大学),并为两岸多所大学顾问。
钱教授于物理及天文系,从事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学工作,共教各类课程近三十门,并于世界各大加速器实验所,从事粒子物理实验工作。研究宇宙基本结构、作用及起源,发表研究论文三百余篇。
朱鸿林教授简介
祖籍广东惠来,毕业于香港珠海书院中国文史学系和研究所后,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84年获该校东亚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历史学组主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系副主任暨中国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另兼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儒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The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顾问会主席,Asia Major学报编委,《清华学报》等学报海外编委等职,并为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兼任研究员。
朱教授曾于1992年获选为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驻院学人,2003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他的专门研究领域为明史及近世中国思想文化史、宋明儒学典籍,研究重心是思想和制度的交互影响及其后果,时段以明代为主。朱教授着重原始文献资料和实物书刊的运用,对于明人文集更加情有独钟。已出版中英文专著及论文七十多种,包括:Calligraphy and the East Asian Book(co-authored with Frederick W.Mote).Boston and Shaftesbury: Shambhala Press, 1989.《明儒学案点校释误》(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1);《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明人著作与生平发微》(桂林:广西师范大出版社,2005)等。
朱苏力教授简介
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87年毕业于美国McGeorge School of Law,LL.M(美国商法与税法),1989年获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M.A(美国法律制度),1992年毕业于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h.D(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法学学科评议组法学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朱教授个人专著包括:《法治及其本土资源》(1996)、《阅读秩序》(1999)、《制度是如何形成的》(1999,2007)、《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2000)、《波斯纳及其他——译书之后》(2004)、《批评与自恋——读书与写作》(2004)、《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2004)、《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2004)、《法律与文学》(2006)等;个人译著:《法理学问题》(波斯纳,1994,2001)、《宪政与分权》(维尔,1996)、《司法过程的性质》(卡多佐,1998)、《法律和道德理论的问题》(波斯纳,2001)、《超越法律》(波斯纳,2001)、《性与理性》(波斯纳,2002)、《正义/司法的经济学》(波斯纳,2002)、《无需法律的秩序》(埃里克森,2003)以及其他主编和翻译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讲授课程,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司法制度、西方法律史,法律与文学等。
刘小枫教授简介
1956年5月生,祖籍四川乐山。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经典与解释》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博导),中山大学哲学系美学、宗教学专业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刘教授个人主要学术专著包括:《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沉重的肉身》、《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柏拉图〈会饮〉译疏》、《现代及其敌人》、《拣尽寒枝》、《这一代人的怕与爱》(重订)、《儒家与民族国家》。近年主要致力于古典诗学、宗教学、西方思想史方面的研究。主编《经典与解释》辑刊(CSSCI核心辑刊)及“经典与解释”系列丛书,大学素质教育教材:《古典诗文绎读》(三卷六册),编修《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雅努斯:古典拉丁语教程》。
王绍光教授简介
一九五四年出生于武汉,一九八二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士学位,一九九零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一九九零年至二零零零年任教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他同时担任英文国际学术刊物China Review主编,多家中英文学术刊物编委,并曾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署、世界经济论坛、斯德哥尔莫和平研究所、韩国三星集团、美国Johnson& Johnson公司、英国的Rio Tinto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王教授已出版九本个人专著,包括: Failure of Charisma: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1995);《挑战市场神话》(1997);《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2007)等。他还与胡鞍钢等人合著、合编了十四本著作,包括:《中国国家能力报告》(1993);《中国地区差距报告》(1995);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China(M.E.Sharpe, 1999);UNDP Chin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Transition and the State(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中文版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经济转轨与政府的作用》 1999);The Chinese Economy in Crisis: State Capacity and Tax Reform(M.E.Sharpe, 2001);Democracy,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RoutledgeCurzon, 2003);《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2003);《和谐社会构建:欧洲的经验与中国的探索》(2007);China, India and Beyond: Drivers and Limitations of Development(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