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文化以活力、给旅游以魅力

时间:2019-05-13 09:4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赋文化以活力、给旅游以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赋文化以活力、给旅游以魅力》。

第一篇:赋文化以活力、给旅游以魅力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如何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适应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新要求,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近日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以现代旅游“激活”文化宝藏

记者:近年来,我国旅游界提炼的一句话得到各个层面认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怎么看待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邵琪伟: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从未分离。旅游是旅游者经历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的过程,而文化因素则渗透在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站在旅游产业角度看,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产业角度看,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作用,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融合、共同繁荣,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记者:现代旅游业怎样“激活”文化消费?

邵琪伟: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同时旅游业也极大地促进了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发展。旅游能够使很多“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

目前我国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4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个,历史名镇名村251个,博物馆2141个,文化馆3258个,我国还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道教宫观1500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3万余座,天主教教堂4600余座,基督教教堂1.2万余座等。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用于旅游开发的有6000多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等也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实践证明,开发旅游业,需要对各类文化文物资源进行梳理和修整,需要对古城、古镇、古村落进行挖掘和保护,从而让文化文物资源多年沉睡的价值展现在游客面前,有利于文化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敦煌的同志有句话讲得好,“敦煌的优势在文化,出路在旅游,未来在文化旅游”。

在文明对话中提升中国形象

记者:旅游被称作文明间的对话,怎么看待其中的中国角色?

邵琪伟: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是民间对民间、人民对人民友好交往、传递友谊的渠道。现代大众旅游已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载体之一,人们在旅游中对文化的接受是在一种完全自愿的环境中发生的,是出于旅游者个人意愿而对其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因而也最有力、最持久。

旅游还是跨时空的交往和跨文化的交流,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位旅游旅行者都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促进沟通交流的文化使者。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在更广范围展开,为各国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共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实践证明,旅游可以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民增进了解、加深理解、促进友谊。很多国外游客通过旅游加深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也使更多的中国人“零距离”的了解了外国和外国文化。

记者:中国旅游在这里面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邵琪伟: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

发展旅游可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每年数千万国际游客来到中国,首先接触到的“中国印象”更多的是“中国旅游印象”。中国是一个真诚、真实、开放的国

度,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渠道,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活动和产品来加强对外传播,能够使各国的游客在旅游中认识、了解、感知一个真实发展变化的中国,传播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2010年,我国出境旅游已达5739万人次,如此众多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把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有利于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推进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友好交往。外宣和旅游、文化部门要共同推动,把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世界文化旅游大潮中高悬中国之帆

记者:如何看待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的现状?

邵琪伟: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的作用广泛而深刻。从国际看,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从国内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融合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存在着领域不宽广、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例如江西景德镇是千年瓷都,瓷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但整理、挖掘、提升与弘扬都还不够到位。

目前全球已有49个饭店国际品牌进入了我国旅游市场,我们还没有一个品牌走出去;美国迪斯尼主题公园在香港、上海“登陆”,我们还没有一个主题公园走出去。目前针对国际游客的旅游线路,仍以京西沪桂广为主,丝绸之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瓷器文化等都还没有打造出成熟完整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此外,如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英国伦敦的歌剧、俄罗斯莫斯科的芭蕾舞剧等,成为国际游客必看的旅游演艺节目。我国更多还是形象宣传,从形象推广走向产业推广,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办法上都还存在很多不足,必须广泛借鉴吸收国际经验,加快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记者:如何有效缩小在这方面与国际的差距?

邵琪伟: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动力。目前文化旅游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等方面创新有广阔空间。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要落实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的有关政策措施,注重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为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和新的空间,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要加大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鼓励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推进旅游文艺演出形式创新,提升旅游演艺节目创意。要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提升面向游客的文化演出、文化产品的信息服务和从业人员的科技涵养。

通过改革创新和依靠科技进步,要打造更多像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集团、浙江横店影视基地这样的文化旅游企业,更多像新疆维吾尔族古尔邦节、广西壮族三月三歌会、宁夏回族开斋节、西藏藏族雪顿节、内蒙古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这样的旅游民俗节庆活动,更多《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漠敦煌》这样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旅游文化演艺作品,为古老又现代的文明中国,扬起现代旅游的风帆。

第二篇:以文化打造活力机关党建

以文化打造活力机关党建

中共珠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党的十七大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了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近年来,珠海市直机关工委把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创理念、树形象、迎挑战、求发展”为主题,以文化蓄内力、催动力、聚合力、激活力,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机关建设,为珠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文化保障。

一、以文化蓄“内力”,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

机关干部队伍的素质高低、修养优劣取决于是否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的形成则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积累。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文化蓄“内力”,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

1、开展学习教育,树立学习意识。我们针对机关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近年来,通过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想、责任、能力、形象”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三大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机关干部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了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有效,我们通过组织开展“弘扬特区精神,增强职业道德”和“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等主题演讲比赛,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通过组织“读书•思考•进步”专题读书活动,举办读书班、学习论坛、读书笔记展评、朗诵会、优秀图书点评会等,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职业精神和履职能力。

2、开展学习培训,健全学习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强化学习的一个有效手段。每年我们都定期举办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和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同时,结合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经常组织专题报告、讲座和论坛,如邀请北京国情调查研究中心刘吉主任为机关党员干部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重大问题”专题报告,邀请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丁晋清副研究员作“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专题讲座,邀请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作“解放思想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邀请全国知名生态作家、凤凰卫视《中国江河水》电视节目总策划徐刚做“珠海:生态文明与未来”的辅导讲座等等,逐步形成了重大事件必谈、重点工作必讲、重要战略必论的市直机关学习常态机制,推动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入。

3、开展学习竞赛,增强学习效果。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网上办公、电子政务等已成为机关工作的必然趋势。为推动机关干部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

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查询等相关技能,我们专门开展了以网上冲浪和计算机操作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办公技能大赛,大大激发了机关干部职工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办公效率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根据许多机关干部有写作、书法、绘画和摄影等业余爱好,我们还经常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征文、书法、摄影、绘画比赛,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增强文化学习的效果。

二、以文化催“动力”,推动服务型机关建设。

做好服务是机关工作的一条主旋律,而机关文化能够催生做好服务的动力,是使这条旋律更加优美动听的音符。在机关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方向、培育精神、凝聚力量的能动作用,将文化融入机关工作之中,不断推动服务型机关建设。

1、围绕服务,创建机关文化理念。机关文化理念是机关的核心价值观。按照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早在2004年,我们就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研究,在机关创建了涵盖机关精神、建设目标、工作要求、评价标准和机关作风等内容的机关文化理念体系,如提出“管理科学、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服务高效”的机关建设目标、“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评价标准等。我们本委也结合工作特点,确立了“组织的桥梁纽带,党员的知心朋友”的文化理念。为了进一步深化机关文化理念,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组织开展了“珠海市民最认同的机关文化理念”评选活动,发动广大机关单位提炼上报自己的文化理念,然后让广大市民参与评选,最后,市委组织部“公道正派、选贤纳才”、市中级法院“厚德行端、业精法正”、市公安局“情系百姓安危,心牵民警冷暖”、市农业局“情系三农,根植沃土”等10个单位的理念被评为珠海市最认同的机关文化理念。评选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市民的积极参与,大大提升了机关单位的良好形象。

2、突出服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近年来,我们每年都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如2006年我们组织开展“三个走在前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在前、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走在前)的排头兵实践活动,2007年开展“三服务一促进”主题实践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促进社会和谐),今年又组织开展“四加强四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推进思想解放;加强创新型机关建设,推进科学发展;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加强廉洁型机关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实践证明,以鲜明的主题为引导开展实践活动,不仅使机关工作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也为机关工作增添了人文色彩,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和内涵。

3、规范服务,不断改进机关作风。服务型机关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机关作风。在开展机关文化建设中,我们专门制定了《珠海市直机关公务员行为规范》,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言行举止等十个方面规范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为了使规范入脑、入心,我们不仅以公文形式下发,还制作成精美的台历发给各机关单位,并组织开展公务着装、公务礼仪展示活动,通过小品、着装表演等形式对机关干部执行公务时的着装和礼仪进行

演示,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加大机关作风建设的宣传力度,我们与珠海电视台合作开办《阳光政务》栏目,每周一期,重点对机关作风建设活动进行报道,不仅发挥了新闻媒体监督机关改进作风的作用,还起到了宣传引导、扩大影响的良好效果,为改进机关作风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文化聚“合力”,推动和谐型机关建设。

文化能够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是和谐机关建设的重要手段。我们始终坚持做好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环境,使机关干部在舒心的环境中工作、在融洽的氛围下共事、在进取的天地里创业,推动和谐型机关建设。

1、以人为本,做好人文关怀。机关和谐的主体是人。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彻到机关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并提出了建立以政治关爱、工作激励、成长关怀、思想疏导、精神抚慰、生活帮扶、城乡互助、服务保障等“八大机制”为重点的机关人文关怀服务体系。实践中,我们始终倡导关爱基层、关爱群众,坚持做到“六个必谈”、“五个必访”等谈心谈话措施,并落实生日温馨祝福、节假日登门慰问、党员“一帮一”、支部“一对一”等具体措施,做到“冷有人问,惑有人解,困有人帮,老有人惦”,细微之处见关怀。

2、创建和谐支部,带动机关和谐。机关支部是机关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支部和谐是机关和谐的一个基础。在机关文化建设中,我们将支部和谐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抓手,通过党内和谐示范和带动整个机关和谐。为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支部在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前的基础上,于2007年专门在机关开展了“和谐党支部”创建活动,机关各党支部按照“五和谐一突出”(思想和谐、班子和谐、队伍和谐、管理和谐、党群和谐和业绩突出)的要求,大力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党内和谐程度明显提升,有力推动了和谐机关建设。

3、打造文明办公环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优雅和谐、文明有序的办公环境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和谐机关的一种外在表现。近年来,我们在机关倡导建立了200余个党员活动室,其中不仅设置了阅览室、健身房和文艺活动区等硬件设施,而且还专门设有荣誉墙、荣誉柜和包含党旗、入党誓词和党员权利义务等内容的党务公开栏,使人在活动室内能够感觉到浓郁的党建文化气息。同时,我还在各机关倡导设置了包涵如“文章精选”、“学习视窗”、“文化长廊”等内容的文化角和宣传栏,美化了办公场所,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出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及和谐的机关办公环境。

四、以文化激“活力”,推动创新型机关建设。

创新是机关工作得以不断进步的源泉,而机关工作创新必须以高起点、高层次的机关文化为依托。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以文化激“活力”,通过机关文化建设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活力,推动创新型机关建设。

1、搭建平台,培育创新文化。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建立党建工作信息化

网络,我们率先在广东省地市工委一级设立《机关党建之窗》网站,目前访问人数超过260万人次,成为我市机关党建学习宣传、教育管理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专门设立“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奖”,制定了相关的奖励制度,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机关党员积极参与创新。我们举办“创新与发展”专题座谈会,组织市直机关的党务干部交流探讨,启发思路,在机关内部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

2、创新载体,推动工作。我们把机关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从创新党的组织生活入手,组织开展了“最佳党日活动”的评选,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推进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如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度室党支部开展的“金盾映党旗、苦练基本功”主题党日活动,把提高民警搜救业务基本功与登山活动和党的教育有机地结合,民警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群众得到了保护、受到了教益;市垃圾发电厂党支部开展的“党员身边无事故”主题党日活动和市粮食储备库党支部开展的“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主题党日活动,也都找到了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开展活动,激发活力。文化建设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为此,多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七一”组织新党员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以及新老党员义务植树活动,使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举办以“唱响革命歌曲,回顾光辉历程,争当排头兵”为主题的合唱比赛和“我为党旗添光彩”、“排头兵赞”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使机关干部职工充分施展才华和风采;在市直机关推行工间操,举行拔河、篮球比赛和迎新春游园活动等等,丰富机关党员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团队精神,增进机关之间的交流和友谊,有效激发了机关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以上是我们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各兄弟市(区)机关工委的工作相比肯定还有差距。希望各位会议代表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更好地推动珠海机关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共珠海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二OO八年六月

第三篇: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目标

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江泽民曾经提出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文化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迫切需要;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迫切需要;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一)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文化创新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文化创新的各个环节,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领文化创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解决文化创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成为引领文化创新的行动指南。

(二)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文化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注重反映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创造,充分吸收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新经验,使文化创新更加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丰富生动、不断发展的,推进文化创新就必须跟上实践的步伐,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深刻体验社会前进的准确信号,注重从实践中汲取灵感,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新要求。

(三)文化创新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服务人民作为根本的检验标准。一切先进文化,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推进文化创新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创新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要把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价值目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创新成果的标准和尺度。要坚持文化创新为了人民,文化创新依靠人民,文化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文化创新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四)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针,也是推进文化创新的基本遵循。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氛围,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百花争艳的局面;没有解放思想、民主和谐的创新环境,就难以形成繁荣兴旺、名家辈出的学术土壤。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要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在艺术创作上要提倡题材、样式和风格的多样发展,在学术理论上要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不同学派之间、不同观点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要坚持社会责任与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努力形成多出文化精品、多出创新人才的生动局面。

(五)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深厚根基。要深刻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注重从祖国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长处,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观念的侵蚀。

另外,我们还要首先守主流文化的基本原則。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这一基本概念既明确了我国主流文化的基本内涵,也指明了我国主流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它是综合集成并发展创新的产物,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既有传承性又有创新性,既有科学性又有实践性,既是精英的又是大众的。始終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是建设主流文化必须始终坚守的原则和出发点。

其次,必须创新发展主流文化的本质内涵。党的指导理论与时俱进,主流文化也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变化和时代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推动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为根本,不断增强主流文化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创造性,以增强主流文化的社会认同,拓展主流文化的社会基楚。因此,必须特別注重扩大主流文化的价值包容性,以价值整合和价值引领,巩固和强化主流文化的领导地位。充分借鉴吸收其他文化形势的有益内核和表现形式,创新主流文化时代内涵,不断扩大主流文化的社会覆盖面和吸引力;注重改革创新主流文化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使其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口味。

再次,必须兼容并蓄推进多元文化发展。一元主导必须与多元协调互补才能发挥主流文化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否则,就会导致主流文化的固步自封和孤芳自赏。多元文化也只有在主流文化引领下,传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流值,并满足社会不同需求,才能赢得社会认同和发展生计。这一文化格局決定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必须兼容并蓄,走包容式发展之路。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文化的感召力在于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統一,文化的创新力在于交流与交融的统一。我們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吸收借鉴国外文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

总之,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创新之路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四篇:以泉文化打造济南文化旅游品牌

以泉文化打造济南文化旅游品牌

徐辉

【摘要】: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济南素来以“泉城”,从济南市泉水旅游资源入手,深入挖掘泉水文化对于促进济南旅游具有重要的意思。本文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阐述了泉文化在济南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泉文化开发的策略。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泉文化存在的问题开发策略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文化是旅游之魂,这一点过去我们没有认识,一说就是风景、古迹。但现在,风景和文化,谁轻谁重之争,似乎已经有了结论。丽江、平遥、迪庆、山西众大院等景区的热度,早已超过一些传统景点,它们凭什么?丽江凭的是一种悠闲的世外氛围,迪庆凭的是一本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山西众大院凭的是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平遥是晋商文化……对于那些因为人为原因、环境恶化而消失了的景观,我们应当感到痛心,因为它消失的是不可重现的文化。而对于现存的文化景观,我们要在提高经济基础的同时,努力提高精神文明与文化的保护开发。事实上,旅游本身即是一种文化活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由“休闲时代”转向“文化时代”21世纪旅游业的今天,人们期望在旅游活动中能够实现对文化享受的追求,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有所理解。旅游者日益注重在旅游活济南泉水,悠悠千古。据历史 考古专家考证,早在公元前1542年,迄今已有3540多年的历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记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至今也有2600多年的历史。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元代地理学家于钦、明代诗人晏璧等古人曾对济南名泉一一加以吟咏。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几次来济南,对济南的泉水颇有钟情,题诗刻碑,称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其他记述泉水的诗词文赋更是数不胜数。

济南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唐代词人员半干、崔融,宋代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明朝后七子领袖李攀龙,还有李开先、于慎行等都是济南籍人,可谓“我济富山水,人称名士多”。济南还以其独有的泉水神韵吸引着天下八方游子,文人墨客云集,争睹“潇洒似江南”的泉城风采。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宋朝散文大家苏轼、苏辙,金代杰出诗人元好问等都游历过济南,创作出许多著名的篇章。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赵孟頫在趵突泉边留下了诸多墨迹。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

济南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即发源于此;济南南部的齐长城比秦长城的历史还早400多年;孝堂山郭氏墓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柳埠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石塔;灵岩寺四十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塑”。济南洛庄汉墓,规模之大,随葬品位之高,文物保存之完好,国内罕见。

纵观泉城济南的历史,有多少古人、名人、文人和普通平民百姓为之魂牵梦绕,割舍不断。历代皇帝、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写下了数以万计的名泉诗词、文赋,留下了无数精妙的历史传说和诸多的名胜古迹,形成积淀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泉文化是流传最广泛、内

涵最丰富的文化。泉文化应是济南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泉水和文化是济南的主旋律,做好泉文化的文章,唱响主旋律,就是抓住了名泉品牌这个根本。泉水和文化是济南的象征,是济南的根,是济南的魂。

当前弘扬济南泉文化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对泉这一自然景观的自身宣传不够突出。当前对济南特色自然文化景观的宣传,主要集中在“山泉湖河城”五个

方面,当然这五个方面综合起来也表现出了济南城市自身的独特性,但是这种覆盖面广的宣传方式导致了宣传力量相对

分散,一定程度上是对济南泉水壮美景观的淡化,使人们认识不到济南泉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

二是对泉文化深度的挖掘不够。泉虽然是自然资源,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资源。文人乐山乐水,文以载道,诗以

悦情,人文的参与使济南泉水更具魅力、更具色彩。然而,当前在对济南泉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只注重了与泉相关的历史

表象和诗文文本自身所映现出的特征,却忽视了对泉史的深度追寻和对泉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影响了泉文化高度的提

升。

三是对泉文化的宣传面过窄。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村落,都是各种文化的综合体,各种文化相伴而生、相互依

存。济南泉文化也是如此,与之相伴、互融互长的必然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如艺术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民俗文化

资源等,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相映生辉,使济南的泉文化内涵外延。就当前的文化旅游而言,有学者认为,人们

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片言只语知识的了解,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对文化综合体的需求。所以,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审视对济南

泉文化的宣传,仅仅将视角注目于泉本身或相对忽略其他文化资源与泉文化的连带关系,就显得相对过窄,与时代发展

不太相称。

四是研究宣传泉文化的力量不足。主要表现为:泉文化的专业研究成果较少,导致宣传内力不足;高质量的泉文化

旅游业从业人员相对过少,特别是许多导游人员缺乏对济南泉文化的系统了解,在向受众传播时,不能形色并绘地表述

出济南泉文化之美;缺乏泉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尤其是精巧的产品,使旅游者在品味济南泉文化的过程中产生缺憾,更

达不到向外广泛流传的好效果。

弘扬济南泉文化的对策

不论是立足于济南今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的中心任务,还是立足于“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

济、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思路,大力弘扬泉文化、形成强悍的泉文化声势都是很有必要的。建议如下:

一要打造泉文化品牌。所谓物质是基础,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主要靠有形的文化资源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来支撑,泉文

化品牌也是如此。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的泉产品资源为泉文化品牌增色。在泉系列产品的开发上,济南已有了一定基础,如拥有“趵突泉”牌、“百脉泉”牌系列产品。然而泉产品的整体声势还很不足,一些品牌较好的泉产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如济南市的矿泉水业有“趵突泉”和“泉娃”等品牌。姑且不谈新品牌“泉娃”,单谈老牌“趵突泉”矿泉水,由于各种

原因,似乎没有壮大起来。所以在泉产品发展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对各类企业的泉产品都要加以扶持,使之发展壮大。二是可以发掘相关的文化资源壮大泉文化品牌。这个主要涉及济南泉文化的内涵拓展问题。如历史人文

资源。据国内历史考古学家考证,早在公元前1542年,商纣王征讨东夷时,甲骨文卜辞中就有“泺”的记载。“泺”就是

今天的趵突泉,迄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数千年来,济南的城市沿革发展、历史事件、文化蕴涵,无不与泉密切相

关;同时,泉名、泉貌也全面反映了历史人文的变迁,如黑虎泉得名源于原处建有黑虎庙。这些历史文明可极大地丰富

济南泉文化的内涵。又如名士资源。“济南名士多”,我理解,名士来济、住济多少都与泉景相关,如舜与舜井、秦琼与

五龙潭、李清照与漱玉泉等。这些名士在济事迹可成为壮大济南泉文化品牌的强力资源。三是可以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提

升泉文化品牌。这个涉及对济南泉俗、地方曲艺等的整合,再现独具特色的泉城民俗、泉畔风情、泉城人形象等等,使

游客通过耳濡目染,品味“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韵,体验济南泉文化的美感。

二要创新泉文化宣传方式。一是可以定期举办泉水文化节或泉文化研讨活动。近年来,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具有地方

特色的文化节或文化研讨活动,如潍坊风筝节、菏泽和洛阳牡丹节、阳谷金瓶梅文化研讨等等。事实证明,举办文化节

或文化研讨活动,对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建议充分发挥济南泉水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举办泉水文化节或泉文化论坛,并建议把举办的时间定于每年9月份。因为9月是济南雨季后的第一个月,水量充足,众泉喷涌形态好,同时9月也是济南气候最好的月份。二是可以进一步营造泉文化景观。很多人反映,到了泉眼旁,除了看到汩汩流淌的泉水之外,如果没有导游的解说,很难体会到泉水之美,更谈不上受到泉文化的熏陶,所以进一步

营造有助于游人理解的泉文化景观至为重要。我认为,建设名泉诗碑是目前容易操作、有助于丰富泉文化景观的较好举

措。因为自古歌颂济南泉水的名人很多,在名人诗作的描绘中,虽然蕴含了他们彼时的情感和人生体验,但都借助了泉

水当时的声势,对于促进现实的游者理解由古至今的泉情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名泉诗碑的树立,还可以使游者直观了

解历史上游济名人颂泉的诗文情况,如李白、杜甫、苏辙、曾巩、赵孟頫等都来过济南,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歌颂泉

水的诗歌?再比如,还有多少人知道歌颂泉水最多的诗人是谁?所以建设名泉诗碑,不仅对外地游者游泉具有感知性意

义,对本地游者也具有启示性意义。三是可以逐步开放一些泉文化景点。营造文化声势的最佳手段,莫过于聚揽众多的人口相传。而特色文化景点的较高价格,阻碍了相当多的人难以体验特色文化的魅力,直接影响了特色文化声势的做大。

据调查,“泉水之都”虽然是济南的城市品牌,而生活在这里的人却有很多人多年不到趵突泉等公园。而免费的黑虎泉等,有86.2%的居民反映会经常光顾。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前一段时间发放了一部分旅游劵,发挥了一定效用。但

这种发放旅游劵的形式毕竟规模小,对刺激消费、扩大泉文化影响起不到大的作用,建议切实抓住扩内需的时机,逐步

开放一些泉文化景点,如大明湖、五龙潭公园等,既刺激人们消费,同时也逐步扩大泉文化的影响力。四是可以壮大泉

文化的研究宣传力量。这种壮大不仅仅是研究宣传人员队伍的壮大,还包括研究成果的丰富,这些是泉文化能否得以广

泛宣传的基础所在。如古往今来,为方便游览济南泉点,金代立《名泉碑》,列名泉七十二处,从此有了“泉城七十二

名泉”之说;随着历史的变迁,原七十二名泉有的湮没,有的改名,至明《济南七十二泉诗》、清《济南七十二泉记》,对七十二名泉情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些说明历代对济南泉文化都持以保护弘扬的态度。但济南泉眼很多,据不久前

有关部门统计,济南辖区共有泉眼730余处,除了特别知名的,大部分难得一见,有的甚至在不起眼处,却独具特色、独展丰姿。在这种情况下,整合各方面力量,宣传弘扬全面的泉文化就落在新时期泉城人的肩上。如济南出版社曾编辑

出版《济南泉文化丛书》,市政协文史委曾组织出版《济南名泉说略》等。由此可见,济南在壮大研究泉文化的基础方

面成绩是不菲的,但缺憾仍存在,如历代歌咏济南名泉的诗文就应该整理出版。只有不断地夯实泉文化的宣传基础,并

辅之以导游者扎实的培训、系统的宣传,做大做强济南泉文化才趋于可能。

三要加强对济南泉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一定程度上说,利用也是对济南泉文化的有力弘扬。因为利用,济南泉文

化资源才可在现实中扩大基础;因为拥有更广泛的现实基础,才能更加凸显济南泉文化的壮观。建议一是可以进一步建

设集中收纳泉水的水库或湖泊。济南泉眼之多、泉水涌量之大、水质之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与媲美。据统计,仅古城区2.6平方公里范围内,泉水正常日喷涌量就多达30万立方米。这些优质的泉水除了一部分流入大明湖,很多

都流失掉了。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断呼吁,要求储存泉水作为饮用水资源;政府高度重视民声,把收纳泉水列入计划。

尤其可喜的是,随着大明湖扩建工程接近完工,泉水的存储率必将大为提高。建议在济南北部进一步建设湖泊或水库,以更多地存储泉水,那时济南市不仅可以更好地凸显泉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还可以满足人们饮用泉水的愿望。二是可

以经营泉文化。泉是一种品牌资源,附加在实业上,可以促进实业发展;同时,实业的壮大也为扩大济南泉文化影响发

挥积极的作用。建议从城市建设、经济、旅游到企事业单位的名优产品,都可以围绕“泉水”做文章,如同杭州打造“西

湖”品牌一样打造济南“泉水”品牌。如发展房地产业,可以用泉居特色为楼盘造势;发展商业街,可以得天独厚的泉水

资源和泉文化底蕴凝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发展茶饮业,可以趵突泉冠名,以瓶装趵突泉水酿制的茶茗行销全国各地,让人们广泛品味趵突泉茶汤的色艳、液清、味醇,从而生发“不饮趵突泉、空负济南游”和“不赏济南泉、空度人一生”的感慨。

私声明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 济南市信息中心管理运维 版权所有:济南政府网 鲁ICP备05

第五篇:以特色打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以特色打品牌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民国十三年(1924年)从大姚析出设县,取原境内永定、仁和两大集镇名称首字定名为永仁县沿袭至今。目前,全县辖4乡3镇63个村(居)委会66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7%;境内有汉、彝、傣、回、傈僳等19个民族,总人口10.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是州内人口最少且彝族人口比例最高。

“出滇入川地,彩云日光城,绿色生态县,民族风情园”是永仁的县情特点:出滇入川地一一永仁县位于滇中北部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地处滇川要塞,东临金沙江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隔江相望,东南与元谋县毗邻,两南和大姚县接壤,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北与丽江市华坪县~江之隔。县城距云南昆明262公里、彝州州府鹿城183公里、四川攀枝花市87公里。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成昆铁路和目前正在建设的108国道永武高速公路、南永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位于金沙江畔川I滇交界的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方山,是旅游、避暑、疗养和观光的理想之地。

彩云日光城——永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在925--2884.7米之间,平均海拔在1530~1700米之间,属北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受金沙江河谷和元谋热坝地区热源的影响,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光照充足的独特气候特征。常年平均气温17.7℃,降雨量833毫米,无霜期271天,平均日照2836.4小时,最高时数达3018.6小时,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拉萨)、全省第一,特别适宜多种生物生长。

绿色生态县——永仁县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达81.95%,活立木蓄积量850.2万立方米,有许多国家珍贵树种和珍稀动物,有全省最大的万亩云南松母树林基地,有近15万亩野生滇橄榄,有板栗、核桃、樱桃、石榴等l7万余亩经济林果,有万亩蔬菜制繁种基地,有3500亩鲜食葡萄标准化示范种植园,有8963亩的桑园。野生食用菌、黑山羊、樱桃、草莓等都是适销远销的农产品。烤烟、畜牧、蚕桑、林果、优质米、蔬菜是我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另外,永仁土地富足,全县有耕地面积13.8万亩,可开发的宜农耕地l0万亩,土头深厚,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林果和经济作物。

民族风情园——永仁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其中彝族是境内主体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服饰绚丽独特,民族歌舞优美动听,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这里有堪称当今时装赛鼻祖的直苣“赛装节”;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彝族服饰;有流淌千百年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体现彝族同胞普通生活的“赛歌”、“打跳”、“三道酒”;有源远流长、妩媚无比、姿态万千的民风民俗。

特别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正月十五的直苴“赛装节”更是永仁彝族文化的象征。

一、文化旅游资源情况永仁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使我县成为文化旅游资源最具多样性的地区之。

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婚育寿丧、生产经贸、工艺产品、信仰祭祀和文体技艺等诸多方面,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

永仁县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县内主要旅游资源景点203处,在《中国旅游资源调查规范》所列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74种,我县境内就有34种。目前在永仁境内保存完好,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达13种,具体是:1.历史名胜古迹文化。永仁境内有被誉为“清凉世界”的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方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有能充分体现滇西彝族民居建筑风格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和夏家大院、夏氏故居和方山诸葛营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维的石棺墓遗址、比丘尼塔;宗教庙宇有方山观音寺、静德寺、**寺;城区的黉学庙和回族的清真寺和桥头寺的回龙桥等。2.节日文化。除了各民族共有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也叫七月半)、中秋节外,还有彝族的赛装节、火把节、牛王节(冬月初十)、彝族年(北部彝族农历冬月第一属龙或属兔日)、由街节:回族的圣纪节、代尔节、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等。3月陵饰文化。永仁的民族服装服饰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和直苴为代表的彝族(倮罗)服饰;另一类是以永兴乡干树子、立溪冬、马颈子,现在的永定镇大土塘和莲池搬迁点为代表的彝族(诺苏)服饰。4.歌舞文化。主要有梅葛、山歌、情歌、劳动歌、赶马歌、婚嫁歌、苦歌、酒歌、祭祀歌等,这些民间歌曲,除祭祀歌外,大都是触景生情,即兴发挥;民间舞蹈主要有自娱自乐式舞蹈和祭祀性舞蹈两种。5.音乐文化。彝族民间音乐起源早且古朴,用说唱和伴奏形式表达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主要分打击乐和管弦乐,主要分为直苴派系和平地、维的、永定派系,分哀乐调和喜庆调。6.太阳文化。

有太阳的传说、太阳神的传说、太阳和彝人的传说

7、莲花文化。有莲花的传说、莲花仙子的传说、莲花池的传说。另外还有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民族体育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毕摩文化、民族建筑文化等。这些都是我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多得的独特资源。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在科学判断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按照州委、州政府建设彝族文化名州的战略目标,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五大重点产业之一来培植,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开始起步,旅游行业管理逐步加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赛装文化资源、太阳文化资源、苴却文化资源、莲花文化资源、彝族文化资源等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游客的角度看,我县的文化旅游“没有看头、没有玩头、没有吃头、没有回头”的状况还客观存在;从工作层面看,讲的多、做的少,争论多、实干少的情况依然存在;就产业发展而言,还存在着观念落后、基础薄弱、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市场主体、没有品牌形象等问题。

三、打造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问题的思考永仁是~座充满动感魅力的小城市,正处在加快旅游发展的极为关键时期和难得的180r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历史性机遇。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充分挖掘好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地方品牌,对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就地消费的特点,旅游者必须亲自前往才能完成。哪怕是规模不大的景点,哪怕只是一棵树、一个瀑布、一段河流、一座山峰,只要它有特色、有知名度,游客来过之后就会留下印象,记住它。通过调研分析,以特色为基点,着力打造地方品牌,要依托“方山”、“赛装节”的地方特色优势,以之为龙头,从打造“清凉世界、彝人空间、万燕天堂、莲花天地、奇观幽谷、石艺博览、赛装古镇、太阳名城、历史名胜”品牌入手。

1、打造清凉世界。方山是滇川边界的佛教圣地,也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途经驿道。

方山景区风光秀丽、气候温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集险峻、古朴、幽雅、秀丽于一山,融山川、自然、历史、人文、宗教、民俗于一炉,景色绝佳,各具特色。是避暑、疗养、度假、旅游观光、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方山以一个“方”字区别于其他的名山,其景点有诸葛营、望江岭、七星桥、珍珠滴水岩、犀牛塘、静德寺、乌龟碑、仙女潭、仙人谷以及仙人洞、比丘尼塔、立象峰、**寺、下棋岩、武侯石壁等。打造方山这一品牌,要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对百余座和尚坟加强保护力度,将和尚坟群积极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强方山的佛教文化内涵,提高方山旅游景区的文化品味。同时,从望江岭到对面金沙江岸架设一道供游客游玩的缆车,让游客浏览风景秀丽的方山和瓜果满园的螃蟹箐以及滔滔江水,这样能够吸引众多的游客到方山游玩,使方山增加客流量。

2、打造彝人空间。目前,坝塘边已经作了全面的改造,环境优雅,是打造彝族文化街最好的优势再此基础上,从彝族风情、风貌的角度,重新改造包装文庙街的民居。

借助以上平台,将彝族刺绣的产供销和彝族风味饮食放入其中,由当地群众主办,政府加强引导,以“扶优、扶强、扶积极性”的原则,给予适当扶持,使“苴却印象”、“文庙一条街”成为游客饮食、购物、娱乐的彝族文化街,提高彝族文化氛围,吸引游客,进一步增加客流量,培植壮大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同时,要求县级机关干部职工上班时间必须着彝族服装,扩大彝绣彝装的影响面。

在此基础上,注册彝绣专利和彝绣商标,申报“彝绣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打造万燕天堂。借助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神话故事,在永武或南永公路显目位置,大大的竖一块落有几十只燕子的苴却砚雕塑。同时,请鸟学专家到永仁考察后,为栖息于县城街道两旁输电线路上的数十万只燕子提出保护意见、建议和措施,加以保护,作为夜间游永仁县城的一道景观。

4、打造莲花天地。在当地有一个美丽动人的莲花故事,借助这一故事,在莲池乡境内恢复一块面积较大的莲花池,池中竖一个彝族姑娘偎依在人头鱼身的小伙子身上的大雕塑,因为,在传说中只有美人鱼的说法,没有人头鱼身的小伙子的传说,这个传说很有代表性,可以作为一个打造莲花文化的切入点。莲花池旁相应地配套一些供游客乘凉的亭子和餐饮服务设施。池内放养鱼类和配置一些小游船,供游客游玩、观赏和垂钓。

5、打造奇观幽谷。龙虎峡位于永仁县城东南永定河下游9公里,是滇西北有名的大峡谷之一,审视龙虎峡全景,起伏平缓,草蔓众生,茫茫苍苍,显得格外博大、雄伟。

龙虎峡有九潭十八瀑三十六绝壁一百零八景点,置此于峡谷中,地势十分险峻,上倚绝壁下临深谷,腰间有横贯栈道。有台头只见一线天的深渊,有奇形怪状似人似兽的奇岩怪石,有依岩就势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壁画,栩栩如生,俯视猛浪若奔、奇花异水的钟乳石,还有令人一tl,惊寒战的瀑布,由悬崖跌入深潭,再由深潭浩流跌入悬崖,如蛟龙翻滚,穿峡转谷,形同摔碎一块巨大翡翠,飞花似玉,湍流直泻,形成浩大水帘响声震耳,回荡山谷。龙虎峡景区景点有虎跳岩、神仙石、飞来石、金钟潭、月亮顶、天河瀑、玉带瀑、雄狮瀑、仙女瀑、乌龙瀑、合欢瀑瀑布、栈道长廊、苍翠壁、雄鹰岩、金鸡山、银鸡山(鸡冠山)、天狗吞月等主要景点,自然天成,奇险峻秀,步入峡谷,千姿百态,怪石磷形,自然奇观十分丰富,令人暇想,留连忘返,集雄、险、峻、幽于一峡谷,熔历史、山川、民俗、科考为一体。景区中最为壮观的是天河瀑,水势浩大,排山倒海、飞流直下、浪花飞溅、水雾弥漫,附近一片轰鸣山奇水秀,俯视山崖,风景这边独好,悬崖绝壁处,展翅欲飞的雄鹰就是老鹰岩,不到此峡中不知真面目。仙女潭无数涓涓激流,唤起了龙虎峡多少的生机,又给了龙虎峡多少灵气,激流击石,泪泪淙淙,激荡欢畅明快,峡谷的四周,山峦叠翠,芳草如茵,野花丛丛,水声、鸟声和风声,声声入耳,叫人留连忘返。根据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从雄、险、峻、幽的角度开发龙虎峡,使其融入历史、山川、民俗的内容,提高龙虎峡的知名度,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

下载赋文化以活力、给旅游以魅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赋文化以活力、给旅游以魅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尔:以文化取胜

    海尔:以文化取胜海尔现象是一个十分有力的文化致胜、企业不败的例子。研究海尔文化有其典型的代表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从各方面讲海尔都是中国众多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以文化成就品牌

    以文化成就品牌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品牌打造历程 周庄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位于上海、杭州、苏州之间,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古镇四面环水,小巧而精致。‚井‛......

    文化引领以文化人

    文化引领 以文化人 打造“环境高雅 师生儒雅”的校园文化 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张庄中学建校于1959年,地处邹东山区。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滞后,教职工......

    以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以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企业的生存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间的竞争逐渐由价格竞争转向了核心能力的竞争,而现代竞争的......

    以文化成就品牌

    以文化成就品牌----‚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品牌打造历程周庄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位于上海、杭州、苏州之间,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古镇四面环水,小巧而精致。‚井‛字形......

    以自主学习成就课堂活力(精选合集)

    以自主学习成就课堂活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每位教师都需要反思,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为其灵感的火花创造自......

    请给爱心以

    请给爱心以续集 作者:胡洁琼,李锦某班策划一次敬老院献爱心团日活动。一行人来到敬老院后,与老人聊天,表演节目。老人们也十分高兴,他们也唱起了军歌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临走时,学......

    给文明以岁月.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给文明以岁月 作者:贺大卓 来源:《中国民商》2013年第02期 “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商业文明也遵循这一公理,《全球商业一百年》所要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