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第一课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品教案5篇

时间:2019-05-13 09:5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第一课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品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第一课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品教案》。

第一篇: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第一课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第一课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5、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学方法:

(1)结合图片、影视等鲜活生动的工具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2)举行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为主题的讨论会,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和危害,深入理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流程:

情境引入:透过图片、影视等鲜活生动的工具对比中西方文化的过去和现状,从而产生肩负重振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进而进一步了解如何重振和发展中华文化?

新课教学:

(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历程

设计思路:通过课堂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对比教材对发展中华文化的两种观点,要求全面分析这两种观点,教师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并总结得出结论:奉行 “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同时要求学生回顾前面只知识: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古今文化关系和中外文化关系。

设计思路:通过课堂探究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回顾新文化运动知识。明确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引导同学们在考查历史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必然性。并结合“相关链接”引用毛泽东的光辉论断说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伟大意义。得出结论:

2、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发展先进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得出: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引导学生从“是什么”“ 为什么” 和“ 怎么做”三方面来了解先进文化的内容。

(1)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解含义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根本目标:培育“四有”新人

基本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本质:社会主义文化

(2)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性(为什么)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如何做)

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一“统一”、三“更加(好)”

设计思路: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首要要求。这一点务必请同学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引出: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 为什么” 和“ 怎么做”三方面来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如何做)

设计思路:结合内容来谈如何做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并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为什么)

设计思路:通过课堂探究结合教材98页两种观点,讨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即指导思想的一元论)与发展文化多样性是否相矛盾?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

注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江泽民:“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如何做)

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用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设计思路:通过图片,结合历史知识明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3、兴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回忆什么是先进文化,以及它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要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和怎样坚持。

板书设计:

坚持

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先、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进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

文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性

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的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内容

进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 向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 兴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课堂演练

1.近现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过程,其重要转折点是()

A.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2.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建设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先进文化()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是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文化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武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③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④要发扬与时俱进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_______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集体主义B.马克思主义C.国际主义D.社会主义

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要,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这体现了我国的文化发展要坚持()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 D.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7.《光明日报》载文曾指出,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性社会思想的本领。对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指导思想一元化同多样化是统一的②指导思想一元化会导致文化的单调、枯竭,不符合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要求③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越需要统一的指导思想

④指导思想一元化妨碍多样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③④

8.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③弘扬中华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④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的意义在于()

A.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

B.保证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交汇和融合C.保证文化产品具有强烈的商业性D.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

11.2008年《半月谈》第9期报道,由于政府部门免费送的电影往往不合农民工的口味,所以有时会遭到冷遇。这表明()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是大众的、符合群众的真正需要,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文化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是科学的,主张实事求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

C.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是民族的,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它()

①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②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③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智慧的结晶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课后作业

有人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样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参考答案:

课堂演练:1-5.BDCBB6-10.ACCCD11.A12.D

课后作业:(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机统一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第二篇:《文化生活》教案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_第一课时)

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共两框题,第一框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包括三目。

第一目“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衰落,几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国文化的艰辛求索历程;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出路,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才是真正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的含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相统一的。

第三目“永不褪色的旗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设三目。

第一目“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第二目“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目“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发展先进文化,在本质上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当代青年应该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概念。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知道中国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2.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知道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知道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

位。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当代中国文化多样化的辩证关系。

4.知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用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而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在今天,就是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

5.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了解党和国家为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

7.知道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亿万人民参加的创建活动,了解近年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

能力目标

1.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能够正确辨别科学与非科学现象,自觉坚持科学精神,努力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敢于同封建迷信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进行斗争。

3.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第一课时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典型案例导入

(课件展示材料)

在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如何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

材料一:全盘西化论:该思潮最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人。它认为百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材料二: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材料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在《劝学篇》系统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所谓“中学为体”指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中学”是中国古老文明的根本,是治国安邦的依据,不可变易。同时承认“中学”中有不足,即缺乏制造“坚船利炮”的近代工业

技术,应借鉴和效仿西方,“取西人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种“中体西用”思想一度成为晚清中国社会思想的重要潮流。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

师:事实证明,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中体西用”的主张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课时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复习导入

师:请问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生: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师:那么在当代中国,什么是先进文化?如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第九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板书课题: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课时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问题情景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5页相应的探究观点)

问题探究1

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 生1: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生2:先进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要以博大的胸怀,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优秀的精神文化,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外来文化和优秀思想成果,我们都要借鉴汲取。同时,在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也要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影响,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又抵制“全盘西化”,博采众长,开拓创新。生3:文化具有继承性。任何时代、任何文化都是对以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时代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实践与创造,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事业的宝贵财富,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觉地汲取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用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同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深刻。“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都是在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化浪潮的冲击而产生的。中华文化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是,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则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如何赶上时代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

板书:

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问题探究2

刚才课件展示了近代中国文化界三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中体西用”思想,你赞同哪种观点呢?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师:从我们同学分析中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中,都有其精华的一面和糟粕的一面。对此我们要怎么办呢?请哪位同学进行总结陈词?

生1:简言之,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对于一些腐朽思想,我们则要进行抵制。全盘西化论是错误的,但反对向西方学习而搞文化复古主义也是不可取的。生2: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中体西用”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但主张儒家学说是“治国安邦的依据,不可变易”是错误的。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全盘照搬搞文化复古主义,好的要留下来,落后的要扔掉。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合理的成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并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而加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师:两位同学分析得很全面。近代中国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先进文化。那么怎样才能产生先进文化?

板书:近代中国历史的结论:“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主义”不能产生先进文化 生: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的成果,从而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师:请同学们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生1: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它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流。李大钊、胡适等许多有识之士创办各类刊物、翻译和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

生2: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生3:组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师:(结论)同学们历史知识记得很清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的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先进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从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板书:中华文化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渡)师:新的时代赋予了先进文化新的内涵。那么,在当代中国,什么是先进文化?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板书: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师: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要明确先进文化的内涵。那么,在当代中国,什么是先进文化?

板书:中华先进文化的内涵

生: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应该是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

师:我们同学抓住了先进文化的本质内容。很好。大家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应该具备哪些特征?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97页相关内容,然后齐声回答。

生齐声朗读: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拓展】

解读先进文化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本质

和核心,这是由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这个核心要求,就很容易偏离方向。

“三个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社会主义文化,应当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应当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应当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应当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这些特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表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师: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那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何现实意义?

板书: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

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问题探究3

为什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生1:之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被历史实践反复证实了的客观真理。所以,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生2: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然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和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师:同学们分析得好。指导思想,从来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问题情景2

(课件展示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成、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与之相对应,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也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面对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有人认为:“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不符合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问题探究4

你如何反驳这种观点?

生1:提倡多样化包括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二是即使反映主旋律的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也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一花怒放不为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生2:越是多样性,越是要有主心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

生3:苏联东欧共产党失败的教训表明,失去主心骨,必然造成灾难性后果。

师:几位同学分析得太好了。由这三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又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的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在世界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

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因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但是,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否则,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

问题情景3

(课件展示材料)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持“双百”方针,是基于这样几点认识: ◎承认文化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承认科学文化的研究,创造有其独特规律,发展科学、繁荣文化必须经过人们的自由探索。

◎承认在思想领域,充分的说理和争鸣是发现真理、剔除谬误的正确途径,行政裁绝不是恰当的方法。

问题探究5

你能否就上述观点中的一条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生1:我国现代小说有好多流派。比如“山药蛋”派,代表人物有赵树理、马烽、梁斌等,作品都涉及农村生活,乡土味道浓。还有“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有孙犁、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生2:以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为例:正是在“双百”方针鼓舞下,广大电影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挥出空前的创作热情。除创作了一批进一步描写长期民主革命斗争历程的影片外,又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影片。这些不同题材的影片从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了新中国的面貌,体现了百花齐放的精神。

师:听了同学们的分析,我们更加深了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认识。但请同学注意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不是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比如说对央视每年一度的春晚的争论,能不能骂人?能不能说些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话?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二为”方向是统一的,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统一的。

(过渡)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板书:

三、永不褪色的旗帜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9页相关内容,注意知识归纳。问题探究6

1.我们这里所说的旗帜问题是指什么?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生1:旗帜问题也就是指导思想问题。党在思想上理论上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因为有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前进的旗帜,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能与时俱进地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

生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板书:马克思主义是永不褪色的旗帜

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板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问题情景4(课件展示材料)

社会实践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 ◎文化建设的主题和任务是由实践提出来的; ◎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是由实践推动的;

◎文化的传承和借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

◎文化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它能否关注与回应实践所提出的问题。问题探究7

你能否结合学过的知识,就上述一个方面作出自己的说明吗?

生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伟业。这样的伟大实践必然会对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正是实践中提出的各种新的文化问题需要回答,涌现的各种新的文化现象需要概括,萌发的各种文化新芽需要培育,文化创新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无限丰富的资源。生2: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著名笑星赵本山的小品在历次春节晚会中都捧回了金奖,就是因为他的小品取材于社会实践,题材反映现实生活,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一些中外名著的魅力也在于此。

师: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知识拓展】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就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接触了三个问题。首先,介绍了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其次,提出了先进文化的内涵,并强调,发展先进文化的关键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再次,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希望我们同学能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板书设计

第三篇:高中政治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中国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必然性。②了解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2.能力目标:

1理解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②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当代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辨证关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增强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教学重难点: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概念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第九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

中国文化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

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教师提出问题:在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观点:(学生看P95课本)一是全盘西化论,二是文化复古主义,请同学用我们学过的知道评析。

◇课堂探究: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 ◇探究提示: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先进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要以博大的胸怀,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优秀的精神文化,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外来文化和优秀思想成果,我们都要借鉴汲取。同时,在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也要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影响,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抵制“全盘西化”,博采众长,开拓创新。

文化具有继承性。任何时代,任何文化都是对以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各自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实践与创造,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事业的宝贵财富,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觉地汲取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用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同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的成果,从而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文化。

1.奉行“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课堂探究: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人中国的。

◇探究提示: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它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流。1919年9月《新青年》(第5期)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上面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发展的典型例证。《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19年杨匏安发表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李达翻译的《马克思经济学说》出版。在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同时,还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研究、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武器。这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1919年,胡适在《每日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论战。李大钊等人批驳胡适的观点,同时还与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点拨:“文化名人”介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李大钊,引导同学们感悟其崇高精神,明确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近代中国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注:把握其要点:

第四篇:政治:4.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案

序号:11制案人:王世举审核人:李树红

班级:第小组姓名:评价:ABCD

【使用说明】

1、利用学案认真做好预习,构建出知识体系;

2、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在有疑问的地方用蓝色笔做出标记;

3、独立完成预习检测。

一、学习目标

(1)明确在近代中国,奉行“全盘西化”轮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明确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引领我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3)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知识导学

(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阅读教材P95-96所介绍的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先进文化的求索历程,回答:

①得出什么样的历史结论?“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②转折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③谁起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担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

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⑤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什么重要性?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阅读教材P97-98,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基本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什么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思想做指导

(三)、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阅读教材P99,回答

1、在当代中国,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高举这面旗帜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地位是什么?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4、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三、自学检测

1.近现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过程,其重要转折点是()

A.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2.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建设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先进文化()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是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文化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武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③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④要发扬与时俱进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_______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集体主义B.马克思主义C.国际主义D.社会主义

四、知识结构

五、合作探究

2008年12月11日,江苏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会在南京举行,省委书记梁保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对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思想库作用,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三是积极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理论力量,引领和促进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四是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1)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四、课堂演练

2008年8月20日,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宣传部长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江西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在巩固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下工夫,在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下功夫,在满足群众需求、保障文化权益上下工夫。据此回答1~2题。

1.(2008江苏模拟 1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

C.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D.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2.(2008菏泽模拟1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社会主义荣辱观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革命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2008江苏模拟11)近年来,我国的大众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解决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传播、泛滥问题,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抵制西方文化③坚持弘扬主旋律,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

败。”对我们来说,要避免不打自败,第一位的是要()

A.壮大传媒实力,推进有效传播B.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C.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明对话D.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5.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6.(2008聊城模拟26)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自学检测:1-5.BDCBB

合作探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处于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也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一体系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第五篇:新课标政治必修第四单元教案:4.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杨红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2)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理解:

(1)结合史实,理解近代中国关于先进文化求索的历史结论

(2)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分析

(1)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2)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莺要作用

(3)收集具体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增强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课程标准】:

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明确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相关知识】:

(1)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

(2)历史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

五、【方法点津】:

(1)结合图片、影视等鲜活生动的工具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2)举行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为主题的讨论会,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和危害,深入理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实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体会其重要意义。

(4)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感悟其蓬勃生机和伟大力量。

六、【课文导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才能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只要人人自觉地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文明之花就会更加绚丽多彩。

七:【新课教学】:

第一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课程标准】:

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新课教学】:

(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课堂探究: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探究提示: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先进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要以博大的胸怀,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优秀的精神文化,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外来文化和优秀思想成果,我们都要借鉴汲取。同时,在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也要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影响,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抵制“全盘西化”,博采众长,开拓创新。

文化具有继承性。任何时代,任何文化都是对以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各自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实践与创造,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事业的宝贵财富,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觉地汲取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用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同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的成果,从而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文化。

◇课堂探究: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人中国的。

◇探究提示: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它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流。1919年9月《新青年》(第5期)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上面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发展的典型例证。《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19年杨匏安发表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李达翻译的《马克思经济学说》出版。在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同时,还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研究、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武器。这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1919年,胡适在《每日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论战。李大钊等人批驳胡适的观点,同时还与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点拨:“文化名人”介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李大钊,引导同学们感悟其崇高精神,明确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历史的结论:教材通过两个“课堂探究”的设置,引导同学们在考查历史的基础上,允分认识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必然性。

近代中圈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苇要转折点。

◇点拨:“相关链接”引用毛泽东的光辉论断说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伟大意义。

◇拓展延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伟大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又一伟大成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立足新的实践,回答新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相继形成,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而且指导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堂练习: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A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启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

答案:D

解析: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最重要”成果,因此D项正确。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史中,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卵论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它倡导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引导广大人民团结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它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面向现代化”,要求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面向世界”,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世界前沿,体现时代精神,广泛吸取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面向未来”,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目标,勇于开拓创新,引导广大群众在思想精神上和知识水平上不断提高。“民族的”即民族性,就是既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保持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科学的”即科学性,就是遵循文化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大众的,即大众性,就是既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建设主体,又为了人民群众,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只有坚持这一价值取向.中国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并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离开这一核心要求.在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各项要求时就容易出现偏颇。

(3)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知识水平、体能体魄和工作能力,不断造就和提升符人的情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意: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田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回答了中国文化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塑造什么形象的问题.

◇点拨:“专家点评”具体阐释了建设当代中田先进文化的桂心、本质要求。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一个民族和国家,有了先进文化的指导和支撑,就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自证自强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一个政党,有了先进文化的指导和支撑.就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作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努力建设和弘扬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根本方向。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经过80多年伟大而艰苦的探索实践。我们党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个代表”重要思怒的大理论成果。这些大理论成果,既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行动指南,它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党员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课堂练习:

只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

①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②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③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④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和国家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都是正确的,因此选D:

3.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这一问题是学习的重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咯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首要要求。这一点务必让同学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_上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目标方向;阐明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进步的人生观和符合人类道德理想的价值观,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r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它的创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思想文化的诞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无产阶级有了自已的政党组织,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尽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一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lOO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沦、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着它的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因此,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r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_『我国的文化必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点拨:“相关链接”引江泽民同志的科学论断说明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

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课堂探究:你如何反驳这种观点?

◇探究提示: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我田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l这是在思

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固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

(4)坚持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他的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文化的多样化。

◇点拨:“相关链接”图文并茂,充分说明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坚持“双百”方针,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课堂探究:你能否就上述观点中的一条具体事例加以说吗?

◇探究提示:“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尊重文化多样性。鼓励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包容共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新中国电彩事业发展为例:正是在“双百”方针鼓舞下,广大电影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挥出空前的创作热情。除创作了一批进一步描写长期民主革命斗争历程的影片外.叉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影片。这些不同题材的影片以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了新中国的面貌.体现了百花齐放的精神。

◇注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课堂练习: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④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是当代中国国情,④错误。①②③均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在文化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缘由,故选A。

(三)、永不褪色的旗帜

1.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反映了—个政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世界文明最优秀的成果,科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课堂练习: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由此可以认识到()

A.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建设成功的不变真理

C.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法

D.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A项表述错误。“不变”真理否认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的是科学的指导思想,而非现成的方法,B、C 项均错误。只有D项正确揭示了题旨。◇课堂探究:你能结合学过的知识,就上述一个方面作出自己的说明吗?

◇探究提示: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时代特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伟业。这样的伟大实践必然会对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正是实践中提出的各种新的文化问题需要回答,涌现的各种新的文化现象需要概括,萌发的各种文化新芽需要培育,文化创新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无限丰富的资源。文化创新只有立足于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才能获得鲜活的素材,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它的发展和繁荣只能立足于这个伟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同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令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足党必须长期峰持的指导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面对精神文化生活H益多样化的新条件,要坚持和巩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轻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来统领,来审视、指导、规划和检验各项文化建设事业。

◇拓展延伸:“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牛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H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目标。“三个代表’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

◇点拨:“专家点评”进一步阐释了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缘由。◇课堂练习: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没,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①它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②它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③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它决定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④逻辑颠倒,错误。

下载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第一课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品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第一课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品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