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中国_水的困惑》(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13:5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4《中国_水的困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4《中国_水的困惑》》。

第一篇:14《中国_水的困惑》

海珠电大中职部教案

课程名称:语文授课班级: 13旅管、13中餐烹饪授课时间:第一周第1次授课教师:谭欣华课题:《中国_水的困惑》

一、教学目标

1、深刻认识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2、学习用数据和事实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3、立即行动起来,为水危机的解决和自然环境的改善尽一份应尽之责。

二、教学内容----基础知识介绍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水问题的说明文。作者从介绍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入手,引出了一个令人感慨万千而又十分严肃的问题——中国水资源丰富,却又是世界上的“贫水国”。作者分析了我国成为贫水国的原因,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路。但最重要的是留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持久深思的问题:应该怎样做,我们才能不再因缺水而困惑!。

三、教学学时

2学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

五、教学过程/步骤

(一)导入

(一)课堂导入:

2010年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介绍,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灾区的危情,牵动着全国亿万民众的心。陈永文、张跃进合写的《中国,水的困惑》再次映入我们的脑际——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活的”地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作者介绍(展示课件)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有影响力的学者、作家。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社科院,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色。

(三)检查预习(展示课件)

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水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水的价值观。

2、培养利用已掌握的文体知识从文中初步提取有效信息的整体感知能力,并通过分工协作进行深入分析关键信息的研读探究能力,进而整合所有信息实现学以致用的拓展迁移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水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水的价值观。

4、培养利用已掌握的文体知识从文中初步提取有效信息的整体感知能力,并通过分工协作进行深入分析关键信息的研读探究能力,进而整合所有信息实现学以致用的拓展迁移能力。

(四)品析、讨论课文

(学生讨论)

《中国,水的困惑》中“困惑”一词是指感觉疑难,不知道怎样办的意思。目前,在中国许多地方,水的问题成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一个大问题,成了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应该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明确话题:

水——对人类文明的前行有怎样的影响?

是什么原因让世界水资源的争夺扰攘不休?

是什么问题导致中国成为“贫水国”?

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走出“水的困惑”?

引出对象:通过说明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存与

1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引出对水问题的说明。

2说明对象: 水球“缺水”

3中国,世界上的“贫水国”

4脱“贫”致“富”之路

回答下列问题:

一、水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二、地球是“水球”,为什么说它“缺水”?

三、中国成为“贫水国”有哪些主要因素?

四、我国走出“贫水国”行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地位: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活的”地球。水是地球的“血液”。

地球缺水:地球上大部分水的分布与存在形式极不理想,目前真正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水,仅占地球水

体总量的0.008%,占淡水总量的0.34%。这一自然状况与世界人口不断暴增,工业、农业迅猛发展,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以及许多人为的浪费等叠加在一起,导致地球上的水资源异常短缺,甚至到了阻碍和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主要因素

1.我国巨大的人口数字,导致我国在人均占有水量的指标上显得“贫穷”。

2.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

3.长期以来我国对水资源不适当的开发,以及我国控水工程的不足。

4.我国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也使我国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

主要方法

其主要方法可用“开源”“节流”来表述。具体措施如下:

1.加快水利建设、综合治理七大江河,兴建具有良好调蓄功能的骨干水利工程。

2.采取切实有效的节水保水措施。

3.重视工业的节水和水体污染问题。

(五)讨论课文的课题(展示课件)

深入研究

〔教师讲述〕我们提到的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96.53%存在于海洋之中,水量是巨大的,但不能直接使用。狭义的水资源,即是我们通过说的水资源专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尤其是通常使用的淡水如何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只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是短缺的。

〔提问〕地表淡水资源分布状况如何?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得不均匀。以固态,即冰川等形式存在的水约占淡水的70%,液态淡水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方,淡水资源贫乏。)

(六)拓展延伸(展示课件)

1.完成《习题册》本课练习。

2.一片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聪明的牧人,他们各自勤奋地工作,增加着自己的牛羊。随着畜群不断扩大,终于达到了这片草原可以承受的极限,每再增加一头牛羊,都会给草原带来损害。但每个牧人的聪明都足以使他明白,如果

他再增加一头牛羊,由此带来的收益全部归他自己,而由此造成的损失则由全体牧人分担。于是,大家不懈努力,继续繁殖各自的畜群。最终,这片草原毁灭了。

(七)总结

引出对象:通过说明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存与

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引出对水问题的说明。

(八)作业布置

2007年5月间,太湖爆发蓝藻,造成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一度以桶装纯净水来满足生活需要。有学者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为题,阐述了我国水体污染的严重态势。请就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数据或一个事实,写一篇短文。

要求:主旨明确,说理充分,层次清晰,语句通顺,用词恰当,标点正确,文面规范。

第二篇:中国,水的困惑 教学设计

《中国,水的困惑》教学设计

刘淑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工协作研读探究能力及拓展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水的价值观。树立忧患意识和节水保水意识。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提取有效信息及口语表达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提前信息及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一种东西,没有乳汁甘甜,没有血液珍贵,但是离开了它,一切生命都将枯萎。那就是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文“中国,水的困惑”

二、讲授新课:

(一)大屏幕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二)大屏幕出示几组图片,学生看图说话:说一句简短的有关水的作用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基本信息

思考:课文围绕 “水”谈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

温馨提示:提取关键句的方法

1、注意文中的小标题

2、注意文中每段的起始句与结尾句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注意表示顺序或时间性的词语

(四)明确本文话题:本文作者围绕水谈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 水——对人类文明的前行有怎样的影响? • 地球是“水球”,为什么会“缺水” •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贫水国”?

• 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走出“水的困惑”?

(五)整体感知课文:师生共同完成课文结构图,明确说明顺序

引出说明对象:通过说明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引出对水问题的说明

中 国,水球“缺水

(分析原因)

全球

说 水

说的 明

中国,世界上的“贫水国”(分析原因)

中国

现实

顺 困

脱“贫”致“富”之路(提出对策)

措施

逻辑顺序

(六)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分别完成下面四个问题

1、水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2、地球是“水球”,为什么会“缺水”(缺水原因?)

3、中国为什么会成为“贫水国”?(成为„贫水国‟的主要因素?)

4、我们怎样才能走出“水的困惑”?(采取措施?)

第一组,完成第一、二题,第二组完成第三题,第三组完成第四

问:

1、水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指名回答: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活的”地球。水是地球的“血液”。问:

2、地球是 “水球”,为什么会“缺水”?(缺水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地球上大部分水的分布与存在形式极不理想,首先

占地球总水量的97%的水是海水

其次

在3%的淡水中,69.5%是固态水,另外

30%是埋藏得很深的地下水

目前真正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水,仅占地球水体总量的0.008%,占淡水总量的0.34%。这一自然状况与世界人口不断暴增,工业、农业迅猛发展,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以及许多人为的浪费等叠加在一起,导致地球上的水资源异常短缺,甚至到了阻碍和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问:

3、中国为什么会成为“贫水国

(我国成为„贫水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指名回答:主要因素(1)、.我国巨大的人口数字,导致我国在人均占有水量的指标上显得“贫穷”。(2).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

空间分布:东部、南部水资源相对丰富,西部、北部水资源严重缺乏 时间分布: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过于集中,水旱灾频繁。(3)、.长期以来我国对水资源不适当的开发,以及我国控水工程的不足。(4)、.我国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也使我国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问:

4、我国走出“贫水国”行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指名回答:主要方法:

“开源”

“节流”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快水利建设、综合治理七大江河,兴建具有良好调蓄功能的骨干水利工程。增加蓄水、提水、引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增加供水量。2.采取切实有效的节水保水措施。

3、重视工业的节水和水体污染问题

(七)能力拓展训练

齐读最后一段

“有一位先人曾说过:„往往在水井干枯了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水的价值。‟我们现在懂得了水的价值了么?为了不再因缺水而困惑,不再因缺水而付出昂贵的代价,不再因缺水而影响人类文明大踏步地向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清楚的。”你认为这个答案是什么?除了这些答案,你还能想到什么?

2、看图说话:请说一句关于节水、保水的标语或广告语

三、布置作业: 每人制作一份关于节水、保水的手抄报。

第三篇:中国水问题

中国水问题:现状、趋势与解决途径

水无所不在,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物质基础,是影响生态的控制要素,人的60%—70%.也是水,水问题不单纯是科学技术问题、工程问题,是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发展、综合国力的问题,也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一、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从现象上看,就是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的问题。

水多:洪涝灾害仍是部分地区发展的心腹大患。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在洪涝灾害上的损失平均为100亿美元,其中洪水只占三成四,伴随洪水发生的涝灾占六或五。水少: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河道外用水较多,造成了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等。水脏:水环境污染等。

水浑:包括水土流失,地下水下降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包括沙尘暴问题。

二、如何的看待这些水问题。

首先应明确以下几点:第一,中国目前出现的水问题有它的不可避免性。这是发展进程中,相对来说,难以避免的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观点。第二,我国的水资源条件确实有不利的因素,而其不利的因素相对多些,这是自然条件禀赋上的限制。第三,我们经过努力,可以就现在的条件做得更好一些。第四,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能够解决,并不是克服不了的,尽管水问题极其严重,极其广泛,但是最终能解决,不会成为制约综合国力强大的特别严重的问题。下面看一下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几个不利方面:

第一,从总体上说,水不够用。

第二,在水少的的情况下,水的地域分布很不均匀。

第三,地区不均匀的情况下,该用的时候没有,不用的时候又来,就是时间不恰当。就如海河流域一代,包括北京。

第四,时间窨布不均匀的条件下,人均量少的情况下,还要背起两个大包袱,就是用水的两个大需求。

三如何看待水问题的未来发展态势

总的看,水问题是人水关系问题。从主导方面来看,主要是人的影响。基本上看,中国水问题的发展和人口发展、城市化进程、现代化进程大的趋势完全一致。

总体来看,2050年是中国的用水高峰。人口在2050年前达到高峰,用水也大体上应在2050年达到高峰。到了2050年,人口就不会再增长了。人口高峰大约在2040年到达,用水高峰在2050年前达到。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也相对稳定。

洪涝灾害在未来20年仍然是心腹之患,过这20年之后,就会有大的改观。

四如何解决

个人的观点是双管齐下。综合治理即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这个过程中,投入更少,见效更快的是调整生产关系,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是法制、机制、体制三方面入手。法制是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管理、规划等以法制的形式规定,使大家有共同遵循的标准。我国不是没有水法,在1987年通过了《水法》,还是其它一些有关水的法律,很多政策条例,但缺流域法。水法中有些大的规定是不妥当的,即分级分部门管理,就造成了多治水的局面。流域法是应建的。从体制上说,如何管理?第三方面是机制,经济上有哪些机制,行政上有哪些机制,公共参与上有哪些机制,怎么能保证这些机制运行?相互制衡?还有经济杠杆方面等。

第四篇:论现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困惑

论现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困惑

2003-3-24 16:24:40山东省荷泽师范专科学校 张忠华

一、道德教育观念的困惑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这是第五种理解。道德教育包括的内容之多,真是个“大德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大多数没有德育理论的功底,理论上的困惑使他们在实践中茫然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对道德教育概念的模糊,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是一个难解之迷。有人认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的品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有人认为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还有的学者认为“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德育实质即信仰及信仰教育”。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学生“德”的素质培养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上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没有选择自由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社会共性道德规范要求,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式,也影响到教育界,从而产生了教育上的“平均教育”模式,甚至忌谈个性。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恰与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目标相悖,与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相悖。

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道德教育模式就要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势必造成道德教育的困惑。适应21世纪知识经是社会的道德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即首先是有生活能力的人,再到有个性的人,最后是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相结合。二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其三,德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能过高、理想化,也不能迁就学生。其四,道德教育应有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德育既有为社会培育适应性人才,并为社会服务,具有工具价值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以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因为教育的周期长。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去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的新质,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传统道德的精华现代化,做到“古为今用”,又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传统道德是祖先给我科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架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源和动力。同时,还可通过传统道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邃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传统道德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爱国、反抗外族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心忧天下、持操守节、勤劳俭朴、勤奋好学、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区分义利、提倡忠孝、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尊老爱幼等等。传统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等。然而,我们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剔除糟粕后的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再也不存在丝毫的封建阶级的烙印,它并不是我们无需加工的现成快餐。相反,它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转换,把传统道德现代化,以此当作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但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

由于对道德教育含义和本质认识的分歧,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根据对《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材和著作有关德育内容部分的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五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力国情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二十多项。真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但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

在道德教育实施方法上,我国以说明教育法和说理教育法为主,实际上是强制灌输。灌输教育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元化逐步让位于多元化,传统的说服、灌输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需要,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的不一致性,教师说的与社会上人们做的不是完全相符,中小学生在道德两难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教育实效差就不难理解。

在道德教育实施的途径上,我们过分重视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甚至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这是不对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学校 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整体功能,说服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此外,榜样示范法、观察学习法、道德实践活动法、自我修养法等也要广泛应用。其中,道德实践活动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若缺乏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无法养成。所以,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

第五篇:中国当下解决幸福感困惑尤其重要

中国当下解决幸福感困惑尤其重要

幸福了吗

“元芳,对于幸福,你怎么看?”这句是对当下网络热词的组合。这种奇怪的组合其实代表我们对幸福的两点困惑,幸福是什么?我幸福吗?

至于幸福是什么?有个形象的说法是,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我们既不是猫狗也不是奥特曼,打小怪兽未必是我们的幸福。幸福之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那么我们扪心自问:自己幸福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和莫言一样:“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只能问别人:你幸福吗?

也有人说,幸福就是痒了,挠一下;不幸福就是痒了,挠不着。我们的判断是,这十年,其实就是中国人幸福的十年之痒。这十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可谓中国经济的黄金(1721.60,-23.10,-1.32%)十年,但是“幸福经济学”奠基人伊斯特林(R.Easterlin)一篇名为 《中国的生活满意度:1990-2010》的论文指出,过去20年里,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满意度呈急剧下滑的趋势。最后的结论是,中国人1990年的幸福感,要强于2010年。

这其实也印证了伊斯特林之前提出的一个判断,即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这一主张后来被广泛称为“伊斯特林悖论”。

我们的生活比20年前、10年前更差吗?显然不是,我们手中钱比过去多了,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等甚至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我们的房子比过去大了,北京大学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6平方米,超过全面小康社会30平方米的标准;行更不用说,私家轿车是很多家庭的标配。还有我们奢侈品的消费能力,让世界惊叹。但是为什么我们不敢说自己是幸福的?

甚至在中国当下社会的所有阶层中,鲜有人说自己是幸福的。富人说自己是不幸福的,因为财富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中产阶层说是不幸福的,物价、房价、教育让他们成为“夹心层”;而低收入阶层更不敢言幸福,阶层的向上流动障碍重重,“农二代”生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没有归属感。甚至据中新社的消息,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中国近五成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如果所有的社会阶层都幸福缺失,那不仅仅是某个阶层、某个个人出现了问题,而是应该思索这个社会出现了什么共性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想想,相比于10年前,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失去了安全的食品,我们失去了清洁的环境,我们失去了向上的通道,我们失去了做一个合格社会人的底线,我们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等等,对了,还失去了一个平常心,因为严重的贫富差距,我们多了一颗羡慕嫉妒恨的心。一句话,我们失去了安全感和稳定感。我们的确应该想想,我们得到的与失去的是否相当?

所以,不应该问“元芳”,也不应该问“你”,其实就应该问问我们自己:我幸福吗?作为富人的“我”,不担心财富的突然消失;作为工薪阶层的“我”,看病不再贵,孩子上学不再难,房价可承受;作为农二代的“我”,可以用知识改变命运,可以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来去自由。如果这些“我”都认为自己是幸福的,那毫无疑问,这个社会是幸福感很高的社会。

伊斯特林只是说,经济增长未必带来幸福感。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也可能带来幸福感,当然这是要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是否同时也是一个公平的社会——规则公平、机会公平、起点公平。在这个社会里,有冤有处诉、有老有处养、有病有处医、有理想有处去实现,还有一点,我们的官员也不再迷恋“GDP”,而是以“GNH(国民幸福指数)”为荣。尤其当下中国从经济高速增长进入常态化增长的转折期,解决幸福感困惑将尤其重要。

下载14《中国_水的困惑》(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4《中国_水的困惑》(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节能水认证(模版)

    中国节能水认证概述 我国卫浴行业有关的合格评定程序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另外在卫浴行业比较重要的是节水认证和环境标志产......

    阅读教学困惑

    我的语文阅读教学困惑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达成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小学阅读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

    思想困惑

    思想困惑 据深入同学之间调查,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

    中国道路客运市场的困惑与思考

    中国道路客运市场的困惑与思考 王成立 中国道路的建设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7 万公里,形成__纵__横的大格局,构成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随着城市......

    中国氢水研究的领军者

    中国氢水研究的领军者——孙学军教授 孙学军,教授。从事气体生物学效应研究。 目前兼任美国Loma Linda大学生理学系聘请为客座教授、国际气体医学杂志Medical Gas res副主编......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困惑(共5则范文)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困惑 近二十年是服装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之年,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中国服装产业经历了不同寻常,但充满机遇的20年。在经历了......

    成长与困惑

    成长与困惑 眨眼间,工作已经近三年了,回顾这段匆忙而充实的日子,从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到第一次站上讲台的紧张与不安,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在这期间一直能......

    困惑中探索

     困惑中探索,探索中前进 ----浅谈课堂改革的一些认识与思考高一英语组 吕春花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我校实施了一系列的课堂改革举措。在“三段六环”课堂模式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