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

时间:2019-05-15 13:3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文学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文学史》。

第一篇:当代文学史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作者王蒙在理想主义的陶醉中敏锐而朦胧地感受到一种潜藏在社会心脏部分的不和谐性。一篇旨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作风的小说。

刘世吾的形象当时被认为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的典型。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解放前是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还负过伤;他也有相当的工作能力和魄力,富有经验,懂得“领导艺术”,知道如何去把握工作重点,只要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他对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热情,对那些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和缺点,有一种职业性的平静甚至漠然。他自我解嘲是得了如炊事员厌食症一般的职业病,他对什么都“习惯了,疲倦了”,一句“就那么回事”成了他的口头禅;小说还揭示了在刘世吾对事物冷静理智的观察和分析背后的世故与冷漠。刘世吾象征了现实对理想的冲击,或者是理想对现实的妥协。他是与林震一样的,在内心深出都有为建设新中国做一番事业,可是面对现实中党的心脏……组织部存在的官僚主义,他本人觉得根本没有力量去改变它。他宁可选择麻木,机械的,习以为常的态度来面对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就那么回事!’’已经被他当作逃离社会现实的挡箭牌

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是描绘了官僚主义者的嘴脸,更在于剖析了刘世吾这样一个革命意志逐步衰退的领导干部的复杂灵魂,表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革命者蜕变为官僚主义者的。所以,刘世吾的形象并不是“官僚主义者”这一概念可以概括的。胡风、沈从文等解放后被剥夺写作权利的心态

在文革前和文革中,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学一直存在着潜在的写作,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的知识分子,仍在用笔表达内心的理想之歌和感情世界。保持了一种连贯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从文家书》。胡风在狱中仍创作旧体诗词〈怀春曲〉《怀春曲感怀》等

《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潜在写作的开端)

但它富有象征意味地记录了知识分子在一个大转型的时代里呈现出来的另一种精神状态。病中的沈从文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但他真正感到恐慌的不是世界变动本身,而是这种变动中他被抛出了运动轨迹。正因为沈从文从来就不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所以他才会对这个变化中的时代既不具备任何敌意和戒心,也不是明哲保身地冷眼旁观,而是想满腔热情地关爱它和参与它,所以才会对自身被排斥在时代以外的境遇充满恐惧和委屈。虽然他后来没有归隐湘西民间,却以半生的精力流连于民俗文化和历史博物的整理,而自觉远离喧嚣的文坛与社会,在民间岗位上尽了知识分子的职责。真实地表达了他们对时代的感受和思考的声音。这些文字比当时公开发表的作品更加真实.31950年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点的小说 《锻炼锻炼》

4中国诗化小说从现代到当代对汪曾祺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有?

周作人,废名,贾平凹,沈从文文革时期手抄本,秘密传诵的诗歌 : 张扬的小说《第二次握手》;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的《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食指:《这是凌晨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穆旦《神的形变》,赵振开《波动》

廖沫沙在遭受批斗时的诗《嘲吴晗并自嘲》,吴晗逝世后作《悼吴晗同志》;杨沫的《自白--我的日记》

白洋淀诗派芒克(姜世伟)根子(岳重)——《三月与末日》多多(栗世征)——《万象-青春》;丰子恺的秘密散文《缘缘堂续笔》京派文学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以北平的作家为主体而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

京派的文学创作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更多地表现了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质疑和批判,风格淡远隽永,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梁实秋,老舍

7王朔《动物凶猛》《浮出海面》《玩的就是心跳》《顽主》“痞子文学” 市井平民文学——顽主文学胡同,饭馆

8最早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长篇小说赵树理《三里湾》新中国第一个吟咏爱情的诗人是闻捷 10朦胧诗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戏剧田汉的《关汉卿》话剧《陈毅市长》——叶沙新(1980)

《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三红一创对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的简称。“三红”指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一创” 指柳青的《创业史》。

13文革的导火索: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吴晗)朦胧诗三杰北岛,舒婷,顾城

151985年,寻根文学以什么为标志建立?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被人们称为“寻根派宣言”。现当代文学史第一部以女性知识分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杨沫《青春之歌》 17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文革结束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之后北京《文艺报》召开座谈会,讨论《班主任》(刘心武)和《伤痕》(知青),“伤痕文学”的提法开始流传。“伤痕文学”以显明的立场表达了对文革的彻底否定以及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孙犁《芸斋小说》,艾青《在浪尖上》,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阿蔷《网》,曹冠龙《锁》《猫》《火》三部曲,白桦电影《苦恋》,王靖《在社会的档案里》,刘克《飞天》,徐明旭《调动》,朦胧诗《回答》《一代人》,陈村《死》《两代人》《走通大渡河》《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在江青的直接干预下开始了样板式的过程。

京剧现代戏: 《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

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音乐: 《沙家浜》文坛“三只报春的燕子”: 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第一部较大规模全景式的描写解放战争的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

21糊涂涂赵树理《三里湾》

名词解释

1.新写实主义: 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名称提出于江苏的《钟山》杂志。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 《一地鸡毛》,苏童,王

安忆 等,他们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其创作特点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新写实小说之“新”,(1)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2)使生活现象本身成为写作的对象,强烈地体现出一种生存意识(3)“消解激情”写作的叙事方式。

对于中国文学90年代的走向,特别是对于文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消解,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2.民间艺术的隐形结构:指当代文学(主要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往往由两个文本结构所构成显形文本结构与隐形文本结构。显形文本结构通常由国家意志下的共名所决定,宣扬了国家意志,如一定时期的政策和政治活动。而隐形文本结构则受到民间文化形态的制约,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立场竿趣味,它们把作品的艺术表现支点引向民间立场,使之成为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民间读物。以电影《李双双》的故事为例,从其显形文本结构来说,是一个歌颂大跃进运动的政治宣传品,但其隐形结构则体现了传统喜剧“二人转”的男女调情模式,有意思的是,其后者实际上冲淡了前者的政治说教,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而获得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3.白洋淀诗群: 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河北安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插队,形成了白洋淀诗派,主要诗人有:芒克、根子、多多等。有芒克《天只》 《十月的献诗》 根子《白洋淀》等等。他们的诗作显示了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暴力的批判,生命中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束缚,而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的带有现代主义色彩。

4.朦胧诗: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5.潜在写作:最早由陈思和先生提出。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卜宁的《无名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也说明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

6.文革时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

7.《白鹿原》是陈忠实的长达近50万字的长篇现实主义巨著,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白鹿原》的史诗品格,源自其混沌而感性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小说的架构非常宏大,作家把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全部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以 “白鹿村”这个舞台为艺术的支点,通过对白、鹿两家的人物命运的刻画,把历史融注到老百姓的具体、感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方式中去实现对经典历史观的消解,使小说中的历史既有感性饱满的血肉,又有结构和颠覆的力量。小说的深度在于作家对特定历史状态下的人生命运与人性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探索。某种意义上,小说对于鹿子霖、白崇文、田小娥等形象复杂而丰富的人性的解剖,成功地揭示了历史与人性的关系。《白鹿原》还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巨著。小说无论从人物的设置上,还是从意象描写上,都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意义。小说所呈现的家族史的构架,以及大量的文化风俗史的描绘都是小说文化干的根源。而作家以现代意识对儒家文化命运的观照与剖析也正是小说主题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小说对于象征儒家文化正面价值的白嘉轩加上对鹿子霖代表的儒家负面价值的描述,表现力作者对待儒家文化的矛盾心态。构成了作者的文化忧虑和文化思索。

8.民间文化形态三个内涵 特征(什么是民间,怎样的民间)

《教程》中的“民间”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

特点:1 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持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的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有着自己的独立历史和传统。2 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任何道德说教和政治律条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都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所以,它往往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源泉。3 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藏污纳垢的独特形态。

教程所说的民间时在文学史范围内,这个民间既联系着现实的民间文化空间,又包含着知识分子的民间价值立场,以及由此所认同的民间审美原则。

从文学史意义上理解民间,至少有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是民间作为现实的自在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1)从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看民间,更多关注的是民间的愚昧无知,腐朽麻木(鲁迅)

(2)从政治革命立场出发所发现,可能是民间社会蕴含的现实争斗的巨大能量(毛泽东)

(3)从民间价值立场看民间,看到的更多是民间所蕴含的自由精神以及他们自在生活逻辑的尊重和理解(沈从文)9.朦胧诗美学三原则

“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

“回避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的劳动场景”

10.战争小说 《百合花》 人性美如何展示

茹志鹃《百合花》的清新俊逸,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它以战争为背景,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那就是表现战争中令人难忘的、而且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及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因此,作品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用新媳妇给通讯员的自己的心爱的嫁妆来展现。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托小通讯员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11.民间理想主义特点(结合文学现状谈)

一 民间的理想不是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它是同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和对苦难的深刻理解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这种理想也具有某种道德的成分,那既不应该是过去虚伪的理想主义,更不应该是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道德观念,真正民间道德是穷人在承受和抵抗苦难命运时所表现的正义、勇敢、乐观和富有仁爱的同情心,是普通人在寻求自由、争取自由过程中所表现的富有强烈的生命力冲动,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二 民间的理想还表现在历史整合过程中民间生活的自身逻辑性。与国家意志对历史的渗透与改造相反,民间有其自身的历史形态与生活逻辑。王安忆在《长恨歌》中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写了上海近四十年的命运,意蕴丰富地象征了上海的市民文化本身的生命力与魅力,显然与以前通过一个艺术典型来图解意识形态化的历史是不一样的。

三民间文化形态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理想的多元性,每个作家根据不同的民间生活场对理想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张承志《心灵史》 张炜《九月寓言》 12.寻根文学三取向

一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阿城《棋王》)

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张承志《北方的河》)

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你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韩少功《爸爸爸》)

13.《受戒》 汪曾祺

开寻根文学之先,开创了80年代中国小说新格局

讲述了南方小镇中,和尚小明子和小英子的懵懂爱情。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

通过对小明子与小英子之间的感情描写,突出了人间的爱与美。作者意欲向读者展示的是一种独特的生活环境中奇异的人情风俗及其人群的生活方式,暗示了这样一条道路:从世俗中逃遁,解脱未必要脱离现实,远隔尘世,尘世之中自然的人生,透明的人性是可以与天,与大自然,与佛相通的,人性的自然舒展,欲望的适当满足倒是获取宗教超脱的条件与补充。

艺术特色:

1.小说散文化结构: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叙述信马由缰。注重气氛与人物的融合,民俗风情的描绘兴趣盎然。

2.叙事采用一种回溯的方式

3.捕捉精彩的细节,用白描手法传神地描绘。

4.乡土色彩浓郁,情景和谐统一

余华《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阅读感受

(作家余华在90年代连续发表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完全改变了他在80年代的创作风格。这两部作品深刻描写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城镇社会中下层人民所遭遇的日常性的苦难,如果从传统知识分子精英立场来表现这个题材,也许会成为具有某种政治寓意的社会批判性作品,但余华改变了这一叙事方法,他利用这个题材探讨中国民间对苦难的承受力和承受态度,尤其是许三观的故事,写出了苦难重压下民间赖以生存的幽默与乐观主义。如果孤立地看,这些幽默和乐观很可能会被知识分子批判为阿Q 式的可笑方式,但余华把这些因素置于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背景下给以表现,其效果显然不一样,成功地挖掘出长期被主流文化遮蔽的中国民间抗衡苦难的精神来源。这些作品在揭露现实生活存在的严峻性一点也不比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差,但它驱除了意识形态化的廉价的天堂预约劵,也不像某些知识分子所表达的孤愤绝望的现代战斗立场,小说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被拉到最为接近的方位,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民表现出独立(而不是借助知识分子的话语)的面对苦难的本色。)

连线题

姚雪垠 《李自成》

韩少功《马桥词典》

张扬《第二次握手》

王蒙《春之声》

贾平凹《浮躁》

张炜《古船》《九月寓言》

陈忠实《白鹿原》

王安忆《长恨歌》

徐怀中《西线轶事》

曾卓《悬崖边的树》

杨绛《洗澡》

季羡林《法门寺》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上下都很平坦》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第二篇:当代文学史考点

1,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批判封建传统的思想革命运动。是这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失败后认识到批判封建传统思想重要性的必然结果。它的目标是革新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它的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由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组成。其标志是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2,文学革命:“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提倡人道主义文学观;反对桐城派、《文选》派、江西派等封建文学流派,提倡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社会文学。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3,阿Q形象:

1、阿Q是一个凝聚着“国民性”的落后愚昧的农民;2,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性格核心。“精神胜利法”是指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相反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压迫,但自己又不去以自强的行为争取这种胜利,却以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心灵痛苦。其特征是:盲目自大、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苟且偷生等特点。

精神胜利法形成原因:外在:传统封建文化思想的浸染内在: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匮乏

4,矛盾《子夜》思想内容:

A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刻揭示。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在军阀的混战中,中华民族工业的破产,农村经济的凋敝,揭示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驳斥了“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说法。

B对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悲剧命运和实业救国道路破产的深刻揭示。

C对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压迫下加剧压榨工人以求出路和工人被迫奋起反抗的时代特征的深刻表现

5,老舍小说创作艺术特色:

A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B以北京市民社会和底层人物为描写中心

C浓烈的京味儿

D讽刺幽默特色

6,《家》中觉新的人物形象:

A作为五四青年,觉新有过理想和追求,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也有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B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他自幼养成了驯顺、怯弱的性格,“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磨掉了他的锐气,使他安于做孝子贤孙

C他是高家两种势力争夺的焦点,介于两种不可调和的势力之间犹豫不决,一方面他屈从于封建家长和旧礼教,另一方面有同情与自己有骨肉之情的叛逆者。由此形成了他的“二重人格”

7,曹禺戏剧创作艺术特色:

戏剧冲突尖锐

人物性格鲜明

8,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在日本人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柯灵、巴人等人紧密联系现实写下了大量爱憎分明的杂文,爆发了关于“鲁迅风”杂文的争论。租界的戏剧活动也十分活跃,于伶、阿英等人的剧作歌颂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9,林语堂幽默小品的内容:政治讽刺小品;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小品;表现自由主义思想的小品。

10,东北作家群:1931年东北沦陷后,部分进步青年作家相继流亡到关内,并于30年代中期在上海共同崛起,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最早描写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斗争,揭示出外国侵略者的殖民主义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愚民主义的内在联系,注重发掘中国人自身的生存状况和文化环境对于民族解放的决定性意义。主要作家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等等。

11,广州会议:中国戏剧家协会于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会议对当时戏剧创作的不正之风进行了批评,给予作家选择题材的自由和创作风格的自由、探讨艺术问题的自由。

12,大连会议:中国作协于196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议继承了“新侨会议”、“广州会议”的精神,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单一化。

13,文革文学:是在“文革”近乎荒漠化的文化环境中畸形生长的文学。是直接服务于“阶级斗争”理论和纲领的极端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是解放区及十七年文艺规范极端化形态。

14,伤痕文学:是指“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旨在控诉十年内乱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沉重伤痛的文学作品。它无情地揭露了十年来一体化精神统治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是新时期的文学中最行出现的创作潮流。

15,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16,张承志小说艺术特色:

A富有理性的探索

B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C躁动不安的反思意识和强烈的变革现实的渴望

D作品表现的自始至终都是人物的内心世界

17,朦胧诗审美艺术特征:

A对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的突破,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

B打破了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传统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

C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多用象征、暗喻,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瞬间感受的捕捉

18,舒婷诗歌艺术特征:

A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

B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抒情特色

C创造了一套象征符号系统,推动了诗歌语言的变革

19,朦胧诗:1980年前后,公开的诗歌刊物上出现了一种具有新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特征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在艺术视角上,它们大都采取心灵独白和倾诉的视角,采用较为曲折的象征、暗示和隐喻的表现方法,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与表现,形式和语言大都具有明显的“陌生化”效果。

第三篇: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一、第一次文代会与革命文学的历史确认

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是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队伍的大会师,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文艺运动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开始。

1.隐含着“差异∕分化”的会师

2、确定了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确定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纲领和指导思想;以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为当代文学的总方向。

1、“双百”方针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双百”方针的出台,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思想观念、文艺观念和创作方法的解放,在创作领域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2.百花文学

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全国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思想文化领域也需要解放思想、发扬民主,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至1957年,中国文学界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变化,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与当时苏联文学的“解冻”有深刻联系。百花文学创作的两种类型:

1、揭发时弊、质疑批评现状、表现社会生活矛盾,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哲理深度的作品。“干预生活”

特写: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荔青《马端的堕落》

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李准《灰色的篷帆》、秦兆阳《沉默》、耿龙祥《入党》《明镜台》

戏剧诗文:《一个和八个》(郭小川)、《草木篇》(流沙河)、《更相信人吧》(张明权)、《贾桂香》(邵燕祥)、《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公木);《同甘共苦》(岳野)

2、有人道主义倾向、重视个人价值、表现人情人性、要求文学向“艺术”回归的作品。

宗璞《红豆》、丰村《美丽》、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刘绍棠《西苑草》、阿章《寒夜的离别》 百花文学的特点:

1、百花文学的绝大部分,都是短篇作品。

(时间短暂、前景不明、作家精神展开程度不足,难以将此“调整”融入规模较大的作品中)

2、百花文学的创作者大都是四五十年代之交走上文学道路的青年人。(青年作家拥有更多的理想主义朝气,在革命中获得政治信仰和生活理想,接受了关于理想社会的实现的承诺,但逐渐看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在新的思想形态与社会制度中发现裂痕。)

百花文学的后继影响:

1、作品在1957年夏天后受到批判,被主流批评家描述为“一股创作上的逆流”,作家大都被划为右派。

(李希凡《从〈本报内部消息〉开始的一股创作上的逆流》,《中国青年报》1957年9月17日)

2、进入新时期,在变化了的政治和文学环境中,“毒草”转变成“重放的鲜花”,为80年代文学的“新启蒙”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新时期文学的环境与背景

所谓“新时期”,是指从毛泽东的乌托邦全能主义体制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化体制的转型期。

社会/政治变革的源头是1978 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新启蒙运动前身的思想解放运动,则起源于稍早一些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中国的这场改革,一开始是从体制内部发动的,而且是在权力中心进行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救性质。

1、伤痕文学

以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开端,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

揭露与控诉“文革”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

宗璞《我是谁》,冯骥才《铺花的歧路》、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郑义《枫》、竹林《生活的路》;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王亚平《神圣的使命》、莫应丰《将军吟》;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古华《芙蓉镇》 伤痕文学的评价

① 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产物,与主流意识形态高度契合,建构了新时期文学的起源。② 突破戒律和禁区,暴露灾难,提出了尖锐的社会问题;恢复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秉持人道主义立场;

③ 情感宣泄为主,笔调粗砺,语言缺少锤炼,只重视问题的提出,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二元对立的结构;单一化的形象;光明的结局

2、反思文学

痛定思痛,反思文学应运而生。

突破了“伤痕”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触角伸向“反右”“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探索社会、历史悲剧的远因近源。目光更深邃、清醒,主题更深刻,理性色彩更浓。

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月食》、王蒙《蝴蝶》——老干部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宗璞《我是谁》、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知识分子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方之《内奸》、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农民、市民等

反思文学的评价

① 反思小说表现社会生活的宽广度从“文革“上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远。--重建历史起源

② 由情感宣泄转为理性思考,由单一的政治批判模式,转向对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全面反思。

③ 逐渐突出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性,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探索。④ 母亲意象、赞美苦难、光明未来等模式 先锋:Vanguard;

先锋精神:以前卫、实验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 先锋文学:

吸纳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挑战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反叛固有的写作规范、欣赏习惯;强调叙事革命和语言实验,把“怎么写”推到极端。

民间立场与文化寻根 1.前奏:“文化小说”的兴起 伤痕-反思主流文学之外的创作

超越社会政治层面,关注“民俗风情”,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的思考。2.展开:寻根文学

1984年12月“杭州会议”

主题“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1)“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

现实诱因:“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思考

文学的动因:文学本体意识的萌动和强化

外因的激发: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拉美文学爆炸”现象 纷争纠缠的理论主张: 丰富的文化地形图:

中原文化:

贾平凹(陕西秦汉)、郑义、李锐(两晋)、张炜、莫言(齐鲁)

江汉文化:

韩少功(湘楚)、李杭育(吴越)

少数民族边地文化:

郑万隆(黑龙江)、扎西达娃(西藏)、乌热尔图(鄂温克)、张承志(回族),蔡测海(土家族)

“寻根”作家对“根”的态度:

A、发掘民族文化美质,自觉认同民族传统文化:

如阿城《棋王》、贾平凹《商州初录》、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

B、对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作理性的批判:

如韩少功《爸爸爸》 C、综合表达:

如王安忆《小鲍庄》、李锐《厚土》、郑义《老井》(2)寻根文学的特点

● 主导思想: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文化重建可能性;

● 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

● 表现手段: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 ● 缺陷:陷入“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模式;对“文化”的理解以偏概全,对“民族”的理解狭隘。

陕军东征:

90年代的一个文学现象。在文学艺术的商品化趋势甚嚣尘上,严肃文学面临危机的背景下,陕西的中青年作家以集群的形式推出一批有沉重分量的小说,如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京夫 《八里情仇》、程海的《热爱命运》,引起很大反响。

人文精神大讨论

1993年6月,《上海文学》杂志发表了王晓明等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由此引发了历时3年的全国性“人文精神大讨论”。

愤怒的“二张”(张承志、张炜),引燃“新理想主义”的呼吁,焦点在于世俗时代的终极价值与精神信仰。

实质:针对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初期物欲高扬、人心浮躁、精神沦失的现实,“新启蒙”文学思潮及其相关价值观念尽管日趋“边缘”,但顽强生存、激烈批判,发出独特声音。

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末期,并延续到90年代的一种小说思潮,强调表现生活的原始形态,绝少作家的情感投入和主观想象,反对人为地粉饰和拔高现实。代表作家: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范小青等。

1、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原生态”

(清除观念形态对现实生活的遮蔽,消除“本质”,瓦解“典型”,关注人凡俗平庸的生存处境与人性欲望)

2、以“情感零度”进行“还原”叙事

主体退出,逃避、化解作者对叙述对象的干预,消解激情,使“讲述”变成“显示”,批判性是极其隐含的甚至可能丧失批判力)

(1)原生态的“生活流”

(2)、现实的讽刺、荒诞的寓言

冷漠平淡而略带调侃戏谑的叙述语调;

循环的结构:如《单位》从“分梨”开始到“分梨”结束;小林“29岁,分到单位才四年”和女老乔“54岁,还有一年就退休了”形成对照

《一地鸡毛》 从“豆腐馊了”开始,到“收拾大白菜”结束

作者在鸡毛蒜皮的琐碎叙述里暗含了“讽刺”,在几近真实的日常生活中隐藏了“荒唐”,使小说带有寓言的性质;在自我解嘲、自我掩饰的背后也有对人的关怀。其他新写实主义代表作: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方方:《风景》、《落日》、《黑洞》 朦胧诗

1、最初的声音:郭路生 代表作 :《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等

另一个中国现代主义诗人先驱——黄翔

2、潜流:“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是“文革”后期出现的进行现代诗探索的诗歌群落,是“文革”地下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诗人:芒克(姜世伟)、多多(粟世征)、根子(岳重)、林莽、方含、宋海泉等。

3、浮出水面:《今天》

北岛、芒克、黄锐等于70年代初期自行刊印的民间刊物;1978年12月以《今天》之名公开,反对文化专制,追求自由的人文精神。《今天》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学以外,遍及美术、电影、戏剧、摄影等其它艺术门类,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与艺术的开端。

4、“崛起的诗群”:朦胧诗的命名及论争

《诗刊》在1979年发表了北岛的《回答》和舒婷《致橡树》;1980年第4期发表了十五位青年诗人的诗歌,组成“新人新作小辑” ; 1980年第8期发表舒婷、顾城、江河、梁小斌、王小妮等的诗歌,引发对这类诗歌的争论 朦胧诗的特点:

A、以“人”为核心,展示主体的觉醒、个性的觉醒

B、回归艺术,现实“诗”的觉醒(多元价值、主题多义、意象朦胧)

C、追求意义(展示独立、反抗、批判、忧患等思想命题)后朦胧诗

1984年以后,一场以“PASS北岛”为口号的诗歌运动席卷全国,各地诗歌流派林立。1986年10月,安徽《诗歌报》与《深圳青年报》分别刊发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流派大展’”。

新的诗人群体被命名为“后新诗潮”、“后朦胧诗”或“第三代诗人”、“新生代诗人”等。南京的“他们”(韩东、于坚、朱文、吕德安、陆忆敏)

――“诗到语言为止”

四川的“非非”(周伦佑、杨黎、蓝马)

――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

非定向化、非抽象化、非确定化 四川的“莽汉主义”(万夏、胡冬、李亚伟)

――反文化、反优美、反崇高、解构、口语化

后朦胧诗的总体特点:

A、反对主体的建构,表达反崇高、反英雄的平民意识 B、反文化、反历史的冷抒情方式

C、反意象、反修辞的现代口语和语感的应用

第四篇:当代文学史[模版]

当代文学史

一、填空题

1.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至今的中国文学。

2.《相信未来》的作者是食指 3.《一代人》的作者是顾城

4.“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选自顾城的《黑眼睛》 5.《回答》的作者是北岛

6.论争中“三个崛起”: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7.张中行的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流年碎影》

8.杨绛的《干校六记》:《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

9.巴金《随想录》的五个集子:《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10.三红一创: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吴强的《红日》、柳青的《创业史》

11.青山保林:杨沫的《青春之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曲波的《林海雪原》

二、名词解释 1.三突出

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汇报》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

三突出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突出”原则是江青等在其文艺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创作原则。这一原则是主观主义的产物,是江青等人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导致了文艺的概念化、脸谱化和类同化,对文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2.白洋淀诗派

指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1967——1976)一批北京下放河北白洋淀插队的知青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主要成员有:根子、芒克、多多、林莽、宋海泉以及与其保持密切联系的北岛、严力、江河、郑义等。白洋淀诗派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食指等先驱的诗风,持守了时代主流之外的个人独立思想,坚持了怀疑与逼问的精神立场,而且从整体上使诗歌超越了浪漫主义,从而使诗歌中断了几十年的现代性传统得以延续和修复。现代主义艺术倾向的诗歌在新一代青年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来多数朦胧诗人都受惠于此,朦胧诗本身可以说是这一创作群落的延续。3.朦胧诗

又叫“新潮诗”。产生于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与传统现实主义诗歌相比,朦胧诗的现代意识大为增强。诗人更多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而不单纯崇尚对客观世界的摹写,象征、隐喻、暗示等现代诗歌创作技法被广泛运用。“朦胧诗”的出现对诗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代表性的诗人、作品有《回答》(北岛)、《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一代人》《远和近》(顾城)、《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纪念碑》(江河)、《大雁塔》《诺日朗》(杨炼)等。4.第三代诗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曾经喧嚣一时的朦胧诗已经渐渐沉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朦胧诗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开始不满于它的停滞及局限,于是决定自行探索,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方式,他们带有强烈实验味道的诗歌,的确具有迥异于前辈诗人的特征,于是按照这一群体出现的时间,评论界称他们为“第三代诗人”,以区别于建国后第一代带有强烈政治意识形态意味的诗人如郭小川、贺敬之;第一类:坚守知识分子精神立场,执着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后朦胧诗”。诗人有海子、骆一禾、王家新、西川、欧阳江河等。第二类:站在民间立场倡导平民意识的“后朦胧诗”,由若干个民间社团和诗歌创作群体组成 :非非主义、莽汉主义、他们等。第三类:书写女性经验,表达女性意识的女性诗人,如 翟永明、伊蕾、陆忆敏、海男、唐亚平等。5.伤痕小说

新时期最早出现的小说潮流,以1977年刘心武《班主任》发表为标志,伤痕小说的核心是正面描写“文革”造成的心灵创伤和个人与家庭的不幸。主要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等。伤痕小说的功绩在于:从社会角度讲,它揭示了“文革”的最大祸患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戕害,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从文学角度讲,一反十七年文学不触及人情、人性的弊端,丰富了文学的容量。缺点在于过多的材料堆砌或情感控诉缺乏节制。6.反思小说

重新思索和审视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政治失误和历史教训的小说,伤痕小说的继续和深入。其差别在于:伤痕小说就事论事反映文革带来的灾难;反思小说注重揭露建国后历次左倾运动的失误及产生原因,表现强烈的求真意识和批判精神。主要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王蒙《蝴蝶》、张贤亮《绿化树》等。7.寻根小说

王安忆《小鲍庄》韩少功的《爸爸爸》都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寻根即寻找民族文化的根。“寻根文学”是当代文学迄今为止有理论有实践的小说思潮。它的理论主张体现在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等文章中。主要作品有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阿城的三王《棋王》、《孩子王》、《树王》、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小说、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郑义的《远村》、《老井》等。

三、简答题

1.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创作特点)

第一,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

第二,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第三,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

第四,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2.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许多篇章主题重大,思想深刻,表现出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层关注。如《十万进士》表现出对知识分子痛苦命运的惋惜和对制造这种悲剧的社会的控诉。

第二,典丽精工的语言锤炼,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小说叙事模式和议论话语模式的大胆引进,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行文气势和艺术感染力。如《道士塔》。3.“十七年”短篇小说的发展

11949-1953年平稳发展期,○作品数量少、质量低少数优秀作品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如: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21953-1956年 两种题材比较繁荣:一种是表现农业合作化的作品○如: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康濯的《春种秋收》二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如:峻青《黎明的河边》、王原坚的《党费》。

31956-1957年 是发展最为繁荣的一个阶段:○这段时期一些作家突破思想上“左”的束缚,以及题材上单一化的限制,正视生活中的矛盾,提出“干预生活”的口号创作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

41957-1966年,反右以后,创作上比较僵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很少出现,较为突出的有茹志娟的表现战争中人性之美的小说《百合花》。

4.《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规模宏大,结构精巧。作品以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和生活道路为轴心,组合成宏伟完整的画面,将广阔的生活、漫长的历史、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巧妙地串连在一起,线索单纯而明晰,结构繁复而精巧,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匠心。

第二,刻划细腻,描写深刻。作者特别善于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理活动,以此来刻划其独特的性格。如林道静与余永泽诀别时的心理活动。她厌恶余永泽的庸俗自私,视他如蝇蛆一般,但真要分手,又难下决心,内心交织着极其复杂的情绪,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第三,善于将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融为一体,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如对余永泽,抓住其那对小小的、发亮的黑眼睛;对戴愉,抓住他那双“金鱼样的鼓眼睛”、“浮肿的黯黄色的脸”;对卢嘉川,则突出其嘴角上“那调皮的微笑”;对林红,则以其“苍白的而带光泽、仿佛大理石的”希腊女神般的面容。

第四,大量采用映衬对比手法,使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生动。作品普遍运用了同类对比、异类反衬以及同一人物前后期的对比,收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5.《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严谨宏伟,颇具史诗规模。作者按照史诗巨著的要求建构作品的框架。如第一部前有“题叙”,后有“结局”。“题叙”上溯历史渊源,铺染了宏大的背景,“结局”交待了来龙去脉,同时又对后一部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就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结构的完整统一,蔚为壮观,使思想的包蕴更加丰富、深广,从而强化了史诗效果。

二、写人技法多姿多彩,笔触细腻,生动感人。作品注意将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写出人物性格的底蕴。其中,有令人击节的典型细节,有细腻入微的心理刻划,有对人物深层心理的直接剖析,有对语言、动作的形象描绘,有泾渭分明的对比手法,都收到了预期的艺术效果。

三、作品充满鲜明的民族色调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小说对关中农村自然风光和风土民习的描绘,对人物活动、关系的描写,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渭河平原农村优美、传神的风俗画,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浓烈的乡土气息,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四、抒情的笔调和哲理的议论。作品中点染出许多画龙点晴式的议论,有的成为刻划人物性格的必要补充,有的包蕴着生活的哲理,如警句箴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6.汪曾祺小说的艺术成就

第一,艺术的表现美,再现健康的人性,是汪曾祺创作的审美追求。写人物身上积淀的文化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写亘古传承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是其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第二,汪曾祺擅长描摹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乡土民情、奇风异俗,以及由此构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氛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因此,他对乡土风俗有着特别的眷恋和偏爱。尤其喜欢将文化品性寄予在故乡高邮,表达对故乡风土人情的美好情思。

第三,以散文笔法写小说,不涉及性格矛盾,不注重刻画复杂的人物性格,行文行于当行,止于当止。

第四,语言别具一格,简洁明快。流畅自然,生动传神,是一种“诗化的小说语言”。善用口语叙述,但连缀起来韵味十足,擅长用短句,往往两三字一句,人物对话也多用短句,富有诗的含蓄。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7.莫言的艺术特色

第一,莫言的小说有着丰富的主题内涵。作品既有对传统价值的质疑与反叛,也有因社会环境改变而导致人性缺失和种族退化的感叹,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生命意识的弘扬。

第二,在艺术上,莫言擅长感觉描写。传统小说从主题出发设置人物与情节,感觉描写往往作为辅助成分,而莫言把感觉描写放在突出的位置。甚至丢开故事与人物,抓住一切机会切入感觉描写,运行娴熟的语言表现,把读者带入各种现场之中,用精美的感觉描写,拼接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乡村画卷。

第三,在语言表现上,词汇丰富多变,体现出作者娴熟的驾御语言能力。小说以现代书面语为主,但也大量使用口语、俚语、社会流行语,句式上长短杂糅,大量使用色彩词语来创造气氛,往往像印象派绘画那样用厚重的色彩来涂抹画面。

第四,小说容纳了大量的现代派表现技巧,象征,隐喻,魔幻现实主义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莫言曾说“没有象征和寓意的小说是清汤寡水,空灵美朦胧美都难离象征而存在”。

四、论述

1..老舍的《茶馆》艺术特色

1、《茶馆》是一出三幕话剧,最初发表在1957年7月的《收获》创刊号上。全剧没有完整的、贯穿始终的情节,每一幕都有一些主要的故事片断;地点是老北京的老裕泰茶馆。三幕戏分别写了三个时代:戊戌变法失败的清朝末年;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进行割据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

2、结构人物是老舍的长处。《茶馆》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将近50人,各种人物加在一起共有70人之多,三教九流,几乎无所不包。为了写好、安排好这些人物,老舍采取了四种办法:一是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穿全剧;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三是设法让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写,不仅使每个人物性格鲜明,眉目清楚,而且重点突出,多而有序,从人物的身世、遭遇和继承关系,揭示出那个时代的面貌。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是剧中性格鲜明的三个主要人物。

3、《茶馆》的语言朴实简练,性格化,并且具有浓郁的京味。

2.论述寻根小说(结合课本)

一、文化背景

在考察“寻根小说”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纵横交叉”的参照系统。所谓“纵”就是中国当代小说,特别是新时期小说的发展状况;所谓“横”就是外国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包括西方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冲击或影响。不难发现,“寻根小说”的兴起与这两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对寻根小说的评价

首先,寻根小说,打破了此前各种思潮中,体现的单一的政治视角,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表现了独特的文化寻根意识。其次,寻根小说的创作实践,打破了现实主义独尊的格局。《爸爸爸》是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是他主张文学创作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辨,希望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之迷的具体实践。

第五篇:当代文学史总结

【名词解释汇总】

绪论

1、“当代文学”

196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当代文学”最早的正式命名

2、当代文学史的分期

起点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时期(1942-1956)开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起源和基础建构

第二时期(1957-1976)激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不断激进化

第三时期(1977-1997)转型“新时期”文学阶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修复与重建 以1989作为一个历史空场,之后进入“后新时期”

第四时期(1990-21世纪)拓路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体化转向多元化格局

3、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启蒙时代以来,在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地发展的时间观念影响下的历史进程和价值取向,表现在历史无限进步论和民族国家论(建立民族国家的想象)现代性的本质是使人类活动具有整体性、广延性和持续性 现代性的历史观:整体性,历史的进化论与目的论

现代性的“二重性”:一是历史无限进步的观念,持续向前的理念,二是文学艺术的现代性,本质是反现代性的

后现代主义:反历史人文,寻求差异性的解释方式,历史是由一系列差异事实建构起来的解释系统,去中心化,去整体化

4、历史化/去历史化

历史化:历史是一种叙事,不具有客观实体性的存在,而具有一种总体性,通过叙事和文本接近我们,表达集体想象的体系,本质是“政治无意识” 文学的“历史化”:使社会现实具有合理的历史性,以特定方式表现和解释人类生活,与社会现实构成一种特殊的想象关系

5、当代文学历史化地形图:

A、1942后或1949后的“十七年文学”:全面“历史化”时期 B、“文革”时期:超级“历史化”时期 C、“文革”后的新时期:“再历史化”时期 D、90年代以后:“去历史化”时期

6、“20世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

第一章

1、《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过三次全体大会。《讲话》由“引言”和“结论”两部分合编而成,奠定了革命文艺的理论基础,确立了革命文艺的性质、任务和方向,对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产生了深远意义。

《讲话》涉及的问题有:

立场与世界观的问题(无产阶级世界观)、方向与性质的问题(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2、《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丁玲(《水》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典范性作品),反映了涂改的历史过程,从阶级斗争角度表现土改这一历史巨变的戏剧化特征。

以之为代表的解放区革命文艺的美学范式:

A、阶级斗争关系决定了小说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特征,比如地主钱文贵、农民张裕民、中间人物程仁等

B、启蒙主义的“爱”转向阶级斗争的“恨”,“阶级恨” C、革命暴力的快感问题

3、赵树理作品

赵树理,山西人,贫困出身,《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锻炼锻炼》等 特点:浓郁的乡土气息,朴实无华的口语叙述,深入生活,细致生动的生活描写 写作出发点是现实问题,也被称为“问题小说” 给出了幸福的承诺,革命文艺的“乌托邦式”想象

4、《暴风骤雨》

周立波,反映土改斗争过程,“土改文学”代表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之一 特点:革命的宏大历史叙事传统,受到苏俄以及古典小说的影响

阶级仇恨建立了革命暴力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最早书写公审大会的经典场面

5、《白毛女》 五幕歌剧,鲁艺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以“白毛仙姑”传说改编 黄世仁、杨白劳、喜儿等经典形象

“旧社会地主老财把人逼成鬼,新社会共产党把鬼变成人”

《白毛女》的艺术感染力表明,革命文艺通过意识形态创造一种艺术形象,并进而创造一种“历史真实”

对于中国歌剧民族化做出了贡献

6、李季《王贵和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

第二章

1、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毛泽东亲临,朱德致辞,周恩来报告。六个文艺问题:周恩来提出,分别是团结问题、为人民服务问题、普及与提高问题、改造旧文艺问题、文艺界的全局观问题、组织领导问题

《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茅盾报告,对国统区革命文艺做了全面地历史总结,讨论了谁为正统的问题(解放区文艺是参照系),提到了革命文艺与五四传统的断裂。《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提出,标题是“伟大的开始”,总结了《讲话》以来解放区文艺的全部发展过程,全面肯定和高度赞扬的态度,认为解放区的文艺是新的人民的文艺,这体现在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和新的语言形式上。

自此,1942《讲话》成为革命文艺自我起源的标志

2、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3、《时间开始了》

胡风,以1949年9月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为契机

五个乐章《欢乐颂》、《光荣颂》、《青春曲》、《安魂曲》、《有一个欢乐颂》 一方面表明自己的“忠诚”,企图摆脱边缘化的地位,另一方面印证“主观精神”理论与具体创作实践相结合的可能

4、《我们夫妇之间》

萧也牧,分为四部分,讲述出身于知识分子的干部和工农出身的妻子进城后的矛盾和复合,批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城后的变化

语言简洁通俗,故事平铺直叙,但遭到了严重批判:陈涌、李定中、丁玲、康濯等,并引发

了同类作品的批判:《关连长》、《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战斗到明天》

5、《武训传》

导演孙瑜,主演赵丹,武训办学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与官绅的交易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由此拉开建国之后文艺战线批判运动的序幕

6、《<红楼梦>研究》

俞平伯,被认为是宣扬胡适的观点而遭受批判

李希凡、蓝翎用马列主义作后盾,批判俞平伯,得到毛的重视

第三章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933年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一文,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概念,强调创作的阶级性、时代性。周扬后又发表《现实主义试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副题“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等文 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确立为文艺创作的最高准则 60年代毛提出“两结合”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倾向于外在的、历史化的、政治时间化的定语(社会主义时期的现实主义)

2、胡风

胡风,主编《希望》、《七月》,国统区具有极大影响力,培养造就“七月”诗派 “主观精神论”,被批评者概括为“主观战斗精神论”,并非纯粹的文学理论,带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形态,认为文学就是与现实的血肉人生搏斗,就是在最真实的意义上执行思想斗争的要求

胡风与革命文艺理论家的分歧在于是从个人的文学经验而非政治理论出发 对胡风的批判:

《文艺报》发表林默涵、何其芳批判文章 “三十万言书”:1954年,指出五把“理论刀子”,即共产主义世界观,工农兵生活,思想改造,民族形式,题材五个方面的理论观点,毛被激怒,周扬“我们必须战斗” 1955年被定性为“反党、反人民、反革命集团”,由此开始了全国的肃反运动,牵连甚广 胡风的悲剧在于他与革命文艺运动的本质产生抵牾,不能理解革命文艺的彻底性,以文艺进行革命而非以革命进行文艺。

第四章

1、大连会议

1962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与会人员有周扬、茅盾、邵荃麟、赵树理、周立波、康濯、沈从文等16人,由邵荃麟主持,讨论文艺如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邵提出“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

2、赵树理(建国后)

解放后赵树理的创作进入新阶段,仍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登记》:包办婚姻的问题,并反映了农村新制度、新气象 《三里湾》:

反映合作化运动,四户人家的矛盾,范登高、袁天成等落后形象,王金生的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将家庭矛盾上升到资与社的路线斗争的高度上

赵树理在描写农民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新的生活制度之间的矛盾时,显示出独有的活力。

虽然缺乏阶级斗争和血腥暴力,但革命正需要以“温和情感”给农民以抚慰和美好的想象。《三里湾》与之前作品相比,不只是朴素的民间记忆,而是革命意识形态引导下的产物,然而还没有达到时代的高度。

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学叙事中的分裂,浓郁的乡土气息作为调和剂 《锻炼锻炼》

赵树理始终没有解决革命文艺与传统民间艺术之间的融合

3、“山药蛋派”

马峰、西戎等山西籍青年作家,受到赵树理影响,朴实无华、回到描写乡土细节的独特风格

4、李淮《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

5、《山乡巨变》

周立波,分正编与续编,反映合作化运动给农村带来的新生机,包含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结构框架,大量笔墨描写“中间分子”或右倾分子,具有相当的文学性。

6、《创业史》

柳青,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最高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小说 对《创业史》的解读和价值: A、文学回答现实的紧急问题

回答的是具有历史宏伟的指向性,中国农村向何处去的大是大非的道路问题 B、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塑造高度概括现实想象的英雄人物

梁生宝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高大全”的形象 C、对中间人物的描写 梁三老汉的小农思想

D、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叙事的丰富性

以开阔的视野最突出显示了现实主义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

人物行为描写的生动性与心理刻画的细致性,如:姚世杰、素芳 在叙事上显示了一种丰富性,把抒情性描写与反思性评价结合

第五章

1、文学的历史化

历史文本化和寓言化,将历史与文本融合在一起,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冷静的非主观化的白描式的叙述语言。

2、三红一创,保林青山 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罗广斌和杨益言《红岩》、柳青《创业史》 杜鹏程《保卫延安》、曲波《林海雪原》、杨沫《青春之歌》、周立波《山乡巨变》

3、“两结合”

1958年,成都召开的一个中央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的了理论,同年,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又提出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应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即“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4、《林海雪原》

曲波,传奇色彩,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文学的“早熟性”,少剑波、杨子荣、座山雕 艺术法则:

A、矛盾对立的法则,敌我形象完全脸谱化。B、必胜的法则。

C、以英雄主义为中心的原则 D、快乐的原则

E、更加细腻的情感和心理表现

5、《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传奇色彩

小说在艺术上超出当时的革命历史小说之处: A、传奇色彩及神秘感。B、地域空间感的变化。C、书卷气的共产党人形象

D、感情描写的细腻:关敬陶的形象

E、叙事中的情调,合欢温馨的情调,语言精练简洁

6、《红旗谱》

梁斌,地主冯兰池、农民朱老忠、严志和、进步青年严运涛、严江涛 典型的革命历史叙事,浓郁的乡土气息,个人记忆与经验

《红旗谱》表现出的历史化叙事与文学的品质,生活本身的多样性和个人经验使得革命文艺的概念化特征得以最大可能被冲淡,并使文学叙事最低限度保持了审美要素,写作的个体性特征难以被政治性完全抹去。

7、《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

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

A、人物的英雄化,许云峰、成岗、江姐

B、信仰的绝对化

C、情节的传奇化:情节惊险曲折、场景奇异、对酷刑暴力的全面展示

8、“荷花淀派” 孙犁《铁木前传》,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六儿和满儿的形象 人性的复杂性,女性形象的刻画

7、《陶渊明写<挽歌>》

陈翔鹤,三个方面:陶渊明和权力阶层的关系、陶渊明的人性和心理的刻画、陶渊明的生命哲学理想

第六章

1、“双百”方针

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写“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3年针对郭沫若和范文澜关于文学史分期问题,毛提出“百家争鸣”

195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论十大关系》报告,毛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的口号

同年,陆定一做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双百”方针正式成为指导思想 执行后引起反响,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巴人《论人情》、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李泽厚《试论形象思维》等 后来演变为反右斗争

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

王蒙,主人公林震,官僚做派的干部形象:韩常新、刘世吾、王清泉

揭露了当时的官僚作风以及社会主义党政机关沉闷的一面,洪子诚认为是“五四”时期“孤独者与大众”的主题的延续,关于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叙事的重新抬头,却被反官僚主义的时代意识淹没了

遭到批判:马寒冰、李希凡

3、“双百”时期文学特征

A、典型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总是以运动的形式展开其变异的实践 B、深受苏联影响,又试图摆脱苏联的模式 C、“十七年”文学史中作家最富有表达个性的时期 D、文学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

E、其失败表明,社会主义文学文化领导权中的文化/审美含量被政治严重削弱,它的历史只能全部由政治来主宰

4、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王应洪、金圣姬,抗美援朝,内在情感潜流 宗璞《红豆》:江玫、齐虹,革命与恋爱对立的模式,清新细致的爱情描写 茹志娟《百合花》

5、《青春之歌》

杨沫,主人公林道静,共产党人形象:卢嘉川、江华、林红等,落后分子:余永泽、戴愉等 个人追求与民族国家命运、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

“革命-爱情”的模式,革命与爱欲反复缠绕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纠纷

6、《三家巷》

欧阳山,阶级对立与传统人伦亲缘关系的紧张关系

7、高云览《小城春秋》

第七章

1、《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何其芳,1949《人民文学》创刊号,昂扬的激情、纵横辉煌的格调

2、闻捷

共和国早期最重要的抒情诗人之一,《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伊犁河谷的春天》等,把对祖国的爱和青年人的青春情感结合,过分依赖劳动的主题,“奖章+爱情”,如《苹果树下》、《种瓜姑娘》等

2、西南边疆诗派 又称“西南青年诗人群”,50年代上半期活跃在西南边疆的军旅诗人,健康质朴、充满希望,代表人物有公刘(《边地短歌》、《上海夜歌》)、白桦(《金沙江的怀念》、《鹰群》、《孔雀》)、顾工、高平等

3、贺敬之

颂诗诗人,《白毛女》、《放声歌唱》、《中国的十月》、《十年颂歌》等 艺术特色:

A、创造了一个绝对理想的共和国形象

B、塑造了横空出世的抒情主人公,全知全能 C、豪迈雄健的激情,庞大的意象群 D、辽阔高远的意境

E、政治的思辨性,当代诗歌的“宏大叙事”

4、郭小川

诗中有独立的抒情主人公

阶梯体,很强的政治鼓动性和战争豪情,如《致大海》《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 后期回归个人内心的反思,如《望星空》《白雪的赞歌》《甘蔗林——青纱帐》

5、“七月诗派”

1981年诗集《七月》,收入当年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上活跃的20位诗人的作品,诗坛称之为“七月派”诗人,包括:阿垅、鲁藜、田间、牛汉、绿原、彭燕郊等

6、“九叶诗派”

得名自“中国新诗派”的重命名,1981年将40年代的视作编选为《九叶集》出版,随后被称为“九叶诗群”或“九叶诗派”,包括:穆旦、曹辛之、陈敬容、唐湜、唐祈、杜运燮、袁可嘉、郑敏、辛笛

7、新民歌运动

大跃进产物,郭沫若、周扬《红旗歌谣》三百首,政治和文艺上双重实验意义: A、政治的艺术化或魅力化

B、对文学祛魅化

C、社会主义文艺的广泛性和偶发性

第九章

1、“样板戏”

完全按照“高大全”的公式化概念创作,成为“文革”期间主要精神食粮 八大样板戏: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海港》《沙家浜》 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交响音乐剧:《沙家浜》 十大样板戏:

现代京剧:以上五部+《杜鹃山》《平原作战》《龙江颂》 舞剧:以上两部

2、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

阶级性强、乡土韵味以及生活细节、国家政治对家庭伦理的冲击、共时性结构

3、地下诗歌(1)食指

原名郭路生,知青一代独特的自我体验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知青离乡的绝望与希冀 《相信未来》:与郭世英之死有关,悲怆中表达一种不屈的信念,对未来的渴望,精神的高度,受到普希金影响,知青一代的自我体验 后患精神分裂(2)白洋淀诗派

70年代地下诗歌,三位在白洋淀插队的年轻诗人形成的群体:芒克、根子、多多。后来逐渐成为地下诗歌中心,并转移到北京。传看“禁书”,现代主义的诗歌风格,对后来的“新诗潮”有着影响 芒克:《十月的献诗》《心事》《阳光中的向日葵》

多多:《陈述》《手艺》《教诲》《北方闲置的田野有一张犁让人疼痛》

第十章

1、伤痕文学

文革后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反思文革、暴露伤痕

得名自卢新华《伤痕》,刘心武,“伤痕文学之父”,《班主任》(揭示“四人帮”文化灭绝政策的严重后果,表达了重估既定价值观的愿望)、《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爱情的位置》等 伤痕文学揭示文革造成的灾难,把一切罪恶源头指向“四人帮”,重新确立了历史的主体和主体的历史,重新历史化

老干部复出,重建主体历史:鲁彦周《天云山传奇》罗群、从维熙“大墙文学”等 伤痕之美

张贤亮,重述“文革”历史要展示出伤痕的美感,苦难的美感 《灵与肉》许灵均,“灵与肉”的统一实现精神的升华,并且奠定之后作品主题,如《土牢情话》等

《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章永璘、黄香久等,身体的美感

在张贤亮笔下,伤痕具有美感,他把知识分子受难史写成崇高史,通过“灵与肉”的双重磨难,抹去主体的苦难伤痕,也抹去了历史的非理性和荒诞性,主体在任何苦难中都能感受到美,从而使痛苦造就了他。后来转向身体和人性带来的美感而非精神升华上的,如《男人一半是女人》,关于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话语被凸显出来,甚至是性和身体,成为审美感受的中心。

王蒙,探究人的心理世界,表达“文革”后仍然存在的当权者和人民的界限问题 《悠悠寸草心》,复出后老干部的问题,对官僚主义采取怀疑态度 “意识流”,在当时政治手段下的障眼法:《蝴蝶》、《春之声》、《夜的眼》等 后期转向语言的修辞学游戏,机智幽默:《坚硬的稀粥》等 关于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讨论

戴厚英《人啊,人》、宗璞《三生石》、张抗抗《夏》、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等

第十一章

1、《今天》

1978年12月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刊登诗作、译诗、小说、评论文章等等,主要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芒克、多多、赵一凡、林莽等。

“白洋淀派”演化成“今天派”标志着中国新诗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的革命

2、朦胧诗

公刘《新的课题》最早讨论,《福建文学》开展长达一年的讨论 1980年,《诗刊》发表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确认了对“朦胧诗”的命名 “三个崛起”: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代表人物:

北岛,《雨夜》、《回答》、《红帆船》等,怀疑精神,批判意识 舒婷,《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情感细腻丰富,清纯明净,女性的哀愁 顾城,《黑眼睛》、《雷米》、《顾城诗集》等,细腻敏感,对自然的感受和记忆,孩子气的眼光,唯自然主义

江河,《纪念碑》、《太阳和它的反光》等,简洁明确,理性力量,重建民族国家形象 杨炼,《大雁塔》、《礼魂》等,宏伟的历史空间,智力型的诗歌写作

3、“归来的诗人”

指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极左政治思潮而被迫搁笔,新时期又再度复出的诗人,包括: A、被打成右派的诗人,如艾青、公刘、白桦、流沙河等

B、因“胡风案”被牵连的“七月派”诗人,如绿原、鲁藜、牛汉、曾卓等

C、因与政治理念不符而逐渐淡出诗坛的“九叶派”诗人,如陈敬容、郑敏、穆旦、辛笛等 D、50、60年代受批判而不能公开发表诗作的诗人,如蔡其矫等。

主题集中于个人的磨难,对民族国家的忠诚,对世事沧桑的感悟和体验,“归来”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信念等等

艾青复出后的主题:

光明主题和关心时事政治,《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书写个人情感、体验和思悟,《鱼化石》《失去的岁月》;时代主题和社会公众性意绪、情态的表达;表达个人性的哲思、情思体悟。

第十二章

1、改革文学

80年代以经济改革为题材,塑造开拓者型的英雄形象,重新历史化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理想化的英雄形象,集体想象的结果 柯云路

《三千万》,年轻的“造反派”向老干部交权,暗含着的主题是老干部对于“三种人”的清理

《新星》,李向南的形象,时代英雄,中青年干部的出现符合政治需要,故事曲折跌宕,叙事洒脱流畅,反映了现实问题

水运宪《祸起萧墙》、张洁《沉重的翅膀》等 路遥《人生》,青年农民的希望、追求与困境,试图摆脱土地却遭受挫折 刘宾雁《人妖之间》《第二种忠诚》,激烈地暴露现实问题 改革文学是当代文学中观念性最强的文学

2、知青文学

文革结束后,知青返城或上大学,开始追述知青生活经历,因此有了知青文学

个人经历的形式,包含个人的情感记忆,对乡村和土地的热爱和深情,回忆性的叙事,建构了主体生成的历史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南方的岸》 甘铁生《聚会》 叶辛《蹉跎岁月》,柯碧舟、杜见春,“血统论”压制的青年的遭遇

张抗抗《北极光》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的笔法、清俊的风格,陕北的生活风情,包含对自我的确证和对生活的肯定 铁凝《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乡镇生活的普通人怎么摆脱狭隘的生活圈子,走向更加开放的外部世界,“凤娇”和“香雪”表现出的女性的张力 王安忆,“三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荒山之恋》),《本次列车的终点》,较早注意到知青返城后的现实问题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等,“北大荒”文学,传奇性色彩,昂扬的声调讴歌知青的经历和奉献,悲剧性的故事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自然之子”,“母亲-人民”的主题,“无父-寻父”的主题,草原记忆,自然、历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构成其生命本质

知青文学的主题: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总体上缺乏对自身的反思

第十三章

1、现代主义

采用袁可嘉先生的观点,现代文学是1890-1950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流行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包括象征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流派的总称。

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是指吸取西方现代派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在艺术形式和思想意

识方面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变革,从而产生创新的美学效果的作品 “现代派的四只小风筝”:王蒙、李陀、高行健、冯骥才 王蒙“意识流” 高行健,戏剧,《车站》、《绝对信号》,《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等 李陀,《七奶奶》、《自由落体》等,实验倾向明确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个人与他人的冲突 张洁《方舟》

“真正的现代派”/“伪现代派”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

我行我素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崛起,荒诞感,无聊感,反讽的或黑色幽默的意味,“多余人”/“局外人”的态度,存在主义的虚无感

2、寻根文学

出现的背景:

A、文学重新历史化,文学转向的突破,从此文学转向自身 B、反传统思潮的产物,知青群体

C、追踪现代主义的结果,受到拉美魔幻现实的影响

D、老一辈作家被重新评价,使文学创新和传统的关系有所缓和 如:汪曾祺《受戒》、林斤澜《矮凳桥风情》 意义:

A、“寻根”是一次集体的转向

1984年杭州西湖旁的一所疗养院的聚会

韩少功《文学的“根”》、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对民族的重新认识,知青的个人记忆和经验 B、“寻根”的二重意义:反思民族劣根性延续国民性的批判的启蒙主题? 一方面发掘传统的人伦美德等文化精髓,另一方面表现了令人绝望的民族劣根性 如:郑义《远村》

韩少功《爸爸爸》 C、传统文化的重新想象 如:阿城《棋王》《孩子王》《遍地风流》等

《棋王》:关于“吃”的记忆、关于“下棋”或与世无争的记忆、关于家庭出身的记忆,是典型的知青群体的共同记忆

本质上是“无父/寻父”的心理 如: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葛川江上人家》《人间一隅》等“葛川江系列” 如:王安忆《小鲍庄》,里面“文化子”的形象 如:张炜《古船》,两个家族的模式,批判传统与启蒙主题的延续 D、关于地域文化的崛起,反现代化的萌芽

如:贾平凹的商州文化《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荒诞化的表达,《逛山》五魁 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等等,给寻根文学提示了另一种可能性

(1)莫言寻根的在地性:他的寻根没有知青文化的观念性的反思态度,而只有与乡村血肉的紧密相连的情感和记忆,具有很强的在地性。(2)莫言的生命强力之根:生命的强力既有尼采的生命意志的特征,又有中国本土的侠义精神在里面,“我爷爷”“我奶奶”的叙述视点时的小说具有家族的自我认同意识。生活的原始生命力才是中华民族之根

(3)历史暴力与修辞叙述的美学张力:修辞性的美学张力使得历史暴力的非法性变得模糊,触动人心的力量,比如池塘里莲花的描写

如:李杭育的葛川江的吴越文化、韩少功的楚地文化、郑万隆的鄂伦春文化等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界处,历史的修复/重建,文学叙事的新的历史起源

第十四章

1、“向内转”

1986年,《文艺报》发表鲁枢元的《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概括了西方自现代主义以来的“向内转”,并由此来审视中国新时期的文学,认为在诗歌、小说领域都出现了向内转。当代文学在80年代后期从意识形态运动给予的热点中撤退下来,回到文学本身去寻求创作的资源,关注人的情感、内心,更注重文学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从原来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极端强调反映外部现实的叙事方法,转向了探索人的内在情感和文学本身的艺术性 代表为先锋派

2、先锋派

指称1980年后期出现的一个在文学形式方面大胆创新的群体,是指马原以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的创新意识,试图在艺术形式方面开创一条道路,并初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主要有莫言、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潘军、北村、吕新等人。

先锋派问题是对于现代主义问题的重新发掘。

莫言

马原,最早探索文学“向内转”的可能性,西藏经验和西方作家的影响,“叙事圈套” 《冈底斯的诱惑》,三个不相关的故事,小说叙事的自由转换,写出了生存中那些坚硬的事实(以偶然和不可思议的意外的形式体现),西藏的神性与神秘性 洪峰,《奔丧》,反讽,“父亲”权威性的解除,“渎神”意义表明“大写的人”无可挽回地颓然倒地,对父亲形象的解构

《瀚海》、《极地之侧》等等

残雪,女性的视角,荒诞的笔法,对男权的反抗,冷僻的气质和怪异尖锐的感觉方式,对暴力幻觉式的处理方式,《黄泥街》《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等 1987年,《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刊登了一系列前卫性的作品,例如:孙甘露《我是少年酒坛子》、北村《谐振》、杨争光《土声》等等,显著特征:

(1)故事情节淡化或趋于荒诞性

(2)“反小说”的叙述与注重语言句法

(3)现代性寓言 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突然的先锋派,激越的抒情意味和强烈的叙述节奏

《罂粟之家》地主阶级作为一种血统陷入困境,欲望的法则压倒了阶级

《妻妾成群》历史颓败感的刻画,地主阶级不可逃脱的衰亡宿命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少年意识的怪异描写,幻觉和暴力 《一九八六年》疯子的叙述中心,历史的疯狂凝聚 《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将暴力场面发挥到极致 《鲜血梅花》“无父”的恐惧潜意识地流露 格非:《迷舟》,“空缺”

《褐色鸟群》,以真相的迷失解构了历史真相存在的可能性 《风琴》,“差错”使得整个生活颠覆了 孙甘露:《访问梦境》、《信使之函》,对小说的一次颠覆

《请女人猜谜》《眺望时间消逝》双重文本的写作

潘军:《南方的情绪》扎西达娃《悬岩之光》 叶兆言:《枣树的故事》《状元境》《追月楼》《半边营》《十字铺》,历史颓败感 90年代先锋派的转向与撤退 北村:《归乡者说》,逃亡与诱捕的主题,怀疑主义 《施洗的河》,后期转向基督教的宗教命题 《卓玛的爱情》

1933年花城出版社,苏童《我的帝王生涯》、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孙甘露《呼吸》、北村《施洗的河》、吕新《抚摸》 格非《欲望的旗帜》

苏童《城北地带》《河岸》,贴着历史反映出历史的现实经验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完全回归传统,不再具有先锋性 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

(1)对中心或本源的拆除

(2)对宏大历史叙事完整性的解构

(3)小说叙事的碎片化以及叙述时间的随意断裂和变化(4)自我与人物的“祛魅”或符号化

(5)情感的中性化以及对暴力、逃亡等行动的极端表现(6)利用错位和意外来编织故事(7)反讽手法的普遍运用(8)宿命论式的神秘主义

最突出的后现代性,就是强烈的抒情性的叙事语言风格,并且在其中隐含着反讽性的美学意识,抒情性描写与生活的破败和生存困境结合在一起,由此获得一种“分离的差异性”和错位的感觉方式,从而产生一种“失真”感,表达一种特殊的“后悲剧风格” “后悲剧风格”

从历史颓败情境中透视出美学内涵,通过对历史最后岁月进行优美而沉静的书写,通过某些细微的差别(差异)的设置而导致生活史自行解构,无可挽救的末世情调叙述历史

第十五章

1、王朔

《等待》《空中小姐》《浮出海面》 1988年《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浮出海面》被改编为电影 王朔小说的意义:

A、创造了富有时代感的人物形象,“新人类”,自由的品性,边缘人的性格,“真人”(摆脱了旧有社会体制束缚的按个人的活法去生活的生命个体,祛魅的人)B、嘲弄了崇高感,表达了重估价值的祛魅态度,怀疑主义 C、写出了生活的原生形态

D、反讽性的叙事和荒诞感,反讽构成了王朔小说最重要的审美趣味,如《顽主》

E、独特的语言风格:北京味的语言,反映社会转型的新的口语,幽默调侃的言说方式,大院文化的语言态度,对政治或“文革”格言的反讽运用

2、人文精神讨论

人文精神讨论的时间跨度在1993-1995年间 1993年《上海文学》刊登王晓明等人的对话录《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认为王朔是媚俗文学,以知识分子的精神重新“聚魅”

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明确否认“人文精神失落”之说

1988年《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王晓明与陈思和主编

3、新写实小说

1989《钟山》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刊 新写实本身没有明确的界定,只是联合作家的一次行动,因此几乎所有年轻作家的写实类的作品都可以包括在内,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李锐、杨争光、范小青等 把80年代后期及至90年代初期一批小说称之为新写实主义,那是対中心化解体、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衰退而做的呼应,再回到日常琐事的叙事中,文学描摹了普通人的生活现实 新写实的艺术特征:

A、放弃典型化原则,回到日常生活的原生态中

原生态

零度写作,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把作家不在加入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典型化的虚构手法的那种叙事成为“零度写作”,放弃典型化的原则使得作家更加关注个人的事实

方方《风景》

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

B、放弃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描写“小人物”的叙事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 刘震云《塔铺》

路遥《平凡的世界》

C、刻骨的真实性。并不是说放弃历史宏大叙事,去除典型化,就不再具有深刻的力度,就不能揭示生活或人性的某些本质方面 李锐《现代派:刻骨的真实而非一个正确的主义》

《厚土》

杨争光《土声》、《老旦是一棵树》 方方《落日》 余华《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呼喊与细雨》 张炜《九月寓言》

D、反讽的修辞策略,以反讽来表达美学意象

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开历史祛魅,小人物的“小叙事”,个人化特征

4、晚生代

1990年上半期,“晚生代”这一概念指出他们在艺术上的特征:

A、先锋群体所作的形式主义实验依然是在文学史的语境内与经典现实主义构成对话,而晚生代群体却没有“文学史”的切身感受

B、晚生代写作多年,等他们步入文坛时,先锋派已经功成名就,并且那些形式主义高地已经被攻克并占领

C、晚生代是一批更加个人化的写作

D、在艺术上是“无根”的一代,失去了历史的重负,既自由又孤独 何顿《生活无罪》《弟弟你好》《就这么回事》 述评《凹凸》《晚报新闻》 邱华栋《时装人》

第十七章

1、第三代诗人/新诗的实验运动

特点:

A、日常事件化 B、叙事性

C、词语的转折效果 D、不均衡的整体性 E、不可援引性

F、个人的空灵化的表达

2、诗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

3、海外诗人群体

4、女性主义诗歌

第十九章

1、个人化写作

90年代以后,集体想象的失落,文字写作不再追逐意识形态的时间,所谓的“民族的”“社会化的”宏大寓言已经被祛魅,以小人物日常琐事为质料的“小叙事”开始引导文**流,文学群体效应正在消失,愈来愈具有个人化的特征:个人化的经验、个人化的讲述、个人化的效果。文学写作追求趣味而不是教诲,个人对世界的体验和看法决定了文学的思想内涵。毕飞宇《青衣》《玉米》《平原》 阿来《尘埃落定》《空山》

2、王小波的自在写作 《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红拂夜奔》《白银时代》等等

王小波小说的显著特征:

A、塑造了一个不满与现实却茫然无措的局外人形象 B、非常本色地描写性和身体

C、在荒诞感中表达一种“自由”的价值 D、颓废中的灰色幽默,他的颓废向着自由延伸

3、王朔的“回归”

4、《狼图腾》

A、小说写出了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B、强烈的环境意识,当代环保主义在中国小说中的突出表达 C、对农耕文明的批判和对草原生存意志的探讨 D、对动物进行了详尽的文学书写

E、对中国文明历史起源的图腾崇拜与现实发展的反思

第二十章

1、《白鹿原》:对历史变革和革命暴力的批判与反思,核心意象“白鹿”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2、《废都》:颓废美学,对性的描写,美文的追求

3、张炜:《九月寓言》,苦难是本质,饥馑是生存的基本方式,张炜的作品具有内在性,始终向着乡土价值的深处探究

《柏慧》,主观性叙述很强 《能不忆蜀葵》

4、韩少功:《马桥词典》,“词典”给乡土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乡土生活的零散化,质

朴、本真的原生态乡土生活,语词的书写

5、现实主义冲击波/河北“三驾马车”:何申、谈歌、关仁山,农村改革为题材,作品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

6、乡土叙事的终结/新的可能性

下载当代文学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文学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文学史必读书目

    当代文学史阅读书目 刘茉琳1、 赵树理《锻炼锻炼》(短) 2、 茹志鹃《百合花》(短) 3、 宗璞《红豆》(短) 4、 杨沫《青春之歌》(长) 5、 柳青《创业史》(长) 6、 老舍《茶馆》 7、 刘......

    2014年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朦胧诗: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群落。朦胧诗呈现的是怀疑、反叛、个性自由精神和崭新的理想主义的光辉,它显示的是新时期中国人的心灵的苏醒,也是对“五四”新诗......

    当代文学史(推荐五篇)

    上编 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 1.1945年10月,由中共领导的中华全国文艺界康帝协会改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第二年,以张道藩为首的、与国民党政府有密切关系......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5篇

    当代文学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

    当代文学史阅读书目

    《中国当代文学史》阅读书目(作品类 上) 长篇小说: 1. 梁斌《红旗谱》 2. 杨沫《青春之歌》 3. 杜鹏程:《保卫延安》 4. 吴强:《红日》 5. 柳青:《创业史》 6. 周立波:《山乡巨变》......

    当代文学史基本史实

    《当代文学》知识点综合加强版 一、名词解释:(20分,四个) 1.三红一创 三红一创:对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的简称。“三红”指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

    史铁生与当代文学史书写

    史铁生与当代文学史书写 张均 【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3 【复印期号】2009年07期 【原文出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1期第64~71页 【......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25篇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 第八章 新时期文学 1.新时期文学的发生,被看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第一次为五四运动) 2.1978年,受中国作协委托,《人民文学》编辑部举办全国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