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潭水库防洪风险分析与决策
长潭水库防洪风险分析与决策
黄志强林 跃
(长潭水库管理局,浙江 台州 318024)
摘要:本文从洪水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对长潭水库的次洪调度方案进行风险识别、评估、评价加以分析,然后根据防洪损益值及风险度进行洪水调度决策。关键词:水库调度;风险分析;风险决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近几年的防洪减灾对策措施与数年前相比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正在朝着“洪水管理”和“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向前进。“洪水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适度承受一定风险以合理利用洪水资源”,洪水的风险是永恒的,“适度的承受风险”需要我们对洪水风险有更加科学深入的认识,并加以分析,然后进行决策,从而使洪水资源化,并得到有效的利用。长潭水库基本情况简介
1.1 水库概况
长潭水库位于浙江东南部椒江支流永宁江上游台州市黄岩区境内,目前,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校核洪水为万年一遇,台汛限制水位34.00m,总库容7.32亿m3。水库发电厂装机容量11875kW;有效灌溉面积104.27万亩;防洪受益农田28万亩。水库自 1995年10月开始承担了台州市区及温岭市部分乡镇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目前受益人口达200多万。水库建成之初是以灌溉为主,但随着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下游的防洪和供水任务越来越重,2003年水库性质调整为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的大(Ⅱ)型水库。
长潭水库集雨面积441.3km2,流域呈扇形状,由于地处山区,经过对多年的降雨分析,发现水库流域处于台州地区的暴雨中心,主流河长34.2km,河流源短流急,极易形成全流域性的强暴雨洪水。
水库自1964年正式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防洪和灌溉功能,2002年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同时对各类泄洪设施进行更新改造,2004年工程结束后,水库大坝及整体工程的安全级别提高,防洪能力也大大增加,水库下游永宁江二期治理工程接近完成,目前水库基本改变了过去上不能蓄下不能泄的局面,水库已具备承受适度风险的能力。
水库泄洪设施有发电输水隧洞、城镇供水隧洞、泄洪洞、溢洪道泄洪闸,总泄洪能力见表一。
表一:水库泄洪能力表
1.2 洪水调度及存在问题
1.2.1 洪水调度: 2004年至2006年8月底,水库共拦蓄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行洪能力的洪水5次,其中2004年14号台风“云娜”的洪水,流域平均降雨量581.3mm,最大入库洪峰流量5730m3/s,洪量2.05亿m3,在24h内库水位上涨约8.21m;其次是2005年,出现了5次连续的台风影响,其中5号“海棠”和9号“麦莎”台风的降雨量分别为527.6mm、426.0mm。
2004年14号台风,由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刚刚结束,水库起调水位比较低,仅为23.46m,而当时台汛控制水位33.00m,根据预报,水库在全部拦蓄的情况下最高洪水位将达到31.83m,不会超汛限水位,因此水库停止发电下泄,全部拦蓄洪水,削峰率达到100%。
2005年的两次台风中,根据洪水预报,防汛部门经过会商后,在保证水库安全的情况下,采取了预泄、错锋调度。5号台风“海棠”,当下游乡镇遭受涝灾时,水库停止了发电下泄,待下游涝灾有所消退时,再发电下泄,适时开启溢洪闸,并根据下游的受涝情况和永宁江安全泄量不断调整溢洪闸下泄流量,水库最大下泄流量为300m3/s(含发电),为下游涝区错峰59小时,削锋率为87.3%。
9号台风“麦莎”,预泄水量1230万m3,把库水位降到33.33m,腾空库容为拦蓄台风暴雨洪水做好了充分准备。台风期间水库最大下泄流量为300m3/s(含发电),为下游涝区错峰77小时,削锋率为87.6%。
1.2.2 洪水调度中存在问题:①对洪水风险分析不够,决策过程也不够合理。往往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人便做出调度决策,主观臆断过强,不够科学合理,此问题在200513号台风的预泄决策过程中暴露出来,当时水库水位32.55m,低于汛限水位1.45m,在没有经过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提前48小时开闸预泄,结果次降雨量仅80mm,造成经济损失50多万。②全流域性防洪预案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目前,水库流域上下游各相关部门所做的防洪预案大都是各自为政,缺少全流域性的统筹安排,从而造成混乱、效率低下等局面,并且有些预案的可操作性也不强。③调度过程中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不够。2005年长潭水库流域遭遇了5次台风影响,平了历史最高记录,防洪调度问题比较突出,各方利益不能顾全,便出现了各部门、单位的矛盾冲突,不能很好地进行协调。
根据近几年的气候情况来看,水库流域在台汛期频遭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带来强降雨,形成较大的洪水,即便除险加固工程结束,水库所面临的防洪压力也非常大,并且矛盾主要集中在次洪调度决策过程中,本文主要针对次洪调度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对次洪的调度方案进行风险分析,然后根据适当承担风险以合理利用洪水资源的原则,采用防洪损益值及风险度进行洪水调度决策。洪水淹没风险分析
2.1 上游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建库以来,最高库水位为38.09m。水库移民线38.00m;应移民8281户,实际移民8163户,有118户未移民;应移民30902人,实际移民30524人,有378人未移民;应移民房屋25169间,实际移民24967间,有202间房屋未移民;征地线36.50m;36.50m-38.00m之间有耕地1478亩。即库区38.00m高程以下有耕地1478亩、房屋202间、人口378人,没有工业企业。另外38.00m以下,有部分乡村道路、电力和电信线路,若遭到洪水淹没,库区内部分地方交通、电力、通讯将中断。
在38.00m——43.01m之间有5个乡镇共40个行政村19298人口中的部分人居住;土地10000多亩;基本无规模的工业企业、有学校等,但有部分商店。
2.2下游情况分析
下游永宁江在二期治理工程完成后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但黄岩城区的防洪标
准却达不到这个标准,永宁江治理工程实施,使上游排涝行洪能力加强,原本在洪水期间上游形成的滞洪区减小,洪水快速涌向黄岩城区,并由于永宁江闸受潮水影响,致使黄岩城区在近年的几次台风中严重积涝,长达3~4天。
下游防护农田28万亩,人口200万(含外来人口),而且头陀镇、北洋镇、澄江镇、新前镇、黄岩城关、江口、院桥、椒江区、路桥区都是工业发达并且集中的地方,2004年这些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为380亿,区域内并且有交通密布,104国道和涌台温高速公路及铁路、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水库防洪保护对象。
2.3 水库自身安全分析
长潭水库主要枢纽建筑物为粘土斜墙土石坝,大坝高程44.00米(不包括防浪墙的高度1.2米),绝对不允许发生洪水漫顶是工程设计和度汛的最重要原则。一旦洪水漫顶,既使水量不大,对坝体冲刷破坏难以预测,对大坝及电厂厂房将造成严重灾害。次洪风险风险与决策
根据上面的情况分析,水库防洪主要从大坝安全、尽量减少下游淹没损失考虑,因上游工业、人口等都不如下游密集,所以在次洪调度中,首先考虑水库自身安全,其次是充分考虑下游的淹没风险和洪灾损失情况,然后适当考虑上游的淹没风险。一般情况下,采取水库尽量拦蓄上游洪水,进行错锋、补偿调节,更合理地、科学地进行优化调度,使下游的防洪效益最大,上游的洪灾损失最小,水库自身效益(供水、发电)最大。
水库没有副坝,不存在分洪区或滞洪区,调度相对简单,一般采用预泄、错峰补偿调度方式,调度决策主要集中在台风来临前的预泄和补偿调节流量决策。
3.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要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作出定性的估计。在目前的情况下,水库的水情自动测报、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和修正,已经达到水文规范的甲等要求,从表二中可看出水库洪水预报的精度控制在3%以内。而近根据年来的气象预报与实际降雨的差别仍旧较大,预报精度不够,在决策过程中引起洪水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天气预报带来的误差,因此本文主要将气象预报的误差作为作为主要的风险因素。
3.2 风险估计
在对气象预报的风险估计中,采用“专家调查法(即特尔菲法)”。在制定调度方案前,请几名对本区域洪水调度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气象预报值的可能出现的概率作出估计,然后加以综合。由于每个人的专业知识、经验、水平不同,我们可以对每个人的评价意见的信赖程度加以区别,即给每位专家加上一个信赖系数αi,系数值越高,对其信赖度越高,并且要求α1+α2+„+αn=1(假定有n个人参与评估),然后算出平均结果,便可以求出概率。
本文以200513号台风为例(下同)进行估计,此次气象部门在台风影响前72—48小时之间作出预报,预报过程雨量200mm-300mm,局部400mm以上。将降雨量划分为5种状态,形成状态集{X1,X2,„„X5},其中X1100mm; 100mm
X1=5╳0.25+5╳0.28+5╳0.22+5╳0.28=5.00 X2=4╳0.25+4╳0.28+4╳0.22+4╳0.28=4.00 X3=1╳0.25+3╳0.28+1╳0.22+3╳0.25=2.06 X4=1╳0.25+2╳0.28+3╳0.22+2╳0.25=2.00 X5=2╳0.25+1╳0.28+5╳0.22+1╳0.25=1.9
4总次数为:5+4+2.06+2+1.94=15。则各状态出现的概率为:
P(xX1)P(xP(xP(xP(x
0.333154
X2)0.267
152.06
X3)0.137
5X4)0.13
3151.94
X5)0.129
Xi)
1P(x
i1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出现小于100mm的降雨量可能性最大;出现100mm~200mm次之,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为0.6;出现大于400mm的降雨量可能性最小,仅为0.129。
3.3 风险评价
200513号台风影响前48小时,2005年8月30日8时,长潭水库水位32.55m。由
于下游工业发达,若在洪水期间下泄,则损失远远超过淹没上游的损失,因此在洪水期间,不考虑下泄水量,水库全部拦蓄洪水,水库正常蓄水位36.00m,调洪演算结果及上游淹没损失情况如表四:
而定,淹没区人员在台风影响前转移,转移人员补贴50元/天.人。)
若开泄洪洞进行预泄,48小时内预泄水量2000万m3,长潭水库损失发电量110万度,按0.48元/度计算,损失发电收入53万元,而所损失掉的发电量所创造的工业产值无法估算,此处不作计算。
3.4 风险处理
处理本次洪水带来的洪水风险,根据水库控制运用计划,应在台风影响前采取补偿调节的方式,尽量降低库水位。此时有两种处理方案:
1、电厂继续以满负发电下泄,直到下游受涝时停止发电,不开泄洪洞加大流量;
2、增开泄洪洞进行预泄(电厂仍满负发电),到下游受涝时停止。
3.5 风险决策
采用期望值进行评价与决策,同时参考风险度。算出各调度方案在各种降雨状态下的损益平均值,即数学期望值Ex,按期望值大小进行决策,同时应考虑该方案风险度的大小,因为风险度越大,表示对将来越没有把握,风险也就越大,这应当是决策者所需要考虑的。
风险度定义为标准方差Dx与平均值Mx之比,即:风险度FD =。损益值
Mx
及评价表如表五:
威胁。在表五中可以看出,在200513号台风中,采取不提前预泄的调度方案,可以获
得平均38.7万元的效益,其风险度为0.66;而采取提前预泄的调度方案,则会平均损失43.9万元,并且其损失的风险度为0.61。若从风险度分析,两种调度方式的风险度都超过0.5,在风险等级上一致的。但第一种是效益,第二种是损失,两者比较分析,选择不开闸预泄较为合理,而继续以电厂满负发电下泄的调度方式。此种调度方式只有12.9%的概率是有损失的,而开闸预泄却只有12.9%的概率可以获得7万元的防洪效益。结束语
长潭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以后,大坝的安全级别提高,在不发生漫坝的情况,水库枢纽工程的自身安全是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在防洪过程中,水库具有承担适度风险的能力,因此在制定实时调度方案时,应该在水库可承受风险范围内,对防洪调度方案的优劣进行分析,选取能够使洪水资源化程度最高的调度方案,从而是洪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除险加固工程的功效等到体现,以缓减台州南片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黄振平.风险分析与决策[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2.
[2]陶晓程.现代水利与洪水管理[M].宁波:宁波市水利学会编印,2005.5. [3]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学会.水库安全管理资料汇编.杭州: 2006.3.
作者简介:
黄志强,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洪水预报分析与调度及管理工作,联系电话:0576-4982350;
林跃,男,工程师,从事水库调度工作26年,主要从事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编制和水库兴利、防洪调度与管理工作,联系电话:***
第二篇:巴家嘴水库现状防洪能力分析
巴家嘴水库现状防洪能力分析
摘要:巴家嘴水库地处黄土高原,水库淤积严重,建库以来累计淤积库容达3.30亿m3,有效库容仅剩1.89亿m3,水库现状防洪能力只有960年一遇洪水标准,远远达不到两千年一遇洪水标准水平,防洪形势严峻,急待进一步除险加固。
关键词:巴家嘴 防洪能力流域及工程概况
巴家嘴水库位于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峰市,泾河支流蒲河中游,坝址控制流域面积
3522km2。蒲河发源于甘肃省环县砖城子,平均海拔250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向东南蜿蜒而下,沿途汇入的主要支流有叶祖河、康家河、黑河等。其中以黑河最大,流域面积为940km2。
蒲河中上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发育,河道陡峻。下游为黄土塬区,地势平坦,流域内植被覆盖较差,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水库于1958年9月开始兴建,1960年2月截流,1962年7月建成,初建坝高58m,坝顶高程1108.7m,相应库容2.57亿m3,后经1964年、1974年两次加高坝体,坝高74m,坝顶高程1124.7m,总库容为5.11亿m3。1981年水库进行了增建泄洪洞工程初步设计,确定的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二千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为1118.60m,校核洪水位为1124.4m。水库为黄土均质坝。
水库自1960年投入运用以来,采用过蓄水拦沙、自然滞洪和蓄清排浑三种运用方式。但由于泄流能力不足,入库泥沙大部分拦在库内,库区淤积严重。1960年2月至2001年4月,水库总淤积量为3.30亿m3,至2001年4月,1124.4m高程以下库容仅有1.89亿m3。
巴家嘴水库现以成为集城镇供水、灌溉、发电、防洪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库。2 设计洪水
巴家嘴洪水系暴雨形成,大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由于暴雨历时短,雨强较大,加上流域内地形陡竣,汇流迅速,所以洪水过程一般为陡涨陡落的单峰型。
巴家嘴水库的设计洪水,自从1958年开始以来,不同单位曾先后进行过十多次分析计算。各次计算除采用资料系列有所差别外,就是对历史洪水资料的采用有所不同。最有代表性的是1981年巴家嘴水库增建泄洪洞工程初步设计时的设计洪水成果,其采用的洪水资料系列为1962~1978年,1947年的历史洪水重现期按1901年以来第一大洪水处理,重现期为87年。该设计成果通过了水利部审查。本次将洪水的资料系列延长至2000年,1947年的历史洪水按实测系列处理,重现期相当于50年一遇,复核后的设计洪水成果与1981年成果比较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次计算成果与1981年成果相比,均值:洪峰流量小3.5%,3天洪量大13.5%;CV值:洪峰流量相同,3天洪量小8.2%;各频率设计值:洪峰流量小3%左右,洪量相差不大。因此,设计洪水成果是稳定的。本次水库防洪能力分析仍采用1981年的设计洪水成果,即: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10100m3/s,三日洪量为1.36亿m3;两千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20300m3/s,三日洪量为2.55亿m3。
巴家嘴水库坝址的设计洪水过程线,采用仿典型年的方法进行计算,典型洪水选择1958年7月14日至7月16日的洪水过程。巴家嘴水库防洪能力分析
3.1 防洪标准复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 50201-94),巴家嘴水库属大(2)型水库工程,其防洪标准应是百年一遇至五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二千年一遇至五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增建泄洪洞工程设计时采用了防洪标准的下限,即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二千年一遇洪水校核。该项标准已经水利部审查同意。本次仍按此防洪标准进行现状防洪能力分析。
3.2 库容及泄流能力
巴家嘴水库的库容于2001年3月进行了测量,水位~库容关系见表2。目前巴家嘴水库的泄洪设施有新建泄洪洞、原泄洪洞和输水洞,其共同使用的条件下,水位~泄量关系见表2。
3.3 设计、校核洪水位
水库按敞泄滞洪运用方式,起始调洪水位分别用1109.00m(甘旱汛指发〔2000〕019号和甘水基发〔2000〕13号文批复巴家嘴水库2000汛方案)和1100.00m(技施设计时),进行调洪计算。本次计算的设计、校核洪水位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两个起调水位(1100m与1109m)的最高洪水位和防洪库容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1109m以下库容较小仅200万m3。本次计算的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1119.92m(按起调水位1100m计算成果,下同),比原设计(增建泄洪洞设计,下同)1118.6m高1.32m,二千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1125.57m,比原设计1124.4m高1.17m。
本次复核的设计与校核洪水位,较原设计、校核洪水位偏高,主要是水库淤积严重,库容减少较多所致。
3.4水库现状防洪能力
由于大坝沉陷,2001年4月15日实测大坝防浪墙顶高程为1125.63m,坝顶高程为1124.43m,比原防浪墙顶和坝顶高程降低0.27m(原防浪墙顶高程为1125.90m,坝顶高程为1124.7m),按1.50m坝顶超高考虑,现有坝高的防洪最高水位为1124.13m。经调洪计算复
核,1124.13m的防洪水位相应的洪水重现期为960年,即巴家嘴水库现状的防洪能力为近千年一遇。结论
通过上述巴家嘴水库设计洪水及水库防洪能力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巴家嘴水库的设计洪水是稳定可靠的。经过复核后的设计洪水成果,与1981年巴家嘴水库增建泄洪洞工程初步设计时的设计成果接近,说明巴家嘴水库的设计洪水是稳定可靠的。即: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10100m3/s,三日洪量为1.36亿m3;两千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20300m3/s,三日洪量为2.55亿m3。、水库现状的防洪高水位已不能满足国标防洪标准的要求。从水库调洪水位上分析,本次水库的设计(百年)和校核(二千年)洪水位,分别比原设计高出1.32m和1.17m,水库现状的防洪高水位已不能满足国标防洪标准的要求。、水库现状防洪能力仅有960年一遇。根据水库现状的库容和泄流能力,现状大坝防洪能力只能达到防御96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远不能达到国标(GB50201-94)要求的2000年一遇的校核洪水标准。
第三篇: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2010年,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的42.2%、38.4%、43.2%和45.9%,日益成为湖南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区域。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这标志着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区域内国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2%。到2010年末,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集中了全省3/4的研发人员、80%的科技成果。自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区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逐步扩大。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6.3%,比200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随着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现融城之势。长沙形成了一主(河东主城区)、两次(河西新城和河东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式发展布局,并积极向株洲、湘潭方向拓展。株洲在河西向湘潭方向拓展,天台—粟西组团,规划建设成1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并沿长株潭高速公路两侧发展,北上与长沙对接。湘潭则向北朝长沙方向拓展,沿江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东面则与株洲对接。融城格局使得三市联系更为紧密,互补性日益增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财政总收入7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总量占到全省的38.4%;实现GDP 6715.91亿元,增长15.5%,总量占全省的42.2%,增速分别比上年和当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在农业发展上,传统的粮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产品、林特产品等品种繁多,附加值高,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1.9亿元,占全省的18.0%。在工业发展上,建筑、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681.87亿元,占全省的50.3%。在服务业发展上,以长沙为中心,商贸、运输、邮电、金融、科教、旅游、房地产、文化娱
乐、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发展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612.14亿元,占全省的41.8%。在第二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有力支撑的同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增大,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3:54.8:38.9,而全省为14.7:46.0:39.3。这说明长株潭二、三产业相对全省而言比较发达。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8.4%,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占全省的45.9%。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6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先后建成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公路交通、通信、电力、饮水和水利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长沙市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不包括房地产)达374个,计划投资规模2632.87亿元。随着轨道交通工程、湘江过江通道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长沙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株洲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7.3亿元,增长46.1%。新开工5条高速公路,武广高铁株洲西站投入运营,干线公路改建提速,炎帝大道、时代大道等建成通车,湘江风光带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湘潭市交通、通讯、电力、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启动和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长株潭市际市域两个“1小时经济圈”加速形成。随着长株潭三市通讯升位并网、金融同城和城际轻轨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三市经济融合,为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四)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1201元和9296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635元和367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17.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个和3.4个百分点。其中,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4069.74元、12965.65 元和 11951.08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7%、19.5%和10.9%。随着长株潭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长株潭三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5354元、3793.64元和3600.4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22.6%和25%。加上“新农合”广泛覆盖、“新农保”逐步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减免等政策的实施,推动农民进一步增收,为长株潭城乡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拓展消费领域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有力保障。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4452元和630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和9.3%。
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不优。长株潭城市群总体人口超千万,但总体实力与人口相当的北京、上海相差甚远,与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差距也较大。2010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48.7%和39.8%、63.3%和70.6%。由于总体实力不强,难以发挥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从产业结构看,长株潭优势产业链尚未形成,传统产业比重偏大,区域内钢铁、机械、有色等传统重化工业比重较高。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企业个数和重工业总产值占了全省70%以上,而优势产业仅占全省优势产业的43.9%。
(二)城镇功能拓展不够,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制约城镇扩容提质。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资源整合差、功能不全、配套落后、产业薄弱等不足,城市群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制度和服务发展不够完善,制约了城镇扩容提质和城市化进程。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为56.3%,相比珠三角的70%还差13.7个百分点,离2015年实现城市化率70%以上的目标任务还比较艰巨。
(三)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缺乏强大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8.9:45.3:45.8调整到2010年的6.3:54.8:38.9。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区域内一些支柱产业并不切合本地的资源或区位条件,对当地发展带动不强。化工、冶金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空间有限,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开发不够,已有的科技优势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四)资源节约压力较大,湘江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湘江流域云集了电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这类工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使景观生态不断受到侵袭和损害的过程。湘江近年枯水频发,沿江城市的供水、航运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国外主要城市群的发展经验看,各城市间密切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特征,政府的规划协调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当前来看,长株潭协同发展的规划虽已颁布,但有效实施仍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三市及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也一定程度存在。另外,城市群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降低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要形成合力,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协作形成的共同进步的基础之上。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主体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地方收入的差距,特别是要使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能源资源的转移以及环境的保护治理都会改变各市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补偿机制,实现地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从而实现各方共赢。
(二)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投入,提升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力,才会有强有力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带动力与发展力。目前,长株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总体实力较强,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但是科技转化能力不足,未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效率,推动各城市经济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长株潭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快交通、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通过综合制度创新,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快城市群吸纳资金、技术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依托重点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是城市群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株潭城市群要以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从目前城市群的现状来看,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链不够长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各城市要打破地区、行业界限,站在经济一体化高度,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要针对这一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对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的弱点,进一步拉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加强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产业整体优势。要充分发挥各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型”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培养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理念,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和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淘汰落后技术和生产方法,开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长株潭试验区。
第四篇: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决策咨询报告12期)
2010年,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的42.2%、38.4%、43.2%和45.9%,日益成为湖南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区域。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这标志着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区域内国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2%。到2010年末,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集中了全省3/4的研发人员、80%的科技成果。自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区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逐步扩大。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6.3%,比200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随着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现融城之势。长沙形成了一主(河东主城区)、两次(河西新城和河东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式发展布局,并积极向株洲、湘潭方向拓展。株洲在河西向湘潭方向拓展,天台—粟西组团,规划建设成1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并沿长株潭高速公路两侧发展,北上与长沙对接。湘潭则向北朝长沙方向拓展,沿江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东面则与株洲对接。融城格局使得三市联系更为紧密,互补性日益增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财政总收入7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总量占到全省的38.4%;实现GDP 6715.91亿元,增长15.5%,总量占全省的42.2%,增速分别比上年和当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在农业发展上,传统的粮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产品、林特产品等品种繁多,附加值高,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1.9亿元,占全省的18.0%。在工业发展上,建筑、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681.87亿元,占全省的50.3%。在服务业发展上,以长沙为中心,商贸、运输、邮电、金融、科教、旅游、房
地产、文化娱乐、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发展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612.14亿元,占全省的41.8%。在第二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有力支撑的同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增大,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3:54.8:38.9,而全省为14.7:46.0:39.3。这说明长株潭二、三产业相对全省而言比较发达。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8.4%,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占全省的45.9%。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6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先后建成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公路交通、通信、电力、饮水和水利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长沙市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不包括房地产)达374个,计划投资规模2632.87亿元。随着轨道交通工程、湘江过江通道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长沙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株洲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7.3亿元,增长46.1%。新开工5条高速公路,武广高铁株洲西站投入运营,干线公路改建提速,炎帝大道、时代大道等建成通车,湘江风光带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湘潭市交通、通讯、电力、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启动和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长株潭市际市域两个“1小时经济圈”加速形成。随着长株潭三市通讯升位并网、金融同城和城际轻轨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三市经济融合,为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四)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1201元和9296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635元和367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17.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个和3.4个百分点。其中,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4069.74元、12965.65 元和 11951.08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7%、19.5%和10.9%。随着长株潭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长株潭三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5354元、3793.64元和3600.4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22.6%和25%。加上“新农合”广泛覆盖、“新农保”逐步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减免等政策的实施,推动农民进一步增收,为长株潭城乡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拓展消费领域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有力保障。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4452元和630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和9.3%。
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不优。长株潭城市群总体人口超千万,但总体实力与人口相当的北京、上海相差甚远,与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差距也较大。2010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48.7%和39.8%、63.3%和70.6%。由于总体实力不强,难以发挥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从产
业结构看,长株潭优势产业链尚未形成,传统产业比重偏大,区域内钢铁、机械、有色等传统重化工业比重较高。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企业个数和重工业总产值占了全省70%以上,而优势产业仅占全省优势产业的43.9%。
(二)城镇功能拓展不够,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制约城镇扩容提质。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资源整合差、功能不全、配套落后、产业薄弱等不足,城市群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制度和服务发展不够完善,制约了城镇扩容提质和城市化进程。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为56.3%,相比珠三角的70%还差13.7个百分点,离2015年实现城市化率70%以上的目标任务还比较艰巨。
(三)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缺乏强大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8.9:45.3:45.8调整到2010年的6.3:54.8:38.9。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区域内一些支柱产业并不切合本地的资源或区位条件,对当地发展带动不强。化工、冶金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空间有限,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开发不够,已有的科技优势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四)资源节约压力较大,湘江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湘江流域云集了电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这类工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使景观生态不断受到侵袭和损害的过程。湘江近年枯水频发,沿江城市的供水、航运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国外主要城市群的发展经验看,各城市间密切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特征,政府的规划协调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当前来看,长株潭协同发展的规划虽已颁布,但有效实施仍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三市及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也一定程度存在。另外,城市群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降低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要形成合力,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协作形成的共同进步的基础之上。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主体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地方收入的差距,特别是要使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能源资源的转移以及环境的保护治理都会改变各市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
利益共享、补偿机制,实现地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从而实现各方共赢。
(二)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投入,提升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力,才会有强有力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带动力与发展力。目前,长株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总体实力较强,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但是科技转化能力不足,未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效率,推动各城市经济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长株潭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快交通、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通过综合制度创新,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快城市群吸纳资金、技术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依托重点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是城市群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株潭城市群要以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从目前城市群的现状来看,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链不够长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各城市要打破地区、行业界限,站在经济一体化高度,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要针对这一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对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的弱点,进一步拉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加强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产业整体优势。要充分发挥各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型”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培养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理念,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和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淘汰落后技术和生产方法,开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长株潭试验区。
承办: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
执笔:雷芙蓉 赵海军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第五篇:地铁车站防洪思考与分析
浅谈地铁车站防洪思考与分析
摘要:本文对地铁车站水淹原因以及防洪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前言
在近年北京、广州、南京、武汉、上海等多个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后,致使部分地区出现积水情况严重,一些道路基本中断,也殃及地铁车站、地下车库被淹,部分地铁线路停运。也充分暴露出城市在现化代建设的进程中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2015年06月27日,南京地铁3号线秣周东路站与之相连的商场地下两层的积水倒灌进来,不得不临时关闭了两个出入站口;2015年07月23日下午,武汉地铁4号线王家湾站附近雨水涌入轨行区导致部分区间停运;面对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地铁运营安全,应成为地铁设计者和建设者在今后地铁防洪设计、建设方面思考的重点。本文对地铁车站水淹的原因及一些解决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地铁车站防洪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帮助。
2、造成地铁水淹的原因
2.1 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高速发展的城市现代化不配套成为城市被淹和地铁被淹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之一。在地区长时间暴雨的情况下,由于城市排水管线瘫痪不能及时泄洪,当道路积水水位达到地铁出入口、风亭百叶设计高程时,作为地平线以下的地铁车站就成为泄洪的场所,轻则车站被淹,重则列车停运。
2.2 地铁车站防洪规范、法规的不完善。地铁在我国的公共交通行业中属于发展较晚的一种,在国内防洪相应的规范与标准中难以对地铁有较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更没有一本针对地铁行业的专门的规范进行执行。
2.3 查阅近年来各城市地铁车站在地区暴雨城市内涝的情况下地铁被淹的直接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2.3.1 从地铁出入口、风亭、出入线段向车站或隧道涌入大量的雨水造成车站或隧道被淹;例如2011年06月23日下午北京地铁水淹停运。
2.3.2 从正在施工的新线隧道涌入大量的雨水流进正在运营的线路,造成隧道被淹;例如2010年广州地铁正在施工机场线隧道大量洪水涌入正在运营的地铁三号线广州东站至林和西站区间造成地铁三号线停运。
2.3.3 通过各穿越地铁车站结构墙的室外地铁管线套管向车站或隧道涌入大量的雨水,造成地铁被淹; 例如 2010年05月16日广州地铁二号线因为磨碟沙集中冷站冷冻水管穿越隧道壁的套管内保温层被浸泡进水,导致赤岗站-万胜围站段停运。
2.3.4 从地铁出入段线向隧道涌入大量的雨水造成隧道被淹; 2.3.5 地铁车站或区间现有排水设备在洪灾情况下无法及时排出大量的洪水。
2.3.6 隧道结构渗漏造成地铁接触网断电导致地铁停运; 2.4地铁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不完善,常态化的险情预测、抢险制度、抢险物资、抢险人员不能及时组织到位,不能及时控制险情地进一步恶化,也是地铁被淹的原因之一。
3、地铁的防洪措施
3.1 积极和城市各级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了解城市各区以往被淹的区域、路段历史记录,做好地铁车站周边市政排水管网堵塞情况的调查,地铁周边发现市政管网堵塞及时打报告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及时抢修,对无法及时抢修的管线,相应车站应做好防洪抢修应急预案,有效合理地组织抢险物资、设备、队伍以备急需。积极和城市气象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做好暴雨、台风的预测.,可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做好存在防洪风险地铁车站、隧道的临时防水淹措施。3.2加强地铁防洪法规及规范的完善。目前颁布的防洪标准中,在交通设施部分中未将地铁的内容列入,而地铁与防洪之间又有其特殊的关系,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全国已有28个城市将要新建一批地铁项目,使得今后地铁建设时对防洪有章可循。由于我国南北方的雨量、江海河流的洪(潮)水位变化规律变化都不一样,制定防洪标准时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建议应组织有关部门将此部分内容尽快补充列入。
3.3 要严格灵活地执行已有的规范标准,在地铁设计、建设初期要充分了解站点周边水淹情况、城市历史最大雨量和台风数据、要做好地铁出入口、风亭百叶窗底设计高程和周边地势城市相对高程的对比数据分析、和城市规划部门了解站点周边市政道路、绿化、市政建筑的城市相对高程,及时最好出入口、风亭风亭百叶窗底设计
高程的调整。
3.4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第十二章第七节防水淹技术要求,其中第12.7.1条:“车站出入口及通风亭的门洞下沿,应高出室外地面150~450mm,必要时应该设置临时防水淹措施。”建议在今后地铁规范修订时对该条要予以调整,以往有几个车站出入口及通风亭设计严格执行规范,但车站周边的地势都比地铁出入口风亭的城市相对高程高,暴雨时车站周边成为水塘,洪水从出入口风亭倒灌车站。面对城市排水系统瘫痪以及地铁出入口风亭的城市相对高程比周边地势低的情况下“车站出入口及通风亭的门洞下沿,应高出室外地面150~450mm”的规定应该是不合适的。3.5 面对城市排水系统瘫痪以及逐年刷新的暴雨记录,地铁出入口风亭成为洪水涌入地铁主要途径,《地下铁道设计规范》中要求“对有盖的出入口风亭不设排水设备”的内容对目前的具体情况有点不合适,从地铁防洪的角度以及降低水淹损失的角度考虑,车站要落实逐级防洪和排水,尽量将水挡在地面,一旦洪水涌入出入口风亭,应在此部位将洪水及时反抽回地面,避免洪水通过出入口风亭涌进车站或隧道,造成运营安全事故。地铁设计、建设时要根据站点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6从正在施工的换乘车站或延长线新线隧道涌入大量的雨水流进正在运营的线路,造成正在运营的隧道被淹也成为地铁水淹的风险之一。
3.6.1建议车站设计阶段设计必须对换乘车站或延长线分界点隧道
防洪封堵方案、临时排洪方案等出具详细方案和图纸指导施工; 3.6.2建设管理阶段需统一新建线路各工点敞口部位的挡水墙、换乘车站或延长线分界点挡水墙、土建施工区域和机电施工区域挡水墙设置标准,包含高度、强度、防水要求等内容;对不需要进行吊装作业的新线各工点敞口部位要加防雨顶棚减少雨水进入车站、隧道;
3.6.3要落实逐级防水、排水方案,尽量将水挡在施工现场地面,对地理位置低洼的各工点敞口部位挡水墙外地面设置雨水收集井以便安装移动式水泵进行排水,出入口、风亭集水坑、土建施工区域和机电施工区域分界点挡水墙土建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排水泵及时将涌入车站的雨水、结构渗漏水排走,临水水泵的型号要设计核实满足防洪排水要求;
3.6.4施工中对预留管线未施工的预留孔洞采用临时封堵方案,不影响今后永久管线施工,已施工好的管线孔洞同步封堵; 3.6.5要求施工单位进场前报防洪排涝方案报监理业主审批,施工好的挡水墙、孔洞封堵组织专项验收,作为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的制度之一。
3.7地铁车站的电力、通讯、信号、集中冷站空调水、给水、排水管线都要穿过地铁的结构墙或顶板预留的套管和地面连接,套管未封堵或封堵不严,也成地铁车站或隧道水淹原因之一。建议车站设计时设计必须对管线的封堵方案出具详细方案和图纸指导施工,尤其对空调保温水管穿越结构墙要出具专项设计方案。在建设管理阶
段,施工单位监理要对管线封堵逐个检查、检验、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8从地铁车辆段出入段线以及高架区间向地下区间隧过度的出入洞口涌入大量的雨水造成隧道被淹。这种险情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3.8.1设计对以往历史雨量参考数据分析、估计不足;
3.8.2对出入段线、出入洞口、高架区间以及周边的雨水汇集面积计算过小;
3.8.3洞口雨水泵房的设置位置设计不合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计在两条轨道的中间,如果雨水泵房设计在一条隧道的单侧,在暴雨情况下从轨道高处的洪水径流在通过未设置泵房的隧道排水拦截沟时无法进行有效充分的拦截,导致大量雨水涌入隧道,区间废水泵房不堪重负的情况下造成隧道被淹。如果条件不允许,雨水泵房只能设计在一条隧道的单侧,那么雨水泵房前的雨水拦截沟设计要有合理、有效地深度和坡度将大部分的雨水拦截进另一侧隧道雨水泵房,就近排出地面。
3.9 隧道结构渗漏造成地铁接触网断电导致地铁停运也是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点之一。按设计总体要求车站的顶板和区间隧道等结构的顶板,不允许渗漏水,而对车站及隧道等的侧墙则控制其渗漏水量<0.1l/m2d。已运营的线路要加大渗漏点的检查和整改,对无法立即处理的渗漏点要加截水槽加以引导排水。
3.10 地铁车站或区间主废水泵房现有排水设备在洪灾情况下无法
及时排出大量的洪水,导致险情扩大,事故升级,损失扩大。如何缩短险情排除的时间,将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除了有效的抢险机制,快速的应急反应外,加大防洪设备设计也是必须的。新线设计和旧线改造中设计应对地铁车站隧道被水淹的不利点进行评估,对可能历史水淹的水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合适地险情排除时间,综合考虑防洪水泵的选型、电气容量配置以及数量的多少。3.11对于越江地铁隧道必须严格按地铁规范设置防淹门,遇到地震或特殊灾害性天气时与有关部门,建立网络联系,加强对非常灾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做好关闭防淹门的各项措施,包括暂时中断地铁运营,疏散地铁乘客及有关人员,以应付突发事故的发生,使灾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3.12 要加强安全与防灾意识。在新线的设计、建设期要综合全面地考虑防洪设计和施工,前瞻性地预测后期运营的防洪风险点;在运营期间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预测、监测地铁线路防洪风险点,做好应急抢险预案,组织充裕的抢险物资和人力,遇到险情时要快速反应、积极抢险尽最大可能降低损失。
4、结束语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在人们出行中占越来越重要地位,乘坐地铁的安全性也成为广大市民和媒体关注重点和焦点。地铁防洪作为确保地铁安全运营的措施之一,应作为地铁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重点之一。我们相信随着地铁防洪规范法规的完善以及地铁防洪技术的提高,洪灾对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
2、郑健吾地铁工程的防洪对策与措施研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第7期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法》;
5、建设部颁发的《六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