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 论新闻法制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5 14:5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稿 论新闻法制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稿 论新闻法制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初稿 论新闻法制的问题与对策

论新闻媒体法制宣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法制类的宣传如今在各个电视台所占比重与地位越来越大,其对当今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与社会的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浮现出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也值得我们注意与研究,通过认真剖析对中国法制节目有个整体性研究。关键词:法制节目法治

引言

法制是一个静态的词汇,是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制度的总称,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特征,在中国从“人治”到“法治”的伟大变革中,法律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作用越来越大,法治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作为党政宣传喉舌也是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台,应当充分利用其舆论传媒优势积极推进社会进步。

中国法制节目的发展是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脚步前进的,以普法为目的而诞生的法制类节目现而今却对中国的法制化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法制节目已经成为中国法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闻道德规范功能的现实作用

(一)新闻道德规范功能于表现形式

在社会新闻的诸多社会功能中,道德规范功能是它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力量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社会功能,在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新闻品种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对社会新闻来讲,这一功能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说,道德规范功能是社会新闻中最主要、具有决定意义的功能,它往往决定了一篇社会新闻的成败。

这是由社会新闻特有的取材范围、采访对象、报道角度等所决定的。社会新闻的定义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新闻是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与个人品

德行为、个人日常生活有关的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等的报道。这类新闻以其带有的个人行为、个人境遇的色彩来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读者从这些新闻中感受到某种道德观、价值观、人格倾向的影响

(二)新闻道德规范的作用

我们强调道德规范功能是社会新闻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并不因此忽略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特别强调的指导性原则,而是恰恰相反,强调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正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闻的指导性。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传播机构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和评论.对广大读者和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它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新闻所固有的属性之一。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有指导性,社会新闻也同样有指导性。经济新闻侧重于指导工作,从有利于工作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迅速及时反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的角度进行报道;社会新闻则是侧重于指导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对社会生活事件中凸现出来的人的道德品质进行歌颂或批评,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表现形式上,经济新闻的指导性表现得更为直接一些,而社会新闻的指导性则往往以间接方式体现出来,寓理于事,通过引导达到指导的目的。

(三)新闻道德与媒体公信力的关系

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新闻道德通过影响新闻生产主体行为选择的方式,直接影响到新闻产品的质量和公信力。

媒体机构自身的道德建设.是新闻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从业者就个体而言,一般要归某个媒体机构,或者要通过媒体机构的审核才能发布其作品。那么.作为从业者的“组织”的媒

体机构的道德,无疑对从业者的道德形成具有非常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媒体机构至少在组织

整体价值观的倡导和培育、不容许“非道德”的生产方式、建立规范的约束与惩处机制、勇

于承担责任等方面,对新闻道德建设承担着份内之责.起着从业者个体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在新闻产品的生产中.媒体机构与从业人员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的道

德素养.必然对产品的品质..(包括公信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新闻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就是媒体

机构和从业者;媒体环境虽然要对新闻产品产生影响,但需要通过媒体机构和从业者才能够

实现.因此是一种间接的影响;而媒体机构和从业者因为直接生产新闻产品,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等方面负有直接责任。新闻道德正是以影响媒体机构和从业者的方式.“内化”为后

者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规范.从而影响到媒体产品的品质.进而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

所以,新闻道德与媒体公信力之间存在同向因果关系,即新闻道德要求越严格,行为越规范,媒体的公信力越高;反之则公信力越低。

二,媒体公信力的现状与特点

(一)法制媒体公信力的降低。

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状况相当数量的媒体研究学者或机构,对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进

行了深入研究。尤其在对公信力的量化测评方面进行了探索。早在..1982年6月,北京新

闻学会受众调查组就在北京地区展开了我国首次大规模受众抽样调查,调查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兴趣、爱好。同时也调查了受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度及产生不信任因素的原因。

2008年9月.星岛环球网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大陆。结果显示,受访者完全相信中国媒体的占5%,部分相信的占..78%,完全不相信的占..16%,其他

占..l%。整体来看,国内新闻媒体公信力在绝对数值上都不算高。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

“部分相信”的比重都很高,超过了受访者的一半。尤其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状况已经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最近,因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抢盐..”

**,引起学者的反思:在媒体如此密集覆盖的今天.“抢盐”**还能出现.表明

了“公众对媒体沿袭的不信任”。因此,媒体提高公信力,已经成为很紧迫的任务。

西方媒体对公信力原因探究有两点:一是政治对媒体的影响.即政府立场或政党的支配影

响了媒体公信力:二是经营对媒体的影响,即经营活动渗透到内容制作过程,或者投资人

财团的压力影响了媒体公信力。综合国内对媒体公信力缺失原因的分析,多数集中于两个

层面:一个层面是从媒体环境角度.即认为媒体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比如媒体面临的生存与竞争压力影响了公信力等:另一个层面是从媒体产品的角度,即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影响了公信力。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新

闻产品生产的主体对产品的质量负有重要责任。而一旦涉及对新闻产品生产主体的研

究.新闻道..德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进入了媒体公信力分析的视野。

(二)法制节目的特点与分类

(1)宣传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普及法律知识,帮助人们形成、增强法律知识识、法制观

念引导每一个公民学法、用法、守法。

(2)及时报道我国法治建设新成就,增强人民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信心。

(3)弘扬遵法守法的先进人物事例增强法制建设在我国顺利进行。

(4)主持正义,揭露违法行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以舆论力量维护人民权利和社会稳定。

(5)反映当前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传达公民对当前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推进

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从以上五点可以看出电视法制节目的诞生是承担这党和政府赋予普法的使命从而获得通

过电视媒介介入和改造人们的意识形态的功能,其他所有的特点是围绕这一功能产生,所

以其基础属性是功能性。

法制节目的特点是其固有的优势,但是在法制节目突出的特点之下也掩藏这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一批比较成熟的电视法制节目,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形:

1.举案说法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为代表。每期节目讲述一个新近发生的法制案例,有时会邀请法律专家就这个案例进行点评, 这类节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案例报道和法制教育并进, 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被编织进了活生生的真实事件当中, 使观众在了解事件, 关注事件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自觉接受法制教育,同时增长法律见识和一些社会生活信息。

2.深度报道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为代表。通过挖掘法律现象或案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错综复杂的原因,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并分析其根源、影响、发展以及解决的途径等。以选题精良、报道全面、分析客观、信息量大为特征,使观众在收视之后留有较大的思考空间。

3.庭审直播类节目。以南京电视台《法庭传真》为代表。即以法庭审判过程为载体进行现场直播,有的在直播过程中穿插专家(及群众)说法(讨论),以及场外观众通过电话、网络参与等,使得节目形态及功能更加多样化,或以录播为主,并开始与其他形态相互融合,使得庭审过程透明化,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给予人们知情权。

4.说故事类节目。以辽宁电视台的《王刚讲故事》为代表。说故事人人爱听,更何况这个故事是现实中正在发生或者刚刚发生过的。主持人从观众角度对案例有感而发, 在聊家常式的谈话中, 对案例做出评判,生动易懂。这类节目在普法意义上的功能是引导, 它能引导广大观众对相关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进而提高法律意识。

5.法律援助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的“法律帮助热线”为代表。包括各类由电视台主办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热线、法律信息网等。它以为百姓服务为宗旨,选取观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通过随行律师的法律援助,生动直观地向受众展示其中的法律规则和程序,并直接进行调解,解决纠纷。其特点是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演示法律的动态运作,倡导协商调解等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6.警事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为代表。这类节目与公安机关合作,及时发布、传播警事信息,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同时,沟通警民之间的联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这类节目的地域性和实用性功能强,以时效性见长,几乎和发生的案件同步,甚至是现场目击式的报道。

7.益智互动类节目。以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为代表。节目将已发生过的案件,以案情再现的形式拍成短片,在每一个阶段设计几处悬念,然后分段播放。让观众去对案件进行推理,最后揭开谜底,在轻松的气氛中调动观众的法律兴趣,传播法律知识。

综上所述, 新时期电视法制新闻在内容与形式上经过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这个婚变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 它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与我国广电事业的改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在电视法制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目前, 我国电视法制新闻还处于转型期, 在内容和形式上改革与创新仍在继续。

三、法制化节目出现的问题

(1)节目抄袭雷同严重

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在获得巨大成功获得巨大收视率的同时也被各个电视台所模仿,抄袭其节目形态,节目包装等,案情介绍,演播室专家点评,主持人风格等等无一不露出抄袭的痕迹,长此以往必会影响法制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容易对观众造成法制节目都如此不外如是的感觉,造成审美疲劳。

(2)选题的狭隘性

各个法制节目为取得收视率,皆将眼光瞄向了各种大案要案涉及名人的案件,为争取观众眼球,此种报道连篇累牍,而资料大多属二手音像资料收视率可想而知,法制节目的目的是为了向公民介绍普及法律知识而这样的报道本末倒置,忽略了节目本身的意义。目前, 各档法制栏目在节目选题的选择上增加了大量的真情故事和稀奇故事, 法制案例的比重越来越少。比如:为了增强故事悬念, 节目开始的时候故弄玄虚, 充分运用阴森的画面、诡秘的音乐、深沉的解说、鬼片的手法, 吊足观众的胃口,然后常常在节目最后一分钟里, 得出一个莫明其妙的结论。观众看后大呼上当,有被“忽悠”的感觉。

正是栏目对节目选题的选择上的重大转变使观众产生了困惑:法制栏目到底是说法?还是说故事? 这个平衡点始终难以把握。要正确评估法制栏目在全国各类节目中所处位置, 反思制作流程, 必须以“以案说法、以法断案”为节目形态落脚点, 一方面把住非法律层面的题材不能入选法制新闻的关;另一方面,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 坚持在“说法”“断案”中设置悬念、编制故事结构的原则, 将说法律与讲故事有机结合, 紧紧切住“法制”之题,破解法制栏目泛故事化倾向。

(3)过分追求节目中的案情介绍部分

某些栏目为了收视率将节目重心移至案情介绍部分,将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细节描述的愈发细致,对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心里起到了消极作用,容易引发社会犯罪的诞生,而且相关记者在采访时大多采用偷拍模式,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异议,新闻工作者也因为这些原因涉及到了新闻侵权案件。

(4)关注点在法律层面忽视道德

在电视台的节目选取中,他们更愿意选取有动作感,抓捕犯罪的一些案件,在涉及到一些道德范畴的案件,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出现相悖的理论,显示出我国法制节目在道德层面的欠缺,法制节目更要注重道德分析相比法律分析道德评判是法制节目较为薄弱环节。有的节目在内容上热衷于选取边缘性和暧昧的话题,热衷于传递一些有违道德伦理、社会公益和个体良知的故事,并大肆放大和渲染涉及“血腥” “性”“包养”等话题来满足一部分人的偷窥心理,以换取收视率。

法制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在采访中所应该保持必要的人文关怀。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不仅应该关注新闻事件本身,更应该多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要找准本栏目的定位,不能因为某个故事、安全舍弃自己栏目的风格

(5)个别采、编、播人员的法律专业素质较低

法制栏目担负着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为观众解决法律疑难的职责和任务, 而要很好地实现这些职责和任务, 采编播人员自己首先要学法懂法。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节目内容的真实性,这也是法制节目不懈追求的完美状态。然而,有时主持人在讲述事实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为了增强栏目吸引力和故事的感染力,对故事情节作出相应的渲染、夸大和虚构。法制内容的“故事化”表达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的实施艺术创作,而是要把本质的真实通过自己的合理表达如实地呈现给观众。

现实中个别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欠缺,在节目中出现的一些曲解法律的“法盲新闻”就是佐证, 严重地损害了栏目的声誉;对未结案或重大案件, 妄断是非、报道片面、过度披露, 干扰司法公正办案;批评揭露报道无分寸、界限模糊、事实不符, 导致被批评、被监督者与栏目纠纷不断;片面夸大自己的权利, 对法制限制和新闻报道准则视而不见, 侵害犯罪人和受害人的名誉, 侵犯见义勇为者的隐私权, 引发新闻官司等等。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法制节目还面临新闻类节目的冲击《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等节目中也采用了大量的法制题材,新闻类节目的创新冲击着法制类节目,虽然法制节目在题材上有着很强的优势,但是如果法制节目不进行创新改革很有可能会被新的节目形态所取代。

(四)法制宣传的未来趋势与改进

综合法制电视节目的特点与问题法制节目未来的发展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研究。

首先,从节目本身的质量上,把握法治精神加深对法的理解,法制类节目的制作者要进一步开阔思路,注重视角的多元化、宽容性和表现的技巧,如:

第一,因为法制节目在宣传时,要起到社会动员的目的,所以应该全面理解法治精神及其内在的局限性,客观对法治进行宣传,避免盲目极端的宣传。

第二,法律与道德存在着区别,有着各自的领域,所以有可能在法律适用中发生一些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冲突,媒体要避免过度表现强调这一冲突,要尽可能表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强调道德与法律的互补,在道德与法律冲突的时候,引导受众寻求二者的合理协调。第三,客观准确描述法律程序和司法运作过程,让受众了解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和规范性,引导受众建立健全法律意识。

第四,客观全面介绍国外法律制度,由于我国法学研究薄弱,法律研究起步晚,要客观的引进西方法学,认真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我国法制化进程起到建设作用。

其次,依靠新闻立法对法制电视节目制作的规范化,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完整系统的新闻记者法,许多领域出现无法可依的状态,许多法律问题目前亟待解决,主要有:

第一,明确新闻机关和新闻工作者的法律地位,明确其权利与义务。只有首先对新闻工作有了合理的法律定位,新闻工作本身才能合理履行自身义务,社会各方面也将对新闻工作公开透明媒体权利得意保证。法制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在采访中所应该保持必要的人文关怀。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不仅应该关注新闻事件本身,更应该多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要找准本栏目的定位,不能因为某个故事、安全舍弃自己栏目的风格。同时应当增强对党的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牢记宣传肩负的鼓舞教育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任务,正确理解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这一根本性质。减少会议新闻同党性不强,搞自由化,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我们提出要减少会议新闻,是减少那些不痛不痒、离群众太远的名目繁多的工作会议、行业、专业会议,而对于重要会议,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要认真报道好。

第二,规范新闻工作者行为,明确新闻侵权的法律界限与法律责任。记者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矛盾的,既要呈现给受众真实客观的新闻事实,但又要保证不触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后,新闻工作者有法可依规范采访。.媒体职责与提高个人修养。新闻从业者个人,包括记者、编辑等,需要遵循严格的职业道德.以维护媒体的公正和公信力。同时,新闻机构也需要充分发挥在新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承担相应的职责。国外一些报纸.制定的编辑准则,就包括了对媒体自身道德的要求。比如《圣路易斯邮报》准则提出“从不对穷苦人缺乏同情心.永远忠实于公众利益”等.就是对媒体机构本身道德规范的要求

第三,合理规范舆论监督,规范法制节目与司法的关系。当前我国并未实现司法独立的状态,法制化建设并未完备,明确司法与监督的关系界限,维护司法权威,对于建立健全司法制度,加快法制化进程有重要意义。道德是一种自发的力量.其效力主要依赖于行为者的自觉。而法规则不同,它是外部的作用,其效力主要依靠强制力量的维系。所以,在加强新闻道德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强新闻道德方面的法规建设.即要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闻道德法制化。我国目前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主要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比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但在新闻道德的法制化方面还不够。对虚假新闻、虚假广告、低俗新闻、有偿新闻等违反新闻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法律依据尚不完善.这是新闻职业道德未能更好深入人心和提高约束力量的原因之一。把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层面,就使其具备了国家强制力.能够更好地规范媒体机构和从业者的行为.更加有利

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维护媒体公信力。

第四,要结合新闻改革,不断改进会议报道形式。比如有的会议可以跳出会场进行报道,效果会更好些。只要各级领导、各部门和电视台充分认识减少会议新闻的必要性,过共同努力,电视新闻会议报道过多的问题,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所论述的仅仅是几个侧面。我们相信,经过广大电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电视新闻中的会议报道一定会变得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再次,加强新闻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健全新闻管理机制,中国法制类电视节目委员会的自治性管理与各电视台对法制节目的行政式管理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促进法制类节目的发展的同时履行本身社会职能对我国法制建设进行监督,同时注意认清法制建设的需要引导舆论导向,掌握合理舆论尺度,实现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定位,以实现民主法治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目的。除上述问题之外,法制类电视节目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法律问题,要客观准确的把握其内在,要逐步把握时代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满足受众需要,为中国法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结论

法制类电视节目在不断的发展中,从最初的诞生到现在的渐渐成熟,其过程中展现出了许多其他电视节目所没有的新特点,其作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将法律讲堂从学校的讲台移到了电视荧屏上,他将几十个几百个的学生的受众变为了电视机前几亿十几亿的观众,这对整个社会有着巨大的潜在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同时也对社会弱势群体开启了一扇正义的大门,也规范监督了司法部门的公正执法,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良好饿的群众基础。但在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许多其他电视节目中从未出现过的新问题都亟待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电视节目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法制化建设的问题,构筑新的中国理念下的法制化建设,随着中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完善,法制类电视节目也会向着更深入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颉《法治新闻与新闻法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陈桂兰《新闻职业道德案例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吴飞,王成学《传媒·文化·社会》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许加彪《法律与自律-新闻采访权与结构分析》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编 《见证中国法治进程》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篇:论法制与法制

论法制与法制

“法制”与“法治”是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两个词,人们有时甚至不加区分地使用。实际上,“法制”与“法治”是有一定内在联系但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词。“法制”与“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它包括三个部分,即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因此,从广义上看,法制是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的有机结合。,“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简而言之,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与乡规民约、民俗风情、伦理道德等非正式的社会规范相比,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法治与人治则是相对立的两种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虽然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动性,但从法律的制定、执行到修改都必须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规则,人的能动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这是法治内在的本质要求。

由上述定义可以知道,法制与法治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之所以要这样来理解法制与法治,在弄清两者不同的目的后,就一目了然了。也就是说,必须在弄清楚“法制所要维护的是什么”和“法治所要维护 的是什么”之后,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法制是一种现实性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既有的现实服务的,是为国家及其统治者服务的。法制的目的就是维护现存秩序,实现统治者意志,它服从于特定国家的主旨或意志。不管现存秩序和国家意志合不合理,法制都得去执行它的维护和实现的职能, 法制既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也强调每个公民守法。而法治则不同,它强调的主要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一种合理性的价值观念及其实现形式,法治本身就包含了目的、途径和手段。法治是为它自身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服务的。法治的根本目的,就是制约权力、保障民主权利,进而保障人性自由并实现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合理衡平。法治在其法制含义的层面上,当然也服务于国家意志,但这个国家意志本身也要服从于法治精神。当国家意志和行为违反法治精神时,法治思想和原则将通过权力制衡机制对国家意志和行为进行调整,当法治国家蜕变为非法治国家时,它就不再是法治国家,也就无所谓法治了。法制具有现实性,法治更具有合理性。法制所要维护的是现存秩序,它不具有泛化和超越意义;法治所要维护的,是法律主治的治国方式,是与此相应的国家结构和运行机制,是保障自由和民主权利及人与社会衡平、人与自然平衡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这是现代法治的要义和精髓所在。

作为与人治相对应的法治,它与法制有如下区别:

(1)法制既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也可指严格依法办事的一

种方式、制度。而法治概念的含义则主要在于主张执政者严格依法治 理国家。

(2)当法制作为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简称时,它指的是具有实体性的法律、制度,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加强法制是强调要有治国的工具。而法治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相对人治而言,强调法治就是强调法律、制度这种工具在治理国家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国执政者特别看重法律、制度的作用,以法治国,即为通常所说的法治。

(3)法制既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也强调每个公民守法。而法治强调的主要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4)在近现代,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亦即都有某种意义上的法制。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以法治国,都有法治。

但法制与法治又有密切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制是法治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不仅当法制意指严格依法进行国家管理时,与法治含义相同,当法制意指一国法律制度简称时,与法治也有密切联系。因为,一国法律制度的健全需要有法治理论指导,执政者没有法治观念,不重视法律制度在治国中的作用,不重视对法律制度的执行和遵守,就不可能真正加强法制。同时,法治这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实现,又需要以健全法制为条件,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是

1、人民民主

2、法制完备

3、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一、积极培育发展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总是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具有同构性。作为上层建筑构成之一的法律,其根本原则与经济活动的原则是一致的。按照上述

观点去考察市场经济与法治关系,不难发现,人类步入法治社会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亦即积极培育发展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决条件。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政权结构形式上,实行代议制、普选制,人民的权力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机关来实现;人民代表机关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一套分权制衡的机制,能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其合法运行;公共权力运行程序必须符合民主的最一般规定和基本原则。由此可见,民主政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也正是法治所要求的。可以说,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否,是现代社会能否实现法治化的关键所在。

三、健全法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固然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具体法律制度作保障,实行法治也只能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空想。综观各国实践,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无一不是与健全法制相伴随的。中国要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目标,形成完善的立法、公正的司法、严格的执法、深入的普法的法制体系,同样也不能超越这一规律。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这是法治最基本的要求。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并且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对我国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实施全面领导。在依法治国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我们的依法治国与资产阶级所奉行的法治有着本质区别。我们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赖以建立并为其服务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它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快速富裕为根本目的;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以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特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坚持和实行的依法治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依的是社会主义之法,治的是社会主义之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一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所以,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把各种形式的依法治国实践放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做到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步骤,避免政出多门,法出多道,各行其是。

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也才能进而从根本上推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我国目前应从各方面下大气力,做积极的努力,创造这些条件并使其不断成熟,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以新的姿态迈向二十一世纪,为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篇:论民营企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论民营企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营企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公有经济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城乡就业人员,减轻了社会的压力。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它与市场经济天然相容,互为发展条件,其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通过市场去实现。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不能将非公有制经济排斥在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个论断十分明确地指明了民营企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扩大,开始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1.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产权多元化和产权明晰,从而有利于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2.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最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民营经济中体现得最充分,因而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4.民营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5.民营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形式,所以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6.民营经济促进了工业化进程。近年来,民营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成为全市工业经济领域的生力军。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7.民营经济加快了城市化脚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打工或创业,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城市面貌,加快了城市化进程。8.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当然民营经济也具有一些消极作用,在有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和法制规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克服和避免其消极作用,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新华网广州2006年10月31日电(记者梁钢华)随着广东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提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内源型经济因发展大提速而在全省经济棋局中不断“加砝”。广东省经贸委31日举行的季度新闻通报会传出的消息称,今年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即更为强劲,头3个季度虽只实现工业增加值1610亿元,但同比增幅却高达31.2%,占全省工业比重为20.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4个百分点。据介绍,内源型经济今后在广东经济挑“大梁”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成为这个省经济新一轮快速、健康、理性增长周期的“第一推动力”。根据部署,广东力争用5年至7年的时间,使全省民营经济由目前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成“半壁江山”,即在未来几年里,使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6周年的日子,中国企业家论坛在深圳的第三届高峰会上给企业家们提出了一个带问号的主题:什么改变中国?应邀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开宗明义,“只要看看深圳就知道了其中的答案”。黄孟复还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到快速发展的进程解读,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民营经济正在改变中国。

二、民营企业的现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1%,拥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超过20%,民营企业产值已

“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并逐渐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

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即由靠领导人关系的协调建立制度向建立完善的制度性保障过渡,民营企业正向着

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从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从个体

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买断转型的企业等。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其

企业股份不断分散化、社会化。因此,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有其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社会负担轻

等优势,但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1.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如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

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 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2.一些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时,还存在着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两张脸”和“两个标准”的情况依

然存在;在服务收费、子女入学等方面往往被提高收费标准,得到特别“关照”,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一些民

营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投资愿望严重弱化。民营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3.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处于萌芽阶段,规范市场和竞争秩序的法规不成熟、不完善,民营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十分突出:权钱交易、逃税

漏税现象严重;生产国家政策禁止生产的产品或从事国家禁止的生产经营;强买强卖,大打“关系营销”,通过行政隶属关系进行不公平交易,利用虚假广告夸大自己产品的效用或功能或是诋毁竞争对手的声誉进行

不正当竞争;乱采滥伐,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大量排放废物、制造环境污染的产品;生活腐化,挥霍浪

费;等等,一方面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大大地毁坏了自身的信誉。从深层次上看,民营经济

遇到的上述各种歧视和非国民待遇,多少同其较差的声誉有一定关系。那么,民营经济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解决其声誉问题就不可回避。

(二)管理水平低下,开拓创新精神不足

1.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用人机制陈旧,企业业主偏重经验而缺少创新,基本是“有管无理、有战无

术、有销无营”状况。2.一些私营企业经营者目光短浅,满足于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思进取。特别是有一些

改制企业,经营者存在短期行为,拚设备、拚消耗,不愿投资扩大再生产,不愿进行技术改造。3.还有一些

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制意识淡薄,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4.私营企业家开拓意识不强,客观上造成了私营企

业竞争力低下,严重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人才机制不灵活

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

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和强盗逻辑,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

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

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民营企业用人唯亲的任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四)企业生命周期过短

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五)决策盲目, 风险增加了企业经营

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个曾经长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却使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成功的经历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导致了决策的经验主义。

(六)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

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三、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一)健全法律制度

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需要法制来保障,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加强立法,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清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同时,抓紧制定保护民营企业的条例,出台引导和约束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文件。严格执法。要明确执法部门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的责任,对向民营企业敲诈勒索、乱收费、乱罚款、强买强卖及破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人和事,必须及时处罚。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

1.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所产生的专制和集权化倾向,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2.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3.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4.中国民营企业的制度转换、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素质和人格的提升和完善。

(三)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企业素质

未来企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民营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还不能实现以人为资源优势来配置和优化其他资源。因此,提高企业内在素质,说到底还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企业规模、环境、装备水平以及产品档次和质量的内在差异,实质反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差异。民营企业必须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继续发挥政府在发展民营企业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1.加入WTO后,民营企业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依然是影响民营企业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政府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变弱化的调控管理职能为高效的服务职能。2.政府必须扮演好两个角色,即领导者和服务者。政府必须给予制度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支持、金融支持。近年来,各部门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

效率,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了鼓励和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但也要看到,有些执法部门虽然提出首犯不究,不举报不罚,仍然有罚款下指标的现象,执行层面会用变通办法,进行罚款收费。3.从最近有关对南京100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的结果上可以看到,认为所在地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有乱罚款、不合理收费等行为的达到52.83%,认为政府对民营企业有歧视的达46.15%。因此,还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宣传民营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民营企业、民营业主是为国家聚财的纳税人、依法致富的带头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全市营造从事民营经济光荣、发展民营经济有功的氛围,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奖励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宽松的金融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

(五)正视挑战,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真正转变

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解放思想,树立与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观念,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由管制向监控的真正转变。

(六)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民营企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杠杆,引导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2.对民营企业自身来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装备,成为技术创新和开发投入及推广的主体;应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3.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树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参考文献:

①夏建胜:《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五个创新点》,《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6期;

②晓亮:《论民营经济中的十个认识问题》,《南方经济》2001年1期;

③杨启先:《认真搞好民营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纵横》,2000年10期;

④乔新生:《私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法律制约》,《现代工商》,2001年7期 ;

第四篇:论道德与法制

论道德与法制

刘小飞

内容摘要:道德和法制作为维系社会的两大支柱,其功能和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德

法制

社会 作者简历: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

儒法两家争论治国之道,其中心问题就是德与行的关系。这场争论中大致经过两个阶段,第一级段,法家的严峻刑法取得了胜利,第二阶段,儒家的德礼之治取得了胜利,从此以后法家思想走向衰败,而儒家的德礼思想逐渐走向辉煌,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现在时一个法制的社会,我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而感到骄傲,我国自从进入里市场经济的时代后,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我们的思想却没有更上这一脚步,这是一个可怕地现象,我在很小的时候看过一幅漫画,一个大汉站在大田里,他的左腿异常的健壮而他的右腿却十分的弱小。左腿代表财富,右腿代表道德觉悟。现在大多数的人都表现出这种现象。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冲破我们的道德底线,道德的沦陷导致社会的冷漠,在现在的社会中再也找不到单纯的友谊,有的只是利益的相互利用的关系。

法制的社会,我国的道德几乎没有了底线,现在的人们的思想大部分被金钱充斥着,人们一切的行为动向都是朝钱看的,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媒体广告都是在想我们阐述一个道理,金钱才是王道。我们可以从湖北“捞尸索钱门”这一事件看看现在人们的道德观和金钱观,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宝塔湾地带,两名少年不慎落水。为了营救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就在人们为见义勇为者扼腕叹息时,一则新闻却使整个事件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一名参与施救的大学生告诉媒体:“在两个少年落水不足5米的地方就停着一艘机械渔船,我们同学都给渔船的老板跪下了,求他们看能否捞救方招等三人,老板说,长江上哪天不死人,不死几个人我们靠什么挣钱啊?活人不救,捞尸体,白天每人一万二千元,晚上一万八千,一手交钱一手捞人„„”后经媒体调查发现,当地存在一个牟取暴利的民间打捞队,专靠捞尸体赚钱。一时间引发众怒。这是什么这是种过人吗?我不相信这个,孔孟之道被这些人踩在脚底下,他不但泯灭了自己的良心,而且也让自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说过: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有道德的公民,祖国,敬礼。这些词语在现在的社会还活着吗。当道德遇到金钱时我们看到了它的脆弱,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因为我们的心不在明,所以邪恶才会不断的从我们的心中产生。这只是一些少数的群体,这些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防微杜渐是不可少的,因为这是没有引起我们思想上的觉悟,所以在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有关道德的事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富二代“飙车门” 感冒农民工“民意门” 值班医生“偷菜门”等等的这些事件在我们的周围发生,每一次都能有很大的影响却是在事后很快就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发展太快了,快得我们都没有时间来反思我们的行为的正确性。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我们是时候停下来改善自己的某些行为和道德要求。

法制的社会,法治的人们,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秩序,有了法律的约束,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公平。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是以人治为主,人的权利大于法的权利。一直到现在社会主义的时代,法治依然主导不了人治。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但看看小悦悦事件,我们的想法会不会发生变化,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小悦悦父母竟然会让2岁的女儿一个人大晚上上街。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两辆汽车,七分钟,十八个路人,不闻不问。两岁啊,一个只有美好的梦一般的童年的时代,一颗还在成长的生命就被哪冰冷的汽车带走来了。十八个路人没有一个人上去帮助一下啊,哪是什么啊,十八人啊!为什么会这样?谁应该为这件事负责?最应该为这事负责的是整个社会,社会的道德的败坏,使得每一个人都奉行事不关已,莫管闲事的风气,就因为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的底线没了,“人要有一个基本的道德底线。在面对别人的求助时要想到,如果下次是我需要别人的帮助,有人会帮助我吗?用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做一个有道德有勇气的公民。”这才是一个公民应有的思想素质。北京大学社会学夏学銮教授认为,这种社群内的陌生,也是导致那18位路人对小悦悦视而不见的一个重要原因。夏教授说,在社会学上有“陌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两个概念,而事发地广佛五金城就属于“陌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很陌生,感情上较为疏离,有时甚至还有反感。他们之间彼此独立,不相互依赖,没有认同感,处于一种“连接但不黏着”的状态,而这种连接往往是十分脆弱的,稍有震动就会断掉。另一方面,之前发生的多起救人反被诬陷的事件,伤了人们的心,导致了现在整个社会的人际信任危机。在这样一个信任危机的大背景下,再加上社群内人际之间的陌生,就导致了这起悲剧事件的发生。而之所以会发生像彭宇案这样好人得不到好报的事件,其实最终是制度上的问题,所以说并不是说人心不古,而是制度使人心凉了

法制与道德都是起着约束人们的行为的作用,法制更有强制性作用,更具有力量,而道德只是在文化传统上产生的不自觉地约束。这个约束力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中国的以前的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古文化了的儒道文化和孔孟之道都没有变化过。到了现在孔孟文化已经开始慢慢地淡出我们的世界了,我们的道德的约束了也越来越弱了,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很多的类似于小悦悦一样的时间。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更应该,停下来多多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与道德的冲突,从新学习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美好,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看到温暖与希望,让小悦悦等事件离我们远去,从而创建一个美好的社会,让人人都感觉温暖的社会。

第五篇: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依法行政中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及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当前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几项对策。

【关键词】: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实现法治国家是我们当前的目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然而,依法行政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主要任务和措施,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要使我国真正走向法治,实现依法行政,就要充分重视目前我国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就当前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做些探索性思考。

一、依法行政的内涵

什么是依法行政?概括起来讲,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现代社会,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包括法律规范,还包括法律的一般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依法行政最早是由资产阶级提出并在资产阶级国家付诸实践的。由于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法治传统的区别,各国在称谓上有所差别,英国称为“法治”或“依法行政”,美国将依法行政包含在“法治原则”之内。

依法行政的内容在各国也存在较大差异。英国的依法行政包括越权无效原则和自然公正原则。前者是指实体上越权的行为一律无效,但程序上的越权行为其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应对照具体成文法规定。后者是指任何政府或个人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

受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方的意见,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也可以避免偏私,“不能自己做自己的法官”。美国的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权利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基本权利原则是指政府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但这种法律必须旨在保护而不是摧残人类固有的基本权利。正当权力原则是指法律的实施必须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进行。

在我国,依法行政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在20世纪80年末提出依法行政的原则决不是偶然的,这是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依法行政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是政府运作方式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明确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概念,*****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判的标准,而法律必须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行政机关必须本着宪法、法律和现行政策的精神,勤政、廉政,为人民多办实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法治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现的问题了,而应是强调如何实现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依法行政从总体上来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折点,依法行政也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行政的法治化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就现实情况而言,无论在立法层面上、执行层面上,还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提高、创新。

(一)立法层面上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立法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立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行行政立法中立法无序、缺位以及所立之法缺陷较大。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是比较完备的,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立法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立法的价值取向有偏差,行政立法偏向于行政权,把立法当作谋求有效管理的手段,行政机关所立之法规,有的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重叠,甚至出现了行政机关超越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的现象,造成我国行政立法中政府管理公民的法过多,而监督政府权力的法过少,容易造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毫无顾及的行使行政权,促使行政权力的滥用。如《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前,各种各样的行政许可散见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中,一些地方,甚至乡镇都立出各种名目的“行政许可”,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不规范,一讲行政管理就是行政审批。

第二,行政立法质量不高,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差。行政立法行为不规范,授权主体和对象、授权法名称和效力混乱不清,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缺乏协调统一,使行政执法难以适从。有些规定过于原则、过于粗糙,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环保局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7条的立法空间过大,国务院又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执法难度较大。这种片面追求立法数量的做法,表面上似乎成绩可观,实则乃立法之大忌。

第三,行政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行政立法缺乏民主性和公开性,没有很好的建立立法民主的参与机制,没有在法律出台之前走草案公布、广泛征询意见和听取意见等一系列民主程序,行政立法规范不能够及时、准确、经济地为公众所了解,没有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

第四,行政立法中存在“部门利益”倾向。某些行政部门利用其掌握的国家立法资源,在协助国家制定有关法规草案时,在法规中不适当地强调本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力图通过立法来维护、巩固和扩大本部门的各种职权。同时尽可能地减轻和弱化本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概括起来就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规化。这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使得所立之法与社会主义法治之“良法”要求相背离,而且损伤人民对建立“法治政府”的信心,最终变为侵犯人民利益的手段。

(二)执行层面上的问题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主要的职能,行政执法效率的高低以及在执法中是否公正、廉洁,直接关系政府的威望。近年来的行政诉讼中,有的地方县一级行政机关的败诉

率达40%,有的地方乡镇政府的败诉率达70%。这说明,我国行政执法存在不少问题,依法行政水平不高。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行政执法体制不顺,职权交叉、职责不明、职能分散、越权行政。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段话切中时弊,抓住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体制还很不完善。

(1)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现象还存在。如城市建设部门既管理城市建设,又自己搞城市建设,并进行自我质量监督。

(2)职权划分存在不合理现象。如社会噪声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应由公安机关处理,但是公安机关由于管辖的事务繁多,有许多涉及社会治安重要问题需要处理,对尚未构成威胁社会安全的社会噪声无暇控制,群众投诉到环保局,环保局却因为缺少法律授权而无法管理。

(3)行政机关的设置、职能配置不科学,多头管理,责任不清。如在省一级区域,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有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卫生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等。各地最近相继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各级政府专门从事食品安全的“抓手”组织协调和依法对重大食品安全调查处理。细细算来有近10个部门可以管理食品安全,因此,一些执法部门画地为牢的做法得到了默许,以为可以简化执法,有利于监管,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隐患重重的选择,长此以往势必会损害政府机关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

第二,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严格执法带来不利影响。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观念和习惯上依然深深地打着“人治”、“权大于一切”的烙印,这些旧意识、旧观念成了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的思想渊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不熟悉机关的法律法规,对本职工作一知半解,缺乏责任心,在执法中常常出现错裁错判的现象,有的执法人员政治素质较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泛滥,出现了执法不公甚至徇私枉法、贪赃枉法等问题。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为例,尽管国家颁布了《产品质量法》、《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虽然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打击行动,但假冒伪劣商品仍在猖獗地涌入市场,其要害是没有依法行政,执法缺乏力度。

第三,行政权力的行使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我国行政执法监督的类型很多,有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党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但效果不大,关键在于监督查处的力度不够和没有制度化、经常化。如《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颁布后,仍有一些市县没有设立专门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由于片面的追求经济指标,负责的领导也没有重视,即使成立了也基本上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政务公开,把行政操作的规则、方式、手续、时限、法律责任公布于众,让人民群众知道如何监督行政。现在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程序法虽颁布实施了,但因宣传力度小,知晓程度低,当人民群众遇到故意增加审批手续,额外收费,拖延批准时限,附加制裁等侵害自己自由和权利的行政行为时,还不知道这是违法行政在侵害自己。

(三)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问题

现实中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法治的要求是不适应的,甚至一些观念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观念的根植和依法行政方略的实施。实现依法行政在观念和思想上的障碍主要有:

第一,人治观念。一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由于受封建特权思想和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影响,长官意志比较严重,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还不高,甚至还存在“权大于法、权重于法”的错误观念,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处理或解决问题往往忽视法律的严肃性,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用职权。如在征用土地的问题上,置法律、法规于不顾,随便批条子,动辄开口子,结果出现了乱占滥用土地现象,破坏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更有习惯于按个人的意志行事,忽视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行使行政权力的主要特点是命令和服从,无论这些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都按个人的意志去执行,如某一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已过时的红头文件进行处罚,当事人不服提出行政诉讼,结果执法机关败诉,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第二,法律工具主义观念。“传统的法律治民不治官”的观念仍在现行法律规范中有所体现,扭曲了法律的公正性,将法律视为一种人治的工具。如在执法实践中,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对凡能带来部门利益的条款都能积极地宣传、积极地执行,反之就消极,执行迟缓或根本不执行,这种以自己利益决定对法律法规的实惠主义态度,严重破坏了执法机关公正、廉明的形象,使依法治国方略难以落到实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扭曲。

三、解决依法行政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当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已经提上了党和国家重要的议事日程。依法行政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不仅严重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阻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长此下去将会使改革开放的成果付诸东流,这是一个普遍性的严重问题。要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必须推进依法行政。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需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中依法行政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基础。依法行政,只有有法可依,且所依之法是合法的,才能保证依此法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公正、合法的;只有所依之法是健全的,才能保证对社会各方面的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此,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依法立法。政府立法要以宪法为依据,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立法本身也应按一定有序的规则进行,立法者自身也必须受到法律的拘束,而不能随意立法、滥立法。必须依据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立法,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立法。要明确立法主体、划清立法权限、规范和完备立法程序,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职权范围、依照法定的程序立法,彻底根治不依法立法,杜绝“立法上的不法”。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完善了我国行政立法体制,也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总之一定要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我国当前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无法可依或者有法难依的状况。对行政立法上存在的空白之处,要在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尽快地加以制定,成熟一部制定一部,以填补其空白。如北京市计划今年出台食品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其内容包括建立突发事件的监测体系,事故救援和处理的应急预案和紧急状态下对食品的限制和召回,建立食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其中建立食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将是此次立法的主要内容。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立法者素质,其次要防止立法中渗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而影响到法律的普遍性、公正性、全局性,最后在制定新法的同时及时废止、修改或补充旧法。

第三,提高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行政立法民主化的标志是行政立法参与的普遍性,人民利益是最高的法律,法律应该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利益的保护工具。立法为了人民,必须依靠人民,坚持群众路线,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者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立法征求意见制度,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要重视人民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多谋善断。法律应该和社会现实生活相适应,要具有科学性,才能提高法律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健全各种制度,防止和克服行政立法中“部门利益”倾向。首先,建立“立法回避”制度。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与行政部门直接参与涉及该部门利益的法律草案的起草与制定有关,这种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角色,使得一些法律法规带有部门利益色彩。其次,建立立法公开制度。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一些涉及公民利益的重要法律公布全民讨论,这是立法民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媒体可以公开报道立法机关讨论法规的情况,举行面对公众的听证会,公民通过传媒,发表对正在讨论的法案的各种意见等。最后,建立采纳意见情况的说明制度。例如过去如果某个立法草案实行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对最终征集上来的意见是否采纳,是不需要对公众做出解释的。但以后,行政机关需要向公众说明都征集上来了哪些意见,为什么采纳了其中的一些意见而没有采纳另一些意见,需要一一说明。

(二)立法不易,执法更难。法律不只是起象征和观赏作用,它必须对社会关系起到调整作用,法律贵在执行。有法不依,等于无法,甚至比无法的影响还要坏,因为它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和权威。在执法方面主要应做到:

第一,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探索新机制。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行政执法部门直接经营管理的企业从政府分离出去,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深化机构改革,划清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也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表明我国政府正在从审批型、管制型政府向管理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其次,要调整行政执法机构及其职能,逐步解决执法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对执法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清理,依法将交叉的职能进行界定、划分,明确各自的法定职权范围,并规定严禁越权乱作为和失职不作为,避免使行政相对人无所适从或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根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适当下移执法重心”的规定,将法律、法规、规章对层次管理规定不明确的执法事项,对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较好地克服了过去那种有利的事上下争着管,无利的事上下都不管的现象。再次,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责任制度。无论是出于好意还是一时疏忽,只要造成决策失误,决策人就要受到追究。行政决策的错误可能要比贪污更可怕,如兴建一个并不急需的工程;对某一事业投资过多或者过少;保护一个不需要再保护的工业等,这些问题所造成的损失,显然比小贪污犯所造成的损失大得多。

第二,提高执法者素质,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努力提高执法水平。两千多年前,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有句明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狠抓执法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统一思想认识,进行执法人员的思想、法律政策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业务技术轮训,任职前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对考试不合格,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作待岗、转岗处理;政治业务素质差,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执法人员,一律调离原岗位。通过上述几方面努力,将增加行政执法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为提高执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行政行为监督。依法行政的关键是监督,要注意解决行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流于形式”问题。现在执法问题不理想,权力和金钱交换的问题屡禁不止,监督不力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监督制度的认识,充分认识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的权力,最终将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要进行体制改革,完善监督程序。把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改革为以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的外部法律监督体系,确立国家权力机关在法律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行政内部监督机关改为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拓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创造条件。

(三)实行依法行政必须大力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建设。

第一,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法治和人治是相对立的。人治的观念是法治观念最大的障碍。当前要树立法治观念,必须向党政机关公务员灌输区别于人治的法治观念,确立宪法、法律至上观念。那种依领导人、少数人的意志行事,政府不受

法律约束的观念都应该予以否定,各机关、各部门、各政党都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各级政府都必须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宪法和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法治的最高体现,离开宪法和法律这一基础,任何的依法行政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培养从官到民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捍卫宪法和法律、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行为的良好风尚,才是根本性的工作。”

第二,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实现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首先,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律观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要有“有权就有责”的意识。领导干部特别是省部级干部居于重要岗位,严格依法行政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力保证,做出决策、处理问题都必须依法进行,不能只是监管他人,更重要的是依法约束自己,依法履行义务。其次,要将依法行政观念切实付诸行动。要以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和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切实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把政府的各项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

参考文献:

[1]曹康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辅导读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傅思明,《中国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3]刘瀚,《依法行政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姚锐敏,《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薛刚凌、张国平,《依法行政与行政体制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3-68页 [6]林广华,《论依法行政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49-52页

[7]华建敏,《认真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5-11页

[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第16号第24-30页

下载初稿 论新闻法制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稿 论新闻法制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哈尔滨城市交通问题与对策探讨

    论哈尔滨市交通问题与对策探讨 论哈尔滨市交通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发展速率已经超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所以......

    新闻传播法制与伦理

    《新闻传播法制与伦理》部分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 宪法规范“两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言论自由:通过语言形式表达,是指公民有发表意见、交流思想、抒发感情、传......

    法制新闻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5篇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报道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报道的深入也产生了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

    论体验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 体 验 消 费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近几年来一中新型的消费方式油然而生—体验消费。它在一定......

    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毕 业 论 文 2009级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函 授 站: 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张锋 洛 阳 2011年8月28日 1 内 容 提......

    省农村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文章标题:省农村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湖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新闻业最为发达的省(市)之一。在省委宣传部和省农业厅的指导与支持下,我们最近对湖北省农村新......

    省农村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文章标题:省农村新闻宣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湖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新闻业最为发达的省(市)之一。在省委宣传部和省农业厅的指导与支持下,我们最近对湖北省农村新闻宣......

    省农村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文章标题:省农村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湖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新闻业最为发达的省(市)之一。在省委宣传部和省农业厅的指导与支持下,我们最近对湖北省农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