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例报告

时间:2019-05-15 14:0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例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例报告》。

第一篇: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例报告

论文题目: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 本案例是针对求助者主诉因需要当众发言而引起的焦虑、恐惧、紧张以及 入睡困难等情绪障碍,经过交谈了解及从严重程度标准来看,为一般心理 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过程进行改善。可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让求助者从不合 理信念、绝对化思考和错误评价进行思考,让求助者认识到正是由于不合 理信念造成了其情绪问题,需努力改变绝对化的非理性信念。通过系统脱 敏法减轻或消除其紧张、害怕的当众发言症状,建立求助者自信,达到咨 询目标。

一、一般资料

张晓芸,女,1984 年生人,结婚五年,女儿现四岁留守老家内蒙赤峰。求助者为深圳某企业部门主管,但是对于其为之恐惧的当众演讲只有两个 月左右的时间了,她想想就觉得害怕,晚上开始失眠,不知道该怎么办? 希望能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求助者躯体上有颈椎疼痛疾病史。家族无 精神疾病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因为想到要当众演讲就开始紧张、害怕、失眠。

个人陈述:在一个月前我刚刚提升做了主管,我很努力的工作,希望得到 所有同事还有老板的认可,但是最近却有一件让我很纠结痛苦的事情,两 个月后公司要召开全国经销商大会,在会议当天我必须要当着一百多个客 户讲报告,那太可怕了!半个月前我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取消了演讲,可这次没办法再躲避了,我现在开始失眠,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情,就是 即将成为所有目光聚焦的焦点,老板肯定会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提拔我?!而且我肯定会晕过去的,我要被当做笑话看了…… ……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记得有次因为我的作文写得很好,老师就要我当 着同学的面做一下背景分析讲解,我以为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应该是没有 问题了,但是站在那里时,看着同学们一双双眼睛开始将目光集中在我的 身上,这个时候的我却是如梗在喉,心在狂跳,头晕目眩,紧张得脑袋一 片空白甚至不能言语,双手也抖得厉害,感觉要晕倒了,反复练习的开场 白和发言稿突然消失,我什么也记不起来了,老师见状就让我回到了坐位 上,同学们都在嘲笑我,天哪,那种感觉真是太可怕了!我太局促、太紧张了,我发誓再也不当着众人的面发言了。可是这次是“在劫难逃”了,我该么办啊?您能帮帮我吗?

二、观察和他人反映

张女士看上去精神状态显得有些无奈,情绪焦虑而面色忧郁,眼神表 露出紧张和恐惧,心思细腻,语速较缓;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 确的求助意向。

四、评估与诊断

1、诊状: 根据求助者在初诊面谈中的实际表现,以及对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观察,求助者主要是被当前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所困扰而产生失眠、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障碍。

2、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3、诊断依据:

⑴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 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学常,无幻觉、妄想等引导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⑵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 病程上的得分为 3 分,可以排除神经症的可能,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共同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消除紧张、焦虑状态,坦 然面对现状,敢于当众演讲。最终目标:完善求助者自知,增强对自我的良好感觉,消除求助者痛苦,学会疏导自己,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与求助者共同商讨达成一致的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系 统脱敏疗法;求助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害怕、焦虑、情绪紧张,不敢当 众演讲。其行为表现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学演讲时曾因中途怯场而被同学嘲 笑过,直到现在仍然比较害怕上台讲话。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⑴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⑵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以要求更换咨询师; ⑶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⑴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有义务如实向咨询师说明情况,提供与自己 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 ⑵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划; ⑶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明特殊情况提 前通知咨询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⑴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 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

询关 系; ⑵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⑶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 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⑷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⑸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 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 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⑹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 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 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⑺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 1 次,每次 60 分钟,共四次 咨询收费:每次 100 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包括三个阶段:

1、建立咨询关系与诊断评估确立目标阶段(开始阶段)

2、选择技能与策略进行心理帮助阶段(中途阶段)

3、评估及终止咨询阶段(结束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划。了解 求助者既往史及发生的深刻事件,识别其错误的认知模式,并找寻改变的 意愿。确立咨询关系。

2、明确求助者不合理信念即太过绝对化的要求如“如果我上去演讲,我肯 定会晕过去的,会失去老板的信任,会被同事笑话”等这类不良情绪,所 以你想逃却逃不掉,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当我们曾经受到某种伤害时,就会想办法去逃脱和躲避,所谓一朝被蛇蛟,十年怕进绳,所以现在这种 状态是一种自然、本能的反应。但是您要知道多数人不会因为看到你紧张 就会给你负面评价,您的老板也不会因为你紧张就否认您的工作业绩,而 且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轻易晕倒,您说对吗?所以,现在我们停止 逃避。当我们越是想逃避的时候,后面就会出现越紧张越害怕。我们现在 要把这些不合理的不良情绪体验要减低或者消除。您能配合我吗?嗯,好 的,我非常愿意配合,谢谢。

第二阶段:进入放松训练 自我松弛训练,让自己坐在一个比较舒服的坐位上,全身各部位处于 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坐位扶手上。想像自己处在一个令人轻 松的情境中,例如坐在湖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并有规律的深 呼吸,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让自己进入松弛状态。这个需要反 复练习,回去后要多试几次。

第三阶段:建立焦虑等级表、系统想象脱敏 学习了放松技巧后,将可能引起求助者害怕紧

张的各种场面,按轻重缓 急焦虑等级排列,并记录下来,建立焦虑等级表。按照列出的各种等级表,首先让求助者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确实感到害怕或紧张时,应立即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每次放松后都要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 数。如果分数超过 25 分,就需要继续放松。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感到紧张焦虑为止才算是一级脱敏。循序渐进,如此逐级而上,直到求助者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

第四阶段:结束与巩固 指导学会用新的、合理的方式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内心想像积 极的结果,想象自己站在听众面前,发表一篇精彩讲话,你站在那里自得 其乐,传递着你认为需要与听众分享的重要信息,而听众也从你讲话中获 益良多。他们听得全神贯住,从你那里收益颇多。你觉得放松、自然、自 信。发言结束时,获得了听众雷鸣般的掌声。你觉得自己太伟大了,你很 享受发言的过程。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多当众讲话,抓住每一个上台演讲的机会,多经 历些后,自己的底气会增强。增强求助者自信心,巩固咨询效果,积极的 进行自我对话。如当害怕紧张时就问自己,怕什么?怕就是白担心,如果 害怕了就不用做报告了吗?如果害怕就能改变什么吗?“不,都不会,我 依然要站在这里讲报告,所以好吧,那没什么大不了,加油,我想我可以 做到。”多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能行。

八、咨询效果评估

1、张女士自述: “因为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晚上睡得很香”“刚上台时有一点儿慌,不 ; 过很快就调整好了” ; “同事说我太棒了,还说要向我请教怎么做到的” “老 ; 板对我说讲得不错,出乎意料之外”“我现在很有自信,真的谢谢您” 。

2、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求助者有很积极的心态,自信心也增强,已经消除 了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在演讲时焦虑及恐惧感症状已不明显,基本达到 咨询预期。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一版。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技能),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 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一版。

3、Richard S.Sharfaf 著,胡佩诚等译。《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下册),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

第二篇: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治疗案例

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治疗案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男初中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的实践,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焦虑症状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说明了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一、一般资料

魏某,男,初中二年级学生。身高1.68米,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父母为大学教师,家庭和睦。小学学习成绩优秀,但小学升学考试时由于突然发高烧受影响而未能进入重点中学。父母对其要求一直比较严格,对他这次考试失利批评较多。此后每逢考试必紧张、焦虑、不安,总觉得自己又要考不好了。尤其近半年,就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常常想到中考问题,感觉更加强烈,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每次模拟考试的前几天就开始坐立不安;经常做有关考试的梦,并且梦见成绩不理想。常会设想:如果这次考试成绩又不好怎么办。临近考试时胃部不舒服,想上厕所的次数也比平时多;当听到开考的铃声时,心跳马上加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来回走动或注视自己,便无法答题;常常发现考试时自己的手指或双腿在发抖;考试时经常会看错题目。为此感到很痛苦,希望能在中考前克服这个问题。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魏某说:“考试前我会非常紧张,前几天就会连续失眠。睡不着觉,考试时经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心跳得厉害,头很痛。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毛病也出来了。我非常着急,每次都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找来找去问题还是存在。”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1、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求助者面色苍白,身体瘦弱,讲话时双腿不停抖动,双手紧握,多数时候低头,声音小而略微颤抖,有时抬起头,双眉紧皱,表情痛苦。

2、父母主诉:近一个时期,孩子吃饭不多,与父母老师很少交流,朋友交往也较以前少了,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不愿提到考试,一提到就显得有些烦躁了。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情绪低落,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生理机制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由考试引发的焦虑状态。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稳定,且引起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小学升学考失利这一现实刺激,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未达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属于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2、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身体虚弱等。

3、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教育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②减少考试焦虑程度。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①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从侧面影响父母的升学观。②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①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贝克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所谓共同感受就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当人们错误的判断、推理和思维形成自动化的反应即“自动化思维”时,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形成固定习惯并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评。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思维。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教给求助者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②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试验性神经症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实验室中电击小铁笼中的猫,多次实验之后,只要看见那只铁笼即使不受电击,猫都会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反应。他将这只猫禁食几天,然后送回放着鲜鱼的铁笼。虽然猫极度饥饿却不肯吃鱼。沃尔普认为这是猫对实验环境产生了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的缘故,即产生了实验性神经症。而后沃尔普给猫喂食并将其由远即近渐渐接近实验室。猫能进食起初并不十分自然,但不久便适应了。最后猫回到铁笼也能平静生活了。沃尔普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作用。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⑴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分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⑵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症状自评量表SCL-90》60元 《焦虑自评量表SAS》5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二)心理帮助阶段;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2006年12月10日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学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⑤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①会谈法 ②心理测验 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②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③求助者做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④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⑤布置作业:让求助者回家后,回忆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对他影响较大的人或事。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2006年12月17日 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评定主观焦虑程度 ③学会放松训练

方法: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治疗(认知矫正)。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的作业,认为小学升学考试失利及之后父母的批评指责态度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②通过简单说明,让求助者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并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评分通常以五分制为度量单位。0分、1分、2分、3分、4分、5分焦虑依次递增,0分是安宁平静;5分则表示极度焦虑不适。③放松训练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都处于舒适的位置,由咨询师口述指导语,此方法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掌握要领,之后可回家自行练习。④布置作业。回家后做放松训练,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第三次咨询 2006年 12月24日 目的:

①学会准确的找到引起不适行为的原因,即在什么刺激下求助者会出现紧张焦虑和不适行为。

②设计焦虑等级表。③寻找错误认知 方法:

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矫正)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对上次咨询作业检查,求助者对于主要的放松要领掌握的很好,只是放松程度没有达到最佳状态。②设计焦虑等级表:

把使求助者考试焦虑、紧张的因素全部罗列出来,并相互比较,根据它们的影响大小分成若干等级,通常将刺激项目分为5个等级,1等引起焦虑程度低,5等引起焦虑程度最高。③启发求助者寻找自身有哪些不良认知,或受到哪些错误认知的影响。④布置咨询作业。

a、求助者继续复习放松训练。

b、求助者闭目回忆各种引起焦虑的刺激画面,深刻体会并给出恰当的评估。c、继续寻找是否还有其它不良认知在影响自己。第四次咨询 2006年12月31日 目的: ①巩固咨询效果 ②实施现实系统脱敏 ③调控焦虑情绪 方法:

谈话法、行为疗法(现实系统脱敏);认知疗法 ①反馈上次咨询作业。

②肯定其学习能力,对求助者的进步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表扬,增加其自信心。③实施现实系统脱敏 a先进行放松训练

b咨询师在咨询室按焦虑等级表上的刺激事件模拟考试前,考试中的情境,逐级的进行,现实脱敏训练的练习方法和过程与想象脱敏类似。

c当求助者通过每一个级别的训练时,都要给予表扬,增强自信心。④布置作业:

a回家继续巩固以前的咨询与训练成果。b在学校里与老师和同学模拟或参与考试情境,巩固现实脱敏练习。

c父母继续理解与正面支持求助者,经常沟通,而且还要与老师和同学保持沟通交往。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五次咨询 2007年1月7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谈话法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作业,并评价作业完成情况。

②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③基本结束咨询,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放松的方法在学习、生活中要应用自如。④进一步改善父母与儿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加强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同学的理解、支持。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身的评价

“我不再像以前那惧怕考试了,虽然也有些紧张,但我知道这点紧张是正常的。” “爸爸妈妈现在也能理解我了,我心里的压力自然少了许多,放松练习已经熟练掌握,以后遇到情绪紧张也可派上用场了”。

2、咨询后心理测验结果:SAS测验结果:总粗分33,SDS测验结果:总粗分27,测验表明:求助者的焦虑程度显著减轻,由症状引发的抑郁水平也大大下降,二者都恢复到了临界值以下的的正常水平,由此认定咨询效果显著可靠。

3、咨询师评估:两个月后,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目标:考试焦虑程度大大降低,自我放松技术能在生活中应用自如,保证了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端正了不良认知(即错误的升学观和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适应水平,学习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

第三篇: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文章题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河北省唐山市单位: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单位:姓名:

摘要:新升入初中住宿的学生缺乏自理能力,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是初中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案例来访者李磊,初一住校新生,因为不能适应学校严格的管理,感觉很不适应,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较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基本情况

李磊(化名),男,初一住宿新生。因父母做生意,平时无暇照管,从小和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直到小学毕业,现在市里一所重点中学学习。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新生入学体检时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由母亲陪同前来就诊。

1.2个人成长史

李磊是家中独生子,出生后身体较健康,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娇宠溺爱,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小学在本村小学学习,班里学生较少,老师要求不是很严,学习环境相对宽松。该生比较聪明,学习成绩较好,是个比较受老师和同学喜欢的学生,自己也比较自信。小学毕业后,父母为了能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托人把他送到城里的重点中学住校学习,新学校管理比较严格,又是第一次一个人离开家,感觉很不适应。

1.3个人陈述

最进三周以来不想回宿舍,感觉宿舍的生活老师总是整顿他,比如批评他被子叠的不好,电话打的时间太长,洗漱太慢,要扣他的分数,还要停止他洗漱,每次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都觉得很没面子,担心同学会瞧不起他,不想住宿了,进而产生不想上学的念头,和父母商量,父母不同意,感觉很苦恼,因此前来咨询。

1.4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说话语言表达清楚,思维清晰,到激动处就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竟然泪流满面。同学反映来访者最近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

2诊断

2.1诊断结果

根据该来访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2心理测验结果

选择SCL—90

SCL—90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1.60;强迫1.80;抑郁2.10;人际关系2.63;焦虑2.80;敌对1.63;恐怖1.13;偏执1.83;精神病性1.80;其他1.14。其中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略高于常模。

2.3诊断依据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者来访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来访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等症状。

从严重程度来看,该来访者的反应不太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从病程来看只有三个星期,时间较短。

总体来看,来访者心理问题不严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病因分析

生物原因:该来访者的问题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社会原因:家庭的教养方式使得来访者形成不合理的认知;人际关系方面,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和生活老师之间的误会;缺乏社会支持,未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心理原因:性格偏外向不稳定,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4.咨询方案的制定

4.1咨询目标的确立

具体目标:解决目前的焦虑,抑郁状态,平静情绪;学会一些人际交往技巧,改善自己人际关系,尤其是和生活老师的关系。

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

4.2理论原理和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和模仿法(角色扮演)。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件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其基本理论依据为ABC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通过与来访者交谈,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来访者领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而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5.咨询过程

5.1诊断阶段

共做一次咨询,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

5.2咨询阶段

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良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并用角色扮演法让其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并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第二次咨询开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他进行心理调适。

诱发事件:和生活老师关系很糟糕,孤立无援。

自己的不合理信念:1)晚上熄灯后前,我给妈妈打电话,生活老师说,没事别老打电话了,早点睡明天还要上课;第二天早上生活老师批评我被子叠的不好,我想她肯定是在故意找我茬。2)回寝室发现室友几个在聊天,听到他们说了一些悄悄话就断然认定他们是在评论自己。3)经过几次和生活老师冲突就认为自己在所有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很失败。4)因为我做错事或说错话,冒犯了生活老师她就会冷淡我、疏远我,故意找我茬。那全怪我自己不好,没有用。接下去,周围其他老师和同学也会不喜欢我。

造成的结果:每天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说话、行动都特别谨慎、小心,惟恐做错了什么,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感到特别焦虑、郁闷、苦恼。

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1)要我早点睡觉,说明天还要上课。第二天早上她批评我的被子难道她一定就是在报复我吗?──生活老师要我早点睡觉,可能是因为学习太紧张,怕第二天早上又起得早,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并不一定是在生气或找茬。每个人都会关心学生,并对学生严格要求,她并不一定是在针对我生气找茬。2)回寝室发现室友他们几个在聊天,听到听们说了一些悄悄话就断然认定他们是在评论自己。难道一定是他们是在评论我吗?──每个人都会有弱点,不可能永远不做错事,我也不例外,这是正常。这并不说明他们对我存有特别的、瞧不起的态度,我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自己不在任何一件事上出错。只要不是我故意造成的,就不必过分自责;而且人们也不可能获得周围生活环境中每一位人物的喜爱和赞许。3)受过生活老师的几次批评,难道我在所有老师面前就都不是好学生了吗?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要看你怎样去看待它,对错误的看法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几次错误——我很失败”犯了过度概括化的认知错误,可以改为“犯了几次错——我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就不是好学生了”这样关注的就是错误本身,而不是来访者自己本身。

4)即使我做错了,令老师对我不满就一定会因此找我茬吗?而且其他人也必定会瞧不起我吗?——我做错了,会令生活老她们对我不满,但那只是暂时的错误,我会吸取教训并改正。她不会因此而对我产生“深仇大恨”,不会不理睬我、故意找我茬。其他人更没有理由瞧不起我。以往我太过于担心被别人小看了。往最坏处设想,就算很多人都轻视我,我就一定一无是处了吗?我既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只有我自己最了解自己,我应当对自己充满信心。

产生的心理效果:咨询师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观点,指导来访者对其不合理信念原因进行分析辩论,使来访者认识到目前心理问题的原因:自己个性中的情绪不稳定,过于敏感;把所有情况归咎于人际关系的错误认知;以前在小学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好学生形象被推翻了,并形成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很失败的过分概化的不合理信念。通过咨询,来访者自述卸下了心理包袱,心情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运用角色扮演,咨询师先扮演来访者的生活老师,内容为

一次批评情景的对话,这样可以了解来访者平时和老师沟通交流方式。然后把角色互换(让来访者扮演生活老师,咨询师扮演来访者),这样有助于来访者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自己的一些语言,从而认识到自己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改变一些说话的用词和语调进行扮演,让其认识恰当的交际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5.3巩固阶段

共做一次,回顾咨询中新涉及到的关于来访者个性形成的主要问题,使来访者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个性上的弱点,帮助来访者学会运用合理信念,巩固咨询所获得的结果,同时让其积极认识自身的优点。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特别看重和缺乏一些交际技巧是出现人际问题的关键,帮助来访者要学会运用合理信念对待生活中的事情,另外还练习了怎样和老师交流,尽量用委婉,温和的口气,而不用愤怒的口吻。最后还建议他到图书馆借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多练习其中的一些交往技巧。

6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反映,心情好多了,已经到图书馆去借了几本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觉得这些书对自己很有好处,将会在实践中慢慢去练习那些交往技巧。

咨询师也明显感觉到来访者情绪比较稳定了,后几次来咨询的时候心情都是很愉快的。

心理测验复查:SCL—90中焦虑抑郁分值恢复到了正常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来访者身边同学,尤其是生活老师反映李磊变得比以遵守时间了,能快乐的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4-137.[2]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4-42.[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18-426.

第四篇: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论文题目:

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王亚楠

***222

***00004858

安徽省阜阳市

安徽阜阳实验中学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甄某,女,14岁,初二学生,因弟弟出生,父母将更多精力放在弟弟身上,极不适应,与父母沟通出现问题而情绪低落,烦恼,痛苦,且产生自卑心理。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思维方式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烦恼,痛苦情绪,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甄某,女,14岁,初二学生,身高163厘米,长相漂亮,家中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弟弟,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身材高挑。父亲在某机关单位工作,母亲无业。家庭关系和睦,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均健在,但不同住,奶奶白天来帮忙照顾弟弟,晚上回自己家。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本市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能歌善舞。入学后,学习成绩优秀,并担任班干部,同学关系融洽,喜欢舞蹈,并且拿过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名次。去年一次无意间看到妈妈在医院的体检报告,发现妈妈怀孕了。在家中大闹一场,要求妈妈不要这个孩子,后来全家协商,即使再有宝宝,也是最爱她的,宝宝出生后,随便她怎么对待都可以。但是,弟弟出生后,全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自己冷落许多,多番努力争取爸妈关注未果。

3.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时尚,上身穿的是桃红色蝙蝠袖T恤,下神穿黑色短裙,银色亮钻凉鞋。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注意力能集中,言语清楚,但语速较慢。情绪低落,不时落泪。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 无重大疾病史,最近一个月食欲下降,并且睡眠质量稍有下降。

5.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仍担任班干部。同学之间关系尚好, 有两个要好的朋友。和父母能日常沟通。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心烦,苦恼,自卑感很强,近来一个月吃不下饭,上床后迟迟不能入睡。

求助者主动来咨询,并向咨询师陈述了自己的情况:

去年一次无意间看到妈妈在医院的体检报告,发现妈妈怀孕了。在家中大闹一场,要求妈妈不要这个孩子,后来全家协商,即使再有宝宝,也是最爱她的,宝宝出生后,随便我怎么对待都可以。但是,弟弟出生后,什么都变了。全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爸爸每天下班回来不是陪弟弟玩,就是自己玩电脑游戏,我一跟他说话,他就烦。妈妈总说,我以后就靠我儿子了。奶奶说咱家还有一套房子,以后正好留给你弟弟娶媳妇。我觉得自己比不上弟弟的一个手指头,我在家里毫无地位可言。最近一个多月来,经常感觉情绪失落,没什么事能让我高兴起来,总是无端落泪,也不像以前那样活泼好动了,注意力偶尔不集中。日常学习和生活能够正常应付, 但自觉效率有所下降。对这些家里发生的事前思后想,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也好象降低了,上初二后,学习内容骤然难了很多,功课压力大,担心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由此感到心烦意乱,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找回从前无忧无虑的自己,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将来。迫切希望咨询师可以帮助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境状况。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衣着时尚,上身穿的是桃红色蝙蝠袖T恤,下神穿黑色短裙,银色亮钻凉鞋。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刚进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坐下主动说话,言语条理清楚,回答切题,语速稍慢,情绪波动大,不时落泪,对咨询结果有良好期望。

2. 班主任的反映

这孩子最近不爱说笑了,上课老走神,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了,但是家庭作业能及时完成,班干部的工作也愿意承担。曾找她谈过一次心,但是什么都不愿说。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痛苦,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痛苦,情绪低落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对在家中与父母弟弟相处这个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智能记忆等,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性心理问题。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判断精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主客观世界反映不协调,常常表现出幻觉、忘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个性发生根本改变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主客观世界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 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不十分严重,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少于2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情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如有正常歇期,每次最长不超过两月,(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该求助者并无焦虑和躯体不适感,睡眠也无明显障碍,且症状出现仅一个多月,因此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该求助者今年14岁,正值青春期。她虽然迫切要求独立,但仍期待别人,特别是父母的关注。

2、社会性原因:

(1)客观社会事件,弟弟出生。(2)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父亲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忙于工作,与女儿缺乏沟通;母亲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儿子身上,对女儿的处境缺乏理解,对求助者的情绪问题有较大影响。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因对父母奶奶不满而最终采取回避的态度,以及求助者自己不愿和班主任老师沟通。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非理性观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认为爸爸妈妈只能爱我一个,弟弟不该分走爸爸妈妈的爱。因为弟弟,爸爸妈妈对我关注少了。存在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夸大自己不良情绪体验。(2)被烦恼、痛苦、自卑情绪所困忧,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个性特征:苛求完美、敏感、多疑、极不自信,易受外界影响。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商定,确立以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缓解烦恼、痛苦情绪,减轻自卑感

(二)近期目标:

1、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首先,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使求助者正确认识到弟弟出生的意义以及家人之所以如此关注弟弟的原因,促进正确看待现状。

2、帮助求助者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

(三)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和原理

为实现咨询目标,拟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

1、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该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和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的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非理性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具体方法是: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非理性观念的关系。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由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

2、认知行为疗法

此疗法具有以下特点: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治疗。这种疗法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式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使求助者学会把他们的想法和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区分开来,了解到认知对求助者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使求助者学会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二)说明、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合适的咨询师;(3)对咨询方案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2)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义务:

(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2)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3)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4)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5)咨询师应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商定咨询时间、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预计进行5-6次咨询。免费。

八、咨询过程

(一)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

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咨询师通过共情、理解、关注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签订书面协议。举例说明认知行为疗法,ABC 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去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二)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第2-4次咨询)1.第2次咨询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通过提问、引导求助者回忆自从弟弟出生后,家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改变。列举出求助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辩论。使求助者领悟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自身存在的各种症状。要求求助者回去以后完成两道家庭作业。一是继续思考咨询师本次咨询所说的话,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作好记录。二是让她向爸爸妈妈做一次小调查,让他们把对自己的印象写下来。下次咨询时带给咨询师看。

2.第3次咨询:

检查评估求助者的家庭作业。实际反馈的结果是:求助者对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比较到位,领悟得比较好。求助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爸爸认为她“爱美”“敏感“,妈妈认为她“冲动”“自我中心”“懒惰”。求助者觉得爸爸妈妈的说法比较符合自己的特点,自己应该做一些调整。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分析作业,通过进一步辩论,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缓解。继续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记录自己一周中每天的主要情绪和行为,并进行自我分析,找出其支撑的信念,并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学习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

3.第4次咨询:

求助者自述最近情绪好了很多。但是有时与父母沟通感觉很不顺畅。求助者举例说爸爸给弟弟买了很多漂亮的衣服和玩具,当自己也提出想买漂亮衣服时,被爸爸拒绝了。通过再次辩论,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在咨询师指导下,求助者学习换位思考技巧。先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需要和他的不希望,反观自己现在的行为,可能存在的问题,尝试新的问题解决方案。继续布置家庭作业:求助者与父母各沟通一次,沟通前先进行换位思考。

(三):巩固与结束阶段(第5-6次咨询)

这个阶段咨询的目的主要是总结、巩固、提高。1.第5次咨询:

分析家庭作业,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结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并对求助者的沟通技巧予以修正,指出其在换位思考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能利用学到的心理知识、方法技术应对今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第6次咨询:

求助者反映用换位思考法,与母亲商量购买参加艺术节用的舞蹈服。最后商定,母亲先帮忙购买,以后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扣除,并表示自己会帮忙照顾弟弟,减轻妈妈负担。母女两人对这次沟通的结果均表示满意。求助者认识到原来的一些想法的确不合理、不现实,对父母的认识有偏差,有歪曲,自述近来心情越来越好,并邀请咨询师观看她在艺术节的表演。咨询师和求助者全面回顾和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帮助求助者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把咨询中获得的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咨询师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痛苦、烦恼的情绪。求助者在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上出现了积极变化,人际关系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适当地评价自己。

(二)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自述心情越来越好,与父母关系明显改善。认为以前的许多想法是自寻烦恼,现在感觉轻松了很多。

参考文献: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修订版。郭念峰《心理咨询师(操作技能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修订版。郭念峰《心理咨询师(操作技能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修订版。

第五篇: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推荐)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姓名 XXX

单位XXXXXXXXXX

摘要:本文为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为一女大学生,因恋爱婚姻问题出现失眠,担心,不安全感等心理困扰,针对求助者一般资料、主诉、以及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对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从而使她解摆脱了心理上困扰,收到了满意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张敏(化名),女,22岁,大二学生。|山东省某市人,学习成绩中等。家有一哥哥,在外地上班。母亲去世,父亲在农村务农,经济状态一般,联系方式:139********。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 以“失眠、焦虑、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下降”一个月为主诉首次求助。

个人陈述: 一个月前,因男朋友出国,日夜思念,并对两个人的关系发展担忧,担心两人因经常不见面产生隔阂,虽然每天电话或网络聊天仍不能心中的焦虑和寂寞,从而出现担心,怕失去现在的男朋友,失眠,白天精神不好,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

三、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时,精神状态较差,思维正常,年貌相付,回答切题,无异常行为,有自知力,对自己的状况有客观的评价,主动求助,资料真实可信。

求助者自幼生长在农村,性格内向,懦弱,心地善良。上有一哥哥,父亲重男轻女,只重视她哥哥的学习,对她的期望就是“女孩子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上再好的学也没用”,高上毕业她考上了大专,本想复读,被父亲拒绝了,只得上了专科,为此她总是有些不甘心,心中也对父亲产生了不満。后经自已努力,参加专升本考试,考上本科,现在某大学就读。

两年前她认识了第一个男朋友,两人关系一般,后因对方另寻新欢而分手。在谈第二个男朋友时,双方都很满意,两人关系亲密,当得知她是乙肝携带者时,男朋友也离她而去。虽然她想极力挽回,但男方终无积极的回应,为之她很失落,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与第三个男朋友认识是在三个月前,男朋友因年龄比她大,提出结婚,可她以认识时间短为由拒绝了。一个月前男朋友出国,从此她出现了担心,怕男朋友因此离开她,所以安全感降低。最近又要考试,也有压力,所以晚上一上床就思念男朋友,越想又越不放心,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白天精神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担心焦虑,不想到人多的埸合,因此到中心求助。

发病来饮食无异常,大小便正常,注意力下降。

平素体健,否认患重大疾病史及家族性遗传病史。

四、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根据郭念峰的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个性相对稳定,无幻觉、妄想,无显著的兴奋和活动异常,自知力正常,自动求助,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许友新对“内心冲突”的分类,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是由于男朋友的远离让她产主了不安全感,它属于常形,所以可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3)、根据求助者的典型症状特征,既内心痛苦的程度为中度(自己无法解除心中内心的担心,焦虑、紧张),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为轻度,时间持续不到三个月,且未泛化,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三)鉴别诊断:主要与以下几种病症相鉴别:

(1)与重型精神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重型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特征是:病程持续三个月以上,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内心的痛苦程度为中度,且末泛化,所以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神经衰弱相鉴别: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过度紧张,而该求助者不具备以上典型症状,因此可排除神经衰弱。

五、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女,23岁。拔除器质性病变。

2、心理因素:首先是求助者性格内向、懦弱,心地善良;其次是从小缺少父受;另外对事物的认知不合理。3社会性因素:求助者从小经历了对他来说剌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如从小父亲重男轻女、不让她复读;谈恋爱二次失败;最近的考试有圧力感,这都是造成她目前焦虑,自信心下降的因素。

六、制定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树立求助者自信心;改善睡眠状态:缓解焦虑情绪。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个性,增强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人际沟通模式,培养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以上目标具备有效性的七因素,且有心理测量结果作为评估的依据。

七、制定咨询方案

(一)咨询的具体方法和原理具体方法:针对该求助者的问题特征采用合理情绪治疗方法。

2理论依据: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又叫理性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挨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件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治疗原理:用这种方法是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的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案例正是因为男友的离开和学习上的考试压力,产生了情绪上的问题和困扰,(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对咨询方案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2)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 应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情况提前告知。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选择合适的求助者;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相关资料;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提出转介或中断咨询。

(2)义务: 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相关证件;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情况提前告知。

3、次数与时间安排:每周一次,一次一个小时。

4、咨询的费用:每次80元

八、咨询过程:咨询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分六次咨询,过程附后):

第一阶段:主要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第一次咨询咨询记录:2008年6月10号

咨询师:你好,我是这里的咨询师,请问我能给你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最近睡觉不好,早醒,本来中午还可以睡一会,现在中午也睡不着了。

咨询师:有什么原因影响到你的睡眠了?

求助者:我觉得可能是这一段时间心情不太好,烦燥,担心,晚上睡觉不好,白天感觉到“心好累”。咨询师:你说的“心累”是什么感觉?

求助者:就是内心很矛盾,没有安全感,特别是男朋友出国这一个月来,我总是担心,心里不踏实,晚上总会想起他,并对两个人的关系发展担忧,虽然每天可以电话联系或网络聊天,可总觉得有距离,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心里想和他和好,嘴里总是说:好和好散算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早早就醒来了 咨询师:以前有个过类似的现象吗?

求助者:有过,可没有这次严重,也没有这次持续时间这么长。

咨询师:你认为你的情绪和你男朋友出国有关系吗?

求助者:我想主要是这方面的因素,还有就是最近要考试,我也感到有压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怕考试考不好,心里也不踏实。

咨询师:就是说你男朋友出国,你心是不踏实,因此影响到你的睡眠?

求助者:是的,我现在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睡眠问题。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无精无精打采,请你一定帮帮我!

咨询师:男朋友出国是好事,为什么就让你睡不好呢?

求助者:我怕他变心,男人都靠不住,说变就变了。

咨询师:哦,你是说男人都靠不住,容易变心,你也是怕你的男朋友变心,所以让你心里不踏实,晚上睡觉不好,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好,今天我们就谈到这,下次咱们接着这个问题聊,好吗?

第二阶段:心理咨询阶段: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解除求助者紧张焦虑情绪,其具体的步骤有:(1)心理诊断阶段;(2)领悟阶段(3)修通阶段(4)再教育阶段,第二、三次咨询记录:2008年6月17号到25号

咨询师:你好,请坐,我们接着上次的问题继续讨论。上次你谈到你的男朋友出国,你为此感到担心,因为你觉得“男人是容易变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求助者:我以前谈过两个男朋友,他们都是说变就变,你让我怎么相信男人呢?

咨询师:我很理解你的心情,那么你能谈谈你以前的男朋友吗?

求助者:第一个男朋友是我高中的同学,我们谈了已经5年了,直到三年前,他因为另寻新欢,把我给甩了,我就不明白,人怎么都这样!

咨询师:哦,当时你一定很生气,是吧?

求助者:是的,这事慢慢就过去了,我也就淡忘了,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二个男朋友,这个男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又很谈得来,对我也不错,当时我想这辈子跟定他了,所以就以身相许了,后来,他父母发现我是乙肝携带者,就坚决反对我们再继续来住,他就听他父母的话,从此对我避而远之,虽然我多次打电话表示想挽回,但他始终不做积极回应(说到这里求助者眼睛已经湿润了)。

咨询师:(递过纸巾)看得出这件事对你伤害挺大的。你为他付出了那么多,最终却没有得到回报,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求助者:当时我都快疯了,打电话骂他“没良心”,可不管我怎么解释和哀求,都不能打动他,他就是不肯再见我,为此我痛苦不堪,好几天睡不好,做恶梦,心情到了最低谷

咨询师:两次恋爱失败,让你得出“男人都是靠不住的”所以你觉得你现在的男朋友也有可能变心,对吧? 求助者:就是,我现在都不敢相依男人说的话了。

咨询师:心理学有一种理论叫合理情绪疗法,它认为,使人们难过或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件本身无所谓对错,关健看你怎么应对。这话可能你一下接受不了,你回去好好琢磨。等下次我们再讨论,今天就到这里。好吧?

求助者:好吧,再见!

第四、五次咨询记录:2008年7月2号到10号

咨询师:上次谈到你说男人都是善变的,是不可靠的,是吧?

求助者:是的,咨询师:是不是说所有的男人都是不可靠的?

求助者:好象也不能这么说,好男人还是有的。

咨询师:那么你认为你的男朋友出是好事呢还是坏事?

求助者:应该是好事吧。

咨询师:他出国已经一个多月了,你们的关系怎么样呢?

求助者:还和在国内一样,每天发个信息,定时在网上聊天,没发现他有变心的意思。

咨询师: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因出国而嫌弃你,或者疏远你,对吧?

求助者:对

咨询师:那你现在的担心是不是也没有必要呢?

求助者:听你这么一说,好象也没必要了/

咨询师:其实对一件事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就象你朋友出国。这本来是多少人羡慕的事,可你却因此苦恼担心,如果是我的爱人能出国,我做梦都会笑醒,真的,何况他天天给你发信息,问候你,关心你,你不认为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吗?

求助者:我同学也有好多人是这么说的,你这么一说,我就感觉心里轻松多了,真的很谢谢你,咨询师:应该感谢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其实你所谓的“男人都是不可靠的”这句话本身都有片面性,有的事情的发生,也有它的必然性,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这样的观点也许对你以后认识问题或处理问题都有借鉴。相信你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帮助求助者巩固咨询效果,并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第六次咨询记录:2008年7月17号到25号

咨询师:今天看起来神清气爽,面色红润。衣着也比以前讲究了,这样就显得更漂亮了。

求助者:是的,自从上次咨询之后,我感觉心情很轻松,睡眠已经完全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和规律。咨询师:和男朋友的关系怎么样:

求助者:现在每天打一个电话,约好定时在网上见面聊天,不再有那么多的牵挂和担心了。

咨询师:学习情况怎么样?

求助者:能正常上课,再多的考试也不会感到有压力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我感到非常满意。咨询师:与同学的关系也可以吧?

求助者:与同学相处很好,最近经常和同学出去逛公园,打球,有时还练瑜珈。

咨询师:不错,看来你的进步很大。我为你能走出心理困惑高兴,希望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开心,求助者:我现在有一种感觉,就是再也不怕有什么心理困惑了。因为我一想到有姚老师可以随时帮助。心里就踏实多了。

咨询师:谢谢你的信任,不过,我的建议是:自己的问题最好要自己解决,这样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咨询师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最终是要达么“助人自助”的目的。

求助者:好的,我会记着你的话的,非常感谢你!

一个月后电话追访,来电称,最近三天遇到问题有点多,出现了心烦,多虑,但自己能很快能走出心理困扰,用合理化的认知方式去接纳,去化解,谢谢老师的关心!

九、咨询效果的评价

1、求助者自己的评价:心烦焦虑情绪好转,睡眠质量改善,提高了自信心。

2、咨询师的评价:求助者情绪与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善,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并做出了有效的行为;焦虑情绪缓解,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同学的评价:求助者自信心提高,与同学的主动性交往增多。

4、社会功能评定:注意力较前集中,学习积极性提高;

十、总结:

在本案例中,咨询员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较全面地分析了求助者的情况,针对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应用合理情绪疗法消除了求助者不良情绪,取得了满意的咨询效果。需要改进的是:在咨询过程中,不能采用单一的咨询方法,要多种技术并用,才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下载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例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例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 职业(工种):心理咨询师 题 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码:********** 等 级:二级 日 期:2010年10月27日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最终版]

    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刘xx 摘要:求助者冯某某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一个多月前因为期中考试的英语考试不及格,之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下,失......

    初中生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

    初中生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 案例报告 侯海莉 焦作市三十三中学 摘要: 本案例是一例初中三年级女生由于学习问题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报告。该求助者自小成绩优异,未......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03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学生张某因为高三升学压力大、信心不足而生退学想法,家长又不同意,心理焦虑,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心理咨询师经过和张某深入沟通,搜集......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作者:王济发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1期 摘 要:本文是一例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一名因人际交往障碍欲退学......

    治疗钻井人员心理问题工作总结

    井下工作人员因为长期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工作,部分员工在心里上对黑暗环境产生了恐惧感,并有部分人员患上了焦虑症、抑郁症,目前这样的情况的越来严重,为了更好的让一线工作人员......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五篇范文)

    “我要做个美丽女孩” --八年级女孩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咨询师简介:王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案例摘要: 张某,女,14岁,八年级学生,因不满意心脏手术后胸口留有疤痕,担心变丑和......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5篇)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是针对一名大三学生由于担心即将到来的国家二级计算机考试而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的案例报告。本案例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