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油田以信息化推动大油气田建设
新疆油田以信息化推动大油气田建设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江书程 刘宪广)井场进微机,运筹千里外。距离新疆油田克拉玛依基地250多公里,位于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陆梁油田作业区的发现井——陆9井的生产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不间断地实时传送到克拉玛依基地的新疆油田公司中心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掌控着全油田13万平方公里油区3万多口生产井动态数据。通过数字信息系统,整个新疆油田公司都被“装”进了计算机。
“信息化的最大好处,就是有利于提高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陆梁油田作业区副总地质师石国新解释说。陆梁油田作业区是新疆油田最大的原油生产单位,也是我国陆上为数不多的百万吨级整装沙漠油田。陆梁采油厂创造了一系列纪录:200名采油工管理1000口生产井,每年生产原油200万吨以上,并且在这个水平上稳产了3年以上;油田综合递减控制在5%以内,为国内先进水平。
除了陆梁油田外,石西、彩南等油田作业区也实现了数字化。新疆油田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全面数字化油田。此前基本靠人工现场抄表、回来录入、出报表的半自动化模式,随着数字化建设的完成成为过去。如今,不但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传输、查询和管理,而且可以随时查询历史数据,对油井、站库、长输管线等都采用自动化设备监控。数据实时集成到系统中,领导可以随时上网查看,给前方下达命令。
所谓“数字化油田”,就是通过各种数据集成,把实体油田放到计算机和网络上,整个油田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据完整呈现出来。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国产大型计算机落户,90年代初开始开展大规模数据采集整理工作,到2000年正式提出“数字化油田”标准,新疆油田一直领跑国内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潮流,每年10%的科研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这个油田实现“三步走”的数字化目标,即档案资料桌面化、业务工作桌面化、新疆油田桌面化,信息系统应用覆盖油田勘探开发各个方面。
新疆油田是新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也是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油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开发和管理的油气田遍布13万平方公里的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各油气田与总部、各油气田之间的距离大都超出上百公里,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得信息传输难度加大。早在1993年,新疆油田信息化工作就开始起步,将油田生产的动静态数据整理入库。这是业内闻名的“数字油田”雏形,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中首屈一指。
新疆油田去年生产原油1220.7万吨,连续28年稳定增长,生产天然气34.2亿立方米,增幅为历史之最。去年新探明天然气1348亿立方米,超过前50年之和。在取得这些成果期间,工作量翻了好几番,但研究和管理人员并没有增加,这都归功于借助信息化的力量。
目前,新疆油田数字化建设已经进入更高阶段。今年是向智能化油田过渡的关键一年,打造智能化油田也是新疆油田公司未来5到10年的主要任务。新疆油田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数字化是以数据为目的,以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而智能化油田则是利用各种业务模型,包括知识库、专家库等,对生产和决策作出智能辅助,真正用计算机管理油田。业务模型就是其核心所在。
今后,在哪儿打井、打多深、打几口,等等,这些生产决策上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来完成。这就是智能化的优势。“数据就是油田的生命。”走在信息化最前沿的陆梁油田作业区经理霍进说。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陈新发认为,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油田的现代化。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新疆油田这些年员工增加不多,油气产量却不断攀升,原油产量连续28年箭头向上,成为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气田,“数字化油田”功不可没。
第二篇: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解读
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解读
今年1月,西部最偏远的老油田——新疆油田在中国石油各油田中率先全面建成数字油田,并向智能化迈进。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第一套国产大型计算机落户新疆油田。到如今,这个老油田已被“装”进了计算机里。推动这种新与旧快速而巨大变化的力量是什么?
超前的意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种思虑就萦绕在新疆油田主要领导脑际:一个已勘探开发了40多年的老油田,如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诸如勘探开发难度加大、老区开采成本高、油田分布广且战线长、人才资源紧张等等?油田发展到底该走什么样的新路?
“信息化是最先进的生产力,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油田的现代化。”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陈新发说:“要在高起点上实现传统石油工业跨越式发展,只能依靠信息化的推动力。我们要通过信息化,加快新疆油田发展。”
意识决定行动。2001年,一项决策大胆出台。时任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的王宜林提出,将信息工作纳入油田生产管理系列,将信息化建设放到和勘探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
“信息化建设越快越好,早建设早受益”,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从完善数据开始,新疆油田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整理。从1993年开始,油田将从1941年开始的所有生产数据采集整理入库,数百名专职人员前后耗时近10年。到2007年,新疆油田完成所有历史生产数据入库工作,建立了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在中国石油油田企业内率先实现了勘探、开发数据的一体化整合,率先实现了油田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主要数据正常入库。
“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的超前意识还体现在,把信息化建设定位为油田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当成一个项目。”新疆油田数据中心网络总工程师陈仕意说:“新疆油田按10年计划把实现数字油田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大工程。”
目标既定后,2001年,新疆油田规划了信息化建设“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在2002年实现“档案资料桌面化”;第二步是在2003年实现“业务工作桌面化”;第三步是2005年初步实现“新疆油田桌面化”,将现实油田放在计算机上管理和决策。
2006年初到2010年,新疆油田全面建成数字油田的目标应运而生。
科学的管理
只要你有权限,就可以获取数据库中任何数据。许多兄弟油田的信息技术人员在参观了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后,如此感慨:“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最大的特点或许不在于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系统有多先进,最让人羡慕的是,实现了整个油田的数据共享。”
新疆油田数据中心副主任陈国朗对此颇感欣慰,“这归功于管理体系首先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分工,实现了建设的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信息孤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疆油田在确立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同时,就开始探索如何建立保障信息化建设快速有效进行的支撑体系。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实践,一个集决策、管理、执行和支持于一体的完整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浮出水面,形成了油田公司
领导决策、机关处室管理、数据中心建设、二级单位应用、专家组和IT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格局。整个体系自上而下分为三层,各层任务清晰、分工明确,使信息化建设在管理体系上变得通畅。
国内有关专家对此翘起了拇指:新疆油田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国内信息化管理上是一个创新。
这套体系建立的应用,将数据原点、信息研发、运行支持和应用反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了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由此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由科研项目向工业化生产的根本性转变。
在新疆油田,各个业务部门只是提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由数据中心统一来负责完成,统一规划得到贯彻执行,成功化解了“信息孤岛”之困。
国内不少企业在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是聘请外部的IT公司来完成,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是,系统建成后升级换代难,维护难,如果外部的信息公司撤走或者倒闭,整个系统就会瘫痪,因此也有人如此形容:系统建成之日,就是死亡之时。正是看到了这个弊端,新疆油田整合了人才资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支撑。
从1998年起,新疆油田就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IT公司,到2006年,已经形成一个拥有200名专业技术人员的IT公司。
长远的规划
如何确保油田信息化应用建设和能够长远、稳定进行下去,新疆油田确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指导原则。新疆油田首先从现实需求和今后的发展出发,本着“有什么数据就采集什么数据”的原则,对原集团公司的勘探开发数据标准进行了大量的扩充和完善。2001年,新疆油田开始了“勘探开发数据必须实施一体化”的起步工作。一体化必须对原先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重新整合,整合就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数据模式。2003年,新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标准体系经过“十月怀胎”艰辛问世。统一数据标准是数据共享的基本条件,统一标准为信息化发展铺平了道路。软件开发能不能也像车间生产一样有条生产线?在1997年,当这在软件业界都还是一个梦想时,新疆油田就踏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1999年,这个梦想在新疆油田变成了现实——油田信息平台雏形建立。创新演绎神奇: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中,里面存储许许多多的功能组件,这些组件相当于一个设备的零部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组装成一个软件,既可实现供需双方的及时交流,之后还可以不断完善,实现了“小作坊”到“工业流水线”的革命。创新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过去,技术人员开发一个软件一般需要一年时间,现在软件变成了定制,周期一般只要3-6个月,最快时只需1个半月时间。过去开发的软件成功率只有30%,而现在达到90%以上,同时软件的规范性也大大增强。2007年新疆油田实现了全部油田91个信息系统的横向集成,系统集成后,如同一个“魔方”,可以把以前的任何功能项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软件系统。从刀耕火种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社会,这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轨迹,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变奏曲。新疆油田是中国石油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并取得重要成果的一个缩影。
第三篇:全面推广标准化设计工作 实现又好又快建设大油气田(模版)
全面推广标准化设计工作 实现又好又快建设大油气田
---------股份公司精细管理经验宣讲团报告之三
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祎
近年来,长庆油田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把鄂尔多斯盆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2015年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发展目标,通过科学实践,探索形成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以下简称“四化”)的管理模式。
以标准化设计为核心的四化管理模式,适应了“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大幅度提高了产能建设效率,积累了规模有效快速开发“三低”油气田的宝贵经验,为实现低渗透油气田的效益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成功范例。
一、推行四化管理模式的背景
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集团公司提出“效益开发,战略产出”的总体部署和“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的战略。长庆油田在低油价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深化改革,找到了实现“三低”油气藏规模有效开发的综合解决方案, 2003年油气当量实现1000万吨,2007年突破2000万吨,2009年油气当量一举跨越3000万吨,成为我国近年来陆上油气储量、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油田。在此形势下,集团公司支持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
(一)资源潜力大,工作区域分散
鄂尔多斯盆地东起吕梁山,西抵贺兰山,南到秦岭北坡,北达阴山南麓,盆地面积37×104km2,横跨陕甘宁蒙晋5省(区)。工作区域分散,自然条件艰苦, 社会依托条件差。石油总资源量:85.88×108t,探明储量:21.45×108t,探明率25%;天然气总资源量:10.7×1012m3,探明储量:3.27×1012m3,探明率30.5%,勘探潜力较大。
(二)单井产量低,投资控制难度逐渐加大
长庆油田上产的主力是超低渗油藏和苏里格气田,单井产量低,油井日均产量2-3t,气井日均产量1-1.5×104m3,单位产能井数多;油田开发目的层由侏罗系转到三叠系,井深由2001年的1622米增加到2009年的2199米;万吨产建钻井进尺由1.26万米增加到2.9万米;建设物资材料价格刚性上涨,环保费用大幅增长。
(三)开发建设工作量大,建设节奏快
按照5000万吨发展规划,2008年~2015年间,平均每年建设原油产能近400×104t,建设天然气产能近50×108m3;年均钻井8000多口、进尺1800多万米;产能建设从开发部署到投产运行只有一年时间,地面建设的工程量相对集中,有效建设周期短,且需保证一定的新井生产时率。
(四)油气田管理难度大,安全环保压力大
油气产量实现翻番、管理区域不断扩大;用工总量严格控制在7万人以内,生产管理难度日益增加;产建区多位于环境敏感区,生态脆弱,安全环保压力大。
面对繁重的工程建设任务和大油田管理的要求,必须要探索一套全新的设计理念、超常规的工程建设方法、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创新四化管理模式,以标准化设计为抓手,推动“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建立现代化油公司管理体系;实施低成本的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低成本、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透油藏已经成为油气田快速上产的现实方向;用勘探开发一体化有效解决储量接替问题,实现增储上产。
二、四化管理模式内涵和做法
长庆油田在市场竞争机制中,按照大规模建设、大油田管理和低成本开发战略的要求,逐步探索形成了以“标准化设计”为核心的“四化”管理模式。长庆油田“四化”管理模式包括“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四方面的内容,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深化改革的有机结合,促进了长庆油田规模有效快速发展。
(一)“四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标准化设计是根据井站的功能和流程,设计一套通用的、标准的、相对稳定的、符合油气田开发的、地面建设可操作的指导性文件。长庆油田标准化设计是将“统一、简化、协调、最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应用于地面工程设计和建设中,统一油气田开发工艺、流程,统一井站建设,使地面工程按照“预制”、“组装”、“复制”的模式建设,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建设效率。标准化设计是设计理念的创新,是工艺技术、建设模式、科学管理的集成创新。
模块化建设是以场站的标准化设计文件为基础,以功能区模块为生产单元,在工厂内完成模块预制,最后将预制模块、设备在建设现场进行组合装配的场站建设过程。
数字化管理是以生产过程监控为主,完成数据采集、动态分析,实现电子巡井,通过公司层面的运行指挥系统、油(气)藏经营管理为核心功能的决策系统、以前端生产管理为主的生产管理系统来实现全油田的数字化生产管理。
市场化运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手段,坚持主体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从队伍引进、风险防范、质量控制、市场监管等关键环节加强管理,培育健康高效的油气田建设市场。
标准化设计是实施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基础,逐步扩展为“四化”管理模式;同时,标准化设计又推动了标准化建设体系、标准化作业程序、标准化流程管理等创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为市场化运作搭建了良好平台,也为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和规范的生产作业模式,对标准化建设的井、站为重点的生产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是工业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矩阵化转变。
(二)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的形成。2005年苏里格5+1合作开发,为规范各合作方的建设理念和建设行为,初步探索形成了苏里格气田标准化设计基本思路;2006年按照“六统一”的做法,形成了覆盖油气田中小型站场的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设计文件;2008年根据股份公司标准化设计现场会的要求,拓展了标准化设计范围,由井、站标准化设计向大型场站标准化设计延伸。形成了完整的标准化建设体系。
标准化设计的原则。突出共性:场站规模、平面布局、工艺流程优先强调共性。标准统一:统一工艺流程、统一建设标准。经济适用:坚持“安全、适用、经济、先进”的原则,应用成熟的工艺技术。安全人本:充分体现“安全、环保、节能、人本”的设计理念。系列完善:推行场站设计系列化,模块的系列化,设备材料选型系列化。持续优化: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技术进步和实际需要,定期完善。
标准化设计的主要做法。首先,统一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的统一是“标准化设计”的基础。在标准化设计中,坚持“安全、适用、经济、先进”的指导思想,在地面工艺优化简化的基础上,统一系统布局和生产工艺,推广应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其次,统一平面布局。站场平面布局遵循“工艺流程顺畅、站场布局安全、管理维护方便、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对井、站布局进行统一规划,使相同功能的工艺装置区大小、方位统一,达到标准化设计的目的。再次,统一模块划分。模块化是应对规模化和多样性挑战的最佳选择,它的优点在于模块分解的独立性、模块组合的系统性和模块接口标准化。在标准化设计中引入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复杂场站的标准化设计,提高了设计对滚动开发的应变能力,促进了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造价和规模化采购,保证大规模的建设。再次,统一设备选型。设备定型化一是优先采用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维护方便的设备,优选应用成熟的工艺设备;二是标准设备的功能和结构标准化,非标设备外形尺寸和接口方位定型化;三是设备的连接方式和执行标准统一,便于替换和维修。实现设备统一标准、统一外形尺寸、统一技术参数。再次,统一配管设计。一是所有管阀配件及设备接口采用统一标准体系,形成了标准化配管数据库。二是用三维配管设计替代二维平面设计,提高了设计准确性,提高了设计效率。再次,统一建设标准。充分考虑现场管理、生产、生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统一了自控、通信、道路、井站标识等配套标准。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设计理念,严格执行现行的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政策,统一井场泥浆池无害化处理、植被恢复、道路绿化、施工道路建设标准。
标准化设计应用情况。目前油田已经完成井场、增压点、接转站、注水站、供水站、井区部等27种站场标准化设计;气田已经完成14个系列不同规模场站标准化图纸设计工作。截至2009年,标准化设计累计在苏里格气田约50座站场、1500口井以及第二、第三天然气处理厂的建设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气田中小型站场标准化设计覆盖率达到了100%;累计在油田约90座站场、140座增压点、1700座井场以及32座井区部推广了标准化设计,油田中小型站场标准化设计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三)模块化建设
模块化建设主要包括“组件工厂预制、工序流水作业、过程程序控制、模块成品出厂、现场组件安装、施工管理可控”等六个方面内容。
组件工厂预制。建立模块化预制工厂,按照标准化设计划分预制模块,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工厂作业,工艺模块预制采用橇装化、预制化、组装化相结合的方式。工序流水作业。按照施工工艺合理组配流水资源,实现工序衔接,流向顺畅,操作简捷。过程程序控制。编制程序化过程控制文件,健全组织机构,做到职责明晰、流程顺畅、操作规范、标准统一、标识统一。模块成品出厂。组件装配成便于运输的最大模块出厂,转运方便,系列化产品,互换性强。现场组件安装。模块在现场以插件形式安装,现场作业量小,适应快速建站需要,便于维抢修。施工管理可控。统一数据模型,整合项目管理系统,满足施工过程数据的可追溯性及标准规范要求。
(四)数字化管理
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是标准化设计工作的延伸,以实现标准化建设的井、站、管线等基本生产单元的过程管理为重心,重点面向生产前端,按照“五统一、三结合、一转变”的思路进行建设。
五统一:统一标准 统一技术 统一平台 统一设备 统一管理
三结合:与岗位相结合 与生产相结合 与安全相结合一转变:转变思维方式
(五)市场化运作
长庆市场化的进程伴随着油田发展面临的两次大的机遇,一是苏里格气田开发开启市场化之门;二是超低渗油藏开发全面推动市场化进程。
市场化运作的主要做法。一是培育市场主体 与川庆钻探、长城钻探、中油测井、东方物探、中油运输等兄弟单位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树立“凡是市场能够做得好的业务就放手交给市场”的理念,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平等竞争的市场格局;二是强化市场管理 严格施工队伍资质审查,严格准入管理,构建公开、公平、透明的招投标平台。建立施工队伍业绩档案,择优录用施工队伍;三是完善市场标准 形成了油田建设统一的市场标准,为引入市场力量进行大规模建设、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铺平了道路;四是创新合作模式 发挥川庆、长城、渤海三个钻探公司专业化管理和主体优势,形成了发展主导、利益协调、双赢互利的市场化运作新格局。
三、实施效果和启示。
适应了大规模建产和滚动开发的需要,提高了建设速度与质量;投资、综合成本和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促进技术创新,为油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满足了大油田管理的需要;油田效益持续增长,发展效率进一步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引导长庆油田大发展的根本保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低渗透油气田规模有效开发的必由之路;标准化、模块化、市场化能够驾驭油田大规模建设的局面;数字化管理是推动油田传统生产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
结束语
多年来,长庆油田面对“三低”油气藏,认真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延安精神,着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低渗油气田高效开发的有效方式,推动油田管理向现代化转型。在鄂尔多斯盆地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了3000万吨大油气田,展望5000万吨目标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将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行四化管理模式,持续推进低渗油气田开发,为长庆油田分公司又好又快建设大油气田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
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 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任务。而信息化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江西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江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两大战略性趋势:一是主要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引发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文明,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乃至价值观念。二是主要从资源和环境角度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以往发展过程与行为后果的冷静反思,体现了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与目标模式的理智抉择。
一、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多集中于传统意义上人口、资源与环境,沿袭物质能量的条件和方法。在信息时代,信息革命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信息化有效减低资源、能源消耗,减轻物流、人流负担,具有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先进的智能工具,提高物质能量开发利用水平,开发新资源,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社会效率,减低环境污染,使许多悲观难题迎刃而解。因此,信息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级阶段。
以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为标志的信息化道路,通过高质量信息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介入,在提高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能力的同时,保持改善生存环境,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信息化程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江西信息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缺乏整体规划的宏观调控,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脱离社会经济基础盲目追求高速化倾向;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硬轻软,开发利用能力薄弱,忽视信息化空间布局,导致信息化发展失衡,整体效益低下;由于处于信息化初期,较少考虑信息化本身产生社会危机和环境问题,缺乏超前意识和预防措施,存在传统工业悲剧在信息社会重演的可能。因而,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江西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首要原则,采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方法指导信息化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前沿,教育信息化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教育信息化的使命和作用,及时进行观念的更新和策略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帮助江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以江西高校教育信息化为例来探讨江西信息化建设。
二、江西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以教育信息化为例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
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回首过去的几年,江西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是基本延续着信息化建设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这主要体现在:
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错位,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畸形,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资源与人才培养仍然是普遍现象;
2.教育信息化无用论甚嚣尘上,其应用仍然主要停留在信息技术课、应付学校等级评比检查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等都没产生本质性、大面积的影响,缺乏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和动力;
3.教育信息系统无法实现进化式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大量资金的浪费状况之中;
4.各种教育信息系统由于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不够,系统之间彼此隔离,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不能进行互联互通,导致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5.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一直以来都在已有的教育体制、组织结构下进行,只做局部优化,但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必然要求教学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实现优化和变革,要求在更大的组织范围内产生影响,然而一旦触及固有的组织关系、结构就会遇到无法想象的阻力,信息化的相关改革便往往不了了之。
这种教育信息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使江西信息化建设步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三、走出江西信息化发展的困境
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一个行业的成熟,绝不仅仅是满足当前浅层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应用创新,推动行业业务模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更高效率地运转。假设微机行业只停留在最初做一些简单计算的层面上,没有后来的电子办公、大容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多媒体娱乐、网络应用等推动行业发展的革命性应用,那就不会有现在的PC产业。教育信息化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只有能够真正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和管理的变革,真正推动管理与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提高,才会有持续的需求。教育信息化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认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的意识,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在技术层面,忽视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技术与教育实践互相脱节,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没有形成;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长期规划,过于关注短期效应而忽视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进行思考,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
我们把“信息生态”这个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比喻式概念迁移到了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借用其生态观和系统观,构建了学校信息生态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认为,通过对教育信息生态内涵的解析,有助于启发解决江西高校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新思路。
1.对教育信息化工程进行系统化规划。学校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包含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社会监督等多个角色组成的人的网络,也包含由学校周边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课室环境、办公环境等组成的物质环境网络,还包含由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组成的实践网络。那么教育信息化要对该生态系统产生持续的影响,需要考虑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系统的角
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协调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机构变革、标准架构、应用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并要把关注点从技术、硬件环境转移到人及其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从而使教育信息化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
从系统观点出发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的变革问题。“重硬轻软”的现象会阻碍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发展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何该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硬件方面的投资效果往往最显著、快捷,而软件、应用、培训等的投资则往往见效较慢且不易评估效果。如果不以系统观点对教育信息化进行长期的规划,仅从短期效果来衡量,则很难真正改变教育信息化投资“重硬轻软”的现象,很难为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技术培训、运营服务、标准研究等投入充足的资金。在系统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物质环境网络、实践网络产生变化,人的网络也必须改变。因此,实现组织机构的变革将不再是一件难上加难而又无法预料的事情了。可以通过硬件环境建设、核心示范性科研项目启动去带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初步组织变化,在示范性项目中逐渐促进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更广范围内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最终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2.教育信息化要真正以“人”为本。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人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系统的“关键性物种”,而人的发展则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信息环境下,如何使用技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是否能恰当地使用甚至判断技术运用能否对教学的效果带来影响等的决定因素都是教师。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决定了这个系统是否是一个动态、开放、多样的系统,决定了“技术”能在该系统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决定了这个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将能如何实现。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先进的技术不是主角,主角应该是有开放教育理念的教学人员。
3.促进技术在教育中的“消融”。教育信息生态强调“多样性”和“情境性”。也就是说,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多样的群体元素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普通传统教室,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络教学资源和粉笔黑板,网络社区和真实的班级社会并存,这些不同的角色和群体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生态学中所说的“栖息地”,多种角色和群体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彼此不断调整和适应。同时每一个群体角色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情境,从教育信息生态“多样性”和“情境性”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诸如“教育信息化是否就是要用电子文稿代替粉笔黑板、是否就是要用网络代替教师”的质疑——教育信息化并不意味着技术万能,并不是要完全颠覆传统学校,也不是要追求最新最好的技术,合适的、恰当的、能促进教育信息生态核心价值实现的技术才是最好的。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对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提出“让技术回归教育的幕后”,“影
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4.适应教育信息系统动态进化与互联。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它的动态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内部都努力保持平衡。但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又必然处在不断的动态演化中,它允许新事物的进入,在与系统内部原有元素互相适应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毕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要实现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就需要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阶段性发展模式:在较小的成本下实现软件的升级;在不同的教育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强调以服务为基本粒度的、功能之间松散耦合、新的系统架构方便低成本的软件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并在监管机构、标准研究专家、从业人员、产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保证各种教育系统采用的通讯数据格式符合统一标准、通讯方法与平台无关、通讯机制足够简单安全,从而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的整体聚合,推进管理与教学的整体优化。
5.突破体制制约,实现学校组织结构优化。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的应用,会触动现有教育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必然要求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通过促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来逐步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实质仍然是“教育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信息化”上做文章,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同体制、制度、应用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的问题。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现代教育管理,还必须要有管理理念、技术规范、基础数据库、安全体系、人员和制度的突破,要处理好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流程调整、利益格局调整所带来的与现行体系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江西要构建一个健康的教育信息化市场,首先就需要打破目前教育信息化采购与使用分离的现象,要让教学实践的使用者直接参与采购选择,这样才能促使教育信息化的从业企业追踪一线教学,能在开发的产品上实现“以应用为本”;其次,教育信息化市场要真正实现以“市场为主”而非行政力量的参与干涉,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广泛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形成企业之间互相合作的产业链,打造大型诚信的教育信息化企业。
江西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涉及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各种因素,含义远超越发展信息产业本身,因此必须从社会全局高度统筹规划、逐步实施,采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方法,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协调多方关系,注重整体功能,宏观调控,合理布局,加强信息化质量潜力的建设,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启贵,李建阳.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余胜泉,马宁.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J].中国电算化教育,2005,(11).
第五篇:新疆油田信息化工作受自治区表彰
新疆油田信息化工作受自治区表彰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宋鹏)新疆油田公司等7家单位不久前荣获了“20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近几年来,新疆油田公司紧紧围绕建设“数字新疆油田”的目标,按照标准全覆盖、流程全建立、职责全落实、人员全到位、系统全舒畅、硬件全配齐的“六全”要求,全面落实“数据正常化”各项工作部署,完成了开发测井、地面工程等历史数据建设、勘探开发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数据库一体化整合,实现了生产数据共享。勘探科研协同工作环境、开发协同工作环境相继投产运行。油田空间数字平台等两项软件成果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证书。油田公司重点抓好生产指挥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升级、ERP系统开发三大系统建设以及油藏描述成果数据入库、查询一体化管理与应用的技术攻关,成绩显著。
[业务研讨]:供应商管理的“三个不能少”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供应保障是企业实现安全平稳生产的重要环节。供应商是物资装备的提供者,是物资装备产品质量的源头。因此,供应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核心。
如何实现供应商管理的科学、有序、高效,是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命题。多年来,中国石油的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始终不懈地探索,建立起完整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和严格的管理规范,从过去的电子商务部到现在的物资采购管理部,供应商管理始终是管理工作的核心。
供应商的选择、准入和监督是供应商管理的完整链条和逻辑顺序,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没有一个充分的展示平台,优秀的供应商就很难进入挑选者的视野,只能造成关系引荐,选择多门,从而滋生腐败;没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就不能真正保证进入中国石油采购名册的供应商都是最优秀、最有实力的;没有科学的监督机制就不能使得进入中国石油采购名册的供应商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始终以高质量及时,足量保证供应。
在供应商选择上,中国石油从200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范围的“电子商务”博览会,给所有愿意与中国石油建立商务联系的企业一个展示平台,宣传自己的产品,与中国石油各地区公司的物资采购部门负责人见面洽谈。这样的博览会既宣传了中国石油,也给供应商选择提供了一个广泛而充分的平台。
在供应商准入方面,中国石油通过“能源一号网”的会员管理,建立起严格的考查、评价、核准进入的管理制度,并通过网上采购的实际情况对各供应商进行考核,对那些不积极参与网上交易、用户评价不高、产品质量出现过投诉、售后服务不及时的供应商给予警告和清退的处罚。此外,物资采购管理部还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对采购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集体领导,一票否决,有效地保证了供应商准入的质量。
在供应商监督方面,中国石油建立起了部门协作监督和异体监督的管理模式。部门协作监督体现在网上集中采购上,物资采购部门、规划计划部门、财务资产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各地区公司物资采购部门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招标、评标、定标,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监督,保证了供应商的能力和水平。异体监督是通过总部与地区公司的“供管分离”体制的改革,在本业务领域实现管理与执行两个环节上的相互监督,从而保证供应商供应产品的质量。
供应商不强,产品不优;供应商管理不到位,物资采购就不能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要做到供应商管理的科学、有序、高效,精细选择,严格准入,有效监督一个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