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提纲(共)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提纲(供参考)
第一部分专业概况
内容要点:简要说明专业的建设概况。
1.专业开办时间与沿革;
2.专业办学规模;
3.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专业负责人情况;专业教学团队总人数,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和比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和比例;“双师型”人数及比例;兼职教师人数及专兼职教师比例等);
4.校内实验实训室数量;设备设施总价值;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情况;
5.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6.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改革的理念简介;
7.毕业生就业状况;历年毕业生的培养状况;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影响与认可度;
8.本专业的建设成果(简要说明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如在何时被评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学生获大奖与获双证书情况等)。第二部分专业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设置与定位
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培养方案设计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佐证材料:(1)专业调研报告(含课程设置依据);(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关材料(包括专业建设研讨会原始材料:会议纪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意见);(3)行业专家对专业设置或专业调整的咨询意见、座谈会或论证会相关材料;(4)专业建设规划;(5)合作企业或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建设的有关材料;(6)麦克思分析报告;(7)人才培养方案;(8)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或调整优化)说明;(9)有关“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材料;(10)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二、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1.课程体系
2.课程内容
3.主干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
4.实践教学
佐证材料:(1)课程体系设计论证(说明);(2)主干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
(3)课程标准(含实训课程);(4)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相关材料;(5)实践考核要求及标准
(6)自编的教材/讲义 ;(7)专业教材选用情况汇总表;(8)精品课程建设成果;(9)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三、师资队伍
1.专业教学团队结构
2.专业教师素质与水平
3.教学团队建设
佐证材料:(1)专业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学院系列文件);(2)团队人员信息,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情况;(3)兼职教师信息统计,荣誉、证书、上课情况一览表;
(4)专业教师科研及教改开展情况;(5)教师培训进修与各类实践锻炼情况;(6)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四、教学条件
1.教学基础设施
2.实践教学条件
3.经费投入
佐证材料:(1)校内实训基地;(2)校外实习基地;(3)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4)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5)学生实验、实训台帐记录及统计报表;(6)馆藏专业图书资料与网络信息资源;(7)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建设与使用情况;(8)近三年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含企业资助、专项经费)、实践教学经费;(9)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五、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1.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2.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改革
4.产学合作项目与服务社会能力
5.教研教改成果
佐证材料:(1)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专职学生管理人员;(2)教师教学档案;(3)教学运行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4)产学合作协议、校企合作进行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相关材料;(5)校企人员互聘协议、证书;(6)实践教学与专业顶岗实习一览表;(7)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成果资料(包括课题立项及结题情况、教师获奖情况、典型经验材料与总结材料);
(8)教研室在教学改革方面的集体备课情况(含教研室教学活动记录)及典型教学设计
(9)课业评价改革措施与执行情况;(10)学分制改革材料;(11)技能鉴定站(所)运行情况
(12)教师技术服务情况与社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13)专业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与发表论文情况
(14)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1.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
2.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改革措施与成效
3.就业保障与就业质量
4.学生满意度
5.社会声誉
佐证材料:(1)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英语证书获证率;各类技能竞赛获奖情况;(2)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与成效;(3)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成果;(4)本系(专业)创业创新教育成效;(5)新生录取报到相关材料;(6)就业指导机构与相关制度、措施;(7)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就业率与就业质量);;(8)毕业生满意度及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评价的调查情况;(9)企业捐助或企业奖学金与冠名班(订单班)的相关资料;(10)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第三部分专业特色与创新
内容说明:若是专业特色,应说明专业如何在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社会服务等方面(可以针对某些项)体现出特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著,并取得了一系列受到社会广泛公认的标志性成果。如是创新项目,应突出前瞻性和适用性,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为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取得的成果,而且在本省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效果明显。
第四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内容说明:存在问题要找准,要针对主要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整改措施具体得力。
第二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要求及团队设计工作规范要求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考核。为规范我院毕业设计工作,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环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毕业设计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毕业设计工作应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技术能力的锻炼,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院全日制各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
第二章
毕业设计组织管理工作
第四条 毕业设计工作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第五条 教务处作为学院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毕业设计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教学资源的配置,评价毕业设计工作,组织毕业设计教学研究和优秀毕业设计评选。
第六条 系部对本系部的毕业设计工作全面负责。
1.系部领导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要求,要亲自深入到教师、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并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工作。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要听取各有关教研室的工作汇报。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思想动态,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圆满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各教研室应根据本专业教学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应认真负责地安排落实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设计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动员,组织落实课题到位,审查任务书及开题报告填写情况。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对中期检查结果进行审定,组织、安排本教研室教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做好工作小结。
3.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导师均应积极配合教研室做好学生在选题、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开展研究、撰写论文、准备答辩等项工作中的思想工作,要经常通报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
第七条 毕业设计工作一般在第五学期中期(五年制高职各专业在第八学期末)开始。系部应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系部主任担任;教研室根据需要成立若干个毕业设计指导小组(一般每组5人),毕业答辩前一周,各指导小组转为答辩小组,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加答辩小组。
第八条 在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之前,系部应审查学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的资格。第九条 毕业设计工作结束后,有关教研室应及时对毕业设计工作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并报系部;各系部应在教研室工作总结基础上,综合分析毕业设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或意见,并形成工作总结报教务处。
第三章
毕业设计的选题及任务书下达
第十条 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前提,课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综合的训练。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促进产学研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课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任务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
4.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
5.对学生提出的选题,若符合教学要求,并有特色,经所在专业教研室主任审查后,可积极支持并给予安排。
6.课题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或课题范围过专、过窄、过宽或课题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目的的,不宜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
第十一条 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毕业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毕业设计选题、审题表》,陈述课题来源、课题简介、难易程度、任务量大小、设计要求及所具备的条件等,经所在教研室主任审定后生效。
毕业设计所选题目中,如果同一项课题需由2名及2名以上同学完成,应在申报课题的名称上加以区别(加副标题),并且在“设计要求”中加以体现。
选题、审题工作应于进行毕业设计的前一学期(人文类专业可在毕业论文开始前一个月)完成并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及早考虑和准备。
第十二条 任务书的填写与下达。
《毕业设计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负责学生所在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审查、系主任签字后生效,并于毕业设计开始前一周内发给学生。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外,还应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量化的工作要求,包括开题报告、外文资料翻译、论文的字数、图纸、软硬件的数量及技术指标等,并列出参考文献目次。
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应参照《毕业设计选题、审题表》中的内容,明确毕业设计学生须各自独立完成的工作。
任务书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他纸上后剪贴。
任务书一经审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应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负责学生所在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同意,系主任批准。
第四章
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
第十三条 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或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且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助教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各系可以安排助教协助指导教师工作。指导教师由教研室安排,经系领导审查后方可担任。
第十四条 指导教师的职责。1.坚持教书育人。
2.自始至终把握好毕业设计的进度及质量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突出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五条 指导教师的任务。
1.选择课题,填写《毕业设计选题、审题表》和《毕业设计任务书》。2.审定学生拟订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
3.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进行答疑与指导。4.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文(论文)。
5.毕业设计结束阶段,按毕业设计的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
6.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设计质量及工作态度等写出评语,并评分。7.参加毕业答辩和评分。
8.收齐学生毕业设计的全部资料、成果(含文字、实物资料和电子文档),审查合格后在资料袋上列出清单,并在规定结束日期前两天交教研室主任验收。
第十六条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5人。
第五章
对学生的要求
第十七条 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并全身心地投入;敢于创新,勤于实践,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力争取得最佳成绩。
第十八条 确定课题的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两周(不含假期)从指导教师处领取《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毕业设计指导书》。
第十九条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学生应向指导教师提交调查研究提纲,在调研基础上拟订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前写出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调研、资料准备情况,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工作任务分解,各段完成的内容及时间分配、存在问题等。开题报告需交指导教师审查,批准后正式开始设计工作。
第二十条 学生应对本人的毕业设计质量负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毕业设计各项任务。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书写格式遵照《毕业设计(论文)技术规范》。
第二十一条 学生应经常(定期)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遇到的疑难问题,争取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并应在毕业设计中填写“毕业设计学生自查表”。
第二十二条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某项任务,一经发现,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第二十三条 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二者,不得参加答辩,必须重修。第二十四条 学生在答辩前的准备。
1.毕业设计答辩开始日前一周,学生需交出毕业设计全部成果,文档部分按规定装订成册,并向指导教师提出答辩申请,填写学生答辩申请表,或向系(部)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申请评优答辩。
2.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答辩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是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能力和表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大有好处。3.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的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写出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提要(3~5份交答辩小组)、准备好供10分钟用的陈述报和必要的图表等。
4.准备回答答辩小组教师提问的资料,包括这个课题曾有人做过哪些研究,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观点、方案是什么、尚有争议的意见是什么;你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有何新的发展,提出和解决了什么问题;设计方案或论文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重要的引文、版本、出处;你对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什么想法;你以为尚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再研究、你准备怎样去做。同时准备好答辩辅助用品,主要包括答辩所需的用品,如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底稿及其说明的纲要,答辩问题提纲及主要参考资料,画出必要的挂图、投影胶片、表格及公式、以备辅助介绍。
第二十五条 学生在答辩中应注意的事项。1.答辩时要做到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2.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3.仪容要整洁,行动要自然,姿势要端正;要有礼貌,答辩开始时要向老师敬礼,答辩结束时要向老师道谢,处处体现自己有较好的修养,给教师留下好的印象。
4.向老师报告毕业设计时、论文的情况和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要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内容上要紧扣题目,言简意赅。表述上要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适中,要富于感染力,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5.对于老师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确实回答不出来时,应该态度坦然,直接向老师说明回答不出来,决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第二十六条
学生在答辩后应注意的事项
1.答辩后,学生应交回所有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阶段资料、实验原始记录、译文、软件文档等)。对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发表或转让。
2.答辩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检查自己掌握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第六章
毕业设计的评阅
第二十七条
毕业设计的评阅程序
1.答辩前,指导教师应对毕业设计进行审阅,并写出审阅评语,给出审阅成绩,填写毕业设计总评成绩表有关栏目。
2.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将毕业设计材料及评分意见送答辩小组。
3.指导教师评阅完成后,由答辩组一名教师担任评阅工作,写出评语。答辩组评阅教师在答辩前,应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供答辩中提问时选用。
第二十八条
指导教师评语的内容。
1.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工作的情况。2.创新性评价。3.写作的规范化程度。4.存在的问题。5.建议成绩评定。6.是否可以提交答辩。
第二十九条
答辩组评阅教师评语的内容 1.论文选题的价值与意义。2.创新性评价。3.任务量大小。4.写作的规范化程度。5.存在的问题。6.建议成绩评定。7.是否可以提交答辩。
第七章
毕业设计的答辩
第三十条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论文都要通过答辩;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回校进行答辩。
第三十一条
优秀毕业设计的答辩须经学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推荐,在系范围内进行大组答辩,或在教研室范围内集中进行优秀答辩,根据答辩情况确定学生成绩。
第三十二条
答辩程序。
1.学生陈述:学生向答辩小组报告自己设计的简要情况,时间约10分钟,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任务、目的与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等,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方法,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2.答辩小组提出问题。3.学生认真准备后回答问题。4.答辩小组评分。
5.答辩小组写出评语:答辩小组的评语应按照学生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知识面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正确性等)以及各成员投票的综合结果填写,并给出成绩。答辩小组的评语应当用黑墨水钢笔工整书写或直接打印在文档上,不能随便涂改、潦草书写或打印在其他纸上再进行粘贴。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GB/T7408-94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02年6月18日”或“2002-06-18”。
第三十三条
毕业设计答辩会场。
1.答辩会场可设在经专门布置的教室、会议室、办公室或实验室内。会场要整洁、美化,具有热烈、庄重的气氛,体现论文答辩工作是全体师生教学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2.会场正面(讲台)的墙上要悬挂写有“××系××专业××届毕业设计答辩”的红色横幅,可供摄像或照相,用作纪念性背景材料。
3.会场须备齐讲演用的全套教学用具。有条件的可配备现代化的讲演器材,逐步改善答辩环境。
4.会场第一排应设有答辩负责人、委员、秘书三角形字牌标识的桌子及专座,后面可设置多排桌椅,供师生或来宾旁听就坐。
第八章
成绩评定
第三十四条 毕业设计成绩按本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评定。
第三十五条 评定毕业设计成绩,必须统一标准、实事求是,严格控制优秀比例(20%以内)。毕业设计成绩确定后,一般不得改动。如有特殊情况,需经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复议通过,系部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审核批准后方可改动。
第九章
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管理
第三十六条 对学生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必须坚持“有序、规范、确保质量”的原则,严格审查,严格要求,周密安排。
第三十七条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时热心支持和关心人才培养工作,能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并能选派出优秀的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第三十八条 对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必须首先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对方单位的“接受函”,经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含对接受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资格审查、对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审查等),并经系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十九条 对由教研室或系组织的到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必须以系的名义同对方单位签订“毕业设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义务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安全责任等内容。
第四十条 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严格按照本条例中的“选题原则”执行。
第四十一条 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两人同时担任,其中一人为接收单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另一人为校内专业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负全责,掌握进度和要求,协调有关问题,严把质量关。
第四十二条 各系在毕业设计工作正式开始前,应将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及有关信息进行登记,填写“学生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情况登记表”,并同时报教务处实践科备案。对于确需在本地区以外的单位开展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经教务处审批后方可进行,以便管理和协调。
第四十三条 系(部)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外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安全;每天应写“毕业设计工作日记”,每周要与校内指导教师至少联系1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评分工作必须回学校完成,并与校内学生同步进行。
第十章
保
管
第四十四条 毕业设计文字、实物资料的保管按本院《教学工作规程》及相关附件要求执行。
第四十五条 毕业设计电子文档的保管按本院《教学工作规程》及相关附件要求执行。
第十一章
其他
第四十六条 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计算方法,按《教师工作量绩分制标准》的规定执行。第四十七条 毕业设计经费由学院统一下达,包干使用,专款专用。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快速使用指南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系统
快速使用指南
系统流程简单概述 顶岗实习管理
1.教学秘书下发顶岗实习任务书。2.学生提交顶岗实习报告书。3.教师审核顶岗实习报告书。4.教师录入顶岗实习考核表。5.学生写实习日志。6.教师查看实习。
毕业设计管理
1.指导老师进行“课题申报”(在填写课题申报时老师可指定学生做该课题或选择“盲选”,由本专业的所有学生进行选择)。
2.专业负责人审核并发布课题。审核通过后,对应的团队教师才可以申报子项目课题。3.专业负责人审核完成后,学生进行课题选择。4.指导老师进行选题审核。
5.老师审核完成后交由专业负责人进行“审核学生选题”(审核完成后必须进行发布否则无法进行以下流程)。注:如果是被老师指定选题的学生则不需要进行课题选择。然后专业负责人就可以分配评阅答辩教师。6.指导老师填写任务书。
7.专业负责人进行审核任务书。
8.审核完成后学生进行开题报告提交。9.老师进行审核开题报告。
10.专业负责人审核开题报告。11.教学秘书进行中期检查。12.13.14.15.16.17.18.19.20.开题报告通过审核后由学生提交论文草稿。指导老师进行审核论文草稿。
审核通过后学生进行论文定稿的提交。指导教师进行审核论文并进行评分。
指导教师审核并评分完成后由专业负责人分配论文评阅答辩秘书。评阅教师进行论文评阅。
教学秘书设置论文答辩组,并指定答辩组中答辩的论文。答辩教师录入答辩内容并评分。学院教学秘书录入工作总结。
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
Nanjing Change Technology Co.,Ltd. 系统管理员(教务处管理人员)流程管理
分为校内公告管理、汇总统计、汇总查询、论文抽检、论文评优、查看各学院总结、教师评价指标、查看教师评价、答辩组信息统计、答辩日程安排信息统计、无答辩资格学生统计、毕业论文分类信息统计。2过程信息统计
通过过程信息统计查询,可查看各篇论文的所在状态及在各操作流程中论文统计信息(管理员具有查询的功能有:工作计划查看、毕设学生信息统计、指导教师信息统计、课题申报信息、课题选题信息、未选择课题学生、未被选择的课题、任务书信息、开题报告信息、指导日志、查看论文信息、查看评阅答辩信息、查看答辩小组信息、查看课题进度、查看学生成绩表、无答辩资格学生。3 截止日期设置
截止日期中分为课题审核截止日期、学生选题审核截止日期和开题报告审核截止日期、答辩截止日期、总评成绩录入截止日期,课题审核截止日期即为设置本毕业论文课题各专业负责人审核的截止日期;学生选题审核截止日期即为设置本学生选题各专业负责人审核的截止日期。开题报告审核截止日期即为设置本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各专业负责人审核的截止日期。答辩截止日期即为设置本学生答辩的截止日期。总评成绩录入截止日期即为本专业负责人录入总评成绩的截止日期。发布后,系统会自动把管理员设置的截止日期以校内公告的形式发布,以供查看。特殊情况处理
特殊情况处理,分为课题审核延期、学生选题审核延期、开题报告审核延期、答辩延期、总评成绩录入延期。5 账号管理
账号管理即是对校级领导、督导组、学院教学秘书、专业负责人、指导老师、学生、专家、和自己的账号进行管理。其中学生和老师的可通过EXCE汇总表格直接导入。6 初始管理
初始管理即为系统的初始化及院系专业结构的设置。分为课题起始日期设置、往年数据归档、毕设学院专业管理、指导教师带课题数、系统维护开关、学生查看成绩条件。7 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分,收件箱 即查收本系统所有人发来的邮件信息。发件箱,即查看在本系统中发出的所有邮件信。8 首页管理
首页管理分为通知公告、最新动态、相关政策、优秀论文介绍、表格下载、友情链接六部分。通过相关操作,可对首页显示的内容进行修改。
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
Nanjing Change Technology Co.,Ltd. 专业负责人 流程管理 1.1 审核课题
审核课题,即为专业负责人审核本专业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1.2审核学生选题
审核学生选题,即为专业负责人审核学生选择教师的课题。1.3 审核任务书
审核课题任务书,即为审核教师提交的课题任务书。1.4 审核开题报告
审核外出申请,即为审核已经通过指导教师审核的开题报告。1.5 分配评阅答辩秘书
分配评阅答辩秘书,即分配评阅教师对学生的课题进行评阅和答辩教师对学生的课题进行答辩。1.6成绩总评
成绩总评即对答辩完的论文成绩进行发布。1.7 无答辩资格论文
专业负责人查看本专业所有没有通过教师审核的毕业论文信息。2特殊情况处理
分为选题发布撤销、学生分配课题、课题调整。其中选题撤销,即为撤销学生选择的课题,撤销后,学生可以重新选择课题。为学生分配课题,即为在学生未选择课题的情况下,专业负责人为学生分配课题。课题调整,对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进行修改及删除操作。3 账号管理
3.1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即修改此账号的登录密码。
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
Nanjing Change Technology Co.,Ltd. 指导教师 流程管理 1.1 课题申报
课题申报,即为教师申报本毕业论文课题的操作。课题申报界面显示本教师本申报的课题列表。教师在申报课题时可直接指定学生做此课题,也可选为“盲选”由本专业学生进行选择,如果指定学生那么老师就不需要进行审核选题,被指定的学生也不需要进行课题选择。1.2 审核选题
教师审核所申报的课题的选题学生。您选择完后,需要您确认所选择的学生,如果您没有确认那么您还可以选择其他的学生,只有确认后才进入教学院长的审核流程。1.3 填写任务书
任务书,即为教师提交课题的任务书,由专业负责人审核。1.4 审核开题报告
审核开题报告,即为审核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
1.5 导出
Nanjing Change Technology Co.,Ltd. 学生 流程管理 1.1 学生选题
学生选题,即为学生选择毕业论文课题的操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三个志愿的课题,选择并确认后进入对应课题教师审核流程。如果指导教师在进行课题申报时直接指定学生,则被指定的学生就不需要进行选题。1.2 查看任务书
查看任务书,学生查看对应课题教师添加的课题任务书。1.3 填写开题报告等材料
此栏目分为填写开题报告,即选题通过专业负责人审核后学生提交课题的开题报告操作。1.4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即学生填写关于论文开题的相关信息。1.5 论文草稿
论文草稿,即为学生开题报告通过专业负责人审核后,学生即可以提交论文草稿。论文草稿只是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并不涉及论文成绩的评定。1.6 论文定稿
论文定稿,即为学生提交论文的操作。学生提交的的开题报告通过教师审核后,学生即可提交论文给指导教师。1.7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即为学生查看论文的成绩。注意:必须经过教师评价后,才能查看到论文成绩。1.8 查看答辩信息
查看答辩信息,学生可以查看参加这次答辩的答辩组信息。2 账号管理
修改密码,即为修改此登录账号的密码。3 交流互动 3.1 收件箱
收件箱,即学生查收本系统所有人发来的邮件信息。3.2 发件箱
发件箱,即学生查看在本系统中发出的所有邮件信。3.3指导日志
指导日志,即学生查看指导教师提交的指导日志信息。
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
Nanjing Change Technology Co.,Ltd. 教学秘书 流程管理 1.1 院内公告
院内公告,即学院教学秘书发布本学院登录人员查看的公告信息。1.2 优秀论文展示
优秀论文展示,即学院教学秘书发布本学院往年优秀论文,供本学院登录的学生查看。1.3 汇总查询
汇总查询,即学院教学秘书查询本学院毕业论文相关信息操作。1.4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即对学生做毕业论文期间的表现及教师的工作态度。1.5 推优论文
推优论文,即学院教学秘书根据教务处的推优指标推荐优秀论文。1.6 工作总结
本专业毕业设计中的总结。1.7 管理答辩小组
管理答辩小组,即教学秘书维护本学院的各答辩小组信息,并制定学生到特定小组进行论文答辩。1.8 答辩组信息统计
答辩组信息统计,即教学秘书查看本学院各答辩信息,并可生成表格。以下功能类似。过程信息统计
过程信息统计,即学院教学秘书查看本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信息统计。3截止日期设置
截止日期设置分为课题申报截止日期,学生选题截止日期、提交任务书截止日期、提交开题报告截止日期、提交论文截止日期。4 账号管理
账号管理,即学院教学秘书管理本学院毕设系统用到的所有账号。5 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分,收件箱 即查收本系统所有人发来的邮件信息。发件箱,即查看在本系统中发出的所有邮件信。
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
Nanjing Change Technology Co.,Ltd.
第四篇:专业剖析自评工作指南
专业剖析自评工作指南(节选)
一、专业剖析
专业剖析是专家组进校现场考察评估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现场考察评估过程。专家组将抽取学院6个专业(一般不选试点专业),通过阅读相关文件、材料和试卷、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参观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包括校外)、参加教研活动、随堂听课、技能测试等方法,对专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解剖。剖析从11个方面进行:
1、专业设臵和专业培养目标
(1)专业设臵的针对性、灵活性相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臵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3)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
2、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4)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5)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6)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丙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7)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3、科目课程
(1)有比较规范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2)理论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3)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4)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
4、教学环节
(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2)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情况,是否开设了综合性实践训练课;(3)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5、职业素质教育
(1)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2)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中的体现,是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力度、成效(4)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5)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开展情况
6、教学环境
(1)该专业必须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3)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4)图书馆生均面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保障情况,电子阅览室建设情况:(5)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6)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
7、产学研合作开展
(1)在专业设臵、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2)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3)面向社会、行业进行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4)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5)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6)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
8、教学改革与建设
(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2)科目课程改革;(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4)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5)产学研合作改革;
9、师资队伍
(1)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梯队结构状态;(2)专业带头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3)专任教师科研及教改开展情况(4)兼职教师来源、数量、素质;(5)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6)学生管理队伍情况一览;
10、学生素质
(1)该专业近三年入学学生成绩、报到率;(2)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3)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4)学生计算机、英语水平考试及应用能力;(5)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抽查毕业设计(论文);
11、学生就业(1)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保障机制;(2)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3)该专业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情况;
二、专业剖析的内容与内涵 1. 专业设臵和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设臵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需要,并能根据变化灵活调整,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专业名称科学规范,专业口径宽窄适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有明确的职业面向,培养规格表述清楚,并与目标定位一致,可操作性强。鼓励订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2. 课程体系
坚持就业导向原则,遵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例,以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完整性设计课程以及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科学、规范,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适时调整更新,并具前瞻性,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教育。3. 科目课程
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齐备、规范,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思想,采用多种课程范型,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应用为主旨组织理论课程,以满足基本的职业能力训练为标准,设计必修实践实训课,特别是综合性实践实训课程。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电子网络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教材选用合理,注重时效性、先进性,优先选用省部级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注重课程内容更新,及时吸收科学技术最新成果,课程形式多样。4. 教学环节
围绕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严谨组织理论和实践环节教学,有完整的教学档案和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运行正常。各类课程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考试形式。教师教学注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广泛推广多媒体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有计划、有效果;教学监控得力,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5.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和方案实施全过程,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有一定影响面,积极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创新并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塑造学生良好职业形象,形成高职教育品牌。6. 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环境是高职专业教学环境特征的集中体现,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技术装备要先进,具备真实或仿真的特征,运行状态良好。实践(实验和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有保证,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良好并有保障机制。专业图书藏量、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建设能满足专业要求。专业建设经费保障有力。7.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途径,成立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专业指导(咨询)委员会是举办高职专业的必要条件。产学研合作要落实在专业设臵、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共建、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科技研发等方面,建立产学研合作、互惠双赢的有效运行机制。8. 教学改革与建设
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要以教学模式和课程方案改革为核心,在课程体系和内容、科目课程、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经验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出发,改革专业教学,取得标志性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 师资队伍
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梯队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师达到必要的比例。专业带头人知识、能力、素质符合专业建设发展要求。理论和实践教学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等配备齐全,并开展科研和教学改革研究。有一支来源和数量稳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10. 学生素质
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标准,计算机、英语通过规定的考试标准并有较好的应用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达到职业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等活动丰富;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满意度高。11. 学生就业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建有适合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保障机制;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信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高。
三、专家组专业剖析步骤
1.首先专家要下到剖析专业所在系,听取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关于专业剖析汇报;
2.查阅系、专业提供的专业剖析材料,其中包括自评报告、分项自评材料和专业特色材料;查阅专业的教学档案,包括近三年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教材、专业调研原始材料及报告、毕业生跟踪调研原始材料及分析报告、招生与就业原始材料及分析报告、课程设计(论文、调研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实训报告等。
3.问卷调查:对剖析专业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剖析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进行产学研合作问卷调查及专业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4.重点考察剖析专业的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其中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训室的设备清单、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学生的实验实训记录及成果等。
5.就近考察1-2个校外实习基地,同时要查阅学院有关校外实习基地的全部档案材料,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书、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小组组成人员名单、校企合作教育实施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原始记录(学生的实习内容、时间安排、指导教师及技术人员、实习成绩考核及评语)。
6.专业剖析专家,重点听剖析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课。被安排听课的任课教师应带好教学大纲、教材、授课计划、教案和讲稿以及有关教具。实验、实训课教师除带好上述有关教学文件外,还需准备实验、实训任务书、指导书及成绩考核标准。
7.分别召开剖析专业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同时对部分学生、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其目的是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评价,了解学生和教师对专业优势、经验、特色的认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专家在专业剖析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向学生、教师请教,以便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8.对剖析专业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并由测试专家填写职业技能测试情况分析表。
9.剖析专家小组对剖析专业的全部观测点评定等级,并根据专业质量评估标准,确定专业评估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10.剖析专家小组向专家组全体成员汇报专业剖析结果。其中包括对专业的总体评价、专业评估等级、优势、特色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四、专业剖析自评相关材料
专业剖析自评材料包括:专业剖析自评报告、分项目自评报告和专业特色三个基本自评材料。
1.分项目自评报告
根据《炎黄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剖析分项自评总表》,针对分项目进行质量等级评价,确定自评等级(A、B、C、D)。并且填写《炎黄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剖析分项目自评报告》,在说明自评等级依据时,必须紧紧围绕该项目的等级标准内涵,结合剖析专业实际,充分反映剖析专业在改革、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要求文字精炼、事实清楚、针对性强,充分说明自评等级的合理性和可信性,同时必须列出支持自评等级的有关证据材料目录。
2.专业特色材料
特别是学院的主体专业必须认真分析其专业特色。专业特色是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专业特有的优质风貌。专业特色是专业活力、竞争力和质量的象征,需要认真分析、发现和长期培育。
——专业特色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专业设臵、建设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依据专业社会行业调研成果,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动态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建设理念和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建设,如学分制、弹性学制,学风建设等);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高职人才培养途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体制、机制的建立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招生就业机制的建立等。专业是否具有鲜明特色是优秀专业必备的条件之一。专业特色可以是整体特色也可以是某个项目上的特色。
——专业特色的主要内涵:体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揭示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成长规律,体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独特优质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基本建设方案、人才培养途径、先进优化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职人才特色和学校特色;“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机制、政策、结构优化、效果)等。高水平专业特色反映在与同类院校项目比较上的质的差别,反映在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探求上,反映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形成机制、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专业特色分析、确认的基本方法:研究、分析专业发展史→总结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经过比较研究、分析,确认专业特色项目→进一步分析专业特色项目内涵→从理论与实践、思路与方案、改革与建设等方面总结并形成结构严谨的、具有先进专业教育理念的专业特色项目。
——专业特色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强调质的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形成有创新的优质精品特色项目;(2)特色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追求,形成高职特色鲜明的项目;(3)特色项目,并非自然成长的,而是要着力培育的,重要的、高质量的特色项目,要由学院、系牵头,组成高水平团队攻关,经过反复探索、长期实践,逐步积淀而成;(4)高职专业“特色项目”,不仅要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人的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且是这些规律的探索、完善和升华;(5)每个特色项目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不要与其它特色项目在内涵上有过多的交叉,能形成一个独立的项目;(6)特色项目,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命周期长,内涵可不断丰富;具有较好的可检验、可操作、可借鉴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专家在判断是否是“特色项目”时,实质上是从特色项目的基本特征入手进行判断的。
3.专业剖析自评报告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是在专业分项目自评报告和专业特色材料基础上对剖析专业进行全面的理性分析和系统总结,并充分反映学院的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成果。在自评报告编写体例上,建议按照三个符合度进行编写。
高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给出的11个主项目、55个分项目和一个专业特色按三个符合度分析,可表述如下:
——主项目1:论证专业设臵、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即第一符合度。这是专业剖析中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分析。
要求在充分进行社会和行业高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论证专业设臵的必要性。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保专业设臵及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社会需求要求及就业要求。用详实的、动态的调研报告,支持第一符合度的可信性。
——主项目2至9:即课程体系和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等。这8个主项目是紧紧围绕实现第一符合度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臵的教学条件。分析教学条件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是第二符合度。在进行第二符合度分析时,要结合我院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院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风、教风建设,实施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招生、就业良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充分论证我院形成的专业教学条件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主项目10、11:即学生素质、毕业生就业。这2个主项目,主要是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是第三符合度。要用充足的事实和成果,说明学生形成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必备知识与理论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获取率,说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对口率高、工作岗位技术性强及薪酬高)及社会声誉(用人单位评价、新生报到率及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的名次、获奖情况),说明毕业生的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专业剖析应重在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照分项目评价指标汇报
第一符合度 专业剖析结构图 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第二符合度社会需求教学条件与 培养过程 就业率 培养质量 与 培养效果 第三符合度 第一符合度 专业剖析结构图 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第二符合度 社会需求教学条件与 培养过程 就业率 培养质量 与 培养效果 第三符合度
专业建设成果。而是在分项目评价的基础上,从三个符合度的高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所处的状态,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完善优化专业建设方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形成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3. 专业剖析自评证据材料
认真做好剖析专业自评证据材料准备工作。必须按照11个主项目,分别准备相应的支撑自评等级结论的证据材料,并分别分装在相应分项目评价盒内,以供剖析专业专家查审。
五、专业剖析关注的要点
1.专业教育思想观念。是否经常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树立了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为地方和行业培养生产第一线需求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2.专业调查与研究。专业调查与研究是专业设臵和开展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专业剖析中必须提交详实的专业调研报告,充分论证专业设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培养目标、规格、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质量需求分析),坚持每年有计划地开展行业和地区人才需求和预期职业岗位(群)调查,并能以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优化专业内涵。专业调研要求有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专业调研是否充分、详实、可信是专家特别关注的要点。
3.必须准确、规范表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专业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定位不宜过高、过宽、过泛,强调目标与条件的一致性。培养目标应依据教高[2000]2号文附件一: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进行表述,强调目标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规格或毕业生的质量标准是指为该专业学生设计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结构(应与培养目标一致),基本学制(学分或学年)、双证制要求及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规定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是否准确、具体,是否体现专业要求、社会需求和国家有关规定,是专家特别关注的,并会逐字、逐句审查的。
4.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是专家重点审查的最重要的基本的教学文件。在审查教学计划时,一看计划制定是否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会调研和论证是否充分,审批程序是否严密;二看计划设计是否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6条基本特征(详见教高[2000]2号文附件第二条);三看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四看是否体现(落实)了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或订单式培养;五看是否体现(落实)了“双证制”人才培养制度;六看计划的总体结构优化程度,教学进程安排是否合理,总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是否合理,计划的可操作性,是否实施了学分制、弹性学制,课程的可选性如何等。
5.课程体系、结构和科目课程设臵也是专家关注的要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的总和。从高职教育全局来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改变。
课程体系要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和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在课程重组、整合和优化方面,有二种途径:一种是在原课程体系基础上,通过修修补补,形成的一种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高职人才的需要,也是专家不欢迎的“改革”。另一种是从调查研究入手,以就业为导向,以实施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双证书制”为切入点,重组课程体系(理论的,实践的),建立不同的课程范型或不同的课程模块,形成以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崭新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是真正脱胎换骨、伤筋动骨的课程改革,是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不可回避的途径。
科目课程教学大纲,是落实和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文件。要求所有科目课程,都要有规范的教学大纲(理论的、实践的),大纲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技能)培养,体现(落实)“双证书制”和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如果这些要求在大纲和各教学环节中得不到落实或体现,整体培养方案(计划)就要落空。
制定科学的、改革力度大的、技术含量高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为了应付评估,而是为了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实际需要。现在看来,多数院校、多数专业的教学大纲并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建议我院主体专业的教学大纲,能够高标准地实现上述要求。
6.职业能力培养与考核。一是职业能力培养与考核如何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和渗透到教学全过程,落实到课程教学大纲之中;二是学校是否建有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能否满足职业能力(技能)训练要求,校外实习基地能否满足职业能力训练的需要;三是社会开展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考核的专业,学校是否设有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站,学生是否全部参加测试、鉴定,通过率是否达到90%以上;四是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指导的安排情况。此项也是高职示范专业的一个特控指标。
7.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也是一个特控指标,在专业剖析中也是要重点说明的项目。一是,要求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有效机制和途径,实现专业设臵、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考核、“双证书制”人才培养和招生、就业指导,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方面真正形成校企合作“双赢”局面;二是,是否签有校企合作教育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并制定了合作教育章程;三是,是否制定校企合作教育计划和执行计划。安排哪些专业、哪些班级学生到合作教育单位实习、实训。实习、实训内容、时间、指导人员、考核评语记录,在学校和企业是否建立了合作教育档案;四是,是否成立由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教育实施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学生实习和实训,效果如何。当前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和校企合作教育多数只流于形式,仅签有形式上的合作教育协议书。希望在我院主体专业或每个系抓好一个典型,推动产学研和校企合作教育的健康发展。
8.师资队伍。其中生师比及师资队伍结构,均对学院提出要求。对专业而言,一是要求每个专业必须有专业带头人;二是根据高职院校设臵标准,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人员的专任教师2人;三是学校及每个教学系是否制定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是否制定了实施计划,师资进修、培训实施情况如何、效果如何,应有详细的原始记录备查。
9.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是要求100%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二是要根据需要力争具备四个功能,即教学、生产、科研和培训功能;三是设备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四是校外实习基地要相对稳定并能满足学生顶岗实训要求,要有协议,有实训计划,有合作教育组织,有符合要求的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训,有实训记录并建有考核鉴定教学档案。
10.学生素质、毕业生就业和社会声誉。用近三年的基本数据说明学生掌握必备知识与理论的情况、形成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情况、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情况。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称职率,用人单位评价、参加各类竞赛的获奖名次及评价,用生动事实充分说明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篇: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格式及撰写指导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格式及撰写指导
第一项:封面(模板由评建办统一)
1.标题为 学院 专业剖析自评报
2.落款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日期
第二项: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正文的目录(按报告内容定)
第三项: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正文框架
第一部分 专业基本情况
一、专业概况
(一)专业沿革
(二)专业背景
(三)人才培养情况
二、专业现状
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条件
在校学生情况
三、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剖析主项目1)
专业定位
毕业生职业面向
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
第二部分 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
(一)师资队伍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8—-师资队伍内容)
(二)教学环境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6内容)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2、3,以及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内容)
(五)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4—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建设的内容)
(六)素质教育与学风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5----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教育等内容)
(七)产学研合作(含专业剖析主项目7内容)
二、专业教学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含专业剖析主项目9---学生素质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必备知识、基本素质等)
(二)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专业剖析主项目10----毕业生就业等内容)
第三部分 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说明
专业特色与创新的内容
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
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项:专业剖析主体内容说明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主体内容是在专业分项目自评依据和专业特色材料基础上对剖析专业进行全面的理性分析和系统总结,并充分反映学院的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成果.在自评报告主体内容编写体例上,建议
按照“三个符合度”进行编写.根据高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给出的11个主项目按“三个符合度”分析,可表述如下:
——主项目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即第一符合度.这是专业剖析中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分析.要求在充分进行社会和行业高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保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社会需求要求及就业要求.用详实的、动态的调研报告,支持第一符合度的可信性.——主项目2至8:即课程体系和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等.这7个主项目是紧紧围绕实现第一符合度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条件.分析教学条件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是第二符合度.在进行第二符合度分析时,要结合我院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院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风、教风建设,实施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招生、就业良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充分论证我院形成的专业教学条件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主项目9至10:即学生素质、毕业生就业.这2个主项目,主要是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是第三符合度.要用充足的事实和成果,说明学生形成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必备知识与理论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获取率,说明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对口率高、工作岗位技术性强及薪酬高)及社会声誉(用人单位评价、新生报到率及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的名次、获奖情况),说明毕业生的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主项目11:专业特色报告
各专业都必须认真分析其专业特色.特色要突出重点和亮点,不要面面俱到.专业特色是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本校本专业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专业的独特优质风貌.专业特色是专业活力、竞争力和质量的象征,需要认真分析、发现和长期培育.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在教师和学生中有较深刻的影响,得到社会用人单位公认.新专业可以总结创新项目.特色可能体现在不同层面:
(1)体现在总体上的专业办学观念、办学思路;
(2)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色——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途径等;
(3)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
(4)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专业特色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专业设置、建设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依据专业社会行业调研成果,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动态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建设理念和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建设,如学分制、弹性学制,学风建设等);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高职人才培养途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体制、机制的建立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招生就业机制的建立等.专业是否具有鲜明特色是优秀专业必备的条件之一.专业特色可以是整体特色也可以是某个项目上的特色.专业特色的主要内涵:体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揭示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成长规律,体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独特优质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基本建设方案、人才培养途径、先进优化的教
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职人才特色和学校特色;“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机制、政策、结构优化、效果)等.高水平专业特色反映在与同类院校项目比较上的质的差别,反映在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探求上,反映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机制、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专业特色分析、确认的基本方法:研究、分析专业发展史→总结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经过比较研究、分析,确认专业特色项目→进一步分析专业特色项目内涵→从理论与实践、思路与方案、改革与建设等方面总结并形成结构严谨的、具有先进专业教育理念的专业特色项目.专业特色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强调质的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形成有创新的优质精品特色项目;
(2)特色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追求,形成高职特色鲜明的项目;
(3)特色项目,并非自然成长的,而是要着力培育的,重要的、高质量的特色项目,要由学院、系牵头,组成高水平团队攻关,经过反复探索、长期实践,逐步积淀而成;
(4)高职专业“特色项目”,不仅要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人的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且是这些规律的探索、完善和升华;
(5)每个特色项目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不要与其它特色项目在内涵上有过多的交叉,能形成一个独立的项目;
(6)特色项目,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命周期长,内涵可不断丰富;具有较好的可检验、可操作、可借鉴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专家在判断是否是“特色项目”时,实质上是从特色项目的基本特征入手进行判断的.专业剖析应重在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照分项目评价指标汇报专业建设成果.而是在分项目评价的基础上,从“三个符合度”的高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所处的状态,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完善优化专业建设方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形成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第五项:各专业分项自评依据
1.专业剖析分项评估汇总表
按11个主项标准内涵给各分项目自评等级,专业剖析分项评估汇总表(另附)
2.专业剖析分项目自评依据(按每项撰写)
专业剖析分项目自评依据(另附)
第六项:支撑材料
1.支撑材料目录(证据目录)
2.支撑材料汇总(分盒)
第七项:专业基本情况表、专业带头人情况表(两表格式另附)
第八项:专业特色报告
正文格式要求:参照学院《评估材料标准要求》
专业特色报告封面格式由评建办统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