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管理 中有关法律问题(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21:0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准备金管理 中有关法律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准备金管理 中有关法律问题》。

第一篇:准备金管理 中有关法律问题

基层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摘要: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实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目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基层人民银行在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管理、监测、考核与分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法人机构保障支付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防范风险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目前在存款准备金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些法律问题。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法律问题;政策建议

一、现行存款准备金管理法律制度

(一)存款准备金管理的法律依据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后,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2003年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同时,有权对商业银行执行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在第四十六条对处罚程度进行了限定,主要表明了三层意思:一是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有处罚规定的,则按照该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二是法律、行政法规都未作处罚规定的,依照本条的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处罚。三是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追究刑事责任。

(二)故意欠缴、逃缴法定存款准备金行为的法律责任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五)违反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处罚程序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执行。一般是由营业部提供金融机构违反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依据,如欠缴、漏缴数额和期限等,及时书面告知货币信贷管理部门,由货币信贷管理部门牵头调查,从欠缴之日起在五日内仍然没有补足的,向中心支行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报告,并按《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规定》的有关程序,下发《行政处罚通知书》,实施处罚。

(六)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不到位、报表报送不及时

对未能履行会计科目变更等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报表报送不及时等违规问题,主要采取对相关金融机构进行约见谈话、下发《整改通知书》等形式予以警示。对拒不报送资料,情节严重的,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八十条执行。

二、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衔接,增加了存款准备金管理工作的难度

近年,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涉及到存款准备金管理的法律依据、制度规定

准备金。

(四)存款准备金管理监测制度不完善,存在“滞后”问题

从理论上讲,中央银行应根据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余额,动态地考核存款准备金缴存情况。但在实际管理中,《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是根据每旬录入的金融机构一般存款余额自动生成法人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余额,但对每日存款准备金是否足额缴存尚无实时提示功能。在日间操作中,当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不足时,核算系统仍能进行正常结算,法人金融机构可以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就“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在次日才能产生“存款准备金透支罚息”的提示,最终形成了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事实。而会计核算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很难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存款准备金监测的意义和价值,破坏了存款准备金管理的严肃性。

(五)存款准备金监督与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的管理、监督、检查和处罚权在货币信贷部门,但缴存范围审核和会计科目设定在会计部门,报表审查、资金收缴和日常管理与考核等具体操作在营业部门。从实际管理情况看,比较系统、完善的沟通渠道尚未建立,会计营业部门的管理偏重于业务核算的管理,对法人金融机构报送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缺乏全面监督。货币信贷部门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的变动情况又不能适时掌握和分析,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难以有效实施管理。

办法》等法规对金融机构违反存款准备金规定的处罚标准偏高,实际工作中难于操作,可适当调整处罚尺度,调低相关处罚规定的下限,扩大处罚的浮动区间。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透支的金额、频率等情况为依据,进行合理的处罚,确保资金的正常流动,维护好辖区金融稳定。(二)强化对财政性存款缴存的监督与管理

由于没有有效的法律依据,财政性存款的管理一直没有成为基层人民银行资金来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比较松懈。今后,应将财政性存款缴存和存款准备金管理进行整合,形成完善的缴存款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管理规定和处罚办法,加强财政性存款的监督管理与处罚。

(三)分设存款准备金账户与备付金账户,保障存款准备金的及时足额缴存

账户合并给基层央行有效监测、考核存款准备金的充足性带来难度,应将准备金存款账户分设为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便于日常监督管理,也有利于基层人民银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了解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变动情况。

(四)加强基层人民银行内部的沟通与协调

建立存款准备金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协调监督机制,会计营业部门应将日常的考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欠缴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货币信贷部门,货币信贷部门应对金融机构报送的会计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定期开展现场检查,以确保存款准备金的及时、足

第二篇:现行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划分不够明确、具体,会计科目严密性设计存在缺陷,基层难操作,监管难到位。一是,财政性存款的资金范围界定不清。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发现个别金融机构财政性缴存款和一般性缴存款缴存范围会计科目存在重叠。例如,农信社“2012财政性存款”,纳入一般性缴存款范围,明显背离财政性缴存款管理;“2013待结算财政款项”、“2014地方财政库款”、“2015县级财政预算外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缴存范围。这种缴存会计科目体系设计,首先在名称上混淆了财政性存款和一般性存款,是一种会计科目的滥用。其次,这更是一个明显的政策漏洞。财政性存款全额缴存,而一般性存款的缴存比例仅为6%,农村信用社只要将财政性存款不纳入二级科目核算就可以达到少缴财政性的目的。因此,基层人民银行在进行非现场监督时困难重重。(报表时是否报送二级科目?)二是,存款类金融创新产品会计指标口径不一致,缴存范围模糊不清。然而,对于结构性存款1,没有明确的科目范围核定,金融机构极易由于金融创新而扩大原未缴科目的核算范围,使应缴纳入缴存的资金未能纳入缴存范围,导致缴存款遗漏、少缴。多数用于投资的募集资金计入了存款类会计科目,并按照法定比例缴存存款准备金;但是也有一些科目商业银行认为其不涉及到本金的转移或属于理财投向,将部分结构性存款计入了保证金存款账户或代客理财账户,未缴纳存款准备金。三是,缴存科目范围中部分科目应该纳入却未纳入。其中典 1 结构性存款由普通存款与嵌入其中的衍生金融工具复合而成,通常表现为客户向银行出卖与普通存款相关的利率或汇率等方面的期权,由银行用于投资,并向客户提供高于普通存款收益的期权费收入。型的就是保证金科目,由于该科目没有纳入缴存准备金范围,没有应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制约,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该科目不断扩张,产生更多的派生存款。再有,金融机构银创新而派生新的业务并相应新增设科目的,新增设科目不能保证及时上报人民银行予以核定,导致应纳如缴存的科目没有及时缴存。四是,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与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统一为准备金账户,加大了日间考核的难度,不利于基层货币信贷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法定存款准备金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问题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执行标准有待完善。一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行行、农村合作银行在存款准备金率差异较大。尤其是对于农商行,在2003年之前完成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存款准备金率上享受的是和普通商业银行一样的待遇。虽然其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但是仍然发挥着支持“三农”的作用,涉农业务仍然占其总资产业务的70%以上,而改制后18%的存款准备金率和改制前执行的14%、支农比例高执行13%的准备金率之间存在着4-5个点的巨大差异,对其支农的政策性引导作用完全消失,是否会促使其服务“三农”的取向有所影响值得深入探究。与此同时,处于改制后的农商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否存在过渡期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通知》(银货政[2006]8号)文件中提到:“2006年7月5日后新组建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后给予一个季度的过度期”。但是,在此之后再没有相应规定,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个地人民银 行分支机构在近几年当中通过请示总行并没有执行过度期政策,该文件似乎已丧失其有效性。而没有过渡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势必会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而如果存在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时间长度设定为多少合适也有待研究。二是,村镇银行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参照当地农村信用社执行,“当地”概念过于模糊,不易于界定,而单纯因地理位置而区别对待也有失公允。

问题三:法定存款准备金日间考核存在漏洞。理论上,中央银行应该根据金融机构一般性存款余额时时动态监测考核存款准备金缴存情况。但是当前营业部门运用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只在次日才能产生“存款准备金透支罚息”提示,而对于日间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不足没有任何提示。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与超额存款准备金账户合二为一,存款准备金账户和清算账户两户合一,金融机构在日间操作中,有时会因为会计人员疏忽在超额准备金不足的情况下调拨大额资金,导致超额准备金透支,侵占实际存款准备金使其余额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此种情况时有发生,金融机构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就可以自由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而核算系统却仍可以正常结算,为此,会计核算人员很难在该过程中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存款准备金监测的意义和价值,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的严肃性。

问题四: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分散、手段不足。(1)财政性存款管理有待规范 财政性存款属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一部分,经办财政存款的金融机构应将其全额划缴人民银行。由于种种原因,财政性存款的管理一直没有成为基层人民银行资金来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就是在问题一中提到的资金范围不清导致在执行监管时缺少界定依据,难以甄别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的资金来源和真实性质,缺乏有效监管手段。二是,基层人民银行对财政性存款缴存的监督管理,仅限于审核金融机构会计科目反映的财政性存款是否全部缴存,忽略对其他会计科目的审核,很难形成有效监管。三是,财政性存款缴存账户分散,增加了管理难度。按照财政存款属地缴存原则,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金融机构划缴的财政存款一直实行单独设立账户进行核算,同一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均在人民银行开立了财政存款专用账户。截至2012年10月,大连市各金融机构在人民已拿回那个分支机构开立的财政存款账户达 个,多头开户、分散开户,不利于人民银行的管理、监督,以及对账户中财政存款变化的监测、统计、分析。四是,人民银行管理范围内的财政存款由国开和营业部门分别掌握,两部门之间缺乏统一规定的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和管理协调机制,业务操作分割、核算数据分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政存款管理的脱节。

非税收入

(2)新设机构“时滞”

目前,对于新设立的法人金融机构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核定以前是否可以开始营业,以及营业所涉及的业务范围都暂无明文规定。在当前管理模式下,新设立的法人金融机构 在准备金缴存范围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核定前就可以加入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接受结算凭证。这是在基础准入环节忽略了准备金账户管理,在没有缴存准备金的情况下吸收公众存款,是存款准备金管理的真空,在某种程度上比存款准备金的少缴与漏缴的性质更为严重。

问题五:处罚

《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的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检查监督”,明确了人民银行的检查监督权。

1.《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对金融机构违反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行为做出了法律规定: 中资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中外合资商业银行、外国商业银行分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违反存款准备金的行为都依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进行处罚。根据《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未按规定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人民银行可建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条规定,商业银行不按照规定向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文件、资料的,由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政策性银行、财务公司违反存款准备金的行为都依据《人民银行法》的规定进行处罚。根据《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金融机构违 反存款准备金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未作处罚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银发(2004)302 号)对减轻处罚的行为做出了规定: 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银发[2004]302 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对于及时主动纠正其违法行为的金融机构,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依法减轻处罚的,对其缴存准备金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比例处以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是,金融机构违反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处罚标准不一,导致处罚不能够“过罚相当”。在实际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欠缴法定存款准备金行为多是由于金融机构会计人员计算错误或资金调拨有误等原因出现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不足现象,且在第二个工作日就能及时补缴。大连市2008-2012年期间共发生 次准备金欠缴行为,其中有 次是这种情况,如2008年11月27日大连银行法定存款 准备金账户发生透支的原因是浦发银行大连分行当日划转的同业资金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在大额执法系统关闭前汇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并处以人民币二十万元罚款。2011年6月1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行,由于人员交接中的疏忽大意导致财政存款迟缴一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另据减轻处罚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银发[2004]302 号)中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并对其交存存款准备金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比例处以人民币四万六千二百九十三元罚款。两个案例同样是逾期一天,不论金额多寡其实性质是一样的,但是在处罚的过程中所选择依据的法条却有所差异。

二是,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迟缴、漏缴、少缴财政性存款行为没有制定明确详细的处罚办法,缺乏衡量尺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等行为进行检查监督,而是否有权对金融机构代理的其它财政性存款及缴存行为进行检查监督未作出任何规定。人民银行总行,只在1984年以(84)银发字(70)号文明确了处罚标准,即欠缴行为处以“罚息率为日万分之二”的罚息,迟缴行为处以“日万分之四”的罚息。《信贷资金管理试行办法》(1985年1月1日试行)和《关于办好人民银行委托专业银行代理业务和账务以及加强缴存存款等项工作的通知》([85]银发字第281号)中对欠缴、迟缴财 政存款行为规定的处罚标准分别为“按欠缴金额每天万分之二计收罚款”和“根据迟缴或少缴金额每天按万分之三罚款”。1999年,国务院颁布《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22条“金融机构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一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自此以后,对金融机构占压、迟缴、欠缴财政存款行为,再无制度性约束。近年来,人行分支机构对金融机构缴存款实施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部门法规没有对金融机构财政存款违规行为如何处罚做出明确的规定,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检查和处里中,普遍感到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实施处罚的依据不明确。

三是,外汇存款准备金业务各主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或义务不对称。《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只对金融机构未按规定缴存外汇存款准备金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人民银行总分行在办理外汇存款准备金业务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及作为外汇存款准备金存款专用账户开户行的中国银行所承担的责任义务未做明确规定。开办外汇存款准备金业务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由谁承担不明确,缴存外汇存款准备金的金融机构需要向外汇存款准备金存款专用账户的开户行支付汇款费用。

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改革财政存款缴存制度,制定统一完善的存款准备金管理办法。规范财政性存款会计核算手续

1、统一缴存标准,根据资金性质决定是否缴存 规范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目前,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的核定只能根据各家金融机构的上报情况由人民银行进行逐一核定,这一行形式随着金融产品开发的日新月异,已经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建议将资金性质作为判断依据,而不是仅局限于随时变化的会计科目,对相同资金性质的资金所有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中均应纳入缴存范围。为此,人民银行有必要出台专门编制的统一、完善、具备法律效力的存款准备金缴存资金范围的规定,统一标准供各家金融机构参照执行,变核定为自觉缴纳的行为。金融机构在开业前和相应会计期间末按照规定全科目上报相应会计报表,由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明确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过程中新增科目或扩大科目使用范围,涉及存款科目或属存款性质的资金来源的,要及时报法人金融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核定是否纳入缴存。统一缴存标准,一方面对存款准备金缴存资金范围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也是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严肃性的维护。

针对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缴存会计科目重叠问题,建议采取一般性缴存和财政性缴存分开核算的方式,根据资金性质重新设置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实现一般性存款与财政性缴存款会计科目会计核算隔离,以制度设计杜绝缴存漏洞。

规范财政习惯存款会计核算手续。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缴存款会计处理手续,制定并完善财政性缴存业务的实施细则,人民银行应把财政性缴存款的具体核定原则、划缴方式方式等编入实施细则,以便严格明确缴存业务流程,杜绝业务中不规范行为,提高中央银行的监 管水平。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执行标准适度灵活化

严格依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执行标准制定文件执行同时,建议将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制定上区别开来,(三)改进中央银行核算系统,完善存款准备金考核管理功能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对存款准备金的管理应做到实时监测,应增加对存款准备金缴存不足的警示提示功能,对存款准备金下限做到日间动态、实时监测。当缴存法定准备金达到下限临界状态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及时做出预警,会计营业部门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缴存相关机构及时调度资金补足。变事后处罚为事中监控,真正发挥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缴存情况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三)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修改减轻处罚的规定

针对《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不同,建议明确处罚的适用标准,对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各类主体统一量刑标准。同时修改减轻处罚的规定,以避免处罚标准畸重畸轻,可将原来“依法减轻处罚的,对其交存存款准备金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比例处以罚款”修改为“依法减轻处罚的,对其交存存款准备金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比例处以罚款,最低不得低于五千元”。

(四)明确外汇存款准备金业务各方的法律责任,规范外汇存款准备金业务收费行为 建议相关部门对外汇准备金存款专用账户开户行在办理外汇存款准备金业务中的权利、义务及人民银行总分行在办理外汇存款准备金资金汇划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明确规定。由人总行与中国银行总行对开办外汇存款准备金业务各项费用的开支进行统一协商,对于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办理外汇存款准备金业务时,各自应承担哪些费用作出明确规定。建议

1、核定:商报人行——一行一核 应告商业银行大概念——减法/法制

2、管理:内容、范围、怎么样 商业银行职责、

第三篇:关于存款准备金管理自查情况汇报

关于存款准备金管理自查情况汇报

根据XX支行存款准备金管理及债券市场业务现场检查实施方案,对照检查的内容及要求,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XX下辖XX个信用社XX个分社共XX个营业网点,截止XX年11月20日,正式在职职工XX人,存款余额XX亿元,比年初净增XX亿元,贷款余额为XX亿元,比年初净增XX亿元。

为规范存款准备金、拆借资金、回购资金等资金管理,我社于XX年10月制定了《XX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和缴存办法,按照人民银行规定将XX、XX、XX、XX、XX、XX、2051、2111、2151、2155、2622科目纳入缴存一般性存款准备金范围,将XX、XX、XX的子科目及XX纳入财政性存款准备金范围,及时准确汇缴人民银行。

XX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的通知》,文件规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XX年9月5日起,三个阶段(9月5日一10月4日,10月5日一11月4日、11月5日以后)保证金存款计入一般存款的基数分别为保证金存款余额的 20%、60%和100%;其他金融机构于XX年9月15日起,六个阶段(9月15日一10月14日、10月15日一11月14日、11月15日一12月14日、12

月15日一XX年1月14日、1月15日一2月14日、2月15日以后)保证金存款计入一般存款的基数分别为保证金存款余额的15%、30%、45%、60%、80%和100%。我社立即对缴存法定存款金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将保证金纳入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范围。

XX年10月,根据人民银行XX分行《关于核准XX地区6家农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缴存存款范围的通知》,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对我社的一般性存款准备金、财政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进行了重新核准,我社根据通知精神及时调整,及时、足额缴纳了财政性存款和法定准备金存款。

我社对XX年1月至11月缴存的一般性存款准备金、财政性存款准备金及其报表、旬末余额表等材料,从缴存凭证的真实性、合规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自查,经查,我社能严格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将存款准备金通过准备金存款、存放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科目进行核算,存款归类及准备金缴存符合人民银行的规定,准备金存款统计表、财务报表印章清晰齐全,及时、足额上划存款准备金,无漏缴现象,也无变相规避缴存存款准备金业务的行为。

XX年年初,我社一般性存款余额XX万元,按照准备金 率12.5%计算,应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XX万元,财政性存款余额XX万元,按照准备金率100%计算,应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XX万元。人民银行分别于XX年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5月18日、6月20日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随着我社存款余额的不断上升,保证金也逐渐纳入一般性存款余额,截止XX年11月20日,我社一般性存款余额XXXX万元,按照准备金率15.5%计算,应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XX万元,我社财政性存款余额XX万元,按照准备金率100%计算,应缴纳财政性存款准备金XX万元,我社积极调整资金头寸,保证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及时准确上交。

截至XX年11月20日,我社备付金余额XX万元,头寸较为富裕,流动性比例较高。我社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做好资金调剂工作,保证一般性存款准备金、财政性存款准备金的及时、足额缴存。

第四篇:国企改革中债转股法律问题探讨

国企改革中债转股法律问题探讨

1999年8月国家经贸委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布了债转股方案,这一消息见报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时间炒得沸沸扬扬。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部分,即国有企业欠国有商业银行的无法或不能按期归还的借款中的一部分,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即股权)。债转股是化解我国银行风险、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一项战略决策,做得好,将使我国的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在健康的财务基础上参与国外竞争;做得不好,负面影响也相当大。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国家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规范操作。本文仅就债转股中的几个法律问题作简要论述。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

通过一个机构来实现银行的债权转股权,是国外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而这一机构往往具有官方政府机构的性质。美国八十年代初成立的清算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简称RTC)扮演清算主的角色,专门清理储贷协会危机后残存的资本。1998年韩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决定启用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程序,收购低于法定标准的贷款、可疑贷款和沉淀贷款。大多数国家的法律禁止银行向企业直接投资,在银行持有企业的不良债权时,只能通过类似的机构来解决。我国的法律也禁止商业银行向企业进行投资,因此,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负责债转股事宜,与国际上的做法大体一致。

在我国,继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华融、长城、东方三家公司也获准组建。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使用中央银行提供的贷款和向商业银行发行债券筹集来的资金收购并经营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利用自己的特殊法律地位和专业化优势,综合运用出售、置换、资产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法,对贷款以及抵押品进行处置;对债务人提供管理咨询、收购兼并、分立重组、包装上市等方面的服务;对确属资不抵债的、需要关闭破产的企业申请破产清算。在企业经济状况转好后,可以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的形式收回收购不良资产占用的资金,其以“贱买贵卖”为最高哲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同银行在财务上完全分开,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有一定限制,即1995年底以前发生的、尚有收回可能的部分。1996年以后的银行不良资产,因为银行已经商业化运作,不属于债转股的范畴。由此看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扮演的是国有资产运营人的角色,与国资局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有异曲同工之处。虽然都是经营国有资产,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方式是用授权的国有资产以国有股或法人股形式向若干公司投资入股,可以根据需要增大投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来看,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收回收购不良资产所占用的资金,一旦债务人经营情况转好,即转让其债权或股权,而不会增大投资。

二、银行债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

债转股涉及到合同转让问题。合同的转让是一方当事人将本人的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其特征是合同的主体发生变更而合同的性质与内容(客体)未发生任何变化。各国法律都允许合同转让,只是某些合同禁止转让,合同转让的内容和手续,各国法律规定不尽一致。

合同转让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债权转让,一种是债务承担。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其债权转让给第三人,按民法规定,债权的转让不经让与人把变更的事实通知债务人,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即债权的转让以通知债务人为必要条件。实践中,债转股的实施分两个步骤:一是银行将其对企业的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二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受让来的债权转变为对企业的股权。银行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须符合以下条件:(1)银行与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不禁止合同权利的转让。如果借款合同中有该类禁止条款,银行与企业应签订补充协议,对该条款进行变更或者废止。(2)借款合同中规定有专属于借款人(银行)享有的从权利的,该从权利仍由银行享有,企业仍向银行履行。(3)银行在转让债权时负有将该事项通知企业之责。

在国际商业贷款实践中,债务人对债权人转让债权的权利往往加以限制,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债转股实践中,当然不存在象国际商业贷款那样的利害关系,但是,债转股的目的是减轻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负担,如果银行把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后,后者不实行债权转股权的措施,则企业没有从中取得利益,虽然它不能阻止银行转让债权,但仍可能提出异议。因为某些贷款的发生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笔款项的流转,也包含着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良好信誉合作关系,可能存在着某些因素致使借款人不愿意向债权的受让人履行债务。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的关系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接银行的不良债权后,虽然有若干的运作方式,但债转股是其现阶段的重点。从企业的角度看,将债权转变为股权,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债权的前提。因此,如果说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的话,那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其也就是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了,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1.股东权利的取得

银行将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取得的是对企业的债权,要将债权转为股权,应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操作:

(1)企业还没有改制为公司的。企业没有清产核资,财产没有划分为等额股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享有的债权应占企业资产的比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也就不能正确确定分红比例。此种情况下,企业应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富余人员,清产核资,确定股权比例。

(2)企业如果已经实行公司制改造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转股权,涉及到公司增资扩股问题。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应当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决议。需要提出的是,债转股不同于发行新股,虽然都是在原股份数额的基础上有增加,但实质却不一样。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资金平衡公式上看,发行新股表现为公式两边的数额都等量地增加,而债转股情况下,公式中资产的数额不变,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

2.股东权的行使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享有的股权应届定为《公司法》中规定的权利:(1)与其他股东一样享有权利,同股同权,不属于优先股。原来为贷款进行担保的抵押物、质押物(权)不再具有担保性质,不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担保。(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享有对企业财产的支配权,不能直接处置企业财产,只享有相应股份份额财产的终极所有权。

实践中,企业的股东虽然各不一样,但对企业的重大事务起决定性影响的是大股东,而这些股东大都对该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管理较为了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股东后,势必引起企业决策权力的重组。一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委派的董事能否具有足够的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来行使决策权,这是事关企业兴衰的大事。另一方面,如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直接参与企业决策,那么它就须防备发生“代理问题”。所谓“代理问题”,就是在委托代理制下,代理方中的经理阶层利用委托方赋予他的权利而谋取私利,导致委托方的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3.股权的转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阶段性的持股者,最终是要让所收购的不良资产全部消解掉,即要进行股权退出工作。因此,在企业经营状况转好后,其享有的股权是要转让出去的,这种转让应当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那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不能将股份转让给该企业,而只能转让给其他股东或其他企业。如果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除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只有一个股东的,该股东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转让的股份没有购买权,否则将导致一人公司的出现,从而违反公司法的规定。

四、债转股对社会的影响

其一,债转股影响社会信用。债转股固然可以暂时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有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和良性运作,但如果做得不好,却容易形成新的“赖帐经济”,改变其从“呆帐经济”走向“信用经济”的初衷,从而变成债务回收站。机制设计有误或者实施出现差错时,会成为“债务大赦”,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形成有债务一笔勾销的想法,从而千方百计地争取这顿“免费午餐”。原本可以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会认为银行贷款早还不如晚还、晚还不如不还,也想坐等债转股,“借债还钱”的道德观念将受到极大冲击,“赖帐经济”初现端倪。六十年代我国对农民豁免农贷时,曾带来过这样的负效应。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严格区分能转同不能转、过去和今后的界限,实行衡量指标量化、公开化,避免低质量企业鱼目混珠,乘机赖帐。

其二,债转股形成新的不公平竞争。债转股只是在部分有良好项目支撑的企业中进行,实质上有使这些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在盈利时分期偿还债务的意思。按市场竞争原则,机遇对每一个主题都应是平等的,然而,只有部分企业有此殊遇,这不仅造成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而且国企之间也不平等,未实行债转股的企业负担重,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势必又会造成另一批企业的亏损。

虽然债转股只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种阶段性措施,直至把不良资产全部出售完毕为止,它的历史使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应当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予与充分的研究,努力避免其负面影响,使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为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实现脱困目标作贡献。

第五篇:经典相声中的法律问题

拙作《经典相声中的法律问题》本是记录在法硕课堂上胡思乱想的涂鸦之作,蒙一些朋友感兴趣,不断提出新问题,如网友“名流邻居”提出相声《造厨》中的爷俩、《财迷回家》中的“财迷”;网友“狙击手”提出的《揭瓦》中的“甲”;网友“悠然见南山”提出的《小偷公司》……正好今晚有点时间,就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吧。

五、《造厨》

《造厨》里这爷俩,一贯趁为主人家操办酒席的机会,把菜料藏在衣服里带出来。从情节来看,属于秘密窃取他人财物,虽然还没走出主人家门,但“儿子”实际已经控制了那些菜料,也就是主人家实际已失去了对财物的支配,是比较典型的盗窃罪既遂。关键是,我们不知盗窃的菜料价值多少,按照司法解释,定盗窃罪需“数额较大”,一般指500-2000元以上,如果行为人没有实际取得财物,一般情况下不应以犯罪处理。问题是这爷俩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之前肯定干成(既遂)过多次,在一定时间内即1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就构成“多次盗窃”,这样算起来,这爷俩以盗窃罪定罪论处,应该没什么问题。

还有一点,如果“儿子”未满16周岁,犯盗窃罪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六、《财迷回家》

在相声《财迷回家》里,主人公“财迷”路过一个卖菜刀的摊子,把人家卖的菜刀横在自己脖子上问摊主:“这把刀是谁的啊?”吓得摊主说:“这把刀?没主。”于是“财迷”正好把菜刀拿走——因为他料定“我一抹脖子他负不起责任。”

“财迷”的行为,肯定不是盗窃,也不是抢夺,无非是抢劫罪或者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的定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在相声里,“财迷”当然没有使用暴力,但有没有“胁迫”呢?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现在并没有对“胁迫”进行定义的司法解释,如果“财迷”说要杀摊主,那毫无疑问是胁迫,但相声里他没有威胁杀摊主,而是威胁要自杀。也就是说,“财迷”的威胁并不能直接侵害摊主的人身或财产利益。但同时,“财迷”自己也很清楚,摊主与你非亲非故,不会心疼你,人家担心的是你自杀了给他惹麻烦,从这个意义上说,“财迷”的威胁还是会对摊主的利益产生影响,使之发生恐惧,不敢阻止“财迷”侵占其财物的行为。

再来看敲诈勒索罪的定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似乎与“财迷”的行为更为吻合。毕竟虽然“财迷”的行为,“要挟”的成分更多,其实他也不敢真自杀,而且他真正可能给摊主带来的威胁并不是当场实现的。其实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而敲诈勒索罪内容更宽泛,考虑到实际情况,如“财迷”完全没有暴力,发生的危害也是间接的,应该定敲诈勒索罪更为恰当。

定哪个罪名,关系巨大。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巾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重的犯罪,只要抢得财物,哪怕只是八块多钱的菜刀,就构成了抢劫罪,需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敲诈勒索罪成立需要满足“数额较大”的条件,根据2000年5月18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财迷”只抢一把菜刀,不构成犯罪。

七、《揭瓦》

《揭瓦》里,“甲”租住坛子胡同闷三爷的瓦房,偷偷把房上的瓦卖给砖瓦铺了,面对房东闷三爷的指责,“甲”大耍流氓脾气,不但不赔偿损失,还把老头打了一顿。闷三爷的家人哪肯罢休,二十多人回来算账,又把“甲”揍了一顿。

从《物权法》角度,承租人只是获得房屋的不充分的占有和使用权,并不能随意处分房屋,瓦是房屋的当然组成部分,所以“揭瓦”、“卖瓦”显然是违法的,侵犯了出租人的财产权。根据1995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对于承租人故意破坏承租房屋的,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收回房屋。因此而造成损失的,由承租人赔偿。后因此《管理办法》“租赁许可证”与《行政许可法》有冲突,各地都根据自己实际和《行政许可法》要求出台了自己的规定。无论如何,“甲”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肯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买瓦的砖瓦铺老板恐怕并不知道这些瓦是从租来的房子上扒下的,这样其取得就是善意的,《物权法》第106条规定,对以合理的价格善意取得的所有权应予以保护。也就是说,闷三爷可以向承租人“甲”索要赔偿,但不能要求砖瓦铺老板退还买的瓦。

至于“甲”打闷三爷,后来闷三爷家人又揍了“甲”一顿,从相声来看只是一般的拳打脚踢,情节轻微,并没有造成他人人身轻伤以上的损害,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

“甲”是“殴打六十周岁以上人”,闷三爷的家人是“结伙殴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43条的规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其实都是街坊邻居,到派出所找以小屋蹲蹲性,出来就“盟兄弟”了。

八、《小偷公司》

相声《小偷公司》其实并不是批判和揭露盗窃犯的,而是辛辣第讽刺官僚主义作风,“小偷公司”实际是臃肿、低效的官僚机构的生动写照。我们现在不管这些,假设“小偷公司”确实存在,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犯罪集团。

《刑法》第26条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一般的,犯罪集团需要有以下三个特征:①必须是三人以上,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并有明显的首要分子;②有共同的目的、计划、分工和较固定的组织联系;③犯罪集团组成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进行一种或几种需要较多的人或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重大犯罪活动。比照这三点特征,“小偷公司”简直是太符合了!具体来说,这是一个盗窃集团。从相声里来看,他们也只从事盗窃这一项犯罪活动,但“累累巴巴,抠抠唆唆,一天偷不了几万块钱”,可见其犯罪金额特别巨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按照《刑法》第264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个处罚针对谁呢?至少总经理和“牛群”是少不了的,因为总经理属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大事小情都得他批准),“牛群”属于“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他自己说“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就我们俩人”),都是主犯。

此外这段相声里还有三个有趣法律问题,一是“牛群”发牢骚时说:“我怎么当上小偷了呢?还不如拦路抢劫呢!拦路抢劫逮着就毙,省得这么活受罪。”这是不对的,抢劫罪并不是“逮着就毙”,一般性的抢劫只是3-10年有期徒刑,即使有8种加重情节,也不是必然判死刑的。二是“牛群”说上次偷钱包被捉,“6个小伙子把我吊起来打”,这是违法的,捉住小偷后进行殴打,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打出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了。三是“冯巩”说“牛群”参加“流氓团伙”,“牛群”严肃地纠正那叫“小偷公司”,可见小偷还是有文化懂法律啊,因为刑法里并没有“流氓团伙”或“犯罪团伙”这一说。

下载准备金管理  中有关法律问题(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准备金管理 中有关法律问题(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顾建伟 2012-10-10 15:01:15来源:《企业研究》2012年第2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吸收了很多普适性的价值理论,如民主、公正、自由、人权、法治等。这些理......

    准备金基础知识

    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 存款准备金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

    银行准备金

    作用 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并最终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金融制度演进到今天,原来......

    实习生管理与相关法律问题

    实习生管理与相关法律问题特邀主持:马增康 嘉宾:唐毅上海唐毅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劳动保障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特邀嘉宾:戴建平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策......

    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

    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 1.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2.银发〔2004〕252号 3.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总 则 交 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 1.2004年12月30日发布 2.银发〔2004〕302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政策性银行......

    资产清收中的法律问题

    资产清收中的法律问题 一、选择资产清收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概括介绍资产清收八种方式。 (一) 直接划收方式。根据借贷双方事先在合同中的约定, 银行直接从借款人的账户上扣收......

    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问题

    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问题劳务派遣是怎么回事?在劳务派遣中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看两则案例。 案例1 徐某—肯德基—时代桥公司 案情:在肯德基工作了11年的徐某,因工作中的疏忽被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