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枣庄市首家社区股份合作社挂牌成立
7月13日,枣庄市山亭区东山亭社区股份合作社挂牌成立。这是我区自去年5月被确定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后,成立的第一家社区股份合作社。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原则,明晰产权主体,规范经营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变资产为资本,变农村为社区,变农民为股民,变家庭承包制为社区股份合作制,建立起成员共有、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制度。区委区政府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山亭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山委[2010]69号),对全区各乡镇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状况开展了实地调研,确定了山城街道、桑村镇为首批区级试点乡镇,选定了山城街道东山亭社区、桑村镇东王庄村作为首批试点村(社区),先行试点。为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区经管局制订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区、乡镇(街道)、试点村(社区)密切配合,认真开展试点工作。东山亭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历经组织准备、清产核资、清人分类、配置股份、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建章立制等六个阶段分布实施,目前合作社已向区工商分局申请登记注册。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基础环节,搞好清产核资。清产核资是产权改革的基础,只有把集体家底摸清楚,才能量化股权。鉴于清产核资工
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等特点,为把集体资产家底摸清弄实,首先成立工作专班。街道、社区均成立了集体资产清查专班,在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指导下,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对2010年12月31日前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损毁,流动资产的损失、挂账、呆账以及负债等及时审理认定,该核销的核销,该补登的补登,严格按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其次,开展资产评估。聘请了枣庄中实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东山亭社区集体经营性等资产进行了评估。通过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东山亭社区实有集体资产总额3031.03万元,(不包含资源性资产)其中:流动资产785.85万元,固定资产2245.18万元,资源性资产:建设用地356.641亩,四荒186亩。集体负责及所有者权益3031.03万元,其中实有债务589.63万元。所有者权益(净资产)2441.14万元。集体资产中,经营性资产2957.33万元,非经营性资产73.7万元,经营性资产扣除集体负责后可量化股本总额为2367.7万元。
二、突出重点环节,搞好清人分类。清人分类市整个集体产权改革的重点,是量化股权的基础和依据,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不稳定因素。区、街道、社区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清人分类方案。一是确定清人分类原则。清人分类以户籍为基础,以村规民约为参考,按照以人为本,尊重历史,考虑现实,统筹兼顾的要求,充分体现公平、合理、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二是把好调查摸底关口。以户籍和宅基地为依据,按照统一设计的表格样式,对每户家庭成员进行逐人登记,分清常住人口、空挂人口和
非农业人口。三是细化人员分类。以调查摸底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划定四大分类:第一类可以配股、分红的人员;第二类可以配股暂不分红的人员;第三类继续享受村福利待遇,不配股不分红的人员;第四类不配股、不分红的人员。广泛征求不同类型的群众意见,经群众代表大会反复讨论后定案。截止2011年4月10日24时,东山亭社区总户数1923户、7309人,其中常住户3178人,空挂户4131人,分13种类型,享受配股分红人员3178人,不享受配股分红人员4131人。
三、围绕关键环节,合理配置股份。一是股份设置。设置个人股和集体股,每股人民币10元。将经过确认的清产核资结果与清人分类结果挂钩,村一级的股份资本量化到全村村民,组一级的股份资本量化到本组村民,个人股占总股份的70%,集体股占30%。个人股股东3178 人1632392股,净资产16323920元。集体股735308股,净资产7353080 元;二是制定股权运行模式。所有股权采取封闭运行。成员退社,可以将股权通过赠予、转让等方式流转给其他成员。股权可以继承,要依据继承法履行各项继承手续。个人股不得买卖、抵押;三是制定利润分配比例。经反复讨论确定提取公积金10%,公益金10%,分红比例由成员代表大会研究确定。
四、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确保正常运作。由东山亭社区刘开亮等3178名配股居民发起,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一是认真制定合作社章程。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结合外地经验和本社区实际,制定了十二章四十八条内容的股份合作社章程(草案),并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二是认真选好股东代表。按照标准,推荐股东代表候选人,召开成员大会选举产生股东代表374名。三是召开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经过认真筹备,东山亭社区股份合作社7月13日召开了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东山亭股份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成员9人,监事会成员9人。至此,东山亭社区股份合作社正式设立。经营范围:本社自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投资,本社房屋出租,物业、市场管理,为合作社全体成员提供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它服务等。
按照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要求,在区级试点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在有条件村中,选取一个村作为乡镇首批试点村,开展试点,年底前全面完成区、乡镇(街道)12个试点村的试点任务。
山亭区经管局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第二篇:上海制定《实施意见》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上海制定《实施意见》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作者: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中》2013年第09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上海实际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要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和农龄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要以明晰产权、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根本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创造条件,探索镇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试点。至2015年,力争使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改革后的新集体经济组织要依照章程建立健全成员(股东)代表大会、理事(董事)会、监事会。在坚持效益决定分配的前提下,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行收益分配,依法保障农民的集体收益分配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推行闵行区开展以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内容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第三篇: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改革
村村有本“明白账”
筑牢贪腐防火墙
——南溪区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改革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南溪区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实行一个平台由乡镇(街道)、业务部门、区纪委三级监督的“一网三控”新模式,切实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
一、主要做法
(一)“一网三控”建平台。委托省计算机信息研究院按照“一网三控”组织构架进行平台设计。“一网”是指软件平台建在互联外网平台上,整个平台由资讯动态、通知公告、政策法规、资金信息、招投标信息、资产信息、资源信息等七个模块组成,页面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应用。“三控”是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设置三个基本监控点:乡镇(街道)直接监管点,对“三资”审核、录入、运行进行直接监管;区级业务部门业务监控点,对“三资”使用、审核、备案进行行业监管;区纪委监察局实时监控点,对“三资”总后台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督。
(二)五步清查摸家底。各乡镇(街道)成立“三资”清产核资工作组,按照“清查、评估、整改、公示、登记”“五步工作法”,对全区232个村(社区)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清产核资内容包括:村级组织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村级组织的房屋、门面、设备以及村集体其他资产;集体土地、林地、茶果园、水库、渔塘等村集体资源;同时对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农户内部往来情况以及债权债务情况等,全部进行统一分类清核、建立台账,并通过村委会张榜公布和村情发布会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账清、财清、物清,村村一本“明白账”。
(三)实时公开强监督。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办法,明确各村(社区)集体“三资”的管理、使用和处置等环节一律通过平台操作,实时公开各操作环节信息,实现业务协同、流程审批、自动提醒、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介入,堵塞“三资”管理处置漏洞和风险点。群众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南溪区三资监管平台”互联网网址即可查询,实现掌上监督。
(四)市场运作保增收。借鉴“O2O”电子商务理念,通过“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各村将本村资源、资产信息和相关项目招投标信息及时发布,一方面提高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知晓面和参与面,破解因消息闭塞带来的资源闲置和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让农村集体“三资”与市场接轨,在市场调节的统揽作用下,有序进入资本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竞价、招投标等方式,让社会资本合理合法进入农村市场,将农村集体“三资”转化成为市场资本,盘活存量资源,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二、工作成效
(一)摸清各村资产,明确了权属关系。平台建成以来,全区232个行政村(社区)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共收录资金信息19751条,发生金额5.19亿元,做到了账实相符;录入资源信息13856条,其中水面(含山坪塘、鱼塘、水库等)8555.33亩、集体土地256.36亩、林地23284.36亩、果园972亩;资产信息61736条,其中村(社区)集体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办公设备、文化教育设备等集体资产合计价值4.7亿元。农村集体“三资”的全面清查,摸清了各村集体资产,理清了债权债务,进一步明确了“三资”的权属关系,杜绝了“三资”体外循环。
(二)权力关进笼子,密切了干群关系。按照“1+X+1”制度框架,搭建农村集体“三资”使用、监管、问责体系,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运行进行统筹管理;配套《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监督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流程》等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的使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办法》,严肃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全区责令纠正整改违规使用“三资”问题66个,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案件17件19人,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三资”回归市场,激发了社会活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平台,既是监管平台,又是信息平台。2015年以来,平台累计发布招投标公告信息347条,资产、资源处置信息732条。按照“转让经营权、拍卖使用权”方式,合理对有条件、有价值的村(社区)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处置,积极吸引外来客商投资,让村社集体“三资”合理回归市场。2015年以来,通过平台盘活存量资源5.95亿元,吸引社会投资3400余万元,实现资产保值增值6.58亿元。
三、实践启示
(一)规范化是权力运行最好的防腐剂。平台运行3年多以来,通过制度的把关、程序的严格、“三资”的公开,各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日渐规范,基层干部违规违纪案件增量得到明显遏制。“三资”的公开,为村社干部带上了“紧箍咒”,村社干部履职行为更加规范。
(二)市场化是当前农村二次飞跃的新引擎。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形成了以村、社为单位的经济主体,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公司化运作,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让农产品真正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占领市场。
(三)“互联网+”是政务服务转型的升级版。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已经成为政务服务转型的升级版,让现代通信技术与传统政务活动相融合,将单一的监督主体扩展为多元化的监督主体,将体内循环的监督体系转变为体外循环的监督体系,真正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第四篇: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试点改革
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试点改革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和产权制度的激励约束等功能的缺失,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农民权益受损问题较为严重。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解放农村生产力,全国各地就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纷纷进行试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更是受到极大关注,并提上了政府工作日程。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确定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
关键词:宅基地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产权
基金项目: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项目
主持人:欧阳苏芳
项目编号:YETP1430
项目内容: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研究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及其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主要问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土地的进一步改革,各地进行了试点。本文就各地试点情况做综述。成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
成都市我国的一个特大城市,市域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半数以上的居民为农民。自2003年“城乡统筹”工作实施以来,成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6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了1.77倍。成都在此过程中进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其经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进程:[1]
1.1 确权与颁证
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确权与颁证工作于2008年启动,至2009年末,全市共有257个乡镇、2661个村(社区)启动了农村产权确权工作,涉及农户190.04万户,已经完成确权颁证37.2万户。在确权和颁证过程中,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1.2 成立投资公司集合社会资本
成都市政府于2007年12月成立了成都市农发投公司,该公司利用到位财政资金27.85亿元,累计推进项目398个,市农发投公司累计直接投入89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94.4亿元,使得财政投入的资金扩大6.6倍,充分发挥杠杆效应,增强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同时,该公司下辖的两个担保公司利用其高达6亿元的注册资本,集合社会投入资金25.4亿元。
1.3 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促进产权流转
2008年10月13日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各区县搭建了产权流转有形市场。截至2009年末,产权实现流转6.63万宗,流转金额33.62亿元。
成都通过试点改革,保持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又遏制了城乡差距的拉大。但是成都在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建联(农户出让宅基地使用权,从而获得建立新房的基金)政策使得小产权楼盘出现;政府在农地综合治理中并未定位于服务的地位,加大了政府财政压力,也难以保证融资平台公司的积极推东作用。海南省三亚市天崖镇力村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2011年国土部在海南省三亚市天崖镇力村开始试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在于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为此,2011年三亚市政府出台了《三亚市试点地区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办法》、《三亚市试点地区农用地流转管理办法》、《三亚市试点地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在制度上作出了顶层的设计,并在力村开始改革试点。试点主要措施如下:[2]
(一)根据《三亚市试点地区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办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分别向村集体、农户发放了《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他项权利证》,使得村集体、农户和村民拥有长久的土地产权,改变村民和村集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的状况。
(二)建立试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设用地流转办法》通过具体的规定,建立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同地、同价、同权入市的统一土地市场。
(三)建立试点农村集体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农用地流转方法》指出,农民或土地使用权受让方在不改变农业生产用途,不对本地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不违反国家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自由的处置已经取得集体农地使用权。
(四)建立试点农民长久生产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用地流转办法》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享有与城镇土地使用权同等权益。收益的5%用于村民社会保障,40%缴纳市政府,用于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建设;30%分配给被征地村民;15%用于发展集体经济;10%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苏州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苏州的土地产权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3]
(一)在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上,直接按照户籍、婚龄等进行房屋、宅基地的产权置换。
(二)在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上,苏州集体出租或转让厂房、土地等获得巨大的收益,集体成员通过成员全分享集体土地的收益,之后通过股份制改革农民成了集体资产的股东,以股东的方式进行分红。
(四)在农村承包地产权制度改革上,其重要模式是当地农村居民放弃承包地进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范围。苏州土地产权改革有其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在于苏州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较快,非农就业比例很高。
四、北京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北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在稳步的进行,其采取的措施主要如下:
(一)宅基地流转改革。北京宅基地流转主要有三个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很多城镇居民在农村买房或者申请宅基地建房,1999年被国务院办公厅以发布通知的方式禁止;之后,北京农村宅基地更多的是以出租的方式流转,房屋出租收益成为近郊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2013年,北京市政府开始在密云县干峪沟试点宅基地流转,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盘活闲置房屋发展旅游,增加了农民收入。然而,宅基地的流转受到法律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遭遇瓶颈。对宅基地进行全方位的确权确价,使得宅基地得到有效的流转,是今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
(二)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北京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模式有两个阶段:一是2000年~2010年的改革,主要是以货币形式安置农民“转居”或“转工”,此模式带来许多诟病,后弃之不用。二是2010年至今的改革,主要是逐渐实现农民的“农转非”,并通过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与建立集体商业底商的模式来保证农民的后续发展。但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无法与城市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此外,如何保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收益让农民直接受惠,是后续改革要研究的重点。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北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2005年开始实施流转以来,对实现农村土地规模收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提供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流转方式单一,主要是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流转对象单一,85%的流转都在农户间进行;流转土地多用于非粮食生产;流转交易平台尚未完全建立(北京农交所目前只在平谷和门头沟在办事处);流转价格没有参照依据。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通过各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又爆发了巨大的生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受到极大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则是学界和政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泽仁.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3).[2]中国农村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课题组.一个突破土地产权制度的试点改革-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力村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案例分析[J].区域经济,2013(7).[3] 曲福田、田光明.城乡统筹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管理世界,2011(6).
第五篇:产权制度、三变改革标语
“三变”改革民为先
助农增收美梦先
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确保产权归属清晰
权责明确
“三变”改革促发展
产业调整惠民生 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 抓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民、年年有分红 实行土地入股、培育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