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与设计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与设计
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信用关系不仅遍布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且与市场关系紧密相连、错综复杂,因而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不仅是市场经济有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可有利控制信用交易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现状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虽然起步晚但短短几年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有比较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信用中介制度”“信用制度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条件”等建议。2000年4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行了《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该制度的推行成为建立我国个人基本账户和个人信用资料库的基础。
2.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个人联合征信开始起步我国已有一些信用中介机构从事个人信用调查、评估业务如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华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等。所谓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是指由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和信誉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
二、目前我国相关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人信息不完整、数据分散。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个人资信信息主要来源于法院、公安、税务、电信、银行、保险、公共行政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上海试点的实际情况来看,上海市仅仅实现了银行、电信、公共事业等少数部门的联合征信体系。而笔者认为,个人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决定着个人信用的有效性和完善性。
个人信用数据采集的真实性。
个人信用评估缺乏专业的标准。
个人权益保护问题。
对于信用问题,仅有法律进行规范是不行的,还要加强全民信用知识的宣传和信用文化的普及,从道德方面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让每个人都明白信用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通行证。仅仅通过法律手段对信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只是一个“治标”的作用,所以只有采取以将法律手段为主、道德手段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才是治本之策。这样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风尚,我国跨入征信国家行列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二篇:我国如何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及其意义 论文
我国如何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及其意义
赵洋2010117522对外汉语专业人文学院
摘要
个人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尽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主流,但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失信现象却很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个人信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建立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
引言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高度发达,信用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市场安全,信用的这种价值特性使得它从一开始就成为商品社会的一个重要法律问题。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为证明、解释和查验自然人资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资料和行事规则。有了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实现个人信用活动的动态登记、评估及信用风险的预警和转嫁,银行就能根据客户信用的历史记录、自我评估或请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取得消费者的信用状况,确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予以决策,从而有效预防或消除消费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企业信用制度、个人信用 制度都有待建立。近两年,我国在拓展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人们普遍认识到个人信用制度短缺是最大的瓶颈。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因此,信用原则的普遍履行要靠法律来保障,不仅包含着道德、精神、素质等方面的要素,而且具有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原则,只有科学完备的信用体系,才能保证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功能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说,完善法律法规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基本保障。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现状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虽然起步晚,但短短几年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有比较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信用中介制度”,“信用制度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条件”等建议。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个人收入管理制度。2000年4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行了《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该制度的推行成为建立我国个人基本账户和个人信用资料库的基础。
2.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个人联合征信开始起步
我国已有一些信用中介机构从事个人信用调查、评估业务,如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华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等。所谓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是指由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和信誉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同年10月,大连、广州等市也相继建立了当地的个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这些资信公司通过有偿采集个人资信信息、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自收自支模式的运作,基本形成了联合征信的框架。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目前实现了银行、通讯、公用事业等部门的联合征信,为我国建设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和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协助商业银行有效地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提高放贷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个人资信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开始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参考
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所掌握的个人资信资料开展个人信用评级,把个人信用能力引入到信贷管理中来。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市分行出台了《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将借款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汇集起来形成十大指标体系,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将个人信用分为A、B、C、D四个等级,作为贷款的决策依据。
(二)当前我国信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现状及滞后表现总体而言,我国的个人信用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个人的信用观念淡薄。
传统经济体制下,个人信用是以企业信用为特征的,而企业信用则是以国家信用为后盾的,国有银行同国有企业之间俩权债务关系又是同一所有者的不同代理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此导致的主体产权不明使得独立的信用主体身份难以平等,进而导致个人信用观念淡薄,加之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非法信用活动,严重阻碍了人们信用观念的建立。
2、缺乏客观可靠的个人信用资料。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所能提供的有关居民个人的信用文化主要有身份证、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及个人存单凭证、有价证券和实物资产。其中大部分只能说明居民个人的自然状况,而不具备经济担保性质,不利于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零售业务,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实现货币化,导致一些数据失真,而且也不能完全提供个人以往的信用记录,这些都使得银行零售业务的开展受到限制。
3、信用界定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居民在各家银行的经济活动与各自的身份尚无内在联系,金融同业之间更无居民个人信用网络资源共享,而且没有建立起居民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及机制,使得消费信贷的风险加大。同时,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信用评估技术落后,所有这些缺陷都极大地限制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效力。
4、信用立法工作滞后。
首先,我国目前的担保法没有对消费信贷做出相关规定,各家银行的有关规定缺乏统一性、权威性及可操作性。其次,有关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几乎是空白,信用活动无法可依,信用经济活动中的操作没有明确的操作规则及法律规范与保证。再次,市场上缺乏消费信贷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为银行提供风险保障的变现市场,风险转嫁机制不健全。
二.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个人信用制度
(一)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社会统筹作用
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涉及全社会各经济主体和人文社会团体的配套性系统工程,一般来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规范才能走上正途。从国际经验和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的,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像我国这样一个长期缺乏科学的、正式的信用制度约束的发展中国家,要在短期内建成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必须由政府协调运作,强力推动,应选择的模式是“政府指导,市场运作”。
在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过程中,政府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具有制度的制定者、良好环境的提供者、法规制度的管理者和执法者等“多重角色”。立法主要是制定并完善与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执法主要是依据信用管理的相关
法律对个人信用体系进行监管。政府除提供公共服务之外,一般不应直接介入由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以防止政府作用的越位。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信用制度都是在法律的严格规范之下,依靠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信用服务行业的自律,形成相互制衡的统一体来有效运作。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作用。
(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构建具有时代特性的诚信文化
一是要从培育诚信文化着手,加强我国市场主体和公民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的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信用素质,这是建设个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所在。要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内生动力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和“软实力”,为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政务、法制、市场、人文和生活环境提供根本性保障。
二是要加强现代信用理念的舆论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信用中国”系列教育活动,并把它作为我国改善人文环境和投资软环境建设的中心工作。
无论从社会伦理道德的层面来说,还是从建设法制社会的层面来说,一方面,法律是以道德正义为根基,包含着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建立在公平合理的道德基础之上,其内容本身贯穿着道德性、体现着伦理性。另一方面,伦理道德始终是法制作用发挥的基础和保障。实际上,在我们的法制体系中,诚信伦理化建设不仅仅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外在保障,更是法制建设本身的价值取向和内在要求。
(三)加强信用理论研究,完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
个人信用评估是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个人信用评估是指通过使用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其信用状况的主客观因素,并对其履行信用的态度、意愿和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判断和评价。搞好信用评估有利于促使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更加重视自身信誉的表达和价值体现,是金融机构和商业交往进行信贷业务的必要参考指标,也是对个人行为的社会综合鉴定。
从国内外信用制度的发展情况看,不论是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记录,还是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并对个人信用信息和行为进行评估,都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的运作,才能为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评估一般采用百分制的方式进行评定。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具体、量化比较的特点,目前我国的专业部门和研究机构也都倾向采用百分制的方法。
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现代市场经济不仅有着完备的信用形式、发达的信用工具,而且有着健全的信用制度和规范的信用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要以发达的信用和完善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发达信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用“极致”到个人。这是因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个人是最基础的行为“单位”,企业、政府等都可以看成是建立在某种契约基础上由个人结成的组织,其各种行为活动都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的经济活动会在多个层面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这些都需要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支持。因此,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将作为市场重要主体的个人信用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披露,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履约和守信程度,进而提高全社会的信用程度,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
目前,牵涉到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现象已经深入到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恶意购房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恶意透支、手机恶意欠费等,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个人信用制度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和社会准则,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规范,对每个人形成种种外部约束力,使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终生受害,使违约所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收益,从而使个人信用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信用准则。另外,政府对市场交易规则的制定和秩序的维护、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经营性收入的征税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运行,都需要个人信用制度对社会个体的内在约束。因此,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成为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扩大内需的迫切要求
目前国内正大力提倡信用消费以扩大内需。为此,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颁发了多项促进居民信用消费的政策和措施,如1999年3月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等,各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个人信贷业务实施细则。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个人信用消费是在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情况下推行的,一方面诚实守信者的个人信用资源得不到社会尤其是银行的承认;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整的个人信用资料,银行难于对个人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管理,不得不设置很高的贷款门槛,阻碍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增长。因此,开展个人信用调查已是银行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所必须突破的瓶颈。
(四)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我国已经加入WTO,这表明我国必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面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态势,如果我们不能在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发展个人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将是严峻的。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是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最根本、最基础的方面。
结论
我国经济要快速健康的发展,就要有健全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这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还非常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探索,去完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而服务。
参 考 文 献
胡维熊.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吴钦春.对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若干建议.
杜金富.正新理论与实践[M]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宋兴胜. 关于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
吴玉霞.建设中国个人信用制度.
桂咏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
胡梅.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张晓晖.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二O一二年 四月
第三篇:税收与个人信用制度
税收与个人信用制度
柯强戴祖彬胡学勤
众所周知中国自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始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除税法宣传不够深入、税收制度不够完善、公民纳税意识淡薄之外个人信用制度的阙如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经济学原理告诉人们个人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个人就会为追求收益而牺牲成本;反之当成本大于收益时个人就不会牺牲成本去追求收益这是个人是否遵守税收法规的行为基础
个人信用记录的作用就在于对人选择行为时产生约束加大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如果将违法处罚当成违法的“成本”预期成本的加大就会使企图偷税的人畏而止步例如某大学教授一月取得多处收入其取得学校工薪收入1800元取得夜校讲课收入600元其取得某企业法律顾问费收入70 1
0元按照现行征管办法取得的学校工薪所得由学校代扣代缴而在其他部门取得的收入均达不到起征点只能靠教授主动向税务机关合并申报此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向税务机关合并申报的人并不多可是如果实行个人信用制度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其多处取得的收入将在个人信用记录上集中体现一旦申报不实将被税务机关处以重罚试问在此制度下有胆量去以身试法的人还会多吗
要使个人信用制度发挥作用应该建立一张覆盖全国的信息网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遏制偷逃税行为的发生例如某人在福建省厦门市投资兴办一家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投资失误、偷逃税收等原因企业宣告破产其所欠的国家税款因为破产资产不足而无法获得足额清偿按照现行税收制度其欠缴的税款只能挂账处理无法追缴在实行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制度后此人如果再到别处投资时工商机关将不再发给其执照税务机关也将不再售给其发票除非他立即补缴所欠的税款有了这样的制度纳税人就会珍惜自己的这张“经济信用身份证”
利用个人信用制度还可以评估企业特别是个人独资企业
和合伙企业的税务信用等级这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不但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还需要有良好的税务信用新的征管模式变“管户制”为“管事制”要求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时做到自行计算、自行申报和自行填开缴款书缴纳税款(简称“三自”纳税)“三自”纳税要顺利施行纳税人必须要有较高的纳税意识以及较完善的财务核算水平利用个人信用制度建立企业税务信用等级正好适应了征管改革的要求
当然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必须以银行和执法部门能够掌握各项交易的原始数据为前提目前大量存在的假名交易、以物易物、现金结算必须得到遏制这就是说建立个人信用制度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地税局厦门大学
来源:中国税务报2002.07.08
第四篇:放宽市场准入与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
放宽市场准入与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
市场准入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第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发展的新的市场准入制度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投资环境的先导。而把好市场准入关与制度创新以及加强企业信用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工作。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提出了具体要求,北京和南京的工商部门在总结改革经验、深入研究市场准入制度中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通例,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于今年2月和3月,分别公布了和施行了《改革市场准入制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了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对现行登记注册制度从“名称登记”、“注册资本缴付”、“注册资本验证”、“经营范围的核定”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广大投资者开公司办企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容易,不仅改善了投资环境,优化了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外资金的聚集和辐射,而且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过去对市场主体的准入设立条件过高,有相当数量的投资人因达不到注册资金的要求,无法设立企业,或形成大量的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等违法行为,还导致资本的闲置和浪费。为此,工商部门借鉴国际上一般采取授权资本制或折衷授权资本制的做法,实行注册资本分期缴付制度。同时不再限制企业的具体经营范围,除涉及国家安全、人体健康、国家专控的商品和行业,以及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必须审批的项目外,企业可以自主经营任何项目。过去,家电商店如果想卖,就必须先到工商局增添卖家具的经营项目,否则就是超范围经营,会受到查处。而今后就不必到工商局办理增项手续,直接卖家具就可以了。”
市场准入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新时期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但同时,对于工商登记机关来说,在制度创新的同时要切实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好市场准入关:
1、加强登记注册材料的审查,切实把好市场主体的入门关。登记注册人员要依工作程序和各自的职权对登记注册材料和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备以及是否符合登记注册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进行审查,要对投资人、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以及委托办理人员的资格,场地使用证明,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明中载明的出资人、出资方式、出资比例进行认真核对和审查。
2、改革登记注册制度,全面实行“一审一核”制。登记申请由登记主管机关审查员受理审查后,报经核准人依法予以核准和驳回,即发生法律效率的“一审一核”制,将过去的“受理、审查、核准”三个环节简化为“受理审查、核准”两个环节,改变原有多级审核由行政级别层层审核的方式,使具有资格的审查员和核准人独立完成受理审查、核准工作。同时认真落实登记注册审核责任制,对不按规定受理、审查、核准的,对登记材料不全、材料内容不符合规定、不具备登记注册条件予以登记的,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追究。
3、认真审查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前置审批项目。登记注册是市场准人的关口,前置审批是经营主体申办登记的关口。国务院已公布了两次取消前置行政审批项目,在此基础上,工商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编制登记注册前置审批目录,一方面规范前置审批登记工作,一方面对外公布前置审批项目,方便申请人了解和办理相关前置审批手续。
4、实施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制度。实施“一门受理、抄告相关、互联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应已颁布的《行政许可法》要求的办法,建立“一个窗口”受理、内部审批流转、发放相关审批文件和《营业执照》的服务体系。即:凡投资者设立企业,可直接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事务;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定前置审批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牵头负责协调、相关的政府行政审批部门,完成整个登记程序;凡不涉及行政审批且符合登记设立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在《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工作日内或自行对外承诺的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核发《营业执照》;对涉及前置行政审批内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申请后5日内将《企业申报项目抄告单》传送给相关行政审批部门,行政审批部门自收到起5个工作日内,对企业申请进行审核后送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超过5个工作日,视作同意。推行这项制度可大大简化审批和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
业登记手续有了专业人士的指导与服务,可以使企业登记注册顺利完成。
6、必须提供良好的登记注册服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登记注册大厅要提供较为完备的硬件环境,为登记企业提供高效的服务,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步伐,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企业网上办照,并提供通讯、打印、复印、传真、电脑网络、邮件发送等全套服务,以适应申请人用不同的方式申请行政许可的需要。为提高办事效率,提供统一的企业开业、变更、歇业登记表格,方便企业登记注册。同时在行业准入方面,要制定出入世后新的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有关投资开放领域的承诺以及人世后过渡期的特点,制定出简洁、明了、便于在实际登记中掌握操作的详细产业指导目录,明确放开外商投资,限制外商投资,禁止外商投资的具体行业目录。
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不代表市场准入后监管力度的放松,创造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既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更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加强企业信用体制建设的目的是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预防和制止行业垄断、地区封锁以及市场流通中竞相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充分发挥市场规则和企业自我约束的作用,使行业自律机制建设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市场主体地位确定后,政府部门就应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公开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对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中关于条件、时限、企业信息,包括企业登记公示资料、企业年检、清算、减资、注销等信息,以及公开的企业经营信息。一句话,凡可以对外公布的企业登记信息,都要为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同时要建立企业不良信用“黑名单”,通过各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金融机构等联网信息共享,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类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向社会公开,将企业置于社会监督之下。通过公开企业登记信息和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促进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必须建立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信用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信用信息的有效性,信用信息的有效性数是信用产品质量的核心。据统计,我国信用信息80%左右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公安、司法、财政、审计、证券监管、质检、环保等政府部门手中。但目前大部分政府部门对信用信息严格屏蔽,消费者个人、信用服务机构或企业难以获得涉及企业的信用数据和资料,也无法征集信用信息进行公正独立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对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调查、评级、报告等信用产品,导致信用信息资源割裂和浪费,开发利用不充分。
1、建立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要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工商、税务、海关、贸易、交通、质检、药监、环保、劳动人事、公用事业、公安、法院、银行、证券、保险等有关方面掌握的有关企业信用的数据资料,作为重要的信用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如工商注册数据库及工商年检数据库、工业企业普查资料数据库、法院诉讼数据库、人民银行的企业借款还款记录数据库、企业产品质量投诉数据库等,可实现各部门、地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促进资料交换和共享。
2、政府部门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应当主要是对市场主体身份及其行为客观描述的原始记录。部门内部对市场主体或监管对象确定的信用分类等级,主要是为该部门工作服务的,依据的数据资料有限,应只在内部使用,而不宜随意对外发布,以免引起混乱或引发纠纷。
3、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应有序开放。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建立规范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应作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有偿地向信用服务企业和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原始数据信息,其收费用于系统的更新和维护。
二、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扩大社会信用交易规模和提高信用交易程度的前提。
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和竞争力之源,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增强信用风险的防范能力;可以加强受信企业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加强履约计划管理,防范出现偿债能力不足,无法按时履约等情况;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使其失去扩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和交易的机会。
为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应对企业的经营交易全过程进行信用管理。研究制定适宜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为企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提供标准;应以资金、质量、营销等管理为核心,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引导企业建立以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三、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正常发挥作用的保障。
对企业失信和失信行为不能给予及时、有力的惩戒,就是对失信者的鼓励,对守信者的惩罚。应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使失信者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和名誉代价,直至被市场淘汰;使守信者得到各种方便和利益,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不断发展壮大。
失信惩戒机制可分为以下五类:文秘114版权所有
一是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做出的行政性惩戒,如有关政府部门公布“黑名单”、“不良记录”等。但要严格依法办事,讲究程序,避免侵犯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二是由政府专业监管部门做出的监管性惩戒。这两类惩戒都是由政府综合管理或专业监管部门采取记录、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入、依法追究责任等行政管理手段,惩罚或制止违法违规或失信行为。
三是由金融、商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做出的市场性惩戒。主要是对信用记录好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和便利,对信用记录不好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严格限制。
四是通过信用信息广泛传播形成的社会性惩戒。主要是使失信对交易对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约。
五是由司法部门做出的司法性惩戒。主要是依法追究严重失信者的民事或刑事责任。要建立与失信惩戒要求相适应的司法配合体系。如社区义务劳动、罚款、监狱各类短期刑罚等,使失信者付出各种形式足以抵补其造成的社会危害的代价。特别要强调建立对信用服务企业的惩戒机制。要明确信用服务行业规则,提高其行业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自身就不讲信用的信用服务企业,出现失信行为、造成严重损失的,不仅要承担无限责任,还要令其永远不得再从事这个行业。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五篇:放宽市场准入与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
市场准入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第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发展的新的市场准入制度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投资环境的先导。而把好市场准入关与制度创新以及加强企业信用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工作。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提出了具体要求,北京和南京的工商部门在总结改革经验、深入研究市场准入制度中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通例,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于今年2月和3月,分别公布了和施行了《改革市场准入制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了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对现行登记注册制度从“名称登记”、“注册资本缴付”、“注册资本验证”、“经营范围的核定”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广大投资者开公司办企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容易,不仅改善了投资环境,优化了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外资金的聚集和辐射,而且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过去对市场主体的准入设立条件过高,有相当数量的投资人因达不到注册资金的要求,无法设立企业,或形成大量的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等违法行为,还导致资本的闲置和浪费。为此,工商部门借鉴国际上一般采取授权资本制或折衷授权资本制的做法,实行注册资本分期缴付制度。同时不再限制企业的具体经营范围,除涉及国家安全、人体健康、国家专控的商品和行业,以及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必须审批的项目外,企业可以自主经营任何项目。过去,家电商店如果想卖,就必须先到工商局增添卖家具的经营项目,否则就是超范围经营,会受到查处。而今后就不必到工商局办理增项手续,直接卖家具就可以了。”
市场准入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新时期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但同时,对于工商登记机关来说,在制度创新的同时要切实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好市场准入关:
1、加强登记注册材料的审查,切实把好市场主体的入门关。登记注册人员要依工作程序和各自的职权对登记注册材料和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备以及是否符合登记注册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进行审查,要对投资人、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以及委托办理人员的资格,场地使用证明,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明中载明的出资人、出资方式、出资比例进行认真核对和审查。
2、改革登记注册制度,全面实行“一审一核”制。登记申请由登记主管机关审查员受理审查后,报经核准人依法予以核准和驳回,即发生法律效率的“一审一核”制,将过去的“受理、审查、核准”三个环节简化为“受理审查、核准”两个环节,改变原有多级审核由行政级别层层审核的方式,使具有资格的审查员和核准人独立完成受理审查、核准工作。同时认真落实登记注册审核责任制,对不按规定受理、审查、核准的,对登记材料不全、材料内容不符合规定、不具备登记注册条件予以登记的,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追究。
3、认真审查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前置审批项目。登记注册是市场准人的关口,前置审批是经营主体申办登记的关口。国务院已公布了两次取消前置行政审批项目,在此基础上,工商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编制登记注册前置审批目录,一方面规范前置审批登记工作,一方面对外公布前置审批项目,方便申请人了解和办理相关前置审批手续。
4、实施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制度。实施“一门受理、抄告相关、互联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应已颁布的《行政许可法》要求的办法,建立“一个窗口”受理、内部审批流转、发放相关审批文件和《营业执照》的服务体系。即:凡投资者设立企业,可直接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事务;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定前置审批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牵头负责协调、相关的政府行政审批部门,完成整个登记程序;凡不涉及行政审批且符合登记设立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在《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工作日内或自行对外承诺的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核发《营业执照》;对涉及前置行政审批内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申请后5日内将《企业申报项目抄告单》传送给相关行政审批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