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启动工作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甘肃省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启动暨中医药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今年重点中医药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出台的各项中医药优惠政策,以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为切入点,将有甘肃特色的医改之路推向深入,促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稍后,王部长、咸省长将从全国和全省的角度就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做好贯彻。下面,我先就试点示范省建设内涵,创建先进示范市县和抓好今年重点中医药工作作一简要安排。
一、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的内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后,我省结合省情提出了以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问题,用较低的费用维护城乡居民健康,走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甘肃医改之路。两年多来,省委、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医药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中医药的全面发展,在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方面成效显著,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国家医改办和中医药局的充分肯定,省卫生厅先后几次在全国中医药相关会议和全国医改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去年4月,王国强副部长亲临全省中医药进基层现场会指导工作,指出甘肃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中医药参与医改在全国独具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和甘肃省一道,把这种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有益探索,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去年9月,国家中医药局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关于支持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41号),明确提出要把甘肃作为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进行建设。一会儿,省政府将和国家中医药局签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
《协议》是建设试点示范省的纲领性文件,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医药的主要工作,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4个区域中医药服务中心,并对尚未达标县级中医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到2012年底,县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疾控、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机构的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二是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累计建成22个个国家级、100个省级、200个市级和300个县级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为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每市州建成3个以上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6个以上的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三是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由国家投入专项经费,支持甘肃举办“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研究生班,大力开展西学中医活动和五级师承教育。四是积极开发甘肃中医药优势资源。国家在甘肃开展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进一步研究敦煌医学和甘肃民间方药,支持定西等地区开展道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生态园建设,扶持陇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五是打造甘肃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4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4个左右中医药生态旅游区,创排3部以上中医药文艺作品。六是加强民族医药和对外交流。立项建设民族地区中藏医医院,支持甘肃制药企业开展中成药欧盟国际合作研究与开发,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国外建立中医药服务平台。这些都是试点示范省建设的核心内容,各级卫生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
二、争先创优,推进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今年6月,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创建活动,印发了《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建设方案》,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要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覆盖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市州、县市区中医医院基础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和现代医学设备。支持1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设置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县级以上综合医院门诊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设置不少于总床位数5%的中医病床。建立西医临床科室中医药业务考核评价机制和工作促进激励机制。第二,要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基层。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导并扶持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服务。第三,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做好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工作。加强各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药人员配备,合理补充基层中医药人员。不断强化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第四,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市级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以上评审。建设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调剂符合条件的中药院内制剂在全省统一使用。鼓励乡村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
第二篇: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启动暨中医药工作会
在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启动暨中医药工作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甘肃省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启动暨中医药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今年重点中医药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出台的各项中医药优惠政策,以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为切入点,将有甘肃特色的医改之路推向深入,促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稍后,王部长、咸省长将从全国和全省的角度就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做好贯彻。下面,我先就试点示范省建设内涵,创建先进示范市县和抓好今年重点中医药工作作一简要安排。
一、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的内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后,我省结合省情提出了以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问题,用较低的费用维护城乡居民健康,走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甘肃医改之路。两年多来,省委、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医药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中医药的全面发展,在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方面成效显著,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国家医改办和中医药局的充分肯定,省卫生厅先后几次在全国中医 药相关会议和全国医改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去年4月,王国强副部长亲临全省中医药进基层现场会指导工作,指出甘肃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中医药参与医改在全国独具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和甘肃省一道,把这种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有益探索,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去年9月,国家中医药局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关于支持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2010‟41号),明确提出要把甘肃作为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进行建设。一会儿,省政府将和国家中医药局签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
《协议》是建设试点示范省的纲领性文件,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医药的主要工作,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4个区域中医药服务中心,并对尚未达标县级中医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到2012年底,县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疾控、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机构的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二是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累计建成22个个国家级、100个省级、200个市级和300个县级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为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每市州建成3个以上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6个以上的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三是大力培养中 医药人才。由国家投入专项经费,支持甘肃举办“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研究生班,大力开展西学中医活动和五级师承教育。四是积极开发甘肃中医药优势资源。国家在甘肃开展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进一步研究敦煌医学和甘肃民间方药,支持定西等地区开展道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生态园建设,扶持陇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五是打造甘肃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4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4个左右中医药生态旅游区,创排3部以上中医药文艺作品。六是加强民族医药和对外交流。立项建设民族地区中藏医医院,支持甘肃制药企业开展中成药欧盟国际合作研究与开发,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国外建立中医药服务平台。这些都是试点示范省建设的核心内容,各级卫生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
二、争先创优,推进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今年6月,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创建活动,印发了《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建设方案》,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要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覆盖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市州、县市区中医医院基础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和现代医学设备。支持1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设置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县级以上综合医院门诊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设置不少于总床位数5%的中医病 床。建立西医临床科室中医药业务考核评价机制和工作促进激励机制。第二,要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基层。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导并扶持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服务。第三,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做好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工作。加强各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药人员配备,合理补充基层中医药人员。不断强化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第四,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市级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以上评审。建设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调剂符合条件的中药院内制剂在全省统一使用。鼓励乡村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第五,要加强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成立中医科,在卫生监督所成立中医监督科。大力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科学制定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推动中医药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第六,要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甘发„2010‟8号),开展地产中药材资源调查,积极开展中药材人工种植和加工研究。支持有关企业和机构开发院内中药制剂,研发中医诊疗新设备和中药 新药、保健产品。建设中医药生态旅游区和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这些都是创建中医药先进示范市县的基本要求,必须做实做细。
按照省政府建设先进示范市县方案的要求,最近,省卫生厅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做好工作。今天的会议之后,省卫生厅将按方案要求,开始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建设申报工作,希望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汇报、多沟通,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中医药的工作基础、近年发展情况与建设标准进行对照自评,若达到标准,可直接申请评审。若达不到要求和标准,市县要按方案要求制订规划积极创建。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合格者,将以省政府名义命名并给予经费补助。
三、突出重点,统筹做好全年其他中医药工作 在积极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创建活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今年的重点中医药工作。
一是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是近一个时期指导全省中医药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要认真贯彻落实。部分市州已经出台了当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希望没有出台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积极争取尽快出台。要抓好省政府实施意见中一些刚性扶持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内部中医管理机构,设 立发展中医专项经费,财政补偿向中医机构倾斜,使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床位补助达到同级综合医院床位补助标准的1.5倍,并适时合理调整中医诊疗服务收费标准。
二是要认真落实省卫生厅、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运用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疾病工作的通知》。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医保部门,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要落实好符合条件的中成药、中药饮片、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额报销政策。要依托当地医学院校建立市级培训基地,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达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至少有5名中医执业医师,乡村和社区卫生机构至少有1名中医全科医师。
三是要开展好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要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卫生厅、财政厅、人社厅《关于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日常监管,严格量化考核,确保教育质量。各地要继续办好“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培训班,择优推荐一批优秀学员参加省上“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培养一批高级中医药人才。
四是继续认真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7月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行中医医院管理年督导,各市州要指导中 医医院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尤其是要抓好中医护理和中医治未病工作,保证管理年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以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狠抓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目前我省已建成国家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56个。今年,省卫生厅将修订《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标准》,将重点专科建设范围扩大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并建立动态准入与退出机制。5月份,省卫生厅已对原有和建设期满的国家和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进行了考核,合格者重新命名,不达标予以撤销。
五是是要不断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要抓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和国家二、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建设。实施好近两年立项的甘肃省重点中医药科研课题。做好今年中医药科研课题申报、审核和立项工作。认真实施《甘肃省扩大艾滋病中医药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的新途径。
要加强藏医药、蒙医药挖掘、继承和科研工作,支持藏医药、蒙医药文献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开展藏医药、蒙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等整理研究,筛选推广藏医药、蒙医药适宜技术。要抓好中医药文化建设。按照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加强建设工作,加强岐伯圣景、皇甫谧陵园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开展幼儿和小学中医传统文化教 育试点工作。要大力宣传历代名医廉洁行医轶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考核,引导中医药人员恪守医德,勇于奉献。要做好中医药信息宣传工作。挖掘我省中医药文化资源。宣传“名院、名科、名医”,宣传各地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科普常识等,不断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重视中医药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省上下狠抓落实,中医药发展形势喜人。今天的会议标志着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希望各地卫生部门和单位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务实进取,真抓实干,为开创我省中医药工作的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会上的讲话提纲
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自全省医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院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中、省、市医改相关政策。先后组织人员赴子长县、镇安县、佛坪县、西乡县、宁强县学习医改工作做法。今年5月、6月,县政府先后下发了《?县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1工作要点的通知》、《?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我院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医改工作,细化了工作任务,草拟了一系列医改工作文件和具体措施。8月12日,市政府医改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医院又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对医改工作任务再次分解到科室、科室分解到人头,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院通力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今天召开全县公立医院动员大会,在此我代表?县中医院作如下表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医改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推进体质与机制创新。按照“适度规模、优化机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好运行效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改革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1.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严格执行公立医院管理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经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健全和完善院务公开,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和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根据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按需设岗、按岗聘人、以岗定酬。医院科室负责人由职工推荐或本人自荐,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择优聘用。其他工作人员由科室负责人按照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进行聘任。
3.完善分配制度。
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完善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数量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能力和医德医风的绩效考核办法。按照“按量取酬、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医院核算到科室、科室核算到个人”,重点向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高风险岗位和重点岗位倾斜,根据工作能力、主动能动性大小拉开档次。
4.完善财务制度管理。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全面推行完成本核算,实施内部审计制度,重大经济支出由领导集体讨论决定,资产性支出报公立医院管委会同意
三、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彰显中医特色。一是重点抓好针灸理疗科建设,把针灸、推拿、中药薰蒸、康复做大做强;其次抓好脾胃病专科、风湿病专科、糖尿病专科建设。二是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应急处置和预防保健等的应有作用。三是创新特色疗法。选派业务骨干赴全国知名医院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特色疗法,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在临床诊疗中实行优质优价和低标准收费服务。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发展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关键之年,医院作为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机构,是党和政府保护人民健康权益的直接体现。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公立医院改革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模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是一项任务艰巨、情况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默契配合和协调合作。我们坚信,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能不怕困难、敢于实践、勇于拼搏,就一定能在医改试点工作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为人民群众健康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第四篇: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启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启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昨天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成立“X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昨天下午我们召开市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今天又召开了三届市委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市性大会,动员全市人民建设“X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省委、省政府给我们的这块牌子是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这是全市的一件要事、好事、喜事,也是X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创办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目的,是要通过改革创新,闯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扛回牌子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很长,任务很艰巨,全市干部群众一定要统一认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勇闯新路。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不辱使命,高扬改革的大旗
在今年x月召开的省人代会上,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在参加X代表团讨论时强调:“新时期推动农村发展还是要抓住改革这个关键环节,不改革死路一条,一点前途也没有,xx年前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x月xx日,在省委常委会议上,徐书记明确指出在X设立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央有要求,X有需要,X有条件”,并再次要求我们在改革试验中体现新精神、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贯彻落实好徐书记的指示精神,关键是要高扬改革的大旗。
(一)试点的成果要求我们改革。我市是省委确定的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两个试点市之一,x市是城市代表,X市是农村代表。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明确提出了试办新农村特区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广泛认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一致赞同,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成果固定下来。办好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我们进一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是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具体举措。
(二)庄严的承诺督促我们改革。在市三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市委向全市人民作出了“奋力推进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中等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跨越”的庄严承诺。在推进工业跨越过程中,我们以建设工业城、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为载体,加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为工业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xxxx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增幅居全省第一。在推进城市跨越中,我们改造老城,建设新城,推行“六城联创”、“三级同创”,实现了城市大发展,形象大提升,去年X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xx强”。在推进工业和城市跨越中,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受到众人的瞩目,关键在于始终不渝坚持改革创新。面对落后的农业、落后的农村,面对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千帆竞发的农村改革发展浪潮,面对人民群众早日甩掉落后帽子的企盼,我们又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上级的支持激励我们改革。创办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徐书记对我们设立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在年初的省人代会上,徐书记专程来到X代表团参加讨论,指出:“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X有条件、有基础,省里支持把X建成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在x月xx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徐书记再次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X作为一个试验区来运作。这是X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中原崛起的一件大事、新事,也是一件喜事。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支持。条件成熟时,积极向中央申报。”x月xx日,郭省长亲自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修改《方案》,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指导性意见。陈全国副书记、李克副省长、刘满仓副省长都对X试办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在省委常委会上,各位常委一致赞同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X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把这个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的大事办好。中央、省直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去年以来,xxx、xxx、xxx等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学者专程来我市就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对我们创办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专题向有关部门建议。同时,省委政研室、省委农办多次指导我们修改完善方案,对我们试验区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历史的机遇召唤我们改革。超越常在“弯道”处。在当前化解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给了我们这块“X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金字招牌,给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给我们搭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牌子就是名片,牌子就是政策,牌子就是环境,牌子就是目标、方向。它可以提升士气,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催人奋进。当前,正处于X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期,全市上下风正气顺、干群齐心,发展之势正猛,改革之风正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一定能让X的发展乘上高速列车、驶上快车道,在金融危机面前实现“弯道”超越。
(五)生动的实践鼓舞我们改革。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以来,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大潮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X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红旗xx年不倒的革命老区,历来具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传统。改革开放之初,继x之后,土地大包干率先推行。上世纪xx年代以来,xxx多万农民进城务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上世纪xx年代开始,潢川华英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好路子。近年来,我们在农村土地流转、农村资金投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社会保障、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又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今年x月中旬,中央政研室副主任xxx专程来X调研,对我市的农村改革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把这个路子继续走下去,可能就是农区怎样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道路,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第四条道路”。这充分说明,我们的路子是对的,我们的改革是成功的,我们的实践是成功的。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干部的改革激情,有老区人民的首创精神,我们一定能够不断把农村改革推向深入,一定能够通过改革找到一条符合X特点的跨越发展的好路子。
(六)落后的现实驱使我们改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从上世纪xx年代到现在,中央针对“三农”工作先后发了xx个“一号文件”,召开了四次全会,作出了三个重要《决定》。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收入差距仍呈逐步扩大之势。从X的情况看,“三农”问题尤为突出。xxxx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xxxx元,X是xxxx元,相差近xxx元;全国的城镇化率xx.xx是%,X是xx%,相差近xx个百分点;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全国是xx.x%,X是x.x%,相差x倍多。面对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作为老区的领导干部,我们心急如焚。不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不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对不起革命先烈,就对不起脚下这片鲜血染红的土地。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最根本的就是要改革,通过改革来消除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总而言之,创办试验区,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必选之策、必是之举、必担之责。推进改革,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可进取,不可懈怠。
二、不畏艰难,勇揭改革的大幕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被省委、省政府批准,标志着我市农村改革综合试验的大幕已经拉开。令人欣喜,令人鼓舞。当前,重点要做好“八篇大文章”,这也是《方案》要求创新的八项体制机制。
(一)做大盘活土地文章,大胆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土地问题是农村的根本问题,农村改革的每一项突破,都与土地有关。盘活了土地,农村财富的轮子就转起来了。怎么盘活?十七届三中全会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就是推动土地流转,提出了五种流转形式: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五种形式,也可以在这五种形式之外再创新。第一,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让土地这个不动产变成活的资本;积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信用合作社等流转中介组织;积极培育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推动规模经营。第二,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就是探索城乡同地同价,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化,增加农村集体土地出让收益。第三,建立农村宅基地科学管理模式。就是提倡通过宅基地互换,实施村庄整治,到村镇规划点集中建房。
(二)做好财政金融文章,大胆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新农村建设资金大体上需要xx万亿元,缺口x万亿元,数额巨大,这就要求必须千方百计把各类资金盘活:银行的钱、财政的钱、社会的钱、农民的钱。当前紧要的是金融和财政,要把这些钱用活。根据《方案》要求,首先,创新农村金融机制。就是要通过创新金融体系和金融工具,解决农村资金饥渴症。其次,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就是按照“渠道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的原则,实施整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第三,探索土地收入分成机制。各级政府每年都要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三)做强专业合作文章,大胆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推动农民联合与合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分散经营小农户与农产品大市场对接的重要举措。第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国家对合作社实行减免税政策,是对涉农经济活动的最大让利,是“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延伸,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第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体系。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的互助组织,也是惠农组织,发展中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商城等一些县区对一定规模、运行规范的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推动了合作社发展壮大,做法值得推广。第三,支持合作社跨县区、跨行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打破地域界限,共同联手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四)做实养老医疗文章,大胆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让农民共享综合试验成果,是一个“依靠谁、为了谁”的大问题。《方案》提出要健全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创新扶贫开发等,其中养老和医疗是难点也是关键。首先,健全农村医疗保障重在提升保障水平。平桥区在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上探索出了好路子,村村建了标准卫生室,农村医生轮流外出培训三个半月,硬件、软件都改善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就有了保障。其次,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要“破题”。《方案》提出的是“新型养老保险”,就是要运用市场的办法来办农民养老保险。要在“新型”上多动脑筋,拿出特殊办法,尽快开展工作。把社会保障办好了,广大农民兄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可以迈开大步走四方、闯市场、闯天下了。
(五)做优人力资源文章,大胆创新支持人才投身综合试验的机制。执行《方案》需要人才,建设试验区更需要人才。为了开发人力资源、用好人才,《方案》提出了具体办法:
一是完善农村基础教育;
二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劳务培训;
三是引导创业人才投身试验区建设。《方案》提出“鼓励机关、事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各类人才参与农村改革发展”。这是一条激活人才的好途径。要举办培训班,帮助大家学习领会《方案》精神,鼓励大家抓住政策机遇,放心地走、放心地干,干出一番事业,打出一片天地。
(六)做亮县域特色文化文章,大胆创新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文化是县域经济的灵魂,是潜在的生产力,是最强的竞争力,也是最大的软实力。首先,建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机制。就是要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用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让经济文化交融。其次,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机制。就是要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有经营性单位“事转企”,实现由依靠政府生存向市场求生存转变。
(七)做好统筹发展文章,大胆创新城乡一体化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是手段,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标。首先,产业一体化是支撑。《方案》要求我们加快培育发展食品加工、环保建材、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商。这些产业发展了,城乡一体化就有了支撑。其次,村镇建设是载体。要高昂规划龙头,认真落实《方案》提出的“积极实施村镇建设规划”。再次,户籍改革是关键。《方案》要求我们“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通过户籍改革增加城市人口,进而提高城市化率,这就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路子。
(八)做足基层组织活力文章,大胆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主战场在农村、在基层。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基层的组织、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试验区建设的意义,看准试验区建设的机遇,自觉地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宏伟事业之中。首先,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按从事的职业、行业,把党员编入不同的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上、建在专业协会上。其次,要建立乡村干部培养选任和激励保障机制。再次,要健全村民x制度,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不懈奋斗,唱好改革大戏
进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是我们面对的新课题、新挑战,也是我们发展的新举措、新机遇。这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戏,我们要奋勇开拓,不懈奋斗,唱响、唱好这台大戏,让它精彩无限、好戏连台。
(一)启动“总开关”,劲唱解放思想的大戏。省委、省政府的批复特别强调要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始终,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制度、旧办法的束缚。”徐书记多次鼓励我们要大胆地试、大胆地改、大胆地闯。反思X之所以欠发达、之所以相对落后,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发展总是慢半拍。省委、省政府在批复中提出六条要求,给我们撑腰壮胆,大开绿灯。在农村改革综合试验上,我们要放心、放手、放胆去解放思想,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条条框框出发,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只要不违背农民利益,一切都可以试,一切都可以改,不必拘泥于某些框框。当前解放思想重点是从六个方面“解放出来”:
一是从小成即满的小农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跨越发展;
二是从狭隘的固步自封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开放发展;
三是从急功近利的短期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长远发展;
四是从因循守旧的本本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创新发展;
五是从唯条件论的畏难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突破性发展;六是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自主发展。
(二)吹响“冲锋号”,勇唱先行先试的大戏。特区“也好”,“试验区”也好,都要有特别的地方,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坚持“特”字当头,树立特异理念,争取特准政策,采取特别举措,实行特殊管理,取得特快成效,打造特色品牌。要先干不犹豫。只有先干起来,走出一条新路,上级才会支持我们,社会才会认可我们,才会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改革发展条件,我们就会越来越主动。要先行不争论。一旦认准了路,绝不能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对于重大改革事项,市委、市政府决策之前,要充分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一旦作出决策就不要争论,必须集中精力,坚定不移地抓落实。要先试不苛求。要改革就会有失误,十拿九稳就不叫创新。一旦方案成熟就要先试起来,边试边探索,边试边积累,边试边完善。
(三)建好“百花园”,巧唱拿来克隆的大戏。我们是综合试验区,可以进行全面试验,不是单一或某些方面的改革试验。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百花园”,我们要让它百花齐放、常开常新、永不凋谢。我们要善于拿来,为我所用,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拿来,凡是别人成功的经验都可以嫁接,凡是X成功的先例都可以推广。要大胆借鉴一切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少走或不走弯路,提高改革效率,减少改革成本。当然学习吸收不是简单模仿,不是“邯郸学步”,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让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让失败的教训为我所弃,不断把我们改革创新大业推向前进。
(四)种好“试验田”,善唱开拓创新的大戏。要把试验区这场大戏唱响、唱好、唱出韵律,各级各部门都要在实验田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一是在土地流转方面。不管是土地银行还是土地信用合作社、土地交易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大胆地试。今年各县区都要兴办若干个土地合作社,要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数量。
二是农村金融体制方面。除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创办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各县区都要建立融资担保基金,为办好试验区提供融资平台。
三是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方面。要全面推广平桥建设村级卫生室经验,坚持“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变、一个不能低”的原则,全市推行,年底全面完成。
四是村镇建设方面。今后,凡是退老宅、建新宅,交旧宅、划新宅,按规划的地点、参考的样式建房的,市县都要给予补贴,实行以奖代补。
五是城乡一体化方面。市、县近郊区和市里的六个管理、开发区,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在这些方面,各县区都要立足本地实际,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明确自己的改革重点和突破口,做到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各显神通,真正改出成效。
(五)弹好“协奏曲”,共唱合力奋进的大戏。办好改革发展试验区,是一场事关X长远和全局的大戏,大家都是演员,必须同心同气、共拍共鸣。市里拿出学习贯彻《方案》的具体意见。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的作用。各级人大要加大工作监督力度,促进各项改革政策落到实处;各级政协要充分履行职能,为推进改革献计出力;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改革发展多做贡献。各部门都要结合实际,出台支持试验区的具体措施。各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协调沟通,集中处理改革过程中涉及面较广、单个部门无法处理的重大问题。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搞好宣传引导,在全市上下营造关心、支持、参与试验区建设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发挥基层干部包括大学生村官参与改革的作用。特别是广大乡村干部常年工作在基层,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要尽快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使他们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激发乡村干部安心基层、建功立业的内在动力。
同志们,xx年前的x月xx日,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由X长台关出土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传遍神州、响彻环宇,X人民为之欢呼、为之自豪。今天,X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大旗已经高高扬起,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大戏已经鸣锣开唱,演员已经闪亮登台,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不畏艰难、不懈奋斗。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够在试验区建设的舞台上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地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出大戏一定能够唱得荡气回肠、演得精彩纷呈!
第五篇: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座谈会是一次例会,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梳理前一段时间工作,部署后几个月工作。刚才,秉文同志传达了全省发改委系统第五期发展和改革工作研究班精神;连旺同志总结回顾了今年全市的经济形势和发改委工作,提出了今后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各县、区分管领导通报了各地的经济形势,交流了一些好的做法。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交流经验、明确重点的预期效果。会后,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和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总体趋势
1—7月份,我市经济在连续三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首次出现了增幅在两位数高位运行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整体形势全面向好。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3.6%,增幅创7年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42.3,财政总收入增长71.3,增幅均居全省首位。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增幅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二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大幅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财政收入结构继续优化;企业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质量大幅提升;经济运行初步显现出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并重、经济发展与效益提升同步的基本特征。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趋稳。随着海螺、大电厂、非金属矿加工等一批重点工业大项目的建设投产,重工业化加速,大中型企业带动效应增强,工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摆脱了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局面。四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交通方面,沿江高速公路池州段、合铜黄高速公路池州段建设全面展开,铜九铁路建设线路定测工作已经完成。城建方面,城市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承载力有了明显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动力、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池州经济正在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化,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这一增长态势,预示着池州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认真把握好这一发展势头,努力实现池州跨越式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一面。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宏观调控对我市经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一是投资增幅回落。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1—4月回落14.2个百分点,7月份仍在回落。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我们总量小、基数低的地方来说,投资增幅回落意味着追赶的速度将会减慢。我们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上来,一定要关注这个指标,把加大投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资金和土地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企业贷款难度加大,流动资金紧张;土地审批趋紧,项目建设用地存在缺口,招商引资和基本建设受到影响。三是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限制超载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发展上的波动,客观上是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反映出我市经济素质脆弱的一面,也说明了我们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对经济工作的本质认识还存在差异。
分析我市经济的内在不稳定因素和认识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自主投资能力不足。投资快速增长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国债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来自民间的投资明显不足。二是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尚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阶段,资源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粗、散、乱现象依然突出,土地、矿山等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意识不强,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不高,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不多,产业聚集度不高。三是市场调节能力不强。市场体系发育不足,服务业水平低;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足、自我调控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经济活动特别是招商引资主要依赖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经济外向度不高。四是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总量在全省垫底的格局没有改变,工业化水平在全省落后的格局仍未改变;工业经济内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与中小企业的比例不协调。五是人力资源开始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人才队伍素质跟不上经济提速的需要,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消除。如果不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大发展、快发展的好势头就难以巩固,我们和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差距不仅难以缩小,还会继续拉大。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趋势下,解决这些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对此,我们务必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宏观调控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背后,无不蕴藏着一次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契机。这次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处于起飞期的一次主动调整,调整的主要方面是转折而不是“过热”。分析这次宏观调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