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中小学开展“爱心、自信心、责任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对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经研究决定XX学年度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以“爱心、自信心、责任心”为主题的“三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现知与行统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充满爱心、自信大方、耐挫果敢、勇担责任、迎难而进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并把感恩之情化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努力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情趣高尚的一代新人。
二、活动内容及意义
开展“三心”德育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爱是化解严寒的春风,爱是滋润万物的雨露,爱是温暖人间的阳光。爱是人性中最高尚最伟大的元素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爱心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施恩,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不怨天尤人。
自信心是成功的起点,通过自信心教育活动,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毅力、远大的理想、谦逊的品质。
责任心是成功的保证,是发愤图强的动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通过责任心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三、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心,提高感恩素养,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增强学生自信心、责任心,促进学生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继而融恰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社会文明,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四、方法与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
1.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三心”德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组成人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活动组织机构。
2.制定计划,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各校要对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有序推进“三心”德育活动的实施。
3.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活动氛围
各校于学期开学典礼前后要开好动员会,团队组织要积极想方设法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发倡议书、出专题板报橱窗、设校园活动网页等途径,对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爱心教育系列
1.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父母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是不可能爱同学、爱社会的。
(1)开展专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校内评比。参考题目:《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如: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一次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主动做一些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3)举办一次“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4)以校为单位组织一次感恩教育报告会或演讲(故事)、朗诵比赛活动。也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有意识地定时播放“感恩歌曲”,让感恩之歌唱响校园,并适时开展一次感恩歌曲大赛活动(推荐歌曲:《感恩的心》、《说句心里话》、《白发亲娘》、《母亲》、《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丹顶鹤的故事》、《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等)。
2.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老师不仅赐予了我们知识,更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我们成长路上的种种心结。
(1)以校或班级为单位组织专题演讲比赛,弘扬高尚师德,彰显师生和谐,倾诉难忘师恩。
(2)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组织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引导学生发自内心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3.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生旅途中,身边无数个“他人”在关心帮助着自己,正是由于他们的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才有了欢乐和幸福。要大力倡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之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每年开展的贫困生救助工作,发动大家开展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给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那些伸出关爱之手的单位和个人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让学生们知道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还有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继而懂得感恩社会。
4.升华爱党爱国的民族精神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爱党爱国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爱党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爱党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爱党爱国是当代国人的精神需求,爱党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爱党爱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合国庆和建党90周年,组织学生收集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出一期专题板报或图片展;组织观看爱党爱国系列影视片;在校内选拔的基础上,推荐优秀节目参加全市举办的“光辉的历程•红歌献党旗”专题歌咏大赛;开展“感受时代变化,迎接建党90华诞”主题庆祝活动。
信心教育系列
1.信心宣誓。建议各校以班为单位在每周一次的班会前进行信心宣誓,每天大课间进行跑步誓词宣誓,要求整齐、响亮,与跑步节奏相一致。
2.教师话语激励,心理暗示。教师每天做到“三个一”,即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对优秀生既鼓励又提醒,防止骄傲自满;对“后进生”要特别关爱,鼓励教师与他们交朋友,提倡“蹲下来和学生讲话”,“要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奋进。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输入“你能行”的信息,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氛围中成长,切实感到自己真的行。从而更加刻苦学习,顽强拼搏。
3.强化信心教育专题活动。各校要充分利用团队和班级活动阵地,组织自信心专题教育,重点抓三个方面:一是讲述伟人、名人、强人从艰难困苦中走向成功的故事;二是用身边典型的人和事如优秀学生等典型的事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三是收集和诵读关于树立自信心的名言、警句和美文。
4.加强班级教室文化建设,让学生生活在自信的氛围里。板报两边悬挂信心誓词,教室内适当张贴信心教育的名言警句,教室板报要本着“美观、求实、创新”的原则,充实信心教育的内容,做到丰富多彩,常办常新。
责任心教育系列
1.责任心教育的方法
(1)说服法:说服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宣讲、主题班队会、谈心、讲演会、报告会等等。
(2)锻炼法:以活动为载体,以阵地为依托。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注意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又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比较典型的活动有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种。
(3)自我教育法:是学生自我培养责任心,并使之不断内化为比较稳定的责任品质的重要方法。它由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等环节组成。
(4)情境设计法:进行自我感受情境设计、情境体验设计、自我价值实现情境设计和校园文化情境设计等等。
(5)心理辅导法:通过开设心理学知识讲座,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和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同时配合心理咨询指导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责任心品质。
2.组织“五个负责”教育活动
开展“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祖国负责”五个单元系列教育活动。
(1)对自己负责: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是非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定崇高的人生目标,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对父母负责:教育主题是“爱父母,对父母负责,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明确“只求索取、铺张浪费”的行为是对父母劳动成果的浪费,是不敬不孝的具体行为表现。
(3)对他人负责:教育主题是“爱他人,对他人负责,做一名团结互助的人”。采取“一帮一、一助一”结对共进等方法,帮助学困生、贫困生走出困境,携手共进,快乐成长。
(4)对集体负责:教育主题是“爱集体,对集体负责,做一名有益于集体的人”。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履行与检查来培养学生的责任行为,组织开展 “行为规范达标班”和“行为规范示范班”评选,增强学生自觉履行《规范》的意识和维护集体荣誉的责任心。
(5)对祖国负责:教育主题是“爱祖国,对祖国负责,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立足主题班会、业余党(团)校,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爱党爱国的热情,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情感。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各学校要认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校内要务实组织责任之星、感恩之星和自信标兵的评比表彰。在学校推荐的基础上,教育局也将组织“三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优秀活动案例的评比表彰,并将各校开展“三心”德育活动情况作为学校常规管理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活动总结和优秀案例在12月10日前报教育局普教科。
五、有关要求
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三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家庭和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各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订详实的活动计划(2月25日前从办公平台报普教科魏宝华),认真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1.活动做到精致化。一要结合实际做好整合,“三心”教育要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与学校传统节庆教育活动等相整合,提高活动实效性;二要积极拓展活动空间,充分挖掘活动内涵,深刻提炼活动精神,设计符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育载体和活动内容,使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特征,真正凸现教育性;三要精心策划,组织到位,实施有序,要围绕主题,打造学校德育特色,推进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第二篇:爱心、自信心、责任心实施方案
“爱心、自信心、责任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2——2013第二学期)
为扎实推进我校小学德育工作,加强对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经研究决定2013学在我校组织开展以“爱心、自信心、责任心”为主题的“三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现知与行统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充满爱心、自信大方、耐挫果敢、勇担责任、迎难而进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并把感恩之情化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努力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情趣高尚的一代新人。
二、活动内容及意义
开展“三心”德育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爱是化解严寒的春风,爱是滋润万物的雨露,爱是温暖人间的阳光。爱是人性中最高尚最伟大的元素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爱心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施恩,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不怨天尤人。
自信心是成功的起点,通过自信心教育活动,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毅力、远大的理想、谦逊的品质。
责任心是成功的保证,是发愤图强的动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通过责任心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三、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心,提高感恩素养,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增强学生自信心、责任心,促进学生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继而融恰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社会文明,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四、方法与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 1.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三心”德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及班主任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
2.制定计划,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各班级要对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有序推进“三心”德育活动的实施。
3.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活动氛围
学校于学期开学典礼前后要开好动员会,少先队组织要积极想方设法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发倡议书、出专题板报橱窗、手抄报等途径,对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爱心教育系列 1.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父母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是不可能爱同学、爱社会的。
(1)开展专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校内评比。参考题目:《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如: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一次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主动做一些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3)举办一次“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4)以校为单位组织一次感恩教育报告会或演讲(故事)、朗诵比赛活动。同时利用学校广播站,有意识地定时播放“感恩歌曲”,让感恩之歌唱响校园,并适时开展一次感恩歌曲大赛活动(推荐歌曲:《感恩的心》、《说句心里话》、《白发亲娘》、《母亲》、《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丹顶鹤的故事》、《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等)。
2.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老师不仅赐予了我们知识,更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我们成长路上的种种心结。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专题演讲比赛,弘扬高尚师德,彰显师生和谐,倾诉难忘师恩。
(2)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组织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引导学生发自内心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3.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生旅途中,身边无数个“他人”在关心帮助着自己,正是由于他们的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才有了欢乐和幸福。要大力倡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之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每年开展的贫困生救助工作,发动大家开展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给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那些伸出关爱之手的单位和个人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让学生们知道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还有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继而懂得感恩社会。
4.升华爱党爱国的民族精神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爱党爱国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爱党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爱党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爱党爱国是当代国人的精神需求,爱党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爱党爱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合国庆和建党90周年,组织学生收集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出一期专题板报或图片展;组织观看爱党爱国系列影视片。
信心教育系列
1.信心宣誓。以班为单位在每周一次的班会前进行信心宣誓,每天大课间进行跑步誓词宣誓,要求整齐、响亮,与跑步节奏相一致。
2.教师话语激励,心理暗示。教师每天做到“三个一”,即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对优秀生既鼓励又提醒,防止骄傲自满;对“后进生”要特别关爱,鼓励教师与他们交朋友,提倡“蹲下来和学生讲话”,“要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奋进。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输入“你能行”的信息,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氛围中成长,切实感到自己真的行。从而更加刻苦学习,顽强拼搏。
3.强化信心教育专题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少先队和班级活动阵地,组织自信心专题教育,重点抓三个方面:一是讲述伟人、名人、强人从艰难困苦中走向成功的故事;二是用身边典型的人和事如优秀学生等典型的事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三是收集和诵读关于树立自信心的名言、警句和美文。
4.加强班级教室文化建设,让学生生活在自信的氛围里。板报两边悬挂信心誓词,教室内适当张贴信心教育的名言警句,教室板报要本着“美观、求实、创新”的原则,充实信心教育的内容,做到丰富多彩,常办常新。
责任心教育系列
1.责任心教育的方法
(1)说服法:说服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宣讲、主题班队会、谈心、讲演会、报告会等等。
(2)锻炼法:以活动为载体,以阵地为依托。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注意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又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比较典型的活动有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种。
(3)自我教育法:是学生自我培养责任心,并使之不断内化为比较稳定的责任品质的重要方法。它由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等环节组成。
(4)情境设计法:进行自我感受情境设计、情境体验设计、自我价值实现情境设计和校园文化情境设计等等。
(5)心理辅导法:通过开设心理学知识讲座,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和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同时配合心理咨询指导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责任心品质。
2.组织“五个负责”教育活动 开展“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祖国负责”五个单元系列教育活动。
(1)对自己负责: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是非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定崇高的人生目标,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对父母负责:教育主题是“爱父母,对父母负责,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明确“只求索取、铺张浪费”的行为是对父母劳动成果的浪费,是不敬不孝的具体行为表现。
(3)对他人负责:教育主题是“爱他人,对他人负责,做一名团结互助的人”。采取“一帮一、一助一”结对共进等方法,帮助学困生、贫困生走出困境,携手共进,快乐成长。(4)对集体负责:教育主题是“爱集体,对集体负责,做一名有益于集体的人”。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履行与检查来培养学生的责任行为,组织开展 “行为规范达标班”和“行为规范示范班”评选,增强学生自觉履行《规范》的意识和维护集体荣誉的责任心。
(5)对祖国负责:教育主题是“爱祖国,对祖国负责,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立足主题班会、业余党(团)校,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爱党爱国的热情,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情感。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各班级要认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学校要组织责任之星、感恩之星和自信标兵的评比表彰。在班级推荐的基础上,学校将开展“三心”德育活动情况作为班级常规管理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活动总结在12月10日前上交。
五、有关要求
在小学生中进行“三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家庭和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各班级要提高认识,制订详实的活动计划,认真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1.活动做到精致化。一要结合实际做好整合,“三心”教育要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与学校传统节庆教育活动等相整合,提高活动实效性;二要积极拓展活动空间,充分挖掘活动内涵,深刻提炼活动精神,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育载体和活动内容,使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特征,真正凸现教育性;三要精心策划,组织到位,实施有序,要围绕主题,打造学校德育特色,推进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学校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各班级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把“爱心、自信心、责任心”教育贯穿到每学年的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中,将“三心”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将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并内化为学校办学和育人的重要文化内容。
3.充分发挥评价机制保障活动开展。各班级要将学生参与“三心”教育活动的表现及过程中的变化纳入学生成长记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班级要及时总结,注重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
周家庄子学校小学部
2013-4
第三篇:德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德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优化我校育人环境,净化学生思想,养成文明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学校研究决定于2006年10月起,在学校全面开展“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的三雅文化集中教育活动。为了将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进一步丰富德育教育和深化我校德育改革,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学德育大纲》,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为活动宗旨,以“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活动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全校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和健康高雅情趣,创设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形成巴南职业中学优良的校风。
二、领导小组 组
长:何远疆
副组长:胡廷海 郑开禄 黄轶
成员:李生凡 杨青龙 高跃轩 涂泽驯 肖红 徐小凤余志胜
游义兰 刘思碧 苏建忠 蒋元良
三、活动目标
(一)提高全校学生的文明水平,使学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情趣更高雅,树立正确荣辱观。
(二)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公德、严于律已、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遵规守纪的中学生。
(三)振奋全体学生的精神,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让文明之风遍布巴南职业中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四、活动主题和范围
(一)基础文明修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自治自主能力,环境意识。
(二)团队精神。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正确的竞争观念、集体荣誉感、协作精神、良好心情素质、全局意识。
(三)社会责任感。重点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四)高雅情趣。重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情趣爱好。明确培养高雅情趣的起点、方向、途径、保证、条件、意义;明确低俗情趣的表现和危害。
(五)好学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勤学好问、求真务实的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做到自学学习、顽强学习、科学学习。
五、活动主要内容
(一)培育“三室文化”
1.文明寝室:保持卫生清洁,用品摆放整齐,无乱贴乱挂,无违章用电,无吸烟赌博,无打架斗殴现象,“寝室文化”格调高雅。
2.文明教室: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尊重师长,认真听讲,保持卫生,禁止“课桌文化”,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
3.文明餐室:遵守纪律,文明就餐,自觉排队,尊重师傅的劳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不浪费食物。
(二)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促进班级文明建设
1.采取树立典型、严肃纪律等措施,对学生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使学生养成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优良作风,不断加强和改善我校的学风和班风建设。
2.珍惜集体荣誉,无违纪,无不文明行为,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同学间友爱相处,互助互学,共建文明班级,争创先进班级。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提升学校文明水平。1.推行“十字”礼貌用语,即“您好!”“请!”“谢谢!”“再见!”“对不起!”
2.遵守校园文明秩序,贯彻执行学生文明行为“十不准”规定,即:不进娱乐网吧;不乱丢乱扔;不破坏公物;不乱贴乱挂;不吸烟赌博;不说脏话粗话;不疯赶打闹;不打架斗殴;公共场合不穿拖鞋、背心;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吹口哨、起哄、打闹。
3.争做文明学生,净化心灵,文明修身,杜绝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诚实守信,遵规守纪;热爱劳动,关爱他人,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讲究文明礼仪。
4.培养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情趣爱好。起点:热爱生活,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陶冶高雅的情趣;方向:增强好奇心,探究新事物;重要途径:开展多样性、文明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文化生活;有力保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审美欣赏水平;条件: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重要意义: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有利于开拓眼界和开发智力,有助于提高道德文化修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5.明确盲目偏爱流行歌曲、追求新潮时尚的审美误区。明确吸烟,酗酒、赌博、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等都属于不正当的兴趣。明确不当情趣的危害: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的活动,会陷入庸俗的情趣之中,庸俗的生活情趣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道德水平低下、使人眼界狭隘,丧失远大志向。让学生自觉和抵制不正当的兴趣,从而培养文明、高雅的情趣爱好。
6.倡导“五心”,即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信心留给自己。
(四)营造“三雅”文化环境
1.软环境建设:共建文明校园,爱校如家,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提倡文明风尚,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利用校园电视台及各种媒体树立“三雅”文化典型,褒扬文明风气,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2.硬环境建设:设置“三雅”文化警示牌和宣传标语,加强与“三雅”文化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和讨论阶段(2006年10月8日—2006年10月13日)
1.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启动“三雅”文化集中教育活动月。搞好宣传发动,使全校师生了解活动安排,统一思想认识,从而推动“三雅”文化集中教育活动顺利全面开展。
2.以班级为单位开好“三雅”文化教育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应充实、具有教育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人人参与,并做好班会记录。各班将“三雅”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方案交政教处孟渝老师处。
3.各班出一期以“三雅”文化教育活动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工整清晰,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4.10月13日前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三雅”文化建设行动承诺签字仪式。(班主任组织)
5.开展讨论、辩论、征文活动,相关活动可采用下列参考题目,也可自拟题目。
1)如何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2)如何尊重老师的劳动?
3)如何看待校园里的乱涂、乱画、乱扔现象? 4)你眼里的校园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5)你认为当代青年学生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必要吗? 6)你崇拜的偶像及崇拜的原因?
7)中学生怎样培养文明、高雅的情趣爱好? 8)现代社会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还有必要吗? 9)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观念现在还可取吗? 10)中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制观念?
11)我校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如何?应怎样改善? 12)你是否有“走出校园,我代表着巴南职业高级中学校”的明确意识?
13)你对我校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
(二)自律与实践阶段(2006年10月14日—2007年月1月20日)
1.倡导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品德。针对学生说脏话说粗话的现象,针对学生中存在浪费水电、粮食、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仪表不合中学生要求,思想上存在依赖性强,脆弱,缺乏自信心等现象,进行自立自强教育。要求各班级以此为内容,开好班会,做了记录,抓好整改。
2.学生中开展好结对帮学活动,各班主任要掌握具体情况,以些为契机,促进学生进步以及学生团结友爱,形成勤奋学习风气。
3.开展“我为校园文明献一计”及“我的陋习有多少”主题班会活动,由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安排,并对合理优秀的建议、针对陋习如何杜绝以及活动总结等材料进行整理后上交政教处孟渝老师处。
4.各班根据班级情况在校园内自行组织活动,并做好记录。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全校学生都能自觉的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掀起“三雅”文化教育活动的高潮。
(三)总结表彰阶段(2007年1月21日—2007年2月3日)学生会、团委会和各班级推荐、评选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将对在“三雅”文化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文明班集体”、“文明团支部”、“文明寝室”、“文明中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学生文明礼貌及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此次“三雅”文化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拉开序幕。各班级要借此东风,反复抓,抓反复,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抓出成效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和健康情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做一个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的巴南职中人,做一个有鲜明时代气息、素质全面的现代青年人。
重庆市巴南职业高级中学校
二00六年十月十三日
第四篇:苍山县中小学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苍山县中小学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收藏分享2013-3-4 10:42|发布者: 苍山基教科|查看数: 153|评论数: 0
摘要: 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全国、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县广大师生中广泛掀起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积极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根据《临沂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通知》要求(临...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全国、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县广大师生中广泛掀起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积极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根据《临沂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通知》要求(临教函
[2013]13号)精神,制定《苍山县中小学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以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为目标,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
各中小学通过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雷锋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重点抓好“八个一”活动。
(一)召开一次学雷锋动员大会。各中小学要召开学雷锋活动动员会议,发动全体师生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到班班开展、人人参与。
(二)组织一次学雷锋主题班日、队日和主题团日活动。中小学各班级要结合本校、本班实际,组织开展一次学雷锋主题班日、队日;中学各班级团支部要举行一次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对广大中小学生和共青团员集中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活动。
(三)组织一次学雷锋歌咏活动。各中小学要积极组织全体学生传唱雷锋歌曲,让每位学生至少会唱一首雷锋歌曲。
(四)进行一次学雷锋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各中小学要结合本校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帮扶贫困学生、孤寡老人、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举办一次学雷锋精神征文比赛。各学校要围绕雷锋精神开展一次征文活动。
(六)读一本与雷锋有关的书。各中小学要积极组织学生阅读《雷锋日记》、《雷锋故事》等有关雷锋的书籍,让学生认识雷锋、熟悉雷锋,并结合自身实际撰写读后感或开展讲雷锋故事比赛。
(七)召开一次教师专题学习讨论会。各中小学要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雷锋精神专题学习讨论会,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弘扬优良师德活动,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倡导奉献精神。
(八)以学校为单位开展以“学雷锋、讲公德、知礼仪、献爱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各校要结合三月份文明礼仪教育月活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志愿服务为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师生文明素质的提升。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3月上旬),各中小学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3月中旬)。依据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3月下旬)。各学校在3月底将活动总结报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五、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各单位要加强对学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积极主动地争取当地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同时要借助各种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广度,为全面掀起学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氛围,县教体局基教科定期组织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将纳入学校综合评估。
2、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认真抓好宣传发动工作,落实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好此次活动。同时在组织开展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保持良好秩序,确保师生安全。
3、认真总结,及时反馈。活动开展期间,各单位要做好活动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及时总结开展活动的成效和做法。并在3月底将活动开展情况及相关照片用电子稿发送至csjcjyw@163.com邮箱;各单位要以开展学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建立活动长效机制,认真搞好总结。
二〇一三年三月四日
第五篇:2021XX市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2021XX市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回应当前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优化学校教育服务,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为宗旨,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落脚点,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中小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帮助,切实解决家长无法按时接学生和课外负担过重的困难。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一)自愿申报原则。
学生课后服务必须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对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家庭,由家长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学校与家长、学生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与,也不能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学生参与。(二)科学管理原则。
强化落实主体责任,统筹规划各类资源。课后服务工作要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要与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课后服务管理实行“一县一策”“一校一案”,要建立弹性离校制度。(三)公益普惠原则。
课后服务要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费用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服务性收费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相应费用由学生家庭合理负担。课后服务费用主要用于保障课后服务有效运行的物质条件和劳务补助。(四)公开透明原则。
课后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要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五)保障安全原则。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三、具体安排
(一)课后服务对象。
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对象为有课后服务需求的中小学生,一般应按“家长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统筹安排”的程序确定,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群体。(二)课后服务时间。
学校课后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日)放学后。小学原则上延长至当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后半个小时,初中、高中阶段学校具体课后服务时间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三)课后服务活动内容。
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可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课后服务内容包括作业辅导、自主学习、体育、艺术、科普、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拓展训练、娱乐游戏、兴趣小组或社团、志愿者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得占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集体授课、补课,不得将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指导。市教育局要组织教科研部门和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等相关课题的研究,逐步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体系。四、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一)属地管理,政府指导。
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各县(市、区)政府指导教育行政部门担负起中小学课后服务的统筹管理职责,发改(物价)、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共同做好课后服务政策制定、指导管理与监督工作。(二)学校为主,多方合作。
课后服务工作实施主体是学校,要逐步构建以学校为主、社会多方参与的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体系。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动员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同时还可以邀请科协、文联、群众艺术馆等文体单位或返聘退休教师、招募志愿者,一起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三)合理分担,规范收费。
课后服务必须始终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设定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项目及价格标准,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课后服务费由学校统一收取,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由学校根据实际支出列支。坚决禁止任何学校借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事先要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准入条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收费项目及标准、安全保障措施等。各地要遵循区域、城乡和学校类别差异,合理确定离校时间和收费标准;同一区域内的同类别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和收费标准原则上要保持一致。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费用减免政策。(四)强化管理,严格支出。
各中小学校应按照本地确定的收费标准逐月进行收费,要合理确定支出标准,据实结算,据实列支,主要用于课后看护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外聘人员劳动服务费用,保障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产生的水费、电费、消耗品购置及学生意外商业险等开支。课后服务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不得提取管理费;不得列支其他无关费用。费用收入及支出情况要定期公开公示,自觉接受市场监管、审计等相关部门和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五)教工参与,合理取酬。
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保质保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各地各校在核定课后服务工作总量时,应考虑开展课后服务的时间、学生数以及当地公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根据额外增加的工作量给予适当补助。发放课后服务工作人员报酬的经费要单列管理,所需经费从课后服务专项经费中列支。各地具体操作细则可由本地人社、财政、发改、教育等部门联合制定。同区域同类别学校参与课后服务人员取酬原则上保持一致。(六)落实责任,保障安全。
各地要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做到课后服务有专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等部门,全面落实中小学校方责任保险、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等。五、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两级要成立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谋划、指导和监督,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多方联动参与的课后服务工作保障机制。各校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服务内容、课时安排、人员调配、费用收支及质量评价。(二)加强安全管理。
要坚持把安全放在课后服务的首位,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要落实责任,强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要严格考勤管理。学生请假离校必须履行书面审批手续,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要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保障课后服务工作安全稳定运行。(三)加强监督检查。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课后服务作为重点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过程性监管、检查和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时纠正和改进;对整改不积极不彻底、群众意见较大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坚决禁止学校把课后服务变成“培训班”“补课班”;坚决禁止学校借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坚决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进入校园组织实施课后服务;坚决禁止学校借课后服务名义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办班。(四)加强舆论宣传。
要做好课后服务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社会和家长充分理解,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前,通过发放告知书、信息公示、召开家长会、签订课后服务协议和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学校、家长、课后服务人员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切实界定清楚责任,保障各方知情权。要在广大教师中提倡奉献精神和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积极投身到学校课后服务中来,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彰显新时代人民教师崭新的精神境界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