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海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定稿]

时间:2019-05-14 01:5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海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海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定稿]》。

第一篇: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海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定稿]

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海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天津稀有金属交易市场2010-01-29 10:46:35

■海城要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菱镁矿和滑石矿资源,提升镁制品行业的产品附加值,在镁耐火的基础上,重点做好镁建材、镁化工、镁工艺、镁金属四大产业。

■海城市所有的市政设施、将要建设的带状公园里面的装饰物品以及市民广场的雕塑品等都要用镁工艺品,将来大家来海城,所见之处都是“镁”,那海城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镁都”!■一个城市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遵循产业的不断变化、产品的不断更新这样一个规律。坚持以产业集群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新打造世界新型镁质材料生产基地,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我们要将“中国西柳商贸城”定位于大的综合商贸城,不局限于经营服装、鞋帽等,不是专业市场,而是集各种消费品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品市场。要想把各种产品都引进海城,那就要找到各类市场的龙头企业,具有投资、管理各方面经验的企业,包括皮具、鞋、衣服、箱包等行业的专业市场都要进来,我们要找到领军人物,无论是投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还是招商引资能力,一定在全国是一流的。

■其实一个市长要追求什么、要给老百姓什么,和一个城市要有哪些新发展、新变化等这些问题彼此不矛盾。就像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不矛盾一样,只有把城市经营好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城市产品,把产品规划得合理,建设的标准比较高,城市才能管理好,经济也才能有所发展。回归到“民本思想”,最大限度地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报记者 李 华/文

海城是一个充满光荣和梦想的城市。“世界镁都”让海城人欣喜并自豪。而今,沉陷危机的全球经济依然在动荡中蹒跚前行,作为历届全国百强县、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海城却逆势而上,弯道超越,以主要经济指标两年翻一番的增长加速度,在跻身全国县级百强前十的征途上阔步前行。

海城市发展县域经济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但更有现实的超常规的思路与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海城市在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整合资源要素、规范发展行为、加快发展步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近日,记者来到海城市,项世伟市长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海城市被誉为“世界镁都”,但“镁都”之美名在今天看来已不再是海城人的骄傲,因为资源总会枯竭、产业总得升级。请问项市长,您怎样理解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海城这个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的下一步棋?

项世伟: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是放之中国而皆准的真理,但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海城市,作为一市之长我首先要认真研究海城市的实际情况,只有结合海城市的实际情况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不会犯左倾或者右倾主义错误。

目前的海城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需要完成两种产品的生产,那就是城市产品与产业产品的生产。城市产品包括七通一平、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包括广场、公园、医院、学校这些公益设施,更包括各级各类的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税源经济的载体。产业产品则包括工业、农业,当然也有服务业的产品。

当然,政府与企业在城市产品和产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该担当好不同的角色。产业产品的投资与生产主体一定是企业,在产业产品的投资与生产过程中,政府是配角、是辅助,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而城市产品的生产一定要以政府为主体,企业是配角和辅助。企业参与城市产品的制造一定要接受政府的全权指挥。海城市的税源经济载体也就是我所说的城市产品现在有腾鳌、海城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海西新区、海城农高区以及东部矿产

品初加工区等。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整合优势资源,打造腾鳌、海西两个新城和牛庄、析木两个新市镇,这些都是海城市政府的“作品”。

记者: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项市长的观点:做好城市产品和产业产品的生产,使城市产品与产业产品齐头并进地发展,也就是海城市“科学发展”的体现?

项世伟:城市产品与产业产品齐头并进发展最终是要实现三个变化。首先是产业发展要有新变化,其次是城市发展要有新变化,最后当然是人民生活质量要有变化,这也是我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产业发展要有新变化,发展与变化的方向一定要符合国家产业升级与节能减排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海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南有营口、大连,北有鞍山、辽阳、沈阳,地处鞍海经济带,可以接受鞍钢、辽化这样的大企业的辐射和带动,同时也可利用自身丰富的菱镁和滑石资源来发展自己的产业产品。海城要想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总停留在镁耐火的生产领域中是不行的。镁耐火的市场需求大概有400万吨,海城已经生产了300万吨,市场容量就这么大,还怎么发展和提高?突围之路在哪里?承接大企业辐射,我们在腾鳌经济开发区高起点规划了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以及精细化工这样一些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等发展要求的产业集群,错位发展,加快企业集聚和产业升级。腾鳌经济开发区只发展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产业,一味地盲目发展其他产业,就会违背产业发展的规律,不长久也不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海城还要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菱镁矿和滑石矿资源,提升镁制品行业的产品附加值,在镁耐火的基础上,重点做好镁建材、镁化工、镁工艺、镁金属四大产业。

记者:如果想让海城“世界镁都”的美誉传承下去,项市长在未来的几年里是否会有一个宏伟的、周密的关于镁制品行业发展的规划?

项世伟:这就得说说我们的另一个城市产品———海城经济开发区。对于海城经济开发区而言,承载税源发展产业的弹性更大。我们要在经济开发区把海城的镁资源做好、做透。前段时间我们去南方招商,已经有一些镁建材、镁工艺等项目落户在海城。镁耐火大家都很熟悉,我不再多说了。镁建材是指用镁做出来的建筑装饰材料,可以用在墙体、墙面以及地面等很多地方。镁化工是将镁表面活化处理、分解并提炼加工成化工产品,而镁工艺技术来自日本,是一种新材料,所有铁艺产品将来都可以做成镁工艺产品,比如说护栏、人行道的隔离带、一些市政设施,甚至是马路上的井盖等,大家不必再担心井盖被偷,因为用镁复合制成的井盖粉碎后没有任何回收的价值。一些美化城市的装饰点缀物品、雕塑制品都可以用镁工艺品。海城市所有的市政设施、将要建设的带状公园里面的装饰物品以及市民广场的雕塑品等都要用镁工艺品,将来大家来海城,所见之处都是“镁”,那海城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镁都”!

记者:做透“镁”谈何容易!但不做透又没有出路!这中间的路要走多久?现在有哪些项目落户?未来有多少荆棘与坎坷?

项世伟:做透镁就是要把镁耐火、镁建材、镁化工、镁工艺、镁金属、镁合金均衡、梯度发展好,现在我们的镁耐火已经不错了,镁建材已经开工了,镁工艺最近就要开工了。镁化工项目也签完了一个合同,是生产电工板的一个项目,这是一种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将来可以代替硅片。现在我们最需要突破,并且已经实现突破的就是金属镁。我们跟进多年的香港金属镁铸锻件项目日前已经落户海城,这也预示着海城的菱镁产业在走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开发历程后,步入了新的科学发展阶段。当然,海城要真正做好“镁”这篇文章,打好“世界镁都”这张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和探索,但是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来做好这些事情。

记者:海城的镁业发展全国领先,正因为如此,镁业生产企业领跑行业发展的状况使得海城形成了“一业独大”、“一企独大”的局面。但据我所知,海城正在走出“一业独大”、“一企独大”的局面,建设“一大基地、七大产业”,这种规划设计的理由是什么,对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提升的带动作用是什么?

项世伟:一个城市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遵循产业的不断变化、产品的不断更新这样一个规律。坚持以产业集群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新打造世界新型镁质材料生产基地,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同时,接受鞍钢、辽化这样的大企业的辐射,我们还要做强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化工塑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轻纺服装、现代商贸物流等七大产业,同时培育壮大镁金属、镁建材、工程塑料、新能源、石油配套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在矿产品等优势传统产业发展上突出精深加工和拉长产业链条,比如说镁制品深加工,拉出新型镁耐火、镁金属、镁建材、镁化工、镁工艺等产业集群,既解决了镁耐火“一业独大”的问题,又瞄准工程塑料和新能源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增收致富和城市活力问题。如果这些产业集群发育成熟了,那海城的产业产品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将形成高附加值产业占主体,一业为主、多业齐头并进的崭新发展局面,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海城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引进有附加值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自然要投入血本。海城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从引进项目、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等方面,政府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项世伟:我们一定要让技术研发中心落户海城。镁制品行业发展我们就是找到投资人后,让投资企业整合技术、购买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后再组合人才、组合资源。当然,政府的招商引资和扶持政策是一定要向那些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倾斜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落户海城,我们都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会根据海城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结合海城实际,确定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对象以及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给付方式。

记者:您刚才提到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我想到了咱们的西柳服装市场。作为行业内全国第一个起步的西柳服装市场,曾经也是海城以及辽宁的骄傲和亮点,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强市富民的主力军。但现在的西柳却落后于浙江义乌,是经营者还是管理者的问题?为什么海城有服装市场却没有自己的服装品牌?海城为什么没有培育出自己的服装品牌?

项世伟:海城要想发展,首先要研究海城曾经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往的海城之所以辉煌,是因为在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海城转变得快,走在了全国前列。后来,海城在从农村经济向乡镇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也抓住了机遇始终走在经济发展的前沿。两次华丽转身使海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异军突起。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在全国由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乡镇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时候,海城没有跟紧脚步落伍了。海城的成功与失败其实都缘于一个因素———理念。一个城市、一个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融进一个完善的经济环境体系里,那就要被运转的经济轨道甩掉,淘汰出局。海城在轨道外行走缺乏一批掌握市场经济或者城市经济理念的人才,所以很多走出去在异地他乡打拼的海城人成功了。品牌的培育一定要靠长期的努力。海城目前的企业形态大多还是家族式、小作坊式企业,没有人去整合,所以也很难发展自己的品牌。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来完成品牌的培育工作。

西柳要想创造往日的辉煌,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西柳到底要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如何定位自己。现在西柳已经得到了很多投资商的青睐,我们要创造世界级的消费品市场中心,要确定一个综合市场的概念,打“国字号”的牌子。所以西柳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被称为“中国西柳商贸城”,要将所有批发市场的内容都涵盖进去。

记者:项市长,您想打造中国西柳商贸城,把现代商贸业和现代物流业作为城市产业规划与发展的一部分,那么目前西柳商贸城是什么样的规模?您在引进资金扩大西柳商贸城时,有没有想过寻找大的企业、大的品牌来支撑这个市场?

项世伟:原来的西柳占地大概不到1000亩,现在正在运作的“中国西柳商贸城”占地约1500亩,未来的规划将会超过1万亩。西柳未来的发展一定是要靠大的品牌甚至是世界的品牌,但是我们首先要寻找的是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因为我们要将“中国西柳商贸城”定位于大的综合商贸城,不局限于经营服装、鞋帽等,不是专业市场,而是集各种消费品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品市场。要想把各种产品都引进海城,那就要找到各类市场的龙头企业,具有投资、管理各方面经验的企业,包括皮具、鞋、衣服、箱包等行业的专业市场都要进来,我们要找到领军人物,无论是投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还是招商引资能力,一定在全国是一流的。最终打造的占地超过万亩的中国商贸城,是一个集各类商品的综合性批发、零售市场集群,目前,中国商贸城一期工程已经基本竣工。同时,中国水暖城、世界皮具城等大型专业市场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我们要把海城打造成覆盖辽宁、服务东北、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商贸物流中心。

记者:房地产业应该是产业产品,但同时具有城市产品的属性对吗?海城市提出“房地产立市”,但海城的城市建设还比较滞后,海城的房地产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有人说,市长抓地产实际上是在经营城市抓财政收入。您认为在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方面,市长究竟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惠及百姓?

项世伟:房地产业确实有其特殊性,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平,所以是产业产品,但具有城市产品的属性。海城目前“房地产立市”目标的提出非常切合实际,符合发展需求。大家都知道海城是1975年大地震灾后重新建立的新城市,当时的要求是3个月老百姓就得住有其所。所以缺乏整体规划,地下管网设计是满足10万人口需求的,而现在的海城城市人口有近40万。海城要想发展必须制造城市新产品。海城现在的娱乐设施比较少,百姓娱乐生活比较匮乏,所以要打造人工湖、公园、广场等公益设施,按照人口比例、分布情况打造城市产品。其实一个市长要追求什么、要给老百姓什么,和一个城市要有哪些新发展、新变化等这些问题彼此不矛盾。就像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不矛盾一样,只有把城市经营好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城市产品,把产品规划得合理,建设的标准比较高,城市才能管理好,经济也才能有所发展。回归到 “民本思想”,最大限度地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者:金融危机对房地产行业的打击是很大的,但海城却有相当多的楼盘在开发而且销售不错,开发商积极性也很高。但我所到之处看到的大多是小楼盘,这说明海城房地产市场小而散,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进行整合,之后才会有城市的整体楼盘质量与品位的提高。您认为海城对于房地产市场整合的时机会在什么时候?手段是什么?

项世伟:以前海城是开发商主导下的政府负责制,开发商主导着房地产的规划和建设,哪个地块好就在哪干,建完楼后卖了就走人,由于开发建设行为不规范,不仅城市规划得不到有效执行,剩下的乱摊子还要由政府来收拾。近年来,尽管面临经济危机的发生,整个房地产市场萧条,但我还是看到了海城房地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因此,一方面,运用“体验经济”理论,先做环境,再开发建设,目前仅海城开发区的地产用地就比上年提高了10倍;另一方面,全面规范开发行为,将开发商主导下的政府负责制变为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商负责制,用政府的公权力进行整合,实行“政府拆迁,净地出售”。同时,用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开工许可证、销售许可证、房产证进行制约,政府不再承担无限责任。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按期清盘、没有缴齐税费的开发商,政府将会列成一个黑名单,而且不再卖给上了黑名单的开发商一寸土地。由于环境好了,秩序规范了,外埠开发商也纷至沓来,海城房地产市场全面整合的大幕已经拉开。

记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承载着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对其自身而言是地产升值,同时从城市产品的属性看,房地产开发有美化城市、惠及百姓的意义。在目前海城房地产业发展的状况下,如何做到让城市地产发展的同时,让城市整体实力有所提高?

项世伟: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地价肯定不高。但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和房地产开发的不断成熟,房地产升值总会发生,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等城市产品也会更加完善。土地级差产生后我会用土地的第一次级差对下一个地段进行资本投入,只有用土地的第一次级差投入到下一块土地,才能将第二块土地的级差加大,城市就会开始滚动发展。城市经营完善后,土地级差也就会越来越大,政府获得的收益就会越来越多,城市改造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只要政府的资本积累充足,又能提供大量的资源,城市经营就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也就会越来越美,城市整体实力也就会有所提高。

记者:采访刚开始的时候您就说过,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新变化,最终是为了人民生活质

量的新变化,这也是我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们已经在产业产品和城市产品的发展变化方面谈了很多,那在三两年之内提升海城经济总量的因素和要素是什么?人民生活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项世伟:海城近几年的发展主要还是靠传统产业,而且产业的链条短、体量小、档次低,竞争力差。因此,今年,我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一大基地,七大产业”的产业定位和目标。一大基地,就是世界新型镁质材料产业基地,依托菱镁资源,大力发展菱镁深加工和延伸产品,把这个产业做成世界级的产品;七大产业,就是钢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滑石深加工产业、化工塑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轻纺服装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设施果蔬生产及深加工产业。同时,打破区划界限,整合优势资源,确立了比较优势和支撑作用明显的六大经济板块,作为海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6个支点,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最近,又在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两城、两市镇”四大经济区。应该说,经济的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如果上述目标都能够实现,就完全可以解决未来海城100万人口的就业问题,海城的经济总量会在三五年内翻两番以上,相信几年后,海城老百姓的生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从项市长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幅经济腾飞发展的蓝图。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这样一种说法: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实做到能够解决民生问题就可以了,不必发展什么大项目,您认为这种观点对吗?县域经济的发展到底出路何在、意义何在?

项世伟:城市要发展一定要有足够的土地承载力,海城目前的这种规划至少需要100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才能划分好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房地产用地、公益设施用地等。特别是目前,按照“两城、两市镇”的规划,我们将通过“三迁四进(居民动迁、企业谈迁、农民移迁;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居民进小区、农业进设施区)”,首批拆迁改造60多个村屯和社区,腾出发展用地近30多平方公里,当然,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财力和时间。我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一种需要,现在很多大城市的生产生活要素已经饱和,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非常大,县域经济到底是做大做强,还是做精做细都不重要,关键是结合自己的特点,做出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海城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党政主要领导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要在3年内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前十”的奋斗目标。先做市场后做工厂,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作为市长,抓好经济发展,满足老百姓的诉求就是发展好县域经济的“道”。

记者:您非常有思想、有谈资,所以采访您很愉快!谢谢项市长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会常来海城,感受海城日新月异的变化。

第二篇:推进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站推荐)

凝心聚力,共筑和谐

推进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翟若愚在集团公司工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在集团公司新的“五个突破”和“四年再造一个大唐”宏伟目标全面实现的历史时刻,在集团公司2007年工作会议提出了努力实现发展战略第二阶段目标――进入世界500强的重要时刻,系统各单位党政工主要负责同志聚集一堂,隆重召开集团公司工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对集团公司工委的成立和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亲临大会指导工作的全总和国资委有关部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会的各位工委委员,并通过你们向系统广大员工和工会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全总基层组织建设部郭稳才部长和国资委党委群众工作部李学东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对集团公司的工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寄予了殷切希望,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王琳同志代表集团公司工委作了很好的报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一并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工会组织在集团公司快速持续协调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团公司组建以来的四年,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电力需求的迅猛增长,为集团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空间。但是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装机容量的增长导致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给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集团公司党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致力于增长方式的转变,致力于增长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系统8万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公司“两型、四化、三个能力”的发展战略体系、三级责任主体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具有大唐特色的“同心”文化体系都已基本形成,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四年来,每年迈出一大步,每年上一个新台阶。2005年,圆满实现了以“三个突破”为主要标志的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目标。在发展战略第二阶段开局之年,我们取得了发展速度快、消耗性指标低、安全生产形势好,经济效益高的优异成绩,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用四年的时间“再造了一个大唐”,为推动电力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年的时间,大唐集团公司以跨越式的发展履行了对国家、对社会的承诺与使命;大唐员工用艰辛与汗水创造了“大唐速度”和“大唐精神”。这是集团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丰硕成果,这是8万大唐员工奋勇拼搏的结晶,是我们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难能可贵,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不断发扬。在这一进程中,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和组织广大员工始终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满腔热忱地投身发展,聚精会神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通过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构建了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通过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打造了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员工队伍;通过深化安全月、安康杯等主题活动,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开展技能大赛,选树先进典型,搭建了员工成长和进步的大舞台;通过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集中展示了大唐“同心”文化和广大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卓有成效的工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集团公司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保持了员工队伍的团结稳定,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一步步实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集团公司四年发展的实践证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指导方针,是集团公司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工会组织不愧为集团公司党组联系8万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不愧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8万员工不愧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生力军。

二、工会要组织广大员工继续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建功立业

集团公司工委的成立,为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将为工会组织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开创系统工会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当前,集团公司发展正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二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快速持续协调发展,提高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这一目标蕴含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企业规模与企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自身和谐与社会环境和谐的高度统一。

新的形势既对集团公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集团公司系统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思想统一到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上来,把工作融入到集团公司中心工作中来,把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上来。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和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找准融入中心的切入点,把握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二阶段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围绕集团公司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工会组织要发挥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目标中的促进作用

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我们在分析集团公司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三大机遇和两大挑战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和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四年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

系统各级工会组织要瞄准这一奋斗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放眼长远,为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为做强做大锐意创新,最大限度地把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凝聚到进入世界500强奋斗目标上来。要在项目谋划、前期工作、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寻找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程工期、以及大力开发水电和新能源项目等工作,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方面活动,为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中的推进作用

去年8月底,曾培炎副总理在集团公司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时作出重要批示,在肯定我们成绩的同时,希望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再带个好头,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今年1月16日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曾培炎副总理又为我们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集团公司规模和效益翻一番,为保障电力供应作出了贡献。他认为我们把今年确定为“节约年”,提法很好。希望我们加快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认真履行节能减排承诺,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今年集团公司的“四二”工作思路中,特别强调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两型企业”建设,强调兑现节能、减排这“两项承诺”。

建设“两型企业”是国家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重要的历史使命,更是集团公司提高效益、增强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们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系统各级工会组织要围绕这一战略任务,立足工会自身特点,发挥组织优势,引导广大员工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企业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等实践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围绕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创新活动方式,深化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引导员工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工作中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良好风气,积极营造建设“两型”企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配套的激励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建设“两型企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三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基础作用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影响广泛的社会公用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我们要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首先要实现企业的和谐。企业和谐应该体现在生产安全、生活安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气旺盛、充满活力等方面。工会组织的“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职能与企业和谐紧密关联,工会组织直接面对职工群众,处在推进企业发展、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在建设和谐企业中具有充分的优势、广阔的平台、有效的载体,应该大有作为。

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是企业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解决好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企业党政工的基本要求。系统各级工会组织要不断强化以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维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企业和谐稳定。要教育和引导员工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珍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员工队伍的团结稳定,夯实和谐的基础。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特别要高度关注、大力帮扶弱势群体,让全体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四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中的推动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要适应集团公司电源结构、机组结构不断优化的要求,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人才层次有待进一步升级;要适应集团公司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和电力技术创新发展形势的要求,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还相对缺乏。工会组织在职工队伍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要立足于维护员工的学习权、发展权,引导员工将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统一起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

要按照国资委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职工素质工程。要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为重点,组织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搭建员工施展才华的平台。深入开展“创争”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结构。要特别重视培养企业发展亟需的知识型、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支适应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要不断优化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大评先树优工作力度,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在集团公司系统营造“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

五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把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作为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凝聚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大唐特色的同心文化,形成了同心文化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树立了鲜明的企业形象,得到了广大员工的高度认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实施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优势,是弘扬、发展同心文化的重要推进者。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教育职能,大力推进同心文化宣传贯彻活动,以同心文化引导人,以同心文化塑造人,以同心文化激励人,使同心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充分发挥各种文体活动的载体作用,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体育活动,创新同心文化的表现形式,增强同心文化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凝聚力。分、子公司和基建企业工会组织,要注重培育和提炼本系统、本企业特色的子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集团公司同心文化。同时,要通过各种载体和活动,向社会展示同心文化,传播同心文化,在构建和谐大唐、活力大唐、发展大唐的进程中,不断增强同心文化的品牌效应。

三、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为集团公司系统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提出:“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解决工会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自己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工会是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政治原则和根本保证。关心和重视工会工作,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集团公司系统各级党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把工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党政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要坚持和完善党组(党委)定期研究工会工作的制度,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会工作问题。要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健全完善的工会组织体系、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是保证党的群众工作正常开展、促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把工会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要切实保障工会设立必要的工作机构和人员配置。各分、子公司要加强对所属及所管理企业工会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设立相应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基层企业中,老厂要按照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工会干部职数;老厂改制和新厂新制的企业,要保证工会机构至少有2至3名专职工作人员,并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工会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证。要切实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把工会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进一步落实工会干部待遇。各单位要积极支持集团公司工委开展工作,加强对工会工作的组织协调,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推进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构建和谐大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员工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把集团公司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为实现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目标而努力奋斗!(全文完)

第三篇:推进生态经济 实现泾县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经济 实现泾县可持续发展

(口播)近年来,我县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狠抓污染减排和生态创建,加强环境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有力促进了全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配音)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新型工业化要求,我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并重,积极扶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生态工业产业集群。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全县万元GDP能耗分别较上年下降

4.424%、7.427%、6.139%,COD削减1175吨,SO2削减44.4吨,使COD排放强度始终控制在4.0以下,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

同时,我县还围绕发展壮大茶叶、蚕桑、蔬菜、粮食、畜禽等优势农业产业,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坚持用先进科学技术装备提升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扎实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生态健康种养模式,切实抓好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截至去年年底,我县通过了“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三品认证的农作物基地面积为40.166万亩,占全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6 %。

此外,我县还以参与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拓宽和深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不断配齐配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力度,集中精力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景点景区,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强化旅游市场和景区环境质量监管,扎实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旅游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章伟

第四篇: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物价)

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资源价格改革的消息十分引人关注。年前,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并实行新的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紧接着,发改委又宣布2006年将取消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电煤价格走向企业自主。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对成品油价格调整。这些举措拉开了一系列资源价格改革的大幕。作为县级物价部门,应该正确把握价格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及时疏导多年积累下来的价格矛盾,认真做好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工作。

一、资源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资源价格改革滞后已经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央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我国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会释放部分隐性通货膨胀。燃油、水、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价格和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都存在潜在的上涨压力,一旦释放,将会推动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但是我国资源价格水平长期偏低,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粗放型经济增长,而且还导致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扩大了贸易顺差,夸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资源价格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很低,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长期以来,我国水、电、煤气、热实行政府定价,天然气和成品油的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此外,政府还可干预电煤和土地的价格。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煤、焦炭、天然气、水、电的价格均相对较低。在地价方面,不少地区为招商引资,压低征地补偿费。成品油价格虽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动情况进行调整,但调整时间滞后,调整幅度也低于国际成品油的涨幅。二是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从电力与替代燃料的比价关系看,我国单位兆焦的电力价格,只相当于燃料油和天然气的70%、液化气的67%、人工煤气的56%。资源价格偏低和比价关系不合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偏低的资源价格不能及时和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需求和过度浪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不到发挥,因此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粗放的,资源产出效率低。二是偏低的资源价格加剧了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从需求来看,资源价格偏低导致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特别是不正常的投机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从供给来看,资源价格偏低,影响了资源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此外,资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还促使资源出口大幅增长,最终造成国内资源供给不足。三是资源价格扭曲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上升的压力。由于国内的资源价格被人为地压低,多数资源价格低于国外水平,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很低。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始终保持在全球较低的水平,刺激了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资本也会因此迅速流入,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最终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

二、资源价格改革的重点和思路

针对当前我国资源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等问题,资源价格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考虑到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行渐进式改革,力争把改革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在具有竞争潜质的领域,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放松政府对价格的直接管制,让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充分发挥价格信号调节市场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部分不能形成竞争的经营环节,要加强价格监管调控,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和国家经济安全。资源价格改革的重点一是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推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尽快把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保体微利水平;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等。二是积极推进电价改革。要逐步建立起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的价格形成机制。将上网电价由政府制定逐步过渡到由市场竞争形成。三是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坚持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方向和原则,建立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天然气价格。四是全面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政府逐步淡化对煤价形成的干预;研究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全面反映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煤电价格的良性互动。五是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使土地价格真空反映土地市场供求和土地价值,反映土地资源的稀缺状况。严格控制行政划拨用地范围,扩大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的范围,减少协议出让土地的数量。

今年是“资源价格改革年”,高县的工作思路是把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需要与可能、力度与承受力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以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统筹安排好全年的定调价工作。一是适当调整工商类销售电价,缩小与大网电价的差距。二是调整农村汽车客运票价,规范农村客运市场。三是加快城镇供水价格改革,在条件成熟时开征污水处理费。四是出台廉租房租金标准,适当调整直管公房租金水平。五是合理核定天然气安装工程费和天然气试销价格,保持天然气与煤气的合理比价。通过价格改革促进煤气公司提高供气质量和服务水平,形成天然气和煤气适度竞争。六是按照“分级定价、优质优价”的思路研究学校住宿收费,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

三、资源价格改革对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影响

当前我国资源价格进行全面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并不成熟,不宜全面铺开,急速推进。一是资源价格改革可能会破坏宏观调控的成果。我国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成效,但目前仍处于稳定消化阶段。资源价格的放开将会直接导致作为经济源头和基础的资源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增加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作用,但是却会引发资源开发和生产部门的投资扩张,从而在上游部门产生新的投资过热。而资源产品的价格上涨,通过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将会直接推动下游产品的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二是资源价格的上涨有可能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的国内需求一直徘徊不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资源价格上涨将会进一步抑制本已疲弱的国内需求。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消费者在水、电气等公共资源产品上的支出,另一方面通过价格传导提高了其他消费品的价格,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这不仅直接降低国内的总需求水平,而且也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而且,资源价格上涨还会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5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已经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成本。由于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将在2006年开始显现。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于出口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三是资源部门自身对于市场化改革的准备还不充分。资源价格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消耗和资源成本在产品价格中得到体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然而在资源部门自身的改革进程滞后的条件下,单纯放开资源产品价格,将会使资源价格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众所周知,由于资源部门的特殊性和历史原因,资源部门大部分仍然是垄断经营。在许多资源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通过价格改革使其内部化也是政府的一个目标。但是,在没有破除行业垄断,形成充分竞争的情况下,贸然放开价格,垄

断厂商将会毫无疑问地制定垄断高价,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而政府希望通过价格改革使资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破坏和污染成本内部化的良好愿望也不可能实现。由于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垄断价格将这些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和消费者,价格放开并不会对垄断企业产生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激励。结果将是使资源价格改革变成一次资源部门向下游产业和消费者攫取垄断利润的利益再分配。四是相应的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尚未到位,资源价格改革不仅直接导致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也会引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必须的生活成本。对于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而言,价格冲击更为剧烈。因此,在进行资源价格改革的同时,必须同步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或补偿机制,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会恶化。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资源改革成功的保证。

四、资源价格改革应完善综合配套政策措施

资源价格改革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稳定实施。当前要认真研究水价、电价、石油天然气、煤炭、土地价格等方面的改革,理顺价格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改革中要重点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干预,逐步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加强和改善国家对价格的宏观调控,完善对垄断性、公益性价格的管理,注意运用物资储备、价格调节基金等经济手段引导价格。建立健全价格法律法规体系和科学有效的价格管理体制。二是正确处理价格改革与配套改革的关系。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体系,促进资源产品自由流动。加快企业改革,健全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企业更加自觉地接受市场价格的引导。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保障资源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正确处理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要通盘考虑,科学论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合理调整资源产品的比价关系,建立健全相关行业价格联动机制,以及上下游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要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特别是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改革要把握时机,分步推进。要建立健全对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积极采取社会保障、财政补贴、价格优惠等措施,确保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因改革而受到影响。要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争取社会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第五篇:高新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

高新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指导意见‣(新政发„2005‟124号)和乌鲁木齐人民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乌政发„2006‟27号),特制定高新区依法行政五年规划。

一、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家、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有关规定,依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科学划分和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逐步推进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加强行政协调和沟通,建立和完善不同行政职能协调配合、相互制约的机制,促进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办公室、组织人事劳动局)

2、完善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负责各类市场监管的职能部门,要在依法行使职权同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设立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市场监管监督机制,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研究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发展发展局、规划房产局、建设环保局、工商局)

3、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个人的关系,研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开的具体措施,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和规范。(监察审计局、产业发展局、组织人事劳动局、财政局)

4、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形成以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基本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新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基本形成新型劳动关系调整体制,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信息化。(组织人事劳动局、综治办、财政局和产业发展局)

5、完善预警、应急措施和机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法管理,快速反应;完善体系,提高能力;改善条件,保障运行”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及社会治安等方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新区办公室、产业发展局、综治办)

6、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规范的部门预算。(财政局、产业发展局)

7、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财政局、产业发展局)

8、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办公室、监察审计局及有关部门)

9、严格执行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要求,规范各类招投标行为,努力降低交易成本。(产业发展局、监察审计局、财政局)

10、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运用,加快推进数字园区建设。建立起资源共享的比较完备的电子信息资料库。(办公室)

11、继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加强政务公开监督,使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监察审计局、办公室)

(二)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围绕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制定高新区规范性文件(含政策措施,下同),做到规范性文件制定与改革决策相统一,与改革进程相适应。(办公室与各实施主体)

2、推行和完善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公示征求意见等制度,确保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3、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方便公众获取、查阅公开的信息。(办公室)

4、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废止工作制度,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和定期评价制度。(办公室)

(三)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重点建立和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决策跟踪反馈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相统一。(办公室牵头,监察审计局配合)

2、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成立综合的或分类的专家决策咨询组织,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要事先组织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涉及人民群众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要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或者媒体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办公室牵头,监察审计局、产业发展局参与)

(四)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研究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完善相关执法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组织人事劳动局、财政局、监察审计局、办公室)

2、建立健全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行政执法案卷,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检查记录、证据材料和执法文书进行立卷归档。(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参与)

3、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行政执法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的合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布行政执法主体;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实行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年审注册公示制度。(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参与)

4、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奖惩机制和办法。(办公室、监察审计局、组织人事劳动局)

(五)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1、积极探索解决民事纠纷的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相关制度,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人民调解的组织网络,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人民调解组织调处民间纠纷和矛盾排查调处功能,妥善把民事纠纷化解在基层。(综治办、信访办)

2、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正当问题,保障信访人、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依法应当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举报人申请行政复议、仲裁、提起诉讼;对不能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应当在法定时限内作出书面信访决定,并告知救济途径,维护良好的信访秩序。(信访办组织各行政机关实施)

(六)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行政行为的监督

1、完善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做到有件必审、有审必备、有错必纠。建立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处理机制和办法。(办公室)

2、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完善有关行政复议程序和工作制度,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素质,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组织人事劳动局、办公室)

3、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赔偿制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财政局、监察审计局、办公室负责)

4、探索拓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创造条件。完善和方便群众对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制度。研究建立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作出处理的工作机制。(监察审计局、办公室)

(七)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1、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定期或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探索建立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办公室)

2、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对行政工作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及专业法律知识培训。(组织人事劳动局、办公室)

3、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组织人事劳动局、办公室)

4、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普法和法制宣传,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综治办、办公室)

(八)完善措施,切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研究建立对行政机关贯彻•纲要‣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对贯彻落实•纲要‣不力的,要严肃纪律,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办公室、监察审计局)

2、研究制定高新区向上级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的具体办法。(办公室)

3、研究切实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作为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办公室、财政局)

二、实施步骤和工作方法

本规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到2008年结束。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04-2005年)。重点学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配套文件,理清思路,宣传发动,培训骨干。

(二)推进阶段(2006-2008年)。建立依法行政工作组织机构,制定五年规划及工作安排。把规划规定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提出工作进度,明确各项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做到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三落实”。牵头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本规划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的责任,明确工作进度,坚持重大问题主动协商、共同研究,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其他责任单位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三)检查阶段(2005年至2008年)。采取分检查和全面总结验收的方式进行。通过检查总结,对依法行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2008年要在总结前五年依法行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第二个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

主题词:法制

规划

通知

抄送: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高新区办公室 2006年六月十日印发

共印20份

下载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海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海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振海: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周振海: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作者|周振海‘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18年第6期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金融......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学习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4月1日,辽宁省政府公布了《辽宁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2010—2014年)》(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规划。 通过对《规划》的学习,我......

    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我县农田水利规划建设

    抢抓机遇 全面推进我县农田水利规划建设近几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为总要求,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原......

    祥云县国土资源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

    祥云县国土资源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 (2006—2010年) 为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提高全县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攀枝花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

    攀枝花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省政府......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设(最终版)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4月22日至4月26日,我参加了“清华大学城市规划建设研修班”。培训期间,在清......

    甘肃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10—2014年)[范文大全]

    甘肃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10—2014年) 来源: 法制办主站 发布时间: 2010-03-08 10:16 阅读次数: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

    XX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推荐5篇)

    xx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以下简称《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