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作心得
融会技巧 拓展运用 办公服务上台阶——《工会简讯》电子杂志创作体会
年初,合川中心支行承办了重庆营业管理部工会主办的《工会简讯》电子杂志,主要是通过iebook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实现。非常荣幸自己能参与其中,从电子杂志安装、学习,到融合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主要元素涉及的制作软件的应用开始,围绕电子杂志可视性、交互性、多样性、娱乐性、免费快捷等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电子杂志的制作当成一门技能来学习和掌握,获益良多,感触颇深。
一、iebook电子杂志创作小技巧
(一)前期策划是做好电子杂志制作的先决条件。一是组建一个优质高效的创作团队。组建团队时,我们要尽可能地根据每个人员的特点以及技能优势按照审编、责编、制作等进行明确地分工,详细分解到稿件收集、文字处理、画面美工等工作环节,在整体上形成优势互补,打造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电子杂志设计团队,为电子杂志的制作创编提供人力保障。二是做好电子杂志的整体策划。电子杂志的策划包括:期刊的定位、版式设计、稿件风格、色彩搭配、音乐选择等,可具体细化到选题、组稿、编辑、素材整理、技术体现等,都需要创作团队仔细把控。就《工会简讯》而言,每一页面都应该是一幅夺人眼球的美术作品,必须通过整体的策划,配合电子杂志要素充分体现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辖区各行工会工作。一本极富结构优化、穿透力色彩搭配、透视效果的空间感的电子杂志,会给人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电子杂志的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互动配合可以使电子杂志更具层次感、空间感,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
(二)素材收集及占有是顺利完成电子杂志制作的关键环节。运用iebook制作电子杂志,需要制作这收集和占有大量的模版、图片、背景、音乐、视频以及字体、色彩等素材。因此,在完成初步的制作策划后,要到iebook官方网站、图片网等下载素材,并根据色彩及风格进行归纳整理,便于电子杂志制作过程中的选取和运用。
(三)元素设计是制作电子杂志的核心保障。设计电子杂志之前,我们需要大量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素材,通过主题内容来确定杂志的整体风格。在占有大量资料和素材的基础上,就可以考虑电子杂志的整体风格元素设计了。对于像《工会简讯》这样的电子杂志,元素设计主要包括封面、目录、封底、徽标LOGO、颜色搭配、背景图片以及期刊主题等。
首先是封面、封底设计。设计电子杂志封面、封底时,主要通过photoshop专业图像软件实现。封面、封底内容应涵盖期刊名、期刊号、主办单位等电子期刊要素。封面图像及内容要充分体现行业特点,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实现电子杂志第一道视觉冲击。封底颜色设计应与封面遥相呼应,突
出其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其次是目录制作。目录是电子杂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页清晰的目录结构能让读者检索、杂志阅读方便快捷。目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杂志层次分布及页码,必要时还可标注承办部门及制作人员名单。目录的显示位臵可以根据杂志的栏目位臵和整体布局进行调试。
最后是杂志主体内容嵌入及后期合成。电子杂志内容模版的添加方法和目录制作类似,为了增加杂志的试听效果,用户可以在平时多收集相关模版,甚至还可以通过Flash制作模版。“图文模版”、“图片展示”、“文字模版”及“视频模版”等类型通过插入到相应的页面中,完成电子杂志主题内容的制作。后期合成操作很简单,从“标准组建”界面浏览整个期刊,当符合初衷制作要求后,就可以进行生成电子杂志及对外发布操作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iebook软件自身缺陷,制作过程要随时点击保存文件,保证自己的设计样品不会丢失。
二、iebook电子杂志制作启示
(一)掌握一门新时代办公技能。随着现代办公自动化的逐步推进,基层央行办公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掌握新时代办公技能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电子杂志的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制作所涉及的iebook、Photoshop、Flash软件,还是简单单色背景制图软件和稿件文字编辑、审编所涉及的Word文字处理软件,都会更多地运用于当代的办公领域。
(二)电子杂志制作能否上档次,“功夫在画外”。《工会简讯》电子杂志是通过iebook软件运行及各个创编、创作环节最终综合体,其面向的是思想觉悟高、文化底蕴浑厚、非常有品味的央行员工,担负着传播正能量,引导审美趋势,构建央行文化生态的责任。所以,要追求电子杂志思想与艺术的听译,达到电子刊物独具特色的图文并茂的视觉冲击,就要对制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制作者要博采众长,要善于从不同的领域吸取养分,制作者不仅要有绘画、摄影、摄像及影视非线性编辑的后期制作的基本常识,还要熟练掌握Photoshop、Flash等专业制作软件,同时还要具备艺术鉴赏、色彩驾驭、图片设计整体把控以及创意提炼及选择的能力。只有这样,最终的作品才能浑然一体,引人关注。
(三)学习投稿单位工会工作的先进经验。此次所承办的《工会简讯》电子杂志设臵了“工会工作论坛”、“工会信息动态”、“女工工作”等栏目,通过向重庆营管部辖区各中心支行广泛征集稿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了关于开展基层央行工会工作的先进经验、工会工作的最新动态信息以及新时期女工工作组织建设的思考。
(四)电子杂志还可广泛用于基层央行的其他领域。通过2014年的3期《工会简讯》的制作,掌握了电子杂志
图文并茂、视听并茂、声型并茂以及查看方便等特点,可以更多地将iebook电子杂志制作运用于基层央行的其他领域。4月,合川中心支行《健康之窗》正事出刊是电子杂志制作的初步尝试,还可以用于基层央行文明单位、优秀行打造等创建工作材料汇报,更生动地体现创建单位的创建理念和创建成效。
第二篇:国画创作心得
国画创作心得
国画创作心得一:国画创作的10心得
作一般的画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基本技巧就可作画,难在把画画得美,要想画得美,应从十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气韵生动,这是作画最重要的原则,南北朝著名书画评论家谢赫说;“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傳模移写。”气韵生动作为六法之首,可见其重。唐张彦远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其意是画作只要有气韵,形状笔墨差一点也无妨。所谓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我总结的是人物画要注重神态,特别是眼神和体态,山水画注重气势,要大气磅博,花鸟画注重韵味,要典雅隽秀,简称态、势、味。
二是讲究法度,作画讲技法,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技巧,二是章法,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仅限于技巧却忽视法度。法度是指作画应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之所以称法度,意即它象法律一样具有严肃性,重要性,绝非可有可无,在关乎美感度上讲,它比技巧更重要。法度最重要的是画幅的构图,即谢赫所说的经营位置,所谓经营位置,就是指整个画面安排布局,哪里画主景,哪里画副景,哪里画配景,各个景物怎样搭配,统一协调。古人总结了许多模式,如半边型,占中型,对角型,工字型,s字型,z字型,c字型布局等,画面最怕就是布局不当,凌乱无章法,更忌讳上不见天,下不见地,满纸画得一点空间都没有。
三是要有古意,之所以强调古意,除关乎美感度外,古意更能体现传统中国画的神韵,它将中国传统写意为特色的风格与西方写实风格明显区分开来。
四是骨力用笔,骨力用笔是谢赫六法之一的重要内容,所谓骨力笔,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要有力度,国画线条有十八描之多,在山水画中,尤以铁线描,折芦描最显骨力,画石山石头树木多用这两种线条,而游丝描和兰叶描多用于画土山土堆。其骨力就差多了。
五是笔法细腻,国画有粗笔细笔之分,粗笔豪放粗旷,细笔隽秀温婉,故国画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精细。在山水画中,区別主要在皺法上,大小斧劈皺,大小米点皺等属粗笔一类,芝麻皺,披麻皺等属细笔一类,而水墨暈染及没骨法等则不见笔痕,更显细腻,所以水墨画彩墨画成为了文人画家的最爱,其意就是求细腻传神。
六是暈染自然,暈染是考验水墨画家功底的技巧之一,画山石分阴阳,阴阳面多用墨色暈染以显现阴面和阳面,云雾水体也是晕染的重点和难点,墨色暈染多用混墨法和积墨法和分染法,混墨法是先将笔浸于清水或淡墨中,再用笔尖沾一点浓墨,一次染出深浅不同过渡自然的效果。积墨法则是先用淡墨染头遍,再用浓墨染二三遍。分染法主要用于熟宣纸,先用较浓的墨染,随即用清水将边缘暈开,暈染最重要的是墨色浓度要掌握恰当,浓淡过渡要自然不留迹痕,通常先要将纸喷湿再染。
七是简繁得当,画山水山石的层次宜多宜繁为佳,给人以山峦重叠,千峰万壑的感觉,单一层次的山体固然也可,但总不如多层山峰雄伟壮丽,故古人爱用立轴作画,这样就可设置三至六个层次山体,显得高大雄伟。当然采用简笔风格也很好,要简就尽量简倒也有情趣,寒江独钓图全幅画就一只小船,上一老翁钓鱼,很有诗意,浪漫之极。通常画北派风格的高山大川以繁为佳,画南派风格的江南风情则以简为要。
八是意境深燧,意境是什么,就是画家的思想境界,就是诗情画意,就是浪漫风流,前者指作品体现出的作者的志向操守,后者指作品体现出的作者风流倜伥的性情趣味,诗一般歌一般的浪漫情怀,画如其人,风流才子苏东坡,唐伯虎等因人品风流才能作出意境深燧的风流作品,只是此风流并非人们常谈的彼风流,而是指作者长期养成的浪漫情怀。
九是题跋有趣,题跋虽简,画龙点睛,题跋内容应精心选取,与画面内容吻合,且应有韵味趣味,最好用诗词绝句,不要随意写几个字,也不宜篇幅太长,书法应美观大方,位置应符合规范。
十是人品修炼,这里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有德行,有爱心行善举,讲道德树礼仪,二是讲博学,饱读书穷史料,博众长苦内功,三是清心神,戒急躁静心思,淡名利莫妄为,人们常说书画修身养性就是修炼自己崇高的道德和平静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画家作出好画来。
>国画创作心得二:我的中国画创作体会>>(1210字)
友人们常开玩笑说,陈醉以“贩卖妇女”为业。当然,这是指我的创作,因为我主要是画女性裸体人物。这,一开始就谈到题材问题了。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题材很重要,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以求精粹化。我钟情于此的原因是我一直从事裸体艺术研究——这也是构成“贩卖妇女”玩笑的另一个因素——因而,从感性的兴趣到理性的认知,都集中在一个点上了。
于此更早的,还是绘画方式的摸索,这与师承有密切的关系。我是学油画出身,导师是留苏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对色彩微妙关系的观察与表现,对独特构图的处理方式,对形式感的敏锐把握与构思运用。在我的油画作品中能明显见出师承的轨迹。后来,油画、中国画和书法都同时涉猎,加上还有学术研究的根基,创作个性日渐显露。不过,在我的中国作品中也同样流露出学西画“出身”的痕迹。评论家给我的中国画创作定位,有人说是“文人画”,有人说是“学院画”。其实两个都对,而且恰恰是这两个看似对立的判断,道出了我的苦心追求与创作特色。如果要我自己定位的话,那就应该是具有文人画精神的学院画。其根本就是把握住文人画的精神,运用好学院画的基础。
中国传统绘画是书画同源,看重“书写性”,古人画画说“写”——“写生”“写真”“写意”。幸亏我练了怀素,现在常书写巨幅狂草,所以,在作画时我侧重用笔、用线——线是中国画的灵魂,线用好了,支柱就起来了,精神就出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是用狂草在“写”人体,在淋漓酣畅中捕捉那意趣天成的效果。将草书与女性人体形象融在画面中,再加上特殊的表情、体态的塑造,也许这种对立统一本身就会激起人们某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形成一种难以名状的意味。但另一面,我又不能完全靠“天成”,作画时,我都非常着意于造型、构图甚至构成,这又用上了我的西画基础甚至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不错,古人也有“经营位置”,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我融进去的是另一个体系的基因,所以显得清新、率意、独特、异趣。画画的人往往都有这种体会,即有时一幅作品打动人的未必是因为它的题材重大,或者画幅巨大,而更多的是绘画的本体因素在起作用。也许恰恰是一个局部的用笔(油画则如笔触)、一小块色彩的点染(油画则如透明)、或者是一个动作、一个小道具的安排使人产生激动甚至震撼!这些,都有可能从经意或不经意中产生。它们最终都取决于作品的技艺含金量——捕捉造化美点的技巧和表达造化美点的技巧,而这些都往往体现为某种创作的难度。还幸亏从小背诗词,今天也派上了大用场。画作的题款,我都是用自己原创的诗词。此外,题诗用什么字体、大小、如何排放,以及用什么印、钤什么位置等,都是需要精心琢磨的。只有这样既感性又理性,才有可能给人以匠心独运的感受。一位作家说,“你的画很有个性,感觉三个字:美、媚、味。不过歪鼻子斜眼,找老婆我是不会选她们的。”一位画商说:“你的那些美女很性感,很异样。可惜就太胖了,腿那么粗„„”但画照拿。这些评说非常真实而准确,形象地反映了我的风格取向。
>国画创作心得三:中国画创作的几点体会>>(714字)
从事国画创作几十年,曾得孙其峰、于希宁、康师尧、于致贞、王小古等大师的指点 ,更受益于郭志光、楊耀、周作民老师。使之在创作中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追求日日新中日有所思,现将几点不成熟的感受,以砖之意抛出„„
在我的作品中,最佳笔墨并非是苦思熟涂所得。自认为不错的 , 能打动我的作品,并非是,专题创作性的作品。往往是在不画不快的玩耍心境下,一挥而就之作。养成了我的创作习惯,无灵感时的等待,等待不是不画,而是战斗前的'静态',这时往往在看画集、读画理、游山玩水会朋友、培养灵感。靠灵感作画,奇怪吗?非也!中国画的创作是作者之思想与情感的表达,道理就这么简单。
在我眼里,一幅画精彩之处就是画的意境点。中国画是一门视觉艺术,由养眼而养心。人的视觉是可散可垅的,只有在汇垅了的视觉中才能让读者产生震撼。意境也就是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一种感觉。好的意境与社会,与自然是和谐的,是与读者交相辉映而洋溢着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作者与渎者的心理气氛,通过画面相通相容,画作就算是成功的。
在我心中,最佳境界是宽容。所渭境界,是高于现实生活的一种精神观照。'一览众山小'的根本是,自身立足点要高,不然怎览图景于眼底。'人的感性欲望和理性欲望是很难协调的,感性欲望的绝对满足必然是人欲横流,理性欲望的绝对满足必然是规矩森严,这也是一种两难。那么、举行一个舞会吧,在舞会上,人的许多感性欲望获得满足,生命的节奏跃动在声色旋涡中,但舞会是有规矩的,人类的理性命令渗透在举手提足之间。'人们通过舞会这种游戏把感性与理性欲望很好地协调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绘画看作是完善人生的一场游戏呢。
>国画创作心得四:个人对国画创作的心得体会>>(1197字)
在现在这个各种思想纷繁芜杂,风格多样的绘画领域里,一个年轻人的绘画道路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为此,我认真学习绘画史,尤其是中国绘画史,从中我获得了许多启迪。我坚信有三点是我一生追求艺术不能分割的,就是“民族性”、“传统”和“创新”。艺术作品往往越是体现民族性的生命力就越强,同时,“民族性”和“传统”都是作品产生的源泉,而“创新”则赋予它新的生机。中国画,在世界绘画艺术中是一朵奇葩,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且完整的艺术体系(独特的绘画材料、审美情趣和绘画哲学等等)。随着,西方绘画思想的影响,关于国画的命运有了太多争议,有的人说“国画要被时代所淘汰了”,“国画应当放弃笔墨了”等等。作为一个年青的国画爱好者,我想说的是:国画不会为时代所淘汰,相反它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我一直认为相对其他绘画来说,国画不仅是一种绘画的艺术,更是一种艺术的综合体,它把文学(尤其是诗词)、书法和篆刻融合一体;国画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它融合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探寻自然脱俗的画面表现;国画不仅是技法的再现,更是画家道德思想的再现,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书画清高,首重人品”等等,另外在强调绘画对思想和品格的表达上,是早于而且超过其他任何画种的。所以国画需要的是更高要求的画家,我一直循着这样的要求努力着,而且永远不会放弃。
我喜欢画虎,是因为虎给我一种浩然正气的感觉,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在我的眼中虎是君子,我曾有感而写到“吾画虎常以君子喻之,不为柔媚,求其刚毅;不为凶残,求其威严;不为俗艳,求其雅致。威然正颜,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浩然正气环荡其间也。志存高远,群居不倚,独立不惧,见势不趋,见威不惕,始终不改其度也。长啸可以惊天地,缄默仍能骇世俗。养天地正气,存鸿鹄之志。笔墨成处非大王,傲骨满身是君子。此皆我所欲也。”一直以来我对画虎的探索的根本原则就是“要画艺术虎,而非自然虎;要画精神虎,不为皮肉虎。”为了做到这点,我把虎拟人化,我把虎看成英雄、将军、勇士等等,当然除了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还应有“侠骨柔肠”的一面。我甚至也把虎拟物化,把虎看成梅之傲骨,兰之清幽,竹之高节,菊之坚贞,以及青松拔地而起、直干凌云的正气。在构思和创作时,总将这些精神会聚心中,凝于笔端。在表现技法上我做了一些探索,先学大写意画虎,追求笔法神韵;后来结合山水皴法来表现虎,多用枯涩之笔,使虎有苍涩厚重之感,有别于众家画虎追求细腻、毛茸茸的皮毛感。并对虎的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形,也把山石的质感运用了进来,看起来似虎也似石。这样一来,倒为虎增加了些顽石的坚毅和刚强。
我画虎是以虎为我代言,抒己胸臆,我自刻了一枚印章就写道“长啸惊天抒壮志”,我希望画中的虎就是“君子之风”、“英雄之气”,不禁可以感染我,更能征服观者,给人以启发和激励。
第三篇:平面设计创作心得
平面设计创作心得
成功的平面设计师能够在生活中感受细节、积累经验及熟练技能。创作是平面设计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为平面设计作品注入新生命,给观看者带来独特视角。平面设计师的创作是需要在熟练技能的前提下感悟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需要及时抓住灵感去辅助设计。
方法/步骤 构思
如何开始取决于你的主题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已表达的方式,在绘画创作的时,你可以有风格,个性化,不是非要画得如何写实如何细腻才叫好,同样的方式也有许多方法去表达。你周围能能感触到的一切,都是你可以联想的财富、要开发的素材。不要看别人,不要被空间所束缚。
灵感
落笔前要先酝酿一下自已的感觉,好充实灵感。例如先想一下起伏澎湃的海浪,再想想翻滚变化的云层,笔触在海浪间澎湃,灵感一跃翻涌而出在云层中隐现,这些东西你要不及时表达在笔尖就会被遗忘。怕丢失就要抓住它,那是你的灵感即你的财富。想好创意动笔时就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要做到一气呵成,收笔时心胸开阔,就是一种发泄,强烈地把自已想象的表现出来,及时抓住灵感。画时不要在乎你的纸在哪里,只在乎及时表达,这样才能做到心胸开阔。要保持住你的绘画心态,这一点很重要,以自已的方式抓住灵感,充实你的绘画激情。
积累
要把握好自已的最佳状态,随时都能从生活当中找到你的灵感来源。抓住能在你脑中一闪而过的任何亮点,记录下生活中不同的事物,积累和储存它们,这就是在积累和充实你的创作空间,储存艺术生命。
联想
有了联想就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你要有“跳跃思维”和活跃伸缩的“张力”就先要懂得观察事物静动之间的对比。例如自然界的纹理、树、树叶等等,各种属性在对比连带之间环环相扣,各种联想方式对比跳跃。你的思路不要拘束在画面中,要学会破格。在对比之间跳跃构思,收集、组合、搭建它。联想小到一个细胞,大至整个宇宙,要及时表现你的世界观。
对比
互相对比,对比和衡量是很重要的。看到事物的正面就要想到事物的反面,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看你如何去理解,又能如何去表达,搞艺术创作也是一样。画出你自已的风格,表达你自已的思维方向,能看到你画的另一面,理解它才能表达它。在画面、色彩、透视、情节、形体、线条、光影、文字等方面,不管你用哪一种方式,如何对比也就是如何表达。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弘道经邦杭州策划公司官网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或网上整合数据,如有侵权,及时告知!表达
这是一种自信,要相信自我,即时表达,表现的不是你的画技而是你的自信。对于艺术在生活中要有一种表现欲望,也时刻都在表现自已。挖掘灵感,也要让灵感通过内心中的感受和激情以你自已的方式爆发出来,也要学会酝酿激情,把你的感觉抒发写意出来。
技法
成熟的技法并不代表你必须要有如何深厚的练习功底。要有深厚的兴趣,你想要表达它,更离不开它。重要的是你必需有这方面的灵感和胆量,要培养自已的灵感和兴趣,大胆构思。盲目的下笔操练是错误的。“想象”是最重要的,需要练习和不断弥补的是流畅的感觉。肯定的笔触,成熟的构思,大胆的表达时刻充实着你的大脑,敢于想象也要敢下笔!技法是种内心的积累。
节奏
绘画时要有自已的节奏和感觉,你的画面也要充满旋律。你如果找到了自已绘画的节奏,那你就会叫灵感充盈你的画面。
压力
压力是动力的载体,有压力才有动力,有规律就会减轻压力,加强动力。压力并不代表压迫加剥削自已,对懒惰的人来讲它就等于推动力,在助推你前进,要以你的能力调控它。你要学会“放下”,轻松地面对自已。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就好了,这也是艺术修为的一部分。当你登上一个新的阶梯时,就会面对新的问题,这是就要重新充实自已,才能跨越自我,提高一个新层次。每天在你的画板笔端都要有新发现,要学会不断地推翻自已。
逻辑
先要调整你的思维逻辑,喜欢就去画,什么都不必想。实际上画画时会产生很多想法,但是能经得住推敲的很少,最后留下来的不一定最理想,但是最适合。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弘道经邦杭州策划公司官网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或网上整合数据,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第四篇:毕业设计创作心得
毕业设计创作心得
姓名: 学号:
参与短片:《Homework》
主要承担工作内容:设定、建模、灯光、后期制作。
毕业的日子即将到来,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毕业设计的创作也逐渐接近了尾声,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我了解到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不足之处,今后该加强的方面,让我明白自己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学的是动画专业3D方面,创作中主要负责建模、材质、灯光渲染以及后期制作工作等,在剧本与各项设定确定好之后,首要工作是建模,建模用的软件是三维动画软件3D-max,由于时间有些紧迫,这就要求建模的过程中既要注重质量又要求有速度,在建模时严格遵守对齐原则,对齐有捕捉对齐以及用对齐工具两种,在建模的时候为了提高速度必须熟练应用它的快捷键还有一个视窗操作,之所以要用一个视窗操作,一方面是为了节省眼睛,另一方面由于一个视窗显示的图形大,在操作时也不易出错,这样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很多速度。建模过程中我的基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操作也更加熟练。在建好模型之后,就是画材质上贴图的工作,由于模型并不复杂,画材质的时候并没有遇上很大的困难,于是顺利地完成了建模贴图这项初期工作。大部分人在创建3D短片的时候往往注重于建造精细的模型,画出华丽的贴图。但是却忽视环境灯光以及摄像机。以至于做出了短片,人物在场景中总是差强人意,其实环境灯光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创造出的角色在动画中富有真实感,生动感。在短片中运用的是最基本的三点照明法,它是3D用光中一种非常实用的基本方法,可以适用于许多场景和各个领域,是一种使用三个光源的方法:主光源、环境光以及背景光。在三维动画软件3D max中可以运用它打光,它一共分成四个步骤:
1、首先载入场景,确定场景中没有其他的光源,在添加首盏灯光的过程中不能有其他光源的存在。
2、添加主光源,主光源是你场景中的主要照明光源,在短片中也就是阳光,建立了一个聚光灯作为主要光源,它要亮于任何正面照射物体的光源,它是场景中阴影的主要产生来源,高光也由它产生。
3、添加环境光,环境光的作用在于对主光源的照明区域进行延伸,提高物体的亮度,并加强物体的阴影,它是场景中的第二光源,在场景中可以添加数盏环境光,在场景中我使用聚光灯配合点光源并使用主光源的一半亮度作为环境光,让它照明主光源照不到的地方并提亮物体。在添加环境光的时候要谨记环境光亮度的总和不能超过主光源。
4、在做完以上几点后最后要添加的就是背景光了,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让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将它创建于物体的顶部或边缘,亮度可以任意调整。添加完这三种灯光,便完成了打灯光的过程,这种方法较于实用,大部分的场景都适用。短片的开头与结尾的场景以及大部分中间场景便是运用它,而在战斗的场景中由于有时候动作里是场景移动而不是人移动,在短片中有些战斗的场景只打了一盏主灯光和环境光,便显得有些差强人意,但并不影响整个短片的效果。
在建模贴材质,由组员调好动作以及打完灯光后,最后是添加特效以及后期的制作,在添加特效之前必须先确定在整个片中需要添加特效的地方有几处,在哪里,该添加哪种特效再开始着手。添加特效的时候建议一个一个短片添加,待添加好后再来做短片合成,以便于修改,渲染得也快,不易出现死机、卡机等现象。还有一点,在添加特效过程中等同于在看一次短片,需在添加特效的过程中观察短片中动作有无穿帮、错误之处,如有发现马上修改,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加完特效才发现问题,届时需要重新调整动作再渲染还重新添加特效,等于之前做了无用功,这将会大大降低工作进度。在后期特效软件AE(After Effects)中自带的特效很多,只要将它合理运用,就可以制作出漂亮的特效效果,使整个短片更加生动,如片尾不断飘动的粒子可以用到Particular特效和Starglow特效,还有跑步中带起的灰尘,人物打斗时用的技能等等,都可以在AE自带的特效中找到并延伸。由于许多特效的制作并不复杂,需要注意的主要的就是有无遗漏的地方。在做好特效之后就开始将整个短片合成并进行声音合成以及画面的修正。首先将所有制好的短片在AE中进行拼接,看看最终效果,在此同时确认需要用到的声音效果,将其记下,在AE中整体拼接好看过整个短片后,如果对某一段不满意,就将它再做修改,这时不在事先合成然后做效果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便于修改。在确定短片的整体效果可以之后,就着手在网上寻找音效,并确认它是否适用于短片,然后便可以开始着手声音合成,在声音合成时建议事先先将所有音效找齐再进行,不要合一段算一段,这将会大大降低效率,浪费时间。在声音合成时要注意对好时间点,多听几次,确认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这样做是减少错误,整体合成好之后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合成好之后一定不要急于做别的,要仔细校对几次,确认无误再开始做其他。在声音效果做好之后,整个短片就将近完成了,这时候需要多看几次短片,看片中效果是否有不协调之处,是否有哪里出错,这时候之前制作特效时的检查步骤还有声音合成时的认真校对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此时才发现问题往往不易修改,会对整体进度造成影响而且对每位组员都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所幸在最后并没有发现问题,短片顺利的合成完并渲染出来,这时将视频转换格式并看它是否能流畅播放,如无问题,短片就制作完成!
在制作短片的过程中每位组员都付出了努力,遇到了不少困难都一一克服,这离不开指导老师以及一些同学的帮助,在几个月的制作过程里也学到了不少之前不懂的知识,小有心得,在此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以此共勉,互相进步。
第五篇: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一:纪录片创作心得
一个多月的拍摄经历结束了,一周的剪辑的时光也过去啦。看着成品出来有一种莫大的欣喜,也有一点小小的骄傲。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片虽然不是什么大作,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所理解的纪录片的拍摄。
这一个月来,我感受到了太多的孤独。虽说是团队合作,但是很多感受是孤独的。当视线专注的看着镜头里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不能太多的参与他们的生活,因为我是一个记录者,需要一双孤独的眼睛,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在他们拥挤的地方,想要架起脚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扛着摄像机。有时候一扛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看LCD显示屏看到眼睛干涩视线模糊了,才按下暂停键。
我们小组的拍摄内容是记录现在大学生特别是90后被誉为新新人类,他们对待爱情又有着怎样的看法。我选择了我的几个同学,因为和他们有过一些接触,比较了解他们的背景,性格,有利于拍摄。一个月下来,大家更加熟络。我更加深刻的明白,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并不是真的互相之间带有情绪色彩。看着这一群大学生的生活画面,寂寞空虚受伤的情感世界,没日没夜的玩电脑看小说,为期末作业奋战,一次又一次喝酒聚会。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从中我知道了要拍好纪录片,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描述、记录世界,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文化的关注与记录。
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对等的交流,包括怎样适应险恶环境,怎样与你拍的对象融为一体,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一样呼吸,一样喜怒哀乐。我们常要做的就是和拍摄对象交朋友,使他信任你,在拍摄中不再回避你和摄影机的存在,而是坦率地接纳这种存在,乃至忽略这种存在,忘记这种存在。
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
拍摄现场常常是纷乱的、复杂的。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们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我们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
由于我们常常是单机拍摄,因而采访者的问话和倾听表情需要再一次拍摄。除单独录制采访者的反应镜头外,还可以采取拍摄采访者与被采者同处于画面内的镜头;拍摄一些同一空间中的其他物件,在后期制作中加入,既提供了环境中的细部信息,又调节了视听节奏;插入与谈话有关的其它画面。
现实不可能因为拍摄去搬演、假造而发生变化。纪录片的美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拍摄时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用不着因为拍摄而刻意装扮。
这次作业的要求是15到20分钟,而我们拍了大量的素材,对于第一次创作纪录片的我们来说,的确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从大量的素材中我们最后剪出了半个小时的视频。把他们送给采访的那几个同学作为纪念。青春的影像记录,在多少年后,是多么的珍贵,虽然没人记录我,但是我却记录下了别人的一段时光。这样的经历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伤感,因为,时间的流逝,在机器的运作中,仿佛眨眼之间。
孤独的眼睛,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付出了我所有的精力,在光与烟的流动之间,在喧嚣与寂静之间,我追求着最真实的青春。
>纪录片创作心得二:纪录片创作心得>>(2442字)
一、纪录片拍摄要选择精品
2009年冬天,由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策划、拍摄并制作的二十三分的纪录片《雪的故事》,展现了最具特色的北方哈尔滨――“雪”,该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雪博会的发展历程,还全程介绍了打破吉尼斯纪录的雪雕的创作人马,而用纪录的方式走进一组泰国雪雕爱好者,也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本片让观众清晰地了解了这些美轮美奂、别具一格的雪雕作品,为美丽的哈尔滨打出了一张亮丽名片。该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人对家乡雪的痴迷,国际雪雕比赛更是连接了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许多大型雪雕作品已经打破吉尼斯纪录,人们在感叹其宏伟精细外,更加了解北国冰城的魅力所在。《雪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在日后的播出与评奖中,屡创佳绩――荣获2010年全国第十二届电视外宣“彩桥”节目评析活动长篇类一等奖;2010年黑龙江省新闻三等奖和哈尔滨市优秀电视作品二等奖;2013年荣获哈尔滨第九届天鹅文艺大奖电视文艺类优秀导演奖。也许是冰城的“雪”,为这部作品带来了好运,这荣誉的背后,应该总结完成纪录片背后的得与失。
二、纪录片创作需要年轻的血液
该纪录片的作者是位年轻的编导,当得到消息,《雪的故事》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纪录片长篇一等奖时有些意外。
2009年12月,编导接到了领导指派的任务:作一期关于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的专题片。这对仅仅在电视领域工作6年的编导,是份领导的信任,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年轻的编导,经常会看到前辈们制作冰雪的电视片,钦佩的同时,总是想有个机会尝试一下,可是主动请缨,也许没有太大的信心,毕竟工作年限短,经验水平微不足道。这个被动的任务,虽然让年轻的编导有点畏惧,但更多的是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期待与兴奋,因为在开始准备之前,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一些想实现的想法。
也行每一位哈尔滨人,对冰雪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意,新闻工作者就会更加敏感。哈尔滨每年的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是这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前辈们已经拍的够精够好够美了,这位年轻的编导,在经费较少、仅有两个人工作的情况下,又感到的压力很大。也许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吧,给自己加油,心中充满力量去迎接挑战,那也许就因为年轻吧。这是一部好纪录片良好的开端,敢想才能敢做。
三、纪录片创作要发现亮点
完成采访、拍摄《雪的故事》纪录片那段时间,已是太阳岛雪博会制雪的中后期了。编导在采访中发现,印象里的大型雪雕原来都是自己造雪、制雪再完成的,而且2010年的雪博会用雪量达15万立方米,需要11台造雪机交替工作50多个日夜才能满足,这个过程不仅其他城市的观众会好奇,就连哈尔滨人也不一定有多少人了解,这是一个亮点,很吸引人。
找到张宁阁的雪风团队,是编导偶然间在报纸上发现的,他们的事迹确实很有代表性,一拍即合。选择这个团队做代表很正确,他们很传奇,从开始的堆雪人到创作被载入吉尼斯记录,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舞动的精灵,这个平均年龄近五十岁的团队,将吃苦精神、乐观精神、坚持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整片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
四、纪录片拍摄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2009年12月20日是太阳岛雪博会开幕的日子,而2010年1月10日,又迎来了国际雪雕比赛,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时间紧迫,对于选一组外国人拍摄又是编导的目标,同时编导知道没有时间对他们前期采访,这就加大了工作难度。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这位年轻的编导选了一组俄罗斯团队,因为语言不通,而且他们似乎很专注比赛,对编导的纪录拍摄不是很配合。跟拍了一天,编导有了想法,必须得换人,因为比赛仅有三天时间,这位年轻的编导必须果断决定,不能浪费时间。通过一天拍摄,这位编导发现了组泰国人,他们服装整齐,态度亲和友善,最重要的是队员中有一位可以说简单的中文,还有一位会说英文,这对采访的工作减少了难度。于是随后的两天,编导在一边拍摄的同时,一刻不停歇地了解关于他们的资料。
五、纪录片拍摄要热爱,要付出辛苦,更要创新与学习
进入冬季的哈尔滨,路途遥远很令人苦恼,城市的市区与太阳岛雪博会所在地的郊区有几十公里,虽然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但是年轻的编导一直保持着充足的兴奋劲,也许只有喜欢,才能迸发出火花。在准备投入拍摄的时候,编导就准备用纪录的手法,这是年轻的编导胆大的一面,从拍摄角度考虑,收到的效果更会不凡。这也是年轻的编导第一次真正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不过,记录,就是要抓拍到很多不被别人注意的地方,而且需要从早到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所以辛苦自然不必说了。
天气寒冷,摄像机的电池都需要放进怀里捂着,一块没电了,再换另一块,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很大,每每从室外与室内交替的时候,镜头上的霜气更是让编导头疼,那个时候有很多瞬间的东西丢失再补拍,一遍一遍重复,一遍一遍发现。
就这样,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部二十三分钟的纪录片完成了,这期间,也许有准备不周到的地方,也许有时间不充分的原因,总之对于一个尽职尽责的新闻工作者,总会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努力、学习永远是新闻工作者不变的工作目标。
制作一部纪录片,很锻炼编导的能力,与人沟通:这里包括团队、采访对象甚至还有外国友人;很多知识的掌握:来自书本、来自网络,还有社会这个大课堂;创新的思维:,用一份热爱、一份坚持、一份责任不断的学习,展开新思路,寻找创新点。
一位著名的编导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娱乐节目,那么只能说明受众具有娱乐精神,而只有当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纪录片,才能说明这个国家的受众具有艺术审美的能力。纪录片应有它的艺术水准,而且应当有它独特的视觉魅力。”或许这种说法略为偏激,而每每重复的品味《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总是感慨随着摄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日渐提升,纪录片的巧妙构思、画面效果、镜头质量以及对于视听语言技术的运用,变得愈发重要,新闻工作者要为那种神奇的境界而努力,何为优秀的纪录片,自然要呈现出那种自然之美、感官之美、留存心底的美、震撼人心的美、让人回味无穷的美。
>纪录片创作心得三:纪录片创作体会>>(312字)
当文字在无奈而又无助的情况下遭遇影像时,我们便看到纪录片真实力量和独特审美品质。
文学很自我,影像是种直观的客观的表达方式。
艺术良知与苦难记忆也许更加重要.纪录片不是用来孤芳自赏,也不是偷懒的人可以应付的,热爱纪录片,且耐得住寂寞和不怕贫穷的人呀,不要做太多闲谈,快去行动吧!
社会的理性交往须建立在社会理解之上,语言是促成理解的一个工具,基于文字的交往因为知识水准的参差不齐和不直观等原因,而且这种交往有一定的范围和限制,而影像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语言,则可以用来建立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理解。
纪录片是思考,有思想的人拍摄有思想的人(或者能够体现某种思想的事)给有思想的人看的。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怎么能发现和表现一个有思想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