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历史
观历史
护理102班 彭虹媛
世界上,如果他说他是最能忍的人,就没有人敢称第一;如果他说他是最冷静的人,就没有人敢说不;如果他说他是最残忍的人,就没有人敢不服;如果他说他是最孤独的人,也不会有人反驳。
他就是康熙的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祯,历史上的雍正。
印象中的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篡改遗诏,抢夺了他弟十四爷的皇位。其实不然,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的从康熙那继承而来。没有他在位十三年对贪官污吏的严惩,又怎会有充盈的国库让乾隆三下江南?没有他在位十三年兢兢业业的治理,又怎会有乾隆时期的鼎盛时代? 他的忍是在自己最亲爱的十三弟被陷害囚禁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十三胤祥是她从小到大最好的手足,却因为他而幽禁十年。面对八爷党如此的行径,他忍了,因为他知道唯有忍才能真正的解救自己的手足!
他的冷静是在于与手足争夺皇位的时候,能够从容面对。无论什么变动,与他有关或无关,他都是同样的表情,同样的态度,仿佛他是个与世无争的闲人。
他的残忍在他登基之后完全显现出来。对八爷党的人从不念及手足之情,杀囚毒削,无所不用其极。对待曾经害过他的人绝不手软。
同时他也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的母亲从来不重视他,在他的母亲心中十四爷永远比他重要,甚至在他登基后都不接受他的赐封。有这样的母亲他的人生能不孤独吗?他的亲弟弟也仿佛没有,帮的是八爷,在他登基后还处处与他作对,有这样的弟弟他的生命中会有温暖吗?
这就是四爷—雍正,坚忍、冷静、残忍、孤独,成就了他的霸业!
第二篇:观建党历史后感
观建党历史后感
林晓斌
在观看完影片之后,我从新回顾了1921年建党以来新中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其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失败的道路。但是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组织,它的辉煌成就是值得我们所有人肯定的。
在影片中提到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份。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因此,1921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并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家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党纲明确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党的首要政策。党纲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在1938年逼蒋抗日中,中国共产党再次发挥了他救民于水火的重要作用。在全国性抗战发动之后,国民党在民众救亡运动方面,表现了它的动摇。由于抗战本身的需要,由于广大民众参战的要求,国民党不能不相当开放救亡运动,但同时它又惧怕救亡运动超出于它的控制范围,所以它采取一切方法,对运动实行“统制”行“包办”(实际上是包而不办)政策,使运动不能成为真正广大的群众运动。国民党这种政策实是今天开展全国救亡运动的最大障碍。因此,打破国民党这种政策,使它在这方面有澈底的转变,实为我党目前开展全国救亡运动的中心任务。
1949,炮声隆隆,锣鼓声声,红旗飘飘。随着解放大军的脚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了的新时代,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在新中国成立期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通过粉碎“四人帮”两年来的努力,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了极大的加强,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华国锋同志关于“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稳定局势”和“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号召,已经深入人心。只要全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既
勇于创造新的经验,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充分调查研究,实行精心指导,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党和人民的胜利前进。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整整成立了61周年。在这辉煌的历史中,我珍惜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去年的60周年大阅兵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身着中山装,神采奕奕地站立在检阅车中央。由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8000余名官兵、500多台装备组成的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如挺拔的峰峦、坚固的城垛,沿长安街绵延向东;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51架战鹰编成的12个空中梯队从华北地区7个机场起飞编队……走过82年辉煌征程的人民军队,在这里集中展示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和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强大力量,集中展示我军捍卫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我们一定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紧随党的步伐,把新中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
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民生观,这是我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由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民生问题存在差别,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民生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探究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轨迹,分析其内涵,把握其特色,对深刻理解党的宗旨,解决当代日益凸现的民生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历史演进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结合时代特点,深入理解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民生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民生观。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定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解决民生的政治前提与基础的信念,把关注民生、为民谋利、为民造福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实践中,将改善民生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保障,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
近代中国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们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多重剥削、压迫。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奋斗。最具代表性的是革命先驱孙中山”节制资本与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民生观,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深刻剖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认为无产阶级,包括佃农、工人等,“失了生产手段”,“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是阻碍中国人民没有基本生存保障、无法解决民生的根本原因,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1](P390)没有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就没有人民幸福,号召“共产党、国民党、全国人民,应当共同一致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这三大目标而奋斗。”[2](P259)”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2](P139)因此,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人民的彻底解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这也是革命的目的所在。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就必须本着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价值目标,高度重视民生,并始终把改善民生视为党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强调:“世界什么问题最大? 吃饭问题最大。”[1](P292)1953年12月,毛泽东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我们国家所进行的一切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注重经济利益是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他还郑重指出:我们“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关注民生,就要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4](P222)1
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改善人民的生活,实现人民的幸福视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本质要求。
将改善民生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保障,是其时代赋予的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百废待兴,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何在实践中极大的改善人民生活,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我党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认识到“农业问题,市场问题,是关系五亿多农民和一亿多城市人口生活的大问题,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立足于当时我国一穷二白的国情,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后,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定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6](P1428)[5](P201)[2](P136—137)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把它提高到维持党和人民的关系,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上。1953年12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7](P245)这一任务不仅明确了党在建设初期,改善民生的措施及目标,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的保障。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倡导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谋求解决民生的根本推动力,并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诠释民生,把“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到民生的最高价值追求。
改革开放前,经济的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邓小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摆脱贫穷,就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民生,保障民生。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P28)。“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8](P264—265)深刻揭示了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否则,改善民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只能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不发展生产,要改善生活,也是不对的,而且是不可能的。”[9](P31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为解决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P373)论断,实质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由此可见,邓小平不是单纯就“民生”而谈民生,而是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角度去考察民生问题。他指出:”„„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9](P128)”„„生产力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8](P63)为了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论中更深入地诠释民生,进而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他还强调:“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8](P64)可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鲜明的贯穿于他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历程中。
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论中深入理解民生的体现,更是其最高价值追求。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初,他指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8](P166)邓小平也坚决反对两极分化,反对贫富差距悬殊,主张“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8](P255)为实现人民真正意义的共同富裕,邓小平高瞻远瞩,结合我国现实国情,首次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蕴含着”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民生目标体系。每一步都与人民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步步落实到人民生活上。“三步走”战略,前瞻性的勾画未来我国经济发达、民生改善的社会主义美好图景。不仅是邓小平毕生改善民生的智慧结晶,更是其民生观的最直接体现。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民生全局,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基础,必须通过发展经济,以实现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党的先进性结合起来。认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10](P122)。这就清楚地指出了新时期改善民生问题的迫切性,他还强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巩固”[11](P569—570)江泽民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执政层面,由此上升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战略高度,将关注民生作为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基石,诠释了党的执政地位与改善民生的辩证统一关系;由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改善民生、怎样改善民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充分反映了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对解决民生与党的执政地位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把握,丰富、发展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内容。
围绕新时期如何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始终认为发展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发展生产、繁荣文化、建设民主政治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宗旨和发展最终落实到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并指出“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12](P514)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
[10](P534)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此可
见,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实践上决定民生的发展程度,脱离经济发展而谈民生,是虚幻的民生,更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相违背的。“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水平前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13](P27—28)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10](P552)[10](P539)
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秉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提出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构建“和谐民生”为蓝图,以制度建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整体推进民生工程。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秉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14]强调“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没,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因此,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5] 充分体现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解决民生问题制定了系统而又具体的的举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基。
构建“和谐民生”的蓝图,既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形势,更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理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生动体现。胡锦涛认识到“‘后改革开放时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16](P28)将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依据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根本之策。”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4]的党的民生“五有”走创新性的和谐型民生之路;把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民生蓝图,不仅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决民生问题的本质意涵。
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和谐民生”的蓝图;需要健全的制度、完备的法律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来保障。针对当前民生问题凸显与改善民生的制度缺失有关,胡锦涛强调:“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长效机制,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温家宝指出:”解决民生问题,第一要有制度的保障,„„有了制度的话,就不会轻易改变,它不会因为政府的更替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19]党的十七大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正式写入“报告”,把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民生”蓝图写入了党章,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制度上的定格,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对改善民生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意义。彰显了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切实解决好错综复杂的民生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整体推进民生工程。创造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积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核心,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形成了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民生观。深入探求其演进规律,对于更好地理解民生观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义义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 /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学习《毛泽东选集》第5卷参考资料[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6.[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P496)[17][15]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24日.[15]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年6月26日.[16]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年2月27日.[18]胡锦涛.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C].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19]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问[N].新华日报,2007年3月16日.
第四篇:历史教学观课心得
历史教学观课心得
打开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课文一篇一篇的,和一本语文书差不多。我不理解这种分解,于是生吞活剥,教一篇让学生练一篇,学一单元让学生练一单元,甚至在复习当中也是如此,把历史的整体性肢解得体无完肤。从根本说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也是对历史教学目的的迷失。通过这次历史观摩,我有所感悟: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总之,历史不是沉浸于过去,而是引导学生向前看。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政治格局多极化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话题,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最终归宿。
这次聆听的初中七、八年级的历史教学虽然定位于“中国”,但在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始终渗透“学习过去,对比现在,展望未来;学习中国,放眼世界,横比中外”这种大历史观。使我颇受体会,现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淡化“古、今、中、外”的历史界限,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教师们的教学虽从事件入手,说明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甚至是整个历史的关键所在;从历史的细微末节入手,而又摆脱具体历史事件的束缚,找寻更为准确的历史时代特征和历史现象发展的普遍规律加以讲解,淡化“古、今、中、外”的历史界限,培养大历史观。这,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一种让学生,无论学什么都有纵观古今横比中外的思想意识。当然,要有这样一种意识就必须在教学中教师刻意地去灌输和追求,这些教师做到了这一步。
二、重视了对比教学。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无论中国的世界的总是有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相似或相对,这就是所谓的可比性。显然,这多么需要我们去分析它对比它,也只有在这种分析对比中,才能最终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们不仅引导学生做一些经典的历史对比分析,他们还启发学生自己探究开发出新的对比视角、新的对比专题,把更多的学习决策权主动权交给了我们的学生。当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对比的方法。我从他们的教学中体会到这个方法就是,寻找对比的角度。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对历史进行对比。
三、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特别是与思想政治学科的整合。这种对跨学科的整合,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培养学生大历史观走出了相当重要的一步。事实上,他们把历史搬到现实甚至推向未来也是学习研究历史的最终目标。
最后,我想来一段总结。当今课改首先应该是课程的改革,对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就课程内容的取舍和调整而言,历史这门学科在改革中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次大手术。正确领会中央课改精神,重新学习新的历史学科理念,重新学习新的历史学科教学方法,重新学习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是当今课改大潮中每一位历史教师的当务之急。
第五篇:科学技术观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
科学技术观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级研究生 学号:。。)
摘要:毛浙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技观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存在着递
进关系,都从不同角度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他们都具有见
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卓越的理论分析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他们所论
述的中国科技发展问题具有开放、客观、系统、多维、超前、中和、实
践、创新等特点,因而是科学的。既做到了立足于我国国情,又体现了
全方位的视角。
关键词:毛浙东 邓小平江泽民 胡锦涛 科技观
六十多年,在艰难中起步的我国,突破了层层困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国家历届领导人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国家的每一个发展机遇期,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思想。毛泽工作激情和干劲,打破了帝国主义的科技事业封锁。第二代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同东提出“向科技进军”的伟大号召,激发了全国人民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志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确立了“经济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极大的解放了科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推动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进入新的世纪,胡锦涛同志则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把科技摆在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推动我国科技不断迈向更新更高的起点。科学技术的观念在已成为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对科学技术的政策思想
在毛泽东的思想遗产中,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论述和思想,是不可遗忘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重新学习和重新认识,并加以继承和发展。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巨大成就,是与中国共产党关于科学技术发展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为此起到开创性、奠基性的作用。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过程中,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特点、社会功能和发展规律,做过许多理论分析和概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并以此作为科学技术政策与战略思想的科学基础。
毛泽东对科学技术政策思想的主要贡献及特点,概括地说主要是:第一,他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从科学技术的本质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上,尤其是从政策是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基石上,来确定科学技术的政策和战略的。这也为我们指明了研究科技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他是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战略高度上,把科学技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革命力量,提出以科学实验和技术革命为主线的科技战略思想的,并倡导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力求探索出一条中国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第三,他提出了“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又红又专”等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和造就科技队伍的重要原则,既体现了党对科技工作的正确领导,又符合科技工作的特殊规律,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形式来表征其政策内容,而使其家喻户晓,深得人心。总之,毛泽东在科技政策思想上的历史功绩集中到一点,就是他为我们党和国家科学技术政策与战略的形成,起到开创性、奠基性的作用,为我们建立完整的科技政策体系和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了正确的观点、思路和方法。他对一些重大科技问题的正确决策,他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二、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关于科学发展技术的理论思想
毛泽东晚年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失误,现在可以告慰的是,他在这方面的失误,已经早为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纠正过来了。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气魄,从纠正毛泽东在科技战略与政策思想上的两大失误入手,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在坚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队伍是工人阶级组成部分的两个理论基石上,对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作了创新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关于经济体制、科教体制、政治体制相配套的全面改革战略思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以及有关科技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进入一个系统、成熟的新阶段,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组成部分而日臻完善起来,并且创造性的提出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关于科学发展技术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科学技术。他不仅分析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而且深入思考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出路,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邓小平始终密切和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并就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针、政策,形成了系统的科技观,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的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思想、发展了生产力,并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科学技术地位的确立推进了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发展了高科技,实现了经济腾飞。为加快科技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邓小平进行了科技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上产力。第二,实现了产业化,促进了科技的跨越发展。解放思想后,党和政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科技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实际的贡献。
三、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对科学发展技术的理论思想
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这一论断,认为这一论断是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大会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使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同时,江泽民同志从科技价值的角度强调了科技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经济竞争,综合国
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这充分肯定了科技的重要性。江泽民不仅在内容上坚持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而且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科技理论的科技法制化问题,他认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能极大提高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而且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他以政治家特有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远见指出:“在21世纪,科技理论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理论,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他的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论断,深刻的阐明了科学技术工作的价值目标和善恶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科技伦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高科技时代时代的科技工作健康、有序第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是江浙民科技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大部署,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都必须观测法制的原则和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也要有法制度的保证,因此加强科技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认为英爱通过法律的手段确立科学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调整和规范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他提出了加强科技法制的问题,并对于此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这既有利于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依法治国。
四、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对科学发展技术的理论思想
党的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的科技发展肩负着重大使命。而目前,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
胡锦涛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始终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五、小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科学。首先,技术从生产力的非独立因素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因素,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其次,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再次,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卷),1993年版(第三卷)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2000--2001年版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7、凌厚锋:《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化观的历史发展--兼论20世纪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东南学术》,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