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盘水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六盘水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斯文
〔内容摘要〕 “十五”以来,六盘水市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必须认真解决好提高认识、产业化发展、体系建立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关 键 词〕 畜牧业发展问题对策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畜牧业是六盘水市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和优势的产业,是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市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五”以来,我市畜牧业发展呈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总量有所增加。全市畜牧业产值5.22亿元(90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95%;肉类总产量10.24万吨,人均肉类占有量33.83公斤,禽蛋、奶类产量分别为0.51万吨、495吨,大牲畜、猪、羊、禽存栏数分别为50.18万头(匹)、118.47万头、30.67万只、432.46万羽,牛、猪、羊、禽的出栏量分别为9.2万头、89.77万头、14.19万只、416.38万羽,出栏率分别为22.75%、79.62%、50.46%、105.8%。共建成牛改点254个、羊改点126个、猪改点601个、驴马杂交改良点32个、鱼种场1个。二是强化了体系建设。加强了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动物防疫、技术推广等四大体系建设。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三叶草、皇竹草等优质牧草18.67万亩,科技处理农作物秸秆和优质牧草47.52万吨,建成饲料加工厂7个,年生产能力6.8万吨,饲料经营点419个,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设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6个,有监督员26名、检疫员386名、村级畜牧兽医员1147名,建成兽医实验室25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3个、乡级21个,村级兽医室建设已开始启动。市和六枝特区、水城县的动物防疫及冷链体系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盘县动物疫情测报站已正常开展工作。市、县两级动物疫情专用网络已全部建成,使疫情信息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传输。全市市、县、乡三级共有畜牧水产科技推广从业人员648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131名。2001~2005年,全市以“四良四改三提高”和“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为主要内容,累计举办畜牧水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2358期,培训人数16.58万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4.86万余册(份)。
三是内部结构有所改善。全市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草食牲畜在畜群中的比重,2005年,牛、羊存栏数分别比2000年增长33.49%和43.72%,出栏数分别比2000年增长144.03%和137.69%。肉类结构进一步优化,牛、羊肉产量2005年分别为0.78、0.21万吨,相应比2000年的0.384、0.146万吨增长203.13%和143%,占肉类总产量的9.67%;猪肉8.57万吨,比2000年的7.39万吨增加1.18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83.69%,比2000年的88.74%下降了5.05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通过畜牧业“100强村”项目建设,已发展养殖大户7710户,实现畜牧业收入7215万元,户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有所提高。畜牧企业从无到有,涌现出了钟山区凉都乳业公司、水城县奔牛食品有限公司、六盘水机械化屠宰厂、盘县冠博饲料有限公司、盘县富家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畜牧企业。在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畜禽养殖基地,如六枝特区洒志乡畜牧养殖示范基地、岩脚镇金钟村三元杂交猪繁殖基地和罗家寨村肉鸡饲养基地、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三元杂交仔猪繁殖基地等。同时,盘县优质肉牛基地、水城县优质奶源基地、钟山区奶牛项目、六枝特区优质肉猪基地、钟山区优质奶源基地等项目的实施,为推动全市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五是养殖新模式初见成效。在实施畜牧业建设项目进程中,探索总结了“三统两分”小区联户养牛经营新模式(“三统”即统一圈舍规划设计、统一水电路三通、统一技术服务,“两分”即分户投资、分户经营)。该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现代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农户分散自主经营的矛盾,使传统的养殖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已建成联户牛场393个,参与农户5762户,存栏牛2.02万头,初步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养牛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畜牧业总量小,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低。近几年,尽管全市畜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畜牧业基础薄弱,生产总量小,人均占有量低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用总量比,本市畜产品产量与全省总产相比,占有量偏低,人口是全省的7.7%,而2005年的畜牧业增加值5.22亿元,仅占全省121亿元的4.31%;肉类总产量10.24万吨,仅占全省总量187.01万吨的5.48%;猪、牛、羊、禽的存栏数分别仅占全省总量的5.13%、4.73%、5.64%、4.94%;猪、牛、羊、禽的出栏数为89.77万头、9.2万头、14.19万只、416.38万羽,分别仅占全省总出栏量1911.34万头、103.08万头、280.26万只、7038.77万羽的4.7%、8.93%、5.06%、5.92%。用人均占有量比,2005年全市肉、蛋、奶、水产品人均分别为33.83、1.67、0.16、0.2公斤,分别比全省平均的47.57、2.83、0.95、2.41公斤低13.74、1.16、0.79、2.21公斤,仅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71.12%、59.01%、16.84%、8.3%。
二是畜牧业生产水平有差距。2005年全市猪、牛、羊、禽出栏率分别为79.62%、22.75%、50.46%、105.8%,除牛的出栏率较全省平均的19.67%高3.08个百分点外,猪、羊、禽的出栏率分别比全省的95.5%、71.7%、116.1%低15.88、21.24、10.3个百分点。
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服务体系薄弱。近年来,虽然各级逐年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牲畜品种改良、动物防疫、饲草饲料等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加强,但全市畜牧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低,技术服务体系依然十分薄弱。主要表现为品改点数量少且分布不均、优质饲草饲料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兽医防疫装备水平低、技术人员数量少且素质有待提高等,还不能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四是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通过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十五”期间,肉类结构比重得到进一步改善,猪肉占肉类总产比重下降了5.05个百分点,牛羊肉上升了3.31个百分点,但在2005年的肉类结构中,猪肉比重还是偏大,占83.69%,牛羊肉比重太小,仅占9.67%。
五是产业化程度低。目前,全市还没有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畜产品加工环节落后,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少,养殖农户自我服务能力弱,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传统养殖模式仍占较大比重,户均养殖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全市除一些传统的活畜交易市场外,没有辐射面较大的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市场发育滞后。
六是发展投入不足。畜牧业是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种植业一样,同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很差,加之我市农村贫困面大、农民收入水平低,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弱,难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致使良种、疫病、信息、监测、流通等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服务难以到位,支持补贴、风险应对政策不尽完善,极大地限制了畜牧业竞争力的提高。虽然近年来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对畜牧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与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也制约着畜牧业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畜牧业发展总体目标,畜牧业产值为9.33亿元(90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力争达到45%;肉类总产量为18.64万吨,猪肉所占比重下降7.78个百分点,牛肉、羊肉、禽肉所占比重分别提高4.88、1.49、1.65个百分点;肉类人均占有量为58公斤,禽蛋产量为6600吨,人均占有量为2.05公斤。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141.5万头、69.4万头(其中奶牛1200头)、55万只、600万羽。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141.5万头、19.43万头、37.5万只、864万羽。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提高畜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需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畜牧业已从过去“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了盐巴钱”的传统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和亮点,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功能逐渐增强。深入推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抓好畜牧业发展事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事关农村繁荣、事关农民增收,事关城镇居民肉类产品的均衡有效供给的高度来认识畜牧业,立足全局看待畜牧业,用扎实的工作推动畜牧业。把加快畜牧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
(二)产业化发展问题
发展畜牧业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探索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畜牧业的格局。首先是基地建设。一是要根据我市畜牧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及市场预测,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在区域布局中,六枝特区以发展肉猪、家禽和水产业为重点,同时加快肉牛生产发展;盘县以发展肉牛、肉羊为重点,同时加快肉猪及家禽、水产生产发展;水城县以发展肉牛、奶牛为重点,同时加快肉猪、家禽和肉羊生产发展;钟山区以发展奶牛、家禽和特色养殖为重点。二是按照“大力发展生猪,突出发展肉牛,积极抓好城郊奶业和禽肉、禽蛋生产以及特种养殖”的思路,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速畜禽品种改良,保护和发展小黄牛、黑山羊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品种。三是继续推广我市成功的“三统二分”养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吸收、借鉴外地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探索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小区养殖模式,逐步形成养殖专业村和畜禽产业生产带。四是基地建设务必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基地建设的问题,通过农村沼气池建设、发展立体农业、畜禽粪便蒸干打包等方式,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系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通过市场行为、社会行为,积极组建各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协会,在项目、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改变单个农户在与企业对接中的弱势地位,降低其市场风险,减轻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对接中工作量的负担,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第三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载体,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一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不断引进人才、工艺、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对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改制、改造、嫁接,转换经营机制,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二是通过采取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基地建设和企业建设中相互参股联营的形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制衡的利益联结机制,保证其原料的及时有效供给,从而增强其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在引进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引进,而应着力于质量的增加,集中力量和精力重点引进上亿元资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龙头企业参与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着力改善投资环境。金融服务业应增加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量,不断改革创新信贷机制。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经营管理好、辐射带动能力强,因无信贷担保而导致贷款难,制约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金融部门应突破机制的束缚,大胆给予支持,切实解决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第四是市场问题。一是在巩固和壮大传统畜产品交易市场的同时,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畜产品专业市场,并与城乡集贸市场结合,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畜产品市场体系,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二是不断开拓畜产品市场。通过定点屠宰、严格检疫、链锁配送等方式,充分占领本地畜产品市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以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档次高、口感好、物美、价廉的要求,努力打造凉都无公害、绿色、有机、富硒名牌畜产品。注重研发系列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如皮革制品、骨粉等的研究开发,延长产业链,实现畜产品的多重增值。
(三)体系建设问题
一是饲草饲料生产体系:以草立畜,种草养畜,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积极开展天然草场改良和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大力推广饲料青贮和氨化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积极引导农户利用冬闲田土种植一季牧草。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抓住退耕还林有利时机,进行退耕还草和林下种草,不断扩大草地面积。二是动物防疫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牢固树立“防疫就是增收,少死就是增效,发展与保护并重”的观念。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和执法机构,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工作和动物防疫、检疫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加快兽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开展动物疫病监测、诊断等技术工作。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乡镇畜牧兽医站要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将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与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等职能分离开来,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站的专业化水平和疫病防治能力。加强村防疫员队伍建设,积极建设村兽医室,形成覆盖全市所有养殖区域、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和物质基础的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力量。
(四)技术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牲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畜产品品质的好坏、市场竞争力的大小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密切相关,事关畜牧业整体效益的发挥,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实施科技兴牧战略。一是要依托畜牧科研部门,提供技术咨询、指导服务。搞好新产品开发、试验、示范,强力推广、合理利用,提高科技成果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的转化率和使用率。二是从畜禽品种选优、饲养、繁殖、疫病防治到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贮运、营销等全过程,实行重点技术与配套技术集成运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对现有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严格管理、竞争上岗,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和奖惩制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为他们塑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对专业技术定期进行培训或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四是在乡镇领导班子中有意识地配备一名懂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领导干部专抓畜牧工作。五是根据农民、养殖专业户的养殖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配套技术的综合培训,提高他们科学饲养和经营管理水平。缩短育肥周期,提高活畜禽出栏率。
第二篇: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
XX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及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促进我县畜牧业发展,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们对全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资金严重缺乏。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和小尾寒羊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每年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期仅为6个月,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四)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用地短缺、用地手续过于繁琐,导致畜牧企业很难扩大规模,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劳动力培训基地、县广播电视等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我县除奶牛配种已实现冻精生产外,生猪、绵羊等良种繁育水平还不高,需政府牵头,建立基层冻配站(点),推广实用技术,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适度培育和发展狐狸、貉等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绿源、雪牛、雪鸟等龙头企业进行技改和扩建,加速龙头企业发展。要利用我县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群体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
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县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篇:六盘水市重大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六盘水市重大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本文通过对目前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重点项目管理等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重大项目 建设 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年来,六盘水市按照“能快则快,能超则超”的要求,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全市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大项目、大抓项目”思路,一批批重大项目的陆续上马,为“十一五”期间完成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十一五”以来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2006以来,我市相继启动、实施并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涉及工业、农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建、教育、卫生、服务业、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从效果上看,投资效益显著
一是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使我市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如“十一五”以来相继开工和建成的盘南电厂、发耳电厂、野马寨电厂、发耳煤矿、格目底煤矿、松河煤矿、响水煤矿等项目的实施对调整我市的工业布局、增加企业产能和技术含量、特别是提升能源开发综全利用水平方面作出贡献,也成为“十一五”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重要支撑;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网络等级进一步提高,铁路枢纽作用进一步发挥,不仅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产业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沪昆高速公路镇胜段即将全线通车、水盘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六盘水经六枝至镇宁高速公路将于年内开工、红威公路和玉马公路等一批二级公路也将于年内完工,一批通乡油路、运煤公路和通村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六沾铁路复线及六盘水枢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六盘水机场即将开工建设、中寨码头和野钟码头建设工程启动;三是社会事业项目投入力度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和社会福利体系等得到进一步完善,对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市一中双水校区、市三中凤凰校区都在今年实现了招生,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园改扩建项目,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一期、二期工程相续启动,市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四是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不但提高了城市品位,也为成功打造“凉都”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凉都大道改造完成、人民路各段改造工程相继启动,城市防洪工程、排污工程以及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五是一批保障性民生工程建设,促进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城乡困难群众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得到直接实惠。近年来,全市相继建设了一批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并改造了一批农村危房,有效解决了大部分采煤沉陷区受灾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下一步,还将启动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全市低收入人群创造了更好的保障条件。
(二)从项目总量上看,呈逐年加大的趋势
从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名单的项目个数看,2006年是25个,2007年是51个,2008年是104个,2009年是115个,项目个数逐年增加。从项目投资总额上看,2006年重点项目总投资约950亿元、2007年重点项目总投资1116亿元、2008年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700亿元,2009年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900亿元,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说明我市大项目建设力度在逐年加大,尤其在“十一五”以来取得较大突破,建设项目之多,投资规模之大、投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标志我市发济发展进入新一轮的腾飞阶段。
(三)从产业结构调整上看,重大项目的实施使我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产业链不断延长“十五”期间,我市重大项目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煤、电、交通等行业,虽然投资量较大,但结构相对单一。进入“十一五”,盘县红果循环经济型煤化工、盘县煤钢电一体化建设项目、响水水电站、泥猪河水电站、盘县四格坡上风力发电项目等一批煤化工、水电、风力发电等大项目的提出和实施,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我市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中逐步优化,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在当前这个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重要转轨时期,我市正从以煤炭、钢铁、建材、电力为支柱的单一型产业结构向多种
产业共同发展转变,为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从制度建设上看,逐步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六盘水市政府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六盘水市市级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办法》、《六盘水市推进重点项目的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使我市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审批手续办理难
一是由于部分项目单位重视不够,前期工作有关资料达不到深度要求,因此在审查时不能顺利通过。二是由于我市的工业化进程加快,项目集中上马,建设用地严重紧张曾一度成为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2008年底以来针对扩大内需项目,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重点项目用地难问题,但仍有少部分项目建设用地难落实。三是由于个别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业务素质不高,不能为项目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使相关审批工作增加难度。四是由于大项目涉及范围广,前期工作程序多而复杂,对项目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容易使业主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审批手续的办理速度。
(二)征地拆迁工作难
一是拆迁安置遗留问题较多。部分项目在实施完成后,安置尚未完全解决,致使该部分拆迁户生活条件较差,从而导致在进行新项目拆迁时得不到群众信任,使拆迁工作难以开展并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土地被征用的农户后扶力度不够,返贫可能性大。大部分农户除从事农业生产外无其它生产技能,一旦失去土地,今后的生产生活难以得到保证,拆迁工作争取群众支持难度大。三是同一区域不同项目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往往不统一,致使征地拆迁工作陷入被动,并导致部分群众抵触情绪严重,加大了工作的难度。四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到位,部分群众不理解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出现了阻工的现象,甚至出现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想借机进行敲诈,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五是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抢种抢修”现象,增加了拆迁工作的投入。六是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其间政策发生变化,同一个项目补偿标准前后不一,致使享受低标准的群众难以接受,进而使拆迁工作难度加大
(三)资金筹措难
一是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建、交通、教育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集中上马了一批政府性投资项目,但由于财力有限,致使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困难。二是在“十一五”初期受国家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影响项目进度。三是融资平台搭建工作效果不明显,近年来虽然我市已成立了开投公司、交通建设公司等平台,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融资情况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四是由于投资手段和渠道单一,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很好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使政府在短期内资金压力过大,影响项目建设。五是进入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企业经营状况受到严重冲击,投资能力下降,投资者呈观望状态,投资欲望明显下降,致使部分重点项目建设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
(四)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缺位
在近年来、国家、省、市和县各级各部门开展的各类检查和督查中,经常查出不认真执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不认真坚持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项目合同制等“四制”、没有做到投资、进度、质量“三控制”等问题;资金管理不规范,个别重点项目还出现了财会人员携带巨额公款潜逃的严重刑事案件;不按批准内容和建设标准施工,擅自变更内容、提高标准,不仅导致资金缺口大,还拖延了工期;工程层层转包,暗箱操作等等。这些问题的查出充分说明,我市的重点项目管理工作极需加强。
三、措施建议
(一)完善机制,明确职责
一是继续坚持重点项目调度、提醒和问责机制,根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将分解细化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人,便于落实和跟踪。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帮
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好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建立重大项目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借鉴其他行业或地区的先进经验,建立重大项目建设责任追究机制,将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任务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落实到人,并纳入目标考核。三是建立重大项目综合考核和后评价机制。对在建重大项目的某一个建设阶段或已完工重大项目的建设过程、投资效益和后续影响等,择时邀请中介机构或专家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好坏作出合理分析和判断,深刻挖掘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力度
一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近年来全市各级财政对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有所加强,特别是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政策出台后,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各级都投入了大量财力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初步统计,2009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前期工作经费的总额已超过8000余万元,但仍有一些项目受财力影响,前期经费紧张,下步应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前期工作经费比重,使项目前期工作得到财力保障。二是加强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储备工作,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三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努力提高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为项目单位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对我市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特别是在土地、环保、资金等方面争取予以倾斜;四是各项目单位要加强工作力度,克服畏难心理,积极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和沟通,找准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及时解决,使项目前期工作做到高质高效。
(三)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一是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社会和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对一些具有盈利性质的项目采取BOT、TOT、BT等方式建设;二是进一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扭亏为盈,做好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和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投资方的合理收益,招商引资工作要做到有的放失,提高成功率,首先要做好项目的包装策划和市场推介,让更多的项目有吸引力;其次是充分利用好各种招商引资平台,通过内引外联、资产整合等各种方式,将那些经营困难、生产规模小但又有市场前景和一定技术力量的企业积极向外推荐;再次是要依托外来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努力将小项目做大做强。四是大力推行资本金制,政府积极帮助具有盈利性质的项目筹集资本金,用资本金争取贷款,减少政府性投资在项目建设资金中的比例。五是拓宽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融资平台,抢抓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机遇,加大融资力度,千方百计落实建设资金。
(四)及时解决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全市所有项目的拆迁安置进行清理,统一做好安置区规划,及时协调落实安置区土地,千方百计筹措安置区建设资金,兑现对拆迁户的承诺,尽快解决拆迁安置的遗留问题。在安置区建设完工前,落实拆迁户的生活保障,帮助拆迁户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二是适当提高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标准,以增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可操作性;三是在拆迁工作中要做到加强群众宣传、及时兑现补偿资金,在保证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使拆迁工作逐渐步入良性循环。
(五)加强重点项目的管理
一是加强项目调度,随时掌握项目动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各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要切实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特别是政府性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四制”,搞好“三控制”。项目法人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投资的有关要求,遵循“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对项目进行限额设计和严格管理。不得先超后报,搞既成事实,形成投资缺口;不得以漏项为名增加投资。确需增加建设内容、变更设计、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和调整概算的,必须事前报原审批单位批准。因设计漏项、隐蔽工程增加引起概算增加的,必须按先报审后执行的原则,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再执行。三是严格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做到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并严格做到按合同拨付工程款。同时项目法人单位
要对施工单位发放民工工资情况实行合同管理,保证民工能及时足额领到工资,严禁拖欠。四是认真做好督促检查。重点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检查,监察、财政、审计、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搞好项目资金、进度、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严重的应认真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畜牧业生产克服禽流感疫情和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除家禽生产外,家畜存栏和出栏增加,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合理回升,生产效益较好,农民现金收入中来自出售畜产品的比重增加。从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态势看,预计全年畜牧业可实现稳定增长。
一、当前畜牧业发展特点
(一)畜产品产量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国肉类总产量3234万吨,同比增长4%;其中,猪肉2284万吨, 同比增长4.4%, 牛羊肉总产量400万吨,同比增长8%;据行业数据表明,奶类产量1039.5万吨,同比增长28%;但受禽流感影响,禽肉产量550万吨,同比下降0.8%,禽蛋产量1201.0万吨,同比下降1.55%。
(二)畜产品价格回升。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主要畜禽和畜产品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扬。据农业部对347个县的定点调查,8月末,肉猪的市场价格为9.24元/千克,同比增长46.43%;猪肉价格为14.72元/千克,同比增长38.74%。牛羊肉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有小幅上涨。禽流感疫情后,禽产品价格逐步回升。鸡蛋价格为6.89元/千克,同比上升29.27%;活鸡价格10.96元/千克,同比增长20.7%。
(三)畜牧业的效益提高。按目前的价格水平,农民养一头商品猪获毛利200-250元,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企业每头毛利100元以上,均比去年同期提高50元以上,生猪主产省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较高。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奶牛饲养成本增加, 经济效益有所下降,目前饲养一头奶牛获利在2500元左右。
(四)畜牧业结构有所改善。草食家畜保持稳定发展,与猪肉相比,牛羊肉产量的增幅较高。在肉类结构中,牛羊肉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上半年,全国牛肉产量252万吨, 同比增长4.5%,羊肉产量148万吨,同比增长14.6%;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的12.4%,比去年同期增长0.5个百分点。
(五)畜牧业在农民增收的作用增强。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上扬,农民饲养畜禽的经济效益增加。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其中出售畜产品的收入230元,占现金收入的17%,同比增长15.9%。四川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369.4元, 同比增加80.3元, 增长27.8%。
二、畜牧业加快发展的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当前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特点,畜牧业加快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今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粮食增产和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双重效应。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饲料和资金支持;粮价合理回升,带动了畜产品价格合理上扬。当前,畜产品市场价格合理回升,生产效益趋好,农民愿意将手中的余粮和资金用来发展畜牧业生产。
(二)畜产品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区域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的生产布局不断优化,逐步向主产区集中, 产区和销区布局逐步明晰,畜牧业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今年主产区畜产品外销和出口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四川省上半年出口猪肉6.9万吨, 接近去年全年7.5万吨的水平。山东省1-5月份出口猪肉3.57万吨,同比增长103.8%,创汇3184万美元,增长45.72%。
(三)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全国积极推行适度规模养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养殖小区,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结合草原生态保护,逐步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家畜品种改良加快,配合饲料用量增加。年初的禽流感疫情之后,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畜禽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指导性意见》,各地加大了对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如河南省开展了“抓千区,带万户,促进农民增收”行动,目前全省已有养殖小区2560 个,其中今年新增160个。
(四)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加快,延长了畜牧业产业链,增强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全国出现了一批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开拓畜产品市场、促进出口和推进标准化养殖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些大型龙头企业正在实施跨区域、跨行业重组,竞争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如河南双汇集团已在全国建立分厂12个,加工和销售肉类产品占全国市场的4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在全国带动奶农达200万户。据统计,全国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万多个,极大的促进了畜产品的流通和畜牧业的发展。
(五)疫病防治力度加大,养殖风险降低。去年非典和今年禽流感疫情以后,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完善基层兽医工作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国家和地方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治的投入,畜禽免疫密度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增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畜牧业生产的风险。
三、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近两年,奶牛等主要畜禽良种不能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进口良种的依赖程度较高;二是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违法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三是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还没有完全建立;四是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应进一步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要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民发展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出台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政策,加快我国畜禽良种的繁育推广,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生产与畜牧业的同步发展,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
(二)加快推进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强化产地检疫和畜禽流通的检疫监督;推进和深化兽医体制改革,加快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我国动物疫病防治的长效机制,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大力推进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农业部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全国奶业、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各省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对推动我国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区域的扶持,围绕畜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疫病防治等重点环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支撑服务体系,提高优势产区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带动全国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现代化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要坚持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建设步伐。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确保养殖小区的养殖用地。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化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
(五)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畜禽产业化经营。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以农户分散为主体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密切产销关系。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落实支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围绕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培训,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六)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继续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需要,大力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在继续稳定发展生猪和肉鸡等行业的同时,继续加快奶业、水禽和草食家畜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培育新品种、新品系,满足市场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
第五篇: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
刘朝来重写稿
实文化强省战略部署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民进安徽省委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思想、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产业连续5年增幅30%以上,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但是从整体上看,我省文化的产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文化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跨越任务十分艰巨。一是规模和经济总量不足。2009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不到4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为3%, 而同期北京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接近GDP的10%,上海约占8%、广东为6.7%、湖南为5.1%。即使在中部地区,我省也处于中后位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十二五”末,文化产业要实现增加值1000亿,任务艰巨;二是特色和优势产业不足。文化领域条块分割,规模普遍偏小,规模大、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的市场主体数量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区域特色不显,品种不多,竞争力不强。文化资源、文化企业、文化品牌的培育整合、配置优化、引导管理力度不够,低层次运作、小环境发展、松散性管理导致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
影响我省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因素很多,与文化强省的要求比,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适应”。
一是文化产业化意识不适应。调研显示,关注文化的教化、喉舌、阵地等社会效益,轻视甚至漠视文化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运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思维定式之下,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中难以摆上应有的位置。相关管理部门习惯于在从政治角度和社会效益上“定条例、设门槛”,重事业、轻产业,重评奖、轻市场,重投入、轻产出的工作模式仍未彻底改变。文化产业意识的淡薄,直接
1导致文化建设缺乏市场视角与考量,许多有产业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不适应。我省文化人才总量不大,结构呈现为“三多三少”,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才较多,现代创意文化人才少;专业研究的人才较多,熟悉文化市场、擅长资本运作的经营人才少;具备基本专业素质的人才较多,高层次和复合型领军人才少。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投融资的体制和总量不适应。一方面,我省文化建设投入基数偏低,据文化厅的统计,2006-2008年,我省年人均文化事业费分别为5.85、7.4、8.5元,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居全国第30、28、29位,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大多实行的准入制,部门、行业、地域及所有制的准入限制、不计投资回报的事业型单一投资方式、加之文化产业法规体系的不完善,都造成民间资本和外资对文化产业只能望而却步。
四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适应。我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尽管如此,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任务繁重。就文化产业发展而言,目前急需解决的有各自为政,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缺位与越位并存的问题;严重影响资源和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制约市场微观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行业壁垒问题;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建设问题;投融资渠道不畅、法律政策不完善的问题;运行机制僵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的问题;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与手段落后的问题等等。
二、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落实“文化强省”战略,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落实文化强省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前提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在促进经济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省委、省政府将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目标和考核体系,使“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具化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标和各项政策措施,细化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各级领导的考核评价指标。积极实践和破解我省文化产
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2.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和重点产业集团。我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已初显成效,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广电五大集团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认为,应依托这些大型集团和省“861”规划项目,重点支持优势企业的立体联合和跨越发展,推动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组建一批集约化水平高、产业集中度好、技术实力硬、核心竞争力强的一流产业集团,形成我省文化产业的“领头军”;依托黄梅戏、花鼓灯、文房四宝、“两山一湖”等地方特色资源,打好徽字牌,建好特色园,积极发掘和开发文化旅游、娱乐项目,延长特色文化产品的产业链,组成我省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依托蓬勃发展的文化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大力发展创意、网络、会展、动漫等产业,组建我省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3、强化人才战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就我省文化产业而言,培养和建立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经纪人四支队伍是当务之急。建议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省战略,抓紧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将培养文化人才尤其是紧缺型人才作为文化强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树立大文化人才观,科学而切实地制定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标准体系;二是建立切合实际的人才引进、评价和使用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端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三是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可以结合实际,设立激励薪酬、重大成果专项、股权分红、期权激励等灵活多样的措施,提高人才待遇,做好人才储备。
4、广开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建立以国有资金投入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为此,建议在设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下列资本运营模式:成立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风险担保公司,为文化产业化提供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服务。借鉴北京等地做法,通过与金融部门签订框架协议,以无形资产抵押和信誉担保等形式,对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降低投资准入门槛,积极引导和吸引国外、省外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完善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法规和政策,推动民营资本向文化领域流动。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彻底革除机构交叉重叠、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的弊端,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的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全面负责文化大市场的培育、管理、调控和监督。严格区分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界限,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离,将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中的经营部分全部推向市场,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树立大流通、大市场观念,加快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劳务市场和产权市场,推动文化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优化组合,促进文化产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