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11:3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县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县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对我县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我县农产品基本特点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有着与众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耕作习惯和生产方式,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县,农产品丰富,可供加工的农产品不仅种类多,而且呈现绿色生态环保质优价廉的明显特色:

1、大宗农产品稻谷、薯类产量大,我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可达41.99万亩,粮食作物26.89万亩,其中水稻25.89万亩,总产可达10.36万吨,现农民自留生产的常规稻79106品种,是最适合加工手工粉干的原料之一。旱粮1.0万亩,其中红薯产量6000吨,可年产薯粉1000吨,是我县可提供食品加工的一项大宗农产品。

2、白莲成为我县非常稳定的主导优势农产品,是我县农产品的一张名片,有“中国白莲之乡”的称号。我县白莲常年种植面积在6-8万亩,可总产鲜莲21760吨,可总产干莲5440吨。下水片部分地方产出的白莲有着不同的口感。盛夏的荷花,是蜜蜂的乐园,也是蜂荷花粉的优质基地,蜂荷花粉是保健养颜佳品,年生产莲花粉量达50吨,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白莲及其付产品已成为我县最有开发价值和潜力的、实力最强的一项优势农产品。

3、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如大豆、早花生、翻秋花生、蜜枣、茶树菇、油茶、黄花菜、茵陈、金银花等产量在逐年增大。尤其是屏山河东地方翻秋花生、蜜枣,山上的竹笋、红菇、杂菇,河鱼干等成为食之精品。

二、我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历史与现状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客家摇篮,传统食品加工时间长,形成了一些具有独特风味的客家食品。同时,随着改革

开放,现代信息、交通以及我县旅游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对食品加工业的重视,政府和民间资本的不断投入,我县农产品的产供销在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当前我县农产品加工呈现良好态势。

1、粮食加工系列产品已形成多年。长期以来,我县就有米粉加工,尤其以手工米粉最为出名和畅销。还有传统的薯粉条、薯粉水饺、肉丸、客家酒娘在我县经久不衰,成为消费的主导食品。目前,已具规模的有江西省恒鸿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以79106常规稻米为原料的手工粉干,总投资400多万元,年产量3000吨,年销售额70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广州、福州及本省的赣州,当前主要受到原材料供应的限制。现有的客家酒娘二条简易小规模生产线,有时供不应求。

2、白莲初级产品销售形式多样。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干莲为主产品的市场有白莲城、小松镇两个集散地,以鲜莲(莲肚子)为主产品的市场有龙岗街、秋溪街、县城农贸市场。以“通心白莲”(干莲,占白莲销售量的70-80%)销售为主,年外销量约3000吨,经营单位有石城县珍珍食品有限公司(出口贸易)、江西省雄达食品有限公司、石城县清心食品有限公司及个体商贩;鲜莲及莲蓬(占白莲销售量的20-30%),年外销鲜莲数量达5000多吨,销售单位主要有江西十八度莲业有限公司(石城县冷冻食品厂)年产年销速冻白莲180吨。龙岗乡的鲜莲营销协会,年销售鲜莲达1100吨。做莲藕加工的有江西长今食品有限公司,年产藕粉100吨左右,全县可产藕粉500吨左右。由浙江客商合作生产的莲藕精粉、茶藕粉试产试销效果良好。石城白莲已注册“石城白

莲”地理标识,白莲各类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福州、厦门、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及东南亚国家,产值3个多亿。另外,莲花粉、荷叶、莲芯等白莲副产品也竞相活跃,年产值上千万元。

3、地方特色产品凸显市场。屏山河东村的翻秋花生现有5户个体生产加工户,并注册了“红石寨”商标。珠坑红薯干、彩色薯也注册了“珠坑红”商标,以及保健类产品茵陈茶、莲心茶、金银花茶、凉茶、荷叶、莲藕精粉、茶藕粉、茶树菇、红菇、茶油、莲花粉、蜂蜜等一些地方特色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在本县及周边县市小有名气。

三、我县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1、我县农产品加工还在发展初期,企业分散,规模较小,实力弱、产品单

一、管理粗放,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

主导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多年来,虽然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钱,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我县一直未能形成一个象模象样的白莲深加工产品和企业,原有的1-2个白莲加工厂也早已关门停产,白莲城也成了杂乱市场。白莲主导产业的深加工优势根本没有得到发挥。

特色农产品目前也基本上还是处于初加工、卖原料阶段,开发的系列产品品种少、规模小、产量少、档次低,仅处于礼品阶段,未能真正进入商品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

2、农产品产供销各个环节还不够稳固,断链断档现象时常发生。

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水平不发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刚起步,组织化程度不高,运转不规范,稳定性差,大部分还不

能发挥实质性作用,尤其在长期稳定提供农产品方面的保障能力不强。

目前莲籽加工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基本停留在“口咬壳,手剥皮,签通心”的原始水平上,造成效率低,成本高,人力人手不足,且莲籽加工费用有逐年增加的均势,白莲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白莲种植面积虽然大,但都停留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基础上,技术标准难统一,产品质量有差异,还没有获得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不仅制约了白莲规模化生产,而且还影响到了我县白莲的质量、声誉和石城形象。

3、企业融资困难、发展投入不足,缺乏食品加工方面的人才和技术,没有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基地和专业市场,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不能产生强烈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

4、产品品牌优势不强。

石城特色农产品如白莲、手工粉干、翻秋花生等,没有知名商标、统一品牌,都是各自为营,小打小闹,市场竞争力不强,没有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如“石城白莲”一直被“广昌白莲”所掩盖,有些本地商贩为了眼前利益,把 “石城白莲”冠以“广昌白莲”在市场上销售,我县的特色农产品在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国家、省市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申报等方面建设还远远滞后。

四、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

“民以食为天”,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食品需求的也呈现出朝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因而食品行业不仅是一项朝阳产业,而且是一项经久不衰的产业,可以做强做大做精做久。

从各业主反映的情况看,他们认为石城的初级产品供应充

足,市场生命力旺盛,农产品深加工有前途,有基础,有条件,有巨大的潜力可挖,能做大。他们对自身经营的产品也有强烈的信心和愿望生产好、经营好,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前景乐观。

针对我县县情,我们认为,发展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只要坚持“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突破”的理念,精心组织,常抓不懈,我县一定能够再一次迎来食品加工大发展的春天。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仅供参考。

1、建立政策扶持政策服务长效机制,为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拉动食品加工产业发展。

首先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设立产业发展专项经费,捆绑农业开发、扶贫资金、科技等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可采取直接投入方式或者采取以奖代补,财政贴息、保费补贴(开展农业种植保险试点)等间接方式对食品行业的扶助。重点扶助品牌建设,鼓励企业规范生产销售行为,为我县食品进城市进超市占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对取得QS认准的企业以及申报并取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和取得国家及省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以及企业参加国内外相关展示展销活动,积极主动给予资金奖扶。

其次可在信贷、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企业发展初期给予一定税收优惠。

第三要对现有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一次调查摸底,把脉诊断,对症下药,帮助转型发展,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

二是要完善硬件建设,建立行业发展载体。

要尽快尽早着手选址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园区,把新建成的兴隆步行街定位为销售农副土特产品专业市场,为食品加工销售企

业提供创业平台,树立我县食品行业外部形象。同时做好食品业发展与我县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交叉与融入,把我县所有的农产品纳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范围,改进产品包装,适应旅客即时即食消费,营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浓厚氛围。

三是政府要牵头搞好项目开发,延伸产业链,催生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重点瞄准莲子、莲心、荷花粉、莲藕、荷叶系列加工产品,和大米、薯粉、花生几项大宗资源产品的项目开发与储备,同时,兼顾做好翻秋花生、蜜枣等地方风味特色食品加工项目,为现有食品加工企业找商引资提供素材。

政府组织好农产品价值研发,开发好白莲、山药等农产品的药膳兼用价值,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生产新技术,注入新活力,化资源优势为经济新优势。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引进白莲系列产品开发和米粉大型加工类企业,傍大靠强,借船出海,与知名食品企业(如娃哈哈、达利园)联姻,着力培育2-3家本地的规模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白莲、米粉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推进产品加工方面,重点发展速冻鲜莲、超高压包装干鲜莲等品种。加速开发白莲饮料、罐头食品、方便速食米粉等。同时,推进莲芯、莲叶、莲花、莲花粉、莲藕、莲杆莲蓬等副产品开发进程,延伸白莲产业链。

3、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保障食品加工原料供给,实现供需平衡,保障有效供给

在生产区域布局上,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形成上水片为烟莲稻主产区,下水片为瓜果类地方土特产主产区。坚持“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稳固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组建专业合作社,发挥协会作用,对生产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面执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推行订单生产。

从原材料着手保护好传统产业和品牌。严厉打击违法经营现象,特别是白莲在初加工的过程中用药液或开水浸泡脱衣(嫩皮)替代手工加工,烘烤中用硫磺熏白,市场上渗水使假,用普通花生替代翻秋花生的行为。建立水稻、白莲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

对石城手工粉干的原料品种79106、对太空莲3号、太空36号、建选17号进行提纯复壮。对白莲良种选育、高产栽培、腐败病防治、实用加工机械等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白莲生产科技含量。

4、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莲”为媒,把石城粉干、翻秋花生等一系列特色产品整合成为特色鲜明,生产和经营规范,质量可靠,消费者满意的石城土特产品牌。县政府职能部门要牵头注册我县农产品统一品牌,建立宣传和销售网站。出台《石城土特产标志使用管理办法》,指定名称、标志及包装,对外销产品,实行统一包装。杜绝标志不规范、质量不合格产品上市。组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参杂使假的打击力度,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维护好石城产品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二篇:关于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市场开拓者和营运中心,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内外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增加附加值、提供全程服务等综合功能。一个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既能带动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又能促进当地的劳动就业和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近日,为全面掌握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县委农工委组织专人对全县农产品加

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供各位领导参阅,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分布情况。据统计,全县共有156家(以下所涉及企业数字均为正常生产的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甘薯加工企业56家,米面加工企业42家,酒葡萄加工企业12家,饲料加工企业10家,果品加工企业6家,乳制品加工企业4家,畜禽产品加工、豆制品加工及其他加工企业26家,这些企业充分依托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资源优势布局,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如蛤泊乡、木井乡、卢龙镇一带的薯制品加工,刘田庄镇、蛤泊乡、县工业园区范围内的酒葡萄加工,印庄乡、双望镇的饮料和果蔬加工,县城副食品加工,刘田庄一带的畜禽、乳品加工,205国道沿线的米面加工等。

(二)经营规模情况。2005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8956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319万元,实现利税3548万元。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27家,2005年实现产值42786万元,占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的48,实现工业增加值5253万元,占总增加值的39,实现利税1481万元,占总利税的42。

(三)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到目前,全县已有高成食品有限公司、华新食品厂、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其中香格里拉(秦皇岛)葡萄酒有限公司、大天龙食品有限公司、金豆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些企业注册的“香格里拉”、“奥星”、“皇威”等7个商标被评为国家或省级著名商标。永平牧业有限公司和环增蛋鸡养殖有限公司带动发展的生产基地获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称号。

(四)主要经济成份构成。我县15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均为个体私营企业,其中外资独资企业4家,即红堡(秦皇岛)葡萄酿酒有限公司、高成食品有限公司、龙泉食品有限公司和大湖果汁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2家,即大天龙食品有限公司、鑫马腾祥食品有限公司;内资企业151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

就全县来讲,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已达156家,但其规模较小,辐射范围不宽,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带动能力明显不强,无法带领更大范围农业和更多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无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我县15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创产值还不到9亿元,平均每家仅为577万元,这种不大不强的局面,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延缓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二)从事农产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

我县蛋鸡养殖业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所产鲜蛋基本上用于群众直接消费或外运,没有一家鲜蛋加工企业;蔬菜加工上,我县仅有春平酱菜厂和蛤泊酱菜厂,而且规模较小,我县的蔬菜大部分仍还只是筐装、袋提、草绳捆。

(三)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

现代市场是知名品牌的市场,虽然近年来我县也产生了像“一奇”、“香格里拉”、“秦康”等农产品品牌,但无论从品牌质量,还是从知名度上,整体来说还不算高。如甘薯粉丝是我县的一大特色产品,并已经有“一奇”、“十八里”等20余个品牌在有关部门注册,但获省级以上商标仅有2个,许多品牌还未能被消费者认识,甚至有部分小企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在市场上鱼目混珠,同时,有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使用木薯淀粉,使产品质量较以前有所下降,品牌也受到一定影响。

(四)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我县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和简单的机械生产,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工艺和生产设备的限制,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少,产品质量较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的需求,而且受资金投入及企业主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三、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我县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尤还显得势单力薄,产品销路不太顺畅,效益不够高。因此,亟需做大做强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一)要高起点谋划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首先,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

立足于全面开展和利用县域资源优势。我县甘薯、酒葡萄、猪、禽、蛋、果、蔬和淡水鱼等资源都很丰富,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条件,将农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成效。其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必须立足我县主导

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食品工业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的食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三,农产品加工发展要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要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我县工业化的重点之一,进行合理布局,既要防止新的雷同,又要避免分散、低效的“乡村工业”格局。

(二)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建设

一是培育和壮大品牌。引导企业树立做大做强品牌的意识,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与重点院校、科研机构挂钩,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品牌注册和名优品牌创建工作。二是明确发展方向。要根据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和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坚持市场导向,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调整区域生产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和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三是要加强科技攻关。要注重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企业建立强有力的科技研发体系,把高科技与农产品加工工艺、农产品加工装备紧密结合,致力于多层次、深层次开发生产。同时,加强技术引进、科技攻关、科技创新,提高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从而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素质。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尤其要注意从源头抓起,生产绿色、环保、无污染、安全的农产品。五是要善于搞好企业内部管理。要抓好内部责任制,加强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

(三)要营造宽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农产品加工、流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经常深入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他们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积极为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确立一批重点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并挂牌予以保护,同时要着手试行并逐步健全推广“绿色110”制度;要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公布报警电话及责任人姓名,实行重点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偷、扒、抢、盗和假冒伪劣产品坑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加强对“三乱”的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让农民敢于、勇于放手调结构促发展。

(四)要抓好项目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充分发挥我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引进项目、技术、人才;要逐步完善县、乡农产品加工项目库,完备项目前期工作,增强招商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继续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产业规划,联系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开展产业招商和链条招商,千方百计引进大龙头,洋龙头,名龙头,对重点龙头企业要鼓励实行贸、工、农、技结合,积极为企业销售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给予财税政策扶持。对全县重点龙头企业,可在财力和政策允许的权限内给予一定年限的税费减免。二是在信贷政策上给予扶持。金融部门应按照上级精神,继续适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三是在投资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各级农业、林业、水利开发资金,商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都要重点向龙头企业或与龙头企业相关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基地投放。要通过政府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降低农业生产者的成本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四是在科技政策上扶持龙头企业。对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产品和加工制品的生产技术,要给予科研攻关支持和技术推广服务。

(六)要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一要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要积极采取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重点推进经营模式由“公司+农户”向“公司+中介组织+农户”转变;鼓励龙头企业在与农户签定合同订单中充实最低保护价,在种子、资金、技术等方面向农户提供无偿或低偿等系列化服务,为基础农户贷款提供担保等内容,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二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和壮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科技人员、农村经济能人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各龙头企业要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积极创办合作经济组织或协助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三要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农口各部门要牵头负责建立行业协会、商品协会等中介组织,争取让每一条主导产业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发挥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价格协调、利益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作用,切实维护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关于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市场开拓者和营运中心,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内外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增加附加值、提供全程服务等综合功能。一个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既能带动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又能促进当地的劳动就业和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近日,为全面掌握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县委农工委组织专人对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供各位领导参阅,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分布情况。据统计,全县共有156家(以下所涉及企业数字均为正常生产的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甘薯加工企业56家,米面加工企业42家,酒葡萄加工企业12家,饲料加工企业10家,果品加工企业6家,乳制品加工企业4家,畜禽产品加工、豆制品加工及其他加工企业26家,这些企业充分依托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资源优势布局,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如蛤泊乡、木井乡、卢龙镇一带的薯制品加工,刘田庄镇、蛤泊乡、县工业园区范围内的酒葡萄加工,印庄乡、双望镇的饮料和果蔬加工,县城副食品加工,刘田庄一带的畜禽、乳品加工,205国道沿线的米面加工等。

(二)经营规模情况。2005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8956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319万元,实现利税3548万元。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27家,2005年实现产值42786万元,占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的48%,实现工业增加值5253万元,占总增加值的39%,实现利税1481万元,占总利税的42%。

(三)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到目前,全县已有高成食品有限公司、华新食品厂、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其中香格里拉(秦皇岛)葡萄酒有限公司、大天龙食品有限公司、金豆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些企业注册的“香格里拉”、“奥星”、“皇威”等7个商标被评为国家或省级著名商标。永平牧业有限公司和环增蛋鸡养殖有限公司带动发展的生产基地获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称号。

(四)主要经济成份构成。我县15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均为个体私营企业,其中外资独资企业4家,即红堡(秦皇岛)葡萄酿酒有限公司、高成食品有限公司、龙泉食品有限公司和大湖果汁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2家,即大天龙食品有限公司、鑫马腾祥食品有限公司;内资企业151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

就全县来讲,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已达156家,但其规模较小,辐射范围不宽,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带动能力明显不强,无法带领更大范围农业和更多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无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我县15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创产值还不到9亿元,平均每家仅为577万元,这种不大不强的局面,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延缓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二)从事农产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

我县蛋鸡养殖业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所产鲜蛋基本上用于群众直接消费或外运,没有一家鲜蛋加工企业;蔬菜加工上,我县仅有春平酱菜厂和蛤泊酱菜厂,而且规模较小,我县的蔬菜大部分仍还只是筐装、袋提、草绳捆。

(三)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

现代市场是知名品牌的市场,虽然近年来我县也产生了像“一奇”、“香格里拉”、“秦康”等农产品品牌,但无论从品牌质量,还是从知名度上,整体来说还不算高。如甘薯粉丝是我县的一大特色产品,并已经有“一奇”、“十八里”等20余个品牌在有关部门注册,但获省级以上商标仅有2个,许多品牌还未能被消费者认识,甚至有部分小企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在市场上鱼目混珠,同时,有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使用木薯淀粉,使产品质量较以前有所下降,品牌也受到一定影响。

(四)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我县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和简单的机械生产,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工艺和生产设备的限制,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少,产品质量较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的需求,而且受资金投入及企业主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三、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我县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尤还显得势单力薄,产品销路不太顺畅,效益不够高。因此,亟需做大做强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一)要高起点谋划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首先,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全面开展和利用县域资源优势。我县甘薯、酒葡萄、猪、禽、蛋、果、蔬和淡水鱼等资源都很丰富,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条件,将农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成效。其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农

第四篇:对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调查

龙头企业何以难成“龙头”—对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调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是基础,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近几年来,我县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扩充了农村经济总量,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但是,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效应还不明显,龙头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现状,积极探索入世后农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我县龙头企业的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状:不成“龙头”的龙头企业近几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5”工程的逐步实施,以开发本地资源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但由于龙头企业的龙头效应不强,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协调机制还不完善,产业化经营的一些环节还处于游离状态,龙头企业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龙头”。

(一)有龙头企业,但规模小,“龙头”功能不强。仅从产值来看,如果把我县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全县目前已发展到174家,形成了竹木制品、葛食品、肉类食品、茶叶等几大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004年这些企业实现产值7亿多元。其中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产值100万元以上的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已达140多家;葛食品加工企业已发展4家,新上了“竹乡”、“庆发”、“凌氏”三家企业;茶叶加工企业发展缓慢,目前全县有一定影响的茶叶加工企业有4家,注重品牌建设的新上企业有鸬鹚渡镇的金山茶厂,另外3家分别为雪峰山茶厂、天问茶厂和仙圣山茶厂;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仍以“腊大哥”、“牛魔王”、“桃花江土鸡”为代表;粮食加工企业有品牌影响的有“贡民”米业和修山面业公司。虽然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数量大,但企业个体规模小,产品类同,作为龙头企业所应具备的引导生产的导向功能、占领市场的拓展功能、加工增值的开发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务功能、联结农户的带动功能均不强。

(二)有品牌,但品牌效应不明显。目前,全县共有5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了产品商标,并打造出了系列农产品品牌,如“春秋”凉席、“探坦”葛食品系列、“竹乡”葛食品系列、“贡民”米业、“ 犇 腾”牛肉系列、“腊大哥”中猪系列,“乡里红”粉丝、“美人窝”茶叶、“桃花江”土鸡等品牌。“牛魔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犇腾”牛肉系列开发了30多个品种,被国家内贸局授予“中国肉类食品十佳放心品牌”;“春秋”凉席获得了2002年湖南第四届农博会金奖;罗家坪竹胶板厂的“新花”牌竹胶板被评为省级名牌;南方国立阳光木业生产的“华春”牌产品获得了中国环保产品标志认证。同时,一些企业为做强品牌,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院校联姻,聘请技术人才,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如桃花江葛食品有限公司高薪聘请2名教授,年薪达7万元,与湖南农大、天津营养研究院进行了联姻,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提升了品牌形象。虽然我县农产品品牌多,但我县的这些品牌大部分只在县内或市内有一定名气,市外或省外的知名度不高,主要是由于生产规模小,精深加工不够,品牌宣传受资金的制约,因而仍未打造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的品牌。

(三)有基地,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我县有以石牛江、牛田、高桥、灰山港、浮邱山等为主的优质商品粮基地10万余亩,以修山、石牛江、武潭等地为主的葛基地5000亩,优质茶叶基地400多亩,竹资源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县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这些基地农民结成了利益联结关系,如“贡民”米业去年与农户签定8000亩优质稻收购合同,其中80%已兑现;桃花江葛食品有限公司去年10月实现资产重组后,今年与基地30户农户签订了300亩葛根收购协议;金山茶厂“美人窝”茶叶建设了100亩规范化栽培良种茶园;雪峰山茶厂形成了200亩优质茶园;“牛魔王”投入30多万元用于更新品种、提供种牛等基地建设,与栗山河、乍埠等10多个乡镇、200多户农户签订了1000多头牛的收购订单。但总体来看,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联结缺乏稳定合理的有效机制,基地与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双方义务和权利不明确或无规范措施,有单方面违约或毁约现象,如去年发展优质水稻订单农业6万亩,收购时,优质稻市场价高于合同收购价,一部分农民便将稻谷卖给粮贩子。特别是作为我县“1+5”工程重要产业链的葛产业、中猪产业、土鸡产业和薯企业,企业与基地的联结和合作显得十分松散,如灰山港葛食品厂前两年由于从农民手中收购的葛根利用率低,品种达不到要求,造成一方面葛根卖不出,另一方面葛食品厂收购原材料困难,企业和农户均未获取较大的利益。

(四)有市场,但市场份额小。一方面,我县农产品具有“桃花江”这一大品牌效应,又适应市场的需求,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挖;另一方面,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外地设立了近300个销售窗口,建设了一支近600人的专业销售队伍,建立了一定的市场网络,部分农产品加工品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的农产品加工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如“春秋”牌凉席在浙江、长沙、深圳等地一些大型超市十分热销,在一般凉席仅为90元的情况下,这一凉席销售价达到每床200元以上,该厂产品去年还出口到东南亚和韩国等一些国家,今年出口的订单已占该厂产量的一半,达7500床;“牛魔王”建立了企业网站,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产品信息,收到了阿联酉等一些阿拉伯国家每月订购10吨产品的订单。但由于我县农产品加工规模小,有市场而无产品,加上精深加工企业少,加工粗糙,附加值不高,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难以取得大的市场份额,如葛产业的龙头企业桃花江葛食品有限公司也只在安徽、北京、山东和省内的长沙占有一些市场;“春秋”凉席的出口也是以广西的一家企业为中介,而不是直接占领国际市场;“牛魔王”收到的产品出口订单,由于实际加工能力有限而保证不了客户的订购需求。问题:内困外扰的组合目前,发展水平低、规模小、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产品基地投放,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创造条件,利用债卷、股票等筹资。四是在外经外贸政策上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列入招商引资的项目范围,扩大利用外资,发展龙头“三资”企业。五是在科技政策上扶持。对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制品的生产技术,给予科研攻关支持和技术推广服务。六是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软环境的优化关键在治理,对存在的问题,要以铁的手腕整治,该处理的处理,该整改的整改,以起到震摄作用。同时,建议聘请企业负责人代表为软环境监督员,加强对有关部门、乡镇软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督,由县优办组织,每月召集监督员召开一次软环境评议会。

(五)建立健全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为保证龙头企业获取稳定的原料和货源,解决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之间松散的不稳定的单独买卖关系问题,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按照自愿互利、扶持基地、服务农户的原则,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帮助改善生产基地的生产条件、发放预付定金、贴息贷款、生产扶持金,内销种苗、饲料,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包销产品部分利润返还等多种途径,扶持原料基地和农户的生产。另外,通过政府补一点、龙头企业拿一点、从基地农户的销售收入中提一点等筹资渠道,建立风险基金,搞好自我保护,当基地农户的产品在市场价格下滑时予以补贴,使生产者有利可图。这样既可避免农户生产的剧烈波动,又可有效地防止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大起大落。同时,利用合同契约或股份合作章程等方式,明确产加销各方的权利义务。当市场价格下滑时,龙头企业应按照保护价收购基地农户的产品,不应拒绝收购;当市场价格上涨时,基地农户也应按协议价格向龙头企业交售农副产品,不应拒售。

(六)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效应。实施品牌战略,要以宣传开路、质量取胜。一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建立强有力的科技研发体系。把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与农产品加工工业、农产品加工装备紧密结合,加强技术引进、科技攻关,致力于多角度、深层次开发生产,提高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二是要加强品牌炒作。由县里有关部门评定我县“十大名牌产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户外广告等宣传媒介,积极对外推荐和宣传。企业要借助农博会、营销会等各种宣传平台,扩大产品宣传面,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第五篇:对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调查

龙头企业何以难成“龙头”—对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调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是基础,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近几年来,我县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扩充了农村经济总量,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但是,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效应还不明显,龙头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现状,积极探索入世后农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我县龙头企业的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状:不成“龙头”的龙头企业近几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5”工程的逐步实施,以开发本地资源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但由于龙头企业的龙头效应不强,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协调机制还不完善,产业化经营的一些环节还处于游离状态,龙头企业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龙头”。

(一)有龙头企业,但规模小,“龙头”功能不强。仅从产值来看,如果把我县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全县目前已发展到174家,形成了竹木制品、葛食品、肉类食品、茶叶等几大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004年这些企业实现产值7亿多元。其中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产值100万元以上的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已达140多家;葛食品加工企业已发展4家,新上了“竹乡”、“庆发”、“凌氏”三家企业;茶叶加工企业发展缓慢,目前全县有一定影响的茶叶加工企业有4家,注重品牌建设的新上企业有鸬鹚渡镇的金山茶厂,另外3家分别为雪峰山茶厂、天问茶厂和仙圣山茶厂;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仍以“腊大哥”、“牛魔王”、“桃花江土鸡”为代表;粮食加工企业有品牌影响的有“贡民”米业和修山面业公司。虽然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数量大,但企业个体规模小,产品类同,作为龙头企业所应具备的引导生产的导向功能、占领市场的拓展功能、加工增值的开发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务功能、联结农户的带动功能均不强。

(二)有品牌,但品牌效应不明显。目前,全县共有5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了产品商标,并打造出了系列农产品品牌,如“春秋”凉席、“探坦”葛食品系列、“竹乡”葛食品系列、“贡民”米业、“ 犇 腾”牛肉系列、“腊大哥”中猪系列,“乡里红”粉丝、“美人窝”茶叶、“桃花江”土鸡等品牌。“牛魔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犇腾”牛肉系列开发了30多个品种,被国家内贸局授予“中国肉类食品十佳放心品牌”;“春秋”凉席获得了2002年湖南第四届农博会金奖;罗家坪竹胶板厂的“新花”牌竹胶板被评为省级名牌;南方国立阳光木业生产的“华春”牌产品获得了中国环保产品标志认证。同时,一些企业为做强品牌,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院校联姻,聘请技术人才,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如桃花江葛食品有限公司高薪聘请2名教授,年薪达7万元,与湖南农大、天津营养研究院进行了联姻,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提升了品牌形象。虽然我县农产品品牌多,但我县的这些品牌大部分只在县内或市内有一定名气,市外或省外的知名度不高,主要是由于生产规模小,精深加工不够,品牌宣传受资金的制约,因而仍未打造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的品牌。

(三)有基地,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我县有以石牛江、牛田、高桥、灰山港、浮邱山等为主的优质商品粮基地10万余亩,以修山、石牛江、武潭等地为主的葛基地5000亩,优质茶叶基地400多亩,竹资源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县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这些基地农民结成了利益联结关系,如“贡民”米业去年与农户签定8000亩优质稻收购合同,其中80%已兑现;桃花江葛食品有限公司去年10月实现资产重组后,今年与基地30户农户签订了300亩葛根收购协议;金山茶厂“美人窝”茶叶建设了100亩规范化栽培良种茶园;雪峰山茶厂形成了200亩优质茶园;“牛魔王”投入30多万元用于更新品种、提供种牛等基地建设,与栗山河、乍埠等10多个乡镇、200多户农户签订了1000多头牛的收购订单。但总体来看,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联结缺乏稳定合理的有效机制,基地与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双方义务和权利不明确或无规范措施,有单方面违约或毁约现象,如去年发展优质水稻订单农业6万亩,收购时,优质稻市场价高于合同收购价,一部分农民便将稻谷卖给粮贩子。特别是作为我县“1+5”工程重要产业链的葛产业、中猪产业、土鸡产业和薯企业,企业与基地的联结和合作显得十分松散,如灰山港葛食品厂前两年由于从农民手中收购的葛根利用率低,品种达不到要求,造成一方面葛根卖不出,另一方面葛食品厂收购原材料困难,企业和农户均未获取较大的利益。

(四)有市场,但市场份额小。一方面,我县农产品具有“桃花江”这一大品牌效应,又适应市场的需求,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挖;另一方面,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外地设立了近300个销售窗口,建设了一支近600人的专业销售队伍,建立了一定的市场网络,部分农产品加工品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的农产品加工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如“春秋”牌凉席在浙江、长沙、深圳等地一些大型超市十分热销,在一般凉席仅为90元的情况下,这一凉席销售价达到每床200元以上,该厂产品去年还出口到东南亚和韩国等一些国家,今年出口的订单已占该厂产量的一半,达7500床;“牛魔王”建立了企业网站,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产品信息,收到了阿联酉等一些阿拉伯国家每月订购10吨产品的订单。但由于我县农产品加工规模小,有市场而无产品,加上精深加工企业少,加工粗糙,附加值不高,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难以取得大的市场份额,如葛产业的龙头企业桃花江葛食品有限公司也只在安徽、北京、山东和省内的长沙占有一些市场;“春秋”凉席的出口也是以广西的一家企业为中介,而不是直接占领国际市场;“牛魔王

”收到的产品出口订单,由于实际加工能力有限而保证不了客户的订购需求。问题:内困外扰的组合目前,发展水平低、规模小、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导致这种局面,既有企业自身内部因素的制约,又有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缺乏发展的先进观念,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削弱了全县的整体竞争力。一方面有些投资者原始积累少,观念保守,在投资方向上求取回报的心理十分迫切,注重收效快的项目,看到哪个项目赚钱快就向哪个项目投资,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造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考虑的重点是税收,部门考虑的重点是利益,缺乏对行业的规范和管理,缺乏对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长远性考虑,因而既使资源有优势、市场有需求,但同类企业过多而且分散经营,个体规模偏小,反而削弱了全县某一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搞活企业,不少企业不惜以降低产品价格为代价,造成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最终步入恶性循环,如竹木胶板产业就是一个教训深刻的例子。竹胶板在刚发展时,售价高的每立方米达到4000多元,去年降到2480元;木胶板从2001年的每张120元,降到去年的60多元。

(二)缺乏发展的融资渠道,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扩大。目前,财政对龙头企业投入和银信部门对龙头企业支持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企业启动的各种扶持都非常小,尤其是很难争取到作为主渠道的银信部门的支持,加上企业自身吸纳民间资本能力不强,投入主要是依靠企业的自身积累。由于缺乏对科技创新、扩大市场和基地建设的投入,企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企业档次难以提升,不少企业仍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基础上。如“贡民”米业去年在接洽一浙江老板时,老板要求订购每月4个火车皮的产品,但“贡民”米业生产设备仍是1992年的设备,加工能力达不到老板的要求,致使一大笔生意白白流失。由于资金的缺乏,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远小于设计生产能力,桃花江葛食品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5000吨,实际生产只有1500吨;牛魔王食品责任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可创产值3000万元,而去年实现产值仅120万元;“春秋”凉席由于资金匮乏,规模小,年产值仅100多万元,达不到一般纳税人的资格,产品在外地商场销售时,每床凉席还需缴纳28元的税款,实际上造成了税收流失到了县外。

(三)缺乏发展的优秀人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企业的管理、科研、营销等各个环节和领域,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保障,而我县的现实是大部分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管理者、技术工和销售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市场营运水平都非常低,制约了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科技创新和营销手段的创新。桃花江葛食品有限公司资产重组前由于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生产的60吨葛奶被全部倒掉。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营销方面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策划人员,大都是老方法、老套路,在外面找市场靠关系,本县消费靠“带着感情”。

(四)缺乏发展的良好环境,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当前,我县软环境还存在部门收费过高、服务少、税赋不公和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等问题。一些部门仍然存在重收费、轻服务的倾向,收费标准中就高不就低,企业负担很重;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欠佳,社会闲荡人员敲诈外地客商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水口山乡就发生过社会闲荡人员敲诈外地司机的事件;带黑社会性质人员欺诈外地来桃办厂的客商,或恶意到企业挑衅滋事;当地政府和社会治安机构未能依法维护企业和投资者的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极坏地影响了桃江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的创业热情,动摇了创业者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建议:发展与提高并重推动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应立足我县农业资源和企业现状的实际,坚持以“发展与提高并重”为原则,对粮食、肉类及其他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发展为主,对竹木产业、葛产业应以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档次为主。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包括从资金、生产、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和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规范行业管理,企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运作,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走现代企业的发展之路。

(一)制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规划。以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为原则,按产业分类明确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短期、中期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划。

(二)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加强产品质量体系建设。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逐步实施,我县不少龙头企业的产品难以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这是入世后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要尽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规范行业管理。一是加快标准体制建设,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标准,并力争通过ISO9000系列及相当水平的质量体系认证。二是加快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通过与农业科技示范区、外向型农业开发区相结合,建设安全、优质、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三是实行准入制度,从规模、资金、技术等方面制定标准,严格控制新上同类产品加工企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入WTO后,一方面,外国农产品会大量引入我国,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环境也会大为改善,龙头企业应充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创汇,并针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扩大出口空间。要对重点龙头企业赋予进出口经营权,优先安排出口配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窗口,拓宽对外联系和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产品档次,增加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要把本土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引进外商投资同等对待,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一

下载对我县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县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调查

    龙头企业何以难成“龙头”—对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调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是基础,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近几年来,我县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

    农产品加工业与税收对行唐县蜜枣加工行业的调查与分析

    农产品加工业与税收对行唐县蜜枣加工行业的调查与分析 农产品加工业与税收对行唐县蜜枣加工行业的调查与分析2007-02-02 21:56:36农产品加工业与税收 对行唐县蜜枣加工行业......

    农产品加工业与税收----对行唐县蜜枣加工行业的调查与分析大全

    随着改革开放的节奏,市场经济飞跃发展,农村经济逐渐形成行业规模,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税收收入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行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省级贫困县,经济不发达......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学大纲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是生产和销售之间一个重要环节。大部农产品必须加工处理后才可利用,且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可将原料生产转化......

    对我县农产品品牌保护与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范文合集

    对我县农产品品牌保护与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中,品牌不仅是一个产品区别另一个产品的特殊标志,更是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最集中、最明显的外在表现......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思考[5篇]

    整合区域资源,统筹产业发展——关于xx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的思考1引言当前,随着中央和省市区各级惠农和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我镇农业与农村经济......

    农产品加工复习资料 文档

    六、简答题1. 简述农产品加工的特点。 ①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生产消费品的产业; ②农产品加工是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受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 ③......

    农产品加工现状

    3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前景农产品加工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 大。一是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