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腐工作必须走出的认识误区探讨(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2:1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反腐工作必须走出的认识误区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反腐工作必须走出的认识误区探讨》。

第一篇:对反腐工作必须走出的认识误区探讨

陈良宇案件宣判了,许多人都“大失所望”,原来这么大官才受贿两百多万元,于是,网络等媒体发出了一片叹息声:抓的只是一个“小贪官”而已。这其实是这样的错误认识在起作用:官阶与受贿的数额应当成正比例的,否则,反腐败的效果就不好。窃以为,如此认识误区,对于反腐败是相当不利的。

自然,无可否认的是,腐败的程度是与官位的高低有着一定联系的,因为官位高的人,调动的公共资源就越大,一旦要腐败,一般来说程度就严重些。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铁律。现实生活中,官位低的人,犯罪数额多得惊人的案件也不鲜见,而官位高的人,犯罪数额相对不多的现象,也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如果将实施犯罪的人的官位高低和犯罪数额必然联系起来,大官一定是大贪,小官一定是小贪,当然是一种极端的偏见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偏见在当前还很有市场,不然怎么会对陈良宇案件发出不满意的声音呢。

问题严重的是,这样的偏见还存在于一些司法人员之中。不少侦查人员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也常常将被查处人的职务与犯罪数额联系在一起考虑,总以为职位高的人,查处的数额一定要大,否则,案件办理得就不算成功。有极个别的同志甚至认为,对于上了档次的官员,假如查实的数额不是很大,尽管已经够得上追求刑事责任了,还是不宜起诉到法院,否则社会效果就很不好。这些司法人员的认识误区,无疑是受到了存在于社会中的偏见的影响。在现实中,也确实如此,一个大官被查处,结果只有十万元,甚至连十万元都不到,便会引起许多人的议论,结果给许多人产生了社会效果不好的感觉。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出现,获得所谓的良好社会效果,于是,办案时就自觉不自觉地将官位和犯罪数额联系在了一起。

这样的做法,是相当有害的。首先,它完全不符合法治原则。我们一直在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是触犯了刑律的,统统要一视同仁地予以处理。我们翻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哪一条规定了对职务高的人,定罪的数额标准就高一些。在贪污罪、受贿罪的构成要件,犯罪主体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国家工作人员,而不论职务的高低。甚至从酌定情节来说,职务高的人从事贪污受贿犯罪,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社会危害性要大得多。因为,高官腐败对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显然是与普通国家公务员职务犯罪不可相提并论的。因此,对高官与普通国家公务员职务犯罪,都必须严格依法处理,根据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定罪量刑,绝对不能有任何其他区别对待的做法。否则,倒让人感觉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味道呢。

其次,十分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一是不利于加强国家高级官员队伍的廉政建设。以为级别越高的官员,定罪的标准要更高一些,这无疑就是对他们的要求更宽松些。这样一来,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人——不要以为官位高的人思想觉悟就一定是高的,就会将一些腐败行为——尽管按照刑法规定已经构成了犯罪——不当成会事情,习以为常地贪污受贿,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二是不利于普通国家公务员的廉政建设。高级官员的示范作用是相当巨大的,上行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乃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些自身要求不高的人,自然很有理由这样想,难道高级官员可以这样,我就不可以吗。显然,如果这样的潜规则一旦盛行,便会加剧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担忧党和国家的前途,就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香港要比我们处理得好多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是香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腐败问题极为严重。为了惩治腐败,一九七四年二月十五日,港英政府专门成立了廉政公署。廉政公署办理的第一件有影响力和震动力的案件,就是总警司(相当于内地公安厅长)葛柏受贿案。这位实权人物在任时,大肆收受贿赂,涉案金额达四百三十余万港元之巨。案发时,葛柏已经退休回英国,廉政公署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捉拿归案。但是,后来由于无法获得证据的原因,结果只认定了两万五千元港币,被判处了入狱四年的刑罚。这样的案件,用我们的潜规则来衡量,绝对是失败的案件了。与其办理,还不如不办呢。可是,人家却是把这个案件作为廉政公署建设史上十分成功的典型的案件,记载于历史上加以宣传。原香港廉政公署专员罗范淑芬说得好:“很多人说,贪念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要完全杜绝贪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正因如此,廉署与广大市民必须坚决地对贪污说‘不’,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贪污渎职之人,以维护香港清廉的美誉,以及维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确保香港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总之,在反腐败问题上,在适用法律时,绝对不能区分官大官小,依此“量体裁衣”。无论多大的官,也无论多小的吏,只要触犯刑律了,就必须同样处理,方能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走出依官

位的高低来决定定罪量刑的犯罪数额标准的认识误区。否则,反腐败的氛围就是不健康的,就必然会影响到对于高官腐败案件的查处工作,从而制约了整个党风廉政建设.

第二篇:走出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让“星星的孩子”回到我们身边 —走出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还记得电影《雨人》里那个哥哥雷蒙吗?他总是喋喋不休,害怕坐飞机,害怕澡池放水的声音,准时看“人民法院”,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还能立刻说出牙签盒中牙签的数目„„这部获奖的好莱坞电影让我们认识了自闭症患者的“奇妙”世界。

2008年4月2日,是第一个“世界自闭症日”。联合国于2007年11月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吁人们关注自闭症,消除公众对自闭症的误解和隔阂,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自闭症。他们仿佛来自另一星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患者与他人交流技巧非常薄弱,也无法理解情绪,就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这种疾病最初是在50年前被奥地利维也纳儿科专家汉斯·艾斯珀格诊断出来,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我国大陆地区病例由南京脑科医院陶国泰教授首先报道。自从电影推出之后,“雨人”成为自闭症者的代名词,而国内这样的患儿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过去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病,随着大家的认识逐步提高,发现的病例不断增多,联合国估计,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为1/150,由于目前普遍认为自闭症发病率并不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因而估计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在700万以上,按照2007年户籍人口加流动人口达1.21亿推算,广东省患者人数在60万以上,儿童患者的人数应该在15万以上。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自闭症的预后,自闭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由于大众甚至一些专家对该病认识不够,存在误区,结果导致患儿病情延误影响治疗,对此,从事自闭症治疗研究的专家们呼吁,大家要正视自闭症,了解自闭症,以帮助更多“星星的孩子”回归到我们身边。自闭症有哪些认识误区

【误区1】自闭症是心理疾病

这是一种天生的疾病,与那些因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自我封闭的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自闭症患者属于先天残疾,他们有着严重的人际关系和沟通障碍,尤其是儿童,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训练,将一生陷入孤独中。

邹小兵主任介绍,广东省2004年率先将自闭症列为残疾,同时,广州市政府投入资金建立广州市残联自闭症康复研究中心,2007年我国已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自闭症列入残疾类别,并已把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问题纳入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误区2】两三岁不会说话是正常

有些老人家认为孩子出生到两三岁还没说话是比较正常的,有些孩子语言启蒙比较慢。实际上,邹小兵介绍,“在我们接诊的患儿中,有一半以上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延误了病情的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发现。”邹小兵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到两三岁时还不会说话,在排除聋哑的情况下,如果孩子还同时出现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某一行为如转圈等这些自闭症典型症状,就应当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自闭症的治疗是越早越好,3岁以前是治疗最佳期,目前广东地区,除各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外,各类儿童康复中心 都可以进行自闭症诊断和治疗。

【误区3】自闭症有特效药

一直以来,自闭症的治疗和干预都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目前,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特效药,有的药物只能改善部分患者的部分异常行为,其中利培酮作为被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自闭症用药,可以显著减少自闭症儿童的兴奋、多动、暴躁、睡眠障碍等,但副作用有疲劳、嗜睡、肥胖、乳房增大、遗尿等;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综合性教育和针对性训练,辅以药物,家长和医生要不断坚持,才能在循序渐进中使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

【误区4】自闭症是天才

《雨人》影片里,雷曼可以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他的弟弟甚至感叹他可以去美国航天局工作。事实上,邹小兵说自闭症患者像雷曼主角这样拥有离奇数学天才,是非常罕见的。家长们不要寄希望于自闭症孩子成为天才,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训练,99%多的人还是会成为残疾,除非孩子的症状属于轻度。但即便如此,即便有些人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比如能大段背诵报纸上的新闻,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但他们无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依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自理。

【误区5】自闭症是不治之症

一位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自闭症终生无法根治,在父母眼中,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邹小兵说,甚至不少医生都持有这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一朝患上自闭症,终身就为自闭症。这种观点认为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将要悲惨忧愁地过一生。其结果直接影响患儿的父母,妨碍治疗的正常进程。邹小兵强调说,不管多大的患者,家长、医生都不要放弃,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只要坚持是可以看到希望的,世界上都曾经有这样的成功案例。

【误区6】自闭症是社会家庭造成

邹小兵介绍说,有不少报道称“自闭症是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父母工作忙碌等因素导致”,这是十分错误的,虽然目前对自闭症发病原因尚没有明确定论,但得到国内外权威认可的是,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

在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自闭症是父母不教养造成的,甚至提出“冰箱母亲”理论,说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就像冰箱一样冷酷,结果这种理论导致当时美国不少母亲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因愧疚而自杀,成为一代悲剧。

父母如何帮助自闭症患儿康复? 自闭症的教育训练并不完全是一个医学问题,专家认为,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周围环境、社会看法等均对孩子的治疗产生影响。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家长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对孩子的行为应表示宽容和理解,尽量对孩子异常行为进行矫正。父母亲需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问题,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训练与自身生活工作的关系。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并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

2.发现孩子的特别能力并将其培养、转化。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相关的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家长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是目前自闭症教育和治疗的要素。

医学知识加油站

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的一种类型。过去的2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自闭症的了解也在逐步深入。不难发现,对自闭症的认识,从名称、概念、诊断、发病率、分类以及干预都在经历重要的变化。目前一般将PDD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mDisorders,ASD)。

同为ASD,但是不同患者个体在各主要症状的轻重、整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智力发育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病情可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ASD一般包括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以及不能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totherwisespecified,PDD-NOS)。

专题撰稿:本报记者李劼

专家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

深圳市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主任 陈立富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 主任 万国斌博士

第三篇:走出对混凝土养护认识的几个误区

走出对混凝土养护认识的几个误区

在建筑工地上,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覆盖浇水养护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对其覆盖浇水养护的机理及作用进行分析,以便走出对其认识的几个误区。

一、误区之一-------混凝土浇水养护的目的只是为了水泥水化的需要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必须对其进行覆盖浇水,以满足混凝土表面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湿润状态的要求。与此同时,为防止养护水的急剧蒸发,还应用塑料薄膜、麻袋片或草袋等材料加以覆盖。然而,混凝土的养护不仅只是浇水,还包含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为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足够充分的湿润状态,以满足水泥水化的需要;二是要保证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能保持有合适的最高温度、合适的内外温差及其合适的表面与环境大气的温差,同时还要有适当的降温速率和升温速率。

二、误区之二-------混凝土浇水养护的目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浇筑成型后的12h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7条第一款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然而,有许多施工人员误解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浇水养护的最迟开始时间是其后的12h,也就是说,只要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前进行浇水养护就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在工地上常会遇到技术人员催促养护浇水,可是有人会说,混凝土浇筑完毕才几小时,离12h还远呢!不着急。

由于水泥及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早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及预拌混凝土等的广泛应用,其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强度等级较高、水泥用量较大、早期强度高、水灰比小等原因,使其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干缩变形和自收缩变形都较大,混凝土开裂时有发生,其中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的过迟成为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

多年前,工地上经常遇到的是流动性很大的塑性混凝土,其浇筑体积也不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强度等级都较低、水泥用量小,早期水化程度不高、干缩小,又没用自收缩,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这样的塑性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12h以内浇水养护可能是适宜的,但对于现代混凝土来说,过迟浇水养护则会造成开裂并对潜在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误区之三--------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越长越好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7条第二款规定,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这里需要指出,规范所规定的只是浇水养护的最少时间,而没有给出浇水养护的最佳持续时间和最长时间。然而,浇水养护时间越长,水泥水化程度越高,水泥的不可逆收缩也越大,水泥颗粒如果全部水化,其所生成的水泥凝胶不只使混凝土强度提高,与此同时还会产生很大的收缩,严重时可引起混凝土开裂。像混凝土中骨料所起的稳定体积作用一样,水泥石中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或其他惰性物质稳定体积,因此,浇水养护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以盲目延长浇水养护时间作为“加强养护”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现代水泥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要求做到的是“恰到适时”的浇水养护。

试验证明,标准养护7d和标准养护14d的混凝土,其各龄期的干缩基本相同,而过长时间的养护并不能进一步减少收缩,这时如果进行长时间的浇水养护,由于混凝土内部生成的水化物增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长时间的湿润养护不能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的干缩,而虽然可以推迟收缩的开始时间,但影响也甚微。

“恰到适时”养护时间的长短与组成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环境温度和湿度、风速计养护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混凝土水胶比越低,越需及时加强外部补充水的供给,但浇水养护的时间可适当短些;水胶比大时混凝土中的自由水多,如果混凝土处于相对湿度较大地区,湿养护的影响不大,但其养护时间相对要长些,才能使其渗透性稳定;如果水胶比较大,但处于相对湿度 地区,湿养护也不可轻视,养护时间不可缩短;掺有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因其水胶比较小,如果外部补充水供给不足,表面的吸附水很容易蒸发,反应很慢的粉煤灰等掺合料,其抗裂作用和强度增长一样,在低水胶比的条件下,只有加强浇水养护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浇水养护不但要充分而且时间也要长些。对于掺有缓凝型外加剂及对抗渗有要求的混凝土,正如《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所要求的那样,浇水养护时间应予适当延长。现从渗透性角度所要求的保湿养护时间列于下表:

渗透性稳定所需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四、误区之四--------混凝土才终凝,表面还湿湿的,不着急浇水养护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是水泥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而自收缩与温度收缩又是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及高强混凝土及高早强混凝土等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自收缩的大小取决于水泥石内部自干燥程度、水泥石弹性模量及徐变系数。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特别是初凝后的前24h,其弹性模量低,徐变系数大,因此,自干燥程度成为决定自收缩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初凝时对其表面进行湿养护可使养护水与混凝土中的毛细管孔内的水分连为一体,以供给混凝土内部胶凝材料使之水化。胶凝材料的进一步水化,又促使毛细孔细化,当毛细孔壁的阻力超过水的表面张力而不能继续向混凝土内部迁移时,这种水分的补给停止。由此可见,早期浇水养护的补水作用可很好地抑制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混凝土的自收缩从其初凝时就已经开始,早期发展特别快,24h之内可完成大部分,以后则迅速衰减,其值可达(0.025~0.050)×10-3,同时还随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并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混凝土强度的逐渐增长,其极限拉应变也由成型后2h的4.0×10-3急剧下降,6~12h可下降至0.04×10-3,达到混凝土开裂的风险期。如果按《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以传统塑性混凝土的要求,误以浇筑完毕后12h以内的最迟开始时间才开始浇水养护,其时间显然已大大滞后于混凝土开裂的危险期,规范所规定的最迟开始浇水养护时间已不适用于现代混凝土的养护要求。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只要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的任何时间开始都行,也就是说,在此12h的时间范围内浇水养护可早可晚,时间的可塑性很大,这种认识和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把混凝土的早高强认作为其早期开裂的内因,那么,其浇水养护滞后于表面水快速蒸发后的外部补水及补水中断,是混凝土引起早期开裂的外因。因此,很有必要将混凝土开始浇水养护的时间大大提前,使混凝土表面的向外蒸发水得以及时补给,做到“尽早及时”浇水养护。具体一点讲,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于其初凝开始,就以浇水养护不致人为冲坏混凝土表面为限“尽早及时”,这里要特别强调“尽早”二字,以

保证混凝土早期及时具备充足的补水条件,以免发生混凝土塑性收缩、自收缩和干缩的共同作用。

五、误区之五----------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最好是大水猛浇,这样补水才能充分彻底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覆盖,一是防止养护水的急剧蒸发以利节约用水;二

是为了防止降温阶段水泥水化热的急剧散失,以保证混凝土断面上具有合适的温度梯度。有的人为了节省覆盖材料,对混凝土不加覆盖并用大压力水猛浇,这样不但浪费水,而且极易冲坏混凝土表面,更主要的是压力水流过混凝土表面,将其热量迅速带走,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如果正遇混凝土水化热高峰期,养护水如果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又较大,可能因混凝土温度骤降,而使其内外温差及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过大而产生“热震”,致使混凝土表面开裂;同时,要切记养护浇水不可时断时续,中断多次反复“热震”则有加剧混凝土开裂的可能。适宜的浇水养护应是小水漫淋。

六、误区之六---------为了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养护阶段只保温而不进行冷却降温处理

混凝土的初始浇筑温度是混凝土最高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处于塑性

状态的混凝土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则在降低最高温度的同时,也相应降低了混凝土的致裂温度。因此,对处于塑性状态的混凝土进行冷却降温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方法之一。从混凝土开始硬化产生拉应力至达到最高温度止,虽然在此阶段对混凝土继续进行冷却处理,一般不至于改变整个混凝土断面上的受拉状态,但向混凝土表面浇以低于环境温度过大的冷却水,使混凝土温度骤降,会增加混凝土断面上的温度梯度,可能引起混凝土“热震”,虽然在此阶段,对混凝土冷却处理,也会降低最高温度和致裂温度,但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骤升引起表面开裂,这一阶段的冷却处理及浇水养护一定要小心谨慎。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之前,应及时进行冷却处理。

七、误区之七--------保温覆盖从浇水覆盖时就开始,不知何时开始才对

综述以上几个问题可知,在混凝土达到水泥水化最高温度之前应处于散热

阶段,以求获得较低的最高温度和致裂温度,如果把保温提前到从浇水养护覆盖开始,适得其反,反而增加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致裂温度,正确的保温时间应从混凝土降温开始,不宜提前。

在混凝土降温阶段实施对其保温,其目的之一是减少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

失,以减少断面上的温度梯度。目的之二是由于延缓了混凝土的散热时间,使之能够有效地充分发挥其强度增长的潜力,并使混凝土的松弛和徐变得以充分显现,其内部拉应力得以相应减小。与此同时,因混凝土龄期的增长,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要比其抗压性能提高的快,也可防止和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混凝土表层的温度梯度是制约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气环境温度的升降,影响着混凝土内部断面上的温度梯度,而其温度变化的陡缓,也必然影响混凝土表面与大气环境温度变化的陡缓,保温材料的有效覆盖,能减小混凝土断面上的温度梯度。

工程实践证明,温度变化时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荷载,温度梯度的陡缓可以看作是对混凝土“加荷”的快慢,并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气温骤降可看作对混凝土的快速加荷,可导

致混凝土拉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增加,而使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减小,抗裂性能减弱,反之气温缓降可看作是对混凝土的慢速加荷,可导致混凝土拉应力和弹性模量比快速加荷有所减少,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有所增加。同时,气温的骤降还可导致内外约束度的增加,不论是以外约束为主的结构,还是以内约束为主的结构,通过外部保温和内部缓降都可避免和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综上所述可见,不论环境温度的高低,也就是说,不论春夏秋冬的外界气温是高还是低,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表面温度,还能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得以缓降,并减小了内外温差和混凝土表面与大气环境的温差,为此,这种“外保温内缓降”的养护方法得以能够防止和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第四篇:走出以情带兵的认识误区

走出以情带兵的认识误区

韩兴阳

以情带兵,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和谐军营,激发官兵内在创造力,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新形势下密切官兵关系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怎样才算以情带兵,有的带兵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走出重生活关心、忽视精神需求的误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在这种物质丰富、生活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官兵已成为部队的主体。渴望成才、渴望竞争、渴望表现、渴望民主、渴望公平等已成为他们鲜明的特点。如果把以情带兵仅局限于以往“拉家常、掖被子、端病号饭”等生活关心上,那是不够的,效果也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一线带兵人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将以往那种侧重于官兵情感需求转向侧重于官兵成长进步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上来,改变以往以情带兵的单一思维模式,提高感情投资的起点和质量,为官兵成长成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通过大力开展“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一系列教育活动,分析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部队风气建设的措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为官兵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舞台,让人人有展示才能成就梦想的机会,坚决消除战士人格得不到尊重、成绩得不到肯定、竞争得不到公正对待等不良现象。同时,要以《政工条例》为依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军人委员会职能,提高官兵参与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的质量,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群策群力、集智作为,为部队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走出重情感感化、忽视条令约束的误区。官兵一致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处理军队内部关系的优良传统之一;以人为本,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团结、友爱、和谐的内部关系是对我军优良传统的创新发展。但个别官兵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存在以我为本、以利为本等认识上的偏差。比如,有的战士认为干部关心爱护战士,在战士尽心而未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就应在训练上降一降标准,管理上宽一宽尺度;有的干部认为训练管理要求严了,官兵压力大了、强度大了,就不是以人为本了,体现不出干部的情来,“情”和“严”很难做到两全;少数干部为构建和谐官兵关系,对“刺头兵”不敢大胆依法管理,片面用“情”去感化,迎合消极心理,单纯地哄骗、许愿;有的用“宽松”、“和谐”代替批评教育,战士出了问题,也睁只眼、闭只眼,不批评、不教育、不处理,甚至还为犯有错误的战士开脱掩饰;有的把给战士实惠当做“情”,家里有一点小事,就让请假回家,训练中磨破一点皮、受了一点伤就可以不参加操课,唯恐思想上出了问题,影响安全稳定,致使有些战士个人要求没完没了,思想问题越来越多,违纪现象接连不断。这样长而久之,就容易产生不靠纪律靠感情、有令不行、有令不止等不良现象。因此作为带兵人,首先要认清“爱兵”与“娇兵”、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握好“法”与“情”的尺度。要深入开展“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活动,让官兵明法知理,增强依法自我约束力。要创新教育模式,围绕“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官兵打赢意识、奉献意识,铸牢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要深化“三知”工作,切实掌握官兵思想底数,真正知道官兵所需所求,依法做好官兵思想工作。要正确处理宽与严的关系,做到宽严相济、张弛结合,强化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依法从严管理部属,做到严之有法、严之有理、严之有力、严之有度、严之有节,让部属心悦诚服,自觉守法,从严要求。

走出重同乡熟人、忽视正常关系的误区。受社会庸俗风气和利己思想影响,一些官兵出现了交往庸俗化、动机功利化等不良倾向。表现在一些带兵人身上,就是将以情带兵与“乡土观念”、“地缘感情”混杂在一起,把以情带兵看成是私人交情,信奉“亲不亲,故乡人”的信条,影响了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在执行纪律上,同乡可以宽松一些;在工作安排上,同乡可以轻松一些;在好处方面,同乡可以照顾一些。由于偏爱了一个人,往往伤了众人心。更为严重的是搞“哥们义气”,以人情代替党性,以感情代替原则,丧失了带兵人最基本的职责,导致了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要消除这些不良现象,要求一线带兵人要认真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创新理论,淡化乡土观、地缘情,摒弃狭隘的老乡观念,坚持“五湖四海”,公道正派,建立和谐纯洁的战友情谊。要发挥文化的凝神聚气的功效,以开展“军营文化节”为载体,让官兵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巩固战友情谊。要加强四项基础性建设,探索新形势下的机制模式,用制度固化在处理涉及官兵入党、提干、立功受奖、学技术、工作分配等敏感问题的程序,用规范的程序来保证阳光操作,打消官兵的疑虑,增进官兵的信任,不断强化“依靠组织进步,凭借素质竞争”的意识。

(作者系94452部队政委)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0-16 ]

第五篇:走出认识误区推广绿色建筑

走出认识误区推广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低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共生共容、永续发展的新建筑模式,是“四节两环保”的建筑。所谓“两环保”,第一是对外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对大自然最低的干扰;第二是对室内环境保护,增进居住人的健康。

绿色建筑并不是昂贵的建筑。在一些人的认识中,把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高科技建筑并列,这是一个误区。根据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一般意义上来讲,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成本并没有提高,因为用了可循环的材料。尽管有些绿色建筑采用了太阳能,但是总的成本折算起来还是比较低的。如许多绿色建筑采用遮阳板、结构风道等,就是学习本地传统建筑节能的一些办法。

绿色建筑不是形式呆板的建筑,可以形式多样而且鼓励创新。一方面吸收传统建筑节能的理念,充分体现本地化;另一方面又全面进行材料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充分体现自主创新、依照本地气候创新。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是我国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不是仅有绿化的建筑。利用绿化节能,只是绿色建筑的一小部分功能。绿色建筑是利用绿化进行节能和净化空气,达到节能和“两个环保”的要求。

绿色建筑不等于是高科技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本质是一种气候适应性建筑,所采用的技术大都非常简单,有些在我国古代就已应用。如徽派建筑就是典型的小气候调节型的建筑,非常热的夏天,到了房间里也觉得很凉快。徽派建筑大多两层结构,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稻草和粮食,粮食和稻草就成为隔热层,建筑上层与下层、内部与外部温差相差5摄氏度之多。徽派建筑的地窑是把季节性的热能储藏在地下,然后用温差为建筑取暖或降温,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术。

下载对反腐工作必须走出的认识误区探讨(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反腐工作必须走出的认识误区探讨(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出认识误区,提升顾客忠诚度

    走出认识误区,提升顾客忠诚度 对当前的企业来说,营销上的成功已不仅仅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更应体现在拥有多少忠诚的顾客。美国经济学家赖克尔德和萨塞曾经对许多行业......

    对反腐的几点认识

    关于现代社会腐败现象腐败,在中国根深蒂固,滋长了几千年,令老百姓切齿痛恨。据网上调查显示,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在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反腐倡廉”居首位。网上调查的结果中显......

    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

    扫盲网:微营销必须走出的五大误区

    扫盲网:微营销必须走出的五大误区1、微信营销≠玩命吸粉2、微信营销≠朋友圈刷屏3、微信营销≠集赞活动4、微信营销≠群发短信5、微信营销≠在你的头像前面加A加0微信营销的......

    走出留学生活的七个认识误区

    走出留学生活的七个认识误区 留学之前,我们总乐于把大洋彼岸的生活想象得美好灿烂,因为我们充满期待。但是,正如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的经典台词所说:“Life was like a......

    对当前反腐的认识

    如何认识现阶段反腐败工作? 反腐倡廉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论述。如何看待当前的反......

    对网络反腐的认识

    1.谈谈你对网络反腐的认识 一、引言: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开辟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领域。使人们能够迅速地了解信息,拓宽知识领域,丰富文化生活,也为我们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

    必须从反腐高度认识统计造假

    一个基于错误数据采取的措施或行动,其所产生的危害或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超一桩腐败案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害 据媒体报道,从8月中旬开始,国家统计局陆续派出工作组,对地方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