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出重点 加强能力建设
中国牛仔裤服装:显瘦牛仔裤()提供此文
突出重点 加强能力建设
——财政部全面推进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综述
2012年5月14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国近2万家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许多被监管的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本身就是政府执法部门,熟悉财税政策、监督检查的程序及方式方法等,对专员办综合财政监管的能力、监督检查的规范性等都将是一个挑战。
面对即将在全国专员办系统开展的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专员办迫切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开拓创新,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业务能力来应对这一挑战。
加强能力建设是重中之重
对于即将开展的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局长吴奇修表示,应增强三种能力,提升财政监管水平。
一是提高服务大局能力。吴奇修强调,要把讲政治贯穿于班子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之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财政部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财政部党组的决策部署,自觉的将财政监督工作服务于财政工作大局,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财政监督要保障财政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各项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这是财政监督干部队伍执政能力的体现,也是服务大局的能力体现。
A
二是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吴奇修指出,综合财政监管工作是专员办的一项全新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加之许多被监管的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本身就是政府执法部门,熟悉财税政策、监督检查的程序及方式方法等,对专员办综合财政监管的能力、监督检查的规范性等都将是一个挑战。他要求,各专员办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主动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用富有创新性的思路和办法去解决问题,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建立健全综合财政监管新机制,推动财政监督工作在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方面有新的突破。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将研究建立综合财政监管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各办的责任意识。各办内部也应建立健全综合财政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的工作机制。
三是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吴奇修指出,同传统的监督检查相比,综合财政监管更加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采集、分析预警、综合评价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实行实时和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疑点和问题,组织有针对性的检查和调查,做到早介入、早发现、早处理、早完善,以此来促进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监督的成效。目前财政部内相关业务司局已同意向监督检查局开放有关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监督检查局还将组织开发综合财政监管信息系统,与财政部相关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并争取实现与中央部门内部的预算财务管理系统相衔接,便于专员办及时全面掌握基层单位预算、资产、财务等管理情况,更好地开展综合财政监管工作。
吴奇修强调,信息系统开放后,各专员办要立即着手培养相关
人员,提升其数据分析研究能力,要确保相关人员能用、会用和用好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中预算、国库、资产管理等数据信息,以及从基层预算单位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非现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分析发现问题,真正做到让采集到的数据能够为我所用。
夯实基础 突出重点
面对即将开始的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全国专员办系统未雨绸缪,在精心准备的同时,都在根据各自所在地区的特点,有的放矢,全力确保这项改革取得成功。
广东专员办高度重视综合财政监管工作。该办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于今年3月初在财政部综合财政监管文件未下达前,先行组织人员到试点专员办考察学习,学习借鉴试点专员办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
今年3月9日,该办召开专员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工作。会议明确,为加强领导,决定将综合财政监管工作定为“一把手”工程,由专员办党组书记、监察专员江龙直接负责;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对相关业务工作进行整合归口,明确由专门处室负责,加强处室的监管力量。
江龙指出,在广东省的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数量多、情况复杂(目前中央驻粤二级基层预算单位有87家,二级以下基层预算单位共1003家,合计中央在粤基层预算单位1090家),而综合财政监管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改革性工作,广东专员办一定会全面贯彻部党组的指示和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学习借鉴试点专员办
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实际,认真谋划,狠抓落实,努力做到“三结合三统一”,推进中央驻粤基层预算单位综合监管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取得实效。
江龙解释说,“三结合”是指:一是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推进相结合,做到积极推进重点监督;二是坚持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提高监督覆盖面和监督效能;三是坚持前台和后台监管相结合,做好数据收集、分析、监测等工作。在管理上要实现“三统一”,即:综合监管业务统一归口一个部门、台账口径统一、制度规范统一。
江西专员办一直密切关注各地试点工作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并在注重吸收试点专员办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结合江西中部地区预算单位点小面散的特点,对财政综合监管进行探索和尝试。
江西专员办专员严淑琴表示,江西专员办将着重加强四个保障,确保综合财政监管工作及时推开并取得成效。
首先是加强组织保障。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财政综合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把它作为当前转变监管方式的首要任务来抓好落实;二是强化组织领导,由办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处室和责任人,确保综合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调整处室职能划分,将部门预算编制审查、财政直接支付审核、银行账户审批、非税收入征收监缴、预算执行监督等授权有机组合,进一步突出和强化过程监督,实现财政监督纵横联动。
其次是加强人力保障。江西有中央驻赣二级及以下基层预算单
位647家,涉及行业近30个。开展综合财政监管需要全面采集信息,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江西专员办将积极调配精干力量,专门开展综合监管工作,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增设综合预算监管处,专司此项监督工作;同时,将加大培训学习力度,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综合财政监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再其次是加强制度保障。结合江西实际制定综合监管工作办法,从具体操作层面对工作方式、标准、重点等作出详细规范,做到有规可依,使综合监管工作驶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进一步对现有各项工作制度规定进行梳理,结合综合监管的各项要求,修订各种制度规定和操作办法,努力做到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抓好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确保有规必依,促进工作规范,确保工作质量。
最后是加强技术保障。江西专员办将积极完善现有的办公系统,充分利用已有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探索建立基层预算单位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基层单位财政管理状况;同时,搭建动态监督联网平台,建立财政、国税、国库的联网系统,实现同各中央基层预算单位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实现动态监管打好基础;结合综合监管工作实际,积极研究综合监管的指标和数据分析模型,设计到监管信息系统中,实现电子化自动分析,提高监管效率。
记者 刘明中
第二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干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确保干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突出重点,创新载体,在制定工作思路、规范工作程序、提升工作效能等方面持续用力,干部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重点,突出“三个加强”,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成果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开设局领导政治业务“大讲堂”。为提高党员干部对干部作风建设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认识,局领导为机关全体做政治业务学习讲座,为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转变工作作风开了好头、引了好路,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大家谈”。机关全体同志结合各自工作职能谈作风转变、谈思路方法、谈工作落实,为大家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重新修订了局机关办事规程。三是加强行风建设。明确提出师德建设“六禁止”,即:禁止酒后进课堂、禁止课上接打手机、禁止向学生推销资料,禁止体罚学生、禁止有偿家教、禁止讽刺挖苦学生家长。统一制作了“六禁止”展板,在学校显著位置张贴,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自2009年开始,在县一中等5所学校试点开展学生评议教师、家长评议学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作风的转变。
二、创新管理,突出一把手“三不直接分管”,确保权力阳光运行
第一,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一是杜绝花钱“一支笔”,实行财务“三人会签”制度。即局机关所有报销单据先由财会人员审核,对违反规定或非法票据拒绝审核,合法的单据加盖“计
1财已核”章,依次由计财股长、主管财务局长、局长签字后予以核销。所有支出单据未经“三人会签”,不予核销。三人会签”制度的实行使财务工作“阳光”操作,减少不合理开支,既强化了对单位财务支出的监督,又消除了干部职工对单位财务支出的猜忌,提高了财务收支的公信力。二是机关费用支出实行审批制度。由秘书股统一制定审批卡,所需股室有支出时需到秘书股索取审批卡,将支出事由及钱数填写完整后,依次报股室分管局长、分管财务局长和局长批准后,方可执行。即使办公用笔、本等零星物品也需履行审批程序。无审批卡的单据一律不予核销,坚决不允许临时突击补卡,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同时,无论是局机关还是基层学校,大宗购置,一律实行政府采购。三是在教育系统全面推行。把此项制度推广延伸到各学校,相应建立健全了民主理财制度。对于大额资金的使用,由校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所有单据必须由经手人、主管财务人员、校长 “三人会签”才能报帐。否则,县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不予核销。同时,各校建立学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学校财务管理的审批人员、报帐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防止用人“一言堂”,实行人员调配集体决议制度。在用人上,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用人权,使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对新教师招聘、干部推荐、任免及评优评先等敏感、重要人事问题,均需局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研究,形成集体决议后严格执行。如:招聘新教师。首先由各学校根据本校教师实际及发展需要确定所需教师的科目及数量上报教育局,由局人事股将全县各校所需教师情况汇总,经局班子集中讨论后确定全县招聘人数上报县政府,经上级同意后,在有关媒体及教育信息网发布公开
招聘教师启事。由局人事股对报名人员按照所发启事的学历、专业要求进行资格审查和体检,体检合格后统一组织笔试和面试,最终按考试总成绩高低顺序确定聘用对象。所有环节均在纪检委、人事局、人大、政协的全程监督下进行,对涉及局机关决策的问题,均由局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研究,形成集体决议后方可执行。干部推荐、任免及评优评先。机关内评优评先由全局工作人员打票,按实际票数确定所评人员,并将结果在局班子会议通报。职称评聘和骨干教师认定,教育局依据各校教师总数,按比例将名额分配到各校,把评选认定的权力下放到基层,由基层教师说了算,从源头上杜绝了评优评先的不正之风。干部推荐、任免通过民主推荐、班子审查、任前公示等程序,扩大群众在干部任用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了透明度。
第三,“一把手”不直接分管项目。禁止决策“一张纸”,严格项目申报及管理。一是审核项目申报。学校建设项目根据各校实际需要和教育布局调整情况,由局计财股提出基建计划,报主管财务领导审核,经局长同意后,由班子会议具体研究决定,项目确定后商财政部门同意,由教育、财政两部门共同上报。重大项目建设报县政府批准。二是规范项目管理。省批复下达学校项目规划及资金批复后,局通知项目所在学校进行勘察设计和办理相关建设手续,并在此期间局负责协调相关部门以加快办理进度,除特殊情况外,一律执行建筑法、招投标法,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队伍。在施工期间,局会同县质量监督部门按施工进度定时进行检查,并派一名懂建筑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会同监理把好质量关。三是严格资金拨付。成立全市首家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负责除教育局机关以外的各级各类学校所有资金,通过“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实行校财局管。学校的各项收费、收入、往来款项,全部按照规定及时上缴财政或集中支付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对项目所涉及的资金,按施工进度,由学校提出资金申请,教育局审核,报财政局批准。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专款直接由财政部门走国库集中支付,省、县本级资金由教育局直接拨付。不下拨学校,直接付给施工企业。
三、转变作风,突出“开门办公”,力促服务水平再提升 第一,实行机关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度。一是在工作期间,机关所有科室要向基层开放。工作人员办公时,必须将门打开,开空调时,不能锁门,确保随时准备接待办事人。对群众来访热情接待,切实为群众解决难处,及时、详细告知群众所办之事应提交的材料,能办的事尽快办理,不能立即办理或不能办的事热情耐心地做好解释说明。切实做到敞开房门谈事宜,敞开房门解纠纷。二是在进入单位的显著位置悬挂楼层示意图,标明各楼层股室分布情况和各股室办公人员姓名。同时,实行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度。每个办公室门上都配有双面门牌,正面标注部门职责、办事人员姓名,反面标注外出办事及联系方式。三是办事人员若因事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时须将门牌翻转告知来访人员联系方式。速去速回、随时保持与单位联系畅通, 不随意关闭或不接电话,确保群众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第二,成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是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服务项目集中起来,搭建教育行政部门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咨询投诉服务、招生信息服务、学生资助服务和家庭教育服务;提供关于教育收费、学生入学、学生资助等方面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服务指南。同时,接受有关教育问题的公开监督、咨询,受理并督办查处社会各界对学校违规办学行为等方面的投诉举报,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二是对来访群众较多的纪检监察室,专门设立接待室,由本股室人员轮流接待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积极解决群众难处,将矛盾纠纷及时控制在本地。在中高考期间,专门设立招生办接待室,及时解决学生及家长对有关考试信息的咨询,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加大透明力度,做好政务公开。对财务收支、招待费使用、车辆维修费及学校各学期收费项目、标准;扶困助学情况;干部职工的晋级、奖惩、评级;职称评聘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公开栏、网络发布、文件公告等形式向群众和社会公开。同时,定期在政府信息网上更新我县教育系统新动态,并通过县教育信息网,把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重大政策、文件向社会公开,让群众知晓,及时消除误解和疑问。对涉及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规定制订等重大决策,实行事先在网上公开征求多层次、各方面的意见,提高决策水平。同时,建立公开制度档案,每次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由记录人专项记录,并交监督小组负责人签字。并在公开栏公布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永不服输的工作劲头,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加快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不懈努力。
谢谢!
第三篇:开拓创新 突出重点
镇
(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
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报告
强基固本
开拓创新
全力构筑城乡党建一体化新局面
中云街道党工委
周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中云街道共辖***个村居,***个〔总〕支部,****名党员,其中农村党支部***个,农村党员***名。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抓手,创新载体,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着力构筑城乡党建统筹开展新局面。
一、力沉一线抓牢队伍建设,在谋求科学开展中完善党建工作新格局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工作中,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第一抓手,注重明确责任抓推进、凝聚合力抓落实,凝聚形成了干部创事业、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的生动局面。
一是学干结合,全面提升班子成员领导力。
当前中云正面临着西部城区大开发、大建设高潮迭起的开展形势。为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借势跨越,我们从班子建设入手,坚持学干结合,以学促干、以干代学,有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班子成员有针对性地学习了?村镇建设条例?、?拆迁补偿方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了当前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围绕中云当前在招商引资、拆迁改造、市场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定期召开班子成员工作通气会、交流会,交流成功经验体会、研究问题解决方法,全面提升了班子成员加快经济开展、驾驭复杂局面、处置突发事件、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解放思想,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凝聚力。
坚持把解放干部思想树立开展信心作为首要问题来解决,结合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外乡优势的理念,深入开展“西部城区给中云带来了什么〞、“中云开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等一系列的大讨论和交流演讲,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工作督查、中层干部述职评议和考察评比末位警示制度等三项制度,深入开展开展以提升干部素质、争创岗位先锋;提升效劳水平、争创高效机关;提升执行能力、争创高效落实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三提升三争创〞活动,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浓厚工作气氛。三是以点带面,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推进力。
根据不同层次党员的要求,分类指导,推树典型,全面增强基层工作活力。抓支部书记率先垂范,通过定期开展“书记论坛〞、现场观摩开展平台以及组织外出学习等形势,交流经验、查找缺乏,全力打造村庄带富先锋;抓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每名党员联系1-5户群众,切实增强农村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责任心,结合商贸特点,集中开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培训,打造无私奉献的效劳先锋;加强流动党员有效管理,健全机构设置,全力构建“定期走访、加强教育、定那么鼓励、台账管理〞的“四位一体〞管理新模式。二、突出重点夯实基层根底,在深化创先争优中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
党建工作的活力,是“创先争优〞的终极目标。围绕社区和村庄党建两大重点,加强班子建设,创新设置模式,打造工作品牌,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活力。
一是全监控,确保村级换届顺利完成。
把换届选举作为全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严肃程序的根底上,全力做到前延后伸。前延即在选举前,超前介入调查,确保把组织认可、群众肯定的能人确定为村“两委〞成员;后伸即在选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后,及时组织学习培训,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引领村庄开展、带着群众致富的作用。全处仅用14天即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村“两委〞党组织换届选举任务,一次成功率到达100%,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到达71.4%,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比例到达85.7%,85%以上的村支部书记和65%以上的村“两委〞成员到达了“三高三强〞标准。整个换届选举工作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二是全覆盖,加速基层组织设置创新。
中云地处商贸兴旺的城乡结合部,既担负城乡党建一体化的重任,又面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难题。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我们积极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在重点模块、重点工程、重点工程上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基层组织设置全覆盖。特别是在建立西部城区党委的根底上,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于工作的原那么,加快推进以西宋戈庄村党支部为核心、由东宋、中宋村党支部共同组成的宋戈庄社区党委,实现了宋戈庄片区的整体拆迁、开展规划、城镇建设、基层管理的同频共振。三是全纳入,推进党建工作品牌建设。
以品牌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探索形成了一批党建品牌,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效劳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持续开展好“创诚信业户,建文明市场〞活动,在党员业户中集中开展了“我是党员我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解释党建品牌的详细情况〕。以创立“和谐家园〞为载体,全力打造社区示范点,培育出“店子亲情效劳〞、“顺德同心桥〞两个模范示范品牌。〔解释党建品牌的详细情况〕。三、效劳大局推进重点工作,在加快干事创业中优化党建工作新机制
坚持以开展为“第一要务〞,以党建为“第一保障〞,深化机制创新,突破重点难点,切实提升工作推进力。
一是提升效能优环境,着力营造“大开展〞良好气氛。
立足于加快开展来研究和谋划组织工作,全力打造优质效劳品牌,营造了良好的开展环境。今年以来,共引进投产工程**个,新开工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特别是西部城区加速繁荣,总投资17亿元华储钢材市场目前入住业户到达***家,年交易额达***亿元,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禧徕乐国际家居博览城主体即将竣工,加速成长为山东半岛地区首个国际化复合式商业生活广场,着力打造以城带市、以市兴城、市城共建的总体开展格局。二是共建共享惠民生,着力提升“大和谐〞保障层次。
充分发挥党工委的核心带头作用,依托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企业党组织、老干部老党员党组织,重点做好“水电路医教〞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建设。投入400万元加强方井、振华等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200万元,对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逐步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居民办理城镇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达全覆盖。投资近3000万元,对辖区内的道路、网点进行了全面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中云。创新“效劳民生社区行〞活动,走访居民5000多户,答复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33个。三是立足实际促创新,全面强化“大效劳〞管理水平。
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从转变工作方式入手,切实提升效劳效能。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和效劳队伍建设,建立了15个社区管理机构,成立了40多支文化、艺术、体育、家政各类效劳队伍。标准出台了一系列社区管理效劳意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和效劳水平。投资1300万元,建设集社区效劳、政策咨询、就业指导为一体的社区效劳综合楼。大力加强了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完善根底设施配备,丰富活动内容,黄埠岭村的夕阳红乐园迎接了国家老体协的检查指导,河头源、郭家庄等村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虽然我处在党建方面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定的缺乏,如两委换届选举后个别村庄存在一定的信访隐患;个别村庄支部书记带头致富、带着群众致富本领不强;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精神状态不高,等等。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尽快整改到位,抓党建促开展、抓点带面,着力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一是强根底,以村级“一把手〞培育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确保村两委换届后的村庄稳定和开展提速;二是提素质,注重日常教育培训,建立起学习实践长效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开展提供智力保障;三是抓落实,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加大问责力度,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第四篇: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
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 全力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
近年来,黑河市教育局在国家、省职业教育方针指引下,在省教育厅的亲切关怀下,在黑河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创业需求,紧紧围绕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两难三差”(招生难、就业难,发展氛围差、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差)问题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在服务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赢得了当地政府、社会和省教育厅的认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舆论宣传,积极营造职业教育的发展氛围 黑河是地处边境的农业地市,经济欠发达,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促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人们“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重升学、轻就业”的思想严重,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读初中——考高中——升大学是孩子成长的唯一出路,宁可花钱上普高也不读职校,认为上职校学技术只能当蓝领,花钱培养不值。为了扭转人们的思想观念,吸引更多的人关心、重视、支持、参与职业教育,市教育局带领县(市)区教育局和职业学校以提高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为突破口,重点在三个社会层面扩大了宣传。一是面向社会宣传。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社会用工需求、国家就业形势、中职对口升高职政策、职业学校办学成果、优秀职校生风采和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让学生家长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初、中、高级人才缺一不可,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升学是就业的桥梁,就业是升学的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在每年中考前,我们都在《黑河日报》、黑河电视台开辟“初中生面对选择决心怎样下”、“成才的路不止一条”等热门专栏和话题,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指导学生家长不要盲目从众,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根据孩子的兴趣、智能类型、文化基础,结合社会需求帮助孩子选择正确的求学之路。二是面向教育同行宣传。通过召开教育行政会议、教育督导评估检查、领导讲话和重大决策等活动,让县(市)区教育局的一把手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职业教育是办人民满意教育、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让从事基础教育的校长和老师认识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就业、创业本领是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奠基。从而,在教育行业内部把发展职业教育摆上位置,纳入日程,形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劲势头。三是面向政府领导宣传,通过传达国家、省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使政府领导进一步了解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明确政府职责;通过开展黑河市人力资源状况调查、黑河市人才需求状况与职业学校专业 设置、黑河市下岗、转岗分流人员再就业培训情况、黑河市农村初中后职业教育情况、黑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村的相关人力资源、产业结构、教育资源需求等相关情况调查等一系列调查研究活动,建言献策,使政府领导牢固树立两个基本理念,即抓职业教育就是为地方经济培养“留得住、用的上”的实用技术人才;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经济支撑、抓经济发展后劲。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宣传,我们扭转了工作的被动局面,政府重视、部门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十五”期间,市县两级政府累计投入2980万元用于职教中心建设;全市合并了36所中职校,每个县(市)区都建起了一所骨干示范性的职教中心,顺利完成了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从今年开始,市、县两级政府均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和助学扶贫资金,计划每年资助550名贫困学生,现已列入财政计划资金为245万元。市、县教育局在中等教育阶段实施普职融通办学的措施和《黑河市教育局关于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有力地拉动了中职招生,2005年全市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为5506人,比2000年增长了4倍,2005年全市中职校培训下岗职工、在岗职工27600人,比2000年增长了近8倍。
二、抓队伍建设,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离不开人和物这两个必要条件,其中人的因素 是积极的、能动的,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领导班子,理念先进、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以就业为向导,以服务为宗旨”的关键。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管理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引导广大教师用新理念教育培养学生,市教育局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定期培训。每年市教育局都在大都市办一期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县(市)区教育局的业务局长、股长和职业学校的正、副校长全员参加培训。重点学习国家、省的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业务理论,分析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各校在教学、招生、就业等方面的经验,研讨专业设置,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改革等热点、难点问题。去年,我们选派32名管理干部到上海学习半个月,上海市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接受我们的办班委托,他们聘请了16名国内外知名的职教专家和校长授课,带领我们参观了5所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这次培训使大家深刻体会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职业教育,必须借鉴市场营销学中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资源配置的思想、方法、手段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调整专业设置、选择培训项目、开拓招生就业市场、育人强技、创办特色、打造品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办学脱离社会和个人就业需求问题。二是挂职锻炼。2004年经过笔试、面试,我市评出了18名市级职业学校骨干校长。为加快他们的成长,我们送他们到南方职业教育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现在有4名校 长在江苏常州挂职取经。三是校本培训。组织了文化课教师新教材过关考试、专业课教师拜师学艺、技能鉴定活动,是每年的常规活动。从2002年开始,市教育局每年都统一组织全市职业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年初部署学习内容、年末统一考试,将考试成绩记入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评优、晋职的重要依据之一。这几年我们校本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课程概论》、《市场营销学》、《多元智能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唯一一片滤色镜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就会被认为缺乏光彩”,当我们用传统智力理论去评价教育职校生时,就会感到其素质低下、难以教化。而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每名职校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都是潜在的天才,只要帮助学生找到“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区”,采取适当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我们的职校生同样会出色。经过校本培训,教师们不再抱怨生源差,大多数老师能够自觉地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坦然地看待、积极地培养所谓的“学差生”。
通过培训学习,管理干部深刻领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经营观、校企合作的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广大教师牢固树立 起以学生为本的成才观和以能力为本的质量观,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抓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娴熟精湛的职业技能是学生谋职就业的根本,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尺度,为解决教、学、用脱节问题,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全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更新教学思想为前提,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以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力争用3—5年时间,使我市职业学校走上“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良性轨道,实现学校办学质量、规模和效益的良性互动。近两年,我们重点抓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学习制度改革。一是调整专业设置,满足就业需求。专业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个人需求的“接口”,直接影响学生就业。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雷同,缺乏立校的骨干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问题。市教育局召开两次研讨会,要求各校克服以我为主思想,引导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变化和高职院专业设置和学生愿望,搞好各方需求对接,借鉴企业搞市场调查论证,细分目标市场产品组合策略,淘汰旧专业、改造老专业,增设具有广泛社会需求、时代特征特色鲜明的专业,使学生“升学有门、就业有岗”。
各校因地制宜,科学调整专业结构,走上了“发展骨干专业、充实拳头专业、淘汰饱和专业、嫁接先进专业、推广复合转业”的建设道路。逊克的水电专业、五大连池的家政、保安、建筑装潢、餐旅专业、黑河的边贸俄语、按摩、高护专业、嫩江的汽驾、采矿专业,爱辉区的种、养殖专业办的红红火火。
第五篇:攻坚克难突出重点
攻坚克难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新突破
绵阳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
绵阳市统计局局长
(2010年7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绵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市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有序推进
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紧密结合人口普查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步骤,紧紧围绕“确保人口普查一次性圆满成功”,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确保了绵阳前期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有序推进、富有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保障有力。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与市委宣传部紧密联系,加强对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园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人普办宣传组和协调联络组,切实加强了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组织保障;选调了571名专职人普宣传信息员,组建了精干的宣传队伍;市县两级层层召开了动员大会,发布了人口普查社会宣传动员工作规划,细分了各时段人普宣传目标任务,明确了各宣传
董 泓
单位的职责,制定了严格的量化考核措施,签订了人普宣传目标责任书,做到了任务清、职责明;市、县、乡三级总共落实人普宣传经费150余万元,已经印发了各种宣传品23万余张,宣传条件落实,物资保障充足。
二是构筑平台,拓展渠道。强化媒体宣传。利用《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电视台大量宣传报道人普工作动态。市人普办搭建了人口普查内部网站、绵阳人口普查公众网,全市9个区市县也都开通了人口普查信息收集、发布渠道和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成本低、信息容量大、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张旗鼓地宣传人口普查。重视信息宣传。市县人普办建立了人口普查信息报告传递制度,制定了相关激励机制,拓展了信息流通渠道,目前已报送人口普查信息350条、编印简报210期。启动户外宣传。市、县、乡人普办在主要道路进出口、交叉口、市区、县城、乡镇入口处以及中心地段设置公益广告宣传牌45个,在路边显眼地方书写墙标1148幅、岩标567幅、悬挂横标430幅,在乡村政务公开栏办人普宣传板报392期,开展人口普查咨询服务活动,市县乡三级面授人普知识已达20万人次。
三是突出主题,未雨绸缪。市县人普办宣传组的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各镇、街道、普查区、普查小区、居民点,召开了56场座谈会,就灾区人口普查普查办法、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城中村”等131个新情况、特殊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共同商议解决预案,协助基层搞好宣传,力求攻克高档社区入户难点、突破城乡结合部区域重点、清除流动人口宣传盲点,提高了人口普查的认知度。
四是创新形式,壮大声势。6月30日,市人普办利用举办全市统计调查系统七一文艺汇演开展了人口普查宣传与知识竞猜活动,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领导和市级四大班子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全市统计调查系统200余人参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市普查人员钻研人口普查业务的热情,掀起了一轮人普宣传工作的高潮。
二、超前思维,深入调研,把握人口普查宣传工作难点人口普查已进行了五次,但此次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最为突出。通过本次综合试点和人普宣传专题调研,结合前几次人口普查经验,我们认为普查宣传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对象复杂,怎样实现大众宣传触角的全覆盖。千家万户的需求个体差异巨大;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居民收视习惯偏好连续剧和电影故事片,对人普宣传片或标语没有兴趣或一扫而过。地理环境、文化素质、经济条件的千差万别,给人普宣传提出了更高的多元化要求,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二是内容单薄,如何保证宣传效果。统一制作的宣传资料由于“众口难调”,可能难以被所有的干部群众所接受;基层人普机构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更好地制作贴近各地
老百姓生活的、有当地特色的、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宣传资料,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宣传效果。
三是重建压力,灾区人普宣传工作难度大。“5〃12”特大地震绵阳全是重灾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今年下半年进入“收官”验收,灾区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巨大,可能会削弱基层人普领导力量;部分灾民依然住在板房里,“居未安难以乐业”的灾民配合程度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营造人口普查良好氛围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明天,人口普查将进入“倒计时100天”,如何迅速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任务。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思路、增添措施,加强督导,狠抓工作落实,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坚持“三全”,努力实现人普宣传全覆盖。历次普查经验表明,普查的宣传工作必须“贯穿全程,全员参与,全面宣传”,方能形成宣传集聚效应,放大宣传效果,扩大宣传的影响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口普查规划,准确把握各阶段宣传重点,使人普宣传贯穿始终,不留断档,以延伸宣传周期;坚持“每一个人普机构就是一个人普宣传站,每一个人普查工作者就是一个人普广播员”,全员主动参与人口普查宣传,以拓宽宣传的广度和密度;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综合宣传人口普查的各阶段工作及其相关知
识,以加大宣传的深度。
二是拓展思路,努力提高人普宣传针对性。在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中,我们将把握好“四性”,即人普宣传的针对性、阶段性、渐进性、法制性,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按照普查工作进度,确定不同时期宣传的重点内容,安排不同的宣传方式,循序渐进,依法普查。在内容上因地制宜,在形式上因材施教。针对主城区,利用电视、灯箱、公共视频、城市公交车身广告、平面广告等现代手段,适当融入流行元素,增强视听冲击力;针对农村,利用岩标、公路广告、乡村公示栏等,利用农民赶集日,设立人普宣传咨询点,向普查对象分发人普宣传纪念品,宣传人口普查政策;针对重灾区、板房社区,采取流动电影晚会等宣传形式增强群众配合、参与度。针对党政干部、社区干部,借助“四川手机报(绵阳党政参考版)”平台编发人普宣传短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针对农民工,开展“人普宣教进劳务培训学校”活动加强人普宣传;针对流动人口,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办法,开展依法普查等相关政策的宣传,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自觉如实申报普查项目。做到人口普查通俗易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最终实现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全覆盖、零盲点。
三是突出重点,努力提高集中宣传实效性。绵阳市决定以人口普查“倒计时100天”和“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
传格局,形成整体联动、口号一致、步调一致、声音一致的人口普查宣传氛围,掀起人口普查宣传的高潮。
“倒计时100天”和“宣传月”活动期间,在绵阳文化广场举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设立“人口普查倒计时牌”;在《绵阳日报》和《绵阳晚报》设立“人口普查倒计时栏”,宣传人普知识,刊登人口普查宣传“每日标语”,及时报道工作动态,采写人普工作先进典型;在绵阳电视台播发市领导人普讲话和人普公告,开辟人普专题访谈,插播“人口普查倒计时”宣传广告,滚动播出人口普查宣传“每日标语”;通过 “手机报”群发人普短信;在成绵广高速路、绵江路、绵三路、绵安北等主要公路沿线,设立大型人普公益广告宣传牌、墙标、岩标等;在城镇主要道路进出口、交叉口、中心地段,设置人口普查宣传橱窗和人普宣传牌;在社区悬挂人普标语,张贴普查公告及宣传画,排演快板、评书、小品等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组织小型文艺巡演,有效形成宣传合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全省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绵阳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在手段上有拓展、方式上有创新、实效上有突破,为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人口普查取得圆满成功提供有力的宣传支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