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教育研究方法(大纲)

时间:2019-05-14 14:4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2章教育研究方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2章教育研究方法(大纲)》。

第一篇:第12章教育研究方法(大纲)

第十二章教育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及方法,并初步学会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及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育研究结果表述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第一节基本内容与讲授为主(1课时),第二节基本知识讲授(1课时),论文写作格式及要求可以找相关文章进行分析(1课时),第三节方法部分可以提供恰当的例子让学生分析(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及意义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研究是人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观察、讨论及思考,对教育问题进行尝试性解答。

狭义上理解的教育研究主要是指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对特定的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取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提供支持,帮助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升教育质量的一种活动。

(二)教育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2、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3、有助于促使教师掌握教育动态,深化教育改革

4、有助于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推广教育科研成果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

(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三)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四)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操作原则

(二)伦理原则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选择课题

选择研究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什么”。

二、制定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怎样进行研究”,即是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基本设想和全面规划。

三、实施研究

实施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施行研究计划”,即既要根据研究计划进行实施工作,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研究计划。

四、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的工作贯穿于教育研究的整个过程。

文献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的过程,这是教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既是开展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是一个全程性工作,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

(一)文献的类型

教育文献是以记载、反映教育活动、人物、事件和理论为内容的文献。

1、一次文献

2、二次文献

3、三次文献

(二)文献的分布

1、书籍

2、期刊

3、特种文献

4、电子资源

(三)文献的检索

1、检索工具查找法——手工检索法和计算机检索法。

2、参考文献查找法

五、分析资料

分析整理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对文献的阅读、记录、鉴别、分类处理和撰写文献综述。

六、成果表述

成果表述即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它是教育研究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研究论文的撰写格式及要求:

(一)前置部分

1、题目

2、作者署名

3、摘要

4、关键词

(二)主体部分

(三)附录部分

第三节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调查法

(一)概念

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运用座谈、访问、测验、调查表等手段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并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来认识事物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它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

(二)调查法的基本要求

1、利用调查法进行调查时,目的、内容或项目必须明确具体。

2、调查过程应尽量搜集能全面客观和正确地反映调查对象的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保证调查材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调查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尽量不使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工作受到影响

4、要选好调查对象,系统地考虑调查的总体、样本数量、抽样方法等。调查对象的选择应当适合调查的目的任务,且要具有代表性。

5、对于调查得来的资料,要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规律性的东西。

(三)调查的基本方式

一是书面材料分析。

二是访谈。

三是问卷法。

二、实验法

(一)概念

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或探索教育中的某一问题、规律,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或设想,人为地控制某种实验因素或因子,创造实验条件,组成有计划的教研实践,经过一定时间后,对实践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实践因素的科学结论。

(二)实验法的基本形式

实验法的基本形式有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和轮组实验法。

(三)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要体现正面教育性,要保证对学生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受试者必须保持正常状态;在实验之前和实验之后,都要对受实验者进行测验,以便与实验因子施

加以后所产生的变化比较,探求实验结果,获得结论;通过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一般还要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检验,以排除可能存在的偶然性,求得较为精确的科学结论。

三、经验筛选法

经验筛选法就是对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的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深化认识,筛去一些非本质的、非规律性的部分,对本质的规律性的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的教育规律和经验的一种方法。

(一)教育经验的层次

一是心得体会的总结。

二是具体经验的总结。

三是科学地总结经验。

(二)经验筛选法的基本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与对象;制定总结方案;掌握有关参考资料;搜集具体事实;经验的分析和抽象;组织论证;经验的鉴定与推广。

(三)经验筛选法的基本要求

要先对教育经验进行归类、综合、比较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筛选计划。对初步筛选出的教育经验,要进一步组织部分学校、班级进行教育验证,并组织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对其实效进行评价,并通过总结和优化,得出较为完善的教育经验,然后经过多次螺旋式地上升,从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科学经验。

四、观察法

(一)概念

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为了掌握教育中的某类现象而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或者借助于某些仪器设备或其他技术手段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详细记录下来成为教育研究的第一手宝贵材料。

(二)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1、明确观察的对象、内容。

2、运用多种观察手段和途径。

3、及时处理、分析观察所得的材料。

五、行动研究法

(一)概念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于一体的,通过教育实践者自身的实践,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行动研究法的一般程序与操作要领

行动研究一般由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环节组成。

【思考与练习】

1、试用观察法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进行观察并分析。

2、查找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并分析该研究的特点。

第二篇:教育研究方法

谈谈你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

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教育研究方法不同类型。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二)质性方法

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第三篇:教育研究方法

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选题

现行的物理教育采用的多是终结性评价, 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在一段学习过程结束以后给予评定, 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而非正式评价正好能弥补这个缺点。非正式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 将非正式评价融合在物理教学中, 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并根据学生的需要,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并把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态度、建议等反馈给学生, 及时帮助学生调节、改进自己的学习。可见,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非正式评价, 可以优化物理课堂的教与学。

第二部分:研究框架及研究问题

近年来,受到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学术界对教育、语言、学习和认知等概念所采取的观点跟以前有所不同。大家不再视教学为传输,而以其为互动,也不再视学习为被动地接受,而以其为主动地建构。传统的正式评价的非人性化、脱离教学情境化等缺陷,日渐受到各界的注意。纵观世界各国近年来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强调评价在教学中的甄别、选拔功能,而且更强调它对教学过程的诊断和反馈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

一、建构主义科学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教学不是传递科学知识的过程,而是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对知识的感情就更不能传递了。教师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在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了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二、建构主义评价观对非正式评价的启示

1.评价应重视过程性。建构主义强调先前知识经验对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强调在评价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随时掌握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从

而更有利于新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同时,建构主义强调评价应该侧重学生在一段学习过程中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知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程度。因此,建构主义重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2.评价应建立在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强调,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通过简单“去情境”的对抽象概念的考试是无法真正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要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就应该将评价置于真实的场景之中,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应用能力。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要求

2.当前中学物理学生评价中的问题

3.非正式评价的兴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2.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非正式评价的研究

二、国内有关非正式评价的研究

第三章非正式评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科学教学观

二、建构主义评价观对非正式评价的启示

第四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现状调查

一、调研工具的编制

1.问卷的编制

2.访谈提纲、观察提纲的编制

二、调查实施

1.调查对象的确定

2.调查的实施过程

三、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第五章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非正式评价的方法

2.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特点

3.学生对非正式评价的看法

二、非正式评价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

第六章研究总结

1.研究的主要成果

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问题:

1.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非正式评价的方法有哪些?效果如何?

2.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特点有哪些?

3.非正式评价研究对中学物理教育有什么启示?

第三部分:收集数据方式

一、访谈法

选取嘉峪关市某普通中学中男、女物理教师各五名,选取时另外考虑了他们的年龄、教龄以及所教年级。

访谈提纲:

1.您认为什么是非正式评价?

2.在日常物理教学中,您常用的非正式评价的方法有哪些?能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法方法简单地说一下吗?

3.您觉得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正式评价有哪些特点呢?

4.这些特点对您有什么启示吗?

5.您觉得非正式评价研究对中学物理教育的作用在哪?

6.基于非正式评价对物理教育的作用,您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些什

么?

二、观察法

观察法一是应用于访谈的过程中,二是应用于真实的课堂观察;均做为对访谈的补充。随意从每个年级各选取一节物理课进行观察。

观察提纲一:

1.该学校中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

2.受访老师的性格、脾气及行为举止。

观察提纲二:

1.所选班级的教室环境及布局;

2.所选班级中学生的整体情况,如学习氛围、总人数、男女生人数;

3.课堂进行中老师采用的非正式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具体在什么时候用、如何使用?学生的反应如何?评价效果如何?

三、问卷调查法

1.调查对象选取

随机选取该学校中任意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

2.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主要涉及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效果及学生对评价的看法。其中,有关调查评价方法的问题有:

1.日常教学中,物理老师经常和我们有交流和互动;

2.物理老师经常以提问的方式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

3.讨论问题时,我经常进行自我评价并对他人进行点评。

有关调查评价效果的问题有:

1.物理老师对我的看法启发我审视自己;

2.有时候,物理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能够对我产生影响;

3.当老师对我的表现进行评价之后,我更加积极的学习。

有关调查学生对评价看法的问题有:

1.我重视物理老师对我的看法;

2.我觉得非正式评价能让我更轻松的学习物理;

3.我希望物理老师给我更多的关注和反馈。

第四部分:反思

看到这个问题,我才意识到这门课程已经即将结束,回想这一学期里自己的表现,确实值得反思,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一开始,这门课程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我一直以为专业硕士是为培养高级的一线教师,我们只需要学习、锻炼如何讲好一节课而已。所以忽视了有关研究方法的学习。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发现,实践还是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掌握了更深更新的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我研究的题目是《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最初的研究设计相比,我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现主要介绍一下完善、修改、改进的地方。首先,根据研究题目我查找了更多的文献和书籍,对相关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进行了分析、整理。其次,通过认真思考,对自己的研究问题也做了比较大的修改,使自己研究的目的更加明确。接着,我阅读了有关研究方法的书籍,对质性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对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数据收集方法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最初研究设计的数据收集方法等做了修改。最后,我大概整理、分析,列出了论文大体的研究框架。由于能力和时间有限,论文做的还不是很好,存在很多问题,希望老师能够谅解。

第四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研究方法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科学方法: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中科学方法与科学方法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当两者是息息相关的。科学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进行研究工作的宏观指导,是科学思维方法或思维方式。狭义的科学方法是指科学思维或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是科学思维方式的时间与应用,即广义概念中的具体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特征:

1、客观性

2、预见性

3、准确性 ★教育研究的定义及其一般过程 教育研究:就是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解决、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教育研究的特征:

1、规范性

2、系统性

3、创造性

4、历史性 教育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的问题

2、制定研究计划个工作计划

3、收集研究资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伦理性原则)

4、整理和分析资料

5、形成研究结论

6、撰写研究报告 ★学前教育研究的定义、特点、原则、类型 学前教育研究:就是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该年龄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种实践过程。它旨在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活动的规律,克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和发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与原则:

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

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2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3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4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测验研究;5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比较研究和内容分析;6个性研究、认知研究、语言研究和课程研究;7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场域研究;8质的研究、定性研究和量的研究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和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程和趋势以及每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进程与特点:

1、直觉观察时期(总体的认识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将世界看作一个混沌的整体,重视对整体的观察与研究,偏重综合而忽视分析)

2、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反映人类在认识儿童与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上趋于社会化、系统化)

3、教育研究成为独立学科时期(对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吸收和改造,使之符合教育研究的需要)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概况(科学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同的学科在理论内容生相互渗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结合自己经验,分析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P30 学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

1、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2、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

3、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解决实践领域的问题,提高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学习者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意的要求:

1、首先要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明确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

2、学习者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3、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

4、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怎样体现在实际研究活动中的----P 3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参与者之一P19 教育研究活动是动态的过程(举例分析传统研究设计模式中的研究过程)P12 第二章 基本概论 ★抽样的定义、要求和主要方法 抽样是指从一个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抽样的要求:

1、对研究对象总体的界限的考虑

2、对样本代表性的考虑

3、对样本大小的考虑

4、对抽样方法的考虑 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样(1单纯随机抽样法2系统抽样法3分层抽样法4多级抽样法5整群抽样法)非概率抽样(1方便样本2目的样本3配额样本)★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 变量:是随着条件或情景的变化而在质和量的方面起变化的个体的某些特征或方面。自变量:也称研究变量,是能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一般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的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一般是指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可以进行测量的某些方面或因素。★测量的定义 测量是按规则给对象或时间赋值,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就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法则,对一定的时间或物体的某些特征或属性给出具有规定意义的数值的过程。★操作性定义的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洋酒这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时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过程下变量定义,包括对必须测定的活动及操作过程作详细说明。操作性定义在本质上就是关于如何或用什么方法测量变量的描述。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对需要定义的变量的操作或特征确定具体内容。★ 效度、性度、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定义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即其研究结果能够正确揭示研究对象某方面属性的程度。他是研究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具体的说,效度同时包含了两个概念: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内在效度:是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精确解释的范围,是特定研究中自变量一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程度。这在实验研究中尤为重要,它是实验研究中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效度。外在效度:关系到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是研究结果能被正确的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以及其他总体中去的程度。(它包括总体效度与生态效度)性度:是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内在性度与外在性度)怎样减少测量误差P46(应当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测量工具本身就是不明确和不准确的;

2、测量的过程缺乏标准化,缺乏统一的指导语和程序;

3、所选择的个体的测量经验和练习经验不同等等 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P41 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区分出自变量和因变量P41 下操作定义有什么要求和作用P48 效度和信度的关系P55(为具体的研究设计下适宜的操作性定义)(在具体研究活动中区分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第三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确定研究问题的重要原则

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1、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对研究者自身的价值)

2、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是可行的(1、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

2、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

3、研究者把握时机适时的提出研究课题)

3、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是有创新性的(1、对有关领域的实践成果与理论成果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发展和新突破

2、从研究过的问题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4、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符合科学性原则(1、确定的问题要有事实依据

2、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上述几条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研究者应当全面综合的考虑,以保证确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包括那些步骤和主要方法 步骤: 1初步选定研究问题:

2、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3、对选定的问题进行陈述

4、对选定的问题进行论证,并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方法:(探索法与文献法)探索的方法:主要是查阅相关的文献、与他人(专家、合作者、实践工作者)进行讨论,甚至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初期预备性的观察和实验。确定研究问题的意义----为什么要确定研究问题

1、研究问题的确定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

2、所确定研究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研究活动的方向和内容

3、正确的选题有助于研究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研究问题来源于那些途径 选定研究问题的途径 ① 从学前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问题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 ② 从专业理论的学习与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 ③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课题 文献法是怎样进行的 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文献资料,了解某些研究的相关信息,探索某一研究问题的方法。文献法可以分三个等级: 一次文献:包括、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情经过、研究成果的文献,有很高的直接参考价值和借鉴使用价值,但是它是分散的,不系统的文献。二次文献:它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后,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本包括书目、索引、题录、提要和文献等。它比较简明和全面,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次文献:它是利用二次文献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综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等 怎样进行课题论证

1、该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2、该课题研究的价值、目的和意义

3、该研究课题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

4、对该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的可行性的分析

5、该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和成果形式 以上五点是对课题进行论证的主要内容、研究者应在对前面研究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写出简洁明了、明确具体的论证报告。各条原则的具体含义P61(在具体研究的问题确定中体现这些原则)第四章 观察法 ★观察法的概念 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的类型:

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2、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3、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

4、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 ★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及其特点 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在直接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观察他们的言行。这种观察情境比较自然。特点:观察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在参与时要保持研究的心理和空间距离避免研究失去应有的客观性。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不直接介入被观察这的活动,观察者通常置身与被观察的活动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非参与观察者可以保持一定距离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冷静客观”的观察,操作起来比较容易。特点: ★非结构性观察的现场观察记录的格式

一、制定观察计划;

1、观察的内容、对象和范围

2、地点

3、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和次数

4、方式、手段

5、效度

6、伦理道德问题

二、设计观察提纲;1谁

2、什么

3、何时

4、何地

5、如何

6、问什么 ★非结构性观察的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 类型与特点

1、实况详录法(可以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等的背景资料,并可以长久的保留。而且一次记录可以为多种研究提供资料)

2、日记描述法(是儿童研究的最古老的方法。它方便易行,能记录详细而长期的资料,便于反复利用,并可以与常模对照。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儿童的日常观察,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

3、轶事记录法(可以是典型行为和异常行为。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它不必详尽的描述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只需要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观察、记录确定的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某些特点的行为或时间的完整过程。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和时段规定的限制,在自然情境中目标事件一旦出现,便立即进行记录。★等级评定法的定义 等级评定法:是在观察的同时,对目标行为的表现程度作出等级评定。等级评估把目标行为按其表现程度分为若干等级,对各等级都定出相应的标准。观察者就根据这些标准对目标行为作出主观评定。观察法的特点 直接性、情感性、重复性和目的与计划性 在观察中反思的必要性;在观察和观察记录中可能会犯的错误

一、对推论的反省(理论性偏见、角色性偏见、期待性偏见)

二、对叙述角度的反省(会出现视角混淆现象)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各自的特点 p87和p91 观察项目的要求:在确定观察项目时会遇到的问题p100 时间取样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p102 事件取样法的范围p104 等级评定法的适用范围p105(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从不同的方面来记录观察项目所列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非结构性观察类型,进行清楚的现场观察记录)(能在观察过程中保持一个反思习惯,作出客观、公正、清楚的现场记录)(能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设定不同的具体的外显的、可以被观察到的观察项目)第五章 调查研究 ★学前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的类型

1、根据研究课题性质的不同,学前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一般分为四种(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变化调查、原因调查)

2、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研究课分为以下四种(描述性调查、探索性调查、预测性调查、评价性调查)

3、按取样范围的不同,调查研究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问卷题目的类型:

1、选择回答型或封闭型

2、结构开放型或自由答题式题目 调查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1、用间接的方法去考察

2、调查研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研究设计的范围广,运用比较灵活简便,收集资料速度较快。缺点:

1、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2、调查的成功决定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

3、调查往往只能反映被调查者本身很难做普遍性的结论 纵向设计涉及随着时间推移收集资料的调查,常用于发展变化调查和趋势研究 根据抽样次数的不同纵向设计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一种情况是在不同时段、同一总体内多次随机抽样并调查,每一次抽取的样本,可能与上一次不一样,也有的个体可能不止一次被抽为样本,但这些样本都代表同一总体。

2、另一种情况是对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段进行多次调查,即对总体只进行一次抽样,然后对该组样本进行多次调查。横向设计是指一个代表总体的随机样本,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次性收集资料,现状调查可以使用横向设计 问卷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

1、统一、2、定量

3、节省

4、匿名 缺点:

1、限制和简单化了调查回答的问题

2、会出现一些漏答、错答或回避回答的现象

3、篇幅不能过长

4、只是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调查对象。问卷前言和指导语的要求

一、前言要求:

1、介绍调查主办单位和调查人员;

2、调查的目的和潜在价值,以及特定被调查者被选中的原因;

3、承诺对设计个人内容的调查结果保密;

4、说明被调查者回答的重要性,对他们的合作表示感谢

二、指导语要求:

1、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或注意事项。指导语要简明易懂,使人一看就明白如何填写。

2、对于复杂的内容可以附以样例说明。问卷编题的原则(美国威廉。维尔斯曼的12条原则)

1、除了少数几个要求提供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的题目要与研究的问题、假设直接相关

2、题目要清楚、不含糊,使用的术语要使答卷人能明白。

3、在一个题目中只准包含一个问题

4、防止使用导向性问题

5、避免那些会给答卷人带来社会或职业压力的问题,也就是让他们感到不满的问题

6、避免问那些个人或微妙的问题

7、所提问题应是答卷人能够提供信息的问题

8、要使答卷人读懂题目

9、宁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短一些的题目,而不要用一个详细而复杂的题目

10、当收集定量的信息时,要求答出明确的数量而不是平均数

11、题目的选择答案应该是可以穷尽的,选项应具有排他性

12、尽可能使用否定性和双重否定性题目 提高回答率和回答质量的方法

1、题目的排列顺序应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谈话方式的,问题与该题的答案要相对集中,不能分列在两张纸上。

2、编题的时候使题目看起来是中性的,不明显违反社会规范。

3、问卷题目编制好后,最好有一个预测的过程。各种导致回答率及回答质量不高的原因

1、答卷人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与回报不等

2、题目的排列顺序应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谈话方式的 访谈的优缺点 优点:

1、访谈能使受访者感到更加有力

2、访谈方法,还可以起到共同检测研究结果的作用。缺点:样本较小,访谈稿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代价较高。访谈提纲的作用(访谈提纲的开放性)访谈的提纲只是访谈者列出的应该了解的主要问题和应该覆盖的内容范围。只起提示作用,以免遗漏重要的内容,但绝不是“金科玉津”。访谈的过程应该因人、因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必拘泥与提纲预设的语言和顺序提问。访谈的过程应该是自然的,受访者感觉不到过多的限制。访谈问题应该明白易懂,简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受访者在访谈结束时没有提到提纲中列出的重要问题,访谈者可以再询问对方,访谈提纲应该处于随时被修改的状态中,前一次访谈是后一次访谈提纲的依据。访谈中提问、追问和倾听的关系 提问、倾听、回应被认为是访谈中的三项主要工作。有时,回应的方式就是提问的方式,只是回应更强调与受访者已说内容之间的关联,而提问更多的指向以后的方向。而倾听对提问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因为如果我们听不到受访者的真实想法,就无法对对方的意图作出积极的顺应和进一步的探询。各种倾听的方式:

1、主观判断式的听

2、客观接受式的听

3、意义建构式的听 回应的方式:

1、呼应

2、重复、重组和总结

3、自诉 各种调查研究的实例 对开放型提问与封闭型问题的运用 追问的运用(在教育科研以及幼儿园工作中使用问卷调查法)(尝试将访谈与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使自己的研究结果更全面更科学)(设计合适的访谈提纲,与受访者商量有关事宜)(学习做一个真诚的访谈者,同时会使用访谈技能技巧)第六章 实验法 ★实验法的定义 实验法是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而产生的不同的现象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

1、教育实验研究法是教育研究中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

2、获得自然条件下遇不到或难以遇到的情况和情境

3、可以重复验证

4、提供研究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实验法的三对基本要素及三对基本要素各自解决的问题

1、自变量与因变量(讨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找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前测和后测(比较前测与或侧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所长生的影响)

3、实验组与控制组(通过对控制组与实验组对象进行观察的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标准实验和准实验 标准实验:实验设计必须具有一些必备的条件,随机指派实验对象以形成两个或多个相同的组,前测和后测,实验环境的封闭,实验刺激的控制和操纵,这样实验通常被称为标准实验。准实验:各种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条件”或“部分”的实验,就被称为准实验。★实验研究的基本构成:实验假设、实验被试、实验变量、实验控制、实验步骤、试验结果与结论 ★如何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一是匹配;二是随机指派 匹配:指的是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随机指派:是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实验控制的原则及其三层含义(最大最小控制原则)

1、对自变量的操纵

2、控制无关变量

3、控制测量工具 ★实验控制的几种方法

1、随机控制法

2、物理控制法

3、排除控制法

4、纳入控制法

5、配对控制法 教育实验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1、提高对实验的控制程度;

2、可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的无关变量 缺点:工作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实验变量与实验控制的含义 实验变量:就是通过设置、操作、控制一些变量,观察另一些变量的变化,来探索变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具体说来,就是操纵自变量,控制干扰变量或无关变量,是个体变量保持恒定,来观测因变量的变化。实验控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一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努力将自变量的作用分离出来,以保证实验结果确实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内在效度的八大因素

1、历史

2、成熟

3、测验

4、工具

5、统计回归

6、差异的选择

7、受试者的流失

8、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实验控制的必要性及相对性 控制无关变量是实验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这里所说的控制知识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只有程度之分。对人类行为和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的实验研究,要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达到绝对控制而又肯定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程度,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育实验研究中要正确理解控制一词,才能正确的解释所得的实验结果。良好的实验设计的作用

1、使实验工作有步骤的进行;实验设计一经确定,何时前测、何时及如何进行实验处理、何时后测等也就确定了,这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良好的实验设计还可以提高对实验的控制程度;许多可能造成的实验误差的无关变量,可以通过设计而消除或减少。单组实验设计和等组实验设计的原理和基本模式 单组实验设计:是指被试不设控制组,只对一个实验组施加某一种或书中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单组实验设计模式: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等组实验设计:是以两个组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比较各个组所发生的变化。这是实验中最基本的设计模式。模式一:实验组 随机分组---实验处理---后测 控制组 随机分组---控制,无实验处理----后测 模式二 实验组 随机分组---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控制组 随机分组---前测—控制,无实验处理----后测 实验法的逻辑(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标准)(设计出简单的单组实验或等组实验设计)(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运用本章所学的内容尝试做自己的实验,并尝试将多种科研方法结合使用)(在自己的实验中想办法对变量进行控制)第七章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的定义: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教育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注重实践者的积极参与

2、研究目标的具体问题指向性

3、反馈---调整性

4、研究方案的可变性

5、研究过程的民主化

6、研究情境的自然化

7、成果的非普适性 ★根据研究参与成员成分的不同,行动研究的三种类型

1、从参与者对自己的行动所作出的反思来看,行动研究可以分为三类:内隐式-行动中的认识;行动中的反思;对行动进行反思

2、根据研究参与的成员成分不同,行动研究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合作模式;支持模式;独立模式

3、按照研究的侧重点,行动研究还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类型:强调行动研究科学性的研究;强调研究对教育实践改进功能的研究 强调研究的批判性的解放性行动研究。★ 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行动研究的三种类型 强调行动研究科学性的研究; 强调研究对教育实践改进功能的研究 强调研究的批判性的解放性行动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P212(1、改善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的要求

2、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性P213(1、幼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困难

2、幼儿教师从事教育研究虽然有自己的不足,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行动研究的意义

1、符合国情需要

2、有助于实现多种方式并用

3、可开阔收益面 教育行动研究与园本课程发展的关系

1、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不仅是操作层面的术语,而且有着深刻的背景

2、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都有强烈的实践性

3、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都坚持现场本位立场

4、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都极力主张权利的下放

5、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的理想程序大致相同

6、两者的出现有相似的社会背景 教育行动研究对本园课程发展的作用

1、教育行动研究可为本园课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2、教育行动研究可以作为本园课程发展的手段(能够应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包括研究设计以及撰写研究报告))P216 行动研究法的来源及发展趋势P205 第八章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价 ★教育研究报告的含义 教育研究报告是对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是对研究工作的目的、过程、成果等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者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分类

1、以教育事实为主的教育研究成果

2、以教育理论为主的教育研究成果

3、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教育研究成果

二、根据教育研究报告的理论假设分类

1、质的研究报告

2、量的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研究报告的意义

1、可以展示研究成果以取得社会承认

2、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

3、可以提升研究水平

4、可以增进研究者的科研能力 ★研究报告撰写的一般要求

1、处理好求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2、处理还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借鉴吸收的关系

4、处理好论文规范性、准确性与可读性的关系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

1、科研目标评价

2、科研过程评价

3、科研结果评价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标准

一、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一般要求

1、问题提出的合理性

2、研究方法的恰当性与新颖性

3、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4、讨论与结论的科学性

二、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与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2、评价指标的相对独立性

3、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教育研究报告评价的方法

1、研究者自我评价

2、同行专家评价

3、相关行政部门评审 研究报告各部分的撰写方法

1、标题(题目)

2、署名

3、摘要(提要)

4、文献综述

5、研究问题

6、研究假设

7、研究方法

8、结果与分析 主要内容:对研究中所收集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些思辨、逻辑的或统计的方法,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与结论 写作应注意:

1、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3、资料翔实,层次清晰,表达准确客观。

9、讨论与建议

10、参考目录资料 为什么要提供参考目录:

1、帮助读者理解有关本课题研究历史和已有成果,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

2、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作者治学的严谨;

3、为别人提供查证的线索,避免在转引他人研究观点时产生误解和不同的理解。教育研究报告评价的作用 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作为促进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教育研究起着导向、鉴定、激励、调节和促进作用。(能够撰写简单的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P249—276 第九章 学前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后现代思潮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启示

1、学前教育研究中需要一种反思、批判精神

2、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3、学前教育研究中对定性研究的重新审视

4、学前教育研究应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建立一种对话 ★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主体的平民化

2、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的平等化

3、研究情境的自然化

4、研究领域的微观化

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当前学前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

1、学前教育研究中未能处理好“建构理论”与“解决实践问题”的关系

2、学前教育研究片面追求客观化和科学规范化

第五篇: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

一、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

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文献资料提供科研选题的依据。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现有的与这一特定研究领域的有关信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系统的评判性的分析。内容包括:该课题前人或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经验和问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补充,在此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自己的问题。只有了解了有关研究的动态,才能选定最有价值又最值得研究的前沿课题,才能发现前人研究问题所涉及的范围。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研究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了解科研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进行教育研究,必须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不仅可以找到获得课题科学回答的线索,使研究范围内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为更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有说服力的、丰富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之上。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占有资料,从而避免做前人已解决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二、教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法 1)明确比较的目的,选定比较主题。这是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根据研究课题确定比较的内容,限定比较的范围,从而使比较目标明确而集中;第二,按比较主题统一比较标准。比较标准既有可比性又有稳定性。这是比较的依据和基础。2)广泛搜集、整理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调查、实验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客观地搜集所要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有关资料。3)对材料的比较分析这是比较研究的重要环节。从初步分析到深入分析,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解释、分析和评价。分析时要注意事物间的因果性和全面性。4)作出比较结论最后要通过理论和实践论证所得的结论。

三、实验设计的具体步骤 1)陈述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要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研究的问题及研究假设。2)确定实验处理处理即所要操纵的自变量的变化,一个实验最少有两种以上的不同处理:实验组和控制组 3)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群体指样本的总体。要研究小学生能力发展,那么目标总体就是在校学习的小学生。接近总体则是指实验进行的具体单位,场所的样本。实验单位,可以使个人、班级、也可以是一个学校、团体,必须独立接受实验处理并作出反应。关于取样相关问题,已在第七章做过阐述,在此不再重复。

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

对因变量的测定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确定所选择的反应变量时是能够提供有关研究问题的信息的;第二是决定怎样进行测定,如何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度量单位及必要的技术手段;第三要考虑测量数值的可能准确度。

5)判定该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选择控制方

法,设计控制过程和预测控制的程度;

所谓无关因素是指在实验研究中除所规定的自变量外的一切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包括外部的、介入的,或主试者变量等。由于不可能做到控制所有干扰,因此要集中考虑会影响实验因变量的主要因素,而对影响不大的因素可不予考虑。

6)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并提出伴随这个设计的统计假设。

四、问卷法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2)列出调查问卷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3)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各部分具体项目。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

5)试测。从总体样本中出去30-50人为试测样本,以检查问卷表述的方式、项目,内容是否被受试者所理解,并求出信度、效度。

五、运用访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避免只凭主观印象,或谈话者和调查对象之间毫无目的、漫无

边际的交谈。关键是要准备好谈话计划,包括关键问题的准确措辞以及对谈话对象所做回答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事先做好如下准备:谈话进行的方式,提问的措辞及其说明,必要时的必要方案,规定对调查对象所做问题的记录和分类方法。

目前往往出现的问题是,访谈时总想跳过指定谈话计划这一步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事先准备不充分,因而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一个不愿思

考的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在研究工作中是很难有成功的希望的。2)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

解;要分析被访者能否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要考虑如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另外,在访谈时要掌握好发问的技术,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善于随机应变,巧妙使用直接法——开门见山、间接法、迂回法等。3)关于访谈所提问题,要简洁明白、易于回答;

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谈话内容要及时记录。

4)研究者要做好访谈过程中的心理调控。如,为

了使被访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要善于沟通,消

除误会隔阂,形成互相信任融洽的合作关系。研究者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其中关键是以诚相待,热情、谦虚、有礼貌,有时访问的失败正是沟通不够所致。

下载第12章教育研究方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2章教育研究方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p8) 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资料

    ☆1、教育研究方法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一整套......

    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题

    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研究方法2基础性课题3文献综述4常量5日记描述法 二、 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 1研究三要素:一是目的,它是一种有目的、......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2010级小学教育专业3班 朱清 学号E1005133321 课题名称:小学生阅读训练的研究 申请人:朱清 一、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合集五篇]

    1、 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基本特点各是什么? 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实证主义范式”和“自然主义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也将这两种范式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

    教育研究方法(精选5篇)

    一.填空题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目的分为基础研究、____、发展性研究、_______、预测研究五种。答案:应用研究 比较与评价研究 2.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经验和理论二个层次,表现为......

    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1.了解到教育研究的方法,调查法,观察法等。 2.研究文章的写作格式,有一种“标准意识”,如参考文献。 3.接触到教育方面的核心期刊,以前关注不够。还需不断......

    教育研究方法 学习心得

    尊敬的胡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的 。在此能代表教管专业学生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感到诚惶诚恐。在这里,我遇上了江苏师大的老师,也......